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 ss="section j-chapter" data-paragraphid="0c46fa29cdf64e70b81c0cfb92e7b_5">27. 關於時間的暢銷書</h2>
有一本風靡全球的非小說類的科普暢銷書,它的書名是《時間簡史》,它的作者就是聞名世界的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這本書出版後,征服了很多讀者,其中,大部分讀者都是普通人,而不是大學的理科學生和研究天體物理學的專家。
這本《時間簡史》還有個浪漫的故事。當年,霍金把《時間簡史》作為禮物送給簡,簡非常感動,她寫道:“斯蒂芬從莎士比亞裏得到一點靈感,為他的書定下了標題。草稿經過修改後已被出版商接受,1988年6月的一天被確定為出版的日子。美國版將在春天出版,早於英國版。然後剛完成印刷的第一版不得不在最後一刻銷毀,因為書中對幾位美國科學家的誠信提出了質疑,出版商擔心會招致起訴。這不幸的小插曲卻讓一處小小的遺漏得以被修改:斯蒂芬將《時間簡史》獻給我。這是很令人感動的致謝,但美國版遺漏了這一點。於是可能招致起訴的部分被刪去了,我的名字也出現在了致謝中,出版社不得不加班加點在幾天之內印刷出一萬冊,這本書就正式在美國出版了。”
我的書桌上有兩本《時間簡史》,這是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兩個版本,其中一本是精裝的普及版,裏麵有彩色的圖片。仔細閱讀這兩個版本,發現不但在目錄和內容上做了調整,作者也不隻是斯蒂芬·霍金,而是有了一位合作者列納德·蒙洛迪諾。他也是一位物理學家,在美國的加州理工學院任教,擔任過風靡中國的美劇《星際航行:下一代》的編劇,他還出版過兩本書,並且參與創作了“愛因斯坦小學生係列叢書”。國內出版的第一個版本的《時間簡史》共有十二個章節,最吸引人的內容是第七章“黑洞不是這麽黑的”,第八章“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第九章“時間箭頭”和第十章“蟲洞和時間旅行”。
現在,我就來談談《時間簡史》誕生的故事。1982年,霍金已經40歲了,像其他的中年男人一樣,他渴望成功,更希望能成為一個好爸爸。那時候,霍金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女兒露西都已經12歲了,他想寫一本書,給上學的女兒攢點學費——他當初寫作的目的其實很單純。當這本書成為暢銷書後,有位科普作家曾經幽默地說:“《時間簡史》給霍金帶來的不光是名聲,還有財富,這本書彌補了霍金的財政黑洞。”
這讓我們了解到一件殘酷的事:在英國,一位普通的科學家和大學教授,家裏有三個子女,又身患疾病,如果沒有名氣,沒有可觀的經濟收入,生活也是很艱難的。
回首往事,霍金在他的回憶錄《我的簡史》裏這樣寫道:“我第一次想起寫一本關於宇宙的普及著作是在1982年。我的部分目的是為女兒攢一點學費(事實上,到這本書實際出版的時候,她已經在中學上最後一個學年了。)。但是,寫這本書的主要動機,是想解釋我們已經在何等程度上理解了宇宙:我們一直在尋找能描述宇宙和其中萬物的一個完備理論,現在離這個目標是多麽接近了。”
從事寫作的人都知道,寫一本書是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從構思到每一個章節的寫作,再到每一個細節,非虛構類作品比小說寫起來的難度更大。身體健康的作家都覺得這是一項勞累的工作,對坐在輪椅上的霍金來說,難度係數更高。
但是,對於霍金來說,他的堅強意誌也決定了他有能力完成這本《時間簡史》。在寫這本書之前,劍橋大學出版社的密頓曾經找過霍金,他和霍金邊喝茶吃點心邊交談,交談的內容便是圍繞這本書的細節展開的。霍金告訴密頓:他想寫一本關於宇宙學的通俗讀物。
這時候密頓想起,在他剛剛與霍金相識的那一年,他就想請霍金寫一本通俗的宇宙學圖書,這本書的定位是給普通讀者的,讓非專業的讀者也能了解宇宙,了解黑洞和蟲洞的知識。不過,那時候,霍金並不想寫這本書。
現在,霍金又同意寫這本書了,這讓密頓很興奮,這些年,他們是很好的合作夥伴。雖然,他們之間有過矛盾,比如在出版《超空間與超重力》的時候,因為封麵問題就產生過很大的分歧。
不過,作為劍橋大學的教授,要寫新書,還是會考慮與劍橋大學出版社合作的。劍橋大學出版社的出書曆史悠久,著名科學家愛丁頓和霍耶都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過科普圖書。密頓一直相信,霍金寫出的科普圖書一定會擁有很多讀者,他也堅信,霍金的書一定會給他本人以及出版社帶來非常可觀的經濟收入。
在討論出版這本書的會上,霍金對密頓和其他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並且開口要了很高的稿酬,他說他因為殘疾需要很多的護理費,還要為女兒交納學費,如果他去世了,他還要給孩子和妻子留下足夠的生活費。他還談到一個實際的問題,他目前正在進行科學研究,他要從研究中拿出時間來寫一本科普圖書,就要占用科研的時間,他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夠得到更多的報酬。
密頓聽完霍金的話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霍金是個有影響的專家,而且,他一直在為劍橋大學勤懇地工作,以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管他去哪個大學工作,都會得到很高的薪水,比如美國某個大學邀請他去工作開出的薪水就相當高,比他在劍橋的收入高出好多倍,但是,他還是選擇留在劍橋做研究,這就證明,他對劍橋是忠誠的,他對劍橋有著深厚的感情,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是不會離開劍橋大學的。
於是,他們再次合作了。霍金所在的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係和密頓工作的地方靠得很近,都在同一個院子裏,所以,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出書的事情。一日午後,霍金拿著稿子來到密頓的辦公室,密頓看了稿子,覺得霍金寫的稿子專業性太強,普通讀者根本讀不懂。他打了個比喻,讓霍金更了解這個圖書市場,他說:“賣書有時候就像賣烘豆一樣,味道越溫和,就越有市場,假如你把書寫得太專業,看上去就是給專家看的那種書,那是絕對不能暢銷的,因為我們的定位是大眾科普圖書。”霍金接受了密頓的意見,開始思考如何寫得通俗易懂。
沒過多久,密頓又找到霍金。他對霍金說,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理事會同意出版這本書,並委托他來和作者協商書稿的細節。
後來,霍金抽出時間,又對書稿進行了修改。當他帶著修改好的稿子見到密頓的時候,密頓仔細地看了看,看完之後走到霍金的麵前,瞪大眼睛對霍金說:“你的書稿還是太專業了。”接著,密頓笑著說出了一個廣為流傳的經典名言,他說:“你的書裏,每多一個數學公式,圖書的銷售量就會減少一半。”霍金聽完密頓的話,他的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
密頓看著霍金說道:“讀者去書店買書的時候,他們通常都是取下一本書,拿在手裏翻閱一下,然後才決定是否購買,如果讀者發現書裏有數學公式,他們就會覺得這樣的書很難讀下去,因為裏麵有公式,就會拒絕購買。”
霍金聽完密頓的話,覺得有道理,便再次接受了密頓的意見,繼續修改。然後,兩人開始談稿費的問題。密頓提出付給霍金版稅預付金的價格,霍金不同意,經過反複協商,最終,霍金拿到了一萬英鎊的預付款。密頓認為,這是劍橋大學出版社能拿出的最高的預付金。第二天一大早,霍金來到辦公室的時候,密頓就把合同送到了他的麵前。
就在霍金和密頓開始合作的時候,在美國的紐約,有個名叫彼得的三十出頭的高個兒男人,他是美國矮腳雞圖書公司的高級編輯,他買了一份《紐約時報》,來到辦公室裏,開始看報,突然,一本雜誌掉了出來。原來,這本雜誌夾在報紙裏麵,好奇的彼得拿起雜誌看了起來。他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刊登在封麵上,他開始閱讀雜誌的內容,首先閱讀到的就是一篇名為《宇宙與霍金博士》的文章,文章大體內容是霍金身殘誌堅,身患疾病卻依然堅持天體物理學的研究,他的研究被人稱為宇宙學的革命。
作為圖書公司的高級編輯,彼得有很強的職業敏感,他意識到這是一個不錯的勵誌故事。他的大腦不停旋轉,他在考慮,如果能有機會請這位教授給公司寫一本書,銷量肯定不錯。
在一家餐廳內,彼得與一位名叫艾爾的經紀人吃飯,他把霍金的故事講給艾爾聽,艾爾說他也讀過這篇文章。這時候,艾爾對彼得說:“我聽我的朋友,也就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教授丹尼爾說,霍金最近很忙,他在忙著寫一本書。”
吃完飯後,彼得對艾爾說,如果艾爾能見到霍金,並且霍金沒有與別的公司簽訂合同,矮腳雞公司一定會出版他正在寫的那本書。
於是,艾爾決定去英國見一見霍金,並且在霍金與劍橋大學出版社即將簽合同的時候,見到了霍金。中國有句俗話: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就差幾天的時間,霍金就與劍橋大學出版社簽了合同。
那麽,霍金為什麽會放棄英國的劍橋大學出版社而選擇美國的矮腳雞圖書公司呢?
