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歸附
江南四時春(強娶記) 作者:海底魚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軒王本是冷情之人。
軒王換上一身正裝, 帶上隨從,直奔侯府二舅舅的書房……
程博然一早過來拜年,和姐姐說了一陣子體己話, 又和姐夫聊了聊官場, 便婉拒了在府裏留飯,笑著向姐姐姐夫告辭。
秦澤明攔住了妻弟:“博然,父親那邊早早就囑咐我, 什麽時候你過來, 就向他通報一聲,父親想請你到書房一敘。”
程博然心中疑惑, 秦家二老爺秦西雖然隨和, 但畢竟是一品提督, 封疆大吏, 又是長輩,平素少有來往,也不知因何事要見自己。
但疑惑歸疑惑,程家公子麵上卻不顯,十分謙遜有禮的答道:“好, 博然這就去拜見伯父。”
有侍衛將程公子引到前宅,秦西處理公事的院子, 帶他進了正中的一間大屋。
一進門, 程博然便看見書案後麵坐著的兩人, 穿著青色常服的長者便是秦家二老爺秦西, 正笑眯眯的看著自己。
另一位穿著錦衣華服的青年, 頭戴金絲冠,身穿四爪金龍的黑袍,外披暗紋金邊大麾。劍眉鳳目,目光深邃。
程博然雖然從未見過這男子,但看到了他衣著上的四爪金龍,便料定此人必是軒王無疑。
程博然向二人深施一禮:“程博然見過軒王,見過秦伯父,博然給兩位拜年。”
身姿飄逸灑脫,有如芝蘭玉樹,優雅而美好。
秦西笑著對程博然說,“都是一家人,博然不必見外。”
秦西又轉向軒王:“璟軒,這便是我常向你提起的程博然程公子,華章的妻弟,我們五城最負盛名的才子。”
夏璟軒在程博然進門之時便驚住了,之前聽聞他才子之名,知道他年紀輕輕便學問了得,前些日聽二舅舅提及他長相俊美,溫文爾雅,卻沒想到竟然俊美到如此地步!
程博然頭戴白玉冠,身穿一件湛藍長袍,如同雨後晴空的藍色,一塵不染,襯得他肌膚瑩白如玉。
眉毛修長,宛若弦月,翹然於飛。彎眉之下是一雙明眸,幹淨澄澈,如明月朗星般熠熠生輝。
都說皇家人容貌好,盛元國的皇子,個個都是龍章鳳姿,俊美非常,但眼前的這名少年,似乎是更勝一籌。
程博然的俊美,不隻關乎長相,更勝在氣質。他目光通透,氣定神閑,渾身上下不帶一絲的煙火氣,令人見之忘俗。進來的一瞬間,風神俊逸,狀若嫡仙,仿佛全身都發著光,照亮了整間屋子。
夏璟軒穩穩心神,衝著程博然微笑頷首:“璟軒久聞程公子才學過人,今日有幸相見,有些事困擾璟軒日久,想向程公子求教,還望公子能為我解惑。”
秦西見軒王直奔正題,知道使命已經完成,剩下的事交給軒王就好,便找借口離開了……
程博然見秦西離開書房,便知他找自己過來,其實隻是從中牽線,而真正要見自己的人,是軒王夏璟軒。
思及此,程博然露出一個了然的微笑,“王爺找博然過來,不知所為何事?”
軒王也不繞彎子:“璟軒初來安榮,又逢整頓吏治,如今府衙文官位次大多空懸。璟軒欲任命官員,製定新政,讓封地更加繁榮,不知博然對此有何高見,可否為璟軒指點一二。”
“王爺客氣了,指點實不敢當,既然王爺垂問,在下便談談一己之見。”對於軒王的禮賢下士,程博然淡然處之。
“王爺問的是治國安邦之道,竊以為,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座城池,若想讓它繁榮強盛,不外乎四個字——富民強兵。
民富則國強,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遵紀守法,則朝政安穩。但若隻求富民,而忽視兵力,國家雖然富庶,卻武力羸弱,一旦外族來犯,便有亡國滅族之險。
故富民強兵,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那敢問公子,如何做到富民?”
