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後
伍倫貢市
眼前所見到處是一片斷壁殘垣,焚燒黑乎乎的屋梁上冒著嫋嫋青煙,破敗的街道上血跡殷然,空氣中彌漫著大戰過後的硝煙味混合看濃重血腥味兒,那是戰爭的味道。
曆經三天三夜的城市攻防戰,這座悉尼以北80餘公裏的重鎮終於被拿下,高達2.7萬名白人守軍或死或傷或俘,整個城市也被摧毀的七七八八,隻剩下不到三成的建築尚可完好屹立,牆壁上遍布彈痕。
若非規模驚人的康士比高原大會戰珠玉在前,伍倫貢市攻防戰也足以堪稱經典,最起碼白人頑固分子誓死抵抗的戰鬥意誌令人嘖嘖稱奇,城市巷戰完全可以用“慘烈”兩個字概括,反複爭奪相當激烈。
機動兵團大兵壓境,以重機槍壓著白人俘虜兵開道,展開了逐巷爭奪,曆經苦戰終於贏得最後勝利。
有鑒於A軍團損傷嚴重,需要更長時間的修整補給。
陸軍參謀總部將沿途攻克伍倫貢,紐卡斯爾等重鎮的任務交給了一直待命的機動兵團,機動兵團驅趕著1.5萬名白人俘虜兵狂攻了三天三夜,終於大部殲滅了城內守軍。
細節自不必一一贅述,但是伍倫貢攻防戰打的屍山血海,卻是不爭的事實。
戰後清點;
在優勢炮火的掩護下,這1.5萬名白人俘虜兵損失了超過8300人,機動兵團損失共華人兵力660餘人,總的損失超過九千人。於是在戰後,惱羞成怒的機動兵團對城裏的白人守軍進行了血腥清算。
舉凡手中有人命的白人士兵一律鎮壓,所有軍官一律鎮壓,寧殺錯勿放過,這個白人頑固堅守的重要城鎮完全被血洗一遍。
最後統計;
機動兵團收編了近萬名白人俘虜兵,與參加過攻城血戰幸存下來的6000多名白人俘虜兵混編,以2000人為一個團,共成立了8個義勇挺身團,準備作為下一步進攻紐卡斯爾的主力炮灰,再度投入戰場中。
所有義勇挺身團的士兵依然使用南方聯邦軍原本裝備的單打一馬蒂尼-亨利MKⅠ步槍,隻不過新的白人俘虜兵槍裏沒有子彈,而參加過攻城血戰的白人俘虜兵,每把槍可以發5粒子彈,一來用於震懾新俘虜兵,二來顯得更受信任。
這些參與攻城血戰的白人俘虜兵,手上都沾染上了同伴的鮮血,再也不可能回頭了。
在收複了伍倫貢之後,機動兵團手中掌握的白人俘虜兵總數不降反升,達到1.6萬人規模,這給他們下一步攻占重鎮紐卡斯爾帶來充足信心。
結束慘烈的伍倫貢城市攻防戰之後,機動兵團派出小股兵力掃蕩沿海內陸各鄉鎮,對於積極參與南方叛軍軍事行動的白人農場主及白人牛仔家庭,實施拉網式篩查,一經查實便予以抄家沒產,妻子兒女集中關押等待嚴苛處理。
同時在該地區展開收繳武器,清鄉肅奸行動,嚴厲打擊暴露出來的白人極端分子……
趁著兵荒馬亂、消息閉塞的戰爭時期,對南方白人極端分子進行一波徹底清算,真可謂再好不過的時機了。
源自於最上層的意誌得到了徹底貫徹,這也是打掃屋子的整體計劃一部分,不可說,不可繼續深說……
作為戰爭的兩大主力兵團之一,B兵團不管這些瑣碎小事,沿著鐵路線向南疾進,於一周之後抵達堪培拉。
沿途發生零零星星的戰鬥,都沒有影響到B兵團主力南下進程,所有殘餘白人匪徒風卷殘餘一般的被消滅,絲毫不能夠阻止兵團南下的進程。
堪培拉鎮這裏是澳大利亞科西阿斯科山麓的一片開闊山穀,漫延流淌的布朗格洛河途經此地,風景秀麗自然條件優越。
這裏1820年被人發現,此後陸續有移民來興建牧場,到1840年發展成一個小鎮,居民人口約780餘人。
到了1887年之後,因為沿海鐵路南延線選址途經此地,大量華裔鐵路工人湧入,於是便進一步繁盛起來,迅速發展成為一座超過六千人口的鐵路小鎮。
