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放了她要是去偷,肯定是偷銀錢而不是衣服,衣服穿出去還能被認出來,銀錢卻不會了。
想著自家孫子的性子,齊氏覺得偷的可能性小,翻了翻包袱裏的衣服,雖然都是素淨的顏色,但是看著真是好看啊,有漢子穿的還也有婆娘穿的,還有小孩子穿的。
齊氏撿了撿,挑了一身香檀色的衣服,覺得這個顏色不亮,最適合自己,想要拿走,最終還是不舍得的放下了。還不知道孫子拿這些東西幹什麽呢。
不過,吃的總能拿走一些吧?
她先是提了小袋子,覺得東西肯定金貴,後來又放下拿了大了,再金貴又不頂肚子,還是大的實在。
不過最後,她也沒拿一袋子,不過就是各抓了一把,放進了口袋裏出去回自己屋子裏了。
俞閱去了常富家裏,常富他娘也忙著,看到常富抱著東西回來,問他拿的什麽,常富沒回答,跟俞閱一溜煙的跑進去了。
正準備著吃飯,常富娘正是最忙的時候,也沒來得及過去看,隻覺得常富好像哪裏不對,沒有意識到他身上的衣服已經換了。
屋子裏有人,俞閱拿了自己的衣服,看著常富把衣服放進箱子裏,就想要回去了。
常富一把拉住俞閱,著急道:“你……你還沒有說……”說著就臉紅起來。
俞閱晃然,雙手捂住耳朵,笑道:“看我,竟是忘記了。”
常富眼巴巴的望著俞閱,聽他道:“其實要曉芳娘喜歡你很簡單,你隻要穿著好衣服在多跟曉芳娘說幾次話,她就喜歡你了,想把女兒嫁你了。”
“就這樣簡單?”常富懷疑的望著俞閱,神色明顯的表現出“自己是不是被騙了”的想法來。
“簡單怎麽了,好用就行。你想啊,你家裏富足,有飯吃有新衣穿,曉芳娘疼女兒,肯定願意把女兒嫁到你家去啊,你聊天時把自己說勤快一點,幫你娘幹了什麽活兒啊,以後對妻子會有多好啊這一類的。”
常富聽到最後,臉紅的通通的,一想起他將來要娶黃曉芳,就害羞的不得了。
俞閱看著,心想著真是個孩子,拍著常富的肩又給他說了一通,才離開了常家。
一進了自己家,俞閱就被齊氏叫著吃飯,也就是菜幹裏下些米,就著一個窩頭。
吃飯時,齊氏幾次想問俞閱的東西是哪裏來的,都沒開口,想著看他說不說,不說晚上再問。
俞閱回了自己屋子,就發現東西被動過了,零售袋子看著沒少一點兒,不過外邊掉了一顆瓜子,他一想就知道是他奶奶拿了一點,心下歎了口氣。
人窮誌氣短,人貧脾氣暴,又窮又貧腳下泥啊。
也不能說他奶奶做的不對,在吃不飽肚子穿不暖衣服的家裏,誰見了吃的能挪開眼?他奶奶隻拿一點吃的,沒有全拿走真的要比別人家好不知多少了。
俞閱看了一下包袱裏的東西,裏邊女性的棉衣有三件,想來是苗夫人的。讀書人家的夫人,有很多都清高的很,自己的東西寧願扔了燒了也不能別人穿的,苗夫人能將自己不穿的舊衣服給他,心真是很好。
哪怕這衣服舊了不時興了,可對於穿不暖的人來說,幹淨沒補丁的衣服就極好了,更別說這衣服的料子好,比他們這種人家做的新衣服都好看。
成年男性的棉衣有三件,小孩子的衣服就多一些,有整整四件。
都是棉衣,加起來有十件了,還有幾個舊的帽子和通袖,這才包了一大包袱。
俞閱把衣服分了分,給奶奶大伯大娘都挑了一件,留下了自己家裏的。
又拿大碗裝了兩大碗的零嘴,打算等人回來了就給拿過去。
他奶奶是個偏心的,偏心大伯一家,這種偏心,會發生在大半父母身上,哪怕表麵一碗水端平,心裏也會偏向老大家。
