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從特殊的行動中去估量一個人的美德,而應從日常的生活行為中去觀察。
--帕斯卡
人類的感情與欲望,無論是有意或無意,均會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這些表現於外的行動,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一個人的習慣,成為固癖。
當一個人的癖習在生活中反複地出現時,就會表現出一個人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欲望和感情。當一個人有皺眉的動作出現時,就可能是他心情不愉快的表現,當這個動作反複出現時,就會被人們視為一種習慣,久而久之,眉宇間的皺紋,就在日積月累中形成了。於是這種動作就會成為人們識別不愉快情緒的一個顯著標記。當周圍的人一看到皺眉的動作,便知道此人思想上有了麻煩,不快感已占據了他的精神活動。
與此同時,就其本人而言,由於有這個癖好,使得他自身具有表現感情的良好途徑,它宛如一道通風極好的窗口,使他的不快及時散發出去。這足以讓他保持精神平衡,以便心平氣和地處事為人。不可否認,即使是同樣的習性,在有些情況下,並不具有表現人的內心動向的深刻意義。每一個人都因其職業與社會分工不同及多年的生活規律,會讓一些無意識的動作形成習慣。生活中的大多數人,由於其欲望和需求未曾獲得滿足,或患得患失的心緒未能直接地表現出來,而其形式表現為固癖。這類心理,由於在表現上受到妨礙,最後成為一種病態。通過這種病態的特征,可以明顯地刻畫出對方內心世界的心理狀態。
由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帶有明顯的個性色彩。這種情形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無意識地形成的。所以要想瞬間看透一個人的真實想法,可以從這些習慣人手。一個人的所思所想和性格特征在舉手投足和他的言談之中會暴露無餘,一個識人高手往往可以通過這些人長年養成的習慣,把握他們的內心動態及其人性弱點。
比如,其中透視人性弱點的一條經驗,就是人在願望未能直接獲得滿足時,往往會鬧情緒,沉默不語,表示出類似幼兒的行為,這些都是為了掩飾自身的弱點。這是從一些人鬧情緒的習慣中來透視人性的弱點的。
歇斯底裏、發怒、鬧情緒等幼稚的行為,是否隻可能發生於幼兒身上。事實當然非如此簡單,堂堂成人身上,此種舉止產生的情況也並非沒有。而此種行為的背後,皆有未獲滿足的欲望,及許多挫敗的情感。它直接地反映人在遭遇挫折後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倘若能夠洞悉他人未獲滿足的欲望,用使他達到願望的方法,即能順利地接近他人。
曾經有一位傑出的戰略家,壯誌未酬竟遭刺客偷襲身亡。他曾是位統帥千軍萬馬的領袖。然而,令這個大人物終生煩惱的事,卻是他夫人的歇斯底裏症。由她留下的資料推測,他的夫人是一位性格明朗的女性,但是偶爾卻會爆發強度的歇斯底裏症狀。每月一次的發作周期,發作時的行為是哭、叫、發狂似的亂扔東西。被人稱為英雄的人物遇此情形時,隻得躲人家後的麥田,靜待夫人的情緒穩定,他為此整晚難以成眠。
正如眾所周知,歇斯底裏的語源,醫學稱之為癔症。中國古代的醫學對歇斯底裏的解釋是:心情騷動而使精神變調所引發的症狀。當然,歇斯底裏的症狀種類繁多,但最典型的症狀,是哭泣、叫喊,精神陷入極度興奮狀態,即所謂動態。
俗諺:“哭泣孩童與地頭蛇是最難應付的”。當此種退化現象發生於成人身上,即使是英雄、劍俠都難以應付。然而,此種病態習慣正將此人內在的人性弱點暴露無遺。