堪培拉鎮是沿海鐵路南延線的最南端,鐵路工程修建至此,到1890年初因為南北關係的急劇惡化不得不停工,這裏也就成為了沿海鐵路南延線的最南端,堆積了大量施工物資。
由於戰爭迫在眉睫,鎮上大批華人居民撤離此地,鐵路工人和戍衛此地的鐵路騎兵師共約2200餘人,將此地作為大洋王國在最南端的據點堅守,在與北進的維多利亞兵團激戰過後戰敗,官兵大部被殺,剩下的少部分官兵逃入科西阿斯科山脈中打起了遊擊。
堪培拉失陷後,山裏的華人抵抗軍經曆南方聯邦軍幾次進山圍剿後,艱苦堅持了一個多月,最終華人官兵還剩下不足200人,可謂損失慘重。
隨著大軍收複了堪培拉鎮,在山裏打遊擊的堪培拉守軍重返故地,領頭的便是出生於雛鷹學校的石富生少校,原鐵路騎兵師三團團長。
這是一個對南方白人極端分子懷有深切仇恨的中層軍官,九死一生的逃脫大難之後,負責主持堪培拉鎮周邊地區的肅反清反行動。
完全可以想見;
縱然掘地三尺,石富生少校也不會讓一個手上沾染著華人鮮血,白人極端分子逃脫嚴厲懲罰。
南北方矛盾徹底激化後,成千上萬的家庭在劇烈的社會動蕩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其中有華人家庭也有白人家庭,全都無可避免的卷入滔滔曆史大潮,這無疑是一幕社會的悲劇。
堪培拉這個小鎮北距悉尼238公裏,南距墨爾本507公裏,從這裏繼續往南再走100多公裏就到了維多利亞州的邊境線,從悉尼出發前往墨爾本,走到這裏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路程。
從堪培拉小鎮繼續往南便是大片的森林,發源於大分水嶺地區的眾多溪流分布其間,擁有連綿無盡的豐饒牧場,土地肥沃而氣候宜人。
這裏向南方綿延數百公裏擁有無以計數大大小小的白人牧場,土地開發程度較高,是曆來白人殖民者密集之處,保守勢力相當猖獗,也是維多利亞州與新南威爾士州重要的兵源地之一。
規模高達上萬人的伊文斯頓騎兵師便是來源於該地區,利文斯頓是一座傳統的農牧業大鎮,周邊白人牧場主密集,尤其以愛爾蘭和蘇格蘭白人為主,並且擁有相當數量的英格蘭白人後裔。
在南方聯邦軍的序列中,最少有不下於九個白人民兵師來源於該地區,兵員數量動輒以10萬計,可以說是家家有人參軍,每個白人農牧場主都逃不了支持叛軍的嫌疑,絕對屬於重災區。
這裏的開發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788年1月18日,最初抵達澳洲的“第一艦隊”駛入澳大利亞的植物學灣,在1500多名乘員當中有736名囚犯,十八天後的1788年2月6日,菲利普船長率領其中的211名囚犯和60名船員,向南抵達該地區。
很多人最後留在該地區繁衍生活,是這裏的第一批殖民者。
時至今日
從堪培拉繼續往南一直抵達墨爾本,這中間直線距離507公裏,縱深幅員超過25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生活著超過百萬人口的白人殖民者,還有總數達十幾萬人的華人移民(受嚴重迫害後的數字),占據南方州白人人口的7成以上,是白人殖民者的傳統集中區,人口密集,反動勢力猖獗。
僅墨爾本與重要金礦產區巴拉瑞特兩座重要城市,總人口便超過60萬,若是加上附近的城鎮,居住在城鎮中的白人人口超過70餘萬,人口密集度相當高,因為金礦資源豐富的因素生活水平也較高,對外來人口(特指華人移民)敵意程度也較高。
