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東西誰都可以知道,而我的心卻為我所獨有。
--歌德
真正的美德有如河流,越深越無聲。
--哈利法克斯
人性弱點是複雜的。要想直視人性弱點的內核,你就要從多角度、全方位以及特殊化地透視人性。你要知道,無論你多麽細心、多麽具有洞察力,你對真實的把握也隻是一部分的。當然一切不妨從細小處開始。
從細小處看人就是能見微知著,並迅速做出反應和對策。要能看清事物的本質,不為表麵的虛像和情感的左右而看花了眼。人的思想、品格、個性及其追求的目標,決定了他的所作所為,也決定了他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前途。
在美國有個婦女,一天她突然取出了自己多年存在某銀行的所有存款。幾天之後,這家銀行倒閉了。很多人都十分納悶她到底是怎樣知道的。原來,在不久前的一次聚會上,她見到這家銀行的總經理時,發現這位老板服飾講究,連指甲都經過高級美容店精心修整。她當即感到,自己的存款將有化為烏有的危險。因為一個事業心很強的男子是不會如此注重修飾自己的。
人間許多的隱患,都是從微小的事物逐漸醞釀而成的。世間的好多變化,在剛剛萌芽之時,一般的人是很難察覺的,隻有對事物有獨特目光之人,才會在事物剛露出苗頭時,就用敏銳的目光注視並發現問題。
扁鵲第一次見蔡桓公時,就發現蔡桓公的臉上呈現異樣,診斷出他有病。蔡桓公自恃身體強健,又認為醫生喜歡說人有病而顯其能,就沒有把他的忠告放在心上。第二次,當扁鵲又見到蔡桓公時,發現他的病情加深,要求給他醫治,蔡桓公還是沒有引起重視。而事實卻不出扁鵲的所料,過了不久,蔡桓公病情加重,已是病人膏盲,病情已經被耽誤。最後蔡桓公痛苦而死。
扁鵲之所以一眼能看出蔡桓公的病情,是因為蔡桓公的病情有跡象已經顯露了,如果不能從初期跡象中去掌握即將發生的事情是非常危險的。而聰明的人隻要見到一點事物發展跡象,就可以推斷出事物發展的未來趨勢,而及時采取適宜的手段。這是透視人性弱點的非常重要的素質。
春秋時,秦武王派甘茂攻韓國的宜陽,甘茂擔心會遭人誣陷毀謗,於是對武王說:“以前,魯國有個叫曾參的殺了人,人家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說:‘我兒子才不會殺人。’繼續自在地織布。不久,另一個人又告訴她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依舊自在地織布。不久,又有第三個人向她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立刻丟下梭子,離開織機逃走了。以曾參的賢明和他母親的信任,有三個人接連的疑惑,使他的母親都懷疑害怕了。我去攻韓國,若眾多小人進讒言,則無處容身,請主公明察。”
甘茂能夠從小的跡象中覺察到事物發展的必然,可謂深謀遠慮、才智過人。
生活中,那些快言快語、舉止敏捷、眼神鋒利、情緒易衝動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熱情、活潑好動、反應迅速、喜歡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開朗的人;那些表情細膩、眼神穩定、說話慢條斯理、舉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穩重的人;那些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為人師的人,往往是驕傲自負的人;那些懂禮貌、講信義、實事求是、心平氣和、尊重別人的人,往往是謙虛謹慎的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往往通過自身的言談舉止、行為表情等流露出來。對於這些不同性格的人,一定要具體分析,從細小處來推測他的內心世界。
人是有理性的動物,人的行為多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人的行為是人的心理活動的結果。人的心理活動藏於內心深處,如果本人不願流露,別人一般往往很難把握。但心理總要通過一定的跡象外現出來,這也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而人的行為就是心理跡象之-,人性弱點也就深潛其中。為此,從現象發現本質,從行為觀察心理,透視人性弱點,就成為一條重要途徑。
唐德宗時,潘炎為翰林學士,享受的恩寵非同尋常。有個京兆尹要拜會潘炎,但沒有見到潘炎,就賄賂給看門人300匹細絹。潘炎的妻子知道了這件事,對丈夫說:“同為臣子,而京兆尹為了見你一麵,竟給看門人300匹細絹,可見你的處境很危險。”於是力勸丈夫辭職了。這樣,潘炎終於躲過了後來的危險。
在這個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差別是很微小的,而在德行方麵的差別卻很大。在追求目標時,也許君子和小人的願望是同等水平的;喜歡榮譽而厭惡恥辱,喜歡利益而厭惡受傷害的這種心理,君子和小人是一樣的;可是,他們求榮求利的方法卻完全不同。小人想盡方法取得他人的信任;想盡方法去欺瞞他人,使之親近自己,甚至為了取信於人,不惜使出下三濫的手段。而君子,自己講信用,更希望別人信任自己;自己對別人忠誠老實,才希望別人親近自己;自己做事規矩而有條理,才希望別人認為自己做得對;他們的真實意圖易於為他人所理解,按他們的意見辦事,會形成安定的環境,必然能實現預期的目的,也必然會得到良好效果,不會有禍害性的副作用。因此,君子不得誌時,也不隱瞞自己的主張言行,得誌以後便能弘揚自己的德行;他們死後,人們還會懷念他們的德行功業。小人們隻能望塵莫及地說:“我們多麽希望能像君子那樣了解所有事物的功能呀。”其實,他們不知道,在對客觀事物功能的了解上,他們與君子是一樣的。
齊桓公在管仲臨終之際,向他討教安邦之策,問及他對朝中的幼小之輩的評價,管仲知無不言。隻可惜齊桓公聽而不信,最終招致齊國大亂,自己竟也死於非命。這就是沒有看清小人所導致的悲劇。
齊桓公問:“您看易牙怎麽樣?”管仲答道:“君王您就是不問,我也是要說到他的。這易牙、豎刁、開方三個人,是一定不能親近的!”齊桓公又說:“易牙曾烹煮自己的兒子,以迎合我的口味。這是愛戴我超過愛他兒子的。難道還有什麽可以懷疑的嗎?”
管仲回答道:“人間之情沒有比愛憐兒女之情更深了。易牙連親生兒子都能舍棄,又哪裏會在乎舍棄您君王呢?”
齊桓公又說:“豎刁自願接受宮刑,侍奉於我。這是愛我勝過愛惜自己的身體。難道還有什麽可以懷疑的嗎?”
管仲說:“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不會比自己的軀體更重要吧,連自己的軀體都能割舍,又哪裏會在乎割舍一個國君呢?”
