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者叩擊著門環,仁愛者卻發現門已開啟。--泰戈爾惡習是會傳染的。
--塞涅卡
生活中確實存在這種現象,當一個人發現被他人疏遠而產生不安時,往往就會模仿他人的行為,以解除不安。
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人有時為何要自嘲自暴。當然,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論,還是應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不致看見駱駝說馬駝背。除非一些人有其他特殊情況,就一般情形而言,人性弱點應該是可以了解和體察的。
比如模仿土司的言行是社會裏很普遍的現象。模仿者並不一定從心底尊敬上司,也不一定想要成為他那種人。這種模仿行為不過是針對自己反射行為,也就是說,一個人在被其所處的環境,或是被個人或團體疏遠,而感到不安時,會以對方的想法、言行為對象,進行模仿以解除不安。對他而言,其模仿的想法和言行絕對沒有錯,隻要設法使自己的想法和言行產生不會被疏遠的效果就可以了。這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在這裏所說的“忠誠”,並不是指某人忠於什麽事業,忠誠於某人或某種組織,而是指某些人因為缺乏自主意識,更缺乏自信,而對別人提出的觀點、觀念等等進行模仿、給予承認,以至全麵接受采納。這種行為實際上也是一種人性弱點。這種人性弱點的本質,是忽視了,或者說是自己主動地湮滅了自己的人性,無原則地去接受自己本不願意接受的一切。概括地說,就是“言不由衷”和“身不由己”。
在心理學上,把自己以外的他人或團隊對自己的期望,轉變成為自己的態度,並使之成為一致的心理作用,稱為投射作用。
小孩子為避免父母或老師的處罰,總會把父母或老師對於自己的調教,變成自己言行的準則,自覺白發地去遵守。也就是將自己所依靠的人的想法采納為自己的想法,作為自己行動的依據,這就是投射作用的基本原理。
然而,過了幼兒期逐漸成為大人的過程中,投射對象就會由父母或老師等特定人轉移到組織、社團、學校、公司等大團體及社會的道德習慣。此時,由於有害怕被所屬團體遺棄或疏遠的不安,故將會忠實地遵守其所屬團體所要求於個人的“像……一樣”的期望。
顯然,在某些人具備類似忠誠言行的背後,內心肯定會存在著某種自卑感或弱點。這種不知何時會被排斥的不安,時常會在他們心底盤旋著。
有一次,一位心理學家看到三四位營業部職員邊走邊談,正準備要吃飯的樣子。無意間,他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那三四位職員走路的姿勢、挺胸的模樣以及手腳動作仿佛同一個人,套用現在流行的科技用語,簡直像克隆人一般,非常相像。後來,當他看到營業部經理與他們擦肩而過時,才恍然大悟。
這事情好壞另當別論,但是這足以作為投射作用的實例。所謂公司風、校風及團體色彩等等。對這一點,每一個人大概都會有難以忘懷的經驗。另外的例子,一個學生在某銀行實習,他年紀尚輕,雖然他已通過了銀行聘用的考試。可是,根據他學生時代給人留下的印象,他能否愉快勝任現在的工作令人懷疑,因為他具有活潑浪漫的性格,當個攝影師、自由作家倒是相當適合。但是,數年過後,他改變的情形令人驚訝。他的容貌,他的氣質,已是十足的銀行職員。不僅如此,連思想觀念亦全然改變,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他在短短數年間的改變,是投射作用所造成的結果,這是毋庸置疑的。一個人成為團體中之一員,自然受到該團體特有的價值觀所影響。從其意識上來說,也許有反駁抗拒的心理。可是,在其內心深處,基於投射的作用,在本人還沒有發現之前,其性格已在不知不覺中被改變了。
公司風氣,這一無形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或價值觀。在親身體會之後,人們不得不接受這一個事實。
甲a職業球隊,無論是國安或申花,那麽多個球隊中的任何一隊均具有其獨特的團隊色彩。這就是為何即使換了球員、教練,球迷的支持態度亦毫不受影響的原因。
如果仔細觀察,任何一個如公司、學校的組織都有其獨特的風氣,平時較難顯現出來。然而,就像比賽一樣,無論公司或學校,在與勁敵相爭之時,最能表現及發揮團隊的色彩。
關於這一點,有人做了有趣的實驗,他把學生分為二組,測驗其對痛苦的忍耐度。第一次測驗時,事先未做任何提示;第二次測驗前,告訴一組學生說:“你們的耐力比另一組差。”同樣地,他對另一組學生也說了同一句話,隻是他是分別對這兩組學生說的。測驗結果顯示,全體人員在第二次測驗時,均表現出比第一次具有更大的耐力。這個實驗證明了一個事實,即對團隊加上壓力的話,投射心理更能發揮作用。
這個實驗同時也證明“投射作用之大小,與對所屬團隊或個人的依靠強度成正比”。投射之根本動機,在害怕被所屬團隊遺棄,或被所依靠之對象討厭。也就是說投射越大,則對方依靠度越強,避免被遺棄的欲望就越大。有此認識之後,人性的許多弱點就有了比較合理的解釋了。
譬如,無論任何工作場所,都有人擅長於模仿領導的言行,如果是開玩笑或表演餘興節目,那倒沒有什麽。然而,如果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其言行舉動均與領導一模一樣的話,就顯得有點病態。為什麽呢?因為在極端投射的背後,必定存在著使這種心理現象發生作用的極端挫折感與自卑感。也有時候,或許是因為無意中壓抑了無法發泄的敵意與憎恨等感情所致。
無論是誰,其價值觀不可能一開始就與其所歸屬的團隊相同。起初,或是抗拒,或是不得不從,久而久之,因此而吃大虧者亦大有人在。當敵意日漸積累,且又無法表露時,可能在無意識中轉化為過度的投射行為,以求根本的解除挫折感。
簡而言之,那些被土司敵視的部屬,反而會與上司在言行上一模一樣,成為所謂的“克隆”人,這就是投射的負麵作用,與前麵所提的正麵作用不同,兩者雖然外表雷同,內涵卻剛好相反。