新南威爾士州傳統的大都市悉尼總人口不過二十五六萬的樣子,重要金礦產區巴拉瑞特僅礦工就高達6萬餘人,大大小小的金礦170餘家,整個城市總人口高達17萬多人,僅大大小小的酒館就不下上百家,從扶桑國萬裏迢迢前來賺皮肉錢的南洋姐就有3300餘人,這還沒有囊括其他的南太平洋島國從事皮肉生意的婦女,可見相關產業之興盛。
維多利亞是整個澳大利亞最小的州,是澳大利亞最小的大陸州,陸地總麵積約有22.47萬平方公裏,差不多與英倫三島本土麵積相當,卻是最富裕、開發程度最高的一個自治州。
其東北部是峰巒聳立的山區,海拔多在1000米至2000米之間,東南部分布著廣袤的森林,擁有眾多的岩洞和湖泊,風景綺麗美不勝收。西部則是廣闊的丘陵、草原,素有“花園之州”的美譽,這是澳大利亞傳統經濟大州,也是澳大利亞人口最密集、殖民化程度最高、農牧業生產最為發達的州(如果不談論昆士蘭州的話)
寬達300多公裏的大分水嶺自東北部入境,向西漸次收窄降低,最後止於格蘭皮安山脈,形成橫亙全境的中央高地。
最高的博貢山海拔1986米。中央高地以北則為墨累河南岸平原,包括西部的馬裏即桉灌叢地區、威默拉河地區和北部區。
高地以南為南部平原,其中有奧特韋山脈、南吉普斯蘭等小麵積高地在海岸內崛起。海岸線長達1800公裏。
菲利普港灣為該州和澳大利亞南部沿海最大海灣,墨累河沿州界奔流1870公裏,是分界新南威爾士州與維多利亞州最顯眼的界河,這是澳洲最長的內陸河,也是最大的季節性河流。
沿河及其南岸支流灌溉著維多利亞州重要的北部農牧業區,這裏溪流縱橫,水源充沛,有威默拉河流注欣德馬什湖,格萊內爾格河等流注巴斯海峽,所到之處皆是一片壯美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維多利亞州地處溫帶,夏熱冬涼,雨量適中,在當今小冰河末期寒季氣候較為寒冷,常有積雪覆蓋大地。
總體而言
這裏無論是氣候條件還是資源豐富的程度,能夠甩開英倫三島十八條街,是一處不折不扣的天選之地,維多利亞州僅憑豐富的金礦資源,就可以讓全州人民過上不遜色於歐洲富裕日子。
至於說豐富的煤礦和木材,水利,各種礦產資源,完全沒有閑工夫去開發,可以說是憑借資源吃飯壕無人性的代表性地區之一,隻要隨便挖點東西出來,便可以輕輕鬆鬆地躋身於世界富裕國度之列。
您想想看……
如此富裕的一個地區,又是白人殖民者傳統密集區,僅僅憑借指挖點資源就可以過上富裕安寧的生活,當然不願意外人染指。
這裏的外人當然是指海外華人,尤其是北方昆士蘭州華人掌權的國度,南方白人排擠心理非常嚴重,這一方麵是出於維多利亞州的偏激宣傳,另一方麵出於本地白人的狹隘地區心理。
公平公正的說,屁股決定腦袋。
若莫如峰中將是南方白人,興許能夠理解這些南方白人超乎想象的抵抗意誌,可惜一切畢竟是假設,強大的B兵團軍群可不是來做善事的,而是以征服者的麵貌降臨。
莫如峰中將隻帶來了大棒而沒有胡蘿卜,在堪培拉短暫休整一天之後,便派出了手中王牌主力紅一師開道,高達8萬餘人的兵團大軍隨後跟進,沿途開始剿滅一切異己分子。
如何判斷很簡單;
舉凡在大軍經過時,還敢於手裏握著槍的,嘴裏不幹不淨的,眼神桀驁不馴的白人統統作為鎮壓對象,輕則打入苦力營,重則直接擊斃,抄家沒產。
軍事征服就是這麽蠻橫無理,莫如峰中將可不是來做好老好人的,征服的大軍經過此地,就像鐵梳子一般篩過一遍,隨後機動兵團接管沿途治安,還要像鐵梳子一般再篩過一遍。
最後政勤處特別行動隊進駐各城鎮,依然要用鐵血手段再次篩查一遍,對於那些敢於出頭冒尖反抗北方政府統治的白人,割韭菜一樣的過幾茬,保證征服地區和諧穩定,長治久安。