這沒什麽可說的,老大將來要養老,其他兒子不養老或者養的少,你偏心別的兒子卻讓老大來養老怎麽成。就俞閱來說,他要是有兩個兒子,他也偏心老大家一點。
所以一點偏心對於俞閱來說沒什麽,偏一點才公平。
他爹這些年病著,家裏本來條件還好,但吃藥吃了很多,他奶可是貼補了很多自己的私房錢進來。
原本一起過日子,錢都是交到奶奶手裏的,算是公中的,他爹看病奶奶也從這裏邊拿了很多出來,大伯家剛開始不滿也沒說什麽,後來花的多了就忍不住了,誰家賺了錢自己家不花最後光是給小叔子吃藥那那女人也受不了啊,最後銀錢上是分開了。
不過真要應急時,也能從大伯那裏借來一點。
所以雖然齊氏偏心一點,大娘吳氏平時臉冷了一點,俞閱心裏也非常感激他們。
分好了,俞閱一手拿衣服一手端碗,把東西拿到了正屋東間裏。
齊氏正坐在床上,周身都是一些碎布頭,可能是想著做些什麽。他們這邊十五之前不動針錢,可這不防礙先把要做的事情計劃好,等到了時候可以直接做。
一見了俞閱進來,齊氏眼睛一亮,手上的動作都停了,盯著俞閱手裏的衣服笑問:“這拿的什麽?”
俞閱笑著把衣服遞過去,又把碗放下,對齊氏說:“今天出去玩,剛好遇到了苗家的老爺,他兒子在學堂裏念書,缺了個書僮,看我靈精,就選了我,於是就……送了這些不穿的衣服給我。”
齊氏滿麵笑容,看到衣服正是自己喜歡的那套香檀色棉衣,拿起來愛惜的摸了又摸,嘴上驚奇道:“這麽好的料子竟然舍得送人,我的乖乖呀,這家裏是不愁吃穿吧!”
俞閱有些心酸,窮人家的日子,不愁吃穿就已經是很好的生活了。最多再妄想積一點錢財,不會妄想再多了,也沒那個見識妄想太多。
“是不愁吃穿呢!我看這身衣服的顏色正好配你,又暖和,全是新棉花做的呢,就給你拿過來了,還有一些零嘴兒,也給你帶了一大碗。”
齊氏原本就想著這是送自己的,一聽真是,東西又是來路正的,更是笑開了花:“好好好,我家鐵豆懂事了,知道孝順了,奶沒白疼你!”
這話也沒說錯,齊氏雖然更疼俞金豆一點,對於俞閱也是疼愛的。
齊氏樂了一陣,問起了書僮的事,俞閱就說:“就是要在學堂裏照顧他家少爺,所以幫我出了束脩。”
“束脩?”這麽文名的詞,齊氏隻是偶爾聽過,一時忘記了,沒有反應過來怎麽回事。
看齊氏沒聽懂,俞閱邊坐上床邊笑著解釋:“就是給縣學堂交的,我要上學堂念書去了。”
“念書?”齊氏吃驚的問,“你能念書?”
隨後,她馬上把這個問題拋開問:“那當書僮有銀錢可拿麽?”
唉,能不能不要關注銀錢?重點是他可以進縣學了!
俞閱也知道這一帶的人都這點見識,家貧,什麽都關注銀錢了,也難怪別人看不起窮人家,事實就是大多窮人家都沒見識也少誌氣。
“沒有錢銀。”俞閱這話一說完,齊氏臉上的笑就淡了一點。
俞閱知道他奶他娘,知道很多婦人都有占便宜的心思,連忙利用這一點道:“可是你看啊,別人家上學堂都要出一兩銀子,我不用出,這等於是白上學堂。”
“一兩銀子?”齊氏吃驚的問,心想念書都要一兩銀子,那他家鐵豆去念書不是占了大便宜?
她人比較現實,不花錢的買賣對她來說就特好,隻是還是有些猶豫。
“奶你看啊,我這是等於不掏錢白學一門手藝,等我在裏邊識了字,會了算術,以後去鋪子裏找個好點的活計,賺的錢不是比種地強多了!你看大舅爺家的二嫂子她哥,不就是因為會算帳識點字在酒樓裏當賬房的?”
