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人突然來到醫院。除了爸爸和我之外,隻有近親才能到重症監護病房(icu)探視躺在病床上的媽媽。在候診室裏接過他的名片的時候,我為什麽沒有拒絕呢?可能是為了能夠被允許探視,想和主治醫師交涉吧!我竟然把一個自稱老朋友但不明來曆的人領來探視處於昏迷狀態的媽媽!
這個男的給我印象一點也不好。事先和我們沒有任何聯係就突然前來要求會麵,真是太唐突了!他的名片上寫著:英語補習學校的經營者。身份總讓人覺得有點可疑。這個人在我們家從來沒有被談起過,當然媽媽也從來沒有提到他的名字。讓這樣的人來看原則上謝絕探視的患者,無論如何不能不說是欠考慮的行為。
事故造成的衝擊確實存在。媽媽處於昏迷狀態,無論是對我,還是對爸爸,都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而且,我本身就和那起事故有不少牽連。看來是他不自覺地利用了這一不安。我不清楚他是否知道事故的詳情,但我感到他看我的目光中含著責難和憎恨。另一方麵,他要求探視的語氣中流露出來的悲痛,從親屬們那裏也不曾感受過。這個男的和爸爸年齡相仿,頭發花白,臉部肌肉鬆弛,並不是特別有魅力。我不知道他和媽媽有什麽關係,但是他的態度裏有一種深思熟慮的頑強勁兒。我想大概就是這種頑強勁兒打動了我。
我和他一起走過醫院昏暗的走廊。在進入重症監護室之前,我把蓋有主治醫師印章的探視許可證交給值班護士。穿過一道厚重的大門,就到了病房的外間,我們在此脫下鞋,換上放在這兒備用的拖鞋,用消毒液洗過手之後,又穿戴上隔離衣帽和口罩。他與我一起做上述事情的時候,神情很奇特。準備好了之後,推開第二道門進入裏間。熒光燈泛白的燈光照著寬敞的病房。這個房間完全是由人工控製的,沒有窗戶,全部依靠人工照明,分不清白天黑夜。我們終於走到一張病床麵前。病床之間擺滿了監視器之類的儀器,根本看不到躺在鄰床上的人。
我鄭重其事地說:“這是我母親。”
他點了點頭,好像很難接受眼前這一切。媽媽雙眼半睜半閉,隻能看到瞳孔下邊。她的臉色蒼白,和她那黑褐色的頭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美麗得甚至讓人感到有點神聖。但是,嘴唇幹裂,口中含著塑料護齒。口中的管子與病床旁邊方形的人工呼吸機相連,呼吸機發出有規律的噝噝聲。她身上蓋著白色的床單,隻有青筋外露的小臂彎成45度,露在外麵。打點滴的管子插在左手上,另一隻管子插入右手的靜脈。天花板上的一隻小聚光燈發出橘紅色的光芒,照著媽媽的臉部和上半身。
他有點遲疑,又完全無視我的存在似的緊緊抓住媽媽的手。他稍稍彎下腰,把臉貼近媽媽的耳邊。我無所適從,就去看點滴瓶上的標簽。放在腳旁的示波器屏幕閃動著綠色的波紋。這時,他叫了媽媽的名字。我不由得回過頭來,看了看他。我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叫媽媽。他究竟是什麽人呢?我又看了看媽媽,媽媽微睜著的眼睛裏淚珠閃閃,從眼瞼下溢出,在眼角處形成一滴明亮的大淚珠,在聚光燈的照耀下輕輕抖動。
“媽媽!”這次是我在叫。
就在這一瞬間,淚珠順著媽媽的麵頰淌落。淚痕從眼角一直延伸到耳際。我慌忙用隔離衣的袖子給媽媽擦了擦臉,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看到!醫生,護士,還有這個男人。我回頭一看,發現他正局促地站在病床旁邊,低著頭看著媽媽,就像一個小孩幹了一件什麽不可饒恕的事情。
2
在壓力作用下,海水從潛水服外麵緊緊地擁抱著我。我很喜歡這種感覺。每次被大海擁抱的時候,我都會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安詳。這種安詳從人與人的擁抱之中絕對感覺不到。哪兒都不存在,哪兒又都存在……全身上下的脈搏配合著一個高超支配者的心跳開始跳動。與海水的擁抱相比,人的擁抱是多麽的不完美呀!就好像是為了彌補這種不完美,他們才悄悄地說著各種各樣的事情。然而,語言是於事無補的。我喜歡大海。我想永遠地被那具有真實存在之感的冰涼海水所擁抱。每次在攙水裏的時候,我就有一種錯覺,就好像自己是一條錯生為人的魚。
還是在上高中的時候,我和父母去了南方的海島,在那裏我學會了潛泳時呼吸的基本技巧。我從岸邊的白色沙灘遊向大海,透過潛望鏡看到遍布海底的珊瑚和在它們之間遊來遊去的各種各樣色彩鮮豔的魚類。從那時起,我就被潛水運動的魅力深深吸引。靜靜地在水中等的時候就會自己遊過來的魚,在圖鑒上也不曾見過的奇妙海洋生物,在水麵上搖曳的太陽。比這些還要美的就是深邃的藍色大海。
上大學後的第一個暑假,我接受了專業的培訓,取得了攜帶自動呼吸潛水器潛水的證書。我取出全部的儲蓄,買齊了潛水服、自動呼吸潛水器、潛水手套、潛水包等裝備c在那之後的一年內,我多次地到衝繩、奄美等處的海裏去潛水。一般都是由向導或教練用小船帶到潛水點去,但是這裏有個問題。帶自動呼吸潛水器進行潛水,出於安全上的考慮,不能破壞兩人一組的組合。除了從一開始就搭配好了的朋友或戀人的組合之外,就要考慮潛水技術的高低在船上臨時組合;如果多出一個人,這人就和向導或教練組合。問題就是他們之中的有些人回到岸上後也不想分開。也有性格上的問題。有些人在海裏過分親昵,有些人想要以保護者自居,有些人過分自信,這些人我都很討厭。
媽媽年輕的時候就喜歡遊泳。初中時候還是遊泳比賽的選手。好像在高中和大學時代有過中斷,但結婚之後,在育兒和做家務的同時,又開始了遊泳。因此在泳技上和體力上都不存在問題。隻是對於戴麵具和腳蹼遊泳,起初還很有些抵觸,但在我極力誇讚陽光燦爛的南國大海的美麗下,她逐漸來了興趣。探家的時候,我馬上就去辦了參加講習班的手續。媽媽雖然當時已經年過四十,但由於有遊泳基礎,所以比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女性掌握得還要快。我們母女倆是一對理想的組合。每逢大學放假,我們母女二人都要到各處的大海遊泳。
不知道媽媽在海裏考慮什麽事情。到了海裏我們就不分母女了。除了自己身旁有個夥伴在遊這種安心感之外,就不存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了。我想媽媽也一定是這樣。在大海裏我們都是很孤獨的。就像是處於原始世界一樣。在那裏,沉默比語言更重要,存在比運動更重要。大海之中存在一種神聖的氛圍。
當耳膜的壓力和海水壓力平衡了之後,我們慢慢向更深的地方潛去。我們集中所有意識,同化到大海之中,與大海融為一體。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大海,甚至忘掉自己的呼吸。於是就感到大海充滿了全身,自己也成為大海。大海成為我的一切,我成為大海的一部分。自我與大海融合,在大海中發現新的自我。在湛藍的海水之中,自己就像一塊小小的碎片……
突然往旁邊一看,本應在身旁的媽媽卻不見了。沒想到搭檔不在旁邊會帶來這麽大的震動。我冷靜地考慮了一下,這是一片沒有遮攔的開闊水域,被什麽東西纏上或者被什麽東西壓住的可能性很小。離最後相互確認位置還沒有多長時間。所以,應該沉著地在附近找一找就好了。然而,一看不到媽媽的身影,我就慌亂了起來,趕緊劃水。慌亂之中我把呼吸器弄掉了,不得不趕緊浮出水麵。在水麵上靜下心來之後,又一次潛入水中。不久就發現了媽媽蜷曲在海底,這時我的氧氣瓶裏剩下的氧氣已經幾乎不夠分給媽媽了。
潛水運動的事故大都會發生的,這一次是幾個因素湊在一起了。首先,作為搭檔的我技術不熟練,沒能夠采取適當的措施;媽媽的自動呼吸器發生故障,她用的是事前臨時租借的;很有可能是因為使用不習慣而進行了誤操作;還有
就是潛入點的附近潮流湍急;相對於潛水的人數來講,向導和教練人數過少;或許媽媽自身就缺乏不管如何一定會得救,不管如何也要活下去的意誌。說不定媽媽在水中比在陸地上更能找到自己。
3
手術室亮著紅燈,看來是在做緊急手術。從那前麵向右轉,穿過狹窄的走廊,就是電梯間了。在按過按鈕等候電梯的時候,我又重新打量了一下周圍的環境。地板和牆壁的顏色都是暗綠色的。醫院裏的綠色讓人更容易聯想到的是手術服,而不是綠色的植物。什麽東西都有點髒,讓人覺得心煩意亂。
一架擔架車推出後,我走進煤氣室一樣的箱體。靠在電梯箱壁上,我又重新思考那一天的事故。我已經不認為那是一個簡單的事故了。把降臨在媽媽身上的事情稱為“事故”是把事情簡單化了。因為蒙受變化的不單單是媽媽的肉體。她周圍的人們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我們為了逃避人與人之間的冷淡關係而去海邊;又由於大海而產生新的關係。這是多麽具有諷刺意義啊!
一一我也知道,那一天從媽媽眼裏溢出的淚珠僅僅是一種生理現象。當然應該不是什麽感情上的反應。雖然隻是一種單純的偶然,但是淚珠的流出,看起來就像是在那個男的呼喚之下有了反應似的。根據現代醫學,媽媽已經不存在任何情感了。正在還原為物質的肉體,麻痹無力、勉強幸存的生命,用專業手段勉強維持、毫不設防的人格……原本是一件十分讓人悲傷的事情,但是,一個男人的出現,使這種悲傷的色彩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由於他的出現,我對媽媽的悲傷變得有點兒莫名其妙了。
走出電梯時碰到了爸爸。
“來了?”聲音很死板。
“公司呢?”
“今天結束的早。”爸爸一邊說一邊瞧了瞧自己的裝束。
“媽媽怎麽樣?”
“好像和昨天沒有什麽兩樣。”
“是嗎?”
爸爸站在昏暗的走廊裏呆呆地看著自己腳下。
“去看一下吧!”我這樣跟他說。他抬起頭來,茫然若失地看了看我。
“今天算了吧!”
“為什麽?好不容易來一趟。”
“阿栗看了就行了,我就算了。去不去吃飯?難得一次,可以吧?”
在家裏,兩個人都很注意過著和往日一樣的生活。就像是說如果維持過去那樣的生活,總會有一天一切都會恢複到原來的那個樣子。爸爸每天早晨都穿戴整齊地去公司上班,我上午練一個小時的鋼琴,下午開車到教室或者到學生家裏轉一轉。或者是在工作之前,或者是在練習結束早的那天傍晚去一趟醫院。回到家裏就準備晚飯,等到爸爸從公司回來,兩個人開始吃晚飯。洗完餐具,洗過澡,睡覺前就幾乎沒有什麽空餘時間了。
“好久沒坐阿菜的車了。”爸爸重重地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好奇地打量著車內說,“裏麵挺窄呀,這個車。”
“去哪裏呢?”從醫院停車場開出後,我問道。
“我想吃壽司,怎麽樣?”
“什麽都行。”
爸爸簡單地告訴我怎麽去壽司店。
“這車裏不讓吸煙吧!”
“原則上是,不過你可以例外。”
“算了,我還是忍耐一下吧!人鄉隨俗嘛!”
“說起來還是以前學過一句英語諺語,好像是‘覆水難收’!”
談話中斷後,車內氣氛沉悶,令人感到壓抑。我聚精會神地開著車,爸爸發呆地看著車外。
“有人說壽司的味道和地價成正比,”過了一會兒他開口了,“越是郊外就越吃不到好壽司。可我們今天去的這家壽司店例外,是最近才開設的一家分店。”
“這個地方很奇怪,每次談話最後都要談到不動產上。”
“就是,”爸爸在副駕駛位上把憋屈的雙腳換了一下位置,
“說起來也不光是這個地方的事。”
那家店位於一處幾乎看不到飯館、缺少雅趣的新興住宅小
區。小巧的建築,院子裏的樹木看起來好像是剛剛栽上去的。
推開嶄新的門簾,裏麵傳來聽起來有點粗獷的豪爽聲音:“歡迎
光臨!”大概是時間尚早,店內沒有顧客。我們在櫃台前坐下之
後,爸爸一邊用濕毛巾擦手,一邊向廚師說:
“你看著辦吧!”
他在壽司鋪總是這樣。
“這時候說幹杯有點兒……總之辛苦了!”兩個人輕輕地碰了碰杯。
“我們兩個人最後一頓吃的也是壽司,是在島上的俱樂部會所,上了好多生魚片,吃不了,我們就請廚師把剩下的都捏成了壽司。”
“是嗎?”爸爸目不斜視地簡短回應了一句。
吃到最後,我們兩人都笑了:光是魚片,吃不下去的時候,捏成壽司就能吃下去,真是不可思議。第二天早晨,在第一次潛水中媽媽就溺水了。我想:大概水深不到10米。我們總是選擇不太深的地方潛水。一般都是不到l0米深的珊瑚礁。不管潛水多麽深,也幾乎沒有超過重15~20米。
“媽媽怎麽就溺水了呢?”喝完啤酒後一個人在喝日本酒的爸爸就像是突然想到似的問道。
因為自動呼吸器失靈,氧氣耗盡……我本想重複過去說過多次的解釋,但我沒有。
“一定是在海底看到了什麽。”
爸爸驚訝地回過頭來。
“或許是過去的情人。”
一下子很尷尬。很快爸爸愉快地附和道:
“對。她在黑暗的海底應該有一個有鰓有鰭的情人,”他開玩笑地說,“那樣的話你媽媽還能不溺水嗎!”
我正想插話,這時店裏進來了幾個和爸爸年齡相仿的客人,都穿著做工很好的西裝。領帶的情調也不錯。他們之中有個人和廚師打著招呼,看起來是個老顧客。他們坐在了櫃台邊,和我們之間隔了一個座位。
“認識一個叫內藤的人嗎?”我直截了當地問道。
“是個什麽樣的人?”
“據說是媽媽過去的朋友,”我不動聲色地觀察著爸爸的表情,“前幾天到醫院來看過媽媽。”
“是個男的吧!”
“哎。”
他好像是再一次地在確認自己的記憶。
“還是沒有印象。”
我還是沒能說出是我讓他探視了媽媽。在爸爸麵前說到那個男人,總覺得像是幹了什麽不老實的事情。
我們隔了好久才又繼續說話。就像是在選擇淺灘渡河一樣,重複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這時,爸爸就好像是偶然想起了似的說道,“這麽說,”他又扯起剛才的話題,“曾經聽你媽媽說過,她結婚前和一個人有過來往。好像說是大學裏的學長。好像那個男的就叫內藤……”他一邊說一邊盯著我,“就是他來看你媽媽了吧!”