隨後而來的大舉移民自不待言,持久的嚴打重懲全都是題中之義,輔以文化教育,宗教及眾多行政手段歸化融合白人族群,應該是都能夠想得到的手段。
對於莫如峰中將而言,他沒有閑工夫去做耗時日久的心理疏導和歸化工作。
大軍過處;
舉凡桀驁不馴者,殺。
敵視北方政權者,殺。
手上沾染華人移民血債者,殺。
煽動民族情緒對立者,殺。
武力對抗或者意圖武力對抗者,殺。
……
至於其中是否有誤殺錯殺的民眾,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反正軍方是絕不會承認的,戰爭期間可沒那麽多講究,數十年後就是一筆糊塗賬。
GET /u/177/177348/69119952.shtm HTTP/1.0
Host: www.biququ.com
X-Forwarded-For: 64.32.7.165
X-Real-IP: 64.32.7.165
Connection: close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92.0.4515.107 Safari/537.36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image/webp,image/apng,*/*;q=0.8,application/signed-exchange;v=b3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
Cache-Control: max-age=0
Referer: http://www.biququ.com/html/52180/65225636.html
伍倫貢市
眼前所見到處是一片斷壁殘垣,焚燒黑乎乎的屋梁上冒著嫋嫋青煙,破敗的街道上血跡殷然,空氣中彌漫著大戰過後的硝煙味混合看濃重血腥味兒,那是戰爭的味道。
曆經三天三夜的城市攻防戰,這座悉尼以北80餘公裏的重鎮終於被拿下,高達2.7萬名白人守軍或死或傷或俘,整個城市也被摧毀的七七八八,隻剩下不到三成的建築尚可完好屹立,牆壁上遍布彈痕。
若非規模驚人的康士比高原大會戰珠玉在前,伍倫貢市攻防戰也足以堪稱經典,最起碼白人頑固分子誓死抵抗的戰鬥意誌令人嘖嘖稱奇,城市巷戰完全可以用“慘烈”兩個字概括,反複爭奪相當激烈。
機動兵團大兵壓境,以重機槍壓著白人俘虜兵開道,展開了逐巷爭奪,曆經苦戰終於贏得最後勝利。
有鑒於A軍團損傷嚴重,需要更長時間的修整補給。
陸軍參謀總部將沿途攻克伍倫貢,紐卡斯爾等重鎮的任務交給了一直待命的機動兵團,機動兵團驅趕著1.5萬名白人俘虜兵狂攻了三天三夜,終於大部殲滅了城內守軍。
細節自不必一一贅述,但是伍倫貢攻防戰打的屍山血海,卻是不爭的事實。
戰後清點;
在優勢炮火的掩護下,這1.5萬名白人俘虜兵損失了超過8300人,機動兵團損失共華人兵力660餘人,總的損失超過九千人。於是在戰後,惱羞成怒的機動兵團對城裏的白人守軍進行了血腥清算。
舉凡手中有人命的白人士兵一律鎮壓,所有軍官一律鎮壓,寧殺錯勿放過,這個白人頑固堅守的重要城鎮完全被血洗一遍。
最後統計;
機動兵團收編了近萬名白人俘虜兵,與參加過攻城血戰幸存下來的6000多名白人俘虜兵混編,以2000人為一個團,共成立了8個義勇挺身團,準備作為下一步進攻紐卡斯爾的主力炮灰,再度投入戰場中。
