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廖士雍和趙國範雙雙到任,曆經兩個月的風雨飄搖,寧平省這艘郵輪,終於駛過危險路段,平穩航行了。


    在廖士雍就任前夕,畢太彰專門請厲元朗在秀園的別墅裏,深入交談。


    望著窗外景色,畢太彰有感而發,“時間過得真快,一晃都七月底,馬上就到八月份了。”


    “感覺這兩個月,就像坐過山車一樣,一會兒高,一會兒低,高高低低,起伏不平。好在堅持到終點,路變寬了,平了,我這脈搏跟著恢複勻速,血壓也平穩了。”


    畢太彰說得是實話。


    用度日如年來形容這段時間,再恰當不過。


    他當時麵臨兩種選擇,一個是調走,離開寧平是非之地。


    好處自不用說,可缺點是,沒有合適位置,或者說不是他希望所想。


    二是,繼續留在寧平,等到時機成熟,再做打算。


    權衡再三,畢太彰毅然選擇後者。


    他不想以一個失敗者身份,灰溜溜的逃離。


    那樣的話,寧平省將會成為他人生的最大黑點,永遠抹不掉的心病。


    也會成為別人笑柄。


    “逃跑書記”的代名詞,一旦扣在頭上,就跟孫猴子緊箍咒一般,很難摘下去。


    不得不承認,畢太彰看上去,至少不像表麵那麽羸弱,他的根基相當堅厚。


    正如厲元朗猜測那樣,畢太彰當初的頹廢之舉,的確上演一出苦情戲。


    一方麵演給上麵看,一方麵也是撒給寧平上下的煙霧。


    他要通過此法,檢驗寧平省委、省政府的同事們成色。


    有沒有摻假,有沒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偏偏吳淑雲中了圈套,以為這是一個難得大好時機,把畢太彰搞走,她就有可操作的空間了。


    在機場和厲元朗說得那番話,吳淑雲真正目的,是想聯合厲元朗一起逼走畢太彰。


    反正要是她接任書記,省長位置空出來,厲元朗就有希望奮力搏一把。


    然而出乎她的意料,厲元朗不為所動,堅決支持畢太彰,其接下來的做法,也印證這一點。


    就在吳淑雲和組織部談話結束的當晚,突然接到京城一位有分量人物打來的電話。


    在電話裏毫不客氣的痛斥吳淑雲,罵她是充血的豬腦子,光顧著眼前利益,傻嗬嗬鑽入人家設好的圈套,還渾然不覺。


    並且嚴肅指出,衝她在組織部門麵前這番表現,她的仕途到頭了,沒有任何逆轉機會。


    吳淑雲嚇得臉都白了,怎麽會?


    直到對方陳述其中利害關係,吳淑雲方才如夢初醒,差點昏厥倒地。


    一個背後說壞話的人,心胸如此狹隘、陰險,上麵怎會看?更別提重用了。


    省長保不住,隻能動用各種關係,總算體麵的退居二線,回歸家庭了。


    畢太彰談感受的時候,厲元朗沒有插嘴。


    一來不知道怎麽接話,說深說淺不好掌握。


    二來,畢太彰找厲元朗說話,更多是想一吐為快,把心裏煩悶發泄出來。


    縱觀整個寧平省,符合身份的隻有厲元朗一個人。


    要麽級別低,點頭哈腰、趨炎附勢一副奴才相。


    要麽口是心非,心眼裏藏著心眼。


    厲元朗為人正直,又是畢太彰信任的副手。


    所以,聊天從一開始就確定好各自定位,厲元朗隻有洗耳恭聽了。


    “回想這些日子的過往,就好比我走夜路。黑乎乎的看不清腳下路況,是否有礫石,有土坑,甚至還有人為放置的鼠夾。”


    “我被夾到或者摔跟頭,摔得鼻青臉腫,那麽就會有人暗中拍巴掌,振臂歡呼。而你,則跟他們不同。”


    說話間,畢太彰眼神從窗外移回到厲元朗身上,誠摯而又動情的說:“你是那個給我遞燈籠的人,讓我照亮,以便看清楚腳下的路,防止我摔倒受傷。”


