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他的祖父李虎,是後魏的隴西郡公,官最高到太尉,死後追封唐國公,這就是後來李淵所建大唐年號的來曆。李淵的父親繼承了唐國公的封號,在北周時任柱國大將軍。在公元566年(北周天和元年)出生於長安,僅7歲就繼承了唐國公的稱號。因為有了較高的出身,加上他本人的豁達與寬厚、才幹出眾,因此他威望很高。他的妻子竇氏也是隋朝貴族出身,作為一名難得的賢內助,竇氏對李淵的作用不可忽視。
竇氏的聰明超出了一般人。隋煬帝看到李淵的臉上皺紋多,便戲稱李淵是“阿婆”。李淵回了家很不高興,竇氏問清原因,馬上賀喜道:“這是吉兆啊,你繼承的是唐國公,‘唐’便是‘堂’,‘阿婆麵’就是指‘堂主’啊!”竇氏指的是李淵將來要做皇帝,取代隋煬帝。
竇氏在政治方麵對李淵的幫助是非常大的。李淵原來有不少駿馬,竇氏就勸他獻給愛馬的隋煬帝:“皇上喜歡鷹和馬,您是知道的,現在應該把駿馬獻給皇上,不該自己留著,招人閑言誣陷。”李淵開始還舍不得他的駿馬,後來真的被隋煬帝責問。竇氏在45歲時去世,李淵這才細細琢磨亡妻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經常給隋煬帝送駿馬鷹犬,隋煬帝果然異常高興,很快升李淵為將軍。李淵流著淚對兒子們說:“我如果早點聽你們母親的話,早就做上這種官了。”
李淵原來做過刺史,在隋煬帝即位之初做了滎陽(今河南滎陽)、樓煩(今山西靜樂縣)兩個郡的太守,後來任殿內少監、衛尉少卿。公元613年(大業九年),隋煬帝征伐高麗時,李淵在懷遠鎮督運糧草。這時,楊玄感利用民憤舉兵反隋,後來失敗。在這期間,李淵奉命鎮守弘化郡(今甘肅慶陽縣),廣交天下豪傑,遭到隋煬帝的猜疑。在615年調任山西、河東,到達龍門時,遇上了母端兒農民起義,李淵領兵擊敗了起義軍,收編萬餘人,實力大增。第二年,他升為右驍衛將軍,任太原道安撫大使,從此落腳太原,經營後來的起家之地。
鎮守太原之初,李淵就表現出過人的軍事謀略。隋煬帝從樓煩巡遊到雁門時,被突厥兵包圍,因為李淵的太原兵才得以解圍。隋煬帝便讓他和馬邑郡守王仁恭一同北擊突厥。但他們的兵馬很少,不足五千。李淵便選出擅長騎射的兩千騎兵,吃住騎射仿效突厥兵,向突厥炫耀武力,等和突厥兵遭遇時李淵便下令攻擊,結果打敗突厥。從此之後,突厥不敢再輕易南下了。
617年,李淵正式任太原留守,成為一地最高長官。這裏糧草充足,兵員廣闊,李淵在此紮下根來,開始積蓄力量。
李淵為了鞏固太原這塊根據地,北麵和突厥交好,消除隱患,南麵主要是鎮壓了曆山飛起義軍。李淵通過收編其殘餘,進一步壯大了自己的力量。
公元611年(大業七年),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全國共有近二百多支反隋起義軍。後來逐漸形成三支主力,即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李密、翟讓的瓦崗軍。
在617年,馬邑郡(今山西朔縣)人、鷹揚府校尉劉武周因為和太守王仁恭的侍女私通,怕被發現,便以貪汙之名殺死了王仁恭,起兵建立定陽國,自稱天子。
李淵就以討伐劉武周為名,開始招兵。因為這時還是以隋朝官員的名義行事,所以在很短的時間裏便招到近萬人。這遭到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猜疑,他們都是隋煬帝的親信,對李淵頗有戒心。李淵則拉攏、利用他們身邊的親信掌握其動向。等李淵要正式起兵時便設計鋤掉了身邊的兩個隱患。