所有義勇挺身團的士兵依然使用南方聯邦軍原本裝備的單打一馬蒂尼-亨利MKⅠ步槍,隻不過新的白人俘虜兵槍裏沒有子彈,而參加過攻城血戰的白人俘虜兵,每把槍可以發5粒子彈,一來用於震懾新俘虜兵,二來顯得更受信任。
這些參與攻城血戰的白人俘虜兵,手上都沾染上了同伴的鮮血,再也不可能回頭了。
在收複了伍倫貢之後,機動兵團手中掌握的白人俘虜兵總數不降反升,達到1.6萬人規模,這給他們下一步攻占重鎮紐卡斯爾帶來充足信心。
結束慘烈的伍倫貢城市攻防戰之後,機動兵團派出小股兵力掃蕩沿海內陸各鄉鎮,對於積極參與南方叛軍軍事行動的白人農場主及白人牛仔家庭,實施拉網式篩查,一經查實便予以抄家沒產,妻子兒女集中關押等待嚴苛處理。
同時在該地區展開收繳武器,清鄉肅奸行動,嚴厲打擊暴露出來的白人極端分子……
趁著兵荒馬亂、消息閉塞的戰爭時期,對南方白人極端分子進行一波徹底清算,真可謂再好不過的時機了。
源自於最上層的意誌得到了徹底貫徹,這也是打掃屋子的整體計劃一部分,不可說,不可繼續深說……
作為戰爭的兩大主力兵團之一,B兵團不管這些瑣碎小事,沿著鐵路線向南疾進,於一周之後抵達堪培拉。
沿途發生零零星星的戰鬥,都沒有影響到B兵團主力南下進程,所有殘餘白人匪徒風卷殘餘一般的被消滅,絲毫不能夠阻止兵團南下的進程。
堪培拉鎮這裏是澳大利亞科西阿斯科山麓的一片開闊山穀,漫延流淌的布朗格洛河途經此地,風景秀麗自然條件優越。
這裏1820年被人發現,此後陸續有移民來興建牧場,到1840年發展成一個小鎮,居民人口約780餘人。
到了1887年之後,因為沿海鐵路南延線選址途經此地,大量華裔鐵路工人湧入,於是便進一步繁盛起來,迅速發展成為一座超過六千人口的鐵路小鎮。
堪培拉鎮是沿海鐵路南延線的最南端,鐵路工程修建至此,到1890年初因為南北關係的急劇惡化不得不停工,這裏也就成為了沿海鐵路南延線的最南端,堆積了大量施工物資。
由於戰爭迫在眉睫,鎮上大批華人居民撤離此地,鐵路工人和戍衛此地的鐵路騎兵師共約2200餘人,將此地作為大洋王國在最南端的據點堅守,在與北進的維多利亞兵團激戰過後戰敗,官兵大部被殺,剩下的少部分官兵逃入科西阿斯科山脈中打起了遊擊。
堪培拉失陷後,山裏的華人抵抗軍經曆南方聯邦軍幾次進山圍剿後,艱苦堅持了一個多月,最終華人官兵還剩下不足200人,可謂損失慘重。
隨著大軍收複了堪培拉鎮,在山裏打遊擊的堪培拉守軍重返故地,領頭的便是出生於雛鷹學校的石富生少校,原鐵路騎兵師三團團長。
這是一個對南方白人極端分子懷有深切仇恨的中層軍官,九死一生的逃脫大難之後,負責主持堪培拉鎮周邊地區的肅反清反行動。
完全可以想見;
縱然掘地三尺,石富生少校也不會讓一個手上沾染著華人鮮血,白人極端分子逃脫嚴厲懲罰。
南北方矛盾徹底激化後,成千上萬的家庭在劇烈的社會動蕩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其中有華人家庭也有白人家庭,全都無可避免的卷入滔滔曆史大潮,這無疑是一幕社會的悲劇。
堪培拉這個小鎮北距悉尼238公裏,南距墨爾本507公裏,從這裏繼續往南再走100多公裏就到了維多利亞州的邊境線,從悉尼出發前往墨爾本,走到這裏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路程。
從堪培拉小鎮繼續往南便是大片的森林,發源於大分水嶺地區的眾多溪流分布其間,擁有連綿無盡的豐饒牧場,土地肥沃而氣候宜人。
這裏向南方綿延數百公裏擁有無以計數大大小小的白人牧場,土地開發程度較高,是曆來白人殖民者密集之處,保守勢力相當猖獗,也是維多利亞州與新南威爾士州重要的兵源地之一。
