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我泡了杯濃茶提神。
他問我怎麽斷代鑒寶,也就是怎麽掌眼,怎麽判斷這個行業內不同東西的價格體係。
這確實很重要,因為直接關係到了整個團隊收入,但說起來就有些複雜了。
我想了想,說道:“首先要有自我認知,我們是一線,不是走街串巷打小鼓的,我們出的大部分東西,一定要合理低於市場價,說白了就是懂得從源頭讓利給別人,畢竟下家收東西也冒風險的。”
他點頭。
我又道:“分五大類。”
“金銀器類,青銅器類,玉器類,陶瓷器類,漆器類。”
“不用記各種各樣的行話名稱,隻要了解這五大類,那其他小類能觸類旁通。”
“峰哥,小類具體有哪些?”
“小類太多了,石器石雕竹器祭器禮器,你像什麽銅錢兒,墓誌,雜項等等,都包含在小類中。”
“一般來說,青銅器最貴,金銀器次之,往後是玉器,陶瓷器,漆器。”
“但也不能說絕對,好比你拿金縷玉衣玉豬龍這種玉器去對比一尊戰國小鼎,那肯定還是前者價格高,”
“峰哥,金縷玉衣我知道,你出過?”
“沒有,漢代一共才多少皇帝?有數的,一個蘿卜一個坑,早被以前的人搞完了,但我出過比金縷玉衣還高級的東西。”
“我靠....比金縷玉衣還高級?那得是什麽東西?”他一臉震驚。
“青銅禁,你肯定沒見過。”
“那峰哥你賣了多少錢?”
“那東西....等級高的嚇人,我們怕惹麻煩,送人了。”
“你看,如果拿青銅禁止來對比金縷玉衣,是不是又完美契合了我的五大類排名?”
他點頭,又問我:“那書畫呢峰哥,不算大類?”
“墓裏不出書畫,連張紙都見不到!頂天了在一些保存好的大墓裏能出些爛竹簡,你認識字就行了,不用學什麽書畫類,屁用沒有。”
我看著他說:“青銅器,一檔商周,二檔春秋戰國,三檔西漢東漢,漢以後的青銅器大都是仿造性質,沒多大用。”
“青銅方鼎比圓鼎貴五到十倍,現在的行情,小圓鼎三到五萬,方鼎起碼得三十萬起步,凡帶銘文的,多一個字多三萬塊錢,當然,像人麵盉,鳥尊,青銅禁那類級別的沒市場價,多少都是你說了算,但你要是真搞到了這種,我勸你像我們一樣,盡量穩妥處理。”
“豆、尊、卣、權、觥、簋、壺、盤、鍾、盂、敦、甗,這些東西同樣適用於我說的價格體係,價格變量就看體積大小,有沒有特殊紋飾,銘文多少個字。”
“在往下一檔就是兵器類,現在一把戰國劍大概一千多塊錢,還得是好的,如果有錯金銀,劍柄帶同心圓,或者是那種玉柄甚至是金柄的,對比普通的青銅劍,大概能翻五十倍到兩百倍。”
“青銅器的鏽你會看不?”
“峰哥,這個我懂一些,那種黑中泛白的是南方水裏出來的水銀古,那種綠綠的鏽是北方的。”
我搖頭:“你說的對,但遠遠不夠,辨鏽很重要啊,會辨鏽不但能幫你一眼定真假,甚至能讓你知道這東西是從哪個省份流出來的。”
“看鏽就能知道哪個省出來的?”
我看著他,點頭:“當然,青銅器都是深坑,地下八米往下,河南的鏽是油漆綠和西瓜綠,河北的是綠加藍,陝西,山西,內蒙基本是土黃鏽,遼寧黑龍江的要麽是薄薄一層綠,要麽是那種油黑鏽,江西的是大紅大綠鏽,安徽的是半紅半綠鏽,四川的是雜黃雜紅鏽,那顏色就跟幹了的屎一樣,海南得是深藍爆藍鏽。”
“還有一種鏽,叫害鏽,外表看起來類像粉末狀綠鏽,看似薄薄一層,實際上已經侵蝕到銅器骨子裏了,長了害鏽的銅器在深坑埋著還好,因為隔斷了氧氣,一旦挖出來了,那害鏽不光會自己長,還會傳染給其他好的青銅器。”
“你記住,千萬不能把長了害鏽的青銅器和好的青銅器放在一起,如果放在一起超過一個月,那好的也廢了。”
他撓頭道:“峰哥,你說廢了的意思是影響到品相?價錢低了?”
我激動道:“不是影響到品相!是被害鏽吃完了!整個青銅器就憑空消失了!最多剩下一堆渣渣!”
“害鏽長的很快,如果不是大麵積的,可以用殺青的辦法處理,那還有救!一旦發展到大麵積全是了,就跟人得了最晚期癌症一樣,誰也救不了。”
‘峰哥,怎麽個殺青法?’
