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安格利斯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也是一位聲學家,專門為博物館和其他公共場所生產音頻設備。有一天晚上,我們談到了鬼魂和維克對低頻聲波的推測。莎拉也對次聲波有強烈的興趣,所以建議我們倆聯合起來做個實驗。我們需要一個能夠吸引很多人的活動,而且人們可以評估活動中有無次聲波存在時的不同感受。莎拉的想法是把次聲波加入到現場音樂會的某些旋律中,並觀察秘密釋放的聲波是否會影響觀眾對音樂的感受。比如說,次聲波會不會讓觀眾產生撞鬼時的詭異感覺,讓他們覺得有詭異的東西存在、突然渾身發冷、膀子後麵突然發麻等。
莎拉帶領一群優秀的工程師和物理學家打造出一台高科技的次聲波發射器,讓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地釋放次聲波。事實上,這是一條7米長的下水管,在中間部位裝了一個低頻揚聲器。該係統第一次啟動時莎拉剛好在場,以下就是她對當時場景的描述:下水管開始和燈管、家具以及其他一些零碎的東西產生共振。由於下水管發出的噪音極低,所以這種現象看起來非常奇怪。看著物體莫名其妙地開始振動,人們很容易就會以為是撞鬼了,事實上卻是次聲波產生的能量在作祟。
我們和我當時所帶的博士生塞倫·奧凱弗以及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聲學專家理查德·羅德博士、丹·西蒙博士組成了一個研究團隊。我們在倫敦南岸租用了一間大音樂廳,舉辦了兩場非同尋常的音樂會。
我們的計劃很簡單。每場音樂會都由著名的俄羅斯鋼琴家捷妮婭演奏幾首當代鋼琴曲。在音樂會的四個節點上,我們都會請現場的觀眾填寫一份調查問卷,評估他們對音樂的感受,並寫下任何非同尋常的體驗,比如麻酥酥的感覺或者突然感到渾身發冷。在其中的兩個節點之前,我們會讓整個音樂廳充滿次聲波。除了次聲波釋放的時間不同外,兩場音樂會是完全一樣的。為了將其他情感因素的影響降至最低,比如說人們對不同樂曲的偏好程度,我們采取了一種相對平衡的實驗流程。如果次聲波發射器在第一場音樂會的某一節處於開啟狀態,那麽在第二場音樂會的同一節就會被關閉。我們還小心謹慎地把次聲波控製在了人耳剛剛可以聽到的強度上,再加上捷妮婭所演奏的樂曲起到的掩護作用,觀眾根本不可能意識到次聲波的存在。
舉辦音樂會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麽容易。南岸音樂廳距離倫敦動物園不是很遠,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擔心次聲波會不會對某些動物造成影響,比如說像高爾頓在一個世紀前進行的聲波實驗那樣,讓動物變得“異常躁動不安”。經過粗略的計算後,我們得出了結論:動物園裏那些四條腿的朋友沒有什麽可讓我們擔心的。不過,同樣的估算也顯示,如果我們不特別小心謹慎,我們就得擔心音樂廳裏的觀眾了。高強度的次聲波會對人體產生不利的影響。很顯然,我們隻想讓觀眾感受到安全的次聲波。潛在的問題就在於次聲波會在音樂廳內回蕩,所以並不能排除次聲波在音樂廳的某個位置會進行疊加,從而產生強度異常大的次聲波並對觀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很有必要在音樂會正式開始前啟動發射器,並讓理查德和丹仔細評估音樂廳各個位置的次聲波強度。
研究團隊在音樂會開演的當天早晨集合,裝有低頻揚聲器的下水管安裝在了音樂廳的後麵。我們啟動了次聲波發射器並把音量調到了最大,隨後就在音樂廳內展開了地毯式監測。結果令我們非常高興,音樂廳內沒有任何位置出現特別危險的高強度次聲波。這下我們放心了,於是繼續全身心地投入到實驗的準備工作之中。
我的任務是負責主持音樂會。歡迎大家光臨現場,向大家解釋實驗的目的,並確保大家準確無誤地填寫調查問卷。塞倫負責決定在哪一首曲子中加入次聲波,所以坐在了負責控製發射器的理查德和丹旁邊。莎拉是整個團隊的頭兒,她還將在音樂會後主持一次討論並解釋這次活動背後的科學意義。捷妮婭負責在音樂會上演奏每一首樂曲。