齊匿公又說:“衛國公子開方,拋棄他千乘之國的太子地位,甘願做我的臣子,把我對他的垂愛當做他最大的榮幸。這是對我虔誠地頂禮膜拜的緣故所致。就連他的父母去世也不去奔喪,開方愛戴我勝過愛他的父母。這是絲毫也沒有懷疑的了。”
管仲回答說:“人間恩情沒有比父母的養育之情更親的了。他對父母養育的恩情尚能舍棄,又哪裏在乎舍棄一個君王呢?再說,千乘之國的封地已是人們極為向往的了,而開方拋棄千乘之封的地位投奔歸附於您。這說明,他的欲望遠遠超過了擁有千乘之國。君王您千萬要除去此人不可重用他。如重用他必然會導致國家大亂。”結果,最終的發展確實不出管仲所料。
觀察一個人的好惡,主要看他做人的習慣,看他人生的全部真相。
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稱霸中原的能臣管仲與鮑叔牙是朋友。管仲之所以能被齊桓公破格任用,完全是由於鮑叔牙的推薦。所以管仲常對人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可見,他對鮑叔牙是十分感謝的。當然,他們也更深深地理解彼此。但是在管仲臨死時,齊桓公問他:“你死之後,讓鮑叔牙來接替你的職務,你看怎麽樣?”管仲想了一會兒,終於說:“鮑叔牙是我的恩人和好朋友,又是一位至誠君子;但是,我認為他不適合執掌國政。”齊桓公問他為什麽?管仲回答說:“鮑叔牙什麽都好,就是對善惡看得過於分明,別人有一點過錯他都不能容忍。為人處事,對別人的優點不忘於懷是可以的,但對別人的任何錯誤和缺點都不能容忍,誰又受得了呢?鮑叔牙看見別人有一點不是,便一輩子不能忘記,這是他的短處啊。”齊桓公同意管仲的話,最後選用了隰朋。
不想這話被齊桓公的幸臣易牙聽到了。由於管仲曾經勸告齊桓公不要親近易牙這樣的人,所以一直懷恨在心。現在終於有了這個機會,他就偷偷地鼓動鮑叔牙說:“管仲之所以能當宰相,還不是全靠你的推薦。現在他病危,大王問他誰可為相,他卻說您不適宜,另外推薦了隰朋。你對他赤膽忠心,他卻不拿你當朋友。”鮑叔牙對易牙說:“管仲這麽做,才真正是我的朋友。他很有察人之能。要是我做宰相的話,像你這樣的人,我肯定是第一個開刀的。”易牙羞愧而退。所以,看人以及與什麽樣的人做朋友,一定要通過表麵現象看到他的本質。
我們不妨以管仲和鮑叔牙為對象分析一下人性弱點,這很有典型性。鮑叔牙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化身。這種人是幾乎所有性格類型中最受人景仰的。他們代表了我們立誌以求的諸多美德,諸如誠實、自我犧牲、忠心、懇切和自律等。這些美好品德似乎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所以他們便有了正義和崇高的形象。他們就像“真”與“善”的燈塔--那是我們全力以追求的卓越目標。這種人具有創造力、奉獻精神,和在嚴格訓練下的成就,由於這些綜合價值,一種堅強而重視生活意義的個性,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他們是無私奉獻、耿耿忠心,而且是行為優雅的人。麵對其他任何性格的人,他們都是具有高度預見的、難以戰勝的競爭對手。因為一般來說,他們所有的成見都是根植於感情和道德的原則。雖然這種人也能遵循邏輯,伹他們更傾向於順應感情上的需求。
對於這種人,生命是一柄雙鋒的感情利刃。從正麵看,他們可以是慷慨而敏銳的;從負麵看,他們又可以是吝於饒恕和神經過敏的。事實上,他們有時甚至過敏到完全終止自己的付出。他們真正的弱點,就是情感主宰理性的時候過多。他們深深地渴望被愛,尋求別人的了解,但卻經常拒絕了解自己。這種人就像搭乘著劇烈起伏的感情飛車,敏感於所有瑣細的事件,因此他們也就常常暴露在感情的創傷下。
這種人常常會覺得沮喪,由於縱容自己的感情去主宰思考,所以經常會表現出不理性的思考和行動。生命對於這種人來說,就是一係列的承諾,對各種情誼關係的承諾。或許是他們最大的力量所在,他們樂於享受與同伴關係,而且甘願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分享親密的情愫。這種人會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奉獻給一個值得珍惜的情誼。
由於他們樂於承諾友情,這種人所深交的友情經常可以長達一輩子,他們是高度可靠的朋友,而且把口頭諾言視為任何形諸筆墨的約定。他們對自己能維持長久的關係引以為自豪。這種可敬的特質,使得他們能長久地享受更豐富的情誼。
這種人對人忠心耿耿。他們的承諾,在順境或逆境中同樣這種人的信條:“如果一件事情值得去做,那就要徹底把它做好。”自律是這種性格的性格核心的特質。把他們自己置身於一個計劃,通常會進發出他們人性中最耀眼的一麵。他們尋找能夠發展多方麵才華的機會,這種永不間歇的自我訓練,為他們的生命帶來穩固和秩序,就是因為他們踏實的步履和可預測的天性,他們帶給人們一種很安全的感覺。在安全感受重視和被提倡的環境中,這種人最能得誌;隻要得到適度的支持和合作,他們就能發揮出頂尖的創造性才智。他們的才智,總是來自內心深處。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人一直不能饒恕父母在童年時代給他們的傷害。要在聽眾中分辨出這種人,是十分容易的事。隻要問:誰還能清楚記得幼兒園老師怎樣教訓你們的,請舉手!這種人永遠會記得,因為他們曾經把大頭針放在老師的椅子上進行報複。
這種人最會自我摧殘的弱點之一,莫過於經常對他人懷恨在心。而他們良好的記憶力,則更加深了這種怨恨。
這種人好像老是憂心一切,太多的擔憂使他們終日寡歡,杞人憂天。老是為別人而煩惱,無法主動地投入自己的活動,這是這種人的嚴重毛病。
這種人擔憂和罪惡感的心態,經常會出現在他們生活中的任何事件上。這種人經常會認為他們做一切事的真正動機是出於罪惡感,為了反悔想像中做錯的事,他們好像永遠忙個不停地洗清自己。
這種人看重文化教養和合適的舉止,他們了解禮貌和儀式的社會價值,並視守護社會道德為己任,他們愉快地遵守法律和權威。這種人認為社會需要約束和倡導才能順利運轉,他們永遠以維護人類生活的尊嚴和提高生活質量為己任。
沒有什麽比誠懇更能獨特地表現出這種人的力量。人生的一大幸事,就是贏得並且體驗到他們的信任。生命所能賜予人最好的報酬,莫過於贏得一位這種朋友、下屬或家人的衷心感激和托付。
這種人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他們總是把生命置於必要的責任中,而難得有空閑享受悠閑自得的玩樂。玩樂總是被他們視為無聊無用的浪費光陰。
這種人的另一個特質,就是他們在情緒上經常陰晴不定。他們從不會一覺醒來,自我感覺到很快樂或者很沮喪。如果他們在某一天快樂或者沮喪時,那是因為他們隨意的選擇、而不是自然而然地接納這種情緒。