如前所言,一些英雄的妻子們,皆對她們的丈夫抱持強烈的不滿,他們棄家庭於不顧,為天下國家四處奔走,妻子們積怨已久,故發生了這種病態的習慣也是很自然。此種解釋是十分可信的。
一般而言,初有新弟妹的孩童,多半會對母親撒嬌,或比以往更纏人,還有尿床、咬手指等幼兒性強烈的行為,此點是人盡皆知的。就是這種習慣形成的前兆。
新弟妹的出生,自然引起母親加倍的關切,照料時間自然也較多。因為新生兒的誕生,大孩子不再能獨占母親的愛,於是,他開始累積起不滿的情緒。為了獨占母親的愛,無意識間反複著幼兒期的行為形態,以奪回母親的愛。
對自我能力有自卑感的人,即使受上級吩咐一件簡單的工作,也誠惶誠恐地擔心自己不會做;對學曆有自卑感的人,對有大學學曆的土司所下達的命令,常會反駁、或無理取鬧;對身體狀態有自卑感的人,在運動會、或體育競賽時,常獨自一個默默地工作著,凡此種種是有其根本原因的。
電影故事片的主人翁哈利波特,是個“永遠不能成為大人的孩子”。他是孩子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遊走於兒童世界中,事事無非。然而,現今的企業界卻有此種永遠離不開母親的人,且在急速增加中。此種穿西裝的不大的孩子激增,使這類問題更加深刻化。
還有一個例子,一位剛進公司的新進職員無故地遭受上司指責,初受責罵時,態度仍恭謹順從,此亦近年來年輕人的特色之一。他不住地點頭,但被罵終究心有不甘,所以,在回到坐位後,便踢椅子以泄憤。這些缺乏成人氣質的習慣是極其可笑的。這也從中讓別人洞悉了他的社會經驗、心理素質是多麽的不成熟。
以前有一部電影,亨利·方達在其中主演得克薩斯的賭徒,以透視人性弱點的角度看待它的確是部好片。亨利·方達飾演一名來到得克薩斯小鎮的職業賭徒。他與當地最有名的賭徒,以大筆財寶做一場決定性的賭博。但片中職業賭徒所使用的方法並不是利用撲克牌耍詐,而是心理戰術中利用人性弱點的招法。
一般人認為,賭博時最好擺出一張毫無表情的臉,令對方無法由表情的變化讀出你所掌握的牌。然而,電影中的職業賭徒卻反此道而行,以表情的騷動,擾亂對手的心。而且,他將在休息室靜候的妻子喚來,共商贏得賭金的大計。同時,夫婦還演出一番激烈的爭吵。此時,銀行總裁還親自現身,想插手擔保融資。事已至此,令對手不得不相信他的手中握有好牌,終於宣布放棄,讓職業賭徒一家帶著巨款揚長而去。
而事實上,妻子、銀行總裁均是一夥所謂的“托兒”。這部與眾不同的西部影片,即是利用人性弱點從而獲得較高的票房利潤。
在賭博場上,任何人的心理都易陷入無防備的狀態,這時的人性弱點更是大開其門。即越熱衷於勝負成敗,自製能力及冷靜的判斷力也薄弱,二者恰成反比,使平時陷埋於深層底部的性格弱點,因此而表麵化。
尤其,當陷入不利的狀態之際,人性的弱點最易表麵化。當然,此種情形的反應因人而異。一般說來,人對內心弱點的隱瞞,會有突然默不作聲、鬧情緒、心理不平衡或露骨地表示厭惡的情形。這是由人性弱點導致的。
電影中,落人陷阱的對手,由他坐立不安的態度中,即可看出他內在的弱點。職業賭徒遂趁此機會,使其一敗塗地。
另外,現代社會金錢已成為連接家庭關係的重要紐帶。而研究發現,從花錢習慣中可以識別人的內在特點,從而了解一個人的人性內在及人性弱點。
從一些對金錢的使用習慣問題就可透視你的內在的心理活動和人性弱點。
你不妨問問自己。當你感到沮喪或生氣時,你是否會去揮霍一場?你為自己而花錢時,是否會感到罪惡感和焦慮,盡管你可能對他人相當慷慨?你是否因為害怕生活無依靠,而不願意離開關係不佳的伴侶?你是否經常堅持在家請客、借錢給朋友、買貴重禮物等,因為你相信這樣可以讓人家更加愛你、仰慕你?如果你賺的錢比你的伴侶多,這會造成你們關係的壓力嗎?你的伴侶是否用錢來控製你?你是否用錢來控製你的伴侶?你是否不斷地為你那揮霍無度的伴侶彌補虧空?盡管你所賺的錢足夠支付你的基本生活需要,你是否經常處於負債?你是否認為你的伴侶(或是你的雙親)會出麵為你的財務問題彌補虧空?你是否害怕因為有錢而讓男人有壓迫感?