“搞不清楚。”我不由得把目光挪到別處。
聽爸爸講媽媽戀人的事,我感到有點意外。如果媽媽沒出事,恐怕不會談這樣的事情。可能是媽媽即將死亡才使爸爸變得寬容了吧!抑或是死亡所具有的本質的力量才使我們想弄清真相吧。
“不管怎麽說,都是30年前的事情了,”爸爸說到,就像是一個人自言自語,“如果真是那個人心裏惦記著媽媽而來探望,真想當麵說一聲謝謝。”
我一個接一個吃著捏好的壽司,爸爸一直在喝酒,他麵前已經擺滿了沒有動過的壽司。
“你拿一點過去吧!”爸爸說。
“我已經吃飽了,”我一邊給爸爸斟酒一邊說,“你多喝一點兒吧,司機沒喝酒,不會有事的。”
“啊,是呀。”
爸爸又要了一壺酒。女招待拿來了酒壺後,爸爸讓我也喝一點。我拒絕了。大概想到我是在擔心開車,他便說今天晚上把車放在這裏,坐出租車回去吧!我知道他想和我一起喝酒。但是我不想喝醉,現在我不想和爸爸有同樣的心情。一一不知為什麽,我當時的心情對爸爸也許有些殘酷。
旁邊的男人們一邊喝著酒一邊談論著工作上的事情。一位廚師給他們切著活對蝦。案板上對蝦淒慘地搖動著尾巴。
“對不起,”我把目光從料理台上移開,“隻因為是我叫媽媽去的……”
“不要那樣想,”爸爸沉穩而又堅決地說,“媽媽一直是幹自己喜歡的事情。人有一天總要死的。她還是值得讓人羨慕的。”
戰戰兢兢地一看,對蝦已經被處理完畢,和其他魚一起盛在了一個盤子裏。我瞧了一會兒,對蝦尾巴已經不動了。
4
在學生時代並沒有特別想過要彈鋼琴謀生。當然也沒有積極地想過要當一名女職員。爸爸媽媽希望我回家鄉。因此就在接受公司就職考試的同時,我還接受了一家大型鋼琴廠家的考試。當時就業非常困難,女大學畢業生很難被企業錄用。大部分公司沒要我,最終被錄用當了一名鋼琴教師。於是我住在父母家裏,開始教孩子們彈鋼琴。
一周隻有一個上午教家庭主婦,其他都是下午以後的工作。周一和周二是幼兒園的課,從下午2點到7點。小學生和中學生個人指導課,第一節課從3點半開始,以後每一個小時轉一個學生家。媽媽沒出事的時候,她負責做飯,所以即使晚上上課到9點多也沒什麽關係。但是,情況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我就要盡量地把傍晚之後的時間空下來了。於是就把情況和學生的家長們作了說明,暫時把晚上的練習挪到了周六的下午和星期天。
那一天是個星期六,下午1點起教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女學生小奏鳴曲。後一個課時從3點開始,本想在茶館看一個小時的書,回到車上的時候,想起了插在儀表盤上的名片。一看地址,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離那兒比之前預想還要近的地方。我也沒有過多地考慮,就直接驅車前往內藤家。並不打算與他見麵,隻是想知道他住的地方以及他過著怎樣的生活。
尋找停車場費了點兒周折。我不想使用收費停車場,那樣的話,就好像我是特意要去拜訪他似的。因此,我把車停在了超市的停車場,進超市買了觀賞植物的液體肥料和5盒一組的麵巾紙。把東西放到車上後,就徒步走出了停車場。周圍是沒有什麽特色的住宅區,好像是教師和工薪生活者們住的地方,有帶個小院子的獨門獨戶的住宅,也有中等的公寓。勉強可以稱為公園的兒童樂園一角有一棵大櫻花樹,碧綠的樹葉支滿天空。拐過這個角落進入了一條隻能稱為小巷的狹窄小路。在一麵被風吹雨打已經發黑的水泥預製板的牆壁上,掛著一塊“內藤英語教室”的招牌。
我裝作路過的樣子,不露聲色地從外麵觀看裏邊的情況。這是一棟看起來已建成多年飽經風霜的平房。從木門到玄關的細砂路上鋪著石板,兩邊栽的庭院樹看來長期沒有修整,枝繁葉茂。玄關處雖然是白天也很昏暗。沒有看到學生和自行車,裏麵靜悄悄的。
從他家門前走過,就來到了小區盡頭,在十字路口想返回去的時候,木門開了,內藤牽著一個小孩的手走了出來。我慌忙從所在的十字路口處向左轉彎。在一個看來已經不可能與他們兩人碰麵的地方又裝作迷路的樣子返回到了原來的十字路口。在小巷的前方可以看到內藤和孩子的背影,他們正往兒童樂園的方向走去。牽著孩子手的內藤,穿著白色短袖襯衫,腳下穿著一雙橡膠拖鞋。那個小男孩五歲左右。孩子頭上戴著草帽,穿著短褲和有條紋的短袖襯衫。父子倆幾乎不說什麽話。不久我發現孩子的兩條腿膝蓋以上都戴著矯正器具。.接近尾聲了。我感到醫生們越來越不把媽媽當作一個人來看待了。他們隻關心如何維持患者的尿量,保持離子的正常水平,防止細菌的侵入。對我們所作的說明也隻限於檢查數據的變動,甚至連媽媽的名字也很少提了。
然而,在對媽媽喪失人性情感這一點上,或許我也是同樣的。有時候我會幫助年輕的護士,早晚兩次給媽媽擦拭身體。擦拭時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我已經不能把她的肉體與正常生理活動聯係在一起,隻是把它看成一個器官。
突然,我想到了內藤。那個人一定不會允許這樣來對待媽媽的。他絕對忍受不了這樣的事情一一媽媽喪失了名字和性別,僅被看做一個裝滿醫學數據的箱子;年輕的護士們沒有任何羞恥和拘束般的擦拭她的身體,簡直就像在清潔一個不鏽鋼的洗物槽一樣。對於在這個醫院的病床上發生的事情,恐怕他不會容忍吧。
真是瞎想,沒有任何根據。真實的內藤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幾乎一無所知。但是,初次見麵,他就對我有氣。他憎恨使媽媽遭此厄運的人。他以一種悲傷的目光看著媽媽,悲痛地握著媽媽的手,使用我和爸爸都沒有用過的名字叫著媽媽。他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呢?是一個殘疾兒童的父親,一個開英語教室、其貌不揚的男人。媽媽對他來講是一個什麽人呢?他對媽媽來講又是一個什麽人呢?
我活動了一下肩頭,突然產生了想跟媽媽說話的衝動。如果我那樣做,傳感器就會感知異常,通知監控中心。我抓起她的手腕。軟綿綿的手蒼白冰涼。皮膚白得透明,如果點滴的液體要是有顏色,似乎就能透過皮膚看到液體。我像兩個人握手一樣抓住媽媽的手,慢慢地伸曲她的胳臂。她沒有任何抵抗。她的身體已經完全鬆弛了。叫了聲“媽媽”,她也沒有什麽反應。是不是像那個男人那樣用愛稱叫她一下?可是那好像是違反母女禁忌的,我就放棄了。
最近我注意到,在家裏很平常的對話,也不知道為什麽都變成很死板生硬的了。我和爸爸之間產生了一種客氣和奇妙的禮儀。剛開始我還簡單地認為是因為媽媽不在家的緣故。但實際上,不是因為有誰不在,可能是因為有誰存在的緣故。
“據說吸煙25年就會產生導致肺癌的細胞,”爸爸邊看著起居室茶幾上攤開的報紙邊說,“這上頭寫著:最近的研究已經弄明白了,就是說開關已經打開了,之後吸不吸好像都沒什麽兩樣。爸爸我已經吸了超過25年了,就是現在戒掉也沒有什麽用了。”
“可還是要保重身體啊!”
“啊,我知道。”
爸爸說著,走到了廚房換氣扇處,打開煤氣灶點了一支煙。在家裏,除了自己的房間之外,那裏是他唯一的吸煙場所。媽媽討厭香煙的味道。
“沒人嘮嘮叨叨說了。”
爸爸淒涼地笑了一下:“總之,關於戒煙這件事,還是不要刻意去幹什麽為好。”
他把還剩得很長的煙浸在水裏滅掉後,在起居室的音響上放了一張舊的爵士樂唱片。喇叭裏傳出了柔和的吉他聲。是一首聽過的曲子,就是想不起曲名來。本來是問一下就完了,可又感到沒有那個必要。
“除了媽媽之外,爸爸還有喜歡的人吧。”我沒有問曲名,反倒問起他這個問題。
“你為什麽突然想知道這樣的事?”爸爸坐在桌子旁喝著茶。
“我想知道你是不是對媽媽用情專一。”
爸爸輕輕地笑了一下,說道:“那麽過高估計我可不行喲。”
“是嗎?”
“爸爸有時候也會幹出不那麽能引以為豪的事情。”
“結婚以後也一樣嗎?”
“這可不能回答你。”
爸爸訕訕地笑著。
“你認為媽媽是怎麽了?”
“海底下有好人吧?長著鰭的情
人……所以她才溺水了。”
“我可是一本正經地問你呀!”
“我也是一本正經的。我想你媽媽應該有鰓才對呀!這樣在海底和情人見麵就不會溺水了。”
“你是不想回答呀!”
“阿朵怎麽想呢?”
“不知道。”
“那就算了,現在再刨根問底兒的也沒有什麽意義了!”
我從冰箱裏取出一個梨,在洗物槽上削皮。這梨是爸爸老家給寄來的。
“下麵嗎,”爸爸鄭重其事地說,“我想已經必須考慮結局了。”
我停下手來,從廚房回頭往起居室看了看。爸爸正呆呆地緊盯著手裏捧著的茶杯。
“醫生說已經看不到什麽變好的征兆了。腦電波一旦變得平坦,就很難恢複了。當然,隻要呼吸正常,就能希望停留在植物狀態。呼吸減弱以後,就需要采取保命治療的手段了。到了那個時候,我想要用特別穩定維持生命的方式,讓她以接近自然死亡的形式迎接死亡。怎麽樣?”
我本想說,有可能的話,就讓她就那樣死在海裏好了,但沒有說出口。那樣的話,爸爸就太可憐了。
“我也想那樣好。”
“是嗎?”
我把水果放在了桌子上。
“我們是不是對媽媽太殘忍了?
“為什麽那麽想呢?”爸爸頗感意外。
“我也不知為什麽。這樣下去太可憐了!”
談話中斷了。
“有什麽好主意嗎?”
“不知道。”
爸爸盯著玻璃盤中的梨,嘟囔了一句:
“太痛苦了。”
5
看護媽媽的時候,我曾經想,如果死亡成為現實的話,自己大概要被悲痛壓垮,陷入不能幹任何事情,也不能思考任何事情的狀態。然而,當醫生們確認媽媽死亡的時候,我不僅沒有張皇失措,連眼淚也沒流。我也沒有世界要崩潰的感覺。我想著是因為已經習以為常了。最大的震動是在事故發生當時感受到的。那之後的悲痛總像是裝出來的,有一種虛偽的感覺。而且,現在的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麽悲痛。媽媽死了。可是,她的存在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單純,那麽明快了。
“人哪,真是就會這樣輕而易舉地久死去的呀!”被告知去世之後,在準備葬禮的繁忙紛亂中,爸爸一下子茫然若失,“就在不久前還精精神神的媽媽不在了,廣下子不知道自己是在生的一側,還是在死的一側。總感得就這樣張開兩腳站著的地方也很危險。”
然而,她說不定一直是處於另外一方的。媽媽這樣一個人,至少她的一部分是在我和爸爸都觸摸不到的地方在秘密地生成。和我們一起生活的人,隻不過是媽媽這個複合體的一部分而已。一個身體和一個魂靈形成一個人形,這是不是一種被現代科學文明簡單化的誤解呢?或許我們實際上是由許多的身體和許多的魂靈構成的。在各種各樣的關係中,一個人存在著多個方麵:人們所看到的和人們所想象的。我們所看到的媽媽,所想象的她或許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麵而已。
這是一個沒有任何裝飾的房間。沒有一張圖畫和照片。也看不到玩偶和陳飾品。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我的房間裏貼著布魯斯。斯普林斯汀1的宣傳畫,媽媽看到它就像是看到越獄犯一樣皺眉頭。確實,這個房間裏沒有任何懷春的東西。動物性的、猥雜的,性和暴力的……一個即將50歲的女人的房間裏,那樣的東西一概沒有。
1布魯斯.斯普林斯汀(brucespringsteen),1949年9月23目出生於新澤西州,高中時他就在當地的樂隊中擔任吉他手。大學期間,組建了“鋼鐵廠”(steelmill)樂隊。1971年,“鋼鐵廠”樂隊解體。但“鋼鐵廠”組成了“布魯斯.斯普林斯汀”樂隊的核心,並最終演變為“e街”(estreet)樂隊。1973年,斯普林斯汀推出了第一張專輯《來自新澤西阿斯伯裏公園的問候》(greetingsfromasburypark,nj)。1984年推出的專輯《生在美國》(bornintheusa),含沙射影地批評了美國社會現狀。198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裏根及蒙代爾都引用斯普林斯汀的歌詞以爭取年輕人的選票。1993秋,斯普林斯汀為電影《費城》創作了《費城街道》(streetsofphdelphia),這首歌在1994年進入排行榜的前10名,並獲得了當年的格萊美獎。1995年11月,出版了新專輯《湯姆.喬德的幽靈》(theghostoftomjoad)。
與同年齡的女人相比,媽媽要顯得年輕,也不像一個家庭主婦。即使如此,我也難以想象戀愛中的媽媽是個什麽樣子。她和爸爸相處很好,兩個人誠懇相愛,即便如此,那和戀愛也不是一回事。對於一個結了婚又生了孩子的女人來講,戀愛是一件某個遙遠世界裏的事情。我隱隱約約地那麽覺得。
一個男人的出現,給她的形象帶來了微妙的歪曲。對於我來講,媽媽這人現在不能與簡單、明快的形象聯係在一起了。那是由多個要素合成的,或者是由多個主體組合而成的。過去,我幾乎是不介意地把媽媽的存在與自己的出生、自己這一意識的發生重合在一起的。當然,她的人生是在我出生之前就開始的,它總是先行於我所知道的媽媽的。
我又一次地環視房間。窗邊的小書桌、書架、衣櫥、化妝台、藤木沙發床。衣櫥上放著一個小音響以及法國和意大利的民謠cd。桌子上放著帶有花紋圖案燈傘的台燈,台燈周圍散亂地放著鋼筆、橡皮、膠水等文具以及眼鏡。沙發床旁邊的厚玻璃床頭櫃上堆放著幾本剛開始讀的文庫本推理小說。媽媽在這個房間裏看書,聽音樂,寫信。她活著的時候,確實在這裏待過。但是,如今她已經不在了,我覺得有必要去探尋媽媽。
沒有風,雖然開著窗戶,屋內也很悶熱。我又不想關上窗戶打開空調。和媽媽的遺物一起被封閉在這個房間裏,我感到有點喘不過氣來。現在一個人在這個房間的時候,我感到一種拘束,這是她在世時沒有過的。爸爸讓我整理她的遺物,這件工作讓人覺得很麻煩。房間裏很平常的東西,都讓人感到是要揭示那既不想看到也不想知道的事情。每當打開桌子和櫃子抽屜的時候,都有廣種做賊的感覺,好幾次我回頭往房門方向看。
從壁櫥裏找出了一本舊相冊,這是她和爸爸結婚之前孤身一人時的東西。質量拙劣的彩色照片都已經變色泛紅。當時的女學生們的樣子很有趣。她們穿著現在看來完全過時的服裝一一喇叭褲、超短裙,牛仔褲看來就像是勞動褲。男學生們土裏土氣,表情嚴肅,讓人覺得比他們的實際年齡要老。我注意到了其中的一個人。透過近30年歲月的麵紗,也不會看錯。一副青春、精幹、充滿自信的臉龐。目光敏銳,即使是笑臉也給人以無畏的印象。我想了想實際看到過的內藤麵容。學生時代的照片上所保留的他的麵影,確實還像是遙遠的記憶一樣殘留在他現在的臉上。
再往下翻相冊,有幾張內藤一個人的照片,也有和媽媽兩個人一起照的照片。我沒有感到吃驚。發現相冊的時候,我就某種程度上已經預想到了它裏麵有什麽東西。不,是爸爸讓我整理遺物的時候,我就已經感到自己應該會發現什麽。我被相冊最後一頁貼著的一張照片所吸引。媽媽穿著一件藍色帶花的勞動布襯衫,下身是白色的牛仔褲。長長的頭發,額頭上纏著一條紅色的圍巾。這裏存在的,是我所不知道的媽媽。我沒見過的笑容,不曾看過的表情,近乎媚態,十足女人味兒……有一個男人正隔著取景器看著她。她的一切美麗和可愛都是朝向他一個人的。
點心盒裏的書信就是蛇足了。幾乎都是裝在信封裏的,其中一半左右是航空信。我連捆著書信的帶子也不想解開。更不用說去讀它們的內容了。媽媽的名字書寫得剛勁有力,信封用剪刀精心剪開。以上這些就足以使我理解這一捆紙張有多麻煩。
有時候,一個趔趄就會把一切都搞得虛無縹緲。當我看到已經退色的彩色照片裏麵的媽媽之後,什麽都不是以前的樣子了。對她的回憶和她的麵目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爸爸常常開玩笑,媽媽就跟著笑。然而,有些東西從玩笑的影子裏灑落,想抓又抓不住。它們從一個什麽地方來,又消失到一個什麽地方去。以前每天能親眼看到,可關於她又什麽都不了解。
媽媽生下了我,她身上的未知保證了母女之間的距離。媽媽在世的時候,沒有什麽問題。那是因為,謎就是謎,嚴密地包裹在她的身心裏。但是,失去媽媽之後,現在對我來講,喪失感要比對死者的顧忌還要大。這種喪失感不是因為失掉了什麽,而是因為有個什麽東西進入了視野而新產生的。是一種多餘的東西,對我來講未知的東西。我被一種類似焦躁感的強烈情緒所籠罩一一這樣下去的話,我將永遠與媽媽擦肩而過。
必須再見那個人一次。見麵後,要直接詢問他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我充滿一種強烈的義務感,它比失去媽媽的悲痛還要強烈一一我要重新與媽媽麵對麵,我要重新找回媽媽這個女性。
6
對於去見內藤這件事我也有些迷惘。首先,怎麽去見呢?他會不讓他伴侶知道我的來曆吧!我也討厭被瞎誤解。見麵的動機也不明確。我究竟想了解什麽呢?想從他那裏問出什麽來呢?是媽媽年青時代的戀愛?就是知道了那些事,現在又能怎麽樣呢?
“現代人的悲劇就是不能把出事故而死歸罪於命運,”葬禮結束後不久的一天,爸爸這樣說,“無論如何也要找出人為的原因,不然就怎麽也不死心。其實我已徹底厭倦了。媽媽已經死了,再也回不來了。現在就是能找出原因,也不能怎麽樣了。但是,還有保險等等的事情,看來又不能那麽辦。真是厭倦透了。”
我是自己厭倦了自己。內藤的事情,如果我們既不關心,也沒有必要去探究。並不是不明確兩個人的過去就不支付保險費。要是不想去管它的話也是可以的。一個男人來醫院探視媽媽。他仿佛就是在我和媽媽之間穿過的一陣驟雨。頭發打濕了,過一會兒就會幹的。這樣一想,我還是回到沒有媽媽的生活
就對了。
但是,我感到在雙重的意義上失去了媽媽。其一是失去了媽媽這個人,其二是知道了對她的回憶是不完全的。或者也可以這樣說:由於一場意想不到的事故,媽媽突然從我麵前消失了。同時,作為一個我所不了解的女性,她在我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現身了。一種奇妙的懸在半空中的狀態。心情就像是沒有什麽遺骸和遺物卻要領受死亡通知書的士兵家屬。雖然對她的死亡很悲痛,我卻沒能夠很好地扮演失去母親的女兒角色。因為她還沒有死亡。至少由於她的死亡,在我心中有了一個開始存活的媽媽。如果不為她做點什麽,媽媽就不算死亡。對她的去世不能純粹悲傷。
鋼琴課程規定是一年44次,因此有的月份最後一周沒課。那一天,過了中午時分,我往內藤家打電話。我已經想好了,如果是他太太接電話,就裝作問谘詢人班的事情。幸好接電話的是內藤本人。我告知了我的打算,他以一種感到很麻煩的語氣拒絕見麵。說是見了麵也沒有什麽可說的。他是沒有什麽可說的,可我有想問的。
“你現在可以問。”
“不是在電話中就可以問的事情。”
“在我們之間沒有什麽用電話不能問的事情呀!”