規模高達上萬人的伊文斯頓騎兵師便是來源於該地區,利文斯頓是一座傳統的農牧業大鎮,周邊白人牧場主密集,尤其以愛爾蘭和蘇格蘭白人為主,並且擁有相當數量的英格蘭白人後裔。
在南方聯邦軍的序列中,最少有不下於九個白人民兵師來源於該地區,兵員數量動輒以10萬計,可以說是家家有人參軍,每個白人農牧場主都逃不了支持叛軍的嫌疑,絕對屬於重災區。
這裏的開發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788年1月18日,最初抵達澳洲的“第一艦隊”駛入澳大利亞的植物學灣,在1500多名乘員當中有736名囚犯,十八天後的1788年2月6日,菲利普船長率領其中的211名囚犯和60名船員,向南抵達該地區。
很多人最後留在該地區繁衍生活,是這裏的第一批殖民者。
時至今日
從堪培拉繼續往南一直抵達墨爾本,這中間直線距離507公裏,縱深幅員超過25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生活著超過百萬人口的白人殖民者,還有總數達十幾萬人的華人移民(受嚴重迫害後的數字),占據南方州白人人口的7成以上,是白人殖民者的傳統集中區,人口密集,反動勢力猖獗。
僅墨爾本與重要金礦產區巴拉瑞特兩座重要城市,總人口便超過60萬,若是加上附近的城鎮,居住在城鎮中的白人人口超過70餘萬,人口密集度相當高,因為金礦資源豐富的因素生活水平也較高,對外來人口(特指華人移民)敵意程度也較高。
新南威爾士州傳統的大都市悉尼總人口不過二十五六萬的樣子,重要金礦產區巴拉瑞特僅礦工就高達6萬餘人,大大小小的金礦170餘家,整個城市總人口高達17萬多人,僅大大小小的酒館就不下上百家,從扶桑國萬裏迢迢前來賺皮肉錢的南洋姐就有3300餘人,這還沒有囊括其他的南太平洋島國從事皮肉生意的婦女,可見相關產業之興盛。
維多利亞是整個澳大利亞最小的州,是澳大利亞最小的大陸州,陸地總麵積約有22.47萬平方公裏,差不多與英倫三島本土麵積相當,卻是最富裕、開發程度最高的一個自治州。
其東北部是峰巒聳立的山區,海拔多在1000米至2000米之間,東南部分布著廣袤的森林,擁有眾多的岩洞和湖泊,風景綺麗美不勝收。西部則是廣闊的丘陵、草原,素有“花園之州”的美譽,這是澳大利亞傳統經濟大州,也是澳大利亞人口最密集、殖民化程度最高、農牧業生產最為發達的州(如果不談論昆士蘭州的話)
寬達300多公裏的大分水嶺自東北部入境,向西漸次收窄降低,最後止於格蘭皮安山脈,形成橫亙全境的中央高地。
最高的博貢山海拔1986米。中央高地以北則為墨累河南岸平原,包括西部的馬裏即桉灌叢地區、威默拉河地區和北部區。
高地以南為南部平原,其中有奧特韋山脈、南吉普斯蘭等小麵積高地在海岸內崛起。海岸線長達1800公裏。
菲利普港灣為該州和澳大利亞南部沿海最大海灣,墨累河沿州界奔流1870公裏,是分界新南威爾士州與維多利亞州最顯眼的界河,這是澳洲最長的內陸河,也是最大的季節性河流。
沿河及其南岸支流灌溉著維多利亞州重要的北部農牧業區,這裏溪流縱橫,水源充沛,有威默拉河流注欣德馬什湖,格萊內爾格河等流注巴斯海峽,所到之處皆是一片壯美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維多利亞州地處溫帶,夏熱冬涼,雨量適中,在當今小冰河末期寒季氣候較為寒冷,常有積雪覆蓋大地。
總體而言