如果你對上麵任何一個問題答“是”的話,那麽可以確定,你的金錢衝突問題正因為你的感情、心理以及人性弱點的衝突更加複雜化。要不是你本人有很重的人性弱點的話,便是你的伴侶有這個問題。
你是否一再地替你的伴侶還債,或給他(她)錢讓他(她)補漏洞?你是否經常把你所賺的錢交給他,即使你知道他有欠債和亂花錢的習慣?你是否把財產轉移到他名下,以便向他證明你是多麽相信他,並讓他覺得好過一點?你是否對家人和朋友說謊掩飾他的財務真相,也不讓家人知道是否你在養他,或是你在他身上花了多少錢?你是否常常要為他不負責任的花錢,或是財務上的無能而生氣,卻又不得不忍受下來?你是否向親戚朋友借錢以便遮蓋他所捅下的財務大洞?你是否依照他的計劃去做,即使你知道這不太可能成功?你是否避免跟他的行為做正麵的對抗,因為你害怕激怒他、羞辱他或是失去他?你是否覺得他在財務上利用你或欺騙你?你是否相信你若是能在財務上幫助他,將能永保他的愛?你是否由於他而使你的手頭越來越緊張?
如果你對上列問題回答“是”超過兩個以上的話,那麽你就真的是個縱容者了。
其實,從一個人打招呼的習慣用語中,也是可以了解一個人的。每一種習慣用語,都揭示了說話者的性格特征。
“你好。”--這種人頭腦冷靜得近於保守,對待工作勤勤懇懇,一絲不苟,能夠控製自己的感情,不喜歡大驚小怪,深得朋友們的信賴。
“喂!”--此類人快樂活潑,精力充沛,渴望受人傾慕,直率坦白,思維敏捷,富於創造性,具有良好的幽默感,並善於聽取不同的見解。
“嗨!”--此類人靦腆害羞,多愁善感,極易陷入尷尬為難的境地。經常由於擔心出錯而不敢做出新的嚐試。但有時也很熱情,討人喜愛,當跟家裏人或知心朋友在一起時尤其如此。晚上寧願同心愛的人呆在家中,而不願外出消磨時光。
“過來呀!”--此類人辦事果斷,樂於與他人共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好冒險,不過他還能及時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看到你很高興。”--此類人性格開朗,待人熱情、謙遜,喜歡參與各種各樣的事情,而不是袖手旁觀。這類人是十足的樂觀主義者,常常耽於幻想,容易感情用事。
“有啥新鮮事?”--這種人雄心勃勃,凡事都愛刨根問底,弄個究竟,熱衷於追求物質享受,並為此不遺餘力,辦事計劃周密,有條不紊,遇事時寧願洗耳恭聽,而不隨便表態。
“你怎麽樣?”--這類人喜歡拋頭露麵,利用各種機會出風頭,惹人注意,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但又時時陷入深思,行動之前,喜歡反複考慮,不輕易采取行動,一旦接受了一項任務,就會全力以赴地投身其中,若不圓滿完成,他絕不罷休。
從小的習慣看人也是透視人性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人的軀幹是人體的主要部分,它的活動幅度一般都比較大,因此它所反映的人的內心世界也比較明顯。
聳肩或聳肩加搖頭,前者反映人的內心不安、恐懼或在自我誇耀,後者反映對方不知道、不理解或無可奈何。
坐著,上身向後或左右微傾,表示心理上的放鬆。若傾斜較大時,則表示出厭惡。
坐著時,身體板直,麵部肌肉僵硬,或者上身緊靠椅背而坐,表示此人正處於緊張狀態。
坐著時,身子向前微傾,表示對你的話感興趣,否則是想阻止你繼續講下去。
一個人在抽煙時,如果突然熄掉煙,或者把它擱在煙缸上,有時甚至不注意地放到了煙缸外,不再悠悠地吞雲吐霧,這也說明他的心情突然變得十分緊張。
吸煙者在特別緊張的時候是不抽煙的,他們會把煙弄滅,而他們在憤怒時則常常會大口大口地吸煙。
一個人以手在桌上叩擊出單調的節奏,或者用筆杆敲打桌麵,同時腳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或抖動腳,或用腳尖輕拍。這種節奏並不中途停止,而是不斷地嗒嗒作響。這些就是在告訴你,他已經對你所講的話感到厭煩了。
