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慈悲
江南四時春(強娶記) 作者:海底魚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久之後,程博然轉過臉,對著軒王淡然一笑,笑容溫和坦蕩,眼眸幹淨磊落,不含一絲的雜質。
“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年少輕狂,尚不知道世事險惡……”程博然緩聲說道。
軒王低聲輕笑:“據本王所知,程公子還未及冠,怎麽說出話來,卻像是看破紅塵的老和尚?程公子如此才華,難道真甘心碌碌無為?難道程公子就不想成為一代英雄,建功立業,受人倚重,封侯拜相,流芳百世!”
程博然淡淡一笑:“依我與世無爭的個性,注定不會成為英雄,王爺您倒是能成為天下的霸主……”
“公子太抬舉我了!”軒王嘴角露出一絲自嘲。
兩人一時無語,場麵有些尷尬。
過了一會,程博然輕歎道:“並非博然不幫王爺,程家曾有祖訓,子孫不可為官,更不能追名逐利。”
“程家不追名逐利,而今卻是名利雙收。程公子開辦義學,幫扶江南寒門學子,難道不是在籠絡人心,積攢樂善好施的好名聲,為程家造勢,讓程家坐穩江南文壇領袖的位子?
那本王就給程公子提供個便利,做本王封地的知府,成為我最大的助力,替本王物色可用之人,既能讓本王承你的情,又可讓眾人對你的提攜感恩戴德。它日我重返京師,程公子想成為一代權臣也好,想做盛元的文壇泰鬥也罷,全憑公子的心思。
又或者程公子不肯答應,是因為並不看好本王,不相信本王會有重返京師的機會?”
軒王話語咄咄逼人,看來真的惱了。
“王爺,我程家的家訓有一條,‘富要清心,窮要有誌’。當年程家敗落,重回江南,就是憑著這一信念,才有了如今家族的興盛。
在博然心中,名利並不重要,但名利也不完全是件壞事,最起碼我可以散盡程家的錢財,為寒門學子多做些善事。孟子曾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一點,我程家做到了。程家助人,並非沽名釣譽,而是因為,佛家的慈悲心。”
程博然麵含微笑,帶著一種溫和寬讓的氣息,春風化雨般的說著。他的整個人,更像一塊美玉,溫潤醇厚,令人心暖。
“那請問程公子,何為慈悲心?”程博然舒緩的話語如一縷清泉,讓軒王浮躁的心漸漸平複下來。
“相傳佛陀能夠割肉喂鷹、舍身飼虎,以己身布施,而不求回報,這就是佛家推崇的慈悲心。但博然認為,慈悲的本質,便是心中有他人……”
程博然的目光穿過軒王,指向了無窮的遠處。他的思想,也不再停留在當下,停留在飄滿紫檀香氣的書屋,而是貫穿古今,穿到了遙遠的未來。仿佛如今坐在軒王對麵的,不再是一個還未及冠的美少年,而是決心拯救世人的救世主。
夏璟軒看得呆了……
心中有他人!夏璟軒的心裏,別說是他人,便是連自己都沒有!他的心中隻有大業……
夏璟軒並不怕死,如果能夠滅掉劉家,替自己的大舅舅報仇,為外公和母妃出氣,他是心甘情願付出任何代價的,生命、歡笑、權力、感情……一切的一切。他的心中隻有仇恨,沒有慈悲。
佛陀舍身飼虎……軒王知道,自己的心裏就伏著一隻猛虎,而這眼前的少年,便是能拯救自己的佛陀……
軒王深深的看著程博然,溫潤如玉、狀如謫仙,形容美好,如清風明月般讓人仰視……
上天仿佛把最美好的一切都給了這個小少年,美貌、才華、品行、家學、氣質、胸襟、見識、慈悲心……
在程博然麵前,軒王突然覺得自慚形穢。他的美襯托了自己的醜,除了王爺的身份和滿腔的仇恨,自己似乎什麽都沒有……