617年(大業十二年)農曆五月十四日的夜裏,李淵命李世民在晉陽(即太原)宮城外埋下伏兵。第二天早晨,李淵和王威、高君雅議事。劉文靜領開陽府(太原十八府之一)的司馬劉政會到庭中,說有密狀給李淵。李淵便讓他交上來,但劉會政卻不交,說要告的是副留守,隻有李淵才能看。李淵假裝吃驚地說:“怎麽會有這種事?”李淵看後便對大家說:“王威、高君雅要勾結突厥入侵。”於是命人逮捕了他們二人。第二天,恰好有突厥幾萬人圍攻太原,這更使人相信了。李淵趁機將二人殺掉。
除了內患,李淵又智退突厥兵,然後與突厥和好,消除了北方的威脅。
殺掉王威和高君雅之後,李淵便和將士緊密防守,對付突厥。他命裴寂和劉文靜堅守城門,同時又讓大門洞開。城牆上不豎旗幟,守城士兵不許張望、喧嘩,這使突厥不明底細,不敢入城。李淵又在夜裏派兵出城,早晨改道進城,使突厥誤以為是援兵到達。最後突厥隻好退兵走了。李淵的軍事智謀由此可見一斑。
突厥兵雖然退去了,但難保不再來。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李淵給突厥寫了書信:“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信中為了穩住突厥,李淵委曲求全地用了臣下的語氣,這樣做也是為了給南下用兵掃除後顧之憂。事實證明,李淵的策略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617年(大業十三年)農曆七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正式起兵。在發布的檄文裏斥責隋煬帝聽信讒言,殺害忠良,窮兵黷武,致使民怨沸騰,“豺狼充於道路”,因此,李淵要廢掉昏君隋煬帝,尊為太上皇,然後擁立代王楊侑為帝。其實,這僅僅是李淵的一種號召天下的策略。
這時,李淵剛從太原起兵,瓦崗軍首領李密便寫信給李淵,想和他結盟共圖大計,實際上是想讓李淵尊他為盟主。李淵收到信後,非常高興,他當時正需要有人為他阻擋中原還沒有被消滅的隋朝軍隊,使他免去後顧之憂,集中兵力拿下長安。於是李淵給李密回信,對李密極力吹捧,說自己沒有取代隋朝之意,這就是李淵自己所說的“卑辭推獎以驕其誌”的計策,先麻痹李密,讓他阻擋中原的隋軍西進。
李密受到李淵的回信也是非常高興,於是專心於對付東麵的隋軍。一東一西,兩個李姓人開始了較量,但李密最後還是稍遜一籌,敗在李淵手下,還丟了性命。
在618年,瓦崗軍和洛陽的隋軍作戰失利,李密想東山再起,卻遭到了部將們的反對,他隻好到長安投靠李淵。李淵熱烈歡迎他,當成貴賓對待,常稱李密為弟,還將表妹嫁給他。但後來李密又嫌棄官小,對李淵說想回山東收服部下,幫李淵拿下洛陽。
李淵表麵上答應了他的要求,暗地裏卻派長史張寶德監視,等李密離開長安要出關時李淵卻下令讓他留一半兵在華州(今陝西華縣)。這時,和李密同行的張寶德向李淵告密說李密要叛亂,實際是張寶德怕李密跑掉自己擔不起責任。李淵便命李密一人入朝。李密感到大禍臨頭,便起兵想闖出關去,結果被圍殲。在和李密的鬥爭中,李淵充分利用了李密驕傲自大的缺陷,在開始吹捧李密,等長安拿下後,李密投靠他時又設計除掉了這個隱患。
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後,便以進軍關中拿下長安為最終目標。西進的第一個障礙便是西河郡(今山西汾陽縣)。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倆僅用了九天便得勝而歸,使得李淵喜出望外。
然後,李淵建立了自己的基本的軍事和政權機構:設置大將軍府,自稱大將軍,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領左三軍;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領右三軍;裴寂和劉文靜為長史司馬。
