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作家安德魯·馬修斯說:“每人都希望自己是快樂的,可我們都太忙了,都把快樂這事給忘了。對很多人來說,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在平凡和簡單中尋找一種樂趣。”他認為,“不是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是快樂的,大家都有傷心、低落、失望的時候,重要的是我們能從失望和絕望中走出陰影。快樂有兩種:一種是比較嘩眾取寵的快樂,另一種是你內心深處真正感到快樂—你在做一些很有意義、對他人有幫助的事情。”


    的確,這種源自內心深處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那種求助於毒品、酒精和性所產生的所謂“快樂”,事實上隻是一種生理的快感,並非快樂。快感稍縱即逝,快樂浸潤綿長,短長舍取,雖愚者亦知矣。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心中能時時生出快樂,渴望快樂能夠長伴終生,其實大部分都不知道,快樂其實是一種習慣。


    有位年輕人,失戀又失業,做什麽事都不如意。心理醫生幫他探究原因,發現原來在他很小的時候,常被保姆推倒取樂,使他在人生學到的第一個防衛機製就是“肢體緊繃、兩腿微張而立”,使自己不輕易跌倒。這個身體動作不知不覺帶入到他的人際關係和工作領域,造成了他和別人相處的壓力。


    另一個故事的主角是位年輕太太,她總是浮現“會跌跤”的心理暗示,而結果也真的如同所擔心的那樣,處處摔倒、碰壁,與婆婆關係不和,與同事關係緊張。原來,她剛學走路時,每次她站起身,外婆總是緊張兮兮地大叫:“小心,會跌破頭!”這樣的尖叫,深深地留在了她的潛意識中,此後,每次嚐試什麽事時,她都會被“你會跌跤”這個負麵想法卡住。


    “快樂”其實是一種習慣,生理上的習慣和心理上的習慣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從小給孩子錯誤的心理暗示,孩子就會形成不快樂的心理障礙,嚴重影響其長大後的言行舉止。因此,想讓孩子明天得到快樂,家長就要在他小的時候給他種下一顆“快樂的種子”。


    快樂可以成為一種行為習慣,快樂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狀態,快樂的心態決定快樂的命運。養成快樂的心理習慣,我們就會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因為快樂的習慣將使我們不受外在條件的支配。


    我們每個人的心都像一塊磁石,當我們心存快樂、充滿友善的時候,周圍快樂美好的因素就自然被吸引到我們身邊;反之,當我們悲觀失望、憂鬱冷漠的時候,周圍壓抑、憂傷的事物也會追蹤而至。


    習慣從容,我們便會有坦然自若、大度淡泊的心態。麵對周圍環境的種種變化,我們將不急不躁,不驚不懼,不為自己不能主宰的事煩心,不試圖去“控製”任何事。這時,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的生活可以變得如此輕鬆,如此快樂。


    當快樂變成一種習慣,那麽快樂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永不會失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靜下來,才能看見自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心並收藏靜下來,才能看見自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