“我並不是想揭露秘密。隻是想打聽一下我母親年輕時候的情況。”
“為什麽找我呢?了解當時你母親情況的人除我之外還應該有很多嘛!”
我不想說出相冊的事。
“在集中治療室裏探望過我母親的男人,除了我父親,就隻有你一個人。”
“那確實是荒唐的請求,”他歎著氣說,“我知道你母親出事故後,曾想過要求寬容一次我的任性。”
“不能允許我任性一次嗎?”
“我想我們彼此心情都不會愉快吧!”
“從我母親去世後就沒有過什麽愉快的心情。”
對方不說話了。從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可以輕微聽到電視機的聲音。
“你知道我家嗎?”他讓步了。
“我想能找到。”我故意裝出不諳地理,就名片上的地址問了幾句。
“我家附近有一家超市,”他說出了我曾經停車的那家店名,“緊靠著它是一家漢堡店。我們3點在那裏見。”
我把車停在超市停車場,然後為了消磨一下時間,就進超市去購物。慢慢騰騰地買了些手紙、垃圾袋、洗碗擦等東西,這些東西雖然不急需,但買了放著也沒有關係。把它們放到車上後,比約定時間提前5分鍾進了漢堡店。內藤還沒有到。
漢堡店門朝向大道。光線明亮的窗邊桌子也還空著,但我特意選了一張裏麵光線昏暗的桌子坐下。我要了咖啡,一個看來像是打工學生的年輕女孩用托盤端來了一個大杯子。意大利式的煮咖啡,聞起來就像是溶解的麵粉用繪畫顏料著了色的一樣。
3點剛到的時候,內藤走了進來。西裝褲、長袖襯衫,腳下還是上一次穿的那雙拖鞋。看到我之後輕輕地點了點頭,就在櫃台上給自己要了杯咖啡。
“傍晚我還有課,”坐下後,他也沒有寒暄就說,“那之前還要去幼兒園接孩子。”
“在您百忙之中打擾您,真對不起!”
我為什麽這麽低姿態?自己都對自己的低三下四感到不滿。
“您沒去參加葬禮呀!”
“沒抽出時間。”
簡直是無所適從。看來內藤是想摘掉任何關於媽媽話題的萌芽。我頭腦中浮現出的是他一個一個搬掉我想往上攀登小的梯子的光景。
服務員送來了咖啡。他把一袋棒狀白糖全都放進了杯子,”用塑料小勺攪拌後喝了一口,皺了皺眉頭。
“要有一個能喝到再好一點咖啡的店就好了,”說著往我的杯子掃了一眼,“遺憾的是這附近沒有讓人中意的咖啡店。”
“您是在辦英語學校嗎?”
“到前幾年一直在一個外資的小企業裏幹活。從那辭職後就開辦了。這年頭,再就業很困難呀!說是辭職,實際上等於是被解雇。就是現在流行的企業重組。”說到這裏,他好像是感到說得太多了,突然就閉上了嘴。
“您太太上班嗎?”
內藤的表情立刻警惕起來。
“我在教孩子們鋼琴,”為了改變話題,我接著往下說,“這附近就有一個孩子在學。”
“是鋼琴哪?”他恢複平靜後自言自語說了一句,眼睛看著外邊的道路,“我也在和內人商量是不是讓我們孩子學學鋼琴呢……”
我眼前浮現出一個腳上帶著矯正具的男孩子,和攙著他手的內藤背影。
“幾歲了?”
“明年就可以上小學了。上了歲數後才有的孩子呀!”他有點兒內疚地說。
“男孩子嗎?”
“你怎麽知道?”
“不知為什麽,我有這種感覺。”
“是的,是男孩子。”
“一個嗎?”
總是進入不了正題。話題一涉及媽媽,他馬上就表現出拒絕的態度。看來隻好暫時在孩子和鋼琴的話題周邊徘徊了。還有時間。至少我有。他傍晚要上班,還有一個小時,應該沒問題。
“你有幾個兄弟姐妹?”內藤突然問我。
“就我一個。”我爽快地回答。但是之後就沒話了。“那…...什麽……?”
“不……”他曖昧地說。看來要沉默下去了。這時,他有些顧慮地說:“獨生子怎麽樣呢?”
“什麽‘怎麽樣’?”
“很孤單寂寞吧?”
“怎麽說呢?沒有辦法比較。內藤先生您呢?”
“我是三兄弟中間的一個,所以不了解獨生子的心情。”他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我家的看來是要成為獨生子了。本來還想再要一個,可是這個孩子就是上了歲數之後才生的。內人雖然比我年輕,但生孩子的時候已經不年輕了。”
“並沒有那麽感到孤單寂寞。”我心情出奇的開朗,說道,“也沒想過有兄弟就好。因為從小就自己一個人受寵愛,反倒覺得一個人真好。也正因為如此,相應的就長成了一個任性的人。但是,媽媽去世後,還是感到這種時候,要是有個哥哥弟弟或者姐姐妹妹就好了。”
“可能是吧!”
“我真的不清楚。”
內藤抬起頭來,滿臉疑惑。
“即使有兄弟姐妹,失去了父母也會寂寞的呀!”
他慢慢地垂下了目光,眼睛盯著桌子上的咖啡壺。我感到是可以提出媽媽話題的時候了。
“您和我媽媽是從什麽時候認識的?”我一本正經地問道。
內藤還是盯著桌子看。一會兒,端起了自己的杯子,木然地喝了一口咖啡。
“很早以前……”他開口了之後,仿佛又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下去,就閉上了嘴。難堪的空場。我都要絕望了。這時他準備好了回答,“在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
“你們是同一所大學的嗎?”
“你媽媽比我低兩級。”
他呆呆地望著窗外。可能是在回憶和媽媽邂逅時的情景吧!那裏有我和爸爸都不了解的一位女性。
“媽媽的相冊裏有您的照片,”我毅然決然地對他說,“是學生時代的照片。”
他沒有回應,隻是一動不動地看著窗外。我順著他的視線也把目光轉向窗外。剛才光線還很明亮,現在已經有些暗淡了,樹陰下的陰影也相應不那麽明顯了。
“這一帶20年前還都是農田,”他好不容易才開了口。“這家店和超市都是。道路旁邊有水渠,孩子們還在裏麵捉鯽魚和龍蝦哪!人和景致都變了。我們兩個人看到的景致,到哪裏都看不到了。那個人不在了。現在她的女兒坐在了我的麵前。”他抬起頭來,眯縫著眼睛看著我。“和那時候的她年齡相仿……真是不可思議:我覺得就像是一個封閉的循環。”
內藤在椅子上挺直了腰板,盯著自己重疊放在桌子上的雙手,店內的有線廣播裏傳出一個男孩子唱的非常生硬的戀愛歌曲。我等待著他的下文。過了一會兒,他像倒滿的杯中之水終於失去了表麵張力溢出來一樣,又開始說了下去:
“你媽媽上大學四年級的時候,我是研究生。當時學部的規定是,研究生作為輔導員負責幾個四年級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導。碰巧我當了你母親的輔導員。”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說:“這就是我和你媽媽的’邂逅。”
我想我當時一定是一副意外的表情。我的心情就像是一個偷吃了暫時不讓吃的東西的孩子。
“那後來怎麽樣了呢?”
“大學畢業後你母親工作了,”看來他是想盡快結束談話。“那一年9月,我去了德國留學。我們時常有書信往來,但是漸漸就疏遠了。不久你母親結婚了,生下了你。那以後的事情,你就比我更了解了。”
這個人什麽都不知道。不知道對方想問什麽?或許是故意裝作遲鈍?就像是一個父親對讓他給講故事的孩子那樣,隻給講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還要作出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兩個人邂逅了。兩個人分開了。而我卻想要填充那中間的空白。
還剩一半的咖啡在杯子裏已經涼了。一群穿著製服的女高中生來到店裏,頓時店內熱鬧了起來。看來內藤不會說出什麽了。他顯得很疲憊,就像是完成了一項工作。我甚至產生一種卑劣的念頭:你要是那樣的話,我手裏可有書信為證。
“為什麽來探望我媽媽呢?”我粗暴地問他,“隻是大學時代作為輔導員那麽一點兒緣分嗎?”
他緩緩地回過頭來。
“有一種被誘供的感覺呀!”
我沒有回應。他拿起杯子,喝了一口咖啡,好像很難喝。然後瞥了我一眼。我也瞪了他一眼,他長歎了一口氣,說道:
“其實,我對你媽媽是有特殊感情的。”一種豁出去了的語氣,“如果你願意,也可以把它稱為是戀愛感情。但是,那是剃頭的挑子一邊熱,是我單相思。在我從德國回來之前,我們的關係就結束了。從那時起,兩個人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那兩條道路就再也沒有交叉過。”
他暫停了談話,向服務員要了一杯涼水。
“這回行了吧!”內藤滿臉怠倦,“你讓一個50多歲的男人坦白了30多年前的失戀。去探望你母親確實是件輕率的行為。如果這使她女兒產生了不愉快,那麽我向你道歉。但我們的關係,不值得你去探究。至少,對於你母親來講,我的存在什麽也不是。”
占據了窗邊座位的女高中生們一邊大嚼漢堡包,一邊高談闊論。內藤瞅了一下自己的手表:
“在報紙上看到你媽媽出事時,頗為震動。收到葬禮通知時,我很悲傷。感到失去了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他停了下來,看著我,之後又低聲地說,“這種悲傷和你沒有關係。你母親的事,在你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就結束了。”
7
早晨起床後,天在下雨。雨天鋼琴的音色不好。練習了30多分鍾指法之後,鍵盤才輕快了起來。彈奏了一會兒樂曲之後,站起身來,樂譜就那麽放著。給自己衝了一杯咖啡,把廚房的椅子挪到窗邊,邊喝咖啡邊望外麵的雨。從冰箱裏拿出了一個梨,隻削了一半兒吃。梨子的季節已經快要結束了。孩童時分,總是盼望著爸爸老家寄梨來。開運動會的時候,多層飯盒的最下麵一層總是裝著削了皮切成小塊兒的梨子。
就像是普魯斯特的小說一樣,我咬了一口梨,在梨味兒的引導下,開始追尋關於媽媽的記憶一一在上小學前經常領我去的市營遊泳池、我引以為豪的年輕美貌的媽媽來學校觀摩授課、在鋼琴的匯報演奏會上和媽媽一起彈奏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上中學時兩個人經常去的電影院、星期天的展銷會購物……媽媽做的炒雞蛋的味道,現在還能回想起來。和其他菜肴一樣,清淡、高雅。她說:不用白糖,隻用少許甜料酒。我喜歡吃放很多蔥的炒雞蛋。
聽內藤一講,對媽媽的印象不僅沒有清晰起來,反倒越來越?昆亂了。他喜歡媽媽。但媽媽並不是那樣。他在留學的地方還是想念著戀人。她卻迅速找了別的男人結了婚。太好理解了。確實好理解,可是沒有真實感。至少在內藤來講,30多年來一直忘不了學生時代的戀人,甚至還來探望處於昏迷狀態之中的媽媽。在完全沒見過麵的家人麵前暴露自己,要求探視過去的戀人,這應該是出於非同小可的決心。內藤的話並沒有能夠回答這些事實的沉重性。
從他的話裏可以聽出,媽媽是這樣一個女人:她等不及去留學的戀人,和一個比自己大的精英職員結婚,她有些冷淡又長於算計。她把和兩個男人的戀愛放在天平上比較後,選擇了其中一個。如果媽媽真是這樣一個女人,內藤能30多年還一直想著那樣一個女人嗎?另外,那樣的媽媽也和我所知道的媽媽印象大相徑庭。還感到這不
符合她和爸爸之間形成的關係。內藤對我說的事情,果真是那個媽媽的事情嗎?是運動會時給我飯盒裏放炒雞蛋的那個媽媽嗎?
我從自己的房間壁櫥裏拿出了裝在點心盒裏的內藤的書信,放在廚房的桌子上。既不能處理,又沒有勇氣去讀它們,就一直那麽放著。信一共有三劄。每50封左右一劄,用細繩兒精心地捆著。航空信都是從一個叫波伏姆的西德小城寄出的。我一時心血來潮查了地圖冊。是一個靠近荷蘭和比利時邊境的小城市。緊挨著魯爾工業區的中心地帶埃森。究竟是個怎樣的城市呢?我不了解詳細情況。大概也是個工業城市吧!為什麽內藤要到那裏去留學呢?是不是那兒有好的大學或有好的圖書館呢?能夠弄清的是,他曾經在那個城市待過。並且,孜孜不倦地給在日本的戀人寫信。信封上的郵票圖案幾乎都是舊建築,而且都是單色印刷的。他是把自己的思念寄托在這些沒有情趣的郵票上了吧!
我想象了兩個人戀愛的過程。一個即將畢業的4年級學生和一個擔當她畢業論文指導的研究生。兩個人不知不覺中心心相印。他們的關係,不能認為是內藤所說的那種單相思。是不是媽媽也喜歡他?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麽就不能理解為什麽媽媽要把內藤的來信和其他的信件分開來保存,一存就是30多年。雖然沒有跡象表明反複閱讀過,但媽媽很珍惜這些來信,這是毫無疑問的。去國外留學,內藤將來是期望當一名研究人員的。對於這樣一個優秀的年輕研究人員,一個20來歲的女學生對他產生戀情,不是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是,兩個人必須離別。或許他們沒有能夠深刻理解這次離別的含義。認為隻要是心心相通,跨越不能見麵的歲月可能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於是,地球這一麵和那一麵的通信就頻繁了起來。稚氣的字裏行間透著露骨的情感流露,直率的愛情表白,玩笑似的猥褻。一定也寫有將來的展望一一結婚,兩個人組建的家庭。不久,她變心在書信中投下了陰影,開始響起了不協調的音符。分手的征兆悄悄逼近。書信漸漸稀少了。他責難戀人。但是,她不再寫回信。媽媽是否將新戀人的事情告訴了遠在德國的內藤了呢?就這樣,一場戀情結束了。媽媽遇到了爸爸,變成了我所知道的媽媽。
我在盡情空想的時候,歎了一口氣。真實的情形究竟如何呢?我看著麵前的書信劄,不知所措。如果讀了這些書信,就應該能夠搞清大致的原委。因為戀人之間的往來書信一定就像是dna的雙重螺旋一樣,即使不是唯一的固定模式,那也是讀了上句,下句的意義也就自然限定了的。然而,我無論如何也沒有勇氣解開繩子打開信劄。我不能在頭腦裏有一個叫內藤的活生生的人的情況下去閱讀過去年月裏他寫給媽媽的信。書信是隻寫給一個人的。我被永遠地驅出了它所要公開的世界。
爸爸的公司在城市中心地帶。他讓我在地鐵出口處的一個茶館裏等他下班。這正是秋日氣息漸濃的季節。道路上盡是些年輕人。頭發染成綠色,鼻子上穿著耳環的男孩子彈著電吉他唱著歌。路邊的簡易洋式建築裏,都是些時裝店、洋貨店、金融機構的事務所、音像店、茶館、唱片店,還有幾間藝術品店。招牌和旗子以紅、黃色調為主。爸爸和平常一樣,以他那沉穩的步伐走在人行道上。總是自鳴得意的舉止在媽媽去世後也沒有什麽改變。
在一家酒店的拐角處拐彎後,從大路進入了一條背街小巷,街道的氣氛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路燈的照明暗了,年輕人的影子沒了。亮著昏暗燈光的店鋪幾乎都是飯館和日本料理店。冷清寒酸,感覺就像是妓院街一樣。路邊有一個樹木繁茂的公園,在路燈下幾個無家可歸者聚在一起喝酒。往裏走了一會兒,掀開一家土頭土臉的小店門簾。這家小店操作間裏隻有一個廚師,還有兩個穿著飛白花紋衣服的女招待。沒有餐桌,在櫃台前放有七八把用粗麻繩編織的有靠背的椅子。一個女招待拿來了濕毛巾,從她的言談和年齡看,大概就是老板娘。
“對阿菜來講,這裏可能太寒酸了,”爸爸一邊用濕毛巾擦著手一邊說,“可在這裏能夠從從容容。”
“和媽媽也常來這樣的店裏喝酒嗎?”
“你指什麽時候?”
“我生下來之前。”
“那個時候去更高級一點的店啦!這附近就有一個常和你媽媽去的店。以後有機會帶你去吧!”
店主人幾乎不說話,在櫃台裏默默地調製菜肴一一蔥白和胡蘿卜上加了鱈魚子和辣椒醬的、竹醃小加吉魚加上山藥和酸橘的、鐵網烤蘑菇盛在撒了鹽的沙鍋裏又加上銀杏和鬆葉的……這些東西一個一個擺在我們麵前。並不是什麽精美的料理,但器皿和裝擺都很講究、很漂亮。
“生日送你什麽禮物,可是費了琢磨,”用啤酒幹杯後,爸爸口齒不清地說道,“服喪中總是有點兒怪,沒有爽朗地去選擇禮品的心情。這真是有點兒對不住阿朵,今年就讓我拿這個作為生日禮物吧!”
爸爸把一個小紙包放在了櫃台上。
“什麽東西?”
“打開看看嘛!”
打開紙包一看,是一個藍色天鵝絨的寶石盒。裏麵是一個綠鬆石的戒指。
“和你媽媽結婚前作為訂婚戒指送給她的。”
“把它給我?”
“不能收下嗎?”
