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谘詢者常常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能不能給我做一個30年的詳細的職業規劃?職業規劃報告裏麵要詳細地告訴他們,未來的30年、10年、5年、1年他們該做什麽,每一步該如何做。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張詳細的規劃報告,他們就可以高枕無憂地一步步地靠近自己的職業目標,不用擔心有任何閃失。當然,他們要求這份評估報告還要包括:金融海嘯什麽時候來?樓價何時會跌?何時適合生孩子?兒子叫阿貓,女兒叫小花等等。總之,錢不是問題!但是要夠詳細。
這些想法從哪裏來的?你隨便翻開一本書,裏麵就會有很多這樣的“完美職業規劃”例子。
陳勝是個農民,年輕時卻有“鴻鵠之誌”。劉邦是個小吏,當他看見秦始皇的威嚴時,就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大丈夫當如是也!”劉備是個小販,年輕時就立誌“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周恩來是個窮學生,卻發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法國皇帝拿破侖是個調皮學生,成績一塌糊塗,他卻說:“我具有出色的軍事家的素質,權力就是我要得到的東西!”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是個學生尖子,17歲因成績優異而榮獲去白宮見肯尼迪總統的機會。回來後,他買了兩張畫像,貼在自己的房間,還寫下一段話:“我今年17歲。我發誓這一生一定要成為美國總統,服務美國民眾。”這些人並非個個天賦優異,他們的背景、學曆和運氣也不一定比普通人好,他們的人生起飛,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夢想的翅膀。
怎麽樣,看得熱血沸騰吧。這些故事嚐試告訴你:想做偉人,先立大誌,然後製定一個偉大的職業規劃。你應該在你很小的時候,就定下來,你這一輩子要幹什麽!否則,什麽領導主席總統ceo,都和你無關了!
這裏的故事和真實曆史的差距有待考證,但不管是中國的陳勝、劉邦、劉備和周恩來,或者是外國的拿破侖和克林頓,他們都沒有做出“完美的職業規劃”,清晰地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幹嗎。克林頓倒是有點預見力,但是他的規劃也不可能精確到這種程度:我50歲要當總統,所以我40歲當州長,我在30歲的時候要當議員,20歲的時候我一定要努力泡到希拉裏,這樣我就可以在53歲和萊溫斯基在白宮鬼混了。
百分百的規劃除了給自己買個安心以外,毫無作用,理由有三:第一,不是我不明白,是這個世界變化快。
今天的中國處在高速的發展中,《活著》的作者餘華說:“一個西方人活4年才能經曆這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人隻需40年就經曆了。”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hrm)29年的年度報告指出:2010年最需要的10種職業,在24年根本不存在。
未來的50年是整個世界更快發展的50年,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出現什麽新型的職業,所以你不可能相信一個預言未來50年的算命。
從長遠發展規劃上,ge不主張做10-20年很長時間的業務規劃,一般最多隻做3年的業務規劃。曾經有一位員工做了一份ge未來20年的銷售預測,韋爾奇問他,你計劃在毛裏求斯銷售多少,你知道毛裏求斯在什麽地方嗎?
事實上,ge的做法很合理——一個10年的規劃意義不大。今天我們從事的工作,很多都是20年前我們聞所未聞的,比爾·蓋茨開微軟的時候,不可能知道今天有互聯網;喬布斯做蘋果的時候,也規劃不出來iphone。所以,職業是自身天賦和現在世界局勢的結合,我們能規劃的,隻是我們目前視線能看到的部分。職業規劃師會比你看得遠一些,他也比你更了解你的天賦和未來的趨勢。亞裏士多德說:“你的天賦與社會需求的結合點,就是你的職業所在。”天賦在慢慢增長,社會需求在不斷變化,你的最佳職業也在不斷地變化。
第二,一個過於明確的目標,會讓你對新出現的機會視而不見。
想想看,如果你從18歲就開始規劃你的未來,並且在未來20年隻往那個方向走,想象會錯過多少機會?
尼古拉斯·海耶克極成功地挽救了瑞士破產的鍾表產業,讓它成為數十億的鍾表帝國,他說:“你的時間需要規劃,但永遠不要百分之百地規劃它。如果那樣的話,你會扼殺自己創造性的衝動。”
第三, 請相信the best is not yet toe!
