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年5月1日,星期二,下午。紐約聖尼耶爾大學商學院199屆工商管理學畢業生論文答辯會舉行,答辯會場設在一間預先布置好的教研室。
方迪返校已經幾天了,今天是她畢業論文答辯的日子,她是第二批答辯生。方迪經曆過新聞學院的畢業論文答辯,對本次工商管理學答辯又有充分準備,之前也參加了答辯委員會組織的預答辯,心裏並不緊張。答辯席在講台上,台下坐著位答辯委員,主答辯是學院的副院長。方迪上台先向答辯委員說了聲“老師好”,然後就開始論文陳述。
方迪的畢業論文題目是:《決策的法則一見路不走》。
方迪說:“我承認,初次聽到見路不走的時候我很排斥,甚至在心裏嘲笑,覺得故弄玄虛。當我明白了這個詞的含義之後,我覺得我很淺薄,也為我的嘲笑而斬愧。”
方迪說:“在這所偉大的學校裏,相信每個學生對創新這個詞都很熟悉,每個老師都在強調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思維創新。如果不拘於字麵,我的理解是:創新並不是執著於新舊,而是要善於發現和創造更符合實際的方法。市場條件在變,必然要求決策和管理相適應,而不斷催生的方法普遍具有新的特征,人們就習慣了用創新這個詞來表達。這是一個方便的表達,其本質是更適應條件和更符合需要的意思。”
方迪說:“為什麽每個老師都在向學生強調創新精神呢?我的理解是:因為人們習慣於把每一個成功的範例都貼上標簽,正確的、先進的、潮流的,然後拿著這個標準衡量一切管理方法,隻要是不符合這個標準的,就是錯誤的、落後的。這很可怕,因為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沒有哪種條件是可以悉數複製的。我們在教室裏學習了很多方法和技巧,正如老師反複所講的;是引導、啟發我們的思維,培養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不是讓我們去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其本質;就是培養我們見路不走的能力。”
方迪說:“過去我是以兩極判斷事物的,非好即壞、非對即錯、非此即彼,這樣的思維很狹隘,事實上很多事物並不是以簡單的對錯就可以判斷的,是屬於條件的可能與否。任何事物,從成因到結果都是有規律的;什麽條件產生什麽結果,什麽結果需要什麽條件,這是科學。如果符合一個好聽的概念比符合實際重要,對於企業就很危險,就會脫離實際。有一個很中國化的提法,叫解放思想,跟老師講的創新基本是一個意思,都是主張掙脫模式思維的束縛,用實事求是的、辨別的、證明的科學思維去認識事物。所謂決策;是指具有方向性意義的重要決定,正確的決策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而見路不走就是企業決策的法則;不唯經驗、教條;不唯標簽、模式;隻以企業的根本利益為目的;遵循因果律,走條件的可能。隻有這樣,企業才可能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方迪說:“……”
方迪用了不到7分鍾完成了自己的論文陳述;從“創新”一詞開始說起,分析創新的表達本意;延續到“需要”、“目的”、“正確”,延續到見路不走,法。
下一個程序就是答辯。
主答辯提問:“定律是不是路”
方迪回答:“不是。定律是定律;路是路。路是方便的、經驗的、模式的、固化的、既有的;定律是必然的、因果的、規律的。”
一位答辯委員問:“我們不需要學習前人的經驗嗎?人類不是在一代一代的知識積累中得以進步的嗎?這是兩問一題;並作一題回答。”
方迪回答:“知識包括了定律和經驗,但現在討論的主題不是給知識劃分範疇;而是討論經驗與因果律的關係。見路不走是不唯經驗、教條;不是排除經驗、教條;不唯就已經包含了學習、借鑒。任何一個成功的經驗起初都不叫路的,走的人多了才叫路。見路不走是更接近科學的思維,不表示路就沒用了,對於不能理解見路不走的人;見路就走也不失為一種方法;至於能走到哪裏就得靠碰運氣了。人是懶於動腦、勤於動心的,喜歡把某個條件放大為成因的全部,這樣容易比照,容易獲得信心。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大家都是人,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事實不是這樣的,別人能做到的我不一定能做到,都是人隻是其中的一個條件,隻有我具備了別人能做到的全部條件,我才可能做到,而事實上我很難悉數複製別人的條件,隻有根據我的條件去做我能做到的,才是不脫離實際的。”
另一位答辯委員問:“見路不走,人怎麽出行呢?不看路標見路就走,實際生活裏有那麽傻的人嗎?如果沒有,你的命題還有意義嗎?”