他的心,平生第一次,不由自主的,祈求著與這個少年靠近,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無關利益,隻有純誠。第一次,他體會到了古人說出那句話時的渴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想起剛才那一番刻薄和中傷的話,軒王滿心羞愧,語聲有些沙啞,“程兄,適才是我莽撞了,我愛惜程兄的不世之才,求賢若渴,說了詆毀程兄和程家的話,我向程兄致歉,請求你的原諒,請程兄千萬不要放在心上。”
程博然對軒王態度的突轉有些震驚,更對軒王對自己的稱呼感到突兀,卻不知剛才那短短一瞬,軒王的內心早已是風雲變幻,起起落落,幾經滄海桑田。
程博然張張嘴,也沒找到什麽合適的話,隻是窘迫的說了句:“王爺言重了。我怎會,我並沒有……”
倒是失了進門以來的鎮定從容。
然後兩人相視一笑,笑容中有一種相惜和親近……
程博然輕聲說:“王爺不必苦惱,江南人傑地靈,人才濟濟,就算我不入府衙為官,還有很多德才兼備的人幫您。隻要王爺廣開言路、集思廣益,相信幾年之內,安榮便會進入空前的鼎盛。”
軒王看向程博然,目光灼灼。
“多謝程兄吉言,我會牢記程兄教悔,治理好封地,也會尊重程家的祖訓,日後不會再讓程兄為難。
與程兄相談,璟軒受益頗多,有如沐春風之感。我願與程兄引為知己,請程兄叫我的表字,子行……”
軒王的聲音不大,但說出的話特別的情真意切、打動人心。
這樣的一顆真心,令程博然無法拒絕。
程博然展顏一笑,目光中帶著一抹溫情和感動:“子行,我雖未及冠,但也取了表字思齊,日後請叫我思齊。”
夏璟軒朗聲大笑,“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個表字確實很配你。思齊,待你及冠之時,我希望做你的讚者,這次不要再拒絕我。”
“好,那就一言為定。” 程博然答應的痛快。
想了想,程博然又說:“子行,我雖然不能做安榮知府,但我還是可以幫你。等王爺得空,便可召我過去,共商官員選拔一事。”
“哈哈哈,大恩不言謝,思齊,我會報答你的。”見程博然答應了幫自己,夏璟軒有種意外之喜,感到心情無比的舒暢。
這兩個人能做朋友,也可能源於性格上的互補。軒王沉穩堅毅,他很欣賞那種溫潤淡然的性子。反過來,程博然溫和寬讓,卻更喜歡結交世上的英雄。
軒王覺得程博然無一處不好,程博然也覺得軒王為人爽直霸氣,說話真誠率性,和他交談,令人心裏舒服。
二人大有相見恨晚,惺惺相惜之感。
“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年少輕狂,尚不知道世事險惡……”程博然緩聲說道。
軒王低聲輕笑:“據本王所知,程公子還未及冠,怎麽說出話來,卻像是看破紅塵的老和尚?程公子如此才華,難道真甘心碌碌無為?難道程公子就不想成為一代英雄,建功立業,受人倚重,封侯拜相,流芳百世!”
程博然淡淡一笑:“依我與世無爭的個性,注定不會成為英雄,王爺您倒是能成為天下的霸主……”
“公子太抬舉我了!”軒王嘴角露出一絲自嘲。
兩人一時無語,場麵有些尷尬。
過了一會,程博然輕歎道:“並非博然不幫王爺,程家曾有祖訓,子孫不可為官,更不能追名逐利。”
“程家不追名逐利,而今卻是名利雙收。程公子開辦義學,幫扶江南寒門學子,難道不是在籠絡人心,積攢樂善好施的好名聲,為程家造勢,讓程家坐穩江南文壇領袖的位子?
那本王就給程公子提供個便利,做本王封地的知府,成為我最大的助力,替本王物色可用之人,既能讓本王承你的情,又可讓眾人對你的提攜感恩戴德。它日我重返京師,程公子想成為一代權臣也好,想做盛元的文壇泰鬥也罷,全憑公子的心思。
又或者程公子不肯答應,是因為並不看好本王,不相信本王會有重返京師的機會?”