《牧羊少年奇異之旅》裏麵有一個小的情節,當煉金士送給修士一塊金子的時候,修士說:“這是我這一輩子最大的好運。”煉金士說:“別這麽說,因為生活會聽見的,它會吝嗇地給你好運。”就像阿甘一樣,對未來的生活保持憧憬,生活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自己畢業於建築工程專業,雖然在大學裏我就痛恨我自己的專業,但是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以做培訓師和谘詢師為生。大學畢業以後我在一個英國的建築師事務所做了半年,實在不能忍受畫圖之苦,就辭職了,和兩個朋友合作開始做裝修工程。裝修很累,我發現最吸引我的是做建築(那個時候就喜歡設計了,哈哈)。很快我決定出國讀書讀建築學,要出國,自然就要去新東方。
在新東方47中的住宿部,我第一次接觸新東方的課堂,我深深地被這樣鮮活的老師和我身邊這群同學打動——我覺得這樣講課,我也行!我喜歡和這群人這樣相處!於是我決定來這個地方成為一個老師。
再後來的故事我想你們都知道了,由於看到太多人讀著最好的大學,做著最好的工作,卻依然過得痛苦不堪,我覺得告訴別人為什麽出國,比幫助別人背單詞出國重要。我開始了職業規劃谘詢。
這個時候我絕望地發現,我又和這群人遠離了。職業規劃的一個谘詢需要花費的時間太長,很少有人可以支付這樣的費用(即使我把費用降到了最低)。即使我全部做公益谘詢,也無法解決絕大部分人的問題。這讓我開始轉行做職業規劃的培訓,這是我現在可以看到的幫助更多人找到自己方向的辦法。
在我20歲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生命會像上麵講過的那樣。我曾以為我會是一個音樂樂手,有自己的錄音工作室,又或者是一個海歸建築師,在中國有幾所自己的房子。但是顯然我的規劃完全失敗了。我在做一個讓中國人成長為自己的樣子的機構,每天麵對那些希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好的人,幫助他們從思想的鐐銬中解放,活出自己的精彩。
回想十年前的那個我,那個一臉稚氣的我,那個一心想當建築師的我,又怎麽可能規劃出來這樣的生命?生命給我的規劃遠遠比我想象的要好,我深深感激它。
如果生命是旅途,你的眼睛就好像探照燈。你永遠隻能看到你所在之處的一百米處,一百米開外的地方到底怎麽樣你並不清楚。你能聽到很多傳奇和故事,但是無法做確切的計劃。在你的視野範圍之內,你需要精細的計劃;在你聽說的範圍之內,你需要大方向的規劃;而在那些你連聽都沒有聽到過的地方,你需要的是相信。
這些想法從哪裏來的?你隨便翻開一本書,裏麵就會有很多這樣的“完美職業規劃”例子。
陳勝是個農民,年輕時卻有“鴻鵠之誌”。劉邦是個小吏,當他看見秦始皇的威嚴時,就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大丈夫當如是也!”劉備是個小販,年輕時就立誌“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周恩來是個窮學生,卻發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法國皇帝拿破侖是個調皮學生,成績一塌糊塗,他卻說:“我具有出色的軍事家的素質,權力就是我要得到的東西!”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是個學生尖子,17歲因成績優異而榮獲去白宮見肯尼迪總統的機會。回來後,他買了兩張畫像,貼在自己的房間,還寫下一段話:“我今年17歲。我發誓這一生一定要成為美國總統,服務美國民眾。”這些人並非個個天賦優異,他們的背景、學曆和運氣也不一定比普通人好,他們的人生起飛,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夢想的翅膀。
怎麽樣,看得熱血沸騰吧。這些故事嚐試告訴你:想做偉人,先立大誌,然後製定一個偉大的職業規劃。你應該在你很小的時候,就定下來,你這一輩子要幹什麽!否則,什麽領導主席總統ceo,都和你無關了!
這裏的故事和真實曆史的差距有待考證,但不管是中國的陳勝、劉邦、劉備和周恩來,或者是外國的拿破侖和克林頓,他們都沒有做出“完美的職業規劃”,清晰地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幹嗎。克林頓倒是有點預見力,但是他的規劃也不可能精確到這種程度:我50歲要當總統,所以我40歲當州長,我在30歲的時候要當議員,20歲的時候我一定要努力泡到希拉裏,這樣我就可以在53歲和萊溫斯基在白宮鬼混了。
百分百的規劃除了給自己買個安心以外,毫無作用,理由有三:第一,不是我不明白,是這個世界變化快。
今天的中國處在高速的發展中,《活著》的作者餘華說:“一個西方人活4年才能經曆這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人隻需40年就經曆了。”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hrm)29年的年度報告指出:2010年最需要的10種職業,在24年根本不存在。
未來的50年是整個世界更快發展的50年,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出現什麽新型的職業,所以你不可能相信一個預言未來50年的算命。
從長遠發展規劃上,ge不主張做10-20年很長時間的業務規劃,一般最多隻做3年的業務規劃。曾經有一位員工做了一份ge未來20年的銷售預測,韋爾奇問他,你計劃在毛裏求斯銷售多少,你知道毛裏求斯在什麽地方嗎?
