王如意知道歐陽良玉的真實身份,他衝著歐陽良玉一個勁兒地使眼色,歐陽卻並不買賬。平日裏他性情古怪,極難相處,常說些晦澀的話語彰顯他的學識,別人聽不懂,他又會嘲笑人家學識淺薄,難以理解他的想法,所以他總是很寂寞。
此時歐陽良玉正了正發冠,緩步走上前來,指著江統,一本正經地罵道:“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懂廉恥,知進退。而你身為朝廷棟梁,卻連這些都不懂,連人都談不上,竟然還敢覬覦這元帥之位?隻怕你心眼太小,貪不下梁帥的戰功!”
江統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一板起臉來,臉上的溝溝壑壑都如同老樹皮,他森然說道:“歐陽良玉,你在兵部就飛揚跋扈,來到這裏還是一點兒都沒收斂,我看你是不想幹了。”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我拿朝廷俸祿,為朝廷做事,理應力挺忠臣,打擊佞臣。若隻因我仗義執言,就被掃地出門,那這個官,我不做也罷;這位天子,我不侍奉也罷!”
歐陽良玉脊背挺得筆直,寬大的白袍隨寒風飛舞,再也沒有蕭瑟之感,反而如同穿著鎧甲的將軍一般,威風凜凜,無所畏懼。他又指著王如意罵道:“古來宦官多弄權,若非爾等搬弄口舌是非,皇上如何能起疑心?爾等為了自身利益,非要將戰功赫赫的大元帥拉下馬。爾等置大虞江山於不顧,置萬千百姓於不顧,大虞國有你們這樣的敗類,可謂國之不幸!”
王如意被他罵了一通,漲紅了臉,憤然說道:“歐陽良玉,你給我住口!你再胡言亂語,可別怪我不客氣!”
歐陽良玉鄙夷地白了他一眼,說道:“不用你對我不客氣,若皇上真要換掉主帥,那我現在就提出辭呈。”
梁翊的靈魂早已遊離在驅殼之外,而歐陽良玉說得決絕,一次次挑戰江統和王如意的極限,大有找死之意,他才急忙勸道:“歐陽大人不可衝動,不值得為了我搭上自己的前程。”
歐陽良玉傲然道:“誰說我是為你才辭官的?我是為了我自己,朝廷的風氣差成這個樣子,我若不想被氣死,隻能先走一步了。”
王如意巴不得這種人趕緊滾蛋,跟自己作對的人越少越好,最好梁翊也在一氣之下選擇離開,這樣他就更能隨心所欲了。梁翊苦笑了一下,說道:“我先回京城吧,若我再耗在這裏,不知會被扣上什麽樣的罪名。”
“不行,梁帥,你不能走,你不能這麽窩囊啊!”蔡瑞急忙勸道。
“天運苟如此…”梁翊再也擠不出笑容來了,說道:“各位將軍多多保重。”
“若梁帥走,那我也跟著走!”張羽憤然說道:“梁帥去哪裏,我就跟著去哪裏!”
“我也是,我也是!”
響應之聲此起彼伏,唯獨蔡瑞沉默地站在一邊。梁翊理解他,蔡家在風雨飄搖之際,若蔡瑞能在軍中立些功名,倒是會給蔡家帶來些許幫助,再說。他本來就更喜歡征戰疆場吧!其他人都對蔡瑞怒目而視,梁翊倒拍了拍他的肩膀,悄聲說道:“留下來就別給我丟人。”
蔡瑞的眼淚“唰”地流了下來,哽咽道:“我不會忘記你的。”
江統一直沒說話,毒辣的眼神掃過神情凝重的將士,聲音宛如吐著信子的毒蛇:“聽說征西軍裏有一個陣營,叫做挽弓陣,老夫對這個很感興趣,待老夫多加調教,它必然能成為征西軍裏的精銳。”
此言一出,再度點燃了眾將士的怒火,若不是梁翊做了一個阻攔的手勢,江統肯定就被揍扁了。梁翊不失風度,從容笑道:“謝謝江大人對挽弓陣的肯定,不過,我不可能把它留給別人,他們要麽跟我走,要麽我現在就解散。雖說這是我一手拉扯起來的,解散它會很心疼,不過我向來不會把寶貝留給賊人。江大人本事那麽大,還是自己組建一支精銳吧!這樣說出去也好聽一點,你說是吧?”