“輕徭薄賦,還利於民,讓百姓休養生息。鼓勵農耕,大興商貿,令人民安穩富裕。設館興學,教化世人,開啟民眾心智。令王土之內,少有所學、壯有所為、老有所養……”程博然平和而低緩的說著。
“程公子言語精妙,字字珠璣,令璟軒受教。” 夏璟軒衝著程博然抱了抱拳。
“王爺過譽了,博然隻是紙上談兵,空有一些大道理。”程博然笑著還禮,但臉上仍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
“程公子不必過謙,公子的才華,早已名滿江南。聽聞程公子有識人之能,可以洞察人心。我這裏有一本安榮官員和五城才子的名冊,想讓公子幫著相看,以便這冊上之人,可以各盡其用。” 夏璟軒從案上拿起一本名冊,雙手遞給程博然。
程博然起身接了,展開名冊,十分認真的看了起來。名冊上記錄的人他都認識,一些是衙門裏的文職,還有不少世家子弟,但獲罪官員的親族都不在冊子上麵,江南五城的窮苦書生,也被摒棄在外。
看了半響,程博然放下手中的冊子,坦誠的看向軒王:“這名冊之人,的確有很多可用之才,但更多的有識之士,並沒在這冊子上。博然以為,王爺若要選拔德才兼備之人,需不問出身、不計前嫌、選賢任能、唯才是舉,而非隻局限於名冊之人。”
軒王被人說中了心思,又覺得程博然在話語裏,特地加重了‘不問出身、不計前嫌’這幾個字,似乎是在暗指什麽。
但此刻不是計較的時候,夏璟軒臉上還是和顏悅色,但他深沉的眸子還是出賣了他的隱忍。
“璟軒有個不情之請,懇請公子就任安榮知府,為安榮選拔官員,推行新政,造福於民,不知公子可否願意……如果公子答應,璟軒即刻上報朝廷,為公子請封。”
程博然看向他的眸子,這位傳說中雷霆萬鈞、出手狠辣的軒王,說出的話聽著謙遜客氣,卻帶著不容質疑的霸氣,透著與年齡不符的內斂,這軒王……絕非池中之物。
軒王換上一身正裝, 帶上隨從,直奔侯府二舅舅的書房……
程博然一早過來拜年,和姐姐說了一陣子體己話, 又和姐夫聊了聊官場, 便婉拒了在府裏留飯,笑著向姐姐姐夫告辭。
秦澤明攔住了妻弟:“博然,父親那邊早早就囑咐我, 什麽時候你過來, 就向他通報一聲,父親想請你到書房一敘。”
程博然心中疑惑, 秦家二老爺秦西雖然隨和, 但畢竟是一品提督, 封疆大吏, 又是長輩,平素少有來往,也不知因何事要見自己。
但疑惑歸疑惑,程家公子麵上卻不顯,十分謙遜有禮的答道:“好, 博然這就去拜見伯父。”
有侍衛將程公子引到前宅,秦西處理公事的院子, 帶他進了正中的一間大屋。
一進門, 程博然便看見書案後麵坐著的兩人, 穿著青色常服的長者便是秦家二老爺秦西, 正笑眯眯的看著自己。
另一位穿著錦衣華服的青年, 頭戴金絲冠,身穿四爪金龍的黑袍,外披暗紋金邊大麾。劍眉鳳目,目光深邃。
程博然雖然從未見過這男子,但看到了他衣著上的四爪金龍,便料定此人必是軒王無疑。
程博然向二人深施一禮:“程博然見過軒王,見過秦伯父,博然給兩位拜年。”
身姿飄逸灑脫,有如芝蘭玉樹,優雅而美好。
秦西笑著對程博然說,“都是一家人,博然不必見外。”
秦西又轉向軒王:“璟軒,這便是我常向你提起的程博然程公子,華章的妻弟,我們五城最負盛名的才子。”
夏璟軒在程博然進門之時便驚住了,之前聽聞他才子之名,知道他年紀輕輕便學問了得,前些日聽二舅舅提及他長相俊美,溫文爾雅,卻沒想到竟然俊美到如此地步!