“用藥水煮,我抽空把配方比例寫下來給你。”
“在說玉器類,玉琮玉環那些東西差不多一個價,文化期以前的玉器受品相影響較大,如果棺材裏的玉器長了血沁,能不拿就不要拿了,晦氣。”
“金銀器戰國和唐代的最好,但戰國墓一般很少出純金類物件,大都是錯金銀工藝的,如果碰到了,那最低最低的要價,七位數起步。”我比了個手勢說。
“陶瓷器類主要就是一些青白瓷,魂瓶那類大都不值錢,幾千塊到一兩萬,但有些唐墓和南宋大墓中會出一些高等級的青瓷,包括越窯的秘色瓷,龍泉的影青梅子青之類,品相好的話也挺值錢的,大概四五十萬一件吧。”
“那青花瓷呢峰哥,青花瓷不也挺值錢的?”
我看著他笑道:“我幹這麽幾年了,在墓裏見到的青花瓷寥寥無幾,當然這和我們挑墓有關。”
“宋代晚期就有了青花瓷,但很難看,一毛不值,元代的青花瓷貴,但元墓很少,基本都找不到了,明清的是多一點,隻不過我們不喜歡搞明清的。”
他聽後也喝了一口茶,說:“我看過一部老紀錄片,說的是明皇陵打開的時候,在棺材前擺著一隻青花龍紋大缸,專家估價三千多萬啊!棺材後頭還放著一對兒青花龍紋梅瓶,那一對兒也得幾千萬。”
我點頭:“幾千萬也不貴,那個大龍缸和梅瓶都屬於官窯中的官窯,行裏人叫官中官,那東西絕不會出現在普通人墓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當官的人家裏也沒有,在過去買賣那東西是犯法的,要麽就是宮裏的,要麽就是皇上賞賜的,隻有這兩種渠道獲得。”
“那清代的呢峰哥?清代的青花瓷總會在清代的墓裏出吧?”
我點頭:“會,但用官窯當陪葬品的是極少數,不好找,大部分都是傳世的。”
“你上次不是說你幹過一個小活,挖到了幾盞油燈?”
他點頭。
我道:“不出意外的話,清墓出的大都是那類東西,油燈,破碗,加上一些墊背錢。”
“嗬嗬,不瞞峰哥你說,我還挺喜歡瓷器的,以前看電視上的尋寶欄目,人從家裏拿一個喂雞的碗都他媽能值幾十萬。”
“哈哈哈!你小子。”
一瞬間,我的思緒被他的話拉回到了幾年前。
他問我怎麽斷代鑒寶,也就是怎麽掌眼,怎麽判斷這個行業內不同東西的價格體係。
這確實很重要,因為直接關係到了整個團隊收入,但說起來就有些複雜了。
我想了想,說道:“首先要有自我認知,我們是一線,不是走街串巷打小鼓的,我們出的大部分東西,一定要合理低於市場價,說白了就是懂得從源頭讓利給別人,畢竟下家收東西也冒風險的。”
他點頭。
我又道:“分五大類。”
“金銀器類,青銅器類,玉器類,陶瓷器類,漆器類。”
“不用記各種各樣的行話名稱,隻要了解這五大類,那其他小類能觸類旁通。”
“峰哥,小類具體有哪些?”
“小類太多了,石器石雕竹器祭器禮器,你像什麽銅錢兒,墓誌,雜項等等,都包含在小類中。”
“一般來說,青銅器最貴,金銀器次之,往後是玉器,陶瓷器,漆器。”
“但也不能說絕對,好比你拿金縷玉衣玉豬龍這種玉器去對比一尊戰國小鼎,那肯定還是前者價格高,”
“峰哥,金縷玉衣我知道,你出過?”
“沒有,漢代一共才多少皇帝?有數的,一個蘿卜一個坑,早被以前的人搞完了,但我出過比金縷玉衣還高級的東西。”
“我靠....比金縷玉衣還高級?那得是什麽東西?”他一臉震驚。
“青銅禁,你肯定沒見過。”
“那峰哥你賣了多少錢?”
“那東西....等級高的嚇人,我們怕惹麻煩,送人了。”
“你看,如果拿青銅禁止來對比金縷玉衣,是不是又完美契合了我的五大類排名?”
他點頭,又問我:“那書畫呢峰哥,不算大類?”
“墓裏不出書畫,連張紙都見不到!頂天了在一些保存好的大墓裏能出些爛竹簡,你認識字就行了,不用學什麽書畫類,屁用沒有。”
我看著他說:“青銅器,一檔商周,二檔春秋戰國,三檔西漢東漢,漢以後的青銅器大都是仿造性質,沒多大用。”
“青銅方鼎比圓鼎貴五到十倍,現在的行情,小圓鼎三到五萬,方鼎起碼得三十萬起步,凡帶銘文的,多一個字多三萬塊錢,當然,像人麵盉,鳥尊,青銅禁那類級別的沒市場價,多少都是你說了算,但你要是真搞到了這種,我勸你像我們一樣,盡量穩妥處理。”
“豆、尊、卣、權、觥、簋、壺、盤、鍾、盂、敦、甗,這些東西同樣適用於我說的價格體係,價格變量就看體積大小,有沒有特殊紋飾,銘文多少個字。”
“在往下一檔就是兵器類,現在一把戰國劍大概一千多塊錢,還得是好的,如果有錯金銀,劍柄帶同心圓,或者是那種玉柄甚至是金柄的,對比普通的青銅劍,大概能翻五十倍到兩百倍。”
“青銅器的鏽你會看不?”