這種人是具備許多極端、高度錯綜複雜性格的個體。他們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和不討人喜歡的缺陷,如他們同時集敏銳、緊張、關懷、批判、施舍和不饒人於一身,他們的焦點更集中在情緒化的而不是說理性的行為上。盡管如此,他們也經常為了情緒的別扭而心懷愧疚。他們失去了透視力,並且發現自己常遭別人誤解,由於無法有效傳遞自己的情感,這種人也會極力挽回被傷害的情誼,以圖體驗親密,這是使他們感受生命有意義的要素。這種人的複雜心理擊垮了他自己,也同樣殃及與他們有關係的人。或許這就解釋了為什麽這種人反複進行自責,有如經常責備別人。
雖然每一類性格都有其不安全感的一麵,但是沒有人會像這種人那樣公開示眾。他們有一種強烈的個性,像是被迫要扛起生命的重負,他們有時也會大放厥詞,即便有時候隻是在自己家裏。他們有著強烈的價值觀和信仰,然而他們也會被牽扯進無端的罪惡感、懷疑心態,以及完美主義所派生的高期望值之間。他們時常徘徊於既渴望投入,又害怕能力不足的兩難之間。
這種人是穩固、井井有序和耐久不竭的。他們織出了文化、美和情感的安全網。這種人的愛是強烈的,他們視親密的情誼和創造性的成就為人生標杆,勝過物質的擁有。他們最善於優遊在創造性和建設性的環境中。他們也渴盼生命要有目的,並甘願犧牲個人的奢華,以追求更有意義的成就。
他們是極其注重誠信的個體。他們待人忠誠、情誼懇切。他們信仰任何能夠提升人類經驗的理念;他們會以同情悲憫地聆聽,以激情熱烈地訴說。這種人真心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也樂見他人的成就。他們以完美為目標,鞭策自己止於能力所盡的至善,他們也以相同的標準期望於同事。他們順從地接受權威的觀點,並且全力支持法律和秩序,他們是社會基本規範的捍衛者。這種人在構築他們的生活上,為我們提供了積極的典範,把情誼和有品味的成就置於優先地位。在與我們共享的生命曆程中,他們造福人群樂於做出無私的奉獻。
這種人的最大敵人就是他們自己。他們的命運全部操縱在對自身人性弱點的操縱之上。他們自鳴得意的心態隻是為了掩飾極度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又被他們特有的白鳴得意的心態加倍地複雜化。或許下麵這句俏皮話,最能形容這種態度:“咱們當中自以為什麽都懂的人,把真正什麽都懂的人給惹火了。”這裏頭摻雜著一些這種人的沾沽自喜,同時這種人也可能具有一種悲觀的個性,他們懷疑自己也懷疑別人。這種人期盼他人也能用心來認同自己的完美主義的境界,但是他們卻沮喪地發覺許多人寧可屈從於現狀,而不是去改造它。他們的自鳴得意並不能培養出親密的友誼,反而會造成情感的疏離。這是這種人最常在人群中遭遇的情景。這種類型的人在人生的路上奮勇直前。他們有高度的使命感,而且決心完成生命所賦予的任何任務。不止如此,他們還主動尋找挑戰,一旦較上勁了,他們總是挺身而上。由於他們頑強的天性,也經常是成功者。這種類型的人追求行動與結果,他們渴望產生效能,簡單地說這種類型的人總是能幹得實實在在。
人們一般都會甘心跟隨一位健康的這種類型的人,直到天涯海角。因為他們總是眺望遠方,並且在腦海裏不斷地做著各種幻想。人們也經常指責這種人不深思熟慮,就開始莽撞行事,事實上,正好相反。這種人最恨失敗,所以,他們永遠在問自己:“萬一失敗了,我該怎麽辦?”在大部分其他人還在那兒徘徊不定甚至預見失敗時,這種人已經本能地籌劃出權宜之計,他們對自己說:“現在,如果原計劃泡湯了,我就這樣做或者那樣做。”當別人因恐懼而止步不前時,這種人以理性的變通來抵消恐懼,直截了當地去做他們認為該做的事。這是這種人較少會失敗的真正原因。因為一切都已認真地想過,並且也完全知道該怎麽去做。
大概很少有人相信,這種人卻不能即刻辨認出他們的性格本色。對這種人而言,妨礙他們認識自己的關鍵,就是抵賴。這種人是驕傲的,而且愛在所有的人麵前炫耀自己的價值觀和高見,他們不時會顯露出冷酷和唐突的作風。隻有這種人,才可能對別人的心情如此麻木不仁!
他們有著高工作效率和頑強的天性,這就不必詫異為何這種人總是充滿了自信,他們表現得強硬而不容辯駁。正因為如此,很少有人願意去惹上他們。這種力量使他們在所有人當中處於最可畏的地位。
當人們尋求指點時,這種人最能夠助人一臂之力。他們有一種本事,就是辨別出什麽是對的,並且能說得頭頭是道,很少有人能在邏輯上駁得倒他們。許多這種人以聰明著稱,又善於做出較優秀的決策,因此,別人隻有選擇跟隨的份。當你找到了一位好醫生時,幹嗎沒事換一個?正由於他們這種神秘又令人羨慕的能力,影響著別人甘願把他們擁上領袖地位。而這種人的天生才能和領導欲,也驅使他們在各個組織、公司和機構中,伺機攀上頂峰。或許這種人性格的複雜性,就表現在這種顯而易見的自信和不尊重人的自傲中。這其實是根植在他們深深的不安全感裏,他們所要求別人的接納和了解,正是他們最吝於付出的。這是一種很矛盾的結合體。但是這種需要被藏在巧妙防禦的內心深處。他們順從自己的邏輯,拒絕承認感情上的脆弱。在他們年幼時期,這種不安全感就已萌發出來。可惜隨著年紀和邏輯能力的增長,他們通常在別人麵前把深藏的不安全感靈巧地偽裝起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也就失去了敏銳的洞察力,真的相信自己不需要感情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要讓這種人體驗美滿而且親密的生活,他們就必須把自己暴露在最大的恐懼麵前,那就是他們不安的感情和被愛、被接納的需要。這種人對別人最會挑剔,大部分的這種人嘴巴都不饒人。有些則會對別人生活上的為人處事,保持沉默性的不滿。他們對人性的弱點十分不耐煩,並且感到任何無效率的事,都是不可原諒的。雖然這種人不像鮑叔牙那類人那樣完美,但他們的確希望一件工作要做得既正確又快速,他們對於神智遲鈍、敷衍了事和潦草,是不會容忍的。他們期待成果,並且時時刻刻要求別人不要忘記他們的期待。他們在論人斷事時,也會千方百計地在雞蛋裏挑骨頭,隻是為反對而反對。
這種人能夠把私人的不安全感掩藏得很深。也因為這樣,他們往往會不加考慮地觸疼到其他不願掩藏脆弱的人的神經。隻要能為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又證明自己是對的,他們對別人是不會有惡意的;這種人對工作效率較低的絆腳石,則不論對方是工作效率低的員工、孩童、配偶或者朋友要求十分嚴格,甚少具有同情。