這也是一個故意混淆概念和邏輯關係的提問,考的是答辯人的思維。
方迪回答:“如果事物都是肉眼能看到的,那就簡單了,相信誰也不會傻到不看路標見路就走。問題是很多事物是需要用思維的眼睛去看的,識別一條馬路簡單,識別一條思維的路就不那麽簡單了,我不知道有多大的可比性。思維的認識方法,中國人叫解放思想,世界人民管它叫智慧,佛教稱之為開天目,可見比肉眼的認識要困難得多。
主答辯問:“我明白你的意思,也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們是不是應該有個更容易讓人理解的提法呢?比如:正確的路。”
方迪回答:“我認為,正確的路是一種正確的、保險的、不出錯的、同時也是沒有質性甄別和無從操作的表達方式,請原諒我冒昧,如果因為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叫法而放棄了可能的表述方式,這是不夠積極的。路包含了模式、經驗、教條,不管用什麽提法,首先要把這些東西剔除出去,要有質性甄別,強調、突出走因果,走條件的可能。我非常讚成老師的觀點,應該有個更容易讓人理解的提法,但是以我現在的能力我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我把老師的這個問題當做課外作業留給自己。”
主答辯微微一笑,看了看兩個答辯委員,然後對方迪說:“你可以下去了。”
方迪畢業了。
方迪感謝老九的那個筆記本給她幫了大忙,在她看來,五分抄襲、三分思考、兩分臨場發揮,就這麽蒙混過關了。
畢業典禮,頒發學位證書,穿學位服拍照、狂歡……永不褪色的程序。(未完待續)
GET /u/125/125608/43875852.shtm HTTP/1.0
Host: m.asxs.com
X-Forwarded-For: 151.56.190.74
X-Real-IP: 151.56.190.74
Connection: close
user-agent: Mozilla/5.0 (iPhone; CPU iPhone OS 13_0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5.1.15 (KHTML, like Gecko) Mobile/15E148 light%2F1.0%20themeUA%3DTheme%2Flight baiduboxapp/11.15.0.0 (Baidu; P2 13.0)
referer: https://m.asxs.com/view/111149/1481981.html
x-bd-traceid: 58a64d501daf4869a229420db2cbcb1c
accept-encoding: gzip
方迪返校已經幾天了,今天是她畢業論文答辯的日子,她是第二批答辯生。方迪經曆過新聞學院的畢業論文答辯,對本次工商管理學答辯又有充分準備,之前也參加了答辯委員會組織的預答辯,心裏並不緊張。答辯席在講台上,台下坐著位答辯委員,主答辯是學院的副院長。方迪上台先向答辯委員說了聲“老師好”,然後就開始論文陳述。
方迪的畢業論文題目是:《決策的法則一見路不走》。
方迪說:“我承認,初次聽到見路不走的時候我很排斥,甚至在心裏嘲笑,覺得故弄玄虛。當我明白了這個詞的含義之後,我覺得我很淺薄,也為我的嘲笑而斬愧。”
方迪說:“在這所偉大的學校裏,相信每個學生對創新這個詞都很熟悉,每個老師都在強調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思維創新。如果不拘於字麵,我的理解是:創新並不是執著於新舊,而是要善於發現和創造更符合實際的方法。市場條件在變,必然要求決策和管理相適應,而不斷催生的方法普遍具有新的特征,人們就習慣了用創新這個詞來表達。這是一個方便的表達,其本質是更適應條件和更符合需要的意思。”
方迪說:“為什麽每個老師都在向學生強調創新精神呢?我的理解是:因為人們習慣於把每一個成功的範例都貼上標簽,正確的、先進的、潮流的,然後拿著這個標準衡量一切管理方法,隻要是不符合這個標準的,就是錯誤的、落後的。這很可怕,因為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沒有哪種條件是可以悉數複製的。我們在教室裏學習了很多方法和技巧,正如老師反複所講的;是引導、啟發我們的思維,培養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不是讓我們去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其本質;就是培養我們見路不走的能力。”