同樣,對他人,懷恨又害怕被對方發現的人,常會把自己的興趣、服裝、言行模仿或是裝扮成與對方一模一樣。或者在戀愛中,因感覺自己條件比交往中的女性遜色,又害怕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於是在不知不覺中追求與女友有同樣的興趣。這些均是負麵的投射作用,長此下去,終將無法避免衝突,可以說是極其危險的投射行為。
投射行為者與投射對象間的關係也是如此。但是假如投射完成後,當所投射之對象更進一步受到有力的第三者激烈的攻擊時,結果將如何呢?行為者可能對於該第三者重新開始新的投射作用。然而更有可能的是,由於自己已投射到被攻擊者,而與之合而為一,於是對於上述攻擊也會身臨其境。
例如,某人上個月銷售額降低,自己的投射對象--經理,被比他權力更大的總經理責罵,會覺得像是自己被責罵一樣。又如,自己所投射的公司因遭競爭對手打擊而業績滑落,會覺得責任在自己。甚至掉入“這一切通通是我不好”的不斷自責中,而無法自拔的失落情緒之中。
這樣的自責,就是由於自己與投射完成的團隊或個人已合為一體,本來應攻擊自己以外的敵人轉而攻擊自己本身。尤其是在大企業服務的職員中,經常為自責而離職者不在少數,或許這與公司組織龐大及上司要求嚴厲有密切關係。
然而,自責是造成神經衰弱的原因之一,是相當危險的心理現象。自責到達極限,可能會結束自己的生命,演變成自殺的悲劇。每當發生衝突或事件時,有些人會覺得愧對父母或其他什麽人的照顧而自責不已,終於自殺事故層出不窮。這就是(投射--白責--自殺)此一負麵心理機能發生作用之故。
自責意念強的人,表麵看起來他好像很有責任感,仿佛組織或團隊是他的恩人一般。其實不然,這種人的內心多半是懦弱的,而且隱瞞了他許多的人性弱點。
由此可見,投射作用的對象,或許是特定的團體或個人,或許還是社會流行的觀念。最典型的例子,應屆時裝或發型了。最令趕時髦的人失落的原因,經常是為沒有趕上流行的時裝或發型,內心就懊惱不已。這類人的內心深處,多半隱藏著對服裝或發型沒有自信的弱點。
不僅時裝或車子等有形之物會造成流行,觀念或思想等知識性的東西也會引起流行。而這些追求流行的人,也會借著追求流行的行為,以解除本身沒有自信所帶來的不安或挫折感,進而保護自己。
例如,當某一電視劇成為熱門話題時,大家就會爭相閱讀原作;聽說某作家有新作品,大家也搶著去看;圖書排行榜公布誰排行第一,大家立即讀遍他所有的小說,想成為另一個這樣的人。令人意外的是,這些“文學青年”對這些作家的作品內涵並不了解,更不用說去了解真正有品味、有見解的作品了。這主要因為他們閱讀這些作品,並非發自內心的興趣。而最常見的則是在一個團體中,出現忠誠型的人,他們正是投射作用下的產物。他們相信權威、跟隨權威的引導行事,然而另一方麵又容易反權威,其性格充滿矛盾。其實他們有如青少年,想當大人,又對自己沒信心,所以跟隨權威、加入團體,成為他們安全感的來源。又因為怕犯錯,怕被人輕視、利用,他們做事小心謹慎。然而一旦察覺到遭人利用時又極端衝動。這就是忠誠型人的特征,單純卻又多疑,有時順從,有時又反叛,忠誠型的人總在矛盾中搖擺。
他們不會盲目地與人建立密切的關係,也不會輕易相信別人。雖然他們的內心深處也喜歡有人欣賞自己,但他們總是處處提防他人,這樣一來也就很難放鬆自己,而別人也常覺得他們不易親近。當然有時候,這種孤立的滋味會使他們感到苦惱,但基本上他們還是喜歡把自己隔離,與別人保持著一段安全、有尊嚴的距離。他們早巳學會了以旁觀者的眼光觀察,並用抽離的方式來判斷事情,這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他們是嚴肅正統的人,他們不喜歡不正經的人。所以在某些的場合,其他人的笑話很容易激怒他們;尤其在辦公室中,看到了這些言不及義的人,他們就會十分氣憤。而這種怨恨的心情更深深地提醒他們,讓他們在潛在敵人麵前保持警惕。怨恨也時常提醒他們,不要忘記過去受過的傷害,這樣就不會再上當。這種人總是處於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其實有時他們活得很累。
而當他們過分地敏感或過分提心吊膽時,嚴重得多疑侵蝕著他們的內心,他們會覺得表麵上的解釋很難讓他們信服,並會花很多的精力去尋找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而當找不到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不自在,因為這樣似乎侮辱了他們的智慧,而且讓他們有極大的不安全感。如果別人很喜歡他們,並表現得熱情友好積極的時候,他們也常會滿心狐疑。他們總是不停地提醒自己,這有可能是一口陷阱。切記,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可能已是百年身。
他們的確十分多疑,他們也一再告訴自己:他們可不是那種天真的傻瓜,可以讓別人利用的。他們的內心囤積著許多怨恨,他們的憤怒像是永不會消失似的,甚至覺得這個世界到處都充滿著不公平,使他們生活在一種痛苦的妒忌之中,而他們也認為其他人的運氣比他們好。
忠誠型的人都有極強的防衛心理。因為他們沒有麵對自己的雅量,他們將自己的錯,卻老是怪罪到別人頭上。“我才沒有生氣,生氣的人是你。”“都是他害的,我才會出錯。”這些是他們最常使用的語言。他們很難做到原諒別人,或是忘記過去。他們會將過去一件件被傷害的事,全部存入記憶裏,然後一輩子抱著傷痛。他們覺得自己很倒黴,在生命中他們扮演的角色大多是受害者,但別人可能並不會這樣看待他們。因為別人認為他們是心胸狹窄而且好鬥的,而他們卻覺得自己之所以好鬥,全因為有人激怒了他們,他們隻是為這一不公平而生氣。他們也同樣認為自己並不愛生氣,也不是一個計較的人,是別人的傷害煽起了他們的怒火,使得他們整天心理失衡,甚至憤憤不平。
