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師內的清洗工作完成。


    京營的士兵也早已返回了軍營。


    三月五日的太子叛亂,徹底平息。


    京師又恢複到往日的平靜之中。


    無數的大官府邸被蕩平之後,隻剩下空蕩蕩的院子。


    一些因兵禍湧入京師的難民,遊食,在官兵走後,進入其中想著能夠尋覓一些殘羹冷炙。


    ……


    百姓們惶恐了一天,終於打開門呼吸著外界的空氣,而當他們出門時,迎接他們的是一騎從身邊飛掠而過。


    傳檄著上麵的消息。


    “明日辰時,舊皇禪位,新皇登基,改元大吉。”


    新皇登基?百姓們還無法意識到這對他們來說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什麽樣的變化。


    但是皇帝作為一個國家的核心,那是很多時候,閑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是太子殿下要登基了麽?!”


    “那可不是,太子殿下今天把那些大官全給抓了,好多還直接殺了頭,現在事態剛穩,便有新皇登基,那肯定就是太子沒跑了。”


    “真不知太子今天為什麽突然發難,對這麽多的朝廷大官下手,這到底有少深仇大恨?”


    “管他呢,太子宰的都是大官,和咱們又沒關係,那些大官宰的痛快啊,哈哈,尤其那個顏經狗官仗勢欺人,又奪我家財,現在也被太子拿下了,別提多解恨了!”


    一部分人還是支持太子登基的,他們主要是一些和京師官員有仇隙的百姓,士紳,生員。


    當然,仍有一部分人對太子抱有不滿。


    東林黨的學子遍布天下,那可不是一次清洗,一場屠殺就能徹底解決完畢的。


    此時他們聚集在京師的幾處會所裏品論時政


    京師之中遍布大大小小數十處會所。


    這種會所當然不是那種很嗨皮的會所。


    而是京城內不同籍貫的官員,豪富私下裏掏腰包,建立起來的。


    用來為招待各地來京的學子,他們或學習,或科舉,儼然成了士子的主要聚集地。


    當然豪富官員不可能是出於善心,這不過是他們的一種長線投資,當其中有某個學子脫穎而出,取得高位,這對於他們自己都是有利益好處的。


    浙江會所。


    這裏是東林學派的最大聚集地。“太子暴虐,堪比桀紂,此子若為國君,必不得人心,我朝社稷難複。”


    “聖上恐為太子所迫,亦才不得不禪位於太子,此等逆子無父無君,人人得而誅之。”


    “江南士林若知太子之事,必定不恥,我等或可回江南,與江南士生得知,共討朱慈烺,迎正朔,立新賢。”


    聽到其中一人的話,其他人暗暗心驚,雖然他們不恥於朱慈的行徑,但畢竟木已成舟,太子明日便登基為帝。


    再如何心裏不快,那也畢竟是大明的天子。


    按照血統來說,應當是毫無疑問的帝位繼承者。


    但是朱慈做的有些過了,不但絞殺眾臣,還有著逼迫崇禎退位的嫌疑。


    當然最主要的便是激怒了這些東林學子。


    頭頂上的保護傘被掀翻,想要在新朝中狼狽為奸謀取利益,基本沒戲,許多人的政治投資都毀於一旦。


    如此一來,還不如考慮打著朱慈不孝,不足奉社稷的旗號,立其他朱家子孫為皇帝。


    許多人都覺得或許可行。


    “然誰可為賢?”


    “定王,永王陷於逆子之手,我等無法援救,然國不可一日無主,當從桂王,福王中二取其一,迎於南京。”


    “在下與鳳陽總督馬士英有故,或可說服此人助之。”


    ……


    另一方麵,除了京師人群對於朱慈有著不同的態度以外。


    還有著一部分的百姓,卻心裏盼著闖王早點打過來,畢竟“迎闖王……不納糧。”


    這種跛腳騙人的把戲,卻有著致命的號召力,使得闖軍一路勢如破竹,獲得了廣大平頭百姓的支持。


    “大明皇帝是誰都無所謂,反正闖王來了,咱們才有好日子。”


    “噫,不要嗖粗來,不要命了?”


    一時之間,在太子即將登基的消息傳檄之後,京城之內人心浮動,各有想法。


    而崇禎在放棄了所有的權力後,返回了自己的後宮。


    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家的溫暖了。


    崇禎在看到自己的糟糠之妻周皇後後,不禁感慨頗多。


    周皇後此時很惶恐,朱慈悖逆,做為親生母親的她,心有負罪之感。


    行禮請罪。“太子謀逆,臣妾萬死。”


    周皇後被崇禎扶了起來。“皇兒無罪,皇後亦無罪。”


    她看到崇禎在微笑,不似作假,難道自己的丈夫真的心甘情願的將皇位傳給了太子?


    就周皇後了解的崇禎來說,這也太不可思議了,但事實卻擺在麵前。


    更令周皇後疑惑的是。


    麵前的崇禎皇帝仿佛換了一個人一般,不僅容光煥發,氣色也比以前好上許多,就仿佛十八年前,第一次看見到的信王一般。


    那種自信,那種灑脫。


    令周皇後還殘留的少女心,怦然跳動。


    “陛下連日操勞,還請早些就寢。”


    崇禎亦是許久沒有好好打量這個自己的正室妻子了,現在看來,雖然周皇後已經三十多了,卻不失美態,頗有一種獨特的韻味。


    又想到兩人已經許久沒有真正的彼此交心。


    十幾年的感情回想,讓崇禎越發覺得自己的老婆十分的迷人。


    輕輕的點頭。


    嗯了一聲,嗯的周皇後低下頭,臉色帶紅。


    回殿熄燈


    ……


    京西,寧家。


    寧泓乃是渭南合陽縣人,屢試不第,後來便在京師這邊做了小買賣,衣食勉強可度。


    當然他在京師裏麵毫不顯眼。


    顯眼的地方在於他有個女兒,寧槿,年前被擇為太子妃,著實讓寧泓欣喜了一把。


    但是卻遲遲沒有大婚,皇宮也沒有接自己女兒過去的意思。


    打聽了一番才知道……朝廷沒錢。


    這可真是愁壞了寧泓。


    退婚吧……這肯定行不通,太子又不是廢柴,豈能說退就退?


    這不退把,女兒這麽晾著也不是事兒。


    如今聽到太子即將為帝。


    內心是憂愁參半。


    喜的是女兒或許有著落了,據說從朝臣那邊抄了很多銀子,辦個婚禮不是九牛一毛麽?


    等到女兒成了皇後,他因外戚而封伯亦是順理成章。


    憂的是,但看太子行為,有些喜怒無常的感覺,要是自己的女兒不小心得罪了太子恐怕落不著好。


    另外,據說闖王快來了,這京師守不守的住都難說。


    女兒當皇後,並不意味著是全好事。


    寧泓並沒太大主見,尋思著回屋和女兒合計合計太子稱帝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保衛蘿卜1644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日十月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日十月十並收藏保衛蘿卜1644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