由於他們一心要隱藏自己感情上的不安,所以他們自認為永遠是對的。他們從不會問別人的看法,隻是簡單地宣稱,自己一向就是百分之百地正確。即使事實俱在,證明他有偏失,他們還是會拐一下彎,把那當做隻是誤會或是曲解。這種人之所以如此不能麵對自己的過失,是因為他們不能容忍自己的缺憾。這種人具有膽大而妄為兩種特質,致使他們經常超出常規,去追求超越。如攀登高峰、滑翔或者自己蓋房子等。不過,這種人也很能從理念創造的競爭中,品嚐到格外地刺激。他們的勇敢和好勝心,使得這種人在組織中和人際關係中,都顯得十分狂妄。無論在事業環境、家庭親朋、夥伴好友中眨這種人總能占到他們的一些便宜。簡單說,他們就是典型的自私。他們清楚自己要什麽,並且經常操縱形情和別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不太在乎愧疚感或對他人的同情,具有諷刺意識的是,這種人具有強烈不安全感,卻老是要引人注意,而且認定一切折磨如疾病或意外等,都必須由他們生活中的其他人一起來承擔。
不管是好或壞,這種人有一種愛挑剔的性格。他們的固執和挑剔,沒多久就能讓你難以忍受。這種人的家長作風很突出,一切都要依著他們個人的想法來調整家庭規律,和這類霸道性格的人相處,實在是一種痛苦。
這種人當領導時也很盛氣淩人,他們時時期待下屬能謹記尊卑地位,並且行禮如儀。他們通常都是很難侍候的,也很難與之共同生活。因為他們喜歡指使人,又不肯認真遵守既定的作息規律、家庭承諾或職業關懷。如果他們遇到挑戰,會變得咄咄逼人,這是緣於他們不服輸的天性和驕傲自負的個性。不論居於領導或隨從的地位,這種人經常會對持不同意見的人大發脾氣--不論對方是什麽人。他們從不會因為自己苛刻的行為惹起公眾注目而感到羞恥,他們隻徑自追逐自己生命中本能所想要的東西,或夢想之類的東西,而侵略性是造成這種人不尊重他人情緒的根本原因。心理健康的這種人能積極思考和行動。他們思維敏捷,表達流暢。這種人在與對手的競爭中從不隱瞞自己的觀念,堅定地確立自己的地位。他們直截了當而且如實地表達他們的心思,從不計較它給自己的人緣帶來什麽影響。這往往也給他們際-帶來了許多暗箭。他們意誌堅強而且果斷,立場鮮明,並且希望別人能跟隨他們,通常別人也情願跟隨他們。隻要這種人帶著單純的動機去實現自己的理念時,他們往往是一個成功的帶頭人。不過,當他們顯得惹人討厭和好爭鬥時,這種意誌力量,也會變成為他們的缺陷,成為他們被人反咬一口的原因或借口。
分析這種人的缺憾時,惹人討厭是一個突出的毛病。不管是為了支持辯論時的論點,或者出於改造世界的使命感,這種人講話時總顯得十分武斷並且固執。
對於他們惹人討厭的天性和充滿邏輯頭腦的評價是,這種人享受口角的勝利,以及樂此不疲的這種語言表達的風格。使他們很容易和別人互相對立起來,而他們卻幾乎極少察覺自己製造出來的新衝突,以及他們人際關係中的緊張氛圍。
這種人不是天生的聊天者,而是天生的演說家。
由於他們白恃足智多謀,所以常常挑戰權威並能成功地掌握自己的命運。人們要是碰上什麽大災大難,其實最盼望伴隨在身邊的就是一位這種人。他們吃、睡、呼吸的全是行動,除非真正耗盡了最。後一絲能量,否則沒什麽難關真的能擊倒他們。他們從不輕言放棄,極少被生命的打擊嚇垮或嚇退。他們具有無比的戰鬥意誌,經常能使其對手難以輕易得逞。
如果你需要一位經紀人、一位募捐委員會主任或者一位政治盟友,最好拿這種人的特征來做廣告。沒有人能比得上這種人的推銷功夫。除了他們的自傲、果斷和好勝的天性,他們更是腳踏實地的實幹家,他們不會在邊緣問題上打轉,而會直指問題核心,以迅速尋求解決方案。
這種人把自己投身於各種目標中,如果他們覺得你有好的抱負;他們會樂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協助你。這種人對他們所信仰的正義,能夠不屈不撓地去追求。當他們獻身於一個理念時,他們會視如己出地去推銷它,並且很難被說服,然而一旦信服,他們也一樣地難以被動搖;例如,當他們發現孩子有舞蹈的天分時,做為父母們會不惜開很遠的車,並提供財源,期待著孩子的成功。
這種人對於他們所要的(不問是健康或不健康的),凡不達目的,就絕不善罷甘休。他們要每一個人都按照他們認定合適的時候和方式來回應他們,甚至等不及別人的成熟過程。這種人作為父母經常要求得到孩子的尊敬,而不考慮自己該如何贏得尊敬;這種人作為老板最受不了的就是員工猶豫不決的態度和低工作效率。他們的領導風格中,最致命的失誤就是沒有耐性。他們對下屬員工的工作總是插手得太快,也太不講情麵。
這種人經常處心積慮地操縱他人,習慣於控製別人的生活,並借此獲取報償。毫無疑問,這種人要成功地體驗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礙,就是他們沒有辦法與別人親密相處。他們過於主觀的意誌和工作狂熱,使他們忽視自己對於人際關係的需要,或是他們會否認這對他們來說是一項重要的關係。這種心態終將把這種人造就成高高在上的角色,而不是成為置身於團隊的一員。
身為生意人,他們可能會既耀眼又殘酷。但是這種人機關算盡,會把真正的朋友當做一枚算盤上的珠子。這種人爭強好勝的性格,加上一付精打細算的頭腦,通常不會把人際關係看做是一項有價值、可以投資的東西。
這種人可能比其他性格的人更愛看電視,也更經常超時間地工作,但是,正是這些也分散了他們的精力,使他們無緣麵對人際關係的課題。他們很少有什麽嗜好或親密朋友,當他們離開事業或家庭時,就顯得茫然若失。
這種人會向你訴說,他們在18歲時就急於離家獨立,而他們也總是第一個回到家,並尋覓家的甜蜜和溫暖的人。他們當中的有些人會趁著生病的機會,向愛人爭得一點同情,這些行為是很自私的。他們無法把人領向真正的親密關係,相反地,他們更常留給人疑心和寂寞。
這種空虛感經常造成非常偏激的個體,這種人會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無力索求高品質的人際關係。這種遺憾,來源於這種人隻想控製他人,而不是分享他們的命運。他們期盼一種親密的情誼,但又發覺自己無力控製那個過程。因此,許多人放棄他們內心所期望的,而去將就一個比較能操控的生活風格。
健康的這種人是人類的動脈,他們是社會的推動者。他們愛指使人的天性眾所周知,他們是強有力的領導者和負責的代表人。正麵的這種人可以是任何組織的一項無形資產,他們樂於麵對競爭和挑戰,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從內在核心中汲取自我鞭策的動機和方向。他們也能精確地抓住重點來設定目標,並且鍥而不舍地主張自己的權利,以及他們所讚助的任何組織、個人或主義。他們珍視工作效率和成功,也願意為此付出代價。他們滿意於有組織的團體工作,也同樣樂於表現個人的才華。這種人自信理想主義的人生價值,並鍥而不舍地去追求。他們常會讓人想起從理性思維和正麵溝通所演化出的權力。他們是我們用以衡量理性力量的標準,是我們借以激勵領導才能的典範。這種人不停燃燒放射著光芒,有著巨大的指引力量,不但溫暖了我們,也時時閃耀著他們具備多才多藝和保護者的天性。