這些人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他們絕對願意努力地工作。因為他們從心裏覺得這麽做是對的,自己是有責任感的。但如果有人催他們或命令他們,其至指揮他們,他們會覺得被別人支來使去,有種被人利用的感覺,這傷了他們的自尊。這時他們除了會采取不合作態度外,他們也會相當地憤怒,因為他們不能忍受那種感覺;同時他們總覺得別人這樣做是為了貶低他們,而不是為了把工作做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們可能是出色的,但是說到玩弄權術,即使他們不被人鬥得一敗塗地,至少他們的手腕也是笨拙的,他們天生就不是一個政治家,倒有些性情中人的特征。
大概由於他們更渴望獨立、要求公平,所以他們總是舉心吊膽,擔心別人利用他們,占他們便宜。因此他們顯得易怒、斤斤計較,但其實他們隻是要求最起碼的平等,期望所得與所付出是相等的。而花太多錢也會讓他們有心疼的感覺。他們的討價還價讓別人認為很小氣、愛占小便宜,但事實上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對其所愛的人,是願意付出一切的;隻是在生活細節上,他們還是難改要求公平、斤斤計較的態度。與配偶之間的家庭生活,理財方法從來都是他們生活的主題。他們會要求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金錢支配與管理方式。為了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即使他們的做法對婚姻不利,而他們也渾然不知。例如:他們可能嚴格限製配偶的開銷,卻心安理得地在自己的愛好、精神生活上充分投資;而在為配偶花錢時,使其有一些奢侈的享受時,他們就猶豫不決了。不願意花錢的習慣是因為他們內心常有種被剝奪的感覺。他們對金錢所采取的謹慎的態度,有可能是一種仇恨世界的做法。因為他們覺得世界對他們是不公平的,所以所有的利益一定要自己去爭取,才有機會得到。
他們會在別人沒有來得及拒絕他們之前就先拒絕別人。這是他們經常使用的一招,以使得自己不受傷害。獨處使他們感到安全、不受人利用,但他們因而也必然得經受孤獨的煎熬。別人可能把他們描述成很難相處,因為別人看到的是在他們的人際關係中,最後所有人可能都成為他們的泄憤工具,尤其是是那些與他們日常生活關係最緊密的人。他們對這些人生氣好像是順理成章的。在他們麵前,他們往往是最脆弱的,哪怕一句不重聽的話、一次失望,都會深深刺痛他們的心。不管外麵的風景多麽嫵媚,由於他們內心的不滿與疼痛,所以永遠也不能察覺到外界的美麗,有事沒事就跌入自己可怕的夢境中。而每次的鬧情緒的結果,隻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到生命的不公平。
他們的多疑與憤怒,往往連他們最親近的人也難以理解。他們常常強迫別人表明立場,隻要他們有怒氣,他們總是對最親近的人施加壓力,要別人也一齊來對抗他們的敵人。憤怒侵蝕著他們的肉體、靈魂和思想,因此他們為自己帶來的傷害,往往比他們的敵人想像得多。因為愛發怒,所以他們付出的代價是極其昂貴的,它不僅帶給他們身體和精神上出病痛,也會減少其獲得愛和寧靜的可能性,而且還會威脅到他們的每一個新關係,因為每一種關係都會成為他們泄憤的目標。
對這樣的人,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到底害怕什麽,找出真正的原因,然後再進行處理。如果他們的憤怒是因為小時候的某些願望曾被剝奪,那麽他們自然會渴望得到補償,於是他們害怕原諒別人之後,他們也會喪失追求補償的力量。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如果他們的能量不再局限在憤怒上,那麽它為將為其生命開啟嶄新的一頁。
忠誠型人的性格形成,是他們的個性和環境長期相適應的產物。他們的行為和思想有著自己的邏輯和方式。他們的表現有著以下類別特征。
他們的動機、目的:他們的團隊意識很強,需要親密感,需要被喜愛、被接納並得到安全的保障,所以他們的動機和目的,是希望團隊中彼此是支持的、忠誠的、相處和諧的、遵守規律的。
他們的能力、力量的來源:忠誠型人物的心中需要有權威者。一旦沒有權威者的指導,他們往往會不知何去何從,迷失了方向。一旦有了專家、權威指引他們人生的方向,他們會忠心耿耿、全力以赴,這時他們全身充滿幹勁,不再被焦慮、困擾阻礙前進的方向。他們做起事來盡善盡美,可以絕對放心交付給他們。這是忠誠型人之所以為世人喜歡的原因。
他們的理想目標:他們想要尋找一個可以安身立命、完全信服並且依賴的理念,可是他們不相信自己,而相信外在權威,這或許是一種本性所致。不過,一旦外在權威顯露出弱點,不讓他們佩服時,他們立刻反權威。這讓忠誠型的人活得很辛苦,如果有一天他們能自我肯定,使自己的內在權威感能指引自己正確的路,不必依賴別人,這將是他們的理想目標。他們逃避的情緒:忠誠型的人很希望生活是有規律的,而自己的情緒是穩定的,不被任何突發狀況擾亂。偏偏忠誠型的人物很少遵守自己所定的規則和秩序。當他們掌握不住狀況時,害怕的情緒升起,焦慮使他們憤怒,腦中秩序大亂,這時會將他們推向無助及恐懼的痛苦情緒中,為躲避這些亂七八糟的情緒,他們希望有權威指導,出了事不用自己負責,由權威者負責,那麽就不用害怕了,因為有權威者負責任,權威者將會保護他們。
他們的日常生活所呈現出來的特質:他們一會兒欣賞自己充滿權威,一會兒又優柔寡斷,依賴別人;他們有時可愛善良,有時又粗野暴躁,很難捉摸;有時非常順從,有時又公開地反抗,性格極端矛盾;他們想得太多又無法決定,因此在采取行動時充滿困擾,回答問題更是緩慢;他們相當情緒化,因為受到焦慮的影響,無法白行做出重大的決策,而感到不安;別人不努力時,他們會一麵做一麵罵;他們很注重傳統的人,遵守傳統規則才心安理得,情緒穩定;他們討厭被利用、被輕視;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真正感覺,所以會不斷地考驗別人,從別人的眼中,來了解自己;他們做決定時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一有差錯,立即怪罪別人;他們常常因為衝動而產生攻擊行為,事後也很自責,不但不道歉,還要別人道歉;他們的幽默通常不是幽默而是諷刺;沒有明顯的敵人存在時,他們的情緒就無從發泄,不舒服就找一個替罪羔羊,好發泄自己的攻擊性;他們對事物時常反應過度,愛瞎猜疑;他們會激怒對方,引來莫名其妙的吵架,其實是在試探對方愛不愛自己。