事實上,ge的做法很合理——一個10年的規劃意義不大。今天我們從事的工作,很多都是20年前我們聞所未聞的,比爾·蓋茨開微軟的時候,不可能知道今天有互聯網;喬布斯做蘋果的時候,也規劃不出來iphone。所以,職業是自身天賦和現在世界局勢的結合,我們能規劃的,隻是我們目前視線能看到的部分。職業規劃師會比你看得遠一些,他也比你更了解你的天賦和未來的趨勢。亞裏士多德說:“你的天賦與社會需求的結合點,就是你的職業所在。”天賦在慢慢增長,社會需求在不斷變化,你的最佳職業也在不斷地變化。
第二,一個過於明確的目標,會讓你對新出現的機會視而不見。
想想看,如果你從18歲就開始規劃你的未來,並且在未來20年隻往那個方向走,想象會錯過多少機會?
尼古拉斯·海耶克極成功地挽救了瑞士破產的鍾表產業,讓它成為數十億的鍾表帝國,他說:“你的時間需要規劃,但永遠不要百分之百地規劃它。如果那樣的話,你會扼殺自己創造性的衝動。”
第三, 請相信the best is not yet toe!
《牧羊少年奇異之旅》裏麵有一個小的情節,當煉金士送給修士一塊金子的時候,修士說:“這是我這一輩子最大的好運。”煉金士說:“別這麽說,因為生活會聽見的,它會吝嗇地給你好運。”就像阿甘一樣,對未來的生活保持憧憬,生活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自己畢業於建築工程專業,雖然在大學裏我就痛恨我自己的專業,但是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以做培訓師和谘詢師為生。大學畢業以後我在一個英國的建築師事務所做了半年,實在不能忍受畫圖之苦,就辭職了,和兩個朋友合作開始做裝修工程。裝修很累,我發現最吸引我的是做建築(那個時候就喜歡設計了,哈哈)。很快我決定出國讀書讀建築學,要出國,自然就要去新東方。
在新東方47中的住宿部,我第一次接觸新東方的課堂,我深深地被這樣鮮活的老師和我身邊這群同學打動——我覺得這樣講課,我也行!我喜歡和這群人這樣相處!於是我決定來這個地方成為一個老師。
再後來的故事我想你們都知道了,由於看到太多人讀著最好的大學,做著最好的工作,卻依然過得痛苦不堪,我覺得告訴別人為什麽出國,比幫助別人背單詞出國重要。我開始了職業規劃谘詢。
這個時候我絕望地發現,我又和這群人遠離了。職業規劃的一個谘詢需要花費的時間太長,很少有人可以支付這樣的費用(即使我把費用降到了最低)。即使我全部做公益谘詢,也無法解決絕大部分人的問題。這讓我開始轉行做職業規劃的培訓,這是我現在可以看到的幫助更多人找到自己方向的辦法。
在我20歲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生命會像上麵講過的那樣。我曾以為我會是一個音樂樂手,有自己的錄音工作室,又或者是一個海歸建築師,在中國有幾所自己的房子。但是顯然我的規劃完全失敗了。我在做一個讓中國人成長為自己的樣子的機構,每天麵對那些希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好的人,幫助他們從思想的鐐銬中解放,活出自己的精彩。
回想十年前的那個我,那個一臉稚氣的我,那個一心想當建築師的我,又怎麽可能規劃出來這樣的生命?生命給我的規劃遠遠比我想象的要好,我深深感激它。
如果生命是旅途,你的眼睛就好像探照燈。你永遠隻能看到你所在之處的一百米處,一百米開外的地方到底怎麽樣你並不清楚。你能聽到很多傳奇和故事,但是無法做確切的計劃。在你的視野範圍之內,你需要精細的計劃;在你聽說的範圍之內,你需要大方向的規劃;而在那些你連聽都沒有聽到過的地方,你需要的是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