霍金通過同事的親戚,找到文學著作代理人阿爾·朱克曼。霍金在見到朱克曼的時候,把他寫好的第一章的初稿給了朱克曼,霍金對朱克曼說:“我希望它成為在機場書店就能買到的那類書。”
但是,霍金得到的回答是:“絕對不可能,這本書隻能給專家和大學理科學生閱讀,像這樣的書,絕對不可能出現在機場書店裏,大眾看不懂這樣的書,也沒有興趣去閱讀。”
在霍金的自傳《我的簡史》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我準備花時間和精力去寫一本書,我就要讓它傳播給盡可能多的人。我以前寫的專業書一向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那家出版社做得很好,但我覺得它不會真正地麵向我想影響到的那一類大眾市場。因此,我接觸到一位名叫阿爾·朱克曼的文學著作代理人,是我的一位同事的親戚介紹給我的。我給了他第一章的初稿,並且解釋道:我希望它成為在機場書店就能買到的那類書。他告訴我這絕不可能。它也許在學術界和學生中銷售良好,但是像這樣的一本書,絕不可能進入傑弗裏的領地。”
1984年,霍金把寫完的書稿交給朱克曼,他把書稿發給了幾位出版商,美國的一家名叫諾頓的圖書公司很有名氣,朱克曼希望霍金能讓諾頓出版他的書。遺憾的是,諾頓給出的圖書的價格,霍金並不能接受。這時候,矮腳雞圖書公司給出了很高的價格,霍金接受了。
關於霍金怎麽會選擇矮腳雞圖書公司的價格,他在自傳裏這樣說:“1984年我給了朱克曼第一稿。他把它發給幾位出版商並且建議我接受諾頓的報價,諾頓是家很有檔次的美國圖書公司。可是,我沒有采納這個意見,而決定接受矮腳雞圖書公司的報價。這是一家更麵向大眾市場的出版商,雖然這個公司並非專門出版科學書籍,然而它的出版物在機場書店很容易得到。”
1985年8月的一個晚上,寫了一天書稿的霍金像往常一樣上床休息。就在淩晨三點的時候,護士來到霍金的床前,發現霍金病情加重,呼吸快要停止。護士急忙叫來急救車,把他送到了醫院裏,幸虧遇到了一位負責任的醫生,他在電視上見過霍金,知道他是一位有名氣的科學家,他把霍金搶救了過來。
從醫院回來的霍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的書稿。那時候,《時間簡史》的書稿快要寫完了。他在醫院養病的時候,還在對書稿進行修改。雖然,霍金拿到了預付金,可以支付醫療費用。但是,霍金進行了氣管切開這樣的大手術,他需要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護理,他需要更多的錢來支付護理費。靠著書稿的預付款,肯定是不夠用的。
此時,霍金的妻子簡也開始憂慮起來,她憂慮的是霍金的健康,更擔心萬一哪天霍金去世了,她和孩子們該怎樣生存?簡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隻能向慈善機構求助,她給世界各地的慈善機構寫了很多信,最後,美國的一家基金會同意每年給霍金五萬英鎊的護理費,後來,很多慈善機構都同意給霍金幫助。
這些慈善機構的善款,就像雪中送炭一樣,給了霍金繼續生存下去的勇氣,同時,也讓簡感受到了一點溫暖。但是,簡對本國的國家健康服務處卻是相當不滿。她不明白,他們對這家健康服務處做過貢獻,為什麽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卻隻能得到很少的救助?每當簡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她就會憤慨地說:“想想這種人才的浪費吧!”
簡一直覺得,還是霍金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幫了他們的忙,假如霍金隻是一位物理教授卻沒有知名度,那她也就隻能這樣看著丈夫掙紮著直到去世。
霍金得了一場大病,放慢了寫作的速度。甚至有時候,他覺得自己真的沒有體力再堅持著把這本書寫完了。就在他快要支撐不下去的時候,美國加州的一位名叫華特的電腦專家專門為霍金設計了一個程序,名字是“平等者”。這個程序並不複雜,使用起來很方便,霍金依靠這個程序,繼續開始寫作。
好多年後,成名後的霍金在自傳裏談到寫《時間簡史》這本書的境況時,曾寫過這樣的話:“我在cern時得了場肺炎,隻好中斷了這部書的撰寫。若不是得到一個計算機程序,要完成這部書是根本不可能的。用這個程序有點慢,但那時我思考得慢,所以這很適合我。我利用它幾乎完全重寫了我的第一稿以回應古查迪的要求。”
終於,《時間簡史》定稿了,矮腳雞公司決定在1988年的春天開始做出版前的宣傳工作。艾爾雄心勃勃,他在美國與加拿大聯係好出版的事情,又開始在世界各地尋找能出版這本書的國家,德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中國、土耳其等,都爭相購買這本書的版權。
正當霍金沉浸在享受成功後的幸福的時候,他做夢都沒有想到,他的圖書出版竟然在本國遇到了問題。霍金曾這樣說:“英國的出版商,是我遇到過的所有出版商中,最抱持懷疑態度的一群。當我在英國出示初稿時,丹特公司出價15000英鎊,還有另外的公司出價5000英鎊與10000英鎊。我認為他們誠意不夠,所以就取消了。”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牆內開花牆外香。霍金的書在全世界都是暢銷書,但是在英國卻遇到了出版問題。直到1987年,英國要舉辦一個全美書展,一位名叫馬克的人在公司裏得知《時間簡史》是一本暢銷書,於是,他在書展上找到了艾爾,對艾爾說他想看一看《時間簡史》的書稿。
馬克讀完這本書以後,對艾爾說,他覺得這本書寫得非常有趣,他想要在英國出版這本書。艾爾開出了75000英鎊的英國版權的價格,聽完報價後,馬克失去了興趣。他認為那本書其實很難讀懂的,雖然看起來很好。在當時,75000英鎊的預付金太高了。最後,馬克決定,隻出30000英鎊,他不敢確定花費75000英鎊買來的英國版權,能不能賣出這個價格。後來的事實證明,馬克的擔憂是多餘的,這本書在全世界熱銷。
一本書想要成為暢銷書,不僅要寫得精彩,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把書推銷出去。《時間簡史》在準備出版的時候,矮腳雞市場部主任主持召開了多次會議,會議的內容都是在商討怎樣對這本書進行營銷。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用什麽樣的方法才能把書賣出去。
此時的霍金想起密頓對他的忠告,當密頓得知霍金把書簽約給了大的商業出版公司的時候,他就提醒霍金:“與出版商打交道,你要特別小心。你要想明白一個問題,如果你就是想把書賣出去很多,想靠賣書掙錢的話,你就不要介意他們的促銷手段。”
密頓接著提醒霍金:“出版商為了賣書,他們可能都會用殘疾這樣的詞來做廣告語,你要想明白,考慮好才行。即使采用了這樣的廣告語,你也不必太在意。”
就在《時間簡史》還有一個月就要出版的時候,霍金接到艾爾的電話,他告訴了霍金一個震驚的消息:彼得要去皇冠出版公司工作,所有的工作將交給另一位編輯。在圖書出版之前,霍金想要修改圖書的名字,他覺得《時間簡史》這個書名有點輕浮,他一直在考慮是否用“簡”這個字。
彼得考慮之後告訴霍金:“簡這個字很好,能讓霍金微笑。”
霍金很快就明白了彼得的意思,簡這個字確實很好,他的妻子的名字就叫簡,這難道不是讓他微笑的理由嗎?