舉辦這種類型的現場活動總是讓人非常緊張。通常來說隻有一次成功的機會,如果出了任何狀況,我們可就在公眾麵前丟大人了。事先的宣傳讓音樂會的門票銷售一空,在第一場音樂會開始前,我和捷妮婭緊張地等在後台。當200名觀眾全部入座後,音樂廳的燈光逐漸暗了下來。我走上舞台,歡迎大家光臨這場獨特的音樂會。捷妮婭的演奏可謂完美,次聲波發射器也按計劃啟動和關閉,觀眾們也都沉浸在了鋼琴曲中,聽得如醉如癡。每位觀眾在聽完四個實驗曲目後都完整地填寫了調查問卷,並在離開大廳的時候把問卷交還給了我們。我其實沒有必要那麽緊張。整場音樂會都進行得非常順利。大約一小時後,我們上演了第二場音樂會,隻不過這次換了另外200名觀眾。這一切結束後,我們就到附近的酒吧休息去了。
在接下來的一周裏,我的研究助理將調查問卷的數據輸到了電腦裏,並對結果進行了分析。那麽,莎拉的周密規劃和精心準備都收到成效了嗎?次聲波真的讓現場的觀眾產生了毛骨悚然的感覺嗎?如果是這樣,這將是驗證維克設想的第一個實驗,它將能夠證明某些靈異現象的確可能是低頻聲波造成的。好消息是沒有一名觀眾出現令人不寒而栗的“褐色音符”現象。更好的消息是,正如預期的那樣,觀眾的確在演奏加入次聲波的樂曲時有了更多詭異的感覺。效果很明顯,平均而言,在有次聲波存在時,表示有詭異感覺的人數竟然多出了22%。人們對詭異感覺的描述都非常有趣。在演奏一首樂曲時,次聲波如潮水般湧進了音樂廳,一名觀眾表示,當時感覺“手腕開始發抖,胃也變得很不舒服”,另一名觀眾則說感覺到“心跳加速,出現了耳鳴,很緊張”。在另一個釋放次聲波的節點上,一名男士說他“感覺坐在了即將起飛的噴氣式飛機上”,另一名女士則表示:“身體和胳膊都有高潮前那種繃緊的感覺,但雙腿沒有。”
世界各地的媒體都對我們的實驗結果進行了報道。結果很多主題公園都開始主動跟研究團隊聯係,詢問是否可以利用次聲波讓他們的恐怖遊戲變得更令人膽戰心驚。然而,這還不是本項目最奇怪的產物。我們已經證實了,有些靈異現象可能是由次聲波導致的,但有一些學者對這個觀點做了進一步的發揮。他們表示,同樣的低頻聲波或許也能夠在創造所謂的神聖體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英國瑞丁大學的艾倫·華生和大衛·基廷為蘇格蘭新石器時代的古墓搭建了一個電腦模型。研究人員表示,利用這個模型可以產生次聲波共振頻率。鑒於此,一個人如果敲擊一麵30厘米的鼓也能產生強大的低頻聲波。其他一些研究人員則表示,某些教堂裏的大型管風琴也可以產生類似的效果。
在準備音樂會的時候,研究團隊剛好拜訪了幾家教堂,結果發現教堂裏的大型管風琴的確可以產生強度可觀的次聲波。這意味著那些在教堂裏感覺到上帝顯靈的人很可能是對大型管風琴發出的超低聲波產生了反應。一位管風琴製造商私下向研究團隊透露的信息進一步驗證了這種觀點。他告訴研究人員,由於人們聽不到這些大型管風琴發出的聲音,所以它們可以被看作營造小氛圍的昂貴方法,或者幫助信徒找到上帝的一種簡便方式。
莎拉帶領一群優秀的工程師和物理學家打造出一台高科技的次聲波發射器,讓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地釋放次聲波。事實上,這是一條7米長的下水管,在中間部位裝了一個低頻揚聲器。該係統第一次啟動時莎拉剛好在場,以下就是她對當時場景的描述:下水管開始和燈管、家具以及其他一些零碎的東西產生共振。由於下水管發出的噪音極低,所以這種現象看起來非常奇怪。看著物體莫名其妙地開始振動,人們很容易就會以為是撞鬼了,事實上卻是次聲波產生的能量在作祟。
我們和我當時所帶的博士生塞倫·奧凱弗以及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聲學專家理查德·羅德博士、丹·西蒙博士組成了一個研究團隊。我們在倫敦南岸租用了一間大音樂廳,舉辦了兩場非同尋常的音樂會。
我們的計劃很簡單。每場音樂會都由著名的俄羅斯鋼琴家捷妮婭演奏幾首當代鋼琴曲。在音樂會的四個節點上,我們都會請現場的觀眾填寫一份調查問卷,評估他們對音樂的感受,並寫下任何非同尋常的體驗,比如麻酥酥的感覺或者突然感到渾身發冷。在其中的兩個節點之前,我們會讓整個音樂廳充滿次聲波。除了次聲波釋放的時間不同外,兩場音樂會是完全一樣的。為了將其他情感因素的影響降至最低,比如說人們對不同樂曲的偏好程度,我們采取了一種相對平衡的實驗流程。如果次聲波發射器在第一場音樂會的某一節處於開啟狀態,那麽在第二場音樂會的同一節就會被關閉。我們還小心謹慎地把次聲波控製在了人耳剛剛可以聽到的強度上,再加上捷妮婭所演奏的樂曲起到的掩護作用,觀眾根本不可能意識到次聲波的存在。