方迪說:“過去我是以兩極判斷事物的,非好即壞、非對即錯、非此即彼,這樣的思維很狹隘,事實上很多事物並不是以簡單的對錯就可以判斷的,是屬於條件的可能與否。任何事物,從成因到結果都是有規律的;什麽條件產生什麽結果,什麽結果需要什麽條件,這是科學。如果符合一個好聽的概念比符合實際重要,對於企業就很危險,就會脫離實際。有一個很中國化的提法,叫解放思想,跟老師講的創新基本是一個意思,都是主張掙脫模式思維的束縛,用實事求是的、辨別的、證明的科學思維去認識事物。所謂決策;是指具有方向性意義的重要決定,正確的決策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而見路不走就是企業決策的法則;不唯經驗、教條;不唯標簽、模式;隻以企業的根本利益為目的;遵循因果律,走條件的可能。隻有這樣,企業才可能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方迪說:“……”
方迪用了不到7分鍾完成了自己的論文陳述;從“創新”一詞開始說起,分析創新的表達本意;延續到“需要”、“目的”、“正確”,延續到見路不走,法。
下一個程序就是答辯。
主答辯提問:“定律是不是路”
方迪回答:“不是。定律是定律;路是路。路是方便的、經驗的、模式的、固化的、既有的;定律是必然的、因果的、規律的。”
一位答辯委員問:“我們不需要學習前人的經驗嗎?人類不是在一代一代的知識積累中得以進步的嗎?這是兩問一題;並作一題回答。”
方迪回答:“知識包括了定律和經驗,但現在討論的主題不是給知識劃分範疇;而是討論經驗與因果律的關係。見路不走是不唯經驗、教條;不是排除經驗、教條;不唯就已經包含了學習、借鑒。任何一個成功的經驗起初都不叫路的,走的人多了才叫路。見路不走是更接近科學的思維,不表示路就沒用了,對於不能理解見路不走的人;見路就走也不失為一種方法;至於能走到哪裏就得靠碰運氣了。人是懶於動腦、勤於動心的,喜歡把某個條件放大為成因的全部,這樣容易比照,容易獲得信心。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大家都是人,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事實不是這樣的,別人能做到的我不一定能做到,都是人隻是其中的一個條件,隻有我具備了別人能做到的全部條件,我才可能做到,而事實上我很難悉數複製別人的條件,隻有根據我的條件去做我能做到的,才是不脫離實際的。”
另一位答辯委員問:“見路不走,人怎麽出行呢?不看路標見路就走,實際生活裏有那麽傻的人嗎?如果沒有,你的命題還有意義嗎?”
這也是一個故意混淆概念和邏輯關係的提問,考的是答辯人的思維。
方迪回答:“如果事物都是肉眼能看到的,那就簡單了,相信誰也不會傻到不看路標見路就走。問題是很多事物是需要用思維的眼睛去看的,識別一條馬路簡單,識別一條思維的路就不那麽簡單了,我不知道有多大的可比性。思維的認識方法,中國人叫解放思想,世界人民管它叫智慧,佛教稱之為開天目,可見比肉眼的認識要困難得多。
主答辯問:“我明白你的意思,也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們是不是應該有個更容易讓人理解的提法呢?比如:正確的路。”
方迪回答:“我認為,正確的路是一種正確的、保險的、不出錯的、同時也是沒有質性甄別和無從操作的表達方式,請原諒我冒昧,如果因為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叫法而放棄了可能的表述方式,這是不夠積極的。路包含了模式、經驗、教條,不管用什麽提法,首先要把這些東西剔除出去,要有質性甄別,強調、突出走因果,走條件的可能。我非常讚成老師的觀點,應該有個更容易讓人理解的提法,但是以我現在的能力我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我把老師的這個問題當做課外作業留給自己。”
主答辯微微一笑,看了看兩個答辯委員,然後對方迪說:“你可以下去了。”
方迪畢業了。
方迪感謝老九的那個筆記本給她幫了大忙,在她看來,五分抄襲、三分思考、兩分臨場發揮,就這麽蒙混過關了。
畢業典禮,頒發學位證書,穿學位服拍照、狂歡……永不褪色的程序。(未完待續)
GET /u/125/125608/43875852.shtm HTTP/1.0
Host: m.asxs.com
X-Forwarded-For: 151.56.190.74
X-Real-IP: 151.56.190.74
Connection: close
user-agent: Mozilla/5.0 (iPhone; CPU iPhone OS 13_0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5.1.15 (KHTML, like Gecko) Mobile/15E148 light%2F1.0%20themeUA%3DTheme%2Flight baiduboxapp/11.15.0.0 (Baidu; P2 13.0)
referer: https://m.asxs.com/view/111149/1481981.html
x-bd-traceid: 58a64d501daf4869a229420db2cbcb1c
accept-encoding: g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