他們常常出現的情緒感受:忠誠型的人需要有目標、有對象讓他們表達自己的忠誠。他們不喜歡自己的軟弱,也討厭自己不夠自立自強,但每當碰到事情一定要他們自己拿主意時,害怕自己能否做出正確的決定、是否能處理問題,所帶來的焦慮與不安全感,完成淹沒了他們,而結果也確實錯誤百出。因為為了避免焦慮,他們總急著找權威,一有權威,他們就放了心,跟隨其腳步前進。
他們常掉入的陷阱:他們知道自己容易焦慮,也知道自己焦慮時,一切事情都做不好。而他們也曉得如果有人引導自己,心情會安定平穩許多。權威是提供他們安全感的來源。所以為了讓事情進行順利,他們總是執著於尋找權威。
他們防衛自己的麵具:他們害怕犯錯,也怕被權威者責怪,因此很容易將自己錯誤的決定和行為投射到別人身上,以免負責。
他們的兩性關係:既追求信任,又不斷考驗對方。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忠誠型的人都是在尋求可以信任的人,和他們攜手連心,一起對抗這個充滿威脅的環境。一旦他們尋找到可以信任的對象,他們也會盡力的支持對方,以表達自己的忠誠。然而另一方麵,他們可能也會不斷地考驗對方,以證明伴侶對自己的愛,即使兩人已牽手多年也是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說“一個人之所以多疑,正因為他渴望信任他人。”因此忠誠型之所以喜歡不斷考驗他的愛人,也正是他表達愛意與忠誠的方式。
他們的精力浪費處:忠誠型人物是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的人,但焦慮、不安全感卻老是困擾著他們。他們總是把精力浪費在怕犯錯、怕得罪人、怕被責罰、猜疑別人上。
他們的兒時情景是性格形成的因素:幼年時他們比較認同父親,或是像父親一樣有權威的人。因為他們崇拜權威人士,被權威人士稱讚及喜愛是他們最大的願望,所以他們總是忠心耿耿,而這份忠心也使他們得到權威的愛護。因此他們學會取悅權威,而獲得穩定感與安全。
一般忠誠型的人總是追尋一個值得令他們崇拜、跟隨的權威。依循著權威的引導,將帶給他們安全、踏實的感覺。他們樂於做一個傳統的人,樂於作為一個團隊中的一分子。他們並不覺得在團隊中受到剝削、壓抑,他們承認自己隻是其中的一個“小兵”,相反地,他們認為依附在團從中,使他們不再覺得自己勢單力薄、缺乏方向感,隸屬團隊使他們更強壯、更有安全感,更能夠完成許多一個人無法達到的成就。
一般情況下,忠誠型的人不太會去質疑權威,因為這樣做會使他們失去可信任的目標,失去了安全感。然而一旦他們吃虧、上當,遭遇一次嚴重的錯誤或失敗時,他們的信心動搖了,他們覺得自己受到欺騙,這時就可能起身反抗權威。所以他們往往是既崇拜權威,又常常高喊打倒權威的人。
由於他們是如此尊崇權威,所以他們給人的印象是古板、謹守教條的。他們常會說:“以前的傳統就是如此,所以我們也應該遵循。”“某某大師說,這樣是對釣!”
事實上,忠誠型的人的性格比較單純,他們純真可愛,但是比較缺乏做決定的能力,總是要征詢別人的意見。他們渴望安全感,但自己卻常常感到不安全。
健康的忠減型的人與人的關係很平和,因為願意信任別人,所以容易與人親近,能夠與人相互支持、相親相愛。能夠獨立完成工作,也能與人平等分工,有充分的團隊合作精神。健康的忠誠型的人能夠感受到真正的安全感,因為他們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也信任自己。
由於願意信任別人、渴望被人接受,健康的忠誠型人表現出一種其他類型的人難以相比的友善、親切及誠懇的特質。這種特質也使得他們顯得格外迷人。忠誠型的迷人是一種憨厚、可愛、親切的魅力,就像是一個天真的孩子,對父母、長輩表現出一種信任、期望與愛。於是,親和力就自然而然很強了。這也是他們的長處之一。
當然另一方麵,忠誠型的人會保護他親近的人、認同的人,跟他們在一起會有一種一家人的感覺。他們如此忠實、可靠,可以讓人放心將工作交付給他。他們也十分尊敬那些真正的權威者、領導者。
一般情況下,健康的忠誠型是人們最忠實的朋友,不管麵臨什麽挑戰,他們都能與你並肩而行,而他們也是很好的父母,他們負責任、有耐心、不溺愛小孩,而且懂得教育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而不健康的忠誠型人由於強烈地信奉教條,會極端地保護自己的團隊,對意見不同的團隊有很強的敵對感,並且對自己的團隊之外的人都深具戒心,懷疑他們是潛藏的敵人。他們不僅會奮力抵抗外侮,也會聲討團隊內不忠的分子。
然而其實忠誠型的人是缺乏主見的,也因此他們常常反應過度,生怕別人挑戰他們外強中幹的信念,造成他們的疑惑、焦慮。這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性格要害。
他們渴望思想獨立、自立自強,卻常常還是發現自己不獨立、太軟弱。他們一遇到事情,若沒有人指引,腦子便一片混亂,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他們總是不斷地自我譴責,覺得自己矮人一截,沒有什麽價值。而他們的焦慮使其在工作中戰戰兢兢。然而越是擔心,就越是沒辦法專心工作,最後往往是錯誤百出。
不健康的忠誠型人常常不理性,並一直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中。當他們犯錯時,總是會尋找替罪羔羊,而且幻想自己遭受迫害,而這時他們也充滿了攻擊性。
忠誠型的人一向是衝鋒在前,憑著一片忠誠,替他們心目中的權威打天下,但若不是在半途就犧牲,也很難在功成之後享受成果。所以我們看到忠誠型人物命運最高潮的時刻,往往就在為國、為民、為朋友而犧牲奉獻的那一刻。
這就是忠誠人的全部真相,而他們表麵下潛藏的人性弱點也是複雜的,但也是可解的。