這裏無論是氣候條件還是資源豐富的程度,能夠甩開英倫三島十八條街,是一處不折不扣的天選之地,維多利亞州僅憑豐富的金礦資源,就可以讓全州人民過上不遜色於歐洲富裕日子。
至於說豐富的煤礦和木材,水利,各種礦產資源,完全沒有閑工夫去開發,可以說是憑借資源吃飯壕無人性的代表性地區之一,隻要隨便挖點東西出來,便可以輕輕鬆鬆地躋身於世界富裕國度之列。
您想想看……
如此富裕的一個地區,又是白人殖民者傳統密集區,僅僅憑借指挖點資源就可以過上富裕安寧的生活,當然不願意外人染指。
這裏的外人當然是指海外華人,尤其是北方昆士蘭州華人掌權的國度,南方白人排擠心理非常嚴重,這一方麵是出於維多利亞州的偏激宣傳,另一方麵出於本地白人的狹隘地區心理。
公平公正的說,屁股決定腦袋。
若莫如峰中將是南方白人,興許能夠理解這些南方白人超乎想象的抵抗意誌,可惜一切畢竟是假設,強大的B兵團軍群可不是來做善事的,而是以征服者的麵貌降臨。
莫如峰中將隻帶來了大棒而沒有胡蘿卜,在堪培拉短暫休整一天之後,便派出了手中王牌主力紅一師開道,高達8萬餘人的兵團大軍隨後跟進,沿途開始剿滅一切異己分子。
如何判斷很簡單;
舉凡在大軍經過時,還敢於手裏握著槍的,嘴裏不幹不淨的,眼神桀驁不馴的白人統統作為鎮壓對象,輕則打入苦力營,重則直接擊斃,抄家沒產。
軍事征服就是這麽蠻橫無理,莫如峰中將可不是來做好老好人的,征服的大軍經過此地,就像鐵梳子一般篩過一遍,隨後機動兵團接管沿途治安,還要像鐵梳子一般再篩過一遍。
最後政勤處特別行動隊進駐各城鎮,依然要用鐵血手段再次篩查一遍,對於那些敢於出頭冒尖反抗北方政府統治的白人,割韭菜一樣的過幾茬,保證征服地區和諧穩定,長治久安。
隨後而來的大舉移民自不待言,持久的嚴打重懲全都是題中之義,輔以文化教育,宗教及眾多行政手段歸化融合白人族群,應該是都能夠想得到的手段。
對於莫如峰中將而言,他沒有閑工夫去做耗時日久的心理疏導和歸化工作。
大軍過處;
舉凡桀驁不馴者,殺。
敵視北方政權者,殺。
手上沾染華人移民血債者,殺。
煽動民族情緒對立者,殺。
武力對抗或者意圖武力對抗者,殺。
……
至於其中是否有誤殺錯殺的民眾,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反正軍方是絕不會承認的,戰爭期間可沒那麽多講究,數十年後就是一筆糊塗賬。
GET /u/177/177348/69119952.shtm HTTP/1.0
Host: www.biququ.com
X-Forwarded-For: 64.32.7.165
X-Real-IP: 64.32.7.165
Connection: close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92.0.4515.107 Safari/537.36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image/webp,image/apng,*/*;q=0.8,application/signed-exchange;v=b3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
Cache-Control: max-age=0
Referer: http://www.biququ.com/html/52180/6522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