上學的錢沒問題,可是吃的東西卻是要從家裏出,而且他一上學以後家裏少了一個勞力,要說服家裏其他人同意,先要說服他奶奶,說服她了大伯那裏也好說話。
齊氏想到侄媳婦她哥聽說賺很多錢,馬上就心動了。
“等我賺了錢,一定好好的孝敬你,給你扯新布做新衣服新鞋子,再買個銀鐲子帶著。”俞閱哄著齊氏高興,說的也是實話。
“喲,銀鐲子我可不敢想喲!”齊氏拍著手,聽得高興,最後點了頭,道:“你學是可以學,不過你這要學幾年?不可能一直念下去吧?”
俞閱經常聽人說十年寒窗苦讀,想著自己怕是也得個十年才行,不過十年太長了,他奶一定不會同意,隻能以後徐徐圖之,道:“也就七八年的事。”他努力一點,七八年也就夠了,夠看出他是不是讀書那塊料了。
“那時間太長了!”齊氏臉一變,教育俞閱:“你爹身體不好,全家都靠著你大伯了,七八年你都十七八了,哪有讓伯父養自己侄子的?你不下地幹活了?”
想著自家孫子的性子,齊氏覺得偷的可能性小,翻了翻包袱裏的衣服,雖然都是素淨的顏色,但是看著真是好看啊,有漢子穿的還也有婆娘穿的,還有小孩子穿的。
齊氏撿了撿,挑了一身香檀色的衣服,覺得這個顏色不亮,最適合自己,想要拿走,最終還是不舍得的放下了。還不知道孫子拿這些東西幹什麽呢。
不過,吃的總能拿走一些吧?
她先是提了小袋子,覺得東西肯定金貴,後來又放下拿了大了,再金貴又不頂肚子,還是大的實在。
不過最後,她也沒拿一袋子,不過就是各抓了一把,放進了口袋裏出去回自己屋子裏了。
俞閱去了常富家裏,常富他娘也忙著,看到常富抱著東西回來,問他拿的什麽,常富沒回答,跟俞閱一溜煙的跑進去了。
正準備著吃飯,常富娘正是最忙的時候,也沒來得及過去看,隻覺得常富好像哪裏不對,沒有意識到他身上的衣服已經換了。
屋子裏有人,俞閱拿了自己的衣服,看著常富把衣服放進箱子裏,就想要回去了。
常富一把拉住俞閱,著急道:“你……你還沒有說……”說著就臉紅起來。
俞閱晃然,雙手捂住耳朵,笑道:“看我,竟是忘記了。”
常富眼巴巴的望著俞閱,聽他道:“其實要曉芳娘喜歡你很簡單,你隻要穿著好衣服在多跟曉芳娘說幾次話,她就喜歡你了,想把女兒嫁你了。”
“就這樣簡單?”常富懷疑的望著俞閱,神色明顯的表現出“自己是不是被騙了”的想法來。
“簡單怎麽了,好用就行。你想啊,你家裏富足,有飯吃有新衣穿,曉芳娘疼女兒,肯定願意把女兒嫁到你家去啊,你聊天時把自己說勤快一點,幫你娘幹了什麽活兒啊,以後對妻子會有多好啊這一類的。”
常富聽到最後,臉紅的通通的,一想起他將來要娶黃曉芳,就害羞的不得了。
俞閱看著,心想著真是個孩子,拍著常富的肩又給他說了一通,才離開了常家。
一進了自己家,俞閱就被齊氏叫著吃飯,也就是菜幹裏下些米,就著一個窩頭。
吃飯時,齊氏幾次想問俞閱的東西是哪裏來的,都沒開口,想著看他說不說,不說晚上再問。
俞閱回了自己屋子,就發現東西被動過了,零售袋子看著沒少一點兒,不過外邊掉了一顆瓜子,他一想就知道是他奶奶拿了一點,心下歎了口氣。
人窮誌氣短,人貧脾氣暴,又窮又貧腳下泥啊。
也不能說他奶奶做的