--塞涅卡
生活中確實存在這種現象,當一個人發現被他人疏遠而產生不安時,往往就會模仿他人的行為,以解除不安。
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人有時為何要自嘲自暴。當然,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論,還是應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不致看見駱駝說馬駝背。除非一些人有其他特殊情況,就一般情形而言,人性弱點應該是可以了解和體察的。
比如模仿土司的言行是社會裏很普遍的現象。模仿者並不一定從心底尊敬上司,也不一定想要成為他那種人。這種模仿行為不過是針對自己反射行為,也就是說,一個人在被其所處的環境,或是被個人或團體疏遠,而感到不安時,會以對方的想法、言行為對象,進行模仿以解除不安。對他而言,其模仿的想法和言行絕對沒有錯,隻要設法使自己的想法和言行產生不會被疏遠的效果就可以了。這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在這裏所說的“忠誠”,並不是指某人忠於什麽事業,忠誠於某人或某種組織,而是指某些人因為缺乏自主意識,更缺乏自信,而對別人提出的觀點、觀念等等進行模仿、給予承認,以至全麵接受采納。這種行為實際上也是一種人性弱點。這種人性弱點的本質,是忽視了,或者說是自己主動地湮滅了自己的人性,無原則地去接受自己本不願意接受的一切。概括地說,就是“言不由衷”和“身不由己”。
在心理學上,把自己以外的他人或團隊對自己的期望,轉變成為自己的態度,並使之成為一致的心理作用,稱為投射作用。
小孩子為避免父母或老師的處罰,總會把父母或老師對於自己的調教,變成自己言行的準則,自覺白發地去遵守。也就是將自己所依靠的人的想法采納為自己的想法,作為自己行動的依據,這就是投射作用的基本原理。
然而,過了幼兒期逐漸成為大人的過程中,投射對象就會由父母或老師等特定人轉移到組織、社團、學校、公司等大團體及社會的道德習慣。此時,由於有害怕被所屬團體遺棄或疏遠的不安,故將會忠實地遵守其所屬團體所要求於個人的“像……一樣”的期望。
顯然,在某些人具備類似忠誠言行的背後,內心肯定會存在著某種自卑感或弱點。這種不知何時會被排斥的不安,時常會在他們心底盤旋著。
有一次,一位心理學家看到三四位營業部職員邊走邊談,正準備要吃飯的樣子。無意間,他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那三四位職員走路的姿勢、挺胸的模樣以及手腳動作仿佛同一個人,套用現在流行的科技用語,簡直像克隆人一般,非常相像。後來,當他看到營業部經理與他們擦肩而過時,才恍然大悟。
這事情好壞另當別論,但是這足以作為投射作用的實例。所謂公司風、校風及團體色彩等等。對這一點,每一個人大概都會有難以忘懷的經驗。另外的例子,一個學生在某銀行實習,他年紀尚輕,雖然他已通過了銀行聘用的考試。可是,根據他學生時代給人留下的印象,他能否愉快勝任現在的工作令人懷疑,因為他具有活潑浪漫的性格,當個攝影師、自由作家倒是相當適合。但是,數年過後,他改變的情形令人驚訝。他的容貌,他的氣質,已是十足的銀行職員。不僅如此,連思想觀念亦全然改變,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他在短短數年間的改變,是投射作用所造成的結果,這是毋庸置疑的。一個人成為團體中之一員,自然受到該團體特有的價值觀所影響。從其意識上來說,也許有反駁抗拒的心理。可是,在其內心深處,基於投射的作用,在本人還沒有發現之前,其性格已在不知不覺中被改變了。
公司風氣,這一無形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或價值觀。在親身體會之後,人們不得不接受這一個事實。
甲a職業球隊,無論是國安或申花,那麽多個球隊中的任何一隊均具有其獨特的團隊色彩。這就是為何即使換了球員、教練,球迷的支持態度亦毫不受影響的原因。
如果仔細觀察,任何一個如公司、學校的組織都有其獨特的風氣,平時較難顯現出來。然而,就像比賽一樣,無論公司或學校,在與勁敵相爭之時,最能表現及發揮團隊的色彩。
關於這一點,有人做了有趣的實驗,他把學生分為二組,測驗其對痛苦的忍耐度。第一次測驗時,事先未做任何提示;第二次測驗前,告訴一組學生說:“你們的耐力比另一組差。”同樣地,他對另一組學生也說了同一句話,隻是他是分別對這兩組學生說的。測驗結果顯示,全體人員在第二次測驗時,均表現出比第一次具有更大的耐力。這個實驗證明了一個事實,即對團隊加上壓力的話,投射心理更能發揮作用。
這個實驗同時也證明“投射作用之大小,與對所屬團隊或個人的依靠強度成正比”。投射之根本動機,在害怕被所屬團隊遺棄,或被所依靠之對象討厭。也就是說投射越大,則對方依靠度越強,避免被遺棄的欲望就越大。有此認識之後,人性的許多弱點就有了比較合理的解釋了。
譬如,無論任何工作場所,都有人擅長於模仿領導的言行,如果是開玩笑或表演餘興節目,那倒沒有什麽。然而,如果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其言行舉動均與領導一模一樣的話,就顯得有點病態。為什麽呢?因為在極端投射的背後,必定存在著使這種心理現象發生作用的極端挫折感與自卑感。也有時候,或許是因為無意中壓抑了無法發泄的敵意與憎恨等感情所致。
無論是誰,其價值觀不可能一開始就與其所歸屬的團隊相同。起初,或是抗拒,或是不得不從,久而久之,因此而吃大虧者亦大有人在。當敵意日漸積累,且又無法表露時,可能在無意識中轉化為過度的投射行為,以求根本的解除挫折感。
簡而言之,那些被土司敵視的部屬,反而會與上司在言行上一模一樣,成為所謂的“克隆”人,這就是投射的負麵作用,與前麵所提的正麵作用不同,兩者雖然外表雷同,內涵卻剛好相反。
