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說著話,一個衣衫襤褸的跛足乞丐,拄著一根鐵拐,從遠處走過來。
那跛足乞丐速度還不慢,遠遠的還未到近前就聽那乞丐在大聲喊道:
“呂老頭,呂老頭,還在那裏賣甚湯圓,你家婆娘羊水都破了,正四處尋你回去呢”
什麽婆娘羊水破了?
呂洞賓這幅變化的樣貌,看上去至少六七十歲了,滿麵滄桑,滿頭白發。
這個年紀,就算有心,也是無力了!
明知道是瘸子在拿他尋開心,呂洞賓也不惱,幾百年來的修煉,這點涵養氣度他還是有的。
那瘸腿乞丐說著話,已經來到近前,正準備再打趣兩句,下一瞬,就見到了呂洞賓身前的陳響。
陳響自然也見到了他,當即一笑,喊道:“李前輩,許久不見,晚輩甚是想念”
“哎,哎,大麻煩”鐵拐李猛然止住腳步,看向陳響,不住地說道:
“流年不利,流年不利,老呂,快過來,那小子是一個大麻煩,可沾不得”
“如何麻煩?”
“得空再跟你細說,快過來,你不過來,我可走了”
呂洞賓雖不知陳響是何麻煩,可如今見瘸子的模樣,顯然是認識這少年的。
再聯想到這少年先前所說的話,他似乎知道這少年的【純陽真經】是從哪來的了。
“老瘸子,我給你的【純陽真經】呢?”
“啊,那個,前幾日仙姑說要看,便借給她了”
“嗬”呂洞賓心下暗道:果然如此!便開口埋怨道:
“你這瘸子,既知道他是個大麻煩,為何還牽扯到貧僧這?平白讓貧僧多了許多因果”
瘸子理虧,表情訕訕,這事辦的還真是欠考慮了。
仙人不是全能的,仙人仙人,雖是仙,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會犯錯。
修煉的過程,其實就是明悟己身,控製七情六欲,讓自己不要犯錯的過程。
心下一歎,呂洞賓再次開口道:“現在能跟我說說,這少年是個什麽麻煩了吧?”
“這,你還是讓這小子自己說吧”
“走吧,想找個地方,聊聊”呂洞賓說著,挑起擔子,向前走去。
他身後,陳響,小七,鐵拐李跟著,小七的心思顯然全在呂洞賓挑的擔子裏。
而鐵拐李則想則,如何化解呂洞賓與沉香之間的關係,不讓沉香未來這個麻煩,牽連到呂洞賓。
而陳響則有好多疑惑想問問,因為他自修煉以來,靠的就是一本【純陽真經】修煉暫且不說,這天地三界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他可是一點都不懂。
有沒有什麽約定俗成的一些潛規則?
這些東西,
雖然與修煉無關,可也同樣重要,如果不懂,那什麽時候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幾人跟著呂洞賓,繞著西湖岸而走,七拐八拐的,過往行人漸少,幾人來到一個隱沒在楊柳林中的小院。
小院不大,是個竹屋。
推開院門,呂洞賓已經撤去變化,化作本來麵目。
他一身江秋色道袍,身姿挺拔,麵容周正,仙風道骨,身背一柄道劍,超凡脫俗,卓爾不群。
進了小院,他一揮手,招來竹桌竹椅,一壺清茶。
幾人在桌旁坐定,呂洞賓親到了幾杯茶分與幾人,這才開口道:
“你這般小小年紀,到底是惹了一個什麽麻煩?”
呂洞賓隻是淡淡的問著,在他想來,所謂的麻煩,也不過就是得罪了一些人罷了。
而呂洞賓,身為道家真修,丹鼎派祖師爺,真仙境界大修士,在這天地三界之中還是有些分量的。
更何況還有鐵拐李這位老君的記名弟子在,能有多大的麻煩?
如果是一般麻煩,大不了他親自上門去說個情,陪個不是,道個歉,化解了一段恩怨,也算是一場功德。
他正想著,
就聽陳響說道:“不是我惹了麻煩,李前輩的話,可能是指我娘惹了麻煩”
“你娘?”
“嗯,我娘是華山三聖母,楊嬋”
“你娘是楊嬋?”