江統乜斜著眼睛,問道:“你現在還敢跟我談條件?”
“大不了我在這裏殺了你,然後我再自殺,一命抵一命,我怕你不成?”
梁翊說得很幹脆,一點都不像開玩笑,江統撇撇嘴,冷哼了一聲,說道:“你少來威脅我,現在征西軍的主帥已經易主,你沒有權力帶走任何人,也沒有權力在這裏指手畫腳!”
梁翊笑了笑,說道:“我這就走,不帶走任何人。可若他們跟著我,那我可要對他們負責。”
“挽弓陣,你必須給我留下。”
“我偏不!”梁翊不甘示弱,嘲諷道:“要不你就跟皇上告狀,否則,這一百個人,我一個都不會留給你。”
梁翊心中悲憤,喚過小金子,讓他將自己的東西收拾好。張羽手疾眼快,先將挽弓陣全給解散了,讓他們回各自的營帳。當然,如果願意跟梁翊走,那就一起走。江統勃然大怒,指責他們目無軍法,必須從嚴處置,從身份最高的張羽開始,不服從指揮的全都打五十軍棍。
沒想到張羽將盔甲一扔,無所謂地笑笑,說道:“你最好能打死我,否則,隻要我還有一口氣,今後就必定會取你性命!”
江統氣得吹胡子瞪眼,大聲嚷嚷道:“快給我打!”
張羽被人抓住了胳膊,踢到了地上,正要挨打,梁翊卻一把推開行刑的人,將張羽拉了起來,義正辭嚴地說道:“我不信了,我帶走幾個人,皇上還能治我的罪不成?我非要帶他們走,若皇上要治罪,那就回京城再治就好了。你再敢多說一句,看我不把你打得滿地找牙!”
江統又落了下風,有些畏懼地不再說話。小金子收拾好東西,梁翊就啟程了,絲毫不拖泥帶水。剩下的六萬征西軍默默注視著主帥離去的背影,欲哭無淚,隻有江統自我安慰道:“正好把礙眼的全都帶走了,我也能過得舒心點兒了!”
小金子氣得罵了一路,全然不顧王如意臉都被他罵綠了。梁翊隻管策馬前行,並不阻止小金子——說實話,他或許都不知道小金子罵了些什麽。跟他走的有三十幾個人,人數比他想象得要多。不管是將領也好,還是挽弓陣也好,不可能所有人都跟他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顧慮,不可能為了“義”字拋棄一切,梁翊十分理解。他萬分感激跟他走的這些人,他們最起碼保全了他的尊嚴,他會牢牢記住這些充滿血性和義氣的漢子,今後不管他們走到哪裏,他都會不遺餘力地扶持他們。
小金子罵得口幹舌燥,咕咚咕咚喝了一通水,落寞地說:“梁大哥,就這麽回京城,咱還能幹什麽呢?”
梁翊平靜地說道:“人生在世,最難熬的莫過於家仇國恨,國恨我已經盡我所能了,回京城後,那就隻剩下一件事了。我現在想開了,或許這就是老天的安排吧!現在,老天要讓我去做自己的事了。”
“家恨?梁大哥你要找誰報仇?”