軒王話語咄咄逼人,看來真的惱了。
“王爺,我程家的家訓有一條,‘富要清心,窮要有誌’。當年程家敗落,重回江南,就是憑著這一信念,才有了如今家族的興盛。
在博然心中,名利並不重要,但名利也不完全是件壞事,最起碼我可以散盡程家的錢財,為寒門學子多做些善事。孟子曾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一點,我程家做到了。程家助人,並非沽名釣譽,而是因為,佛家的慈悲心。”
程博然麵含微笑,帶著一種溫和寬讓的氣息,春風化雨般的說著。他的整個人,更像一塊美玉,溫潤醇厚,令人心暖。
“那請問程公子,何為慈悲心?”程博然舒緩的話語如一縷清泉,讓軒王浮躁的心漸漸平複下來。
“相傳佛陀能夠割肉喂鷹、舍身飼虎,以己身布施,而不求回報,這就是佛家推崇的慈悲心。但博然認為,慈悲的本質,便是心中有他人……”
程博然的目光穿過軒王,指向了無窮的遠處。他的思想,也不再停留在當下,停留在飄滿紫檀香氣的書屋,而是貫穿古今,穿到了遙遠的未來。仿佛如今坐在軒王對麵的,不再是一個還未及冠的美少年,而是決心拯救世人的救世主。
夏璟軒看得呆了……
心中有他人!夏璟軒的心裏,別說是他人,便是連自己都沒有!他的心中隻有大業……
夏璟軒並不怕死,如果能夠滅掉劉家,替自己的大舅舅報仇,為外公和母妃出氣,他是心甘情願付出任何代價的,生命、歡笑、權力、感情……一切的一切。他的心中隻有仇恨,沒有慈悲。
佛陀舍身飼虎……軒王知道,自己的心裏就伏著一隻猛虎,而這眼前的少年,便是能拯救自己的佛陀……
軒王深深的看著程博然,溫潤如玉、狀如謫仙,形容美好,如清風明月般讓人仰視……
上天仿佛把最美好的一切都給了這個小少年,美貌、才華、品行、家學、氣質、胸襟、見識、慈悲心……
在程博然麵前,軒王突然覺得自慚形穢。他的美襯托了自己的醜,除了王爺的身份和滿腔的仇恨,自己似乎什麽都沒有……
他的心,平生第一次,不由自主的,祈求著與這個少年靠近,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無關利益,隻有純誠。第一次,他體會到了古人說出那句話時的渴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想起剛才那一番刻薄和中傷的話,軒王滿心羞愧,語聲有些沙啞,“程兄,適才是我莽撞了,我愛惜程兄的不世之才,求賢若渴,說了詆毀程兄和程家的話,我向程兄致歉,請求你的原諒,請程兄千萬不要放在心上。”
程博然對軒王態度的突轉有些震驚,更對軒王對自己的稱呼感到突兀,卻不知剛才那短短一瞬,軒王的內心早已是風雲變幻,起起落落,幾經滄海桑田。
程博然張張嘴,也沒找到什麽合適的話,隻是窘迫的說了句:“王爺言重了。我怎會,我並沒有……”
倒是失了進門以來的鎮定從容。
然後兩人相視一笑,笑容中有一種相惜和親近……
程博然輕聲說:“王爺不必苦惱,江南人傑地靈,人才濟濟,就算我不入府衙為官,還有很多德才兼備的人幫您。隻要王爺廣開言路、集思廣益,相信幾年之內,安榮便會進入空前的鼎盛。”
軒王看向程博然,目光灼灼。
“多謝程兄吉言,我會牢記程兄教悔,治理好封地,也會尊重程家的祖訓,日後不會再讓程兄為難。
與程兄相談,璟軒受益頗多,有如沐春風之感。我願與程兄引為知己,請程兄叫我的表字,子行……”
軒王的聲音不大,但說出的話特別的情真意切、打動人心。
這樣的一顆真心,令程博然無法拒絕。
程博然展顏一笑,目光中帶著一抹溫情和感動:“子行,我雖未及冠,但也取了表字思齊,日後請叫我思齊。”
夏璟軒朗聲大笑,“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個表字確實很配你。思齊,待你及冠之時,我希望做你的讚者,這次不要再拒絕我。”
“好,那就一言為定。” 程博然答應的痛快。
想了想,程博然又說:“子行,我雖然不能做安榮知府,但我還是可以幫你。等王爺得空,便可召我過去,共商官員選拔一事。”
“哈哈哈,大恩不言謝,思齊,我會報答你的。”見程博然答應了幫自己,夏璟軒有種意外之喜,感到心情無比的舒暢。
這兩個人能做朋友,也可能源於性格上的互補。軒王沉穩堅毅,他很欣賞那種溫潤淡然的性子。反過來,程博然溫和寬讓,卻更喜歡結交世上的英雄。
軒王覺得程博然無一處不好,程博然也覺得軒王為人爽直霸氣,說話真誠率性,和他交談,令人心裏舒服。
二人大有相見恨晚,惺惺相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