呂洞賓自然是認識楊嬋的,二人同在華山修行,還算熟識。
可正是因為熟識,這個活了幾百年的真仙大修,才會被驚異到。
三聖母怎麽會如此不智?
女仙生子,這可是犯了天條的大罪過,這,還真是天大個麻煩。
上一個動情下凡的女仙是誰來著?
不管是誰,這等麻煩招惹上,還沒什麽好處,呂洞賓可不自認為自己有夠大的麵子可以去找玉帝說情。
這,
咳咳,
道人舉起杯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喉,轉而看向鐵拐李。
“好你個瘸子,知道這小子如此出身,還敢將貧道的法門傳給他?”
“不是傳授,你那法門被我弄丟了,至於誰撿了去,我也不知道”
“你個真仙,說弄丟了東西,誰信?”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我自己的”
兩人神識傳音,陳響聽不到,隻是見兩人眉來眼去,暗送秋波,估摸著,是在交流。
小七這時悄悄拽了拽陳響的衣袖,小聲道:
“秦愛德,我,我好困哪”
“困你就睡吧”
“哦,那我睡了”小七說著雙眼一閉,竟然化作本體大白兔,趴在竹椅上,睡了過去。
原來是吃的那顆小湯圓被她煉化了。
呂洞賓和鐵拐李兩個暗中溝通完,轉而看向陳響。
他們兩個都是心懷善良的真仙大修,雖然不願惹上麻煩,可事已至此,又能怎麽辦?
隻是,
他們這幾人如今也有任務在身,天地間有果位誕生,應八仙之位。
太上道祖找到鐵拐李和呂洞賓漢鍾離三人,言說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八個有緣之人,如今他們三個已經找到四個了,還有一個未找到。
並且據說,八仙果位,為的是應一劫難,現如今劫難是什麽都還不知道呢。
更遑論其他事情?
所以,
轉過頭來的呂洞賓開口道:“相逢即是有緣,既然小友修了我的【純陽真經】那貧道今日就與小友簡單論論道,不知小友以為如何?”
“多謝前輩”陳響急忙說道。
論道什麽的自然是場麵話,呂洞賓的真意自然是為陳響解惑。
這已經算是半師之恩了!
那跛足乞丐速度還不慢,遠遠的還未到近前就聽那乞丐在大聲喊道:
“呂老頭,呂老頭,還在那裏賣甚湯圓,你家婆娘羊水都破了,正四處尋你回去呢”
什麽婆娘羊水破了?
呂洞賓這幅變化的樣貌,看上去至少六七十歲了,滿麵滄桑,滿頭白發。
這個年紀,就算有心,也是無力了!
明知道是瘸子在拿他尋開心,呂洞賓也不惱,幾百年來的修煉,這點涵養氣度他還是有的。
那瘸腿乞丐說著話,已經來到近前,正準備再打趣兩句,下一瞬,就見到了呂洞賓身前的陳響。
陳響自然也見到了他,當即一笑,喊道:“李前輩,許久不見,晚輩甚是想念”
“哎,哎,大麻煩”鐵拐李猛然止住腳步,看向陳響,不住地說道:
“流年不利,流年不利,老呂,快過來,那小子是一個大麻煩,可沾不得”
“如何麻煩?”
“得空再跟你細說,快過來,你不過來,我可走了”
呂洞賓雖不知陳響是何麻煩,可如今見瘸子的模樣,顯然是認識這少年的。
再聯想到這少年先前所說的話,他似乎知道這少年的【純陽真經】是從哪來的了。
“老瘸子,我給你的【純陽真經】呢?”
“啊,那個,前幾日仙姑說要看,便借給她了”
“嗬”呂洞賓心下暗道:果然如此!便開口埋怨道:
“你這瘸子,既知道他是個大麻煩,為何還牽扯到貧僧這?平白讓貧僧多了許多因果”
瘸子理虧,表情訕訕,這事辦的還真是欠考慮了。
仙人不是全能的,仙人仙人,雖是仙,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會犯錯。
修煉的過程,其實就是明悟己身,控製七情六欲,讓自己不要犯錯的過程。
心下一歎,呂洞賓再次開口道:“現在能跟我說說,這少年是個什麽麻煩了吧?”