王如意敏銳地轉過頭來,梁翊故意揚起嘴角一笑,大聲說道:“要找的人多了去了,哪怕是朋友的仇,我也要報。”
王如意心中一凜,知道他說的是祿喜,又轉念一想,梁翊有那麽多生死之交,祿喜不過如螻蟻一般,實在排不上號。再說了,祿喜幫過他什麽呢?恐怕二人的交情,也並沒有那麽深厚。王如意呼出一口氣,心想是自己太過緊張了。
不過五六日就回到了京城,華陽城好像又蕭瑟了一些。梁翊剛一回來,便先去天健宮麵聖。趙佑真比以前萎靡得更加厲害,眼睛也壞掉了,梁翊走進來,他眯著眼睛看了很久,才看出是他來。梁翊離開京城這段時間裏,王如意提醒趙佑真,對臣子不能太溫和了,一定要萬分嚴厲,並要先發製人。若在他們麵前顯露出一點兒內疚之意,他們便會得寸進尺,提出更過分的要求。所以,身為一國之君,千萬不能心存憐憫,一定要把臣子的氣焰打壓下去,這樣才能坐得更穩。
趙佑真心想,以前自己在大臣麵前,確實太軟弱了一些,所以才會被牽著鼻子走,從現在開始,他必須得時時端著君主的架子,不能讓臣子有可乘之機。於是他看到梁翊,並不像以前那樣欣喜若狂,而是淡淡地說:“你回來了?”
梁翊本就心神俱傷,一見他這幅樣子,更是心灰意冷。心想,趙佑真意誌力太薄弱,恐怕他再冒死進諫,也改不了他這吃丹藥的習性。梁翊絕望地笑了笑,說道:“陛下讓我回來,我自然得回來了。”
趙佑真咳嗽了幾聲,說道:“朕還以為你一氣之下,又要辭官而去呢。”
“陛下體恤臣的身體,讓臣回來養病,臣感激不盡,為何還有生氣?再說,陛下給臣的封賞還沒有兌現,臣若一走了之,豈不是太不給陛下麵子?”
趙佑真被他堵得一句話也上不來,半天才說了一句:“你果真對朕有氣啊!”
“不敢,臣這次回來之後,要徹底休整一段時間。謹遵陛下叮囑,不再碰任何兵權。得了陛下封賞,臣就做個富貴閑人,多陪陪公主和孩子。”
趙佑真本以為梁翊是淡泊名利之人,沒想到他三句話不離封賞,且他目光堅定,大有得不到就不罷休之勢。趙佑真自然知道他心勁兒十足,雖然不悅,但他也不知道自己怎麽了,順從地說道:“朕答應你的封賞,自然不會食言。朕決定封你為定遠侯,十一月初二是個好日子,就在那天昭告天下吧!”
此時歐陽良玉正了正發冠,緩步走上前來,指著江統,一本正經地罵道:“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懂廉恥,知進退。而你身為朝廷棟梁,卻連這些都不懂,連人都談不上,竟然還敢覬覦這元帥之位?隻怕你心眼太小,貪不下梁帥的戰功!”
江統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一板起臉來,臉上的溝溝壑壑都如同老樹皮,他森然說道:“歐陽良玉,你在兵部就飛揚跋扈,來到這裏還是一點兒都沒收斂,我看你是不想幹了。”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我拿朝廷俸祿,為朝廷做事,理應力挺忠臣,打擊佞臣。若隻因我仗義執言,就被掃地出門,那這個官,我不做也罷;這位天子,我不侍奉也罷!”
歐陽良玉脊背挺得筆直,寬大的白袍隨寒風飛舞,再也沒有蕭瑟之感,反而如同穿著鎧甲的將軍一般,威風凜凜,無所畏懼。他又指著王如意罵道:“古來宦官多弄權,若非爾等搬弄口舌是非,皇上如何能起疑心?爾等為了自身利益,非要將戰功赫赫的大元帥拉下馬。爾等置大虞江山於不顧,置萬千百姓於不顧,大虞國有你們這樣的敗類,可謂國之不幸!”
王如意被他罵了一通,漲紅了臉,憤然說道:“歐陽良玉,你給我住口!你再胡言亂語,可別怪我不客氣!”