第二戰是決戰霍邑(今山西霍縣)。在霍邑的西北有個賈胡堡,是霍邑的門戶,但守衛霍邑的宋老生卻沒有派兵把守,李淵由此斷定宋老生是個無能之輩。
李淵害怕宋老生守城不出,打成持久戰對自己不利。李世民卻認為可以挑戰引他出來決戰。於是李淵讓兩個兒子領幾十名騎兵進城觀察,自己將部隊分成十幾隊,從城東南到西南,擺出一副安營攻城的架勢。宋老生果然中計,以為李淵要攻城,便領兵三萬出戰。李淵領兵假裝後退,讓李建成和李世民領兵搶占了東門和南門,切斷了宋老生的退路。在交戰中李淵又散布宋老生已經戰死的謠言,動搖了隋軍的軍心。隋軍大敗,全軍覆滅。宋老生也在被守軍用繩子往城牆上提時,被李淵的軍頭盧軍諤跳起殺死。李淵順利占領了霍邑。
此後,李淵又攻打河東,沒有攻下。李淵聽從了李世民直接入關中的建議,分兵攻長安。等圍攻長安成功建立唐朝之後,又繼續圍困,到620年(唐高祖武德三年)農曆正月才最終占領河東。
在招降長安失敗後,李淵下令攻城,占領之後又下令禁止擄掠百姓,受到百姓們夾道歡迎。在617年(隋大業十三年)的農曆十一月,李淵擁立隋代王楊侑為帝,即隋恭帝,改元義寧,尊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的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為大丞相,封唐王,以武德殿為丞相府(所以後來李淵便以“武德”為自己在位時的年號),李世民為秦王。這實際是在為以後稱帝搞一個過渡。
到618年(大業十四年)農曆五月,隋煬帝的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在江都兵變,勒死了隋煬帝,然後立秦王楊浩為帝,自己做大丞相,隨後領兵十萬北上,但被李密打敗。宇文化及敗走魏縣(今河北大名東),毒死楊浩,自己稱帝,建立鄭國。第二年,過了皇帝癮的宇文化及在聊城被竇建德殺死。
隋煬帝一死,李淵便甩開了隋恭帝,在618年(武德元年)逼楊侑禪位,稱帝建立唐朝,改年號為武德,定都長安。
竇氏的聰明超出了一般人。隋煬帝看到李淵的臉上皺紋多,便戲稱李淵是“阿婆”。李淵回了家很不高興,竇氏問清原因,馬上賀喜道:“這是吉兆啊,你繼承的是唐國公,‘唐’便是‘堂’,‘阿婆麵’就是指‘堂主’啊!”竇氏指的是李淵將來要做皇帝,取代隋煬帝。
竇氏在政治方麵對李淵的幫助是非常大的。李淵原來有不少駿馬,竇氏就勸他獻給愛馬的隋煬帝:“皇上喜歡鷹和馬,您是知道的,現在應該把駿馬獻給皇上,不該自己留著,招人閑言誣陷。”李淵開始還舍不得他的駿馬,後來真的被隋煬帝責問。竇氏在45歲時去世,李淵這才細細琢磨亡妻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經常給隋煬帝送駿馬鷹犬,隋煬帝果然異常高興,很快升李淵為將軍。李淵流著淚對兒子們說:“我如果早點聽你們母親的話,早就做上這種官了。”
李淵原來做過刺史,在隋煬帝即位之初做了滎陽(今河南滎陽)、樓煩(今山西靜樂縣)兩個郡的太守,後來任殿內少監、衛尉少卿。公元613年(大業九年),隋煬帝征伐高麗時,李淵在懷遠鎮督運糧草。這時,楊玄感利用民憤舉兵反隋,後來失敗。在這期間,李淵奉命鎮守弘化郡(今甘肅慶陽縣),廣交天下豪傑,遭到隋煬帝的猜疑。在615年調任山西、河東,到達龍門時,遇上了母端兒農民起義,李淵領兵擊敗了起義軍,收編萬餘人,實力大增。第二年,他升為右驍衛將軍,任太原道安撫大使,從此落腳太原,經營後來的起家之地。
鎮守太原之初,李淵就表現出過人的軍事謀略。隋煬帝從樓煩巡遊到雁門時,被突厥兵包圍,因為李淵的太原兵才得以解圍。隋煬帝便讓他和馬邑郡守王仁恭一同北擊突厥。但他們的兵馬很少,不足五千。李淵便選出擅長騎射的兩千騎兵,吃住騎射仿效突厥兵,向突厥炫耀武力,等和突厥兵遭遇時李淵便下令攻擊,結果打敗突厥。從此之後,突厥不敢再輕易南下了。
