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文相公擔心的,所以他建言官家,令我前往滁州徹查此事,如果的確是任安義勾結張岩南逃,官家便令我斬了任安義,捉拿張岩交與金人,以平息此事,若是金人縱容張岩叛逃,借機尋找口實南下,則督令北境軍隊防範金人南下。“
董浩然越說臉色越難看。
“斬了任安義?捉拿張岩?”柳江白重重一拍矮桌,“官家還想讓多少金朝治下的漢民心冷。“
董浩然慘然道:“柳兄息怒,我等為臣子的,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又能如何?”
”哼,又能如何?“柳江白猛地站起來,怒不可遏,”金人亡我華朝之心不死,如此懦弱退讓,隻會讓金人得寸進尺,當年的天元之恥你們都忘了嗎?“
“何曾敢忘!”董浩然握著酒杯的手因為太過用力而關節發白,“山海關破,北平城滅,滿城皇族盡數被金人所掠,靈宗被金人淹死在井中,至今屍骨未寒。“
柳江白仰頭長歎一聲,淚濕沾巾,他在朝中是積極的變法派,同樣是主戰派大臣。
“柳兄,自你被官家貶黜江寧之後,臨安中有意變法,對金人主戰的大臣隻得小心翼翼,因為你試探出了官家的想法,官家不想變,也不願變,對金人他同樣不想戰,他要的隻是偏安一隅,享盡人間繁華。”董浩然急聲道:“若是我等再不識時務,隻怕李文府會繼續官家耳邊聒噪,到時候文相公被罷相,變法將更無出頭之日。”
林慕一直在旁邊聽著,從柳江白和董浩然的對話中他基本上判定出朝中的形勢。
在華朝宰相在私下稱呼是相公,當朝文相公是右相,而李文府是左相,其中文相公代表的是變法派,而李文府代表的則是守舊派大臣。
華朝的黨爭便是以二人為首,隻是在他看來如今的變法派有些跑偏,他們認為隻有除掉守舊派才能實施變法,所以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大臣間內鬥上,這讓華朝的當下更是朝政紊亂。
“以華朝當前的局麵,變革唯有自上而下,若無官家支持,變法隻是空談。”林慕插了一句嘴。
在變法這個事情上,現在的華朝和清末有些類似,下麵再折騰,沒有上麵支持也是鬧不出什麽花樣的。
若是到了自下而上的地步,那就是改朝換代了。
柳江白看向林慕,緩緩坐了下來,“來江寧這些日我也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正如林慕所說,若是沒有官家支持,我等忙忙碌碌也不過是白忙一場。“
“難道就隻能眼睜睜看著華朝糜爛下去嗎?”董浩然有些不甘心,他看向林慕,“林侍講可有高見?”
沉吟了一下,林慕說道:”所謂變革,不到華朝生死存亡之際難以廣而施之,隻有官家怕了,才會轉而支持你們。“
柳江白和董浩然都是聰明之人,否則也不會做到如今的位置,二人同時點了點頭,隻是存亡之際恐怕華朝也是凶多吉少了。
說到底,如今變法在華朝行不通。
“忙忙碌碌一場,竟是一場空。“柳江白長歎一聲。
董浩然又喝了一杯酒,“此事不提也罷,對了,此次我來江寧倒還帶來一道旨意,為防邊境有變,朝廷軍隊不足抵禦金兵南下,官家令你在江寧督辦團練,以備不測。“
柳江白點了點頭,若是金兵南下,北軍無法抵禦,江寧便是金人南下的必經之路,因為江寧曾是南北漕運的中轉中心,金人可直接通過運河抵達長江,兵臨城下。
同時江寧又是華朝宗室的聚居地,次京重地,所以每當金兵有南下的意圖,朝廷便會令江寧府督辦團練以做正規軍的補充,直到和談結束,這些團練才會被解散。
“如此說來,官家心中也是有計較的。”柳江白微微點頭。
董浩然說道:“這是自然,雖然平日裏官家縱情玩樂,但是對朝政他可是一點都不糊塗。”
二人說完,把目光同時投向正在吃著花生米的林慕。
抬起頭來,林慕注意到二人的眼神,忽然有種不祥的預感,他說道:“柳伯父,董公,你們看我做什麽?“