《時間簡史》的書稿交給了新編輯,這位新編輯把印刷的數量減去了四萬本,因為他很膽小,他擔心這本書賣不出去,會給公司造成損失,他怕負擔不起這個責任。說實話,很多圖書公司在印刷一本新書的時候,的確都是要考慮這些問題的。市場經濟是殘酷的,如果賣不出去,一切損失全部落到了出版公司的頭上,所以,他們都會印刷很少,有時候隻印刷一千本到三千本。很多新人就是這樣,頂著壓力在出書,如果真的成為暢銷書或者常銷書,書的作者也就算是看到了陽光燦爛的一天。
1988年春天,《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這本書,在美國各大書店上架。在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公司專門為霍金舉辦了宴會。那天晚上,霍金非常興奮,當他在河邊陶醉的時候,他的妻子一直擔心,害怕他會掉進河裏。
《時間簡史》即將發行時,意外發生了。霍金在自傳裏寫道:“這本書即將發行時,有一位科學家得到了這本書的試印版,那是提供給《自然》雜誌寫評論的,他發現這部書照片與圖片的位置和標號錯誤百出,而被嚇壞了。他給矮腳雞打電話,他們同樣也被嚇壞了,並且立刻決定召回並廢棄這個印次。矮腳雞花了緊張的三整周改正和重校全書,及時地在愚人節的出版日期鋪到書店。正好那個時候,《時代》周刊刊登了我的封麵人物介紹。”
雖然,這本書出現了小錯誤,依然不能阻擋暢銷的浪潮。書一經上市,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的書榜上達到了147周,在倫敦《泰晤士報》暢銷書的排行榜上竟然達到了237周,在全世界銷售超過了一千萬冊,單在美國,這本書的銷量就達到五十多萬本,霍金真正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寫一本普通大眾都可以讀懂的書。
天體物理學家霍金,竟然像明星那樣風光,走進了美國的各大校園,霍金迷俱樂部在芝加哥成立,他的粉絲遍布美國各大城市的中學與大學,他的照片被印在t恤上,他儼然變成了一個超級巨星。
1988年的6月,《時間簡史》在英國出版上市。他的粉絲依然很多,他的書成為公眾喜歡的暢銷書,各大書店,隻要有他的書,都會被搶購一空。在中國,霍金的書也是一版再版,銷量依然不減。購買霍金的圖書,更多的是普通讀者,同行並不是很多,在英國本土,很多同行都發出了質疑的聲音,有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曾說過這樣的話:“他與大家做的是同樣的研究,隻不過因為他的身體狀況,才會如此引人注目。”甚至有人拿《時間簡史》和一本名叫《機車保養的禪學與藝術》進行對比,霍金覺得無所謂,他的家裏人卻對這樣的對比感到無聊。
霍金在接受媒體的采訪時,曾這樣說:“我很高興一本科學書能與明星的傳記競爭。也許人類還是有希望的。我非常高興這本書能到一般大眾手中,而不隻是在學術界流傳。科學有些概念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在現代社會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
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去國內各大網站購買,結果卻發現,霍金很多書都剩下很少了,有的甚至已經顯示無貨;英國的兩位科普作家給霍金寫的傳記,已經在網站成為暢銷書,有的網店已經沒有這本書了。這不僅僅是因為霍金是殘疾人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更重要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都開始關注科學,很多家長想培養孩子從小愛科學的興趣;少年們想要了解宇宙,解開宇宙的奧秘;成年人也想探索宇宙的秘密,想要了解宇宙大爆炸和黑洞的知識,以及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的問題。
當霍金出現在街上的時候,他的粉絲們就會圍上來,與他說話,就像影視明星被粉絲包圍那樣熱鬧。
相對於公眾的熱情,那些資深的書評家和評論家對《時間簡史》的暢銷卻覺得莫名其妙,他們不明白,為什麽這樣一本書會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為什麽其他英國天體物理學家的書卻無人問津?於是,針對霍金和他的著作《時間簡史》各種各樣的評論就出現了。
《自然》雜誌的編輯約翰·麥達克斯於1988年的年底公開發表了一篇文章。他這樣寫道:“那些擔心大眾對科學漠不關心的人,當知道霍金教授的《時間簡史》在美國已賣出60萬本之後,一定就可以釋懷了……令我好奇的是,在我訪問加州期間,我大約詢問了20多個人,這些人不都是科學家,發現沒有一個人不知道這本書。其中三個人有這本書,但是卻都沒有開始讀。對於一本僅有198頁的書來說,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根據該書作者所說的,隻需要花一千卡路裏的熱量就可以獲得書中所有的信息,所以我估計隻要半天就能讀完。
事實上,這本書有一種奇怪的窘境。人們說它是一本‘風靡一時’的書,或把霍金教授描述成一位風雲人物。在加州,不同宗派與言論大師的流行(在大眾心目中)起起落落是常有的事,用風雲來解釋‘霍金熱’似乎很自然。但是,即使加州也不可能消化全部60萬冊。”
早在1988年的8月,賽門·金肯斯便在《星期日時報》上發表文章表達自己對這本書如此暢銷感到的驚訝:“我簡直感到莫名其妙。46歲的劍橋數學教授寫了一本討論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的書,在今年整個夏天,一直排在英國非小說類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上個月還曾位居榜首,麥可·傑克遜與畢加索都被他拉了下來。霍金的《時間簡史》共印了6次,銷售了5萬本精裝本。這是個驚人的新領域。”
有人曾調侃說:“不管是專家還是作家,他們出版的書,能讓普通大眾喜歡讀的書,才是真正的好書。”
如今,霍金做到了。在美國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廣為流傳,已經成為霍金的經典故事。故事的發生地點是在美國的一個汽車修理站,一位科學家的私家車有點毛病,他把車送來維修,閑著無聊的時候,他與修理汽車的工人聊天。修車工問科學家:“你是幹什麽工作的?”科學家回答道:“我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大家都叫我科學家。”修車的工人抬起頭問科學家:“請問,你認識霍金教授嗎?我非常崇拜他,他在我心裏就是英雄。”
科學家這才明白,原來霍金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天體物理學界的明星。於是,專家學者們都開始研究這本書究竟為什麽會這樣有影響?
兩位科普作家寫的《霍金傳》中,也在探討這個問題:“一時之間每個人都成了霍金迷,對於這本書為何會如此成功,每個人都有一套得意的見解。它成功的秘訣是什麽呢?在《時間簡史》進入暢銷書排行榜好幾年之後,人們仍然提出這個問題。”
1991年的4月,英國《獨立》雜誌發表了一篇主要針對《時間簡史》的文章。文章提出問題:“究竟有多少人看過這本書?”文中引用很多事實和例子,證明很多有才氣有學問的人,都沒看過霍金的這本書。“那位很有才氣的伯納德先生,在他《泰晤士報》專欄裏承認,霍金教授的《時間簡史》他從第29頁以後就看不懂了。這樣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才氣縱橫的伯納德先生僅能讀到第29頁,那麽,一名普通船夫在探求宇宙起源的知識時,他的情況又會如何?”
“這本書獲得異乎尋常的成功,可是買書的人卻很少能讀得懂,這要如何解釋呢?業餘心理學家曾指出,這是由於作者的特殊狀況,他是一位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許多年前已被醫生宣告無藥可救。然而,他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寫成了這本書。這是一個英勇的故事,但光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這本書的成功嗎?