有的人聽著聽著會慢慢地用手扶著頭,視線朝下,似乎對你不屑一顧,這也是不耐煩的表現。
如果對方順手拿過或摸出一張紙來,在紙上亂塗亂畫,塗畫之餘,還會欣賞或凝視自己的“作品”,這是對你的講話缺乏興趣的常見表現。
有的人也許會凝視著你,但你可千萬別上當。如仔細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他目光空洞,對你視而不見,眼光木然無神,眼皮幾乎眨都不眨一下,似乎在睜著眼睛睡覺。這表明他已是恍恍惚惚心不在焉了。
通過觀察打電話的習慣動作,來透視人性弱點更是一門絕招。
作為現代人,不可能不打電話。而從打電話者的習慣動作中,卻可研究出這些動作具有內在涵義,以及和他人相處的態度。
一般傾聽對方談話時,為了充分理解對方的立場並渴望了解對方的心意,人們在打電話時常會出現以下動作,如談話時緊握聽筒身體自然地往前彎曲;臉上浮現笑容或仿佛對方的在眼前似的不斷向其點頭,表現誇大的表情;緊緊將聽筒靠在耳邊,坐在椅子上談話。尤其當談話對象是異性時,會端正自己的領帶或撫弄頭發,頻頻注意自己談話的動作與姿勢。而如果女性打電話時,會露出仿佛麵對鏡子整裝的表情,這時通常對方是男友或是其心存好感的男性。她自己無意識的表情,會暴露渴望博得對方好感或被其喜愛的心態。
相反地,如果談話對象是自己缺乏好感的人,無意與其交談,隻是禮貌性地附和,肢體語言也會跟著改變。這時以下的動作會出現在談話中,如一邊打電話一邊信手塗鴉;站立談話,往往是表示有急事或不願意多談,若對對方帶有好感或渴望給予說明時,通常會坐在椅子上慢慢談話;聽筒遠離耳朵,表明對對方的話題不感興趣。
用電話交談時,如果有出乎意料的情況,如聽到對方說出令人不快或深受打擊的事,會突然地改變電話的姿勢;常見有人打電話時會頻繁地搖晃椅子,如果突然停止搖晃的動作,專注地聽電話中對方的談話時,即是談話中出現非常重要問題的信息;原本站立卻突然坐在椅子上,一般對對方的談話產生興趣或有好感時,或者感覺話題會拉長時,通常會出現這個習慣動作,同時談話的語調也將發生重大的變化;電話交談中也經常看到將手搭在抽屜上,將抽屜一開一合的習慣動作(這多半是由於另有心事或不知如何應對時,無意間所流露的動作)。如果停止了這個動作而突然地站立起來,可能因為渴望對方做出結論,或對自己的想法有信心,希望能明確地傳達給對方。
環顧四周並且小聲低語,在公用電話或單位中常見這些動作。如果神情自若不背他人耳目地交談,談話對話通常是工作上往來的人或啟己的家人。如果背對著他人避免臉部被瞧見,多半是與不願他人知曉的對象談話。而警戒心非常強的人有時不但背對著人,不會用手遮掩著聽筒。
話筒的握法也各有特點。觀察打電話的人,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實。比較手拿話筒的姿勢,可分成各種不同的類型。
話筒可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你所觀察的人的手是握在哪個部分呢?
一般人會握住話筒的中間部分,讓話筒與口、耳保持適當距離而交談。不論男女,采用這種握法通常是處於較安定的心理狀態,性格較溫順,不會無理強求。擔任銀行職員或秘書等工作者常見這種握法。他(她)們電話中談吐沉穩,屬於溫和型性格的人。
握住話筒的下方亦即送話口位置的人,通常個性堅忍不拔,富有行動力。從事經常在嘈雜場所打電話的職業,如新聞記者、證券交易員等常見這種類型。這也是一向具有行動力和富有冒險性格者的特點--手掌大而有勁。
女性用這種方式握話筒者一般較自負。
握住話筒的上方的女性,大都帶有神經質,喜歡獨自閱讀或者傾聽音樂,不愛嘩眾取寵。男性若有這種握法多半是有潔癖,體格上屬於瘦削形。
有些人握話筒時會伸直食指。這種握法通常表明此人自尊心強、自我意識強、好惡明顯。這種人往往討厭受人命令,具有強烈的支配欲,隨時渴望向嶄新的事物挑戰。