在現實生活中,能夠載入史冊供後人分析評說的人,都是一些相當複雜的個體,伹我們卻可以學習他們,借鑒他們,這就是曆史造就偉人的規律。
--歌德
真正的美德有如河流,越深越無聲。
--哈利法克斯
人性弱點是複雜的。要想直視人性弱點的內核,你就要從多角度、全方位以及特殊化地透視人性。你要知道,無論你多麽細心、多麽具有洞察力,你對真實的把握也隻是一部分的。當然一切不妨從細小處開始。
從細小處看人就是能見微知著,並迅速做出反應和對策。要能看清事物的本質,不為表麵的虛像和情感的左右而看花了眼。人的思想、品格、個性及其追求的目標,決定了他的所作所為,也決定了他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前途。
在美國有個婦女,一天她突然取出了自己多年存在某銀行的所有存款。幾天之後,這家銀行倒閉了。很多人都十分納悶她到底是怎樣知道的。原來,在不久前的一次聚會上,她見到這家銀行的總經理時,發現這位老板服飾講究,連指甲都經過高級美容店精心修整。她當即感到,自己的存款將有化為烏有的危險。因為一個事業心很強的男子是不會如此注重修飾自己的。
人間許多的隱患,都是從微小的事物逐漸醞釀而成的。世間的好多變化,在剛剛萌芽之時,一般的人是很難察覺的,隻有對事物有獨特目光之人,才會在事物剛露出苗頭時,就用敏銳的目光注視並發現問題。
扁鵲第一次見蔡桓公時,就發現蔡桓公的臉上呈現異樣,診斷出他有病。蔡桓公自恃身體強健,又認為醫生喜歡說人有病而顯其能,就沒有把他的忠告放在心上。第二次,當扁鵲又見到蔡桓公時,發現他的病情加深,要求給他醫治,蔡桓公還是沒有引起重視。而事實卻不出扁鵲的所料,過了不久,蔡桓公病情加重,已是病人膏盲,病情已經被耽誤。最後蔡桓公痛苦而死。
扁鵲之所以一眼能看出蔡桓公的病情,是因為蔡桓公的病情有跡象已經顯露了,如果不能從初期跡象中去掌握即將發生的事情是非常危險的。而聰明的人隻要見到一點事物發展跡象,就可以推斷出事物發展的未來趨勢,而及時采取適宜的手段。這是透視人性弱點的非常重要的素質。
春秋時,秦武王派甘茂攻韓國的宜陽,甘茂擔心會遭人誣陷毀謗,於是對武王說:“以前,魯國有個叫曾參的殺了人,人家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說:‘我兒子才不會殺人。’繼續自在地織布。不久,另一個人又告訴她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依舊自在地織布。不久,又有第三個人向她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立刻丟下梭子,離開織機逃走了。以曾參的賢明和他母親的信任,有三個人接連的疑惑,使他的母親都懷疑害怕了。我去攻韓國,若眾多小人進讒言,則無處容身,請主公明察。”
甘茂能夠從小的跡象中覺察到事物發展的必然,可謂深謀遠慮、才智過人。
生活中,那些快言快語、舉止敏捷、眼神鋒利、情緒易衝動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熱情、活潑好動、反應迅速、喜歡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開朗的人;那些表情細膩、眼神穩定、說話慢條斯理、舉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穩重的人;那些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為人師的人,往往是驕傲自負的人;那些懂禮貌、講信義、實事求是、心平氣和、尊重別人的人,往往是謙虛謹慎的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往往通過自身的言談舉止、行為表情等流露出來。對於這些不同性格的人,一定要具體分析,從細小處來推測他的內心世界。
人是有理性的動物,人的行為多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人的行為是人的心理活動的結果。人的心理活動藏於內心深處,如果本人不願流露,別人一般往往很難把握。但心理總要通過一定的跡象外現出來,這也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而人的行為就是心理跡象之-,人性弱點也就深潛其中。為此,從現象發現本質,從行為觀察心理,透視人性弱點,就成為一條重要途徑。
唐德宗時,潘炎為翰林學士,享受的恩寵非同尋常。有個京兆尹要拜會潘炎,但沒有見到潘炎,就賄賂給看門人300匹細絹。潘炎的妻子知道了這件事,對丈夫說:“同為臣子,而京兆尹為了見你一麵,竟給看門人300匹細絹,可見你的處境很危險。”於是力勸丈夫辭職了。這樣,潘炎終於躲過了後來的危險。
在這個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差別是很微小的,而在德行方麵的差別卻很大。在追求目標時,也許君子和小人的願望是同等水平的;喜歡榮譽而厭惡恥辱,喜歡利益而厭惡受傷害的這種心理,君子和小人是一樣的;可是,他們求榮求利的方法卻完全不同。小人想盡方法取得他人的信任;想盡方法去欺瞞他人,使之親近自己,甚至為了取信於人,不惜使出下三濫的手段。而君子,自己講信用,更希望別人信任自己;自己對別人忠誠老實,才希望別人親近自己;自己做事規矩而有條理,才希望別人認為自己做得對;他們的真實意圖易於為他人所理解,按他們的意見辦事,會形成安定的環境,必然能實現預期的目的,也必然會得到良好效果,不會有禍害性的副作用。因此,君子不得誌時,也不隱瞞自己的主張言行,得誌以後便能弘揚自己的德行;他們死後,人們還會懷念他們的德行功業。小人們隻能望塵莫及地說:“我們多麽希望能像君子那樣了解所有事物的功能呀。”其實,他們不知道,在對客觀事物功能的了解上,他們與君子是一樣的。
齊桓公在管仲臨終之際,向他討教安邦之策,問及他對朝中的幼小之輩的評價,管仲知無不言。隻可惜齊桓公聽而不信,最終招致齊國大亂,自己竟也死於非命。這就是沒有看清小人所導致的悲劇。
齊桓公問:“您看易牙怎麽樣?”管仲答道:“君王您就是不問,我也是要說到他的。這易牙、豎刁、開方三個人,是一定不能親近的!”齊桓公又說:“易牙曾烹煮自己的兒子,以迎合我的口味。這是愛戴我超過愛他兒子的。難道還有什麽可以懷疑的嗎?”
管仲回答道:“人間之情沒有比愛憐兒女之情更深了。易牙連親生兒子都能舍棄,又哪裏會在乎舍棄您君王呢?”
齊桓公又說:“豎刁自願接受宮刑,侍奉於我。這是愛我勝過愛惜自己的身體。難道還有什麽可以懷疑的嗎?”
管仲說:“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不會比自己的軀體更重要吧,連自己的軀體都能割舍,又哪裏會在乎割舍一個國君呢?”