歐陽良玉鄙夷地白了他一眼,說道:“不用你對我不客氣,若皇上真要換掉主帥,那我現在就提出辭呈。”
梁翊的靈魂早已遊離在驅殼之外,而歐陽良玉說得決絕,一次次挑戰江統和王如意的極限,大有找死之意,他才急忙勸道:“歐陽大人不可衝動,不值得為了我搭上自己的前程。”
歐陽良玉傲然道:“誰說我是為你才辭官的?我是為了我自己,朝廷的風氣差成這個樣子,我若不想被氣死,隻能先走一步了。”
王如意巴不得這種人趕緊滾蛋,跟自己作對的人越少越好,最好梁翊也在一氣之下選擇離開,這樣他就更能隨心所欲了。梁翊苦笑了一下,說道:“我先回京城吧,若我再耗在這裏,不知會被扣上什麽樣的罪名。”
“不行,梁帥,你不能走,你不能這麽窩囊啊!”蔡瑞急忙勸道。
“天運苟如此…”梁翊再也擠不出笑容來了,說道:“各位將軍多多保重。”
“若梁帥走,那我也跟著走!”張羽憤然說道:“梁帥去哪裏,我就跟著去哪裏!”
“我也是,我也是!”
響應之聲此起彼伏,唯獨蔡瑞沉默地站在一邊。梁翊理解他,蔡家在風雨飄搖之際,若蔡瑞能在軍中立些功名,倒是會給蔡家帶來些許幫助,再說。他本來就更喜歡征戰疆場吧!其他人都對蔡瑞怒目而視,梁翊倒拍了拍他的肩膀,悄聲說道:“留下來就別給我丟人。”
蔡瑞的眼淚“唰”地流了下來,哽咽道:“我不會忘記你的。”
江統一直沒說話,毒辣的眼神掃過神情凝重的將士,聲音宛如吐著信子的毒蛇:“聽說征西軍裏有一個陣營,叫做挽弓陣,老夫對這個很感興趣,待老夫多加調教,它必然能成為征西軍裏的精銳。”
此言一出,再度點燃了眾將士的怒火,若不是梁翊做了一個阻攔的手勢,江統肯定就被揍扁了。梁翊不失風度,從容笑道:“謝謝江大人對挽弓陣的肯定,不過,我不可能把它留給別人,他們要麽跟我走,要麽我現在就解散。雖說這是我一手拉扯起來的,解散它會很心疼,不過我向來不會把寶貝留給賊人。江大人本事那麽大,還是自己組建一支精銳吧!這樣說出去也好聽一點,你說是吧?”
江統乜斜著眼睛,問道:“你現在還敢跟我談條件?”
“大不了我在這裏殺了你,然後我再自殺,一命抵一命,我怕你不成?”
梁翊說得很幹脆,一點都不像開玩笑,江統撇撇嘴,冷哼了一聲,說道:“你少來威脅我,現在征西軍的主帥已經易主,你沒有權力帶走任何人,也沒有權力在這裏指手畫腳!”
梁翊笑了笑,說道:“我這就走,不帶走任何人。可若他們跟著我,那我可要對他們負責。”
“挽弓陣,你必須給我留下。”
“我偏不!”梁翊不甘示弱,嘲諷道:“要不你就跟皇上告狀,否則,這一百個人,我一個都不會留給你。”
梁翊心中悲憤,喚過小金子,讓他將自己的東西收拾好。張羽手疾眼快,先將挽弓陣全給解散了,讓他們回各自的營帳。當然,如果願意跟梁翊走,那就一起走。江統勃然大怒,指責他們目無軍法,必須從嚴處置,從身份最高的張羽開始,不服從指揮的全都打五十軍棍。
沒想到張羽將盔甲一扔,無所謂地笑笑,說道:“你最好能打死我,否則,隻要我還有一口氣,今後就必定會取你性命!”
江統氣得吹胡子瞪眼,大聲嚷嚷道:“快給我打!”
張羽被人抓住了胳膊,踢到了地上,正要挨打,梁翊卻一把推開行刑的人,將張羽拉了起來,義正辭嚴地說道:“我不信了,我帶走幾個人,皇上還能治我的罪不成?我非要帶他們走,若皇上要治罪,那就回京城再治就好了。你再敢多說一句,看我不把你打得滿地找牙!”