“不行啊!這個應該由爸爸拿著……”
“我拿著也沒有什麽用啊!”一邊往自己的杯子裏添啤酒,一邊說,“低收入的職員時代買的,不是怎麽好的東西。隻是作為紀念品。”
“那就更不能要了。”
“不,好了。我希望阿栗拿著它。”
爸爸很少有的頑固。
“那麽,我就拿上了。”我很客氣地說了一句,把戒指戴在了左手的無名指上,“正好嘛!”.
“這不很合適嘛!”
“總是彈鋼琴,應該是手指頭變粗了才對呀!”
“那麽,大概是你媽媽手指頭粗吧!”
“謝謝!”
把瓶子裏的啤酒倒人我的杯子後,爸爸要上了歲數的女招待上日本酒。然後,就呆呆地看著對麵架子上擺著的餐具和酒瓶。
“年輕時候的媽媽一定很漂亮吧!”我把戴著戒指的手舉到麵前,一邊看著,一邊漫不經心地問。
“很漂亮,”爸爸老實地回答,“我以前覺得她還會一直漂亮,讓我感到了那種可能性。”又突然醒悟似地歎了口氣。“用過去時說話,總是令人感傷啊!”
一個新酒壺擺上了櫃台。爸爸先給我的酒盅斟上了酒,再給自己的也斟上了。
“和媽媽是怎麽認識的?”
“她作為新職員進入了爸爸工作的公司。在和野見山他們辦公司前,我是在東京的一家公司工作,這你是知道的吧!”
“聽說野見山先生和爸爸圍繞媽媽發生了激烈的競爭?”
“那有點兒太誇張了。當然了,情敵很多。公司的同僚裏,有很多年輕的單身漢。”
“那為什麽媽媽選擇了爸爸呢?”
“為什麽呢?”爸爸把胳膊拄在櫃台上,兩手合在一起捧著下巴,想了一會兒說,“總之,我當時是拚了命了。”.
“千方百計也要把媽媽搞到手?”
“怎麽說呢?”爸爸懷念地看著遠方。聲音聽起來有點哽咽一一也可能是我的錯覺。
“結果是弄到手了。”
“但是,最後又被拿跑了。”
爸爸向旁邊走過的年輕女招待搖了搖酒壺,說了聲“再來一壺”。這樣和爸爸說著,我的心情焦躁起來:這個人身上還有另外一個別的人,而且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把他拉出來。像現在這樣談
論媽媽的事情,也不能正確讀懂爸爸的情緒究竟在什麽地方。就是談論親密的話題時,也總是有什麽不透明的部分。真是奇妙一一由於失去了父母之中的一方,雙親都各自變成了迷霧般的存在。
“啊,對了,”爸爸停住了已經舉到嘴邊的酒盅說,“肚子餓了沒?光讓你喝酒了。”
“我吃了不少東西了。”
“叫他們捏點兒壽司吧!”
“算了。”
我麵前還有好幾種菜肴原封不動地擺著。並不是特別要的,但店老板總是不失時機地上菜,所以,櫃台上總是有兩三種菜肴。
“再要一壺酒嗎?”
“是呀!”爸爸放下酒盅,看了看手表。“該換場子了。”
“是和媽媽去過的店嗎?”
“是一家可以有現場演奏的相當不錯的店。”請女招待結賬後,爸爸說道,“過去,馬爾。瓦卓1曾經一個人來那兒彈過鋼琴。演出結束後,他在旁邊的桌子上吃了碗豬排蓋澆飯。”
上了年紀的女招待端來了一個小漆盤,上麵有賬單。爸爸把信用卡交給她,在單子上簽了字。
“喝點兒威士忌再回家吧!”爸爸說完,站了起來。
8
十月未來了寒流。暫時多穿了幾件薄衣服對付了一下,但看來真正要冷起來了,就急忙換了衣服。好不容易鋪上了電熱毯,又清掃了空調,可到了十一月份,卻又暖和得讓人冒汗了。一個沒課的星期天下午,一個人去看了呂克.貝鬆2的新影片。,中學時代看過《薩布維》,完全被伊薩梅爾。阿賈尼所傾倒。上大學之後,看過《格蘭。布爾》,就完全成了貝鬆導演的影迷了。我想,開始潛水運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那部影片的影響。若是這樣說起來,呂克.貝森就成為媽媽去世的間接原因了。
1馬爾。瓦卓(malwaldron,1926—2002),生於美國的紐約。為比莉.荷莉戴伴奏的黑人鋼琴家。
2呂克。貝鬆(lucbesson,1959一),法國著名導演。
接下來的一周也都是溫暖的好天氣。在出發去工作前,取出點心盒裏的書信,邊喝咖啡邊凝視這些書信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課。每次摸到這些書信,心裏就充滿了懷戀的心情。就仿佛是在眺望已經失去的自己遙遠的戀愛。同時,這些書信也使我心煩意亂。那些事都發生在身邊。雖然說是我生下來之前的事情,但還不能說是那麽遙遠。是不是應該把它們還回去呢?既然收信人已經死亡,那就應該返還給寄信的人。其實說不定是因為想盡快地消除一個懸念:不知什麽時候自己就會讀了這些書信。在被這樣的誘惑開始驅使之前……
一個星期五的下午,我往內藤家裏掛了電話。和上次一樣,是內藤本人接的電話。我用通告一件事的口氣說,有東西要交給你。他驚詫地問,是什麽東西?我沉默不語,他便說,能不能郵寄?我回答說,還是當麵交給您為好。他考慮了一會兒。說不定他再也不想見到我。正如我想處理這些書信一樣,看來他也想處理掉我這一存在。
“星期天下午怎麽樣?”看來他有點為難,但畢竟沒有拒絕。
“沒問題。”
“到附近以後請來一個電話。”
像以前一樣,我去超市購物。要是這樣不斷地拜訪內藤,所有的雜貨都要在這兒買全了。但是,今天就要結束了。大概因為是星期天吧!買東西的顧客比前兩次要多。在超市旁邊打了電話。內藤接了電話,指定了附近的一個公園。不是他家旁邊的那個兒童樂園,而是公營小區裏麵的一個稍大一點的公園。從我現在的位置就能看到那個小區的建築。
我把買的東西放到車上,拿上了副駕駛座位上的紙袋。我把信件已經裝人一個大牛皮紙信封,又把牛皮紙信封裝進了一個手提袋。我朝指定的小區公園走去。心情有點兒像去交納贖身錢。沒有指定到漢堡店去,看來不隻是因為那裏的咖啡不好喝,一定是他不想長談。如果可能的話,打算拿上東西就告別。真是這樣的話,那也好。我想從內藤嘴裏也不可能再打聽到關於媽媽的什麽情況了。當然心情不好。覺得自己好像受到了刻薄的對待。我可是為了對我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犧牲了寶貴的星期天來的……若是這樣的話,還不如幹脆在收集垃圾的日子扔出去算了。
五棟高層公寓排列在那裏。小區內的空地幾乎都被充當了停車場,其中隻有一個地方逃脫了混凝土的侵占,還殘留著綠地。它的一角開辟成了一個兒童公園。主要有用廢舊材料做成的健身架和滑梯,還有一些秋千、蹺蹺板和單杠等器材。沙坑裏,有三四個小孩用鏟子在挖沙子玩。其他地方就看不到孩子了。我坐在公園角落的一張椅子上等待內藤。天氣很好。晴空萬裏,隻是遠方有些雲彩。我閉上眼睛,迷迷糊糊,差一點兒就要睡著了。在沙坑裏玩的一個孩子,用小塑料桶提來了水。把水灌進剛才挖好的坑內。其他孩子們把頭湊在一起往坑裏瞧。
看著他們玩耍的樣子,想起了不知在什麽地方讀過的一則緊張消除法。其建議如下:首先要找一個適當的場所,後院和原野都行。找到後就用鐵鍬挖坑。盡可能地往深裏挖。然後,就衝著這個深坑大聲地喊叫,把平時的憤怒和不滿都發泄出來。對上司和婆婆的憤怒,對丈夫的不滿……把它們全部發泄完了後,填上土回家。
“喂。”有人叫了一聲,我回頭一看,內藤站在椅子的後麵,旁邊是腳上帶著矯正器具的男孩子。
“你好!”我微笑著向男孩子打招呼。
“你好!”他規規矩矩地回答。和他爸爸不同,他一本正經。
“今天休息嗎?”我問站在旁邊的內藤。
“內人去參加研修會,”他有點兒心不在焉地回答,“因此我就得看孩子了。”
看來還是不要問“夫人幹什麽工作”的好。
“想把這個還給你,”我迅速遞過紙袋。
“什麽哪?”內藤驚訝地問。
我沒有回答。他從提袋裏拿出了牛皮紙信封。信封沒有封口。打開口一看就能看到裏麵的內容。
“我在整理母親的遺物時找到的,”我就像是找到了丟失的雨傘似的說道,“當然,我沒有看。繩兒還是母親係上的,沒有動過。”
內藤把提袋放在腿上,一時間表情發呆。男孩子不斷央求著要去打秋千。他說“等一會兒”。聽起來意外的和善。
“我就……”
我站起身來,向坐在椅子上精神恍惚的內藤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蹲在了男孩子麵前,說了聲“再見”。
“再見!”男孩子滿臉疑惑地回答。”`
也難怪。就在幾分鍾前剛剛說過“你好”的人,現在又在說“再見”了。
“等一下……”內藤怯生生地開了口。
我回過頭來。我已經要離開那個地方了。對方猶豫不決地低著頭。
“我現在要送這個孩子去蕩秋千,”他說,“然後我們去喝杯酷茶,怎麽樣?”
為什麽沒有擺脫掉呢?內藤一個人磨磨蹭蹭的時候,利落地離開就對了。一定是那個孩子的緣故。我對他注入了過多的情感。說不定也是由於他腿腳不好。而且我感到自己和男孩子之間存在著一種奇妙的紐帶。以前一場戀情在這個世上開始出現了。開了花,但沒有結果就消失了。那以後我們生下來了。我和你……作為沒有結果的戀愛替補。
“他還不能自己蕩。”內藤一邊從後麵推著秋千上的男孩子蹬背一邊說。
我坐在了旁邊的鐵欄杆上。在內藤陪孩子蕩秋千的時候,裝有書信的紙口袋放在了我的腿上。
“他的腿腳一直不好嗎?”
“
是的,天生的。”他推著孩子的背,又好像是在眺望遠方。
“學鋼琴的事兒有進展嗎?”
“鋼琴?”他反問道,“不,還是老樣子。上小學之後要學的吧!”他像是在說別人的事情,“家裏有一架我內人的舊鋼琴。”
“我想鋼琴對你兒子一定很合適。”‘
“我也喜歡鋼琴,在家裏經常聽調頻廣播的古典音樂,每當放鋼琴曲時,就不由得把立體聲的音量放得很大。”
我們都沒有說“讓我來教他鋼琴”這句話。我這方麵當然不能主動說。可能內藤也考慮過這種可能性,但是終究認為還是不合適吧!.
這期間,男孩子玩夠了秋千,到健身架那裏去玩了。我們也就走到了那邊去,並排坐在了椅子上。真是有些奇怪,紙袋又重新回到了內藤的手上。
“我以前以為這些信都已經不存在了。”他拿著紙帶,好像不知如何是好。
“看樣子,我媽媽很珍惜它們。”
“為什麽哪?”他以樸素的疑問口氣說,這台詞不能不讓人感到是一種自負,“本來以為早就都處理掉了。”
“內藤先生也保有媽媽的書信嗎?”
一時間他好像很猶豫。
“不,”他痛苦地搖了搖頭,“要是有的話,會還給你的。我老早之前就處理掉了。真是對不起啊。”
“沒什麽。”
“我是拚命要忘掉你母親的事情的,”他不改淡淡的語調說道,“就像是要從留學的地方逃走一樣,在世界各地流浪了好幾年。有一位老師挽留我,可我最後還是辭去了大學的工作。回到了日本,輾轉換了很多職位。和現在的內人在一起前,也曾經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姻。什麽都不順利。”
男孩子在爬健身架的梯子。他不能像普通的孩子那樣站著往上爬,而是用彎曲膝蓋一個一個地爬,全身都貼在了梯子上麵,這都是因為腿腳不靈便的緣故吧!受到矯正具的嚴格限製,爬得格外艱難。
“這都怪我媽媽吧!”
過了一會兒,內藤開了口。
“當時是那麽想的,但這畢竟是自己的人生。不存在可以歸咎於誰的事情。沒能夠有發展,那怪我自己,我這個人太懦弱
了。”
“但是,是我媽媽傷害了你吧!”
“誰都沒有傷害我,”他望著遠方說,“你母親隻是為了擁有她自己的人生。隻是我這方麵,無論如何都不能把她忘卻。”
談話中斷了。幾個小孩子呼喊著跑了過來,攀上了健身架的梯子。
“不能忘卻,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他自言自語,“沒有比這更痛苦的了。”
就像決了堤的水壩,要有東西溢出來。我想把它置換成一個一個的詞語拋到內藤麵前。我想,實際上我已那麽做了。要不是發生了後來的事情。
大概是頭腦裏掠過的念頭太迅速、太激烈了吧!感到現實的變動是特別緩慢,真是要命。男孩子從健身架頂端慢慢地落了下來。那期間,時間的流逝就像是麥芽糖一樣凝固了。隻是在著地的瞬間才伴隨有奇妙的栩栩如生的躍動感。“咚”的一聲,男孩子的身體在地麵上輕輕彈跳了一下。一陣刺耳的金屬聲,他一隻腳上的矯正器具脫落了。內藤站起來,跑向男孩子。孩子連一聲都沒有哭。隻是伴隨著激烈的痙攣,翻著白眼,後脖梗處直挺挺地僵硬著。內藤立即從口袋裏掏出手帕,塞進他的口中,並不斷地叫著男孩子的名字。
“請給叫一下救護車!”
聽到這個聲音,我才被拉回到現實中來。
救護車來到之前,男孩子意識清醒了。沒有外表的出血和嘔吐,也能對救護人員清楚地回答自己的姓名等問題。內藤陪著孩子去了醫院。我打聽了醫院的名字,決定開著自己的車跟去。既擔心男孩子的狀況,又因為內藤把書信放在我這裏不管了。
男孩子被送人了附近一家綜合醫院。我到達的時候,正好救護車要開走。在外來患者急救處一打聽,說是去檢查部了。因為是星期天,醫院裏很安靜。按照被告知的路線,走過一段昏暗的走廊,看到內藤坐在一條長椅子上。
“現在正做腦ct,”他表情憔悴,“胸部和腹部的光已經拍完了。還算幸運,看來沒有骨折,內髒也沒出血。”
“竟然弄成這個樣子……”
“那個健身架不行了,平時總是陪著他的。”他後悔不迭地說,“理學治療師也告誡說他還不具備平衡感覺和敏捷性。”
大約等了15分鍾,躺在擔架車上的男孩子被護士從手術室裏推出來了。內藤從旁邊跟他說話,孩子點了點頭,神情異常堅定。
“下麵醫生還要診斷,”內藤在走廊裏走著,“你就別……”
“隻聽一下結果不行嗎?”
“那倒沒關係,你有時間嗎?”
“今天沒課。一會兒我給家裏打個電話。”
診察室是內藤一個人進去的。我在外來患者的大廳給家裏打了電話。跟爸爸謊稱和朋友在一起,回去要晚一些。回到診察室的走廊後,又坐在長椅子上等。腿上放著裝有書信的紙袋。走廊裏,不用說患者,就連一個醫生和護士也沒有,整個醫院都很安靜。
內藤很長時間也沒有從房間裏出來。是不是檢查結果不好,在進行深入的談話?我為了緩解一下情緒,來到了走廊盡頭。走廊的頂端處有一扇鐵門,上麵貼有一個塑料告示,上麵寫著“嚴禁開關”。這是一個安全通道,所以沒有上鎖。我試著打開了一半門,沒什麽有意思的東西。停車場對麵好像是住院病房。我看到了昏暗病房裏開著的日光燈。有的房間窗戶外麵著繩子,上麵掛著毛巾等物品。趁護士沒發現,趕緊關上了門,回到了原來的長椅上。
過了將近30分鍾,內藤從屋子裏麵出來了。
“讓你久等了。”他道歉地說,聲音很爽朗。
“怎麽樣?”
“僅就ct檢查來說,沒有異常。看不到腦挫傷和腦內出血。隻是說不定有小的出血點,所以為了慎重起見,要留院觀察一天。醫生說可能沒什麽問題。經過24小時觀察,沒有異常就可以出院了。”
“真是萬幸啊!”
“讓你擔心了!”
“那麽,我就此告辭了!”
“我要給家裏打電話,一起往那邊兒走吧!”
我們也沒有說什麽,來到了我剛才打電話的外來患者就醫大廳。小賣店旁邊有五部灰色的公用電話。小賣店卷簾門關著。
“能不能穩定下來後把情況告訴我?”
“怎麽跟你聯係呢?”
我從肩上挎著的包裏拿出了在鋼琴教室上班時用的名片。
“上午一般都在家裏。”
“一兩天內一定給你電話。”
“哎呀,差一點兒忘了這個。”我把裝著書信的紙袋遞給他。內藤默默地點了點頭接了過去。.“今天多謝了。”最後他鄭重其事地說了一聲。
9
那一周都用來和爸爸訂計劃,準備去南方的海島。他還不曾看過媽媽溺水的大海。從葬禮結束後就一直說要去看看,可又是辦喪事,又是工作不允許,一直拖了下來。盡管是亞熱帶的島嶼,進入12月份之後海上也會波濤洶湧。可能的話,要在11月裏成行。正焦慮不安的時候,好不容易爸爸能夠休三天假了。我立即著手訂飛機票和賓館。這樣,兩個人不得要領地安排著旅遊行程,度過了一個漫長的秋夜。
周末內藤打來了電話。之前他已經打過一次,說孩子已經出院了,精神很好。因為說是沒有什麽擔心的了,我們就閑聊了一會兒,氣氛很和諧。也談到了去旅行的事。於是,他像是想起了
那人突然來到醫院。除了爸爸和我之外,隻有近親才能到重症監護病房(icu)探視躺在病床上的媽媽。在候診室裏接過他的名片的時候,我為什麽沒有拒絕呢?可能是為了能夠被允許探視,想和主治醫師交涉吧!我竟然把一個自稱老朋友但不明來曆的人領來探視處於昏迷狀態的媽媽!