有不少女性會一手握話筒一手繞玩電話線,尤其是年輕女子常見這種習慣動作。這個動作屬於浪漫的幻想家。她們往往不注意周圍的環境,隻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裏。打電話時一講就是幾個鍾頭,有時可能渴望依賴某人。輕握話筒顯得有氣無力的人,大都是具有獨創性和惟我獨尊的人。但是這些人做事無法持久,是忽冷忽熱的人。不過他們打電話常常隻是為了宣泄而很少傾聽對方的談話。
這些從習慣或細微處透視人性弱點的方法很實用,也很具有現實意義。能夠從別人長期的習慣或很小的細節處覺察出很深刻的真理的人,一定是一個智者。
--帕斯卡
人類的感情與欲望,無論是有意或無意,均會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這些表現於外的行動,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一個人的習慣,成為固癖。
當一個人的癖習在生活中反複地出現時,就會表現出一個人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欲望和感情。當一個人有皺眉的動作出現時,就可能是他心情不愉快的表現,當這個動作反複出現時,就會被人們視為一種習慣,久而久之,眉宇間的皺紋,就在日積月累中形成了。於是這種動作就會成為人們識別不愉快情緒的一個顯著標記。當周圍的人一看到皺眉的動作,便知道此人思想上有了麻煩,不快感已占據了他的精神活動。
與此同時,就其本人而言,由於有這個癖好,使得他自身具有表現感情的良好途徑,它宛如一道通風極好的窗口,使他的不快及時散發出去。這足以讓他保持精神平衡,以便心平氣和地處事為人。不可否認,即使是同樣的習性,在有些情況下,並不具有表現人的內心動向的深刻意義。每一個人都因其職業與社會分工不同及多年的生活規律,會讓一些無意識的動作形成習慣。生活中的大多數人,由於其欲望和需求未曾獲得滿足,或患得患失的心緒未能直接地表現出來,而其形式表現為固癖。這類心理,由於在表現上受到妨礙,最後成為一種病態。通過這種病態的特征,可以明顯地刻畫出對方內心世界的心理狀態。
由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帶有明顯的個性色彩。這種情形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無意識地形成的。所以要想瞬間看透一個人的真實想法,可以從這些習慣人手。一個人的所思所想和性格特征在舉手投足和他的言談之中會暴露無餘,一個識人高手往往可以通過這些人長年養成的習慣,把握他們的內心動態及其人性弱點。
比如,其中透視人性弱點的一條經驗,就是人在願望未能直接獲得滿足時,往往會鬧情緒,沉默不語,表示出類似幼兒的行為,這些都是為了掩飾自身的弱點。這是從一些人鬧情緒的習慣中來透視人性的弱點的。
歇斯底裏、發怒、鬧情緒等幼稚的行為,是否隻可能發生於幼兒身上。事實當然非如此簡單,堂堂成人身上,此種舉止產生的情況也並非沒有。而此種行為的背後,皆有未獲滿足的欲望,及許多挫敗的情感。它直接地反映人在遭遇挫折後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倘若能夠洞悉他人未獲滿足的欲望,用使他達到願望的方法,即能順利地接近他人。
曾經有一位傑出的戰略家,壯誌未酬竟遭刺客偷襲身亡。他曾是位統帥千軍萬馬的領袖。然而,令這個大人物終生煩惱的事,卻是他夫人的歇斯底裏症。由她留下的資料推測,他的夫人是一位性格明朗的女性,但是偶爾卻會爆發強度的歇斯底裏症狀。每月一次的發作周期,發作時的行為是哭、叫、發狂似的亂扔東西。被人稱為英雄的人物遇此情形時,隻得躲人家後的麥田,靜待夫人的情緒穩定,他為此整晚難以成眠。
正如眾所周知,歇斯底裏的語源,醫學稱之為癔症。中國古代的醫學對歇斯底裏的解釋是:心情騷動而使精神變調所引發的症狀。當然,歇斯底裏的症狀種類繁多,但最典型的症狀,是哭泣、叫喊,精神陷入極度興奮狀態,即所謂動態。
俗諺:“哭泣孩童與地頭蛇是最難應付的”。當此種退化現象發生於成人身上,即使是英雄、劍俠都難以應付。然而,此種病態習慣正將此人內在的人性弱點暴露無遺。