“峰哥,這個我懂一些,那種黑中泛白的是南方水裏出來的水銀古,那種綠綠的鏽是北方的。”
我搖頭:“你說的對,但遠遠不夠,辨鏽很重要啊,會辨鏽不但能幫你一眼定真假,甚至能讓你知道這東西是從哪個省份流出來的。”
“看鏽就能知道哪個省出來的?”
我看著他,點頭:“當然,青銅器都是深坑,地下八米往下,河南的鏽是油漆綠和西瓜綠,河北的是綠加藍,陝西,山西,內蒙基本是土黃鏽,遼寧黑龍江的要麽是薄薄一層綠,要麽是那種油黑鏽,江西的是大紅大綠鏽,安徽的是半紅半綠鏽,四川的是雜黃雜紅鏽,那顏色就跟幹了的屎一樣,海南得是深藍爆藍鏽。”
“還有一種鏽,叫害鏽,外表看起來類像粉末狀綠鏽,看似薄薄一層,實際上已經侵蝕到銅器骨子裏了,長了害鏽的銅器在深坑埋著還好,因為隔斷了氧氣,一旦挖出來了,那害鏽不光會自己長,還會傳染給其他好的青銅器。”
“你記住,千萬不能把長了害鏽的青銅器和好的青銅器放在一起,如果放在一起超過一個月,那好的也廢了。”
他撓頭道:“峰哥,你說廢了的意思是影響到品相?價錢低了?”
我激動道:“不是影響到品相!是被害鏽吃完了!整個青銅器就憑空消失了!最多剩下一堆渣渣!”
“害鏽長的很快,如果不是大麵積的,可以用殺青的辦法處理,那還有救!一旦發展到大麵積全是了,就跟人得了最晚期癌症一樣,誰也救不了。”
‘峰哥,怎麽個殺青法?’
“用藥水煮,我抽空把配方比例寫下來給你。”
“在說玉器類,玉琮玉環那些東西差不多一個價,文化期以前的玉器受品相影響較大,如果棺材裏的玉器長了血沁,能不拿就不要拿了,晦氣。”
“金銀器戰國和唐代的最好,但戰國墓一般很少出純金類物件,大都是錯金銀工藝的,如果碰到了,那最低最低的要價,七位數起步。”我比了個手勢說。
“陶瓷器類主要就是一些青白瓷,魂瓶那類大都不值錢,幾千塊到一兩萬,但有些唐墓和南宋大墓中會出一些高等級的青瓷,包括越窯的秘色瓷,龍泉的影青梅子青之類,品相好的話也挺值錢的,大概四五十萬一件吧。”
“那青花瓷呢峰哥,青花瓷不也挺值錢的?”
我看著他笑道:“我幹這麽幾年了,在墓裏見到的青花瓷寥寥無幾,當然這和我們挑墓有關。”
“宋代晚期就有了青花瓷,但很難看,一毛不值,元代的青花瓷貴,但元墓很少,基本都找不到了,明清的是多一點,隻不過我們不喜歡搞明清的。”
他聽後也喝了一口茶,說:“我看過一部老紀錄片,說的是明皇陵打開的時候,在棺材前擺著一隻青花龍紋大缸,專家估價三千多萬啊!棺材後頭還放著一對兒青花龍紋梅瓶,那一對兒也得幾千萬。”
我點頭:“幾千萬也不貴,那個大龍缸和梅瓶都屬於官窯中的官窯,行裏人叫官中官,那東西絕不會出現在普通人墓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當官的人家裏也沒有,在過去買賣那東西是犯法的,要麽就是宮裏的,要麽就是皇上賞賜的,隻有這兩種渠道獲得。”
“那清代的呢峰哥?清代的青花瓷總會在清代的墓裏出吧?”
我點頭:“會,但用官窯當陪葬品的是極少數,不好找,大部分都是傳世的。”
“你上次不是說你幹過一個小活,挖到了幾盞油燈?”
他點頭。
我道:“不出意外的話,清墓出的大都是那類東西,油燈,破碗,加上一些墊背錢。”
“嗬嗬,不瞞峰哥你說,我還挺喜歡瓷器的,以前看電視上的尋寶欄目,人從家裏拿一個喂雞的碗都他媽能值幾十萬。”
“哈哈哈!你小子。”
一瞬間,我的思緒被他的話拉回到了幾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