這個男的給我印象一點也不好。事先和我們沒有任何聯係就突然前來要求會麵,真是太唐突了!他的名片上寫著:英語補習學校的經營者。身份總讓人覺得有點可疑。這個人在我們家從來沒有被談起過,當然媽媽也從來沒有提到他的名字。讓這樣的人來看原則上謝絕探視的患者,無論如何不能不說是欠考慮的行為。
事故造成的衝擊確實存在。媽媽處於昏迷狀態,無論是對我,還是對爸爸,都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而且,我本身就和那起事故有不少牽連。看來是他不自覺地利用了這一不安。我不清楚他是否知道事故的詳情,但我感到他看我的目光中含著責難和憎恨。另一方麵,他要求探視的語氣中流露出來的悲痛,從親屬們那裏也不曾感受過。這個男的和爸爸年齡相仿,頭發花白,臉部肌肉鬆弛,並不是特別有魅力。我不知道他和媽媽有什麽關係,但是他的態度裏有一種深思熟慮的頑強勁兒。我想大概就是這種頑強勁兒打動了我。
我和他一起走過醫院昏暗的走廊。在進入重症監護室之前,我把蓋有主治醫師印章的探視許可證交給值班護士。穿過一道厚重的大門,就到了病房的外間,我們在此脫下鞋,換上放在這兒備用的拖鞋,用消毒液洗過手之後,又穿戴上隔離衣帽和口罩。他與我一起做上述事情的時候,神情很奇特。準備好了之後,推開第二道門進入裏間。熒光燈泛白的燈光照著寬敞的病房。這個房間完全是由人工控製的,沒有窗戶,全部依靠人工照明,分不清白天黑夜。我們終於走到一張病床麵前。病床之間擺滿了監視器之類的儀器,根本看不到躺在鄰床上的人。
我鄭重其事地說:“這是我母親。”
他點了點頭,好像很難接受眼前這一切。媽媽雙眼半睜半閉,隻能看到瞳孔下邊。她的臉色蒼白,和她那黑褐色的頭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美麗得甚至讓人感到有點神聖。但是,嘴唇幹裂,口中含著塑料護齒。口中的管子與病床旁邊方形的人工呼吸機相連,呼吸機發出有規律的噝噝聲。她身上蓋著白色的床單,隻有青筋外露的小臂彎成45度,露在外麵。打點滴的管子插在左手上,另一隻管子插入右手的靜脈。天花板上的一隻小聚光燈發出橘紅色的光芒,照著媽媽的臉部和上半身。
他有點遲疑,又完全無視我的存在似的緊緊抓住媽媽的手。他稍稍彎下腰,把臉貼近媽媽的耳邊。我無所適從,就去看點滴瓶上的標簽。放在腳旁的示波器屏幕閃動著綠色的波紋。這時,他叫了媽媽的名字。我不由得回過頭來,看了看他。我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叫媽媽。他究竟是什麽人呢?我又看了看媽媽,媽媽微睜著的眼睛裏淚珠閃閃,從眼瞼下溢出,在眼角處形成一滴明亮的大淚珠,在聚光燈的照耀下輕輕抖動。
“媽媽!”這次是我在叫。
就在這一瞬間,淚珠順著媽媽的麵頰淌落。淚痕從眼角一直延伸到耳際。我慌忙用隔離衣的袖子給媽媽擦了擦臉,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看到!醫生,護士,還有這個男人。我回頭一看,發現他正局促地站在病床旁邊,低著頭看著媽媽,就像一個小孩幹了一件什麽不可饒恕的事情。
2
在壓力作用下,海水從潛水服外麵緊緊地擁抱著我。我很喜歡這種感覺。每次被大海擁抱的時候,我都會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安詳。這種安詳從人與人的擁抱之中絕對感覺不到。哪兒都不存在,哪兒又都存在……全身上下的脈搏配合著一個高超支配者的心跳開始跳動。與海水的擁抱相比,人的擁抱是多麽的不完美呀!就好像是為了彌補這種不完美,他們才悄悄地說著各種各樣的事情。然而,語言是於事無補的。我喜歡大海。我想永遠地被那具有真實存在之感的冰涼海水所擁抱。每次在攙水裏的時候,我就有一種錯覺,就好像自己是一條錯生為人的魚。
還是在上高中的時候,我和父母去了南方的海島,在那裏我學會了潛泳時呼吸的基本技巧。我從岸邊的白色沙灘遊向大海,透過潛望鏡看到遍布海底的珊瑚和在它們之間遊來遊去的各種各樣色彩鮮豔的魚類。從那時起,我就被潛水運動的魅力深深吸引。靜靜地在水中等的時候就會自己遊過來的魚,在圖鑒上也不曾見過的奇妙海洋生物,在水麵上搖曳的太陽。比這些還要美的就是深邃的藍色大海。
上大學後的第一個暑假,我接受了專業的培訓,取得了攜帶自動呼吸潛水器潛水的證書。我取出全部的儲蓄,買齊了潛水服、自動呼吸潛水器、潛水手套、潛水包等裝備c在那之後的一年內,我多次地到衝繩、奄美等處的海裏去潛水。一般都是由向導或教練用小船帶到潛水點去,但是這裏有個問題。帶自動呼吸潛水器進行潛水,出於安全上的考慮,不能破壞兩人一組的組合。除了從一開始就搭配好了的朋友或戀人的組合之外,就要考慮潛水技術的高低在船上臨時組合;如果多出一個人,這人就和向導或教練組合。問題就是他們之中的有些人回到岸上後也不想分開。也有性格上的問題。有些人在海裏過分親昵,有些人想要以保護者自居,有些人過分自信,這些人我都很討厭。
媽媽年輕的時候就喜歡遊泳。初中時候還是遊泳比賽的選手。好像在高中和大學時代有過中斷,但結婚之後,在育兒和做家務的同時,又開始了遊泳。因此在泳技上和體力上都不存在問題。隻是對於戴麵具和腳蹼遊泳,起初還很有些抵觸,但在我極力誇讚陽光燦爛的南國大海的美麗下,她逐漸來了興趣。探家的時候,我馬上就去辦了參加講習班的手續。媽媽雖然當時已經年過四十,但由於有遊泳基礎,所以比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女性掌握得還要快。我們母女倆是一對理想的組合。每逢大學放假,我們母女二人都要到各處的大海遊泳。
不知道媽媽在海裏考慮什麽事情。到了海裏我們就不分母女了。除了自己身旁有個夥伴在遊這種安心感之外,就不存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了。我想媽媽也一定是這樣。在大海裏我們都是很孤獨的。就像是處於原始世界一樣。在那裏,沉默比語言更重要,存在比運動更重要。大海之中存在一種神聖的氛圍。
當耳膜的壓力和海水壓力平衡了之後,我們慢慢向更深的地方潛去。我們集中所有意識,同化到大海之中,與大海融為一體。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大海,甚至忘掉自己的呼吸。於是就感到大海充滿了全身,自己也成為大海。大海成為我的一切,我成為大海的一部分。自我與大海融合,在大海中發現新的自我。在湛藍的海水之中,自己就像一塊小小的碎片……
突然往旁邊一看,本應在身旁的媽媽卻不見了。沒想到搭檔不在旁邊會帶來這麽大的震動。我冷靜地考慮了一下,這是一片沒有遮攔的開闊水域,被什麽東西纏上或者被什麽東西壓住的可能性很小。離最後相互確認位置還沒有多長時間。所以,應該沉著地在附近找一找就好了。然而,一看不到媽媽的身影,我就慌亂了起來,趕緊劃水。慌亂之中我把呼吸器弄掉了,不得不趕緊浮出水麵。在水麵上靜下心來之後,又一次潛入水中。不久就發現了媽媽蜷曲在海底,這時我的氧氣瓶裏剩下的氧氣已經幾乎不夠分給媽媽了。
潛水運動的事故大都會發生的,這一次是幾個因素湊在一起了。首先,作為搭檔的我技術不熟練,沒能夠采取適當的措施;媽媽的自動呼吸器發生故障,她用的是事前臨時租借的;很有可能是因為使用不習慣而進行了誤操作;還有
就是潛入點的附近潮流湍急;相對於潛水的人數來講,向導和教練人數過少;或許媽媽自身就缺乏不管如何一定會得救,不管如何也要活下去的意誌。說不定媽媽在水中比在陸地上更能找到自己。
3
手術室亮著紅燈,看來是在做緊急手術。從那前麵向右轉,穿過狹窄的走廊,就是電梯間了。在按過按鈕等候電梯的時候,我又重新打量了一下周圍的環境。地板和牆壁的顏色都是暗綠色的。醫院裏的綠色讓人更容易聯想到的是手術服,而不是綠色的植物。什麽東西都有點髒,讓人覺得心煩意亂。
一架擔架車推出後,我走進煤氣室一樣的箱體。靠在電梯箱壁上,我又重新思考那一天的事故。我已經不認為那是一個簡單的事故了。把降臨在媽媽身上的事情稱為“事故”是把事情簡單化了。因為蒙受變化的不單單是媽媽的肉體。她周圍的人們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我們為了逃避人與人之間的冷淡關係而去海邊;又由於大海而產生新的關係。這是多麽具有諷刺意義啊!
一一我也知道,那一天從媽媽眼裏溢出的淚珠僅僅是一種生理現象。當然應該不是什麽感情上的反應。雖然隻是一種單純的偶然,但是淚珠的流出,看起來就像是在那個男的呼喚之下有了反應似的。根據現代醫學,媽媽已經不存在任何情感了。正在還原為物質的肉體,麻痹無力、勉強幸存的生命,用專業手段勉強維持、毫不設防的人格……原本是一件十分讓人悲傷的事情,但是,一個男人的出現,使這種悲傷的色彩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由於他的出現,我對媽媽的悲傷變得有點兒莫名其妙了。
走出電梯時碰到了爸爸。
“來了?”聲音很死板。
“公司呢?”
“今天結束的早。”爸爸一邊說一邊瞧了瞧自己的裝束。
“媽媽怎麽樣?”
“好像和昨天沒有什麽兩樣。”
“是嗎?”
爸爸站在昏暗的走廊裏呆呆地看著自己腳下。
“去看一下吧!”我這樣跟他說。他抬起頭來,茫然若失地看了看我。
“今天算了吧!”
“為什麽?好不容易來一趟。”
“阿栗看了就行了,我就算了。去不去吃飯?難得一次,可以吧?”
在家裏,兩個人都很注意過著和往日一樣的生活。就像是說如果維持過去那樣的生活,總會有一天一切都會恢複到原來的那個樣子。爸爸每天早晨都穿戴整齊地去公司上班,我上午練一個小時的鋼琴,下午開車到教室或者到學生家裏轉一轉。或者是在工作之前,或者是在練習結束早的那天傍晚去一趟醫院。回到家裏就準備晚飯,等到爸爸從公司回來,兩個人開始吃晚飯。洗完餐具,洗過澡,睡覺前就幾乎沒有什麽空餘時間了。
“好久沒坐阿菜的車了。”爸爸重重地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好奇地打量著車內說,“裏麵挺窄呀,這個車。”
“去哪裏呢?”從醫院停車場開出後,我問道。
“我想吃壽司,怎麽樣?”
“什麽都行。”
爸爸簡單地告訴我怎麽去壽司店。
“這車裏不讓吸煙吧!”
“原則上是,不過你可以例外。”
“算了,我還是忍耐一下吧!人鄉隨俗嘛!”
“說起來還是以前學過一句英語諺語,好像是‘覆水難收’!”
談話中斷後,車內氣氛沉悶,令人感到壓抑。我聚精會神地開著車,爸爸發呆地看著車外。
“有人說壽司的味道和地價成正比,”過了一會兒他開口了,“越是郊外就越吃不到好壽司。可我們今天去的這家壽司店例外,是最近才開設的一家分店。”
“這個地方很奇怪,每次談話最後都要談到不動產上。”
“就是,”爸爸在副駕駛位上把憋屈的雙腳換了一下位置,
“說起來也不光是這個地方的事。”
那家店位於一處幾乎看不到飯館、缺少雅趣的新興住宅小
區。小巧的建築,院子裏的樹木看起來好像是剛剛栽上去的。
推開嶄新的門簾,裏麵傳來聽起來有點粗獷的豪爽聲音:“歡迎
光臨!”大概是時間尚早,店內沒有顧客。我們在櫃台前坐下之
後,爸爸一邊用濕毛巾擦手,一邊向廚師說:
“你看著辦吧!”
他在壽司鋪總是這樣。
“這時候說幹杯有點兒……總之辛苦了!”兩個人輕輕地碰了碰杯。
“我們兩個人最後一頓吃的也是壽司,是在島上的俱樂部會所,上了好多生魚片,吃不了,我們就請廚師把剩下的都捏成了壽司。”
“是嗎?”爸爸目不斜視地簡短回應了一句。
吃到最後,我們兩人都笑了:光是魚片,吃不下去的時候,捏成壽司就能吃下去,真是不可思議。第二天早晨,在第一次潛水中媽媽就溺水了。我想:大概水深不到10米。我們總是選擇不太深的地方潛水。一般都是不到l0米深的珊瑚礁。不管潛水多麽深,也幾乎沒有超過重15~20米。
“媽媽怎麽就溺水了呢?”喝完啤酒後一個人在喝日本酒的爸爸就像是突然想到似的問道。
因為自動呼吸器失靈,氧氣耗盡……我本想重複過去說過多次的解釋,但我沒有。
“一定是在海底看到了什麽。”
爸爸驚訝地回過頭來。
“或許是過去的情人。”
一下子很尷尬。很快爸爸愉快地附和道:
“對。她在黑暗的海底應該有一個有鰓有鰭的情人,”他開玩笑地說,“那樣的話你媽媽還能不溺水嗎!”
我正想插話,這時店裏進來了幾個和爸爸年齡相仿的客人,都穿著做工很好的西裝。領帶的情調也不錯。他們之中有個人和廚師打著招呼,看起來是個老顧客。他們坐在了櫃台邊,和我們之間隔了一個座位。
“認識一個叫內藤的人嗎?”我直截了當地問道。
“是個什麽樣的人?”
“據說是媽媽過去的朋友,”我不動聲色地觀察著爸爸的表情,“前幾天到醫院來看過媽媽。”
“是個男的吧!”
“哎。”
他好像是再一次地在確認自己的記憶。
“還是沒有印象。”
我還是沒能說出是我讓他探視了媽媽。在爸爸麵前說到那個男人,總覺得像是幹了什麽不老實的事情。
我們隔了好久才又繼續說話。就像是在選擇淺灘渡河一樣,重複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這時,爸爸就好像是偶然想起了似的說道,“這麽說,”他又扯起剛才的話題,“曾經聽你媽媽說過,她結婚前和一個人有過來往。好像說是大學裏的學長。好像那個男的就叫內藤……”他一邊說一邊盯著我,“就是他來看你媽媽了吧!”