我並不認為如此,我也不認為是讀者希望發現這個世界的起源真相。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這本書成功的秘密,此時就像宇宙的起源那樣神秘而迷人。我願懸賞一筆小小的獎金,給能提出令人完全信服的答案的任何讀者。”
文章發表後,很多人給這家雜誌寫信,霍金的母親忍無可忍,她寫了一封信,刊登在《獨立》雜誌上:“閣下:身為霍金教授的母親,我得聲明我可能有點私心。不過我已經對《時間簡史》成功的原因做過一些思考,這個成功連霍金本人也感到驚訝。我相信原因是複雜的,但是應該試圖加以簡化……
這本書寫得很好,使人樂於閱讀這本書。書中艱深的部分是思想而不是語言。他完全不炫耀,也從不大聲來壓倒讀者,他相信自己的思想是任何有興趣的人都能明白的。這本書引起了爭議,許多人在各種程度上反對他的結論,但是它激發了思想。當然他與疾病奮戰的事跡,也增加了這本書的知名度。但在構思這本書之前,霍金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曆程。他不是因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才得到了學術界與其他領域的榮譽。
我並沒有說我自己看得懂這本書,然而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前,我確實從頭到尾讀了一遍。我認為我不懂,主要是因為我的年紀與我所受的學術訓練不同。我並不想懷疑列文先生智力出眾,但我不願因為他看不懂,就假設大多數的人也都不懂。”
這封信,在當時的英國反響很大,不僅僅是護子心切,更重要的是,霍金的母親作為上個世紀牛津大學的高材生,她也談了自己的觀點:很多時候,所謂的知識分子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在人漫長的一生中,還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和教育形式存在。
有時候,霍金的同事們經常會被人問到這樣的問題:你們看過霍金的書嗎?很多同行都回答:“沒看過,因為不能把這本書拿到海邊來娛樂。”讀過的同行們,當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有的還提出意見,認為這本書可以寫得更多一些。
霍金發現,很多人在評價他的書的時候,他們的評論都不是客觀的。他認為這些評論都是老套的話語,沒有新穎的東西,比如,他們總是圍繞著霍金的病情談這本書。霍金在他的自傳《我的簡史》中,有過這樣兩段精彩的敘述,第一段他是這樣寫的:“為什麽這麽多人買這本書?對我而言要做到客觀評價肯定很難,於是我想還是看他人怎麽說的。我發現大多數評論,盡管都是好意的,卻沒有多少啟發性。它們傾向於遵循一個老套:斯蒂芬·霍金患了運動神經元疾病;他被禁錮在輪椅上,不能講話,而隻能動x根手指(意思就是三根手指),但他寫下了這部所有一切中最大問題的書: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往何處去?霍金揭示的答案是宇宙既不創生亦不毀滅;它隻是存在。”
談到宇宙的問題,有的評論員已經感覺自己的大腦找不到方向了,完全跟不上霍金的節奏,但是,為了表明自己是正確的,評論員還是要繼續發表自己的觀點:“如果霍金的理論是對的,我們就真的找到了完備的統一理論,我們也就真正理解了上帝的精神。”
讀完這些評論後,霍金哈哈一笑。在自傳裏,他針對評論員的評論做出了調侃:“如果我這麽做了,那銷售量也許會減半。”
霍金一直痛恨那些總拿他的疾病來評論的人,他總希望人們能像對待正常人那樣對待他。作為一位教授,他理應得到全世界的理解和尊重,他希望公眾喜歡和好奇的是他研究的學科,而不是他的隱私。霍金在自傳《我的簡史》發出了心底的呐喊:
“無疑,我身患殘疾,然而努力使自己成為理論物理學家,這種讓人們感興趣的故事也對這本書的銷售推波助瀾。因書中隻有兩處提到我的狀況,所以憑這種興趣來購買此書的人士一定十分失望。這部書是試圖寫宇宙的曆史,而非我的曆史。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譴責矮腳雞利用我的疾病以及我與之合作、允許我的照片印在封麵上的可恥行為。事實上,按照合同,我對封麵無控製權。”
霍金還感到一個問題很難理解,很多人購買他的書隻是為了擺在書架上,有的人購買他的書,隻是為了在咖啡館與朋友聊天時,拿著他的書來炫耀自己。霍金承認:這種事情肯定會發生,但是,他知道很多人確實在認真閱讀他的書,雖然裏麵的內容不一定都能讀懂。霍金覺得,隻要有一部分人買了他的書,並且認真讀完,他也就很知足了,畢竟,宇宙學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白的,即使是普及版的《時間簡史》,也不是都能讀得懂的。
這本書確實是有吸引力的,我是喜歡這本書的,雖然,我隻是一個普通的讀者。黑洞和蟲洞的奧秘,是吸引我閱讀的原因,探索宇宙的奧秘,並不是兒童和少年的事情。與其整天在網站上瀏覽,在網絡遊戲中荒廢時間,還不如買本《時間簡史》,看一看宇宙的演化。當我們用科學知識武裝好頭腦的時候,也就不會被那些歪門邪道和所謂的大師迷惑了。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經典的名人故事:俄國物理學家林第坐飛機來到美洲開會。在飛機上,林第的身旁坐著一位商人,他手裏拿著一本霍金的書,林第好奇地問商人:“這本書你認為寫得好嗎?”商人邊看書邊回答:“這書寫得太好了,簡直讓我著迷,我特別喜歡它。”
林第對商人說:“你覺得有趣,可我覺得很多地方讀不懂,有些地方很難讀下去。”
商人竟然對林第說:“我來解釋給你聽吧。”
這個故事帶給很多人的是意外,為什麽科學家讀不懂,為什麽不是科學家的人反而能讀懂?這個答案隻有霍金知道,因為他的夢想就是:這本書是寫給公眾看的一本通俗科普讀物。
當年,霍金在決定給普通公眾寫這本書的時候,他是憂慮重重的,他在自傳裏真實表達了這種憂慮:“人類從原始野人到我們現在的狀況僅需區區一萬五千年,這個係列勾畫了我們對這整個發展成就的感受。我要傳達一種類似感受,就是我們朝著完全理解製約宇宙的定律,已經取得了怎樣的進步。我很清楚,幾乎每個人都對宇宙如何運行感興趣,但大多數人無法明白數學方程。我本人對方程也不太在乎。部分原因是我很難把它們寫下來,但主要是因為我對方程沒有直覺。相反,我依靠圖像來思考,我這本書的目標是靠語言描繪這些心裏的圖像,還借助於一些熟悉的比喻和圖形。”
霍金一直都希望大多數的人能在他的書裏了解天體物理學,他要讓更多人知道,他所從事的理論研究的重大意義,他想與更多的人一起分享研究成果,用霍金的話來說,那就是:“我希望,大多數人以這種方式能夠分享對過去50年間物理學取得的驚人進步的激動和感受。”
霍金坦誠地說:“即使我避開使用數學,也仍然很難解釋某些觀念。”霍金不停地問自己:“我是否應解釋它們並冒著把人們弄糊塗的危險?或者是否我應該掩飾這些困難?一些不熟悉的概念,諸如以不同速度運動的觀察者測量出同一對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同,就對我要描繪的圖像不太重要。因此,我覺得我可以隻提到它們而不必深入探討。但其他困難的思想,對我要作出解釋的東西卻很重要。”
在《時間簡史》這本書,霍金將兩種概念植入書中,一種是所謂的“曆史求和”,另一種是“虛時間”。霍金認為:“宇宙不僅隻有一個曆史,宇宙有每種可能的曆史集合,而所有這些曆史都是同等實在的。”
霍金覺得在給非專業人士看的科普書中,把以上這兩種概念解釋清楚,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他說:“我現在覺得我本應作更大的努力來解釋這兩項非常難以理解的概念,尤其是虛時間,後者似乎是書中讀者最感到麻煩的東西。然而,其實並不真的需要確切理解虛時間是什麽——隻要知道它與我們稱作‘實時間’的東西不同即可。”
如今,霍金教授應該很開心了,因為,他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很多的普通人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擺放到很多人的書架上,即使有人隻是為了擺設而購買《時間簡史》,那也證明了一個事實:霍金是一位在全世界都有影響力的人。
這也讓我想到網友們說過的一句話:一般買來放在書櫃裏當裝飾品的圖書,都是經典的名著,越是暢銷的精品書和精裝書,越容易被擺放在書櫃裏。
精品永遠是精品,就像擺放在書架上的《時間簡史》,在眾多的圖書中,的確與眾不同,而那句通俗易懂的廣告語——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時間簡史——更像一個有吸引力的魔方,等待著更多好奇的人去打開它,了解它,真正地讀懂它。
有一本風靡全球的非小說類的科普暢銷書,它的書名是《時間簡史》,它的作者就是聞名世界的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這本書出版後,征服了很多讀者,其中,大部分讀者都是普通人,而不是大學的理科學生和研究天體物理學的專家。