齊匿公又說:“衛國公子開方,拋棄他千乘之國的太子地位,甘願做我的臣子,把我對他的垂愛當做他最大的榮幸。這是對我虔誠地頂禮膜拜的緣故所致。就連他的父母去世也不去奔喪,開方愛戴我勝過愛他的父母。這是絲毫也沒有懷疑的了。”
管仲回答說:“人間恩情沒有比父母的養育之情更親的了。他對父母養育的恩情尚能舍棄,又哪裏在乎舍棄一個君王呢?再說,千乘之國的封地已是人們極為向往的了,而開方拋棄千乘之封的地位投奔歸附於您。這說明,他的欲望遠遠超過了擁有千乘之國。君王您千萬要除去此人不可重用他。如重用他必然會導致國家大亂。”結果,最終的發展確實不出管仲所料。
觀察一個人的好惡,主要看他做人的習慣,看他人生的全部真相。
春秋時,輔佐齊桓公稱霸中原的能臣管仲與鮑叔牙是朋友。管仲之所以能被齊桓公破格任用,完全是由於鮑叔牙的推薦。所以管仲常對人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可見,他對鮑叔牙是十分感謝的。當然,他們也更深深地理解彼此。但是在管仲臨死時,齊桓公問他:“你死之後,讓鮑叔牙來接替你的職務,你看怎麽樣?”管仲想了一會兒,終於說:“鮑叔牙是我的恩人和好朋友,又是一位至誠君子;但是,我認為他不適合執掌國政。”齊桓公問他為什麽?管仲回答說:“鮑叔牙什麽都好,就是對善惡看得過於分明,別人有一點過錯他都不能容忍。為人處事,對別人的優點不忘於懷是可以的,但對別人的任何錯誤和缺點都不能容忍,誰又受得了呢?鮑叔牙看見別人有一點不是,便一輩子不能忘記,這是他的短處啊。”齊桓公同意管仲的話,最後選用了隰朋。
不想這話被齊桓公的幸臣易牙聽到了。由於管仲曾經勸告齊桓公不要親近易牙這樣的人,所以一直懷恨在心。現在終於有了這個機會,他就偷偷地鼓動鮑叔牙說:“管仲之所以能當宰相,還不是全靠你的推薦。現在他病危,大王問他誰可為相,他卻說您不適宜,另外推薦了隰朋。你對他赤膽忠心,他卻不拿你當朋友。”鮑叔牙對易牙說:“管仲這麽做,才真正是我的朋友。他很有察人之能。要是我做宰相的話,像你這樣的人,我肯定是第一個開刀的。”易牙羞愧而退。所以,看人以及與什麽樣的人做朋友,一定要通過表麵現象看到他的本質。
我們不妨以管仲和鮑叔牙為對象分析一下人性弱點,這很有典型性。鮑叔牙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化身。這種人是幾乎所有性格類型中最受人景仰的。他們代表了我們立誌以求的諸多美德,諸如誠實、自我犧牲、忠心、懇切和自律等。這些美好品德似乎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所以他們便有了正義和崇高的形象。他們就像“真”與“善”的燈塔--那是我們全力以追求的卓越目標。這種人具有創造力、奉獻精神,和在嚴格訓練下的成就,由於這些綜合價值,一種堅強而重視生活意義的個性,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他們是無私奉獻、耿耿忠心,而且是行為優雅的人。麵對其他任何性格的人,他們都是具有高度預見的、難以戰勝的競爭對手。因為一般來說,他們所有的成見都是根植於感情和道德的原則。雖然這種人也能遵循邏輯,伹他們更傾向於順應感情上的需求。
對於這種人,生命是一柄雙鋒的感情利刃。從正麵看,他們可以是慷慨而敏銳的;從負麵看,他們又可以是吝於饒恕和神經過敏的。事實上,他們有時甚至過敏到完全終止自己的付出。他們真正的弱點,就是情感主宰理性的時候過多。他們深深地渴望被愛,尋求別人的了解,但卻經常拒絕了解自己。這種人就像搭乘著劇烈起伏的感情飛車,敏感於所有瑣細的事件,因此他們也就常常暴露在感情的創傷下。
這種人常常會覺得沮喪,由於縱容自己的感情去主宰思考,所以經常會表現出不理性的思考和行動。生命對於這種人來說,就是一係列的承諾,對各種情誼關係的承諾。或許是他們最大的力量所在,他們樂於享受與同伴關係,而且甘願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分享親密的情愫。這種人會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奉獻給一個值得珍惜的情誼。
由於他們樂於承諾友情,這種人所深交的友情經常可以長達一輩子,他們是高度可靠的朋友,而且把口頭諾言視為任何形諸筆墨的約定。他們對自己能維持長久的關係引以為自豪。這種可敬的特質,使得他們能長久地享受更豐富的情誼。
這種人對人忠心耿耿。他們的承諾,在順境或逆境中同樣這種人的信條:“如果一件事情值得去做,那就要徹底把它做好。”自律是這種性格的性格核心的特質。把他們自己置身於一個計劃,通常會進發出他們人性中最耀眼的一麵。他們尋找能夠發展多方麵才華的機會,這種永不間歇的自我訓練,為他們的生命帶來穩固和秩序,就是因為他們踏實的步履和可預測的天性,他們帶給人們一種很安全的感覺。在安全感受重視和被提倡的環境中,這種人最能得誌;隻要得到適度的支持和合作,他們就能發揮出頂尖的創造性才智。他們的才智,總是來自內心深處。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人一直不能饒恕父母在童年時代給他們的傷害。要在聽眾中分辨出這種人,是十分容易的事。隻要問:誰還能清楚記得幼兒園老師怎樣教訓你們的,請舉手!這種人永遠會記得,因為他們曾經把大頭針放在老師的椅子上進行報複。
這種人最會自我摧殘的弱點之一,莫過於經常對他人懷恨在心。而他們良好的記憶力,則更加深了這種怨恨。
這種人好像老是憂心一切,太多的擔憂使他們終日寡歡,杞人憂天。老是為別人而煩惱,無法主動地投入自己的活動,這是這種人的嚴重毛病。
這種人擔憂和罪惡感的心態,經常會出現在他們生活中的任何事件上。這種人經常會認為他們做一切事的真正動機是出於罪惡感,為了反悔想像中做錯的事,他們好像永遠忙個不停地洗清自己。
這種人看重文化教養和合適的舉止,他們了解禮貌和儀式的社會價值,並視守護社會道德為己任,他們愉快地遵守法律和權威。這種人認為社會需要約束和倡導才能順利運轉,他們永遠以維護人類生活的尊嚴和提高生活質量為己任。
沒有什麽比誠懇更能獨特地表現出這種人的力量。人生的一大幸事,就是贏得並且體驗到他們的信任。生命所能賜予人最好的報酬,莫過於贏得一位這種朋友、下屬或家人的衷心感激和托付。
這種人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他們總是把生命置於必要的責任中,而難得有空閑享受悠閑自得的玩樂。玩樂總是被他們視為無聊無用的浪費光陰。
這種人的另一個特質,就是他們在情緒上經常陰晴不定。他們從不會一覺醒來,自我感覺到很快樂或者很沮喪。如果他們在某一天快樂或者沮喪時,那是因為他們隨意的選擇、而不是自然而然地接納這種情緒。