同樣,對他人,懷恨又害怕被對方發現的人,常會把自己的興趣、服裝、言行模仿或是裝扮成與對方一模一樣。或者在戀愛中,因感覺自己條件比交往中的女性遜色,又害怕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於是在不知不覺中追求與女友有同樣的興趣。這些均是負麵的投射作用,長此下去,終將無法避免衝突,可以說是極其危險的投射行為。
投射行為者與投射對象間的關係也是如此。但是假如投射完成後,當所投射之對象更進一步受到有力的第三者激烈的攻擊時,結果將如何呢?行為者可能對於該第三者重新開始新的投射作用。然而更有可能的是,由於自己已投射到被攻擊者,而與之合而為一,於是對於上述攻擊也會身臨其境。
例如,某人上個月銷售額降低,自己的投射對象--經理,被比他權力更大的總經理責罵,會覺得像是自己被責罵一樣。又如,自己所投射的公司因遭競爭對手打擊而業績滑落,會覺得責任在自己。甚至掉入“這一切通通是我不好”的不斷自責中,而無法自拔的失落情緒之中。
這樣的自責,就是由於自己與投射完成的團隊或個人已合為一體,本來應攻擊自己以外的敵人轉而攻擊自己本身。尤其是在大企業服務的職員中,經常為自責而離職者不在少數,或許這與公司組織龐大及上司要求嚴厲有密切關係。
然而,自責是造成神經衰弱的原因之一,是相當危險的心理現象。自責到達極限,可能會結束自己的生命,演變成自殺的悲劇。每當發生衝突或事件時,有些人會覺得愧對父母或其他什麽人的照顧而自責不已,終於自殺事故層出不窮。這就是(投射--白責--自殺)此一負麵心理機能發生作用之故。
自責意念強的人,表麵看起來他好像很有責任感,仿佛組織或團隊是他的恩人一般。其實不然,這種人的內心多半是懦弱的,而且隱瞞了他許多的人性弱點。
由此可見,投射作用的對象,或許是特定的團體或個人,或許還是社會流行的觀念。最典型的例子,應屆時裝或發型了。最令趕時髦的人失落的原因,經常是為沒有趕上流行的時裝或發型,內心就懊惱不已。這類人的內心深處,多半隱藏著對服裝或發型沒有自信的弱點。
不僅時裝或車子等有形之物會造成流行,觀念或思想等知識性的東西也會引起流行。而這些追求流行的人,也會借著追求流行的行為,以解除本身沒有自信所帶來的不安或挫折感,進而保護自己。
例如,當某一電視劇成為熱門話題時,大家就會爭相閱讀原作;聽說某作家有新作品,大家也搶著去看;圖書排行榜公布誰排行第一,大家立即讀遍他所有的小說,想成為另一個這樣的人。令人意外的是,這些“文學青年”對這些作家的作品內涵並不了解,更不用說去了解真正有品味、有見解的作品了。這主要因為他們閱讀這些作品,並非發自內心的興趣。而最常見的則是在一個團體中,出現忠誠型的人,他們正是投射作用下的產物。他們相信權威、跟隨權威的引導行事,然而另一方麵又容易反權威,其性格充滿矛盾。其實他們有如青少年,想當大人,又對自己沒信心,所以跟隨權威、加入團體,成為他們安全感的來源。又因為怕犯錯,怕被人輕視、利用,他們做事小心謹慎。然而一旦察覺到遭人利用時又極端衝動。這就是忠誠型人的特征,單純卻又多疑,有時順從,有時又反叛,忠誠型的人總在矛盾中搖擺。
他們不會盲目地與人建立密切的關係,也不會輕易相信別人。雖然他們的內心深處也喜歡有人欣賞自己,但他們總是處處提防他人,這樣一來也就很難放鬆自己,而別人也常覺得他們不易親近。當然有時候,這種孤立的滋味會使他們感到苦惱,但基本上他們還是喜歡把自己隔離,與別人保持著一段安全、有尊嚴的距離。他們早巳學會了以旁觀者的眼光觀察,並用抽離的方式來判斷事情,這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他們是嚴肅正統的人,他們不喜歡不正經的人。所以在某些的場合,其他人的笑話很容易激怒他們;尤其在辦公室中,看到了這些言不及義的人,他們就會十分氣憤。而這種怨恨的心情更深深地提醒他們,讓他們在潛在敵人麵前保持警惕。怨恨也時常提醒他們,不要忘記過去受過的傷害,這樣就不會再上當。這種人總是處於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其實有時他們活得很累。
而當他們過分地敏感或過分提心吊膽時,嚴重得多疑侵蝕著他們的內心,他們會覺得表麵上的解釋很難讓他們信服,並會花很多的精力去尋找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而當找不到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不自在,因為這樣似乎侮辱了他們的智慧,而且讓他們有極大的不安全感。如果別人很喜歡他們,並表現得熱情友好積極的時候,他們也常會滿心狐疑。他們總是不停地提醒自己,這有可能是一口陷阱。切記,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可能已是百年身。
他們的確十分多疑,他們也一再告訴自己:他們可不是那種天真的傻瓜,可以讓別人利用的。他們的內心囤積著許多怨恨,他們的憤怒像是永不會消失似的,甚至覺得這個世界到處都充滿著不公平,使他們生活在一種痛苦的妒忌之中,而他們也認為其他人的運氣比他們好。
忠誠型的人都有極強的防衛心理。因為他們沒有麵對自己的雅量,他們將自己的錯,卻老是怪罪到別人頭上。“我才沒有生氣,生氣的人是你。”“都是他害的,我才會出錯。”這些是他們最常使用的語言。他們很難做到原諒別人,或是忘記過去。他們會將過去一件件被傷害的事,全部存入記憶裏,然後一輩子抱著傷痛。他們覺得自己很倒黴,在生命中他們扮演的角色大多是受害者,但別人可能並不會這樣看待他們。因為別人認為他們是心胸狹窄而且好鬥的,而他們卻覺得自己之所以好鬥,全因為有人激怒了他們,他們隻是為這一不公平而生氣。他們也同樣認為自己並不愛生氣,也不是一個計較的人,是別人的傷害煽起了他們的怒火,使得他們整天心理失衡,甚至憤憤不平。
這些人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他們絕對願意努力地工作。因為他們從心裏覺得這麽做是對的,自己是有責任感的。但如果有人催他們或命令他們,其至指揮他們,他們會覺得被別人支來使去,有種被人利用的感覺,這傷了他們的自尊。這時他們除了會采取不合作態度外,他們也會相當地憤怒,因為他們不能忍受那種感覺;同時他們總覺得別人這樣做是為了貶低他們,而不是為了把工作做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們可能是出色的,但是說到玩弄權術,即使他們不被人鬥得一敗塗地,至少他們的手腕也是笨拙的,他們天生就不是一個政治家,倒有些性情中人的特征。