這本《時間簡史》還有個浪漫的故事。當年,霍金把《時間簡史》作為禮物送給簡,簡非常感動,她寫道:“斯蒂芬從莎士比亞裏得到一點靈感,為他的書定下了標題。草稿經過修改後已被出版商接受,1988年6月的一天被確定為出版的日子。美國版將在春天出版,早於英國版。然後剛完成印刷的第一版不得不在最後一刻銷毀,因為書中對幾位美國科學家的誠信提出了質疑,出版商擔心會招致起訴。這不幸的小插曲卻讓一處小小的遺漏得以被修改:斯蒂芬將《時間簡史》獻給我。這是很令人感動的致謝,但美國版遺漏了這一點。於是可能招致起訴的部分被刪去了,我的名字也出現在了致謝中,出版社不得不加班加點在幾天之內印刷出一萬冊,這本書就正式在美國出版了。”
我的書桌上有兩本《時間簡史》,這是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兩個版本,其中一本是精裝的普及版,裏麵有彩色的圖片。仔細閱讀這兩個版本,發現不但在目錄和內容上做了調整,作者也不隻是斯蒂芬·霍金,而是有了一位合作者列納德·蒙洛迪諾。他也是一位物理學家,在美國的加州理工學院任教,擔任過風靡中國的美劇《星際航行:下一代》的編劇,他還出版過兩本書,並且參與創作了“愛因斯坦小學生係列叢書”。國內出版的第一個版本的《時間簡史》共有十二個章節,最吸引人的內容是第七章“黑洞不是這麽黑的”,第八章“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第九章“時間箭頭”和第十章“蟲洞和時間旅行”。
現在,我就來談談《時間簡史》誕生的故事。1982年,霍金已經40歲了,像其他的中年男人一樣,他渴望成功,更希望能成為一個好爸爸。那時候,霍金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女兒露西都已經12歲了,他想寫一本書,給上學的女兒攢點學費——他當初寫作的目的其實很單純。當這本書成為暢銷書後,有位科普作家曾經幽默地說:“《時間簡史》給霍金帶來的不光是名聲,還有財富,這本書彌補了霍金的財政黑洞。”
這讓我們了解到一件殘酷的事:在英國,一位普通的科學家和大學教授,家裏有三個子女,又身患疾病,如果沒有名氣,沒有可觀的經濟收入,生活也是很艱難的。
回首往事,霍金在他的回憶錄《我的簡史》裏這樣寫道:“我第一次想起寫一本關於宇宙的普及著作是在1982年。我的部分目的是為女兒攢一點學費(事實上,到這本書實際出版的時候,她已經在中學上最後一個學年了。)。但是,寫這本書的主要動機,是想解釋我們已經在何等程度上理解了宇宙:我們一直在尋找能描述宇宙和其中萬物的一個完備理論,現在離這個目標是多麽接近了。”
從事寫作的人都知道,寫一本書是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從構思到每一個章節的寫作,再到每一個細節,非虛構類作品比小說寫起來的難度更大。身體健康的作家都覺得這是一項勞累的工作,對坐在輪椅上的霍金來說,難度係數更高。
但是,對於霍金來說,他的堅強意誌也決定了他有能力完成這本《時間簡史》。在寫這本書之前,劍橋大學出版社的密頓曾經找過霍金,他和霍金邊喝茶吃點心邊交談,交談的內容便是圍繞這本書的細節展開的。霍金告訴密頓:他想寫一本關於宇宙學的通俗讀物。
這時候密頓想起,在他剛剛與霍金相識的那一年,他就想請霍金寫一本通俗的宇宙學圖書,這本書的定位是給普通讀者的,讓非專業的讀者也能了解宇宙,了解黑洞和蟲洞的知識。不過,那時候,霍金並不想寫這本書。
現在,霍金又同意寫這本書了,這讓密頓很興奮,這些年,他們是很好的合作夥伴。雖然,他們之間有過矛盾,比如在出版《超空間與超重力》的時候,因為封麵問題就產生過很大的分歧。
不過,作為劍橋大學的教授,要寫新書,還是會考慮與劍橋大學出版社合作的。劍橋大學出版社的出書曆史悠久,著名科學家愛丁頓和霍耶都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過科普圖書。密頓一直相信,霍金寫出的科普圖書一定會擁有很多讀者,他也堅信,霍金的書一定會給他本人以及出版社帶來非常可觀的經濟收入。
在討論出版這本書的會上,霍金對密頓和其他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並且開口要了很高的稿酬,他說他因為殘疾需要很多的護理費,還要為女兒交納學費,如果他去世了,他還要給孩子和妻子留下足夠的生活費。他還談到一個實際的問題,他目前正在進行科學研究,他要從研究中拿出時間來寫一本科普圖書,就要占用科研的時間,他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夠得到更多的報酬。
密頓聽完霍金的話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霍金是個有影響的專家,而且,他一直在為劍橋大學勤懇地工作,以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管他去哪個大學工作,都會得到很高的薪水,比如美國某個大學邀請他去工作開出的薪水就相當高,比他在劍橋的收入高出好多倍,但是,他還是選擇留在劍橋做研究,這就證明,他對劍橋是忠誠的,他對劍橋有著深厚的感情,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是不會離開劍橋大學的。
於是,他們再次合作了。霍金所在的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係和密頓工作的地方靠得很近,都在同一個院子裏,所以,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出書的事情。一日午後,霍金拿著稿子來到密頓的辦公室,密頓看了稿子,覺得霍金寫的稿子專業性太強,普通讀者根本讀不懂。他打了個比喻,讓霍金更了解這個圖書市場,他說:“賣書有時候就像賣烘豆一樣,味道越溫和,就越有市場,假如你把書寫得太專業,看上去就是給專家看的那種書,那是絕對不能暢銷的,因為我們的定位是大眾科普圖書。”霍金接受了密頓的意見,開始思考如何寫得通俗易懂。
沒過多久,密頓又找到霍金。他對霍金說,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理事會同意出版這本書,並委托他來和作者協商書稿的細節。
後來,霍金抽出時間,又對書稿進行了修改。當他帶著修改好的稿子見到密頓的時候,密頓仔細地看了看,看完之後走到霍金的麵前,瞪大眼睛對霍金說:“你的書稿還是太專業了。”接著,密頓笑著說出了一個廣為流傳的經典名言,他說:“你的書裏,每多一個數學公式,圖書的銷售量就會減少一半。”霍金聽完密頓的話,他的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
密頓看著霍金說道:“讀者去書店買書的時候,他們通常都是取下一本書,拿在手裏翻閱一下,然後才決定是否購買,如果讀者發現書裏有數學公式,他們就會覺得這樣的書很難讀下去,因為裏麵有公式,就會拒絕購買。”
霍金聽完密頓的話,覺得有道理,便再次接受了密頓的意見,繼續修改。然後,兩人開始談稿費的問題。密頓提出付給霍金版稅預付金的價格,霍金不同意,經過反複協商,最終,霍金拿到了一萬英鎊的預付款。密頓認為,這是劍橋大學出版社能拿出的最高的預付金。第二天一大早,霍金來到辦公室的時候,密頓就把合同送到了他的麵前。
就在霍金和密頓開始合作的時候,在美國的紐約,有個名叫彼得的三十出頭的高個兒男人,他是美國矮腳雞圖書公司的高級編輯,他買了一份《紐約時報》,來到辦公室裏,開始看報,突然,一本雜誌掉了出來。原來,這本雜誌夾在報紙裏麵,好奇的彼得拿起雜誌看了起來。他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刊登在封麵上,他開始閱讀雜誌的內容,首先閱讀到的就是一篇名為《宇宙與霍金博士》的文章,文章大體內容是霍金身殘誌堅,身患疾病卻依然堅持天體物理學的研究,他的研究被人稱為宇宙學的革命。
作為圖書公司的高級編輯,彼得有很強的職業敏感,他意識到這是一個不錯的勵誌故事。他的大腦不停旋轉,他在考慮,如果能有機會請這位教授給公司寫一本書,銷量肯定不錯。
在一家餐廳內,彼得與一位名叫艾爾的經紀人吃飯,他把霍金的故事講給艾爾聽,艾爾說他也讀過這篇文章。這時候,艾爾對彼得說:“我聽我的朋友,也就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教授丹尼爾說,霍金最近很忙,他在忙著寫一本書。”
吃完飯後,彼得對艾爾說,如果艾爾能見到霍金,並且霍金沒有與別的公司簽訂合同,矮腳雞公司一定會出版他正在寫的那本書。
於是,艾爾決定去英國見一見霍金,並且在霍金與劍橋大學出版社即將簽合同的時候,見到了霍金。中國有句俗話: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就差幾天的時間,霍金就與劍橋大學出版社簽了合同。
那麽,霍金為什麽會放棄英國的劍橋大學出版社而選擇美國的矮腳雞圖書公司呢?