617年,李淵正式任太原留守,成為一地最高長官。這裏糧草充足,兵員廣闊,李淵在此紮下根來,開始積蓄力量。
李淵為了鞏固太原這塊根據地,北麵和突厥交好,消除隱患,南麵主要是鎮壓了曆山飛起義軍。李淵通過收編其殘餘,進一步壯大了自己的力量。
公元611年(大業七年),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全國共有近二百多支反隋起義軍。後來逐漸形成三支主力,即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李密、翟讓的瓦崗軍。
在617年,馬邑郡(今山西朔縣)人、鷹揚府校尉劉武周因為和太守王仁恭的侍女私通,怕被發現,便以貪汙之名殺死了王仁恭,起兵建立定陽國,自稱天子。
李淵就以討伐劉武周為名,開始招兵。因為這時還是以隋朝官員的名義行事,所以在很短的時間裏便招到近萬人。這遭到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猜疑,他們都是隋煬帝的親信,對李淵頗有戒心。李淵則拉攏、利用他們身邊的親信掌握其動向。等李淵要正式起兵時便設計鋤掉了身邊的兩個隱患。
617年(大業十二年)農曆五月十四日的夜裏,李淵命李世民在晉陽(即太原)宮城外埋下伏兵。第二天早晨,李淵和王威、高君雅議事。劉文靜領開陽府(太原十八府之一)的司馬劉政會到庭中,說有密狀給李淵。李淵便讓他交上來,但劉會政卻不交,說要告的是副留守,隻有李淵才能看。李淵假裝吃驚地說:“怎麽會有這種事?”李淵看後便對大家說:“王威、高君雅要勾結突厥入侵。”於是命人逮捕了他們二人。第二天,恰好有突厥幾萬人圍攻太原,這更使人相信了。李淵趁機將二人殺掉。
除了內患,李淵又智退突厥兵,然後與突厥和好,消除了北方的威脅。
殺掉王威和高君雅之後,李淵便和將士緊密防守,對付突厥。他命裴寂和劉文靜堅守城門,同時又讓大門洞開。城牆上不豎旗幟,守城士兵不許張望、喧嘩,這使突厥不明底細,不敢入城。李淵又在夜裏派兵出城,早晨改道進城,使突厥誤以為是援兵到達。最後突厥隻好退兵走了。李淵的軍事智謀由此可見一斑。
突厥兵雖然退去了,但難保不再來。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李淵給突厥寫了書信:“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信中為了穩住突厥,李淵委曲求全地用了臣下的語氣,這樣做也是為了給南下用兵掃除後顧之憂。事實證明,李淵的策略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617年(大業十三年)農曆七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正式起兵。在發布的檄文裏斥責隋煬帝聽信讒言,殺害忠良,窮兵黷武,致使民怨沸騰,“豺狼充於道路”,因此,李淵要廢掉昏君隋煬帝,尊為太上皇,然後擁立代王楊侑為帝。其實,這僅僅是李淵的一種號召天下的策略。
這時,李淵剛從太原起兵,瓦崗軍首領李密便寫信給李淵,想和他結盟共圖大計,實際上是想讓李淵尊他為盟主。李淵收到信後,非常高興,他當時正需要有人為他阻擋中原還沒有被消滅的隋朝軍隊,使他免去後顧之憂,集中兵力拿下長安。於是李淵給李密回信,對李密極力吹捧,說自己沒有取代隋朝之意,這就是李淵自己所說的“卑辭推獎以驕其誌”的計策,先麻痹李密,讓他阻擋中原的隋軍西進。