大概由於他們更渴望獨立、要求公平,所以他們總是舉心吊膽,擔心別人利用他們,占他們便宜。因此他們顯得易怒、斤斤計較,但其實他們隻是要求最起碼的平等,期望所得與所付出是相等的。而花太多錢也會讓他們有心疼的感覺。他們的討價還價讓別人認為很小氣、愛占小便宜,但事實上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對其所愛的人,是願意付出一切的;隻是在生活細節上,他們還是難改要求公平、斤斤計較的態度。與配偶之間的家庭生活,理財方法從來都是他們生活的主題。他們會要求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金錢支配與管理方式。為了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即使他們的做法對婚姻不利,而他們也渾然不知。例如:他們可能嚴格限製配偶的開銷,卻心安理得地在自己的愛好、精神生活上充分投資;而在為配偶花錢時,使其有一些奢侈的享受時,他們就猶豫不決了。不願意花錢的習慣是因為他們內心常有種被剝奪的感覺。他們對金錢所采取的謹慎的態度,有可能是一種仇恨世界的做法。因為他們覺得世界對他們是不公平的,所以所有的利益一定要自己去爭取,才有機會得到。
他們會在別人沒有來得及拒絕他們之前就先拒絕別人。這是他們經常使用的一招,以使得自己不受傷害。獨處使他們感到安全、不受人利用,但他們因而也必然得經受孤獨的煎熬。別人可能把他們描述成很難相處,因為別人看到的是在他們的人際關係中,最後所有人可能都成為他們的泄憤工具,尤其是是那些與他們日常生活關係最緊密的人。他們對這些人生氣好像是順理成章的。在他們麵前,他們往往是最脆弱的,哪怕一句不重聽的話、一次失望,都會深深刺痛他們的心。不管外麵的風景多麽嫵媚,由於他們內心的不滿與疼痛,所以永遠也不能察覺到外界的美麗,有事沒事就跌入自己可怕的夢境中。而每次的鬧情緒的結果,隻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到生命的不公平。
他們的多疑與憤怒,往往連他們最親近的人也難以理解。他們常常強迫別人表明立場,隻要他們有怒氣,他們總是對最親近的人施加壓力,要別人也一齊來對抗他們的敵人。憤怒侵蝕著他們的肉體、靈魂和思想,因此他們為自己帶來的傷害,往往比他們的敵人想像得多。因為愛發怒,所以他們付出的代價是極其昂貴的,它不僅帶給他們身體和精神上出病痛,也會減少其獲得愛和寧靜的可能性,而且還會威脅到他們的每一個新關係,因為每一種關係都會成為他們泄憤的目標。
對這樣的人,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到底害怕什麽,找出真正的原因,然後再進行處理。如果他們的憤怒是因為小時候的某些願望曾被剝奪,那麽他們自然會渴望得到補償,於是他們害怕原諒別人之後,他們也會喪失追求補償的力量。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如果他們的能量不再局限在憤怒上,那麽它為將為其生命開啟嶄新的一頁。
忠誠型人的性格形成,是他們的個性和環境長期相適應的產物。他們的行為和思想有著自己的邏輯和方式。他們的表現有著以下類別特征。
他們的動機、目的:他們的團隊意識很強,需要親密感,需要被喜愛、被接納並得到安全的保障,所以他們的動機和目的,是希望團隊中彼此是支持的、忠誠的、相處和諧的、遵守規律的。
他們的能力、力量的來源:忠誠型人物的心中需要有權威者。一旦沒有權威者的指導,他們往往會不知何去何從,迷失了方向。一旦有了專家、權威指引他們人生的方向,他們會忠心耿耿、全力以赴,這時他們全身充滿幹勁,不再被焦慮、困擾阻礙前進的方向。他們做起事來盡善盡美,可以絕對放心交付給他們。這是忠誠型人之所以為世人喜歡的原因。
他們的理想目標:他們想要尋找一個可以安身立命、完全信服並且依賴的理念,可是他們不相信自己,而相信外在權威,這或許是一種本性所致。不過,一旦外在權威顯露出弱點,不讓他們佩服時,他們立刻反權威。這讓忠誠型的人活得很辛苦,如果有一天他們能自我肯定,使自己的內在權威感能指引自己正確的路,不必依賴別人,這將是他們的理想目標。他們逃避的情緒:忠誠型的人很希望生活是有規律的,而自己的情緒是穩定的,不被任何突發狀況擾亂。偏偏忠誠型的人物很少遵守自己所定的規則和秩序。當他們掌握不住狀況時,害怕的情緒升起,焦慮使他們憤怒,腦中秩序大亂,這時會將他們推向無助及恐懼的痛苦情緒中,為躲避這些亂七八糟的情緒,他們希望有權威指導,出了事不用自己負責,由權威者負責,那麽就不用害怕了,因為有權威者負責任,權威者將會保護他們。
他們的日常生活所呈現出來的特質:他們一會兒欣賞自己充滿權威,一會兒又優柔寡斷,依賴別人;他們有時可愛善良,有時又粗野暴躁,很難捉摸;有時非常順從,有時又公開地反抗,性格極端矛盾;他們想得太多又無法決定,因此在采取行動時充滿困擾,回答問題更是緩慢;他們相當情緒化,因為受到焦慮的影響,無法白行做出重大的決策,而感到不安;別人不努力時,他們會一麵做一麵罵;他們很注重傳統的人,遵守傳統規則才心安理得,情緒穩定;他們討厭被利用、被輕視;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真正感覺,所以會不斷地考驗別人,從別人的眼中,來了解自己;他們做決定時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一有差錯,立即怪罪別人;他們常常因為衝動而產生攻擊行為,事後也很自責,不但不道歉,還要別人道歉;他們的幽默通常不是幽默而是諷刺;沒有明顯的敵人存在時,他們的情緒就無從發泄,不舒服就找一個替罪羔羊,好發泄自己的攻擊性;他們對事物時常反應過度,愛瞎猜疑;他們會激怒對方,引來莫名其妙的吵架,其實是在試探對方愛不愛自己。
