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讀懂這段文字麽?


    adrnig to rscheearch at an elingsh uinervtisy, it deosn''t mttaer in what oredr the ltteers in a word are, olny that the frist and lsat ltteres are at the rghit pcleas眛he rset can be a toatl mses and you can still raed it wouthit a porbelm眛his is bcuseae we do notraed ervey lteter by ilstef眀ut thf word as a whohe


    這段英文的翻譯是:英格蘭一所大學的研究表明,重要的並不在於一個詞中字母的順序,而在於第一個字母和最後一個字母要在正確的位置。剩下的字母完全可以處於混亂的排列狀態,但你依然可以容易地讀出每個詞。這是由於我們不會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讀,而是把每個詞作為一個整體來讀。


    有沒有發現,你隻需要看到字母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母,你就會自動地通過記憶補上剩下的部分。


    rd


    結合上下文,你的大腦自動填空為read


    你有沒有發現,雖然我們的眼睛持續地在閱讀,但是我們的大腦並沒有加工所有的字母。我們隻提取了前後兩個字母,然後自己填補了其餘部分,這就足以讓我們順利地閱讀。這也是為什麽你背單詞的時候,很容易就可以認出一個單詞,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寫下來。


    美國神經生理學家沃爾特·弗裏曼(walter freeman)發現,由感覺刺激引起的神經活動在大腦皮層中消失了。這意味著我們的大腦從外界接受信息,然後又拋棄它們中的大部分,隻使用其中一小部分來建立一個內心世界來代表外界的世界。這樣,我們好像戴著一副看不見的鏡片在看世界,鏡片過濾掉大部分的東西和信息,我們通過自己的內心來填充這個世界,就好像你填充字母一樣。如果你的妻子懷孕,你會突然發現滿街都是大肚婆;如果你買了一輛大眾汽車,你也許會驚奇地發現滿街都是大眾汽車!


    並不是孕婦和大眾汽車多了,多的其實是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我們看到的是我們自己構建的世界《周易·係辭上》說:“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簡單地說,你永遠隻能看到真實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如果我們隻看到了世界的一部分,那我們又是如何處理這部分的呢?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在一條狹窄山路上,一個貨車司機正在爬坡,已經開了三個小時,他有點昏昏欲睡。就要到坡頂的時候,迎麵來了一輛車,車上的司機伸出頭來,伸手指了一指,對他大喊了一聲:“豬!”“嗚”的一聲,兩車擦肩而過。他的瞌睡一下子醒了,他馬上伸出頭,衝著車的背影大聲罵道:“你他媽的才是豬!你們全家才是豬”!他得意地回過頭來,看看前麵的下坡路,天啊,一群豬!他刹車不及掉溝裏去了。


    對麵的司機隻是告訴他前麵有豬,但是固定思維定勢的司機以為這是一句侮辱的話。


    如果把人腦比作一台電腦的話,這個司機腦子裏運轉著自己內心的程序,所以當他接收到“豬”這個信息的時候,這個程序迅速地構建出來一個“對麵司機罵我是豬”的世界,於是司機迅速反應“你他媽的才是豬!”這讓他失去了躲開危機的機會——其實別人的意思是“小心前麵的豬”!


    為什麽會這樣?也許因為這個司機有過被罵的經驗,又或者是在他的詞匯庫中,“豬”就是和罵人聯係在一起。總之,我們按照自己過去的經驗和記憶,處理我們看到的部分世界,然後在我們腦子裏麵構建一個自己的世界。


    你有這樣的體驗嗎?你有沒有看到一件事情,然後馬上反應說:“哦,那一定是……”事後才發現那是一個錯誤的看法,而你其實失去很多機會?那就是因為你的大腦構造了一個錯誤的世界模型。


    我們用一個固定程序來處理進入大腦的信息,然後根據經驗和記憶構建出一個我們假設的世界模型,再對這個假設世界做出反應。簡單地說,我們給自己創造了一個世界模型!然後根據這個創造出來的世界生活。這是我們大腦的工作原理。在很多時候,我們能用這個方式來快速處理非常複雜的問題,比如圍棋高手根據經驗和棋路(他自己構建的圍棋模型)來處理能與計算機抗衡的計算;但是有些時候,這個模型也會讓我們犯一些明顯的錯誤,比如說司機撞豬。


    有沒有想過,為什麽同上一個班的學生收獲卻完全不同?為什麽同看一本書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同樣是一個機會有人視而不見有人馬上行動?為什麽同卵雙胞胎會有完全不同的命運?原因很簡單,雖然他們同在一個世界,但是他們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即使生活在一模一樣的外界世界中,我們也會感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你正在閱讀世界上唯一的一本書,因為是我和你共同創造了這本書。這本書對於你的意義是淡淡一笑還是改變你的生命,也很大程度由你決定。


    我們戴著不同的鏡片過濾世界的大部分信息,我們還用我們不同的經驗和記憶來解釋這些信息,搭建起我們內心的世界,並且以為那就是世界的真實狀況。難怪佛教禪宗會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有形的事物)的說法,這句話翻譯成心智模式的說法就是,一切真實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型,而一切的心智模型對於你來說,都是實在的世界。


    我們往往把這個稱為每個人不同的“思維方式”或者“思維定勢”。這個看不見的“鏡片”加上一套固定的“思維程序”所搭建的內在世界模型,就是我們的心智模式(mental modle)。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拆掉思維裏的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典並收藏拆掉思維裏的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