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殘酷,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將真相告知當事者,當其知道真相那一刻可能更殘酷。


    因為把頭交待了。


    我差點就說出那句:“你爹娘在山東讓人悶了香了!”


    我知道把頭的擔憂。


    年輕人衝動,一旦知道真相,要麽跑去山東找那幫不知名野路子報仇,一命換一命,要麽接受不了現實,頹廢消沉,從此走不出來。


    就憑他現在的能力,就算能找到那幫人也是去送死,要是選擇報警就更是無能的表現。


    當然,除了上述兩種情況,還有第三條路。


    隱忍仇恨,學習技術,努力搞錢,結交江湖人脈。


    最快三年,最晚五年。


    到時不管那幫人子在哪裏,找到他們....做個局全搞死,用這樣方式來報仇才算是男人。


    我想引導他走上這第三條路,不為別的,因為我兩都算孤兒,區別就是先後而已。


    在山裏鑽了好幾天,回去後洗了個澡,我又開始研究起了淳安縣誌和老地圖,感覺自己在看幾天就成了當地的文史專家了。


    “門沒鎖!進!”


    “峰哥,我看你回來沒怎麽吃東西,我幫你煮了碗麵。”


    看了眼時間,都十一點多了。


    我嚐了一口,味道不錯,很清爽利口。


    “謝了。”


    “不用謝,峰哥,你能不能給我講講我爺爺的故事?”


    我放下筷子說:“你爺爺跟我差了三輩兒,我知道的關於他的的事兒也都是聽別人說的,你對你爺爺一點兒不了解?”


    “他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我隻知道他是個風水先生。”


    “你爺爺沒給你留下一些風水書之類的東西?”


    他搖頭。


    我想了想說:“看來你家裏人不希望你進入這行,你爺爺劉潤齊最早在北平大興擺野攤子算命,平常接一些白事兒活,那時候社會上比較亂,遭逢災年是要餓死人的.....”


    我將我知道的一些故事說給了他,他聽的十分認真。


    “你既不懂風水,那無法走和你爺爺一樣的道,你隻能另尋一條路。”我說。


    “不懂風水難道就做不了眼把頭?峰哥,你說我該走什麽路?”


    “走新路啊。”我道。


    “懂風水固然重要,但不是必須,隻要你能掌握要點和竅門,用現代人的思維去考慮事情,一樣能當好眼把頭。”


    “比如說找野墓,風水先生會看山勢看地形,甚至看星象,你不懂怎麽辦?”


    “你要看以前的縣誌,看史料,不管正史野史都要看。”


    “然後用電腦看衛星地圖,在全國範圍內找那些帶墳字,陵字,帶墓字的村名山名,一旦找到了就放大看,看那一帶的山上或者平地上,有沒有隆起的大小土包,別小看這法子,雖然聽起來簡單,實際上轉換率很高的,在過幾十年等所有人都知道這些了,那資源也該枯竭了,大墓搞一個少一個,你不搞,有的是人搞。”


    “基本看土和鏟子都知道怎麽用吧?”


    他點頭。


    我將麵碗中的兩根筷子拿了起來,說道:“一把洛陽鏟,一把旋風鏟,有條件在配一套脈衝,用好了就能事半功倍。”


    “在你沒有實力之前,三個地方盡量不要去。”


    “河南,山西,內蒙。”


    “峰哥,為什麽我不能去?這三個地方可都是文物大省。”


    “因為你搞不定,普通東西還好,一旦挖到了什麽特級類文物,會被人搞的。”


    “你不能像我們一樣全國跑,因為我們有人脈,你沒人脈可以先在一個地方發展。”


    “我在哪裏發展?”


    “陝西。”


    “但你要記住,在陝西不要和楊斌那條線上的人接觸,那些人蹦躂不了多久,遲早得完蛋。”


    “你可以走野路子,我還是那句忠告。”


    “棺材,古屍,壁畫,石棺,鎮墓獸,石槨,石像生,這幾樣東西不要碰,一旦你碰了會出事兒,你在道上聽說過我們有賣這些東西?”


    他搖頭:“沒有啊峰哥,不過我聽人說神眼峰賣的最貴的東西是從南方一座西周大墓搞出來的。”


    “什麽東西?”


    我突然有些緊張,皺眉問。


    “太陽神鏡。”他一本正經道。


    “靠,還他娘的照妖鏡呢,沒有的事兒!道上亂傳的!剛才說到哪兒了?”


    “你說到了洛陽鏟和旋風鏟。”


    我點頭:“洛陽鏟有多種探法,如果你確定不了古墓邊界線,那就用梅花鏟法,鎖定大致範圍,間距五米,一遍過後如果還確定不了邊界!那就把間距縮小到四米三米,以此類推,如果你一下就找到了邊界線,但又確定不了腳下有沒有墓道,確定不了主室朝向,那就可以用井字鏟法。”


    “峰哥,梅花鏟法不是考古隊的路數?”


    “不一樣,考古隊那種為了不漏東西要先打格子,我們不打格子,梅花鏟法最早就是盜墓賊發明的,考古隊借用了而已。”


    “峰哥你等一下,我找個本子記一下。”


    “不要記!你記這些做什麽?以後萬一被逮住了好當證據?你得把這些印在腦子裏!”


    “好,那峰哥,如果我照你說的法子找到了野墓,又用洛陽鏟確定了邊界和主室,在沒挖下去之前,我怎麽確定這是哪個朝代的?裏頭可能會出什麽東西?比如咱們昨天在山上發現的那座清代墓,你打了一鏟子就知道是清代的。”


    我嗦了一口麵條道:“就算不打那鏟子,我也知道是什麽朝代的,具體裏麵會出哪些東西。”


    他疑惑道:“難道靠的是那句口訣?”


    “什麽口訣?”


    他念道:“唐半山,宋彎彎,漢墓出在山尖尖,商周出在河兩邊,春秋戰國埋山頂,秦漢大墓葬野嶺,東漢南朝選山腰,隋唐宋屍陂下挺。”


    我聽後想了想道:“隋唐宋屍陂下挺,這不假,但咱們發現的那座清代墓也是在陂下的,你怎麽解釋?”


    “這個.....我不知道啊。”


    我道:“這些口訣隻是籠統的概括總結,不能全靠口訣,你要因地製宜來判斷。”


    “清代早期的墓都是灰砂結構,和之前的土坑墓和磚室墓區別很大,它的樣子一般來說有三種。”


    “一是半封閉式,墓周圍有石板鋪成的路,在墓後方立碑,兩側用石板圍起,開口方向一般正對著石板路,遠遠看去就像兵營一樣,所以行裏人一說搞了個兵營就知道指的是清代墓。”


    “第二種是草坪墓,不立墓碑,不圍墓地,人死後要麽直接裝棺材下葬,要麽火化後用陶罐下葬,尤其在南方,這種墓就喜歡挨著小山坡葬。”


    “第三種是塔墓,一般死小孩兒或者信佛的會用塔墓,這個沒什麽好講的,一眼能認出來。”


    我問道:“兵營墓,草坪墓,塔墓,那你說,咱們昨晚發現的那座清代墓,具體屬於這三種裏的哪一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派盜墓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峰並收藏北派盜墓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