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周朝大軍陸續到達澤州,隊伍散亂,最嚴重的有些軍隊居然走失了建製,之後全軍在澤州休整,等待後續部隊。


    ......


    在史從雲看來,這一仗很關鍵,但並不能說大周全勝,甚至後幾個月在戰略判斷上有些問題。


    高平之勝後,很多老將領都是不主張繼續北上的,幾乎算是官家一意孤行要北攻打太原,以求一戰功成,結果傷亡不少,失了民心,太原還久攻不下。


    此役最初時,原本山西百姓是喜迎王師的,結果因周軍軍紀渙散,最終導致不少百姓失望透頂,覺得遼國軍隊、北漢軍隊和大梁(開封)軍隊都沒區別,反正都是會搶百姓,會殺百姓。


    可以說這點是此戰最失敗的地方,攻不攻得下太原都不算敗,頂多就是個平局,失了山西民心是最大的失敗。


    往後再次揮師河東不知要什麽時候了。


    史從雲記得曆史上應該要到趙匡胤繼位之後的開寶年間,至少十幾年之後。


    不過這些不能全怪郭榮。


    一來他隻是個剛剛繼位的皇帝,才繼位就麵臨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很少有人能比他更加果決敢於擔當。


    這次官家郭榮如果沒頂住,大周不說亡國,成為附屬的概率就很大,往後更是再無機會爭雄天下。


    曆史上能抓住這種決定國家命運的機會,果斷作出決策的皇帝很少,往往瞻前顧後,顧此失彼,每朝每代差不多也隻有被人記住的幾個能君能做到。


    但郭榮的短處也在此戰中表現得很明顯。


    他有魄力,有大局觀,有天下觀,心裏裝著百姓,卻在實際操作層麵還缺乏更多戰爭的經驗。


    高平戰後對後續戰局把控不住,以致太原之戰打得倉促混亂,約束不住大軍,各種情況突發。


    這也為難他了,當初郭榮是負責幫助先帝郭威經營後方的,後來節度使慕容彥超叛亂,郭威本想讓養子郭榮掛帥出征曆練,增添點戰爭經驗,結果還被宰輔馮道等人阻攔。


    說到馮道,聽說大軍在北漢期間,朝中發生一件大事,那就是宰輔馮道病死了。


    史從雲心想,無論如何,此戰先勝後敗,但從戰略上來看是贏了,官家郭榮的威信完全樹立起來,如此大周就不可能散。


    ......


    南下澤州的路上,史從雲是和潘美一道走的。


    五代十國人太多太亂,潘美是少數幾個他記得住的將領。


    他印象比較深刻的大將首先就是李處耘、曹彬、王全斌、韓通、趙匡胤等人。


    趙匡胤自不用說,除此之外他對李處耘記憶最深。


    因為李處耘是個愛玩心理戰的將領,比如把胖子煮了吃的操作著實令人很難不記住他。


    但還不單單隻是這些,李處耘的兒子李繼隆也是個中流砥柱的大將,他們父子一塊記憶比較深。


    不過他抓破腦袋仔細回憶,這時候李處耘十有八九是在陝西靜難軍節度使折從阮手下混日子吧?那肯定是見不到了。


    至於曹彬、王全斌、趙匡胤都是大名鼎鼎,自不用說,韓通作為陳橋兵變唯一被滅口的人當然令人印象深刻,老倒黴蛋了。


    而潘美不像那些人,不是獨當一麵的大將,但也是敗少勝多的良將,史從雲當然記得。


    這時候趕緊拉拉關係,說不定以後有用。


    此時潘美隻是郭榮身邊的供奉官,青袍八品,可越接近權力中樞——皇帝,機會越多啊!


    郭榮身邊都出多少人物了,郭榮的保安隊長趙匡胤,後來都代替他當皇帝了。


    像劉邦身邊的中涓灌嬰,中涓是個什麽官,就是給劉邦打掃辦公室的,可後來灌嬰幹嘛了?


    率領西漢騎兵軍團,擊敗項羽騎兵軍團的是他,攻下西楚國首都的是他,斷楚軍糧道的是他,最後領兵逼死項羽的還是他。


    看看,這就是皇帝身邊的人!