程博然頭戴白玉冠,身穿一件湛藍長袍,如同雨後晴空的藍色,一塵不染,襯得他肌膚瑩白如玉。
眉毛修長,宛若弦月,翹然於飛。彎眉之下是一雙明眸,幹淨澄澈,如明月朗星般熠熠生輝。
都說皇家人容貌好,盛元國的皇子,個個都是龍章鳳姿,俊美非常,但眼前的這名少年,似乎是更勝一籌。
程博然的俊美,不隻關乎長相,更勝在氣質。他目光通透,氣定神閑,渾身上下不帶一絲的煙火氣,令人見之忘俗。進來的一瞬間,風神俊逸,狀若嫡仙,仿佛全身都發著光,照亮了整間屋子。
夏璟軒穩穩心神,衝著程博然微笑頷首:“璟軒久聞程公子才學過人,今日有幸相見,有些事困擾璟軒日久,想向程公子求教,還望公子能為我解惑。”
秦西見軒王直奔正題,知道使命已經完成,剩下的事交給軒王就好,便找借口離開了……
程博然見秦西離開書房,便知他找自己過來,其實隻是從中牽線,而真正要見自己的人,是軒王夏璟軒。
思及此,程博然露出一個了然的微笑,“王爺找博然過來,不知所為何事?”
軒王也不繞彎子:“璟軒初來安榮,又逢整頓吏治,如今府衙文官位次大多空懸。璟軒欲任命官員,製定新政,讓封地更加繁榮,不知博然對此有何高見,可否為璟軒指點一二。”
“王爺客氣了,指點實不敢當,既然王爺垂問,在下便談談一己之見。”對於軒王的禮賢下士,程博然淡然處之。
“王爺問的是治國安邦之道,竊以為,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座城池,若想讓它繁榮強盛,不外乎四個字——富民強兵。
民富則國強,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遵紀守法,則朝政安穩。但若隻求富民,而忽視兵力,國家雖然富庶,卻武力羸弱,一旦外族來犯,便有亡國滅族之險。
故富民強兵,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那敢問公子,如何做到富民?”
“輕徭薄賦,還利於民,讓百姓休養生息。鼓勵農耕,大興商貿,令人民安穩富裕。設館興學,教化世人,開啟民眾心智。令王土之內,少有所學、壯有所為、老有所養……”程博然平和而低緩的說著。
“程公子言語精妙,字字珠璣,令璟軒受教。” 夏璟軒衝著程博然抱了抱拳。
“王爺過譽了,博然隻是紙上談兵,空有一些大道理。”程博然笑著還禮,但臉上仍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
“程公子不必過謙,公子的才華,早已名滿江南。聽聞程公子有識人之能,可以洞察人心。我這裏有一本安榮官員和五城才子的名冊,想讓公子幫著相看,以便這冊上之人,可以各盡其用。” 夏璟軒從案上拿起一本名冊,雙手遞給程博然。
程博然起身接了,展開名冊,十分認真的看了起來。名冊上記錄的人他都認識,一些是衙門裏的文職,還有不少世家子弟,但獲罪官員的親族都不在冊子上麵,江南五城的窮苦書生,也被摒棄在外。
看了半響,程博然放下手中的冊子,坦誠的看向軒王:“這名冊之人,的確有很多可用之才,但更多的有識之士,並沒在這冊子上。博然以為,王爺若要選拔德才兼備之人,需不問出身、不計前嫌、選賢任能、唯才是舉,而非隻局限於名冊之人。”
軒王被人說中了心思,又覺得程博然在話語裏,特地加重了‘不問出身、不計前嫌’這幾個字,似乎是在暗指什麽。
但此刻不是計較的時候,夏璟軒臉上還是和顏悅色,但他深沉的眸子還是出賣了他的隱忍。
“璟軒有個不情之請,懇請公子就任安榮知府,為安榮選拔官員,推行新政,造福於民,不知公子可否願意……如果公子答應,璟軒即刻上報朝廷,為公子請封。”
程博然看向他的眸子,這位傳說中雷霆萬鈞、出手狠辣的軒王,說出的話聽著謙遜客氣,卻帶著不容質疑的霸氣,透著與年齡不符的內斂,這軒王……絕非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