“搞不清楚。”我不由得把目光挪到別處。
聽爸爸講媽媽戀人的事,我感到有點意外。如果媽媽沒出事,恐怕不會談這樣的事情。可能是媽媽即將死亡才使爸爸變得寬容了吧!抑或是死亡所具有的本質的力量才使我們想弄清真相吧。
“不管怎麽說,都是30年前的事情了,”爸爸說到,就像是一個人自言自語,“如果真是那個人心裏惦記著媽媽而來探望,真想當麵說一聲謝謝。”
我一個接一個吃著捏好的壽司,爸爸一直在喝酒,他麵前已經擺滿了沒有動過的壽司。
“你拿一點過去吧!”爸爸說。
“我已經吃飽了,”我一邊給爸爸斟酒一邊說,“你多喝一點兒吧,司機沒喝酒,不會有事的。”
“啊,是呀。”
爸爸又要了一壺酒。女招待拿來了酒壺後,爸爸讓我也喝一點。我拒絕了。大概想到我是在擔心開車,他便說今天晚上把車放在這裏,坐出租車回去吧!我知道他想和我一起喝酒。但是我不想喝醉,現在我不想和爸爸有同樣的心情。一一不知為什麽,我當時的心情對爸爸也許有些殘酷。
旁邊的男人們一邊喝著酒一邊談論著工作上的事情。一位廚師給他們切著活對蝦。案板上對蝦淒慘地搖動著尾巴。
“對不起,”我把目光從料理台上移開,“隻因為是我叫媽媽去的……”
“不要那樣想,”爸爸沉穩而又堅決地說,“媽媽一直是幹自己喜歡的事情。人有一天總要死的。她還是值得讓人羨慕的。”
戰戰兢兢地一看,對蝦已經被處理完畢,和其他魚一起盛在了一個盤子裏。我瞧了一會兒,對蝦尾巴已經不動了。
4
在學生時代並沒有特別想過要彈鋼琴謀生。當然也沒有積極地想過要當一名女職員。爸爸媽媽希望我回家鄉。因此就在接受公司就職考試的同時,我還接受了一家大型鋼琴廠家的考試。當時就業非常困難,女大學畢業生很難被企業錄用。大部分公司沒要我,最終被錄用當了一名鋼琴教師。於是我住在父母家裏,開始教孩子們彈鋼琴。
一周隻有一個上午教家庭主婦,其他都是下午以後的工作。周一和周二是幼兒園的課,從下午2點到7點。小學生和中學生個人指導課,第一節課從3點半開始,以後每一個小時轉一個學生家。媽媽沒出事的時候,她負責做飯,所以即使晚上上課到9點多也沒什麽關係。但是,情況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我就要盡量地把傍晚之後的時間空下來了。於是就把情況和學生的家長們作了說明,暫時把晚上的練習挪到了周六的下午和星期天。
那一天是個星期六,下午1點起教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女學生小奏鳴曲。後一個課時從3點開始,本想在茶館看一個小時的書,回到車上的時候,想起了插在儀表盤上的名片。一看地址,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離那兒比之前預想還要近的地方。我也沒有過多地考慮,就直接驅車前往內藤家。並不打算與他見麵,隻是想知道他住的地方以及他過著怎樣的生活。
尋找停車場費了點兒周折。我不想使用收費停車場,那樣的話,就好像我是特意要去拜訪他似的。因此,我把車停在了超市的停車場,進超市買了觀賞植物的液體肥料和5盒一組的麵巾紙。把東西放到車上後,就徒步走出了停車場。周圍是沒有什麽特色的住宅區,好像是教師和工薪生活者們住的地方,有帶個小院子的獨門獨戶的住宅,也有中等的公寓。勉強可以稱為公園的兒童樂園一角有一棵大櫻花樹,碧綠的樹葉支滿天空。拐過這個角落進入了一條隻能稱為小巷的狹窄小路。在一麵被風吹雨打已經發黑的水泥預製板的牆壁上,掛著一塊“內藤英語教室”的招牌。
我裝作路過的樣子,不露聲色地從外麵觀看裏邊的情況。這是一棟看起來已建成多年飽經風霜的平房。從木門到玄關的細砂路上鋪著石板,兩邊栽的庭院樹看來長期沒有修整,枝繁葉茂。玄關處雖然是白天也很昏暗。沒有看到學生和自行車,裏麵靜悄悄的。
從他家門前走過,就來到了小區盡頭,在十字路口想返回去的時候,木門開了,內藤牽著一個小孩的手走了出來。我慌忙從所在的十字路口處向左轉彎。在一個看來已經不可能與他們兩人碰麵的地方又裝作迷路的樣子返回到了原來的十字路口。在小巷的前方可以看到內藤和孩子的背影,他們正往兒童樂園的方向走去。牽著孩子手的內藤,穿著白色短袖襯衫,腳下穿著一雙橡膠拖鞋。那個小男孩五歲左右。孩子頭上戴著草帽,穿著短褲和有條紋的短袖襯衫。父子倆幾乎不說什麽話。不久我發現孩子的兩條腿膝蓋以上都戴著矯正器具。.接近尾聲了。我感到醫生們越來越不把媽媽當作一個人來看待了。他們隻關心如何維持患者的尿量,保持離子的正常水平,防止細菌的侵入。對我們所作的說明也隻限於檢查數據的變動,甚至連媽媽的名字也很少提了。
然而,在對媽媽喪失人性情感這一點上,或許我也是同樣的。有時候我會幫助年輕的護士,早晚兩次給媽媽擦拭身體。擦拭時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我已經不能把她的肉體與正常生理活動聯係在一起,隻是把它看成一個器官。
突然,我想到了內藤。那個人一定不會允許這樣來對待媽媽的。他絕對忍受不了這樣的事情一一媽媽喪失了名字和性別,僅被看做一個裝滿醫學數據的箱子;年輕的護士們沒有任何羞恥和拘束般的擦拭她的身體,簡直就像在清潔一個不鏽鋼的洗物槽一樣。對於在這個醫院的病床上發生的事情,恐怕他不會容忍吧。
真是瞎想,沒有任何根據。真實的內藤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幾乎一無所知。但是,初次見麵,他就對我有氣。他憎恨使媽媽遭此厄運的人。他以一種悲傷的目光看著媽媽,悲痛地握著媽媽的手,使用我和爸爸都沒有用過的名字叫著媽媽。他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呢?是一個殘疾兒童的父親,一個開英語教室、其貌不揚的男人。媽媽對他來講是一個什麽人呢?他對媽媽來講又是一個什麽人呢?
我活動了一下肩頭,突然產生了想跟媽媽說話的衝動。如果我那樣做,傳感器就會感知異常,通知監控中心。我抓起她的手腕。軟綿綿的手蒼白冰涼。皮膚白得透明,如果點滴的液體要是有顏色,似乎就能透過皮膚看到液體。我像兩個人握手一樣抓住媽媽的手,慢慢地伸曲她的胳臂。她沒有任何抵抗。她的身體已經完全鬆弛了。叫了聲“媽媽”,她也沒有什麽反應。是不是像那個男人那樣用愛稱叫她一下?可是那好像是違反母女禁忌的,我就放棄了。
最近我注意到,在家裏很平常的對話,也不知道為什麽都變成很死板生硬的了。我和爸爸之間產生了一種客氣和奇妙的禮儀。剛開始我還簡單地認為是因為媽媽不在家的緣故。但實際上,不是因為有誰不在,可能是因為有誰存在的緣故。
“據說吸煙25年就會產生導致肺癌的細胞,”爸爸邊看著起居室茶幾上攤開的報紙邊說,“這上頭寫著:最近的研究已經弄明白了,就是說開關已經打開了,之後吸不吸好像都沒什麽兩樣。爸爸我已經吸了超過25年了,就是現在戒掉也沒有什麽用了。”
“可還是要保重身體啊!”
“啊,我知道。”
爸爸說著,走到了廚房換氣扇處,打開煤氣灶點了一支煙。在家裏,除了自己的房間之外,那裏是他唯一的吸煙場所。媽媽討厭香煙的味道。
“沒人嘮嘮叨叨說了。”
爸爸淒涼地笑了一下:“總之,關於戒煙這件事,還是不要刻意去幹什麽為好。”
他把還剩得很長的煙浸在水裏滅掉後,在起居室的音響上放了一張舊的爵士樂唱片。喇叭裏傳出了柔和的吉他聲。是一首聽過的曲子,就是想不起曲名來。本來是問一下就完了,可又感到沒有那個必要。
“除了媽媽之外,爸爸還有喜歡的人吧。”我沒有問曲名,反倒問起他這個問題。
“你為什麽突然想知道這樣的事?”爸爸坐在桌子旁喝著茶。
“我想知道你是不是對媽媽用情專一。”
爸爸輕輕地笑了一下,說道:“那麽過高估計我可不行喲。”
“是嗎?”
“爸爸有時候也會幹出不那麽能引以為豪的事情。”
“結婚以後也一樣嗎?”
“這可不能回答你。”
爸爸訕訕地笑著。
“你認為媽媽是怎麽了?”
“海底下有好人吧?長著鰭的情
人……所以她才溺水了。”
“我可是一本正經地問你呀!”
“我也是一本正經的。我想你媽媽應該有鰓才對呀!這樣在海底和情人見麵就不會溺水了。”
“你是不想回答呀!”
“阿朵怎麽想呢?”
“不知道。”
“那就算了,現在再刨根問底兒的也沒有什麽意義了!”
我從冰箱裏取出一個梨,在洗物槽上削皮。這梨是爸爸老家給寄來的。
“下麵嗎,”爸爸鄭重其事地說,“我想已經必須考慮結局了。”
我停下手來,從廚房回頭往起居室看了看。爸爸正呆呆地緊盯著手裏捧著的茶杯。
“醫生說已經看不到什麽變好的征兆了。腦電波一旦變得平坦,就很難恢複了。當然,隻要呼吸正常,就能希望停留在植物狀態。呼吸減弱以後,就需要采取保命治療的手段了。到了那個時候,我想要用特別穩定維持生命的方式,讓她以接近自然死亡的形式迎接死亡。怎麽樣?”
我本想說,有可能的話,就讓她就那樣死在海裏好了,但沒有說出口。那樣的話,爸爸就太可憐了。
“我也想那樣好。”
“是嗎?”
我把水果放在了桌子上。
“我們是不是對媽媽太殘忍了?
“為什麽那麽想呢?”爸爸頗感意外。
“我也不知為什麽。這樣下去太可憐了!”
談話中斷了。
“有什麽好主意嗎?”
“不知道。”
爸爸盯著玻璃盤中的梨,嘟囔了一句:
“太痛苦了。”
5
看護媽媽的時候,我曾經想,如果死亡成為現實的話,自己大概要被悲痛壓垮,陷入不能幹任何事情,也不能思考任何事情的狀態。然而,當醫生們確認媽媽死亡的時候,我不僅沒有張皇失措,連眼淚也沒流。我也沒有世界要崩潰的感覺。我想著是因為已經習以為常了。最大的震動是在事故發生當時感受到的。那之後的悲痛總像是裝出來的,有一種虛偽的感覺。而且,現在的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麽悲痛。媽媽死了。可是,她的存在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單純,那麽明快了。
“人哪,真是就會這樣輕而易舉地久死去的呀!”被告知去世之後,在準備葬禮的繁忙紛亂中,爸爸一下子茫然若失,“就在不久前還精精神神的媽媽不在了,廣下子不知道自己是在生的一側,還是在死的一側。總感得就這樣張開兩腳站著的地方也很危險。”
然而,她說不定一直是處於另外一方的。媽媽這樣一個人,至少她的一部分是在我和爸爸都觸摸不到的地方在秘密地生成。和我們一起生活的人,隻不過是媽媽這個複合體的一部分而已。一個身體和一個魂靈形成一個人形,這是不是一種被現代科學文明簡單化的誤解呢?或許我們實際上是由許多的身體和許多的魂靈構成的。在各種各樣的關係中,一個人存在著多個方麵:人們所看到的和人們所想象的。我們所看到的媽媽,所想象的她或許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麵而已。
這是一個沒有任何裝飾的房間。沒有一張圖畫和照片。也看不到玩偶和陳飾品。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我的房間裏貼著布魯斯。斯普林斯汀1的宣傳畫,媽媽看到它就像是看到越獄犯一樣皺眉頭。確實,這個房間裏沒有任何懷春的東西。動物性的、猥雜的,性和暴力的……一個即將50歲的女人的房間裏,那樣的東西一概沒有。
1布魯斯.斯普林斯汀(brucespringsteen),1949年9月23目出生於新澤西州,高中時他就在當地的樂隊中擔任吉他手。大學期間,組建了“鋼鐵廠”(steelmill)樂隊。1971年,“鋼鐵廠”樂隊解體。但“鋼鐵廠”組成了“布魯斯.斯普林斯汀”樂隊的核心,並最終演變為“e街”(estreet)樂隊。1973年,斯普林斯汀推出了第一張專輯《來自新澤西阿斯伯裏公園的問候》(greetingsfromasburypark,nj)。1984年推出的專輯《生在美國》(bornintheusa),含沙射影地批評了美國社會現狀。198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裏根及蒙代爾都引用斯普林斯汀的歌詞以爭取年輕人的選票。1993秋,斯普林斯汀為電影《費城》創作了《費城街道》(streetsofphdelphia),這首歌在1994年進入排行榜的前10名,並獲得了當年的格萊美獎。1995年11月,出版了新專輯《湯姆.喬德的幽靈》(theghostoftomjoad)。
與同年齡的女人相比,媽媽要顯得年輕,也不像一個家庭主婦。即使如此,我也難以想象戀愛中的媽媽是個什麽樣子。她和爸爸相處很好,兩個人誠懇相愛,即便如此,那和戀愛也不是一回事。對於一個結了婚又生了孩子的女人來講,戀愛是一件某個遙遠世界裏的事情。我隱隱約約地那麽覺得。
一個男人的出現,給她的形象帶來了微妙的歪曲。對於我來講,媽媽這人現在不能與簡單、明快的形象聯係在一起了。那是由多個要素合成的,或者是由多個主體組合而成的。過去,我幾乎是不介意地把媽媽的存在與自己的出生、自己這一意識的發生重合在一起的。當然,她的人生是在我出生之前就開始的,它總是先行於我所知道的媽媽的。
我又一次地環視房間。窗邊的小書桌、書架、衣櫥、化妝台、藤木沙發床。衣櫥上放著一個小音響以及法國和意大利的民謠cd。桌子上放著帶有花紋圖案燈傘的台燈,台燈周圍散亂地放著鋼筆、橡皮、膠水等文具以及眼鏡。沙發床旁邊的厚玻璃床頭櫃上堆放著幾本剛開始讀的文庫本推理小說。媽媽在這個房間裏看書,聽音樂,寫信。她活著的時候,確實在這裏待過。但是,如今她已經不在了,我覺得有必要去探尋媽媽。
沒有風,雖然開著窗戶,屋內也很悶熱。我又不想關上窗戶打開空調。和媽媽的遺物一起被封閉在這個房間裏,我感到有點喘不過氣來。現在一個人在這個房間的時候,我感到一種拘束,這是她在世時沒有過的。爸爸讓我整理她的遺物,這件工作讓人覺得很麻煩。房間裏很平常的東西,都讓人感到是要揭示那既不想看到也不想知道的事情。每當打開桌子和櫃子抽屜的時候,都有廣種做賊的感覺,好幾次我回頭往房門方向看。
從壁櫥裏找出了一本舊相冊,這是她和爸爸結婚之前孤身一人時的東西。質量拙劣的彩色照片都已經變色泛紅。當時的女學生們的樣子很有趣。她們穿著現在看來完全過時的服裝一一喇叭褲、超短裙,牛仔褲看來就像是勞動褲。男學生們土裏土氣,表情嚴肅,讓人覺得比他們的實際年齡要老。我注意到了其中的一個人。透過近30年歲月的麵紗,也不會看錯。一副青春、精幹、充滿自信的臉龐。目光敏銳,即使是笑臉也給人以無畏的印象。我想了想實際看到過的內藤麵容。學生時代的照片上所保留的他的麵影,確實還像是遙遠的記憶一樣殘留在他現在的臉上。
再往下翻相冊,有幾張內藤一個人的照片,也有和媽媽兩個人一起照的照片。我沒有感到吃驚。發現相冊的時候,我就某種程度上已經預想到了它裏麵有什麽東西。不,是爸爸讓我整理遺物的時候,我就已經感到自己應該會發現什麽。我被相冊最後一頁貼著的一張照片所吸引。媽媽穿著一件藍色帶花的勞動布襯衫,下身是白色的牛仔褲。長長的頭發,額頭上纏著一條紅色的圍巾。這裏存在的,是我所不知道的媽媽。我沒見過的笑容,不曾看過的表情,近乎媚態,十足女人味兒……有一個男人正隔著取景器看著她。她的一切美麗和可愛都是朝向他一個人的。
點心盒裏的書信就是蛇足了。幾乎都是裝在信封裏的,其中一半左右是航空信。我連捆著書信的帶子也不想解開。更不用說去讀它們的內容了。媽媽的名字書寫得剛勁有力,信封用剪刀精心剪開。以上這些就足以使我理解這一捆紙張有多麻煩。
有時候,一個趔趄就會把一切都搞得虛無縹緲。當我看到已經退色的彩色照片裏麵的媽媽之後,什麽都不是以前的樣子了。對她的回憶和她的麵目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爸爸常常開玩笑,媽媽就跟著笑。然而,有些東西從玩笑的影子裏灑落,想抓又抓不住。它們從一個什麽地方來,又消失到一個什麽地方去。以前每天能親眼看到,可關於她又什麽都不了解。
媽媽生下了我,她身上的未知保證了母女之間的距離。媽媽在世的時候,沒有什麽問題。那是因為,謎就是謎,嚴密地包裹在她的身心裏。但是,失去媽媽之後,現在對我來講,喪失感要比對死者的顧忌還要大。這種喪失感不是因為失掉了什麽,而是因為有個什麽東西進入了視野而新產生的。是一種多餘的東西,對我來講未知的東西。我被一種類似焦躁感的強烈情緒所籠罩一一這樣下去的話,我將永遠與媽媽擦肩而過。
必須再見那個人一次。見麵後,要直接詢問他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我充滿一種強烈的義務感,它比失去媽媽的悲痛還要強烈一一我要重新與媽媽麵對麵,我要重新找回媽媽這個女性。
6
對於去見內藤這件事我也有些迷惘。首先,怎麽去見呢?他會不讓他伴侶知道我的來曆吧!我也討厭被瞎誤解。見麵的動機也不明確。我究竟想了解什麽呢?想從他那裏問出什麽來呢?是媽媽年青時代的戀愛?就是知道了那些事,現在又能怎麽樣呢?
“現代人的悲劇就是不能把出事故而死歸罪於命運,”葬禮結束後不久的一天,爸爸這樣說,“無論如何也要找出人為的原因,不然就怎麽也不死心。其實我已徹底厭倦了。媽媽已經死了,再也回不來了。現在就是能找出原因,也不能怎麽樣了。但是,還有保險等等的事情,看來又不能那麽辦。真是厭倦透了。”
我是自己厭倦了自己。內藤的事情,如果我們既不關心,也沒有必要去探究。並不是不明確兩個人的過去就不支付保險費。要是不想去管它的話也是可以的。一個男人來醫院探視媽媽。他仿佛就是在我和媽媽之間穿過的一陣驟雨。頭發打濕了,過一會兒就會幹的。這樣一想,我還是回到沒有媽媽的生活
就對了。
但是,我感到在雙重的意義上失去了媽媽。其一是失去了媽媽這個人,其二是知道了對她的回憶是不完全的。或者也可以這樣說:由於一場意想不到的事故,媽媽突然從我麵前消失了。同時,作為一個我所不了解的女性,她在我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現身了。一種奇妙的懸在半空中的狀態。心情就像是沒有什麽遺骸和遺物卻要領受死亡通知書的士兵家屬。雖然對她的死亡很悲痛,我卻沒能夠很好地扮演失去母親的女兒角色。因為她還沒有死亡。至少由於她的死亡,在我心中有了一個開始存活的媽媽。如果不為她做點什麽,媽媽就不算死亡。對她的去世不能純粹悲傷。
鋼琴課程規定是一年44次,因此有的月份最後一周沒課。那一天,過了中午時分,我往內藤家打電話。我已經想好了,如果是他太太接電話,就裝作問谘詢人班的事情。幸好接電話的是內藤本人。我告知了我的打算,他以一種感到很麻煩的語氣拒絕見麵。說是見了麵也沒有什麽可說的。他是沒有什麽可說的,可我有想問的。
“你現在可以問。”
“不是在電話中就可以問的事情。”
“在我們之間沒有什麽用電話不能問的事情呀!”