霍金通過同事的親戚,找到文學著作代理人阿爾·朱克曼。霍金在見到朱克曼的時候,把他寫好的第一章的初稿給了朱克曼,霍金對朱克曼說:“我希望它成為在機場書店就能買到的那類書。”
但是,霍金得到的回答是:“絕對不可能,這本書隻能給專家和大學理科學生閱讀,像這樣的書,絕對不可能出現在機場書店裏,大眾看不懂這樣的書,也沒有興趣去閱讀。”
在霍金的自傳《我的簡史》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我準備花時間和精力去寫一本書,我就要讓它傳播給盡可能多的人。我以前寫的專業書一向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那家出版社做得很好,但我覺得它不會真正地麵向我想影響到的那一類大眾市場。因此,我接觸到一位名叫阿爾·朱克曼的文學著作代理人,是我的一位同事的親戚介紹給我的。我給了他第一章的初稿,並且解釋道:我希望它成為在機場書店就能買到的那類書。他告訴我這絕不可能。它也許在學術界和學生中銷售良好,但是像這樣的一本書,絕不可能進入傑弗裏的領地。”
1984年,霍金把寫完的書稿交給朱克曼,他把書稿發給了幾位出版商,美國的一家名叫諾頓的圖書公司很有名氣,朱克曼希望霍金能讓諾頓出版他的書。遺憾的是,諾頓給出的圖書的價格,霍金並不能接受。這時候,矮腳雞圖書公司給出了很高的價格,霍金接受了。
關於霍金怎麽會選擇矮腳雞圖書公司的價格,他在自傳裏這樣說:“1984年我給了朱克曼第一稿。他把它發給幾位出版商並且建議我接受諾頓的報價,諾頓是家很有檔次的美國圖書公司。可是,我沒有采納這個意見,而決定接受矮腳雞圖書公司的報價。這是一家更麵向大眾市場的出版商,雖然這個公司並非專門出版科學書籍,然而它的出版物在機場書店很容易得到。”
1985年8月的一個晚上,寫了一天書稿的霍金像往常一樣上床休息。就在淩晨三點的時候,護士來到霍金的床前,發現霍金病情加重,呼吸快要停止。護士急忙叫來急救車,把他送到了醫院裏,幸虧遇到了一位負責任的醫生,他在電視上見過霍金,知道他是一位有名氣的科學家,他把霍金搶救了過來。
從醫院回來的霍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的書稿。那時候,《時間簡史》的書稿快要寫完了。他在醫院養病的時候,還在對書稿進行修改。雖然,霍金拿到了預付金,可以支付醫療費用。但是,霍金進行了氣管切開這樣的大手術,他需要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護理,他需要更多的錢來支付護理費。靠著書稿的預付款,肯定是不夠用的。
此時,霍金的妻子簡也開始憂慮起來,她憂慮的是霍金的健康,更擔心萬一哪天霍金去世了,她和孩子們該怎樣生存?簡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隻能向慈善機構求助,她給世界各地的慈善機構寫了很多信,最後,美國的一家基金會同意每年給霍金五萬英鎊的護理費,後來,很多慈善機構都同意給霍金幫助。
這些慈善機構的善款,就像雪中送炭一樣,給了霍金繼續生存下去的勇氣,同時,也讓簡感受到了一點溫暖。但是,簡對本國的國家健康服務處卻是相當不滿。她不明白,他們對這家健康服務處做過貢獻,為什麽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卻隻能得到很少的救助?每當簡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她就會憤慨地說:“想想這種人才的浪費吧!”
簡一直覺得,還是霍金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幫了他們的忙,假如霍金隻是一位物理教授卻沒有知名度,那她也就隻能這樣看著丈夫掙紮著直到去世。
霍金得了一場大病,放慢了寫作的速度。甚至有時候,他覺得自己真的沒有體力再堅持著把這本書寫完了。就在他快要支撐不下去的時候,美國加州的一位名叫華特的電腦專家專門為霍金設計了一個程序,名字是“平等者”。這個程序並不複雜,使用起來很方便,霍金依靠這個程序,繼續開始寫作。
好多年後,成名後的霍金在自傳裏談到寫《時間簡史》這本書的境況時,曾寫過這樣的話:“我在cern時得了場肺炎,隻好中斷了這部書的撰寫。若不是得到一個計算機程序,要完成這部書是根本不可能的。用這個程序有點慢,但那時我思考得慢,所以這很適合我。我利用它幾乎完全重寫了我的第一稿以回應古查迪的要求。”
終於,《時間簡史》定稿了,矮腳雞公司決定在1988年的春天開始做出版前的宣傳工作。艾爾雄心勃勃,他在美國與加拿大聯係好出版的事情,又開始在世界各地尋找能出版這本書的國家,德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中國、土耳其等,都爭相購買這本書的版權。
正當霍金沉浸在享受成功後的幸福的時候,他做夢都沒有想到,他的圖書出版竟然在本國遇到了問題。霍金曾這樣說:“英國的出版商,是我遇到過的所有出版商中,最抱持懷疑態度的一群。當我在英國出示初稿時,丹特公司出價15000英鎊,還有另外的公司出價5000英鎊與10000英鎊。我認為他們誠意不夠,所以就取消了。”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牆內開花牆外香。霍金的書在全世界都是暢銷書,但是在英國卻遇到了出版問題。直到1987年,英國要舉辦一個全美書展,一位名叫馬克的人在公司裏得知《時間簡史》是一本暢銷書,於是,他在書展上找到了艾爾,對艾爾說他想看一看《時間簡史》的書稿。
馬克讀完這本書以後,對艾爾說,他覺得這本書寫得非常有趣,他想要在英國出版這本書。艾爾開出了75000英鎊的英國版權的價格,聽完報價後,馬克失去了興趣。他認為那本書其實很難讀懂的,雖然看起來很好。在當時,75000英鎊的預付金太高了。最後,馬克決定,隻出30000英鎊,他不敢確定花費75000英鎊買來的英國版權,能不能賣出這個價格。後來的事實證明,馬克的擔憂是多餘的,這本書在全世界熱銷。
一本書想要成為暢銷書,不僅要寫得精彩,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把書推銷出去。《時間簡史》在準備出版的時候,矮腳雞市場部主任主持召開了多次會議,會議的內容都是在商討怎樣對這本書進行營銷。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用什麽樣的方法才能把書賣出去。
此時的霍金想起密頓對他的忠告,當密頓得知霍金把書簽約給了大的商業出版公司的時候,他就提醒霍金:“與出版商打交道,你要特別小心。你要想明白一個問題,如果你就是想把書賣出去很多,想靠賣書掙錢的話,你就不要介意他們的促銷手段。”
密頓接著提醒霍金:“出版商為了賣書,他們可能都會用殘疾這樣的詞來做廣告語,你要想明白,考慮好才行。即使采用了這樣的廣告語,你也不必太在意。”
就在《時間簡史》還有一個月就要出版的時候,霍金接到艾爾的電話,他告訴了霍金一個震驚的消息:彼得要去皇冠出版公司工作,所有的工作將交給另一位編輯。在圖書出版之前,霍金想要修改圖書的名字,他覺得《時間簡史》這個書名有點輕浮,他一直在考慮是否用“簡”這個字。
彼得考慮之後告訴霍金:“簡這個字很好,能讓霍金微笑。”
霍金很快就明白了彼得的意思,簡這個字確實很好,他的妻子的名字就叫簡,這難道不是讓他微笑的理由嗎?