這種人是具備許多極端、高度錯綜複雜性格的個體。他們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和不討人喜歡的缺陷,如他們同時集敏銳、緊張、關懷、批判、施舍和不饒人於一身,他們的焦點更集中在情緒化的而不是說理性的行為上。盡管如此,他們也經常為了情緒的別扭而心懷愧疚。他們失去了透視力,並且發現自己常遭別人誤解,由於無法有效傳遞自己的情感,這種人也會極力挽回被傷害的情誼,以圖體驗親密,這是使他們感受生命有意義的要素。這種人的複雜心理擊垮了他自己,也同樣殃及與他們有關係的人。或許這就解釋了為什麽這種人反複進行自責,有如經常責備別人。
雖然每一類性格都有其不安全感的一麵,但是沒有人會像這種人那樣公開示眾。他們有一種強烈的個性,像是被迫要扛起生命的重負,他們有時也會大放厥詞,即便有時候隻是在自己家裏。他們有著強烈的價值觀和信仰,然而他們也會被牽扯進無端的罪惡感、懷疑心態,以及完美主義所派生的高期望值之間。他們時常徘徊於既渴望投入,又害怕能力不足的兩難之間。
這種人是穩固、井井有序和耐久不竭的。他們織出了文化、美和情感的安全網。這種人的愛是強烈的,他們視親密的情誼和創造性的成就為人生標杆,勝過物質的擁有。他們最善於優遊在創造性和建設性的環境中。他們也渴盼生命要有目的,並甘願犧牲個人的奢華,以追求更有意義的成就。
他們是極其注重誠信的個體。他們待人忠誠、情誼懇切。他們信仰任何能夠提升人類經驗的理念;他們會以同情悲憫地聆聽,以激情熱烈地訴說。這種人真心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也樂見他人的成就。他們以完美為目標,鞭策自己止於能力所盡的至善,他們也以相同的標準期望於同事。他們順從地接受權威的觀點,並且全力支持法律和秩序,他們是社會基本規範的捍衛者。這種人在構築他們的生活上,為我們提供了積極的典範,把情誼和有品味的成就置於優先地位。在與我們共享的生命曆程中,他們造福人群樂於做出無私的奉獻。
這種人的最大敵人就是他們自己。他們的命運全部操縱在對自身人性弱點的操縱之上。他們自鳴得意的心態隻是為了掩飾極度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又被他們特有的白鳴得意的心態加倍地複雜化。或許下麵這句俏皮話,最能形容這種態度:“咱們當中自以為什麽都懂的人,把真正什麽都懂的人給惹火了。”這裏頭摻雜著一些這種人的沾沽自喜,同時這種人也可能具有一種悲觀的個性,他們懷疑自己也懷疑別人。這種人期盼他人也能用心來認同自己的完美主義的境界,但是他們卻沮喪地發覺許多人寧可屈從於現狀,而不是去改造它。他們的自鳴得意並不能培養出親密的友誼,反而會造成情感的疏離。這是這種人最常在人群中遭遇的情景。這種類型的人在人生的路上奮勇直前。他們有高度的使命感,而且決心完成生命所賦予的任何任務。不止如此,他們還主動尋找挑戰,一旦較上勁了,他們總是挺身而上。由於他們頑強的天性,也經常是成功者。這種類型的人追求行動與結果,他們渴望產生效能,簡單地說這種類型的人總是能幹得實實在在。
人們一般都會甘心跟隨一位健康的這種類型的人,直到天涯海角。因為他們總是眺望遠方,並且在腦海裏不斷地做著各種幻想。人們也經常指責這種人不深思熟慮,就開始莽撞行事,事實上,正好相反。這種人最恨失敗,所以,他們永遠在問自己:“萬一失敗了,我該怎麽辦?”在大部分其他人還在那兒徘徊不定甚至預見失敗時,這種人已經本能地籌劃出權宜之計,他們對自己說:“現在,如果原計劃泡湯了,我就這樣做或者那樣做。”當別人因恐懼而止步不前時,這種人以理性的變通來抵消恐懼,直截了當地去做他們認為該做的事。這是這種人較少會失敗的真正原因。因為一切都已認真地想過,並且也完全知道該怎麽去做。
大概很少有人相信,這種人卻不能即刻辨認出他們的性格本色。對這種人而言,妨礙他們認識自己的關鍵,就是抵賴。這種人是驕傲的,而且愛在所有的人麵前炫耀自己的價值觀和高見,他們不時會顯露出冷酷和唐突的作風。隻有這種人,才可能對別人的心情如此麻木不仁!
他們有著高工作效率和頑強的天性,這就不必詫異為何這種人總是充滿了自信,他們表現得強硬而不容辯駁。正因為如此,很少有人願意去惹上他們。這種力量使他們在所有人當中處於最可畏的地位。
當人們尋求指點時,這種人最能夠助人一臂之力。他們有一種本事,就是辨別出什麽是對的,並且能說得頭頭是道,很少有人能在邏輯上駁得倒他們。許多這種人以聰明著稱,又善於做出較優秀的決策,因此,別人隻有選擇跟隨的份。當你找到了一位好醫生時,幹嗎沒事換一個?正由於他們這種神秘又令人羨慕的能力,影響著別人甘願把他們擁上領袖地位。而這種人的天生才能和領導欲,也驅使他們在各個組織、公司和機構中,伺機攀上頂峰。或許這種人性格的複雜性,就表現在這種顯而易見的自信和不尊重人的自傲中。這其實是根植在他們深深的不安全感裏,他們所要求別人的接納和了解,正是他們最吝於付出的。這是一種很矛盾的結合體。但是這種需要被藏在巧妙防禦的內心深處。他們順從自己的邏輯,拒絕承認感情上的脆弱。在他們年幼時期,這種不安全感就已萌發出來。可惜隨著年紀和邏輯能力的增長,他們通常在別人麵前把深藏的不安全感靈巧地偽裝起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也就失去了敏銳的洞察力,真的相信自己不需要感情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要讓這種人體驗美滿而且親密的生活,他們就必須把自己暴露在最大的恐懼麵前,那就是他們不安的感情和被愛、被接納的需要。這種人對別人最會挑剔,大部分的這種人嘴巴都不饒人。有些則會對別人生活上的為人處事,保持沉默性的不滿。他們對人性的弱點十分不耐煩,並且感到任何無效率的事,都是不可原諒的。雖然這種人不像鮑叔牙那類人那樣完美,但他們的確希望一件工作要做得既正確又快速,他們對於神智遲鈍、敷衍了事和潦草,是不會容忍的。他們期待成果,並且時時刻刻要求別人不要忘記他們的期待。他們在論人斷事時,也會千方百計地在雞蛋裏挑骨頭,隻是為反對而反對。
這種人能夠把私人的不安全感掩藏得很深。也因為這樣,他們往往會不加考慮地觸疼到其他不願掩藏脆弱的人的神經。隻要能為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又證明自己是對的,他們對別人是不會有惡意的;這種人對工作效率較低的絆腳石,則不論對方是工作效率低的員工、孩童、配偶或者朋友要求十分嚴格,甚少具有同情。