“我並不是想揭露秘密。隻是想打聽一下我母親年輕時候的情況。”
“為什麽找我呢?了解當時你母親情況的人除我之外還應該有很多嘛!”
我不想說出相冊的事。
“在集中治療室裏探望過我母親的男人,除了我父親,就隻有你一個人。”
“那確實是荒唐的請求,”他歎著氣說,“我知道你母親出事故後,曾想過要求寬容一次我的任性。”
“不能允許我任性一次嗎?”
“我想我們彼此心情都不會愉快吧!”
“從我母親去世後就沒有過什麽愉快的心情。”
對方不說話了。從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可以輕微聽到電視機的聲音。
“你知道我家嗎?”他讓步了。
“我想能找到。”我故意裝出不諳地理,就名片上的地址問了幾句。
“我家附近有一家超市,”他說出了我曾經停車的那家店名,“緊靠著它是一家漢堡店。我們3點在那裏見。”
我把車停在超市停車場,然後為了消磨一下時間,就進超市去購物。慢慢騰騰地買了些手紙、垃圾袋、洗碗擦等東西,這些東西雖然不急需,但買了放著也沒有關係。把它們放到車上後,比約定時間提前5分鍾進了漢堡店。內藤還沒有到。
漢堡店門朝向大道。光線明亮的窗邊桌子也還空著,但我特意選了一張裏麵光線昏暗的桌子坐下。我要了咖啡,一個看來像是打工學生的年輕女孩用托盤端來了一個大杯子。意大利式的煮咖啡,聞起來就像是溶解的麵粉用繪畫顏料著了色的一樣。
3點剛到的時候,內藤走了進來。西裝褲、長袖襯衫,腳下還是上一次穿的那雙拖鞋。看到我之後輕輕地點了點頭,就在櫃台上給自己要了杯咖啡。
“傍晚我還有課,”坐下後,他也沒有寒暄就說,“那之前還要去幼兒園接孩子。”
“在您百忙之中打擾您,真對不起!”
我為什麽這麽低姿態?自己都對自己的低三下四感到不滿。
“您沒去參加葬禮呀!”
“沒抽出時間。”
簡直是無所適從。看來內藤是想摘掉任何關於媽媽話題的萌芽。我頭腦中浮現出的是他一個一個搬掉我想往上攀登小的梯子的光景。
服務員送來了咖啡。他把一袋棒狀白糖全都放進了杯子,”用塑料小勺攪拌後喝了一口,皺了皺眉頭。
“要有一個能喝到再好一點咖啡的店就好了,”說著往我的杯子掃了一眼,“遺憾的是這附近沒有讓人中意的咖啡店。”
“您是在辦英語學校嗎?”
“到前幾年一直在一個外資的小企業裏幹活。從那辭職後就開辦了。這年頭,再就業很困難呀!說是辭職,實際上等於是被解雇。就是現在流行的企業重組。”說到這裏,他好像是感到說得太多了,突然就閉上了嘴。
“您太太上班嗎?”
內藤的表情立刻警惕起來。
“我在教孩子們鋼琴,”為了改變話題,我接著往下說,“這附近就有一個孩子在學。”
“是鋼琴哪?”他恢複平靜後自言自語說了一句,眼睛看著外邊的道路,“我也在和內人商量是不是讓我們孩子學學鋼琴呢……”
我眼前浮現出一個腳上帶著矯正具的男孩子,和攙著他手的內藤背影。
“幾歲了?”
“明年就可以上小學了。上了歲數後才有的孩子呀!”他有點兒內疚地說。
“男孩子嗎?”
“你怎麽知道?”
“不知為什麽,我有這種感覺。”
“是的,是男孩子。”
“一個嗎?”
總是進入不了正題。話題一涉及媽媽,他馬上就表現出拒絕的態度。看來隻好暫時在孩子和鋼琴的話題周邊徘徊了。還有時間。至少我有。他傍晚要上班,還有一個小時,應該沒問題。
“你有幾個兄弟姐妹?”內藤突然問我。
“就我一個。”我爽快地回答。但是之後就沒話了。“那…...什麽……?”
“不……”他曖昧地說。看來要沉默下去了。這時,他有些顧慮地說:“獨生子怎麽樣呢?”
“什麽‘怎麽樣’?”
“很孤單寂寞吧?”
“怎麽說呢?沒有辦法比較。內藤先生您呢?”
“我是三兄弟中間的一個,所以不了解獨生子的心情。”他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我家的看來是要成為獨生子了。本來還想再要一個,可是這個孩子就是上了歲數之後才生的。內人雖然比我年輕,但生孩子的時候已經不年輕了。”
“並沒有那麽感到孤單寂寞。”我心情出奇的開朗,說道,“也沒想過有兄弟就好。因為從小就自己一個人受寵愛,反倒覺得一個人真好。也正因為如此,相應的就長成了一個任性的人。但是,媽媽去世後,還是感到這種時候,要是有個哥哥弟弟或者姐姐妹妹就好了。”
“可能是吧!”
“我真的不清楚。”
內藤抬起頭來,滿臉疑惑。
“即使有兄弟姐妹,失去了父母也會寂寞的呀!”
他慢慢地垂下了目光,眼睛盯著桌子上的咖啡壺。我感到是可以提出媽媽話題的時候了。
“您和我媽媽是從什麽時候認識的?”我一本正經地問道。
內藤還是盯著桌子看。一會兒,端起了自己的杯子,木然地喝了一口咖啡。
“很早以前……”他開口了之後,仿佛又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下去,就閉上了嘴。難堪的空場。我都要絕望了。這時他準備好了回答,“在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
“你們是同一所大學的嗎?”
“你媽媽比我低兩級。”
他呆呆地望著窗外。可能是在回憶和媽媽邂逅時的情景吧!那裏有我和爸爸都不了解的一位女性。
“媽媽的相冊裏有您的照片,”我毅然決然地對他說,“是學生時代的照片。”
他沒有回應,隻是一動不動地看著窗外。我順著他的視線也把目光轉向窗外。剛才光線還很明亮,現在已經有些暗淡了,樹陰下的陰影也相應不那麽明顯了。
“這一帶20年前還都是農田,”他好不容易才開了口。“這家店和超市都是。道路旁邊有水渠,孩子們還在裏麵捉鯽魚和龍蝦哪!人和景致都變了。我們兩個人看到的景致,到哪裏都看不到了。那個人不在了。現在她的女兒坐在了我的麵前。”他抬起頭來,眯縫著眼睛看著我。“和那時候的她年齡相仿……真是不可思議:我覺得就像是一個封閉的循環。”
內藤在椅子上挺直了腰板,盯著自己重疊放在桌子上的雙手,店內的有線廣播裏傳出一個男孩子唱的非常生硬的戀愛歌曲。我等待著他的下文。過了一會兒,他像倒滿的杯中之水終於失去了表麵張力溢出來一樣,又開始說了下去:
“你媽媽上大學四年級的時候,我是研究生。當時學部的規定是,研究生作為輔導員負責幾個四年級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導。碰巧我當了你母親的輔導員。”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說:“這就是我和你媽媽的’邂逅。”
我想我當時一定是一副意外的表情。我的心情就像是一個偷吃了暫時不讓吃的東西的孩子。
“那後來怎麽樣了呢?”
“大學畢業後你母親工作了,”看來他是想盡快結束談話。“那一年9月,我去了德國留學。我們時常有書信往來,但是漸漸就疏遠了。不久你母親結婚了,生下了你。那以後的事情,你就比我更了解了。”
這個人什麽都不知道。不知道對方想問什麽?或許是故意裝作遲鈍?就像是一個父親對讓他給講故事的孩子那樣,隻給講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還要作出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兩個人邂逅了。兩個人分開了。而我卻想要填充那中間的空白。
還剩一半的咖啡在杯子裏已經涼了。一群穿著製服的女高中生來到店裏,頓時店內熱鬧了起來。看來內藤不會說出什麽了。他顯得很疲憊,就像是完成了一項工作。我甚至產生一種卑劣的念頭:你要是那樣的話,我手裏可有書信為證。
“為什麽來探望我媽媽呢?”我粗暴地問他,“隻是大學時代作為輔導員那麽一點兒緣分嗎?”
他緩緩地回過頭來。
“有一種被誘供的感覺呀!”
我沒有回應。他拿起杯子,喝了一口咖啡,好像很難喝。然後瞥了我一眼。我也瞪了他一眼,他長歎了一口氣,說道:
“其實,我對你媽媽是有特殊感情的。”一種豁出去了的語氣,“如果你願意,也可以把它稱為是戀愛感情。但是,那是剃頭的挑子一邊熱,是我單相思。在我從德國回來之前,我們的關係就結束了。從那時起,兩個人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那兩條道路就再也沒有交叉過。”
他暫停了談話,向服務員要了一杯涼水。
“這回行了吧!”內藤滿臉怠倦,“你讓一個50多歲的男人坦白了30多年前的失戀。去探望你母親確實是件輕率的行為。如果這使她女兒產生了不愉快,那麽我向你道歉。但我們的關係,不值得你去探究。至少,對於你母親來講,我的存在什麽也不是。”
占據了窗邊座位的女高中生們一邊大嚼漢堡包,一邊高談闊論。內藤瞅了一下自己的手表:
“在報紙上看到你媽媽出事時,頗為震動。收到葬禮通知時,我很悲傷。感到失去了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他停了下來,看著我,之後又低聲地說,“這種悲傷和你沒有關係。你母親的事,在你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就結束了。”
7
早晨起床後,天在下雨。雨天鋼琴的音色不好。練習了30多分鍾指法之後,鍵盤才輕快了起來。彈奏了一會兒樂曲之後,站起身來,樂譜就那麽放著。給自己衝了一杯咖啡,把廚房的椅子挪到窗邊,邊喝咖啡邊望外麵的雨。從冰箱裏拿出了一個梨,隻削了一半兒吃。梨子的季節已經快要結束了。孩童時分,總是盼望著爸爸老家寄梨來。開運動會的時候,多層飯盒的最下麵一層總是裝著削了皮切成小塊兒的梨子。
就像是普魯斯特的小說一樣,我咬了一口梨,在梨味兒的引導下,開始追尋關於媽媽的記憶一一在上小學前經常領我去的市營遊泳池、我引以為豪的年輕美貌的媽媽來學校觀摩授課、在鋼琴的匯報演奏會上和媽媽一起彈奏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上中學時兩個人經常去的電影院、星期天的展銷會購物……媽媽做的炒雞蛋的味道,現在還能回想起來。和其他菜肴一樣,清淡、高雅。她說:不用白糖,隻用少許甜料酒。我喜歡吃放很多蔥的炒雞蛋。
聽內藤一講,對媽媽的印象不僅沒有清晰起來,反倒越來越?昆亂了。他喜歡媽媽。但媽媽並不是那樣。他在留學的地方還是想念著戀人。她卻迅速找了別的男人結了婚。太好理解了。確實好理解,可是沒有真實感。至少在內藤來講,30多年來一直忘不了學生時代的戀人,甚至還來探望處於昏迷狀態之中的媽媽。在完全沒見過麵的家人麵前暴露自己,要求探視過去的戀人,這應該是出於非同小可的決心。內藤的話並沒有能夠回答這些事實的沉重性。
從他的話裏可以聽出,媽媽是這樣一個女人:她等不及去留學的戀人,和一個比自己大的精英職員結婚,她有些冷淡又長於算計。她把和兩個男人的戀愛放在天平上比較後,選擇了其中一個。如果媽媽真是這樣一個女人,內藤能30多年還一直想著那樣一個女人嗎?另外,那樣的媽媽也和我所知道的媽媽印象大相徑庭。還感到這不
符合她和爸爸之間形成的關係。內藤對我說的事情,果真是那個媽媽的事情嗎?是運動會時給我飯盒裏放炒雞蛋的那個媽媽嗎?
我從自己的房間壁櫥裏拿出了裝在點心盒裏的內藤的書信,放在廚房的桌子上。既不能處理,又沒有勇氣去讀它們,就一直那麽放著。信一共有三劄。每50封左右一劄,用細繩兒精心地捆著。航空信都是從一個叫波伏姆的西德小城寄出的。我一時心血來潮查了地圖冊。是一個靠近荷蘭和比利時邊境的小城市。緊挨著魯爾工業區的中心地帶埃森。究竟是個怎樣的城市呢?我不了解詳細情況。大概也是個工業城市吧!為什麽內藤要到那裏去留學呢?是不是那兒有好的大學或有好的圖書館呢?能夠弄清的是,他曾經在那個城市待過。並且,孜孜不倦地給在日本的戀人寫信。信封上的郵票圖案幾乎都是舊建築,而且都是單色印刷的。他是把自己的思念寄托在這些沒有情趣的郵票上了吧!
我想象了兩個人戀愛的過程。一個即將畢業的4年級學生和一個擔當她畢業論文指導的研究生。兩個人不知不覺中心心相印。他們的關係,不能認為是內藤所說的那種單相思。是不是媽媽也喜歡他?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麽就不能理解為什麽媽媽要把內藤的來信和其他的信件分開來保存,一存就是30多年。雖然沒有跡象表明反複閱讀過,但媽媽很珍惜這些來信,這是毫無疑問的。去國外留學,內藤將來是期望當一名研究人員的。對於這樣一個優秀的年輕研究人員,一個20來歲的女學生對他產生戀情,不是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是,兩個人必須離別。或許他們沒有能夠深刻理解這次離別的含義。認為隻要是心心相通,跨越不能見麵的歲月可能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於是,地球這一麵和那一麵的通信就頻繁了起來。稚氣的字裏行間透著露骨的情感流露,直率的愛情表白,玩笑似的猥褻。一定也寫有將來的展望一一結婚,兩個人組建的家庭。不久,她變心在書信中投下了陰影,開始響起了不協調的音符。分手的征兆悄悄逼近。書信漸漸稀少了。他責難戀人。但是,她不再寫回信。媽媽是否將新戀人的事情告訴了遠在德國的內藤了呢?就這樣,一場戀情結束了。媽媽遇到了爸爸,變成了我所知道的媽媽。
我在盡情空想的時候,歎了一口氣。真實的情形究竟如何呢?我看著麵前的書信劄,不知所措。如果讀了這些書信,就應該能夠搞清大致的原委。因為戀人之間的往來書信一定就像是dna的雙重螺旋一樣,即使不是唯一的固定模式,那也是讀了上句,下句的意義也就自然限定了的。然而,我無論如何也沒有勇氣解開繩子打開信劄。我不能在頭腦裏有一個叫內藤的活生生的人的情況下去閱讀過去年月裏他寫給媽媽的信。書信是隻寫給一個人的。我被永遠地驅出了它所要公開的世界。
爸爸的公司在城市中心地帶。他讓我在地鐵出口處的一個茶館裏等他下班。這正是秋日氣息漸濃的季節。道路上盡是些年輕人。頭發染成綠色,鼻子上穿著耳環的男孩子彈著電吉他唱著歌。路邊的簡易洋式建築裏,都是些時裝店、洋貨店、金融機構的事務所、音像店、茶館、唱片店,還有幾間藝術品店。招牌和旗子以紅、黃色調為主。爸爸和平常一樣,以他那沉穩的步伐走在人行道上。總是自鳴得意的舉止在媽媽去世後也沒有什麽改變。
在一家酒店的拐角處拐彎後,從大路進入了一條背街小巷,街道的氣氛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路燈的照明暗了,年輕人的影子沒了。亮著昏暗燈光的店鋪幾乎都是飯館和日本料理店。冷清寒酸,感覺就像是妓院街一樣。路邊有一個樹木繁茂的公園,在路燈下幾個無家可歸者聚在一起喝酒。往裏走了一會兒,掀開一家土頭土臉的小店門簾。這家小店操作間裏隻有一個廚師,還有兩個穿著飛白花紋衣服的女招待。沒有餐桌,在櫃台前放有七八把用粗麻繩編織的有靠背的椅子。一個女招待拿來了濕毛巾,從她的言談和年齡看,大概就是老板娘。
“對阿菜來講,這裏可能太寒酸了,”爸爸一邊用濕毛巾擦著手一邊說,“可在這裏能夠從從容容。”
“和媽媽也常來這樣的店裏喝酒嗎?”
“你指什麽時候?”
“我生下來之前。”
“那個時候去更高級一點的店啦!這附近就有一個常和你媽媽去的店。以後有機會帶你去吧!”
店主人幾乎不說話,在櫃台裏默默地調製菜肴一一蔥白和胡蘿卜上加了鱈魚子和辣椒醬的、竹醃小加吉魚加上山藥和酸橘的、鐵網烤蘑菇盛在撒了鹽的沙鍋裏又加上銀杏和鬆葉的……這些東西一個一個擺在我們麵前。並不是什麽精美的料理,但器皿和裝擺都很講究、很漂亮。
“生日送你什麽禮物,可是費了琢磨,”用啤酒幹杯後,爸爸口齒不清地說道,“服喪中總是有點兒怪,沒有爽朗地去選擇禮品的心情。這真是有點兒對不住阿朵,今年就讓我拿這個作為生日禮物吧!”
爸爸把一個小紙包放在了櫃台上。
“什麽東西?”
“打開看看嘛!”
打開紙包一看,是一個藍色天鵝絨的寶石盒。裏麵是一個綠鬆石的戒指。
“和你媽媽結婚前作為訂婚戒指送給她的。”
“把它給我?”
“不能收下嗎?”