《時間簡史》的書稿交給了新編輯,這位新編輯把印刷的數量減去了四萬本,因為他很膽小,他擔心這本書賣不出去,會給公司造成損失,他怕負擔不起這個責任。說實話,很多圖書公司在印刷一本新書的時候,的確都是要考慮這些問題的。市場經濟是殘酷的,如果賣不出去,一切損失全部落到了出版公司的頭上,所以,他們都會印刷很少,有時候隻印刷一千本到三千本。很多新人就是這樣,頂著壓力在出書,如果真的成為暢銷書或者常銷書,書的作者也就算是看到了陽光燦爛的一天。
1988年春天,《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這本書,在美國各大書店上架。在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公司專門為霍金舉辦了宴會。那天晚上,霍金非常興奮,當他在河邊陶醉的時候,他的妻子一直擔心,害怕他會掉進河裏。
《時間簡史》即將發行時,意外發生了。霍金在自傳裏寫道:“這本書即將發行時,有一位科學家得到了這本書的試印版,那是提供給《自然》雜誌寫評論的,他發現這部書照片與圖片的位置和標號錯誤百出,而被嚇壞了。他給矮腳雞打電話,他們同樣也被嚇壞了,並且立刻決定召回並廢棄這個印次。矮腳雞花了緊張的三整周改正和重校全書,及時地在愚人節的出版日期鋪到書店。正好那個時候,《時代》周刊刊登了我的封麵人物介紹。”
雖然,這本書出現了小錯誤,依然不能阻擋暢銷的浪潮。書一經上市,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的書榜上達到了147周,在倫敦《泰晤士報》暢銷書的排行榜上竟然達到了237周,在全世界銷售超過了一千萬冊,單在美國,這本書的銷量就達到五十多萬本,霍金真正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寫一本普通大眾都可以讀懂的書。
天體物理學家霍金,竟然像明星那樣風光,走進了美國的各大校園,霍金迷俱樂部在芝加哥成立,他的粉絲遍布美國各大城市的中學與大學,他的照片被印在t恤上,他儼然變成了一個超級巨星。
1988年的6月,《時間簡史》在英國出版上市。他的粉絲依然很多,他的書成為公眾喜歡的暢銷書,各大書店,隻要有他的書,都會被搶購一空。在中國,霍金的書也是一版再版,銷量依然不減。購買霍金的圖書,更多的是普通讀者,同行並不是很多,在英國本土,很多同行都發出了質疑的聲音,有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曾說過這樣的話:“他與大家做的是同樣的研究,隻不過因為他的身體狀況,才會如此引人注目。”甚至有人拿《時間簡史》和一本名叫《機車保養的禪學與藝術》進行對比,霍金覺得無所謂,他的家裏人卻對這樣的對比感到無聊。
霍金在接受媒體的采訪時,曾這樣說:“我很高興一本科學書能與明星的傳記競爭。也許人類還是有希望的。我非常高興這本書能到一般大眾手中,而不隻是在學術界流傳。科學有些概念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在現代社會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
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去國內各大網站購買,結果卻發現,霍金很多書都剩下很少了,有的甚至已經顯示無貨;英國的兩位科普作家給霍金寫的傳記,已經在網站成為暢銷書,有的網店已經沒有這本書了。這不僅僅是因為霍金是殘疾人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更重要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都開始關注科學,很多家長想培養孩子從小愛科學的興趣;少年們想要了解宇宙,解開宇宙的奧秘;成年人也想探索宇宙的秘密,想要了解宇宙大爆炸和黑洞的知識,以及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的問題。
當霍金出現在街上的時候,他的粉絲們就會圍上來,與他說話,就像影視明星被粉絲包圍那樣熱鬧。
相對於公眾的熱情,那些資深的書評家和評論家對《時間簡史》的暢銷卻覺得莫名其妙,他們不明白,為什麽這樣一本書會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為什麽其他英國天體物理學家的書卻無人問津?於是,針對霍金和他的著作《時間簡史》各種各樣的評論就出現了。
《自然》雜誌的編輯約翰·麥達克斯於1988年的年底公開發表了一篇文章。他這樣寫道:“那些擔心大眾對科學漠不關心的人,當知道霍金教授的《時間簡史》在美國已賣出60萬本之後,一定就可以釋懷了……令我好奇的是,在我訪問加州期間,我大約詢問了20多個人,這些人不都是科學家,發現沒有一個人不知道這本書。其中三個人有這本書,但是卻都沒有開始讀。對於一本僅有198頁的書來說,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根據該書作者所說的,隻需要花一千卡路裏的熱量就可以獲得書中所有的信息,所以我估計隻要半天就能讀完。
事實上,這本書有一種奇怪的窘境。人們說它是一本‘風靡一時’的書,或把霍金教授描述成一位風雲人物。在加州,不同宗派與言論大師的流行(在大眾心目中)起起落落是常有的事,用風雲來解釋‘霍金熱’似乎很自然。但是,即使加州也不可能消化全部60萬冊。”
早在1988年的8月,賽門·金肯斯便在《星期日時報》上發表文章表達自己對這本書如此暢銷感到的驚訝:“我簡直感到莫名其妙。46歲的劍橋數學教授寫了一本討論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的書,在今年整個夏天,一直排在英國非小說類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上個月還曾位居榜首,麥可·傑克遜與畢加索都被他拉了下來。霍金的《時間簡史》共印了6次,銷售了5萬本精裝本。這是個驚人的新領域。”
有人曾調侃說:“不管是專家還是作家,他們出版的書,能讓普通大眾喜歡讀的書,才是真正的好書。”
如今,霍金做到了。在美國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廣為流傳,已經成為霍金的經典故事。故事的發生地點是在美國的一個汽車修理站,一位科學家的私家車有點毛病,他把車送來維修,閑著無聊的時候,他與修理汽車的工人聊天。修車工問科學家:“你是幹什麽工作的?”科學家回答道:“我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大家都叫我科學家。”修車的工人抬起頭問科學家:“請問,你認識霍金教授嗎?我非常崇拜他,他在我心裏就是英雄。”
科學家這才明白,原來霍金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天體物理學界的明星。於是,專家學者們都開始研究這本書究竟為什麽會這樣有影響?
兩位科普作家寫的《霍金傳》中,也在探討這個問題:“一時之間每個人都成了霍金迷,對於這本書為何會如此成功,每個人都有一套得意的見解。它成功的秘訣是什麽呢?在《時間簡史》進入暢銷書排行榜好幾年之後,人們仍然提出這個問題。”
1991年的4月,英國《獨立》雜誌發表了一篇主要針對《時間簡史》的文章。文章提出問題:“究竟有多少人看過這本書?”文中引用很多事實和例子,證明很多有才氣有學問的人,都沒看過霍金的這本書。“那位很有才氣的伯納德先生,在他《泰晤士報》專欄裏承認,霍金教授的《時間簡史》他從第29頁以後就看不懂了。這樣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才氣縱橫的伯納德先生僅能讀到第29頁,那麽,一名普通船夫在探求宇宙起源的知識時,他的情況又會如何?”
“這本書獲得異乎尋常的成功,可是買書的人卻很少能讀得懂,這要如何解釋呢?業餘心理學家曾指出,這是由於作者的特殊狀況,他是一位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許多年前已被醫生宣告無藥可救。然而,他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寫成了這本書。這是一個英勇的故事,但光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這本書的成功嗎?