如前所言,一些英雄的妻子們,皆對她們的丈夫抱持強烈的不滿,他們棄家庭於不顧,為天下國家四處奔走,妻子們積怨已久,故發生了這種病態的習慣也是很自然。此種解釋是十分可信的。
一般而言,初有新弟妹的孩童,多半會對母親撒嬌,或比以往更纏人,還有尿床、咬手指等幼兒性強烈的行為,此點是人盡皆知的。就是這種習慣形成的前兆。
新弟妹的出生,自然引起母親加倍的關切,照料時間自然也較多。因為新生兒的誕生,大孩子不再能獨占母親的愛,於是,他開始累積起不滿的情緒。為了獨占母親的愛,無意識間反複著幼兒期的行為形態,以奪回母親的愛。
對自我能力有自卑感的人,即使受上級吩咐一件簡單的工作,也誠惶誠恐地擔心自己不會做;對學曆有自卑感的人,對有大學學曆的土司所下達的命令,常會反駁、或無理取鬧;對身體狀態有自卑感的人,在運動會、或體育競賽時,常獨自一個默默地工作著,凡此種種是有其根本原因的。
電影故事片的主人翁哈利波特,是個“永遠不能成為大人的孩子”。他是孩子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遊走於兒童世界中,事事無非。然而,現今的企業界卻有此種永遠離不開母親的人,且在急速增加中。此種穿西裝的不大的孩子激增,使這類問題更加深刻化。
還有一個例子,一位剛進公司的新進職員無故地遭受上司指責,初受責罵時,態度仍恭謹順從,此亦近年來年輕人的特色之一。他不住地點頭,但被罵終究心有不甘,所以,在回到坐位後,便踢椅子以泄憤。這些缺乏成人氣質的習慣是極其可笑的。這也從中讓別人洞悉了他的社會經驗、心理素質是多麽的不成熟。
以前有一部電影,亨利·方達在其中主演得克薩斯的賭徒,以透視人性弱點的角度看待它的確是部好片。亨利·方達飾演一名來到得克薩斯小鎮的職業賭徒。他與當地最有名的賭徒,以大筆財寶做一場決定性的賭博。但片中職業賭徒所使用的方法並不是利用撲克牌耍詐,而是心理戰術中利用人性弱點的招法。
一般人認為,賭博時最好擺出一張毫無表情的臉,令對方無法由表情的變化讀出你所掌握的牌。然而,電影中的職業賭徒卻反此道而行,以表情的騷動,擾亂對手的心。而且,他將在休息室靜候的妻子喚來,共商贏得賭金的大計。同時,夫婦還演出一番激烈的爭吵。此時,銀行總裁還親自現身,想插手擔保融資。事已至此,令對手不得不相信他的手中握有好牌,終於宣布放棄,讓職業賭徒一家帶著巨款揚長而去。
而事實上,妻子、銀行總裁均是一夥所謂的“托兒”。這部與眾不同的西部影片,即是利用人性弱點從而獲得較高的票房利潤。
在賭博場上,任何人的心理都易陷入無防備的狀態,這時的人性弱點更是大開其門。即越熱衷於勝負成敗,自製能力及冷靜的判斷力也薄弱,二者恰成反比,使平時陷埋於深層底部的性格弱點,因此而表麵化。
尤其,當陷入不利的狀態之際,人性的弱點最易表麵化。當然,此種情形的反應因人而異。一般說來,人對內心弱點的隱瞞,會有突然默不作聲、鬧情緒、心理不平衡或露骨地表示厭惡的情形。這是由人性弱點導致的。
電影中,落人陷阱的對手,由他坐立不安的態度中,即可看出他內在的弱點。職業賭徒遂趁此機會,使其一敗塗地。
另外,現代社會金錢已成為連接家庭關係的重要紐帶。而研究發現,從花錢習慣中可以識別人的內在特點,從而了解一個人的人性內在及人性弱點。
從一些對金錢的使用習慣問題就可透視你的內在的心理活動和人性弱點。
你不妨問問自己。當你感到沮喪或生氣時,你是否會去揮霍一場?你為自己而花錢時,是否會感到罪惡感和焦慮,盡管你可能對他人相當慷慨?你是否因為害怕生活無依靠,而不願意離開關係不佳的伴侶?你是否經常堅持在家請客、借錢給朋友、買貴重禮物等,因為你相信這樣可以讓人家更加愛你、仰慕你?如果你賺的錢比你的伴侶多,這會造成你們關係的壓力嗎?你的伴侶是否用錢來控製你?你是否用錢來控製你的伴侶?你是否不斷地為你那揮霍無度的伴侶彌補虧空?盡管你所賺的錢足夠支付你的基本生活需要,你是否經常處於負債?你是否認為你的伴侶(或是你的雙親)會出麵為你的財務問題彌補虧空?你是否害怕因為有錢而讓男人有壓迫感?