由於他們一心要隱藏自己感情上的不安,所以他們自認為永遠是對的。他們從不會問別人的看法,隻是簡單地宣稱,自己一向就是百分之百地正確。即使事實俱在,證明他有偏失,他們還是會拐一下彎,把那當做隻是誤會或是曲解。這種人之所以如此不能麵對自己的過失,是因為他們不能容忍自己的缺憾。這種人具有膽大而妄為兩種特質,致使他們經常超出常規,去追求超越。如攀登高峰、滑翔或者自己蓋房子等。不過,這種人也很能從理念創造的競爭中,品嚐到格外地刺激。他們的勇敢和好勝心,使得這種人在組織中和人際關係中,都顯得十分狂妄。無論在事業環境、家庭親朋、夥伴好友中眨這種人總能占到他們的一些便宜。簡單說,他們就是典型的自私。他們清楚自己要什麽,並且經常操縱形情和別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不太在乎愧疚感或對他人的同情,具有諷刺意識的是,這種人具有強烈不安全感,卻老是要引人注意,而且認定一切折磨如疾病或意外等,都必須由他們生活中的其他人一起來承擔。
不管是好或壞,這種人有一種愛挑剔的性格。他們的固執和挑剔,沒多久就能讓你難以忍受。這種人的家長作風很突出,一切都要依著他們個人的想法來調整家庭規律,和這類霸道性格的人相處,實在是一種痛苦。
這種人當領導時也很盛氣淩人,他們時時期待下屬能謹記尊卑地位,並且行禮如儀。他們通常都是很難侍候的,也很難與之共同生活。因為他們喜歡指使人,又不肯認真遵守既定的作息規律、家庭承諾或職業關懷。如果他們遇到挑戰,會變得咄咄逼人,這是緣於他們不服輸的天性和驕傲自負的個性。不論居於領導或隨從的地位,這種人經常會對持不同意見的人大發脾氣--不論對方是什麽人。他們從不會因為自己苛刻的行為惹起公眾注目而感到羞恥,他們隻徑自追逐自己生命中本能所想要的東西,或夢想之類的東西,而侵略性是造成這種人不尊重他人情緒的根本原因。心理健康的這種人能積極思考和行動。他們思維敏捷,表達流暢。這種人在與對手的競爭中從不隱瞞自己的觀念,堅定地確立自己的地位。他們直截了當而且如實地表達他們的心思,從不計較它給自己的人緣帶來什麽影響。這往往也給他們際-帶來了許多暗箭。他們意誌堅強而且果斷,立場鮮明,並且希望別人能跟隨他們,通常別人也情願跟隨他們。隻要這種人帶著單純的動機去實現自己的理念時,他們往往是一個成功的帶頭人。不過,當他們顯得惹人討厭和好爭鬥時,這種意誌力量,也會變成為他們的缺陷,成為他們被人反咬一口的原因或借口。
分析這種人的缺憾時,惹人討厭是一個突出的毛病。不管是為了支持辯論時的論點,或者出於改造世界的使命感,這種人講話時總顯得十分武斷並且固執。
對於他們惹人討厭的天性和充滿邏輯頭腦的評價是,這種人享受口角的勝利,以及樂此不疲的這種語言表達的風格。使他們很容易和別人互相對立起來,而他們卻幾乎極少察覺自己製造出來的新衝突,以及他們人際關係中的緊張氛圍。
這種人不是天生的聊天者,而是天生的演說家。
由於他們白恃足智多謀,所以常常挑戰權威並能成功地掌握自己的命運。人們要是碰上什麽大災大難,其實最盼望伴隨在身邊的就是一位這種人。他們吃、睡、呼吸的全是行動,除非真正耗盡了最。後一絲能量,否則沒什麽難關真的能擊倒他們。他們從不輕言放棄,極少被生命的打擊嚇垮或嚇退。他們具有無比的戰鬥意誌,經常能使其對手難以輕易得逞。
如果你需要一位經紀人、一位募捐委員會主任或者一位政治盟友,最好拿這種人的特征來做廣告。沒有人能比得上這種人的推銷功夫。除了他們的自傲、果斷和好勝的天性,他們更是腳踏實地的實幹家,他們不會在邊緣問題上打轉,而會直指問題核心,以迅速尋求解決方案。
這種人把自己投身於各種目標中,如果他們覺得你有好的抱負;他們會樂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協助你。這種人對他們所信仰的正義,能夠不屈不撓地去追求。當他們獻身於一個理念時,他們會視如己出地去推銷它,並且很難被說服,然而一旦信服,他們也一樣地難以被動搖;例如,當他們發現孩子有舞蹈的天分時,做為父母們會不惜開很遠的車,並提供財源,期待著孩子的成功。
這種人對於他們所要的(不問是健康或不健康的),凡不達目的,就絕不善罷甘休。他們要每一個人都按照他們認定合適的時候和方式來回應他們,甚至等不及別人的成熟過程。這種人作為父母經常要求得到孩子的尊敬,而不考慮自己該如何贏得尊敬;這種人作為老板最受不了的就是員工猶豫不決的態度和低工作效率。他們的領導風格中,最致命的失誤就是沒有耐性。他們對下屬員工的工作總是插手得太快,也太不講情麵。
這種人經常處心積慮地操縱他人,習慣於控製別人的生活,並借此獲取報償。毫無疑問,這種人要成功地體驗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礙,就是他們沒有辦法與別人親密相處。他們過於主觀的意誌和工作狂熱,使他們忽視自己對於人際關係的需要,或是他們會否認這對他們來說是一項重要的關係。這種心態終將把這種人造就成高高在上的角色,而不是成為置身於團隊的一員。
身為生意人,他們可能會既耀眼又殘酷。但是這種人機關算盡,會把真正的朋友當做一枚算盤上的珠子。這種人爭強好勝的性格,加上一付精打細算的頭腦,通常不會把人際關係看做是一項有價值、可以投資的東西。
這種人可能比其他性格的人更愛看電視,也更經常超時間地工作,但是,正是這些也分散了他們的精力,使他們無緣麵對人際關係的課題。他們很少有什麽嗜好或親密朋友,當他們離開事業或家庭時,就顯得茫然若失。
這種人會向你訴說,他們在18歲時就急於離家獨立,而他們也總是第一個回到家,並尋覓家的甜蜜和溫暖的人。他們當中的有些人會趁著生病的機會,向愛人爭得一點同情,這些行為是很自私的。他們無法把人領向真正的親密關係,相反地,他們更常留給人疑心和寂寞。
這種空虛感經常造成非常偏激的個體,這種人會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無力索求高品質的人際關係。這種遺憾,來源於這種人隻想控製他人,而不是分享他們的命運。他們期盼一種親密的情誼,但又發覺自己無力控製那個過程。因此,許多人放棄他們內心所期望的,而去將就一個比較能操控的生活風格。
健康的這種人是人類的動脈,他們是社會的推動者。他們愛指使人的天性眾所周知,他們是強有力的領導者和負責的代表人。正麵的這種人可以是任何組織的一項無形資產,他們樂於麵對競爭和挑戰,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從內在核心中汲取自我鞭策的動機和方向。他們也能精確地抓住重點來設定目標,並且鍥而不舍地主張自己的權利,以及他們所讚助的任何組織、個人或主義。他們珍視工作效率和成功,也願意為此付出代價。他們滿意於有組織的團體工作,也同樣樂於表現個人的才華。這種人自信理想主義的人生價值,並鍥而不舍地去追求。他們常會讓人想起從理性思維和正麵溝通所演化出的權力。他們是我們用以衡量理性力量的標準,是我們借以激勵領導才能的典範。這種人不停燃燒放射著光芒,有著巨大的指引力量,不但溫暖了我們,也時時閃耀著他們具備多才多藝和保護者的天性。
在現實生活中,能夠載入史冊供後人分析評說的人,都是一些相當複雜的個體,伹我們卻可以學習他們,借鑒他們,這就是曆史造就偉人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