我並不認為如此,我也不認為是讀者希望發現這個世界的起源真相。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這本書成功的秘密,此時就像宇宙的起源那樣神秘而迷人。我願懸賞一筆小小的獎金,給能提出令人完全信服的答案的任何讀者。”
文章發表後,很多人給這家雜誌寫信,霍金的母親忍無可忍,她寫了一封信,刊登在《獨立》雜誌上:“閣下:身為霍金教授的母親,我得聲明我可能有點私心。不過我已經對《時間簡史》成功的原因做過一些思考,這個成功連霍金本人也感到驚訝。我相信原因是複雜的,但是應該試圖加以簡化……
這本書寫得很好,使人樂於閱讀這本書。書中艱深的部分是思想而不是語言。他完全不炫耀,也從不大聲來壓倒讀者,他相信自己的思想是任何有興趣的人都能明白的。這本書引起了爭議,許多人在各種程度上反對他的結論,但是它激發了思想。當然他與疾病奮戰的事跡,也增加了這本書的知名度。但在構思這本書之前,霍金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曆程。他不是因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才得到了學術界與其他領域的榮譽。
我並沒有說我自己看得懂這本書,然而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前,我確實從頭到尾讀了一遍。我認為我不懂,主要是因為我的年紀與我所受的學術訓練不同。我並不想懷疑列文先生智力出眾,但我不願因為他看不懂,就假設大多數的人也都不懂。”
這封信,在當時的英國反響很大,不僅僅是護子心切,更重要的是,霍金的母親作為上個世紀牛津大學的高材生,她也談了自己的觀點:很多時候,所謂的知識分子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在人漫長的一生中,還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和教育形式存在。
有時候,霍金的同事們經常會被人問到這樣的問題:你們看過霍金的書嗎?很多同行都回答:“沒看過,因為不能把這本書拿到海邊來娛樂。”讀過的同行們,當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有的還提出意見,認為這本書可以寫得更多一些。
霍金發現,很多人在評價他的書的時候,他們的評論都不是客觀的。他認為這些評論都是老套的話語,沒有新穎的東西,比如,他們總是圍繞著霍金的病情談這本書。霍金在他的自傳《我的簡史》中,有過這樣兩段精彩的敘述,第一段他是這樣寫的:“為什麽這麽多人買這本書?對我而言要做到客觀評價肯定很難,於是我想還是看他人怎麽說的。我發現大多數評論,盡管都是好意的,卻沒有多少啟發性。它們傾向於遵循一個老套:斯蒂芬·霍金患了運動神經元疾病;他被禁錮在輪椅上,不能講話,而隻能動x根手指(意思就是三根手指),但他寫下了這部所有一切中最大問題的書: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往何處去?霍金揭示的答案是宇宙既不創生亦不毀滅;它隻是存在。”
談到宇宙的問題,有的評論員已經感覺自己的大腦找不到方向了,完全跟不上霍金的節奏,但是,為了表明自己是正確的,評論員還是要繼續發表自己的觀點:“如果霍金的理論是對的,我們就真的找到了完備的統一理論,我們也就真正理解了上帝的精神。”
讀完這些評論後,霍金哈哈一笑。在自傳裏,他針對評論員的評論做出了調侃:“如果我這麽做了,那銷售量也許會減半。”
霍金一直痛恨那些總拿他的疾病來評論的人,他總希望人們能像對待正常人那樣對待他。作為一位教授,他理應得到全世界的理解和尊重,他希望公眾喜歡和好奇的是他研究的學科,而不是他的隱私。霍金在自傳《我的簡史》發出了心底的呐喊:
“無疑,我身患殘疾,然而努力使自己成為理論物理學家,這種讓人們感興趣的故事也對這本書的銷售推波助瀾。因書中隻有兩處提到我的狀況,所以憑這種興趣來購買此書的人士一定十分失望。這部書是試圖寫宇宙的曆史,而非我的曆史。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譴責矮腳雞利用我的疾病以及我與之合作、允許我的照片印在封麵上的可恥行為。事實上,按照合同,我對封麵無控製權。”
霍金還感到一個問題很難理解,很多人購買他的書隻是為了擺在書架上,有的人購買他的書,隻是為了在咖啡館與朋友聊天時,拿著他的書來炫耀自己。霍金承認:這種事情肯定會發生,但是,他知道很多人確實在認真閱讀他的書,雖然裏麵的內容不一定都能讀懂。霍金覺得,隻要有一部分人買了他的書,並且認真讀完,他也就很知足了,畢竟,宇宙學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白的,即使是普及版的《時間簡史》,也不是都能讀得懂的。
這本書確實是有吸引力的,我是喜歡這本書的,雖然,我隻是一個普通的讀者。黑洞和蟲洞的奧秘,是吸引我閱讀的原因,探索宇宙的奧秘,並不是兒童和少年的事情。與其整天在網站上瀏覽,在網絡遊戲中荒廢時間,還不如買本《時間簡史》,看一看宇宙的演化。當我們用科學知識武裝好頭腦的時候,也就不會被那些歪門邪道和所謂的大師迷惑了。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經典的名人故事:俄國物理學家林第坐飛機來到美洲開會。在飛機上,林第的身旁坐著一位商人,他手裏拿著一本霍金的書,林第好奇地問商人:“這本書你認為寫得好嗎?”商人邊看書邊回答:“這書寫得太好了,簡直讓我著迷,我特別喜歡它。”
林第對商人說:“你覺得有趣,可我覺得很多地方讀不懂,有些地方很難讀下去。”
商人竟然對林第說:“我來解釋給你聽吧。”
這個故事帶給很多人的是意外,為什麽科學家讀不懂,為什麽不是科學家的人反而能讀懂?這個答案隻有霍金知道,因為他的夢想就是:這本書是寫給公眾看的一本通俗科普讀物。
當年,霍金在決定給普通公眾寫這本書的時候,他是憂慮重重的,他在自傳裏真實表達了這種憂慮:“人類從原始野人到我們現在的狀況僅需區區一萬五千年,這個係列勾畫了我們對這整個發展成就的感受。我要傳達一種類似感受,就是我們朝著完全理解製約宇宙的定律,已經取得了怎樣的進步。我很清楚,幾乎每個人都對宇宙如何運行感興趣,但大多數人無法明白數學方程。我本人對方程也不太在乎。部分原因是我很難把它們寫下來,但主要是因為我對方程沒有直覺。相反,我依靠圖像來思考,我這本書的目標是靠語言描繪這些心裏的圖像,還借助於一些熟悉的比喻和圖形。”
霍金一直都希望大多數的人能在他的書裏了解天體物理學,他要讓更多人知道,他所從事的理論研究的重大意義,他想與更多的人一起分享研究成果,用霍金的話來說,那就是:“我希望,大多數人以這種方式能夠分享對過去50年間物理學取得的驚人進步的激動和感受。”
霍金坦誠地說:“即使我避開使用數學,也仍然很難解釋某些觀念。”霍金不停地問自己:“我是否應解釋它們並冒著把人們弄糊塗的危險?或者是否我應該掩飾這些困難?一些不熟悉的概念,諸如以不同速度運動的觀察者測量出同一對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同,就對我要描繪的圖像不太重要。因此,我覺得我可以隻提到它們而不必深入探討。但其他困難的思想,對我要作出解釋的東西卻很重要。”
在《時間簡史》這本書,霍金將兩種概念植入書中,一種是所謂的“曆史求和”,另一種是“虛時間”。霍金認為:“宇宙不僅隻有一個曆史,宇宙有每種可能的曆史集合,而所有這些曆史都是同等實在的。”
霍金覺得在給非專業人士看的科普書中,把以上這兩種概念解釋清楚,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他說:“我現在覺得我本應作更大的努力來解釋這兩項非常難以理解的概念,尤其是虛時間,後者似乎是書中讀者最感到麻煩的東西。然而,其實並不真的需要確切理解虛時間是什麽——隻要知道它與我們稱作‘實時間’的東西不同即可。”
如今,霍金教授應該很開心了,因為,他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很多的普通人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擺放到很多人的書架上,即使有人隻是為了擺設而購買《時間簡史》,那也證明了一個事實:霍金是一位在全世界都有影響力的人。
這也讓我想到網友們說過的一句話:一般買來放在書櫃裏當裝飾品的圖書,都是經典的名著,越是暢銷的精品書和精裝書,越容易被擺放在書櫃裏。
精品永遠是精品,就像擺放在書架上的《時間簡史》,在眾多的圖書中,的確與眾不同,而那句通俗易懂的廣告語——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時間簡史——更像一個有吸引力的魔方,等待著更多好奇的人去打開它,了解它,真正地讀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