李密受到李淵的回信也是非常高興,於是專心於對付東麵的隋軍。一東一西,兩個李姓人開始了較量,但李密最後還是稍遜一籌,敗在李淵手下,還丟了性命。
在618年,瓦崗軍和洛陽的隋軍作戰失利,李密想東山再起,卻遭到了部將們的反對,他隻好到長安投靠李淵。李淵熱烈歡迎他,當成貴賓對待,常稱李密為弟,還將表妹嫁給他。但後來李密又嫌棄官小,對李淵說想回山東收服部下,幫李淵拿下洛陽。
李淵表麵上答應了他的要求,暗地裏卻派長史張寶德監視,等李密離開長安要出關時李淵卻下令讓他留一半兵在華州(今陝西華縣)。這時,和李密同行的張寶德向李淵告密說李密要叛亂,實際是張寶德怕李密跑掉自己擔不起責任。李淵便命李密一人入朝。李密感到大禍臨頭,便起兵想闖出關去,結果被圍殲。在和李密的鬥爭中,李淵充分利用了李密驕傲自大的缺陷,在開始吹捧李密,等長安拿下後,李密投靠他時又設計除掉了這個隱患。
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後,便以進軍關中拿下長安為最終目標。西進的第一個障礙便是西河郡(今山西汾陽縣)。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倆僅用了九天便得勝而歸,使得李淵喜出望外。
然後,李淵建立了自己的基本的軍事和政權機構:設置大將軍府,自稱大將軍,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領左三軍;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領右三軍;裴寂和劉文靜為長史司馬。
第二戰是決戰霍邑(今山西霍縣)。在霍邑的西北有個賈胡堡,是霍邑的門戶,但守衛霍邑的宋老生卻沒有派兵把守,李淵由此斷定宋老生是個無能之輩。
李淵害怕宋老生守城不出,打成持久戰對自己不利。李世民卻認為可以挑戰引他出來決戰。於是李淵讓兩個兒子領幾十名騎兵進城觀察,自己將部隊分成十幾隊,從城東南到西南,擺出一副安營攻城的架勢。宋老生果然中計,以為李淵要攻城,便領兵三萬出戰。李淵領兵假裝後退,讓李建成和李世民領兵搶占了東門和南門,切斷了宋老生的退路。在交戰中李淵又散布宋老生已經戰死的謠言,動搖了隋軍的軍心。隋軍大敗,全軍覆滅。宋老生也在被守軍用繩子往城牆上提時,被李淵的軍頭盧軍諤跳起殺死。李淵順利占領了霍邑。
此後,李淵又攻打河東,沒有攻下。李淵聽從了李世民直接入關中的建議,分兵攻長安。等圍攻長安成功建立唐朝之後,又繼續圍困,到620年(唐高祖武德三年)農曆正月才最終占領河東。
在招降長安失敗後,李淵下令攻城,占領之後又下令禁止擄掠百姓,受到百姓們夾道歡迎。在617年(隋大業十三年)的農曆十一月,李淵擁立隋代王楊侑為帝,即隋恭帝,改元義寧,尊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的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為大丞相,封唐王,以武德殿為丞相府(所以後來李淵便以“武德”為自己在位時的年號),李世民為秦王。這實際是在為以後稱帝搞一個過渡。
到618年(大業十四年)農曆五月,隋煬帝的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在江都兵變,勒死了隋煬帝,然後立秦王楊浩為帝,自己做大丞相,隨後領兵十萬北上,但被李密打敗。宇文化及敗走魏縣(今河北大名東),毒死楊浩,自己稱帝,建立鄭國。第二年,過了皇帝癮的宇文化及在聊城被竇建德殺死。
隋煬帝一死,李淵便甩開了隋恭帝,在618年(武德元年)逼楊侑禪位,稱帝建立唐朝,改年號為武德,定都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