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的科研界,國自然項目是一張入場券,也是眾人職業生涯的命脈之一。


    尤其是在重點高校,國自然項目已經成為評定副高職稱的必要條件之一。


    簡單來說,如果你想要評定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那麽必須要有國家級的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0世紀80年代初,為推動華夏科技體製改革,變革科研經費撥款方式,而創建的,主要分為,麵上項目、重點項目、人才項目。


    國自然的資助率連年下降,今年隻有15%左右,這是曆是最低的概率了。


    雖然李瑤身為博士生導師、教授,但是她想要申請過一個國自然項目,也是不容易的。


    另外,副高級職稱以上的人員,一共最共參加三項國自然項目。


    李瑤今年剛剛中標了兩項國自然,她手頭還有一個待申請的項目。


    如果以她的名義來申請陸晨的這項國自然,那可能就要放棄她手頭上待申請的這一項。


    而對於陸晨自己來說,他連申請的資格都沒有。


    申請國自然的前提條件,必須拿到博士學位,而且有兩位高級職稱的人員推薦。


    ……


    思索了半晌,李瑤也有了決斷,她目光堅毅,緩緩道:“我們可以試試。”


    陸晨露出欣喜的神色。


    不過還沒等他高興,李瑤又出身道:“申請國自然可不比其他的科研項目,中標率低不說,而且還要耗費大量的心神。”


    陸晨點了點頭,他知道寫國自然的標書,這是個麻煩事兒。


    很多科研人員就是為了寫標書,就得嘔心瀝血大半年的時間。


    “老師,我想試試。”陸晨的目光灼灼。


    他遲早會走向申請國自然項目的那一步,目前也隻是提前接觸。


    “好,我相信你!”李瑤也不廢話,一字一句道,“無論是否能申請上,我希望你能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距離國自然立項截止時間還有四個月的時間,這四個月的時間內,你務必寫出一個本子。我這裏有兩本申請過的範本,你可以先看看,等你從京都回來,我再跟你好好商量一番。”


    “老師,我明白了。”


    李瑤的建議,讓他有些心動。


    他能隱隱感覺到,以李瑤導師的名義,來申請這個國自然項目,付出的代價肯定不少。


    不過,他還是得努力去嚐試。


    一旦成功,他的科研實驗得以開展,未來可期!


    陸晨正準備掛電話,李瑤突然開口詢問道:“對了,你這次周考的成績如何?”


    “周考第二。”


    陸晨的話,脫口而出。


    卻是把電話那頭的李瑤,給驚住了。


    她愣了半晌,一時間竟沒有說出什麽話來。


    “老師?”陸晨試探性地詢問了一句。


    “你……真不錯!”李瑤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什麽好的詞句。


    之前誇了無數遍,誇讚的詞都用光了。


    李瑤真沒想到啊,陸晨在國內一群頂尖新生代的心內科醫生中,居然還能名列前茅。


    “陳泰然還說陸晨過不了第一周的周考,還真是笑話。”


    李瑤嗬嗬笑一笑,她想給陳泰然打個電話,但是想想還是算了。


    既然已經打臉了,那就給他留個麵子。


    至於陸晨請假的事情,這已經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自己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在全華夏電生理培訓班中取得這樣優異的成績,已經是燒高香了。


    還給自己的學生穿小鞋,李瑤覺得陳泰然作為校領導,可沒這麽愚蠢。


    事實上,陳泰然在第一時間就收到了來自京都的消息。


    “第二?”他猛地從沙發站起,“你確定?沒搞錯吧?他叫陸晨,一個二十多歲的男生。”


    “陳院長,我不會弄錯的,就是他!”


    陳泰然掛了電話,有些許驚愕地坐回沙發上。


    “一個學生,居然能排第二?!”


    他很難相信這個事實,但是電話對方不容置疑的回答,讓他不得不接受。


    “罷了,罷了。”陳泰然搖了搖頭。


    他知道,以目前陸晨的成績,他根本不可能輕易去暗地裏下絆子。


    學校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肯定又要大力宣揚陸晨的成績,以此提升學校的影響力。


    ……


    京都,電生理培訓班。


    既然得到了李瑤導師的準許,陸晨對於自己多中心研究的事情,更加的上心。


    現在正是一個十分好的機會,培訓班裏都是華夏各地心內科的翹楚。


    如果能盡量和他們一起聯合,組成多地的多中心研究團隊,那他的臨床研究就初具雛形。


    接下來的這些天,陸晨除了在培訓班裏接受各個教授的訓練,抽空還聯係了幾位對臨床研究感興趣的學員。


    陸晨還利用自己另外一個殺手鐧——模擬手術間的訓練時間,來爭取眾人參與臨床研究的機會。


    這本就是一個雙贏的合作項目,又在陸晨耐心的推動,以及給予好處的情況下,整個培訓班,一共有八人同意參與這個多中心的研究項目。


    “夠了!”陸晨心中暗喜,“加上京華本地的幾家醫院,一共有十三家醫院共同參與此次臨床科研項目。”


    當然了,這是初步達成合作的意向。


    最後是否會加入多中心的臨床研究,還得看後期的談判,資金是否到位,也就是說國自然項目能否申請成功。


    陸晨的這一波操作,在培訓班中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風浪。


    眾人隻是以為他是在給自己的導師幹活兒,而且培訓班本就是一個交流臨床和科研的地方。


    除了陸晨,還有其他不少人都趁此良機,在尋求合作。


    ……


    第二周的周考如期而至,又是臨床實戰的考核。


    這一次,陸晨的成績仍舊排在了第二。


    第一,還是京都大學醫學院的於和偉。


    連續兩次排名第二,讓陸晨在培訓班裏,初露鋒芒。


    另外,陸晨將模擬手術間的時間借給他人,這個消息也廣為人知。


    大家在驚訝之餘,同樣十分疑惑。


    使用模擬手術間的機會,大家可都是分秒必爭,陸晨還借給別人?


    要知道,在模擬手術間訓練這一周,可能抵得上在臨床上摸爬滾打好幾個月啊!


    臨床上,練手的機會,少之又少啊!


    陸晨居然把這種大好機會,讓給別人,還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能看到生命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尖的手術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尖的手術刀並收藏我能看到生命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