“這,你還是讓這小子自己說吧”
“走吧,想找個地方,聊聊”呂洞賓說著,挑起擔子,向前走去。
他身後,陳響,小七,鐵拐李跟著,小七的心思顯然全在呂洞賓挑的擔子裏。
而鐵拐李則想則,如何化解呂洞賓與沉香之間的關係,不讓沉香未來這個麻煩,牽連到呂洞賓。
而陳響則有好多疑惑想問問,因為他自修煉以來,靠的就是一本【純陽真經】修煉暫且不說,這天地三界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他可是一點都不懂。
有沒有什麽約定俗成的一些潛規則?
這些東西,
雖然與修煉無關,可也同樣重要,如果不懂,那什麽時候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幾人跟著呂洞賓,繞著西湖岸而走,七拐八拐的,過往行人漸少,幾人來到一個隱沒在楊柳林中的小院。
小院不大,是個竹屋。
推開院門,呂洞賓已經撤去變化,化作本來麵目。
他一身江秋色道袍,身姿挺拔,麵容周正,仙風道骨,身背一柄道劍,超凡脫俗,卓爾不群。
進了小院,他一揮手,招來竹桌竹椅,一壺清茶。
幾人在桌旁坐定,呂洞賓親到了幾杯茶分與幾人,這才開口道:
“你這般小小年紀,到底是惹了一個什麽麻煩?”
呂洞賓隻是淡淡的問著,在他想來,所謂的麻煩,也不過就是得罪了一些人罷了。
而呂洞賓,身為道家真修,丹鼎派祖師爺,真仙境界大修士,在這天地三界之中還是有些分量的。
更何況還有鐵拐李這位老君的記名弟子在,能有多大的麻煩?
如果是一般麻煩,大不了他親自上門去說個情,陪個不是,道個歉,化解了一段恩怨,也算是一場功德。
他正想著,
就聽陳響說道:“不是我惹了麻煩,李前輩的話,可能是指我娘惹了麻煩”
“你娘?”
“嗯,我娘是華山三聖母,楊嬋”
“你娘是楊嬋?”
呂洞賓自然是認識楊嬋的,二人同在華山修行,還算熟識。
可正是因為熟識,這個活了幾百年的真仙大修,才會被驚異到。
三聖母怎麽會如此不智?
女仙生子,這可是犯了天條的大罪過,這,還真是天大個麻煩。
上一個動情下凡的女仙是誰來著?
不管是誰,這等麻煩招惹上,還沒什麽好處,呂洞賓可不自認為自己有夠大的麵子可以去找玉帝說情。
這,
咳咳,
道人舉起杯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喉,轉而看向鐵拐李。
“好你個瘸子,知道這小子如此出身,還敢將貧道的法門傳給他?”
“不是傳授,你那法門被我弄丟了,至於誰撿了去,我也不知道”
“你個真仙,說弄丟了東西,誰信?”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我自己的”
兩人神識傳音,陳響聽不到,隻是見兩人眉來眼去,暗送秋波,估摸著,是在交流。
小七這時悄悄拽了拽陳響的衣袖,小聲道:
“秦愛德,我,我好困哪”
“困你就睡吧”
“哦,那我睡了”小七說著雙眼一閉,竟然化作本體大白兔,趴在竹椅上,睡了過去。
原來是吃的那顆小湯圓被她煉化了。
呂洞賓和鐵拐李兩個暗中溝通完,轉而看向陳響。
他們兩個都是心懷善良的真仙大修,雖然不願惹上麻煩,可事已至此,又能怎麽辦?
隻是,
他們這幾人如今也有任務在身,天地間有果位誕生,應八仙之位。
太上道祖找到鐵拐李和呂洞賓漢鍾離三人,言說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八個有緣之人,如今他們三個已經找到四個了,還有一個未找到。
並且據說,八仙果位,為的是應一劫難,現如今劫難是什麽都還不知道呢。
更遑論其他事情?
所以,
轉過頭來的呂洞賓開口道:“相逢即是有緣,既然小友修了我的【純陽真經】那貧道今日就與小友簡單論論道,不知小友以為如何?”
“多謝前輩”陳響急忙說道。
論道什麽的自然是場麵話,呂洞賓的真意自然是為陳響解惑。
這已經算是半師之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