    “元朗,我這次平安度過危機,也看清許多人的嘴臉。正好廖士雍同誌就要到任,我看全省幹部人事調整迫在眉睫,要盡快進入啟動階段。”


    “原來我打算動三分之一,現在看來,這個數字太保守了,關於這點,我想聽一聽你的想法。”


    說來說去,畢太彰最後這句話才是重點。


    他用比喻法,間接感謝厲元朗的幫忙。


    同時拋出人事議題,等於拋出一個巨大蛋糕,讓厲元朗和其共同分享。


    而且關於這次人事變動,畢太彰認為三分之二還是少了,他要大動作、大手術,徹底改變寧平省的人事布局。


    厲元朗略作思考,這樣做,無非是表達他對人事變動的認真態度而已。


    “我也覺得,廖省長到來,寧平上下需要新氣象。既然畢書記要有大的變動,是否能提高到四分之三呢?”


    “嗯,這樣最好。”畢太彰就等這句話。


    他和厲元朗不謀而合,達成一致意見,接下來就好操作了。


    廖士雍和趙國範同機抵達襄安機場。


    厲元朗代表省委,李奇武代表省政府前來接機。


    京城這次派出的規格很高,照例由倪德輝帶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位前不久剛離開寧平的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僅次於鄭元會的二號人物一經出現,足以表明組織部對廖士雍的重視程度了。


    握手寒暄的環節,倪德輝熟悉厲元朗,左手搭在厲元朗手背上,輕輕拍了拍,說道:“元朗同誌,我們又見麵了,我送上任幹部履新當中,你是我送的次數最多的一個。”


    厲元朗謙遜道:“倪部長是伯樂,我這匹馬無論走到什麽地方,也需要您這位伯樂領著,才不至於迷失方向。”


    “嗬嗬。”倪德輝笑了笑,指著厲元朗,對身旁的廖士雍打趣道:“看沒看見,元朗同誌這張嘴可夠厲害的,奉承話說得滴水不漏。”


    廖士雍跟著點頭,意有所指的回應,“我領教過元朗同誌的厲害之處,果然名不虛傳。”


    這句話頗有意味,足夠厲元朗揣摩一會兒的了。


    輪到廖士雍的時候,他極力表現出嚴肅態度,可那雙笑眼總讓人覺得威嚴不起來。


    不過,握手時,廖士雍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厲元朗明顯感受到,對方右手很有勁。


    趙國範五十歲,中等個頭,不胖不瘦。


    一頭濃密黑發,估計是染過的。


    打招呼中規中矩,因為這個場合,他不是主角,充其量就是友情客串。


    廖士雍到任後,迅速召開全省幹部大會。


    新上任的廖士雍、趙國範和邢敏飛就座於台上。


    各個精神飽滿,滿麵紅光。


    厲元朗作為省委三號人物,同樣坐在台上,隻不過他不是全場關注焦點,是個陪襯。


    大家目光除了關注廖士雍和趙國範之外,都不由自主的仔細觀察畢太彰的表情。


    尤其畢太彰講話中,涉及到金石瀚等人問題上,嚴厲指出金石瀚等人在寧平省興風作浪,嚴重影響到幹部作風,敗壞省委和省府的光輝形象。


    話鋒一轉,畢太彰主要就幹部作風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和深刻反思。


    表示省委在近期,將以整風肅紀為重點,大刀闊斧的全麵整頓幹部隊伍。


    明眼人一聽就明白,這是幹部調整前的信號。


    早就聽說省委要展開人事調動,特別是像茅江。


    市委書記空置一個多月,市長萬世銘暫時主持市委工作,名不正言不順,有些政令他無法做主,從而導致茅江在各方麵工作中,處於群龍無首的局麵。


    廖士雍上任講話,談不上有什麽亮點,基本屬於正常操作。


    全省幹部大會開得隆重,但也使大家深深陷入糾結當中。


    不知道接下來的幹部調整,是否牽扯到自己。


    有機會上位,當然是好的。


    可那些之前和金石瀚偶有接觸的人,則是另外一種心境了。


    喜歡正義的使命請大家收藏:()正義的使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義的使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旖旎小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旖旎小哥並收藏正義的使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