江統又落了下風,有些畏懼地不再說話。小金子收拾好東西,梁翊就啟程了,絲毫不拖泥帶水。剩下的六萬征西軍默默注視著主帥離去的背影,欲哭無淚,隻有江統自我安慰道:“正好把礙眼的全都帶走了,我也能過得舒心點兒了!”
小金子氣得罵了一路,全然不顧王如意臉都被他罵綠了。梁翊隻管策馬前行,並不阻止小金子——說實話,他或許都不知道小金子罵了些什麽。跟他走的有三十幾個人,人數比他想象得要多。不管是將領也好,還是挽弓陣也好,不可能所有人都跟他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顧慮,不可能為了“義”字拋棄一切,梁翊十分理解。他萬分感激跟他走的這些人,他們最起碼保全了他的尊嚴,他會牢牢記住這些充滿血性和義氣的漢子,今後不管他們走到哪裏,他都會不遺餘力地扶持他們。
小金子罵得口幹舌燥,咕咚咕咚喝了一通水,落寞地說:“梁大哥,就這麽回京城,咱還能幹什麽呢?”
梁翊平靜地說道:“人生在世,最難熬的莫過於家仇國恨,國恨我已經盡我所能了,回京城後,那就隻剩下一件事了。我現在想開了,或許這就是老天的安排吧!現在,老天要讓我去做自己的事了。”
“家恨?梁大哥你要找誰報仇?”
王如意敏銳地轉過頭來,梁翊故意揚起嘴角一笑,大聲說道:“要找的人多了去了,哪怕是朋友的仇,我也要報。”
王如意心中一凜,知道他說的是祿喜,又轉念一想,梁翊有那麽多生死之交,祿喜不過如螻蟻一般,實在排不上號。再說了,祿喜幫過他什麽呢?恐怕二人的交情,也並沒有那麽深厚。王如意呼出一口氣,心想是自己太過緊張了。
不過五六日就回到了京城,華陽城好像又蕭瑟了一些。梁翊剛一回來,便先去天健宮麵聖。趙佑真比以前萎靡得更加厲害,眼睛也壞掉了,梁翊走進來,他眯著眼睛看了很久,才看出是他來。梁翊離開京城這段時間裏,王如意提醒趙佑真,對臣子不能太溫和了,一定要萬分嚴厲,並要先發製人。若在他們麵前顯露出一點兒內疚之意,他們便會得寸進尺,提出更過分的要求。所以,身為一國之君,千萬不能心存憐憫,一定要把臣子的氣焰打壓下去,這樣才能坐得更穩。
趙佑真心想,以前自己在大臣麵前,確實太軟弱了一些,所以才會被牽著鼻子走,從現在開始,他必須得時時端著君主的架子,不能讓臣子有可乘之機。於是他看到梁翊,並不像以前那樣欣喜若狂,而是淡淡地說:“你回來了?”
梁翊本就心神俱傷,一見他這幅樣子,更是心灰意冷。心想,趙佑真意誌力太薄弱,恐怕他再冒死進諫,也改不了他這吃丹藥的習性。梁翊絕望地笑了笑,說道:“陛下讓我回來,我自然得回來了。”
趙佑真咳嗽了幾聲,說道:“朕還以為你一氣之下,又要辭官而去呢。”
“陛下體恤臣的身體,讓臣回來養病,臣感激不盡,為何還有生氣?再說,陛下給臣的封賞還沒有兌現,臣若一走了之,豈不是太不給陛下麵子?”
趙佑真被他堵得一句話也上不來,半天才說了一句:“你果真對朕有氣啊!”
“不敢,臣這次回來之後,要徹底休整一段時間。謹遵陛下叮囑,不再碰任何兵權。得了陛下封賞,臣就做個富貴閑人,多陪陪公主和孩子。”
趙佑真本以為梁翊是淡泊名利之人,沒想到他三句話不離封賞,且他目光堅定,大有得不到就不罷休之勢。趙佑真自然知道他心勁兒十足,雖然不悅,但他也不知道自己怎麽了,順從地說道:“朕答應你的封賞,自然不會食言。朕決定封你為定遠侯,十一月初二是個好日子,就在那天昭告天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