如果你對上麵任何一個問題答“是”的話,那麽可以確定,你的金錢衝突問題正因為你的感情、心理以及人性弱點的衝突更加複雜化。要不是你本人有很重的人性弱點的話,便是你的伴侶有這個問題。
你是否一再地替你的伴侶還債,或給他(她)錢讓他(她)補漏洞?你是否經常把你所賺的錢交給他,即使你知道他有欠債和亂花錢的習慣?你是否把財產轉移到他名下,以便向他證明你是多麽相信他,並讓他覺得好過一點?你是否對家人和朋友說謊掩飾他的財務真相,也不讓家人知道是否你在養他,或是你在他身上花了多少錢?你是否常常要為他不負責任的花錢,或是財務上的無能而生氣,卻又不得不忍受下來?你是否向親戚朋友借錢以便遮蓋他所捅下的財務大洞?你是否依照他的計劃去做,即使你知道這不太可能成功?你是否避免跟他的行為做正麵的對抗,因為你害怕激怒他、羞辱他或是失去他?你是否覺得他在財務上利用你或欺騙你?你是否相信你若是能在財務上幫助他,將能永保他的愛?你是否由於他而使你的手頭越來越緊張?
如果你對上列問題回答“是”超過兩個以上的話,那麽你就真的是個縱容者了。
其實,從一個人打招呼的習慣用語中,也是可以了解一個人的。每一種習慣用語,都揭示了說話者的性格特征。
“你好。”--這種人頭腦冷靜得近於保守,對待工作勤勤懇懇,一絲不苟,能夠控製自己的感情,不喜歡大驚小怪,深得朋友們的信賴。
“喂!”--此類人快樂活潑,精力充沛,渴望受人傾慕,直率坦白,思維敏捷,富於創造性,具有良好的幽默感,並善於聽取不同的見解。
“嗨!”--此類人靦腆害羞,多愁善感,極易陷入尷尬為難的境地。經常由於擔心出錯而不敢做出新的嚐試。但有時也很熱情,討人喜愛,當跟家裏人或知心朋友在一起時尤其如此。晚上寧願同心愛的人呆在家中,而不願外出消磨時光。
“過來呀!”--此類人辦事果斷,樂於與他人共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好冒險,不過他還能及時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看到你很高興。”--此類人性格開朗,待人熱情、謙遜,喜歡參與各種各樣的事情,而不是袖手旁觀。這類人是十足的樂觀主義者,常常耽於幻想,容易感情用事。
“有啥新鮮事?”--這種人雄心勃勃,凡事都愛刨根問底,弄個究竟,熱衷於追求物質享受,並為此不遺餘力,辦事計劃周密,有條不紊,遇事時寧願洗耳恭聽,而不隨便表態。
“你怎麽樣?”--這類人喜歡拋頭露麵,利用各種機會出風頭,惹人注意,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但又時時陷入深思,行動之前,喜歡反複考慮,不輕易采取行動,一旦接受了一項任務,就會全力以赴地投身其中,若不圓滿完成,他絕不罷休。
從小的習慣看人也是透視人性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人的軀幹是人體的主要部分,它的活動幅度一般都比較大,因此它所反映的人的內心世界也比較明顯。
聳肩或聳肩加搖頭,前者反映人的內心不安、恐懼或在自我誇耀,後者反映對方不知道、不理解或無可奈何。
坐著,上身向後或左右微傾,表示心理上的放鬆。若傾斜較大時,則表示出厭惡。
坐著時,身體板直,麵部肌肉僵硬,或者上身緊靠椅背而坐,表示此人正處於緊張狀態。
坐著時,身子向前微傾,表示對你的話感興趣,否則是想阻止你繼續講下去。
一個人在抽煙時,如果突然熄掉煙,或者把它擱在煙缸上,有時甚至不注意地放到了煙缸外,不再悠悠地吞雲吐霧,這也說明他的心情突然變得十分緊張。
吸煙者在特別緊張的時候是不抽煙的,他們會把煙弄滅,而他們在憤怒時則常常會大口大口地吸煙。
一個人以手在桌上叩擊出單調的節奏,或者用筆杆敲打桌麵,同時腳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或抖動腳,或用腳尖輕拍。這種節奏並不中途停止,而是不斷地嗒嗒作響。這些就是在告訴你,他已經對你所講的話感到厭煩了。
有的人聽著聽著會慢慢地用手扶著頭,視線朝下,似乎對你不屑一顧,這也是不耐煩的表現。
如果對方順手拿過或摸出一張紙來,在紙上亂塗亂畫,塗畫之餘,還會欣賞或凝視自己的“作品”,這是對你的講話缺乏興趣的常見表現。