他們常常出現的情緒感受:忠誠型的人需要有目標、有對象讓他們表達自己的忠誠。他們不喜歡自己的軟弱,也討厭自己不夠自立自強,但每當碰到事情一定要他們自己拿主意時,害怕自己能否做出正確的決定、是否能處理問題,所帶來的焦慮與不安全感,完成淹沒了他們,而結果也確實錯誤百出。因為為了避免焦慮,他們總急著找權威,一有權威,他們就放了心,跟隨其腳步前進。
他們常掉入的陷阱:他們知道自己容易焦慮,也知道自己焦慮時,一切事情都做不好。而他們也曉得如果有人引導自己,心情會安定平穩許多。權威是提供他們安全感的來源。所以為了讓事情進行順利,他們總是執著於尋找權威。
他們防衛自己的麵具:他們害怕犯錯,也怕被權威者責怪,因此很容易將自己錯誤的決定和行為投射到別人身上,以免負責。
他們的兩性關係:既追求信任,又不斷考驗對方。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忠誠型的人都是在尋求可以信任的人,和他們攜手連心,一起對抗這個充滿威脅的環境。一旦他們尋找到可以信任的對象,他們也會盡力的支持對方,以表達自己的忠誠。然而另一方麵,他們可能也會不斷地考驗對方,以證明伴侶對自己的愛,即使兩人已牽手多年也是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說“一個人之所以多疑,正因為他渴望信任他人。”因此忠誠型之所以喜歡不斷考驗他的愛人,也正是他表達愛意與忠誠的方式。
他們的精力浪費處:忠誠型人物是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的人,但焦慮、不安全感卻老是困擾著他們。他們總是把精力浪費在怕犯錯、怕得罪人、怕被責罰、猜疑別人上。
他們的兒時情景是性格形成的因素:幼年時他們比較認同父親,或是像父親一樣有權威的人。因為他們崇拜權威人士,被權威人士稱讚及喜愛是他們最大的願望,所以他們總是忠心耿耿,而這份忠心也使他們得到權威的愛護。因此他們學會取悅權威,而獲得穩定感與安全。
一般忠誠型的人總是追尋一個值得令他們崇拜、跟隨的權威。依循著權威的引導,將帶給他們安全、踏實的感覺。他們樂於做一個傳統的人,樂於作為一個團隊中的一分子。他們並不覺得在團隊中受到剝削、壓抑,他們承認自己隻是其中的一個“小兵”,相反地,他們認為依附在團從中,使他們不再覺得自己勢單力薄、缺乏方向感,隸屬團隊使他們更強壯、更有安全感,更能夠完成許多一個人無法達到的成就。
一般情況下,忠誠型的人不太會去質疑權威,因為這樣做會使他們失去可信任的目標,失去了安全感。然而一旦他們吃虧、上當,遭遇一次嚴重的錯誤或失敗時,他們的信心動搖了,他們覺得自己受到欺騙,這時就可能起身反抗權威。所以他們往往是既崇拜權威,又常常高喊打倒權威的人。
由於他們是如此尊崇權威,所以他們給人的印象是古板、謹守教條的。他們常會說:“以前的傳統就是如此,所以我們也應該遵循。”“某某大師說,這樣是對釣!”
事實上,忠誠型的人的性格比較單純,他們純真可愛,但是比較缺乏做決定的能力,總是要征詢別人的意見。他們渴望安全感,但自己卻常常感到不安全。
健康的忠減型的人與人的關係很平和,因為願意信任別人,所以容易與人親近,能夠與人相互支持、相親相愛。能夠獨立完成工作,也能與人平等分工,有充分的團隊合作精神。健康的忠誠型的人能夠感受到真正的安全感,因為他們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也信任自己。
由於願意信任別人、渴望被人接受,健康的忠誠型人表現出一種其他類型的人難以相比的友善、親切及誠懇的特質。這種特質也使得他們顯得格外迷人。忠誠型的迷人是一種憨厚、可愛、親切的魅力,就像是一個天真的孩子,對父母、長輩表現出一種信任、期望與愛。於是,親和力就自然而然很強了。這也是他們的長處之一。
當然另一方麵,忠誠型的人會保護他親近的人、認同的人,跟他們在一起會有一種一家人的感覺。他們如此忠實、可靠,可以讓人放心將工作交付給他。他們也十分尊敬那些真正的權威者、領導者。
一般情況下,健康的忠誠型是人們最忠實的朋友,不管麵臨什麽挑戰,他們都能與你並肩而行,而他們也是很好的父母,他們負責任、有耐心、不溺愛小孩,而且懂得教育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而不健康的忠誠型人由於強烈地信奉教條,會極端地保護自己的團隊,對意見不同的團隊有很強的敵對感,並且對自己的團隊之外的人都深具戒心,懷疑他們是潛藏的敵人。他們不僅會奮力抵抗外侮,也會聲討團隊內不忠的分子。
然而其實忠誠型的人是缺乏主見的,也因此他們常常反應過度,生怕別人挑戰他們外強中幹的信念,造成他們的疑惑、焦慮。這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性格要害。
他們渴望思想獨立、自立自強,卻常常還是發現自己不獨立、太軟弱。他們一遇到事情,若沒有人指引,腦子便一片混亂,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他們總是不斷地自我譴責,覺得自己矮人一截,沒有什麽價值。而他們的焦慮使其在工作中戰戰兢兢。然而越是擔心,就越是沒辦法專心工作,最後往往是錯誤百出。
不健康的忠誠型人常常不理性,並一直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中。當他們犯錯時,總是會尋找替罪羔羊,而且幻想自己遭受迫害,而這時他們也充滿了攻擊性。
忠誠型的人一向是衝鋒在前,憑著一片忠誠,替他們心目中的權威打天下,但若不是在半途就犧牲,也很難在功成之後享受成果。所以我們看到忠誠型人物命運最高潮的時刻,往往就在為國、為民、為朋友而犧牲奉獻的那一刻。
這就是忠誠人的全部真相,而他們表麵下潛藏的人性弱點也是複雜的,但也是可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