“不行啊!這個應該由爸爸拿著……”
“我拿著也沒有什麽用啊!”一邊往自己的杯子裏添啤酒,一邊說,“低收入的職員時代買的,不是怎麽好的東西。隻是作為紀念品。”
“那就更不能要了。”
“不,好了。我希望阿栗拿著它。”
爸爸很少有的頑固。
“那麽,我就拿上了。”我很客氣地說了一句,把戒指戴在了左手的無名指上,“正好嘛!”.
“這不很合適嘛!”
“總是彈鋼琴,應該是手指頭變粗了才對呀!”
“那麽,大概是你媽媽手指頭粗吧!”
“謝謝!”
把瓶子裏的啤酒倒人我的杯子後,爸爸要上了歲數的女招待上日本酒。然後,就呆呆地看著對麵架子上擺著的餐具和酒瓶。
“年輕時候的媽媽一定很漂亮吧!”我把戴著戒指的手舉到麵前,一邊看著,一邊漫不經心地問。
“很漂亮,”爸爸老實地回答,“我以前覺得她還會一直漂亮,讓我感到了那種可能性。”又突然醒悟似地歎了口氣。“用過去時說話,總是令人感傷啊!”
一個新酒壺擺上了櫃台。爸爸先給我的酒盅斟上了酒,再給自己的也斟上了。
“和媽媽是怎麽認識的?”
“她作為新職員進入了爸爸工作的公司。在和野見山他們辦公司前,我是在東京的一家公司工作,這你是知道的吧!”
“聽說野見山先生和爸爸圍繞媽媽發生了激烈的競爭?”
“那有點兒太誇張了。當然了,情敵很多。公司的同僚裏,有很多年輕的單身漢。”
“那為什麽媽媽選擇了爸爸呢?”
“為什麽呢?”爸爸把胳膊拄在櫃台上,兩手合在一起捧著下巴,想了一會兒說,“總之,我當時是拚了命了。”.
“千方百計也要把媽媽搞到手?”
“怎麽說呢?”爸爸懷念地看著遠方。聲音聽起來有點哽咽一一也可能是我的錯覺。
“結果是弄到手了。”
“但是,最後又被拿跑了。”
爸爸向旁邊走過的年輕女招待搖了搖酒壺,說了聲“再來一壺”。這樣和爸爸說著,我的心情焦躁起來:這個人身上還有另外一個別的人,而且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把他拉出來。像現在這樣談
論媽媽的事情,也不能正確讀懂爸爸的情緒究竟在什麽地方。就是談論親密的話題時,也總是有什麽不透明的部分。真是奇妙一一由於失去了父母之中的一方,雙親都各自變成了迷霧般的存在。
“啊,對了,”爸爸停住了已經舉到嘴邊的酒盅說,“肚子餓了沒?光讓你喝酒了。”
“我吃了不少東西了。”
“叫他們捏點兒壽司吧!”
“算了。”
我麵前還有好幾種菜肴原封不動地擺著。並不是特別要的,但店老板總是不失時機地上菜,所以,櫃台上總是有兩三種菜肴。
“再要一壺酒嗎?”
“是呀!”爸爸放下酒盅,看了看手表。“該換場子了。”
“是和媽媽去過的店嗎?”
“是一家可以有現場演奏的相當不錯的店。”請女招待結賬後,爸爸說道,“過去,馬爾。瓦卓1曾經一個人來那兒彈過鋼琴。演出結束後,他在旁邊的桌子上吃了碗豬排蓋澆飯。”
上了年紀的女招待端來了一個小漆盤,上麵有賬單。爸爸把信用卡交給她,在單子上簽了字。
“喝點兒威士忌再回家吧!”爸爸說完,站了起來。
8
十月未來了寒流。暫時多穿了幾件薄衣服對付了一下,但看來真正要冷起來了,就急忙換了衣服。好不容易鋪上了電熱毯,又清掃了空調,可到了十一月份,卻又暖和得讓人冒汗了。一個沒課的星期天下午,一個人去看了呂克.貝鬆2的新影片。,中學時代看過《薩布維》,完全被伊薩梅爾。阿賈尼所傾倒。上大學之後,看過《格蘭。布爾》,就完全成了貝鬆導演的影迷了。我想,開始潛水運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那部影片的影響。若是這樣說起來,呂克.貝森就成為媽媽去世的間接原因了。
1馬爾。瓦卓(malwaldron,1926—2002),生於美國的紐約。為比莉.荷莉戴伴奏的黑人鋼琴家。
2呂克。貝鬆(lucbesson,1959一),法國著名導演。
接下來的一周也都是溫暖的好天氣。在出發去工作前,取出點心盒裏的書信,邊喝咖啡邊凝視這些書信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課。每次摸到這些書信,心裏就充滿了懷戀的心情。就仿佛是在眺望已經失去的自己遙遠的戀愛。同時,這些書信也使我心煩意亂。那些事都發生在身邊。雖然說是我生下來之前的事情,但還不能說是那麽遙遠。是不是應該把它們還回去呢?既然收信人已經死亡,那就應該返還給寄信的人。其實說不定是因為想盡快地消除一個懸念:不知什麽時候自己就會讀了這些書信。在被這樣的誘惑開始驅使之前……
一個星期五的下午,我往內藤家裏掛了電話。和上次一樣,是內藤本人接的電話。我用通告一件事的口氣說,有東西要交給你。他驚詫地問,是什麽東西?我沉默不語,他便說,能不能郵寄?我回答說,還是當麵交給您為好。他考慮了一會兒。說不定他再也不想見到我。正如我想處理這些書信一樣,看來他也想處理掉我這一存在。
“星期天下午怎麽樣?”看來他有點為難,但畢竟沒有拒絕。
“沒問題。”
“到附近以後請來一個電話。”
像以前一樣,我去超市購物。要是這樣不斷地拜訪內藤,所有的雜貨都要在這兒買全了。但是,今天就要結束了。大概因為是星期天吧!買東西的顧客比前兩次要多。在超市旁邊打了電話。內藤接了電話,指定了附近的一個公園。不是他家旁邊的那個兒童樂園,而是公營小區裏麵的一個稍大一點的公園。從我現在的位置就能看到那個小區的建築。
我把買的東西放到車上,拿上了副駕駛座位上的紙袋。我把信件已經裝人一個大牛皮紙信封,又把牛皮紙信封裝進了一個手提袋。我朝指定的小區公園走去。心情有點兒像去交納贖身錢。沒有指定到漢堡店去,看來不隻是因為那裏的咖啡不好喝,一定是他不想長談。如果可能的話,打算拿上東西就告別。真是這樣的話,那也好。我想從內藤嘴裏也不可能再打聽到關於媽媽的什麽情況了。當然心情不好。覺得自己好像受到了刻薄的對待。我可是為了對我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犧牲了寶貴的星期天來的……若是這樣的話,還不如幹脆在收集垃圾的日子扔出去算了。
五棟高層公寓排列在那裏。小區內的空地幾乎都被充當了停車場,其中隻有一個地方逃脫了混凝土的侵占,還殘留著綠地。它的一角開辟成了一個兒童公園。主要有用廢舊材料做成的健身架和滑梯,還有一些秋千、蹺蹺板和單杠等器材。沙坑裏,有三四個小孩用鏟子在挖沙子玩。其他地方就看不到孩子了。我坐在公園角落的一張椅子上等待內藤。天氣很好。晴空萬裏,隻是遠方有些雲彩。我閉上眼睛,迷迷糊糊,差一點兒就要睡著了。在沙坑裏玩的一個孩子,用小塑料桶提來了水。把水灌進剛才挖好的坑內。其他孩子們把頭湊在一起往坑裏瞧。
看著他們玩耍的樣子,想起了不知在什麽地方讀過的一則緊張消除法。其建議如下:首先要找一個適當的場所,後院和原野都行。找到後就用鐵鍬挖坑。盡可能地往深裏挖。然後,就衝著這個深坑大聲地喊叫,把平時的憤怒和不滿都發泄出來。對上司和婆婆的憤怒,對丈夫的不滿……把它們全部發泄完了後,填上土回家。
“喂。”有人叫了一聲,我回頭一看,內藤站在椅子的後麵,旁邊是腳上帶著矯正器具的男孩子。
“你好!”我微笑著向男孩子打招呼。
“你好!”他規規矩矩地回答。和他爸爸不同,他一本正經。
“今天休息嗎?”我問站在旁邊的內藤。
“內人去參加研修會,”他有點兒心不在焉地回答,“因此我就得看孩子了。”
看來還是不要問“夫人幹什麽工作”的好。
“想把這個還給你,”我迅速遞過紙袋。
“什麽哪?”內藤驚訝地問。
我沒有回答。他從提袋裏拿出了牛皮紙信封。信封沒有封口。打開口一看就能看到裏麵的內容。
“我在整理母親的遺物時找到的,”我就像是找到了丟失的雨傘似的說道,“當然,我沒有看。繩兒還是母親係上的,沒有動過。”
內藤把提袋放在腿上,一時間表情發呆。男孩子不斷央求著要去打秋千。他說“等一會兒”。聽起來意外的和善。
“我就……”
我站起身來,向坐在椅子上精神恍惚的內藤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蹲在了男孩子麵前,說了聲“再見”。
“再見!”男孩子滿臉疑惑地回答。”`
也難怪。就在幾分鍾前剛剛說過“你好”的人,現在又在說“再見”了。
“等一下……”內藤怯生生地開了口。
我回過頭來。我已經要離開那個地方了。對方猶豫不決地低著頭。
“我現在要送這個孩子去蕩秋千,”他說,“然後我們去喝杯酷茶,怎麽樣?”
為什麽沒有擺脫掉呢?內藤一個人磨磨蹭蹭的時候,利落地離開就對了。一定是那個孩子的緣故。我對他注入了過多的情感。說不定也是由於他腿腳不好。而且我感到自己和男孩子之間存在著一種奇妙的紐帶。以前一場戀情在這個世上開始出現了。開了花,但沒有結果就消失了。那以後我們生下來了。我和你……作為沒有結果的戀愛替補。
“他還不能自己蕩。”內藤一邊從後麵推著秋千上的男孩子蹬背一邊說。
我坐在了旁邊的鐵欄杆上。在內藤陪孩子蕩秋千的時候,裝有書信的紙口袋放在了我的腿上。
“他的腿腳一直不好嗎?”
“
是的,天生的。”他推著孩子的背,又好像是在眺望遠方。
“學鋼琴的事兒有進展嗎?”
“鋼琴?”他反問道,“不,還是老樣子。上小學之後要學的吧!”他像是在說別人的事情,“家裏有一架我內人的舊鋼琴。”
“我想鋼琴對你兒子一定很合適。”‘
“我也喜歡鋼琴,在家裏經常聽調頻廣播的古典音樂,每當放鋼琴曲時,就不由得把立體聲的音量放得很大。”
我們都沒有說“讓我來教他鋼琴”這句話。我這方麵當然不能主動說。可能內藤也考慮過這種可能性,但是終究認為還是不合適吧!.
這期間,男孩子玩夠了秋千,到健身架那裏去玩了。我們也就走到了那邊去,並排坐在了椅子上。真是有些奇怪,紙袋又重新回到了內藤的手上。
“我以前以為這些信都已經不存在了。”他拿著紙帶,好像不知如何是好。
“看樣子,我媽媽很珍惜它們。”
“為什麽哪?”他以樸素的疑問口氣說,這台詞不能不讓人感到是一種自負,“本來以為早就都處理掉了。”
“內藤先生也保有媽媽的書信嗎?”
一時間他好像很猶豫。
“不,”他痛苦地搖了搖頭,“要是有的話,會還給你的。我老早之前就處理掉了。真是對不起啊。”
“沒什麽。”
“我是拚命要忘掉你母親的事情的,”他不改淡淡的語調說道,“就像是要從留學的地方逃走一樣,在世界各地流浪了好幾年。有一位老師挽留我,可我最後還是辭去了大學的工作。回到了日本,輾轉換了很多職位。和現在的內人在一起前,也曾經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姻。什麽都不順利。”
男孩子在爬健身架的梯子。他不能像普通的孩子那樣站著往上爬,而是用彎曲膝蓋一個一個地爬,全身都貼在了梯子上麵,這都是因為腿腳不靈便的緣故吧!受到矯正具的嚴格限製,爬得格外艱難。
“這都怪我媽媽吧!”
過了一會兒,內藤開了口。
“當時是那麽想的,但這畢竟是自己的人生。不存在可以歸咎於誰的事情。沒能夠有發展,那怪我自己,我這個人太懦弱
了。”
“但是,是我媽媽傷害了你吧!”
“誰都沒有傷害我,”他望著遠方說,“你母親隻是為了擁有她自己的人生。隻是我這方麵,無論如何都不能把她忘卻。”
談話中斷了。幾個小孩子呼喊著跑了過來,攀上了健身架的梯子。
“不能忘卻,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他自言自語,“沒有比這更痛苦的了。”
就像決了堤的水壩,要有東西溢出來。我想把它置換成一個一個的詞語拋到內藤麵前。我想,實際上我已那麽做了。要不是發生了後來的事情。
大概是頭腦裏掠過的念頭太迅速、太激烈了吧!感到現實的變動是特別緩慢,真是要命。男孩子從健身架頂端慢慢地落了下來。那期間,時間的流逝就像是麥芽糖一樣凝固了。隻是在著地的瞬間才伴隨有奇妙的栩栩如生的躍動感。“咚”的一聲,男孩子的身體在地麵上輕輕彈跳了一下。一陣刺耳的金屬聲,他一隻腳上的矯正器具脫落了。內藤站起來,跑向男孩子。孩子連一聲都沒有哭。隻是伴隨著激烈的痙攣,翻著白眼,後脖梗處直挺挺地僵硬著。內藤立即從口袋裏掏出手帕,塞進他的口中,並不斷地叫著男孩子的名字。
“請給叫一下救護車!”
聽到這個聲音,我才被拉回到現實中來。
救護車來到之前,男孩子意識清醒了。沒有外表的出血和嘔吐,也能對救護人員清楚地回答自己的姓名等問題。內藤陪著孩子去了醫院。我打聽了醫院的名字,決定開著自己的車跟去。既擔心男孩子的狀況,又因為內藤把書信放在我這裏不管了。
男孩子被送人了附近一家綜合醫院。我到達的時候,正好救護車要開走。在外來患者急救處一打聽,說是去檢查部了。因為是星期天,醫院裏很安靜。按照被告知的路線,走過一段昏暗的走廊,看到內藤坐在一條長椅子上。
“現在正做腦ct,”他表情憔悴,“胸部和腹部的光已經拍完了。還算幸運,看來沒有骨折,內髒也沒出血。”
“竟然弄成這個樣子……”
“那個健身架不行了,平時總是陪著他的。”他後悔不迭地說,“理學治療師也告誡說他還不具備平衡感覺和敏捷性。”
大約等了15分鍾,躺在擔架車上的男孩子被護士從手術室裏推出來了。內藤從旁邊跟他說話,孩子點了點頭,神情異常堅定。
“下麵醫生還要診斷,”內藤在走廊裏走著,“你就別……”
“隻聽一下結果不行嗎?”
“那倒沒關係,你有時間嗎?”
“今天沒課。一會兒我給家裏打個電話。”
診察室是內藤一個人進去的。我在外來患者的大廳給家裏打了電話。跟爸爸謊稱和朋友在一起,回去要晚一些。回到診察室的走廊後,又坐在長椅子上等。腿上放著裝有書信的紙袋。走廊裏,不用說患者,就連一個醫生和護士也沒有,整個醫院都很安靜。
內藤很長時間也沒有從房間裏出來。是不是檢查結果不好,在進行深入的談話?我為了緩解一下情緒,來到了走廊盡頭。走廊的頂端處有一扇鐵門,上麵貼有一個塑料告示,上麵寫著“嚴禁開關”。這是一個安全通道,所以沒有上鎖。我試著打開了一半門,沒什麽有意思的東西。停車場對麵好像是住院病房。我看到了昏暗病房裏開著的日光燈。有的房間窗戶外麵著繩子,上麵掛著毛巾等物品。趁護士沒發現,趕緊關上了門,回到了原來的長椅上。
過了將近30分鍾,內藤從屋子裏麵出來了。
“讓你久等了。”他道歉地說,聲音很爽朗。
“怎麽樣?”
“僅就ct檢查來說,沒有異常。看不到腦挫傷和腦內出血。隻是說不定有小的出血點,所以為了慎重起見,要留院觀察一天。醫生說可能沒什麽問題。經過24小時觀察,沒有異常就可以出院了。”
“真是萬幸啊!”
“讓你擔心了!”
“那麽,我就此告辭了!”
“我要給家裏打電話,一起往那邊兒走吧!”
我們也沒有說什麽,來到了我剛才打電話的外來患者就醫大廳。小賣店旁邊有五部灰色的公用電話。小賣店卷簾門關著。
“能不能穩定下來後把情況告訴我?”
“怎麽跟你聯係呢?”
我從肩上挎著的包裏拿出了在鋼琴教室上班時用的名片。
“上午一般都在家裏。”
“一兩天內一定給你電話。”
“哎呀,差一點兒忘了這個。”我把裝著書信的紙袋遞給他。內藤默默地點了點頭接了過去。.“今天多謝了。”最後他鄭重其事地說了一聲。
9
那一周都用來和爸爸訂計劃,準備去南方的海島。他還不曾看過媽媽溺水的大海。從葬禮結束後就一直說要去看看,可又是辦喪事,又是工作不允許,一直拖了下來。盡管是亞熱帶的島嶼,進入12月份之後海上也會波濤洶湧。可能的話,要在11月裏成行。正焦慮不安的時候,好不容易爸爸能夠休三天假了。我立即著手訂飛機票和賓館。這樣,兩個人不得要領地安排著旅遊行程,度過了一個漫長的秋夜。
周末內藤打來了電話。之前他已經打過一次,說孩子已經出院了,精神很好。因為說是沒有什麽擔心的了,我們就閑聊了一會兒,氣氛很和諧。也談到了去旅行的事。於是,他像是想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