有的人也許會凝視著你,但你可千萬別上當。如仔細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他目光空洞,對你視而不見,眼光木然無神,眼皮幾乎眨都不眨一下,似乎在睜著眼睛睡覺。這表明他已是恍恍惚惚心不在焉了。
通過觀察打電話的習慣動作,來透視人性弱點更是一門絕招。
作為現代人,不可能不打電話。而從打電話者的習慣動作中,卻可研究出這些動作具有內在涵義,以及和他人相處的態度。
一般傾聽對方談話時,為了充分理解對方的立場並渴望了解對方的心意,人們在打電話時常會出現以下動作,如談話時緊握聽筒身體自然地往前彎曲;臉上浮現笑容或仿佛對方的在眼前似的不斷向其點頭,表現誇大的表情;緊緊將聽筒靠在耳邊,坐在椅子上談話。尤其當談話對象是異性時,會端正自己的領帶或撫弄頭發,頻頻注意自己談話的動作與姿勢。而如果女性打電話時,會露出仿佛麵對鏡子整裝的表情,這時通常對方是男友或是其心存好感的男性。她自己無意識的表情,會暴露渴望博得對方好感或被其喜愛的心態。
相反地,如果談話對象是自己缺乏好感的人,無意與其交談,隻是禮貌性地附和,肢體語言也會跟著改變。這時以下的動作會出現在談話中,如一邊打電話一邊信手塗鴉;站立談話,往往是表示有急事或不願意多談,若對對方帶有好感或渴望給予說明時,通常會坐在椅子上慢慢談話;聽筒遠離耳朵,表明對對方的話題不感興趣。
用電話交談時,如果有出乎意料的情況,如聽到對方說出令人不快或深受打擊的事,會突然地改變電話的姿勢;常見有人打電話時會頻繁地搖晃椅子,如果突然停止搖晃的動作,專注地聽電話中對方的談話時,即是談話中出現非常重要問題的信息;原本站立卻突然坐在椅子上,一般對對方的談話產生興趣或有好感時,或者感覺話題會拉長時,通常會出現這個習慣動作,同時談話的語調也將發生重大的變化;電話交談中也經常看到將手搭在抽屜上,將抽屜一開一合的習慣動作(這多半是由於另有心事或不知如何應對時,無意間所流露的動作)。如果停止了這個動作而突然地站立起來,可能因為渴望對方做出結論,或對自己的想法有信心,希望能明確地傳達給對方。
環顧四周並且小聲低語,在公用電話或單位中常見這些動作。如果神情自若不背他人耳目地交談,談話對話通常是工作上往來的人或啟己的家人。如果背對著他人避免臉部被瞧見,多半是與不願他人知曉的對象談話。而警戒心非常強的人有時不但背對著人,不會用手遮掩著聽筒。
話筒的握法也各有特點。觀察打電話的人,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實。比較手拿話筒的姿勢,可分成各種不同的類型。
話筒可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你所觀察的人的手是握在哪個部分呢?
一般人會握住話筒的中間部分,讓話筒與口、耳保持適當距離而交談。不論男女,采用這種握法通常是處於較安定的心理狀態,性格較溫順,不會無理強求。擔任銀行職員或秘書等工作者常見這種握法。他(她)們電話中談吐沉穩,屬於溫和型性格的人。
握住話筒的下方亦即送話口位置的人,通常個性堅忍不拔,富有行動力。從事經常在嘈雜場所打電話的職業,如新聞記者、證券交易員等常見這種類型。這也是一向具有行動力和富有冒險性格者的特點--手掌大而有勁。
女性用這種方式握話筒者一般較自負。
握住話筒的上方的女性,大都帶有神經質,喜歡獨自閱讀或者傾聽音樂,不愛嘩眾取寵。男性若有這種握法多半是有潔癖,體格上屬於瘦削形。
有些人握話筒時會伸直食指。這種握法通常表明此人自尊心強、自我意識強、好惡明顯。這種人往往討厭受人命令,具有強烈的支配欲,隨時渴望向嶄新的事物挑戰。
有不少女性會一手握話筒一手繞玩電話線,尤其是年輕女子常見這種習慣動作。這個動作屬於浪漫的幻想家。她們往往不注意周圍的環境,隻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裏。打電話時一講就是幾個鍾頭,有時可能渴望依賴某人。輕握話筒顯得有氣無力的人,大都是具有獨創性和惟我獨尊的人。但是這些人做事無法持久,是忽冷忽熱的人。不過他們打電話常常隻是為了宣泄而很少傾聽對方的談話。
這些從習慣或細微處透視人性弱點的方法很實用,也很具有現實意義。能夠從別人長期的習慣或很小的細節處覺察出很深刻的真理的人,一定是一個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