    隻要能靠近皇帝,那機會有的是,別看潘美如今隻是個供奉官,說不定哪天就飛黃騰達了。


    所以一路上史從雲是巧舌如簧,和他從相談甚歡,說到相見恨晚。


    一直到澤州等待幾日,王仲帶著之前留在各村鎮養傷的弟兄回來,一下把第一軍第一營補充到四百零九人,比出征時候還多了,不過整體減員很多。


    龍捷軍右廂減員兩千一百零六人,這是在潞州點兵之後的結果。


    這些減員並非完全戰死,有些是和大部隊走散,找不到了,有些則是傷殘,留在各地由地方政府出錢,百姓就地贍養。


    到從潞州往南,將士們終於擺脫了籠罩在頭上的遼國陰影,隊伍行進叢容很多,都歡快起來,戰終於打完,活下來的都是都如劫後餘生。


    官家在潞州又做了一番部署,關於各軍駐地的。


    不先給他們安排好落腳點,亂哄哄往南撤,說不定又是一出北漢國的悲劇。


    在北漢雖丟了民心,搶掠至少是在敵國,如果回到國境內也接著搶,那實在太不成體統,雖然五代十國中這樣的操作也很常見就是了。


    官家郭榮顯然是在戰爭中學習的,經曆太原之戰後,他很快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在潞州就把各軍駐地,撤退路線安排好,到時清楚明了,誰敢再犯,直接殺了就是!


    史彥超不出所料不能回鄭州,需率兵跟隨乘輿回京,之後就是論功行賞,於情於理都不能離開。


    而且在潞州的當天晚上,有緋袍官員來傳話,官家召見了老爹。


    雖然不知道他們具體談了什麽,但老爹回來後一開口史從雲就知道應該是談關於老爹的安排。


    史彥超讓他不要跟著大隊,而是帶少數人回家,去把家裏人從鄭州接到京城汴梁。


    光這一點,史從雲聽出許多信息。


    首先官家想讓史彥超繼續跟在他身邊領兵,不再外鎮,所以才會讓他們去京城。


    其次,官家直接召見史彥超去說,還要留在京城,顯然是將老爹當成心腹嫡係了。


    對比劉邦和灌嬰就知道,越是皇帝心腹,就越會放在身邊,哪怕官位低也比外麵的人受信任。


    最後,官家似乎並不準備放棄對外用兵。


    看皇帝準不準備對外用兵,看其放置心腹猛將的位置就能看出大概。


    猛將外鎮京城周圍,那大概是短期內不準備用兵,但如今官家不讓史彥超外鎮,而是留在京城,十有八九是隨時準備發動戰爭的。


    史彥超等人在京城,這樣朝廷才有人領兵,才能隨時發兵。


    可以說郭榮一上位,就展現出其野心誌向。


    史從雲還能說什麽,這種層麵的決策他隻能幹看著,心裏猜一猜,至於官家到底想啥,相公們到底想啥,鬼知道......


    他隻能聽從老爹的吩咐,將幾大車財物提前分給將士們,隨後帶著王仲、邵季和二十騎脫離大隊往南,搶在大軍前麵南下。


    走澤州翻山到懷州,隨後從懷州南麵渡河去往鄭州。


    他隻帶了皇帝賞賜的玉帶、錦袍,還有一些金銀物品。


    這年頭貨幣混亂,百姓大多都用以物易物,而通用的交易物品就是布匹,很多地方錢不一定花得出去,但用絹帛布匹就沒問題。


    不過他身上一包袱的東西就是一筆橫財,不說皇帝給的錦袍玉帶,就說其它東西大概也值個三五十緡。


    而且回到大梁之後,官家肯定還有後續賞賜,想想就爽!


    等到史彥超升官,他大概也能混個不大不小的官職,家裏就是兩個人拿俸祿了,日子會更好過。


    ........


    連日趕路,到六月下旬,史從雲在懷州南麵黃河邊找人渡河,之後那船家見他們都是軍人,不敢收錢,不過他還是給了。


    之後便迎著黃河邊一路往東,沒幾日就到熟悉的鄭縣。


    正帶著幾個人巡河邊的李全率先發現他們,裏麵笑臉迎上來,恭喜他們打了勝仗。


    史從雲可不想和他一個大男人寒暄,說兩句就打發他走,他想死大娘、小娘還有趙侍劍了。


    於是讓邵季、王仲先領人回軍營,自己帶著騎驢的王秋往南麵岔路走。


    走到寨子後方,遠遠的就看到小河邊蹲著和幾個大媽一起洗衣服的趙侍劍背影,在馬背上大喊:“趙侍劍,小爺回來了!快回家幫我卸甲。”


    說著打馬往院子裏跑。


    院裏聽到動靜,大娘小娘,幾個老人都紛紛出來,他暫時讓顧嬸將王秋安排到西院去住。


    王嬸看了低頭不敢說話的王秋一眼,一臉神秘笑容,便帶小姑娘去安頓了。


    其他人都圍上前,有人幫他牽馬,有人給他拍灰,將他圍在中間熱鬧非凡,像迎接凱旋的英雄。


    史從雲得意極了,勞資可不就是英雄嗎!