舉辦音樂會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麽容易。南岸音樂廳距離倫敦動物園不是很遠,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擔心次聲波會不會對某些動物造成影響,比如說像高爾頓在一個世紀前進行的聲波實驗那樣,讓動物變得“異常躁動不安”。經過粗略的計算後,我們得出了結論:動物園裏那些四條腿的朋友沒有什麽可讓我們擔心的。不過,同樣的估算也顯示,如果我們不特別小心謹慎,我們就得擔心音樂廳裏的觀眾了。高強度的次聲波會對人體產生不利的影響。很顯然,我們隻想讓觀眾感受到安全的次聲波。潛在的問題就在於次聲波會在音樂廳內回蕩,所以並不能排除次聲波在音樂廳的某個位置會進行疊加,從而產生強度異常大的次聲波並對觀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很有必要在音樂會正式開始前啟動發射器,並讓理查德和丹仔細評估音樂廳各個位置的次聲波強度。
研究團隊在音樂會開演的當天早晨集合,裝有低頻揚聲器的下水管安裝在了音樂廳的後麵。我們啟動了次聲波發射器並把音量調到了最大,隨後就在音樂廳內展開了地毯式監測。結果令我們非常高興,音樂廳內沒有任何位置出現特別危險的高強度次聲波。這下我們放心了,於是繼續全身心地投入到實驗的準備工作之中。
我的任務是負責主持音樂會。歡迎大家光臨現場,向大家解釋實驗的目的,並確保大家準確無誤地填寫調查問卷。塞倫負責決定在哪一首曲子中加入次聲波,所以坐在了負責控製發射器的理查德和丹旁邊。莎拉是整個團隊的頭兒,她還將在音樂會後主持一次討論並解釋這次活動背後的科學意義。捷妮婭負責在音樂會上演奏每一首樂曲。
舉辦這種類型的現場活動總是讓人非常緊張。通常來說隻有一次成功的機會,如果出了任何狀況,我們可就在公眾麵前丟大人了。事先的宣傳讓音樂會的門票銷售一空,在第一場音樂會開始前,我和捷妮婭緊張地等在後台。當200名觀眾全部入座後,音樂廳的燈光逐漸暗了下來。我走上舞台,歡迎大家光臨這場獨特的音樂會。捷妮婭的演奏可謂完美,次聲波發射器也按計劃啟動和關閉,觀眾們也都沉浸在了鋼琴曲中,聽得如醉如癡。每位觀眾在聽完四個實驗曲目後都完整地填寫了調查問卷,並在離開大廳的時候把問卷交還給了我們。我其實沒有必要那麽緊張。整場音樂會都進行得非常順利。大約一小時後,我們上演了第二場音樂會,隻不過這次換了另外200名觀眾。這一切結束後,我們就到附近的酒吧休息去了。
在接下來的一周裏,我的研究助理將調查問卷的數據輸到了電腦裏,並對結果進行了分析。那麽,莎拉的周密規劃和精心準備都收到成效了嗎?次聲波真的讓現場的觀眾產生了毛骨悚然的感覺嗎?如果是這樣,這將是驗證維克設想的第一個實驗,它將能夠證明某些靈異現象的確可能是低頻聲波造成的。好消息是沒有一名觀眾出現令人不寒而栗的“褐色音符”現象。更好的消息是,正如預期的那樣,觀眾的確在演奏加入次聲波的樂曲時有了更多詭異的感覺。效果很明顯,平均而言,在有次聲波存在時,表示有詭異感覺的人數竟然多出了22%。人們對詭異感覺的描述都非常有趣。在演奏一首樂曲時,次聲波如潮水般湧進了音樂廳,一名觀眾表示,當時感覺“手腕開始發抖,胃也變得很不舒服”,另一名觀眾則說感覺到“心跳加速,出現了耳鳴,很緊張”。在另一個釋放次聲波的節點上,一名男士說他“感覺坐在了即將起飛的噴氣式飛機上”,另一名女士則表示:“身體和胳膊都有高潮前那種繃緊的感覺,但雙腿沒有。”
世界各地的媒體都對我們的實驗結果進行了報道。結果很多主題公園都開始主動跟研究團隊聯係,詢問是否可以利用次聲波讓他們的恐怖遊戲變得更令人膽戰心驚。然而,這還不是本項目最奇怪的產物。我們已經證實了,有些靈異現象可能是由次聲波導致的,但有一些學者對這個觀點做了進一步的發揮。他們表示,同樣的低頻聲波或許也能夠在創造所謂的神聖體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英國瑞丁大學的艾倫·華生和大衛·基廷為蘇格蘭新石器時代的古墓搭建了一個電腦模型。研究人員表示,利用這個模型可以產生次聲波共振頻率。鑒於此,一個人如果敲擊一麵30厘米的鼓也能產生強大的低頻聲波。其他一些研究人員則表示,某些教堂裏的大型管風琴也可以產生類似的效果。
在準備音樂會的時候,研究團隊剛好拜訪了幾家教堂,結果發現教堂裏的大型管風琴的確可以產生強度可觀的次聲波。這意味著那些在教堂裏感覺到上帝顯靈的人很可能是對大型管風琴發出的超低聲波產生了反應。一位管風琴製造商私下向研究團隊透露的信息進一步驗證了這種觀點。他告訴研究人員,由於人們聽不到這些大型管風琴發出的聲音,所以它們可以被看作營造小氛圍的昂貴方法,或者幫助信徒找到上帝的一種簡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