柳江白嘿嘿笑道:“官家要本官督辦團練,這正是向他證明變法之利的時機,林賢侄,你精通西學,此事你要幫我才是。”
“林慕,剛才你說的頭頭是道,不會隻是紙上談兵吧?”董浩然對林慕用起了激將法。
林慕明白了,這個兩個老奸巨猾的老賊此次擺明了是想拖他下水,這團練不就是地主武裝嗎?在華朝,地主主要是官員和豪商巨賈,組織團練就是把這些人的力量發動起來,組織民兵一樣的組織,清末的湘軍和淮軍就是這麽來的。
不過團練的出現也恰恰證明了華朝軍力的虛弱,當代王朝,團練基本上都在王朝末期出現。
“柳伯父,這個……”林慕沒有第一時間答應。
“林慕,若是華朝亡了,祖訓沒用,你一肚子的才華又有何用?你賺再多的銀子又有什麽用?伯父非是要利用去爭名奪利,畢竟華朝若是亡了,什麽對我柳江白都不過是虛妄。”柳江白神色嚴肅。
林慕沉默了,北麵的金人什麽德性他很清楚,直到如今,北方漢民依舊還活在金人的屠刀下。
若是金人攻下江寧城,隻怕屠殺,割發易服在所難免,到時候淪為四等漢民又是他希望的嗎?
與其如此,不如將團練變成一次機遇,富貴險中求,說不定自己能贏來人生的又一次轉機,自此在華朝也有自己的話語權。
想到這,他說道:“柳伯父對小侄有再造之恩,既然柳伯父說了,小侄自是不敢推諉。”
“哈哈哈……林賢侄,我果然沒看錯你。”柳江白開懷大笑,他一向對金人主戰,對團練之事自然上心,現在又有林慕襄助,自是心中高興。
董浩然望著林慕也是微微點頭,他同樣希望林慕能夠向他們證明變革之必要性。
董浩然越說臉色越難看。
“斬了任安義?捉拿張岩?”柳江白重重一拍矮桌,“官家還想讓多少金朝治下的漢民心冷。“
董浩然慘然道:“柳兄息怒,我等為臣子的,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又能如何?”
”哼,又能如何?“柳江白猛地站起來,怒不可遏,”金人亡我華朝之心不死,如此懦弱退讓,隻會讓金人得寸進尺,當年的天元之恥你們都忘了嗎?“
“何曾敢忘!”董浩然握著酒杯的手因為太過用力而關節發白,“山海關破,北平城滅,滿城皇族盡數被金人所掠,靈宗被金人淹死在井中,至今屍骨未寒。“
柳江白仰頭長歎一聲,淚濕沾巾,他在朝中是積極的變法派,同樣是主戰派大臣。
“柳兄,自你被官家貶黜江寧之後,臨安中有意變法,對金人主戰的大臣隻得小心翼翼,因為你試探出了官家的想法,官家不想變,也不願變,對金人他同樣不想戰,他要的隻是偏安一隅,享盡人間繁華。”董浩然急聲道:“若是我等再不識時務,隻怕李文府會繼續官家耳邊聒噪,到時候文相公被罷相,變法將更無出頭之日。”
林慕一直在旁邊聽著,從柳江白和董浩然的對話中他基本上判定出朝中的形勢。
在華朝宰相在私下稱呼是相公,當朝文相公是右相,而李文府是左相,其中文相公代表的是變法派,而李文府代表的則是守舊派大臣。
華朝的黨爭便是以二人為首,隻是在他看來如今的變法派有些跑偏,他們認為隻有除掉守舊派才能實施變法,所以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大臣間內鬥上,這讓華朝的當下更是朝政紊亂。
“以華朝當前的局麵,變革唯有自上而下,若無官家支持,變法隻是空談。”林慕插了一句嘴。
在變法這個事情上,現在的華朝和清末有些類似,下麵再折騰,沒有上麵支持也是鬧不出什麽花樣的。
若是到了自下而上的地步,那就是改朝換代了。
柳江白看向林慕,緩緩坐了下來,“來江寧這些日我也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正如林慕所說,若是沒有官家支持,我等忙忙碌碌也不過是白忙一場。“
“難道就隻能眼睜睜看著華朝糜爛下去嗎?”董浩然有些不甘心,他看向林慕,“林侍講可有高見?”