    “娘,你兒子這些天在河東殺敵一百二十多人,名震山西,現在山西那些小孩,聽到我的名號都嚇得不敢哭了.......”


    “小娘,你看看,這就是官家賜我的玉帶,別弄灰了,這上麵用的是南漢國進貢的玉石,珍貴得很.......”


    小娘噗嗤一笑,隨即道:“這玉看起來更像藍田的玉。”


    “哦,是嗎......”史從雲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幹笑一聲,連忙轉移話題:“這錦袍,官家賞賜的,漂亮吧,哪天我穿給你們看。”


    “........”


    史從雲得意洋洋,大娘則上下打量著他,不斷問道:“沒受傷吧?


    戰場上刀劍無眼.......可別留下病根啊,哪有傷到時我找個大夫來給好好給你看看.......


    戰場上能吃飽穿暖麽,看你都瘦了.......”


    小娘則眼中含淚:“回來就好,能回來就好......


    這兵荒馬亂的時節,能好好回來是佛祖保佑,前幾月我天天去城外寺裏給你們爺兩燒香祈願,改天帶你去上香還願。”


    現場場麵一度十分混亂,大家都各說各話,卻都說得十分開心,似乎有說不完的事想與對方分享。


    說了好一會兒,史從雲被眾人簇擁著進了院子,又在院子裏說。


    過了半個多時辰,他肚子咕嚕咕嚕的叫,跑了一天路,也餓了,大娘和小娘連忙都去給他造飯。


    史從雲提著東西回西院一看,旁邊多了間住人的屋子,便扯著嗓子問,“娘,誰搬到這來住了?”


    “侍劍......”他遠遠的聽到大娘從廚房那邊高聲答應他,根本不知道他隨便寫了封信,就改變了小姑娘的命,搞得人家被內定了。


    不一會兒,隱約見大門那邊小姑娘用木盆端著洗好的衣物回來。


    他就高呼道:“快快快,趙侍劍來幫我卸甲!”“趙侍劍幫我打瓢水,渴了。”


    “趙侍劍去幫我燒好水,要洗澡!”


    “趙侍劍你把蒸餅和羊肉端到我屋裏來,餓死我了......”


    “.......”


    折騰半天,卸了甲,舒舒服服的洗了個熱水澡,隨後換了身幹淨的衣服,吃了點東西墊底,騷包的把皇帝賜給他的錦袍穿在外名。


    史從雲才出來見人。


    不過一出門就轉上忙碌半天的趙侍劍,她額頭都是細密的汗珠,額前的烏黑秀發黏在一起,一條條的,整個人看起來有濕漉漉的感覺。


    可驚異的是這根本......不是趙侍劍吧。


    “你.......”又仔細看了看,從臉蛋的輪廓和眉毛嘴鼻的位置,史從雲認出她是趙侍劍,可和以前總是低著頭,臉頰灰撲撲的趙侍劍差別也太大了,大概今天她洗得白白淨淨的,不似以往。


    小姑娘避開他的目光,隨後小聲道:“主母讓你去正堂吃飯。”


    “哦哦......”史從雲反應過來,點點頭:“你也一起去吧。”


    ........


    當晚,大娘、小娘準備了豐盛的晚飯,魚肉俱全,自從出征後,半年之久,他都沒吃過這麽好的飯菜了。


    之後,史從雲想起王秋,把安置好的王秋叫來,跟大娘小娘說了小姑娘的遭遇,博得眾人同情。


    隨後他單方麵宣布道:“以後就讓她留在家裏跟著趙侍劍吧,家裏這麽多事一個人怎麽忙得過來。”


    顧嬸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又沒說。


    大娘和小娘都點頭答應,事情就這麽定下來。


    之後他又在飯桌上跟大娘小娘說這次老爹立了大功,要發達了,少說也是個節度使,肯定能進侍衛司和殿前司高官,令大家都滿麵紅光,激動不已。


    還交代了要準備準備,過幾天要進京城的事........


    (要過年了比較忙,這些天可能會更得比較晚,有錯別字來不及查的大家給改一下謝謝,最後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河山風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長槍依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長槍依在並收藏五代河山風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