沉吟了一下,林慕說道:”所謂變革,不到華朝生死存亡之際難以廣而施之,隻有官家怕了,才會轉而支持你們。“
柳江白和董浩然都是聰明之人,否則也不會做到如今的位置,二人同時點了點頭,隻是存亡之際恐怕華朝也是凶多吉少了。
說到底,如今變法在華朝行不通。
“忙忙碌碌一場,竟是一場空。“柳江白長歎一聲。
董浩然又喝了一杯酒,“此事不提也罷,對了,此次我來江寧倒還帶來一道旨意,為防邊境有變,朝廷軍隊不足抵禦金兵南下,官家令你在江寧督辦團練,以備不測。“
柳江白點了點頭,若是金兵南下,北軍無法抵禦,江寧便是金人南下的必經之路,因為江寧曾是南北漕運的中轉中心,金人可直接通過運河抵達長江,兵臨城下。
同時江寧又是華朝宗室的聚居地,次京重地,所以每當金兵有南下的意圖,朝廷便會令江寧府督辦團練以做正規軍的補充,直到和談結束,這些團練才會被解散。
“如此說來,官家心中也是有計較的。”柳江白微微點頭。
董浩然說道:“這是自然,雖然平日裏官家縱情玩樂,但是對朝政他可是一點都不糊塗。”
二人說完,把目光同時投向正在吃著花生米的林慕。
抬起頭來,林慕注意到二人的眼神,忽然有種不祥的預感,他說道:“柳伯父,董公,你們看我做什麽?“
柳江白嘿嘿笑道:“官家要本官督辦團練,這正是向他證明變法之利的時機,林賢侄,你精通西學,此事你要幫我才是。”
“林慕,剛才你說的頭頭是道,不會隻是紙上談兵吧?”董浩然對林慕用起了激將法。
林慕明白了,這個兩個老奸巨猾的老賊此次擺明了是想拖他下水,這團練不就是地主武裝嗎?在華朝,地主主要是官員和豪商巨賈,組織團練就是把這些人的力量發動起來,組織民兵一樣的組織,清末的湘軍和淮軍就是這麽來的。
不過團練的出現也恰恰證明了華朝軍力的虛弱,當代王朝,團練基本上都在王朝末期出現。
“柳伯父,這個……”林慕沒有第一時間答應。
“林慕,若是華朝亡了,祖訓沒用,你一肚子的才華又有何用?你賺再多的銀子又有什麽用?伯父非是要利用去爭名奪利,畢竟華朝若是亡了,什麽對我柳江白都不過是虛妄。”柳江白神色嚴肅。
林慕沉默了,北麵的金人什麽德性他很清楚,直到如今,北方漢民依舊還活在金人的屠刀下。
若是金人攻下江寧城,隻怕屠殺,割發易服在所難免,到時候淪為四等漢民又是他希望的嗎?
與其如此,不如將團練變成一次機遇,富貴險中求,說不定自己能贏來人生的又一次轉機,自此在華朝也有自己的話語權。
想到這,他說道:“柳伯父對小侄有再造之恩,既然柳伯父說了,小侄自是不敢推諉。”
“哈哈哈……林賢侄,我果然沒看錯你。”柳江白開懷大笑,他一向對金人主戰,對團練之事自然上心,現在又有林慕襄助,自是心中高興。
董浩然望著林慕也是微微點頭,他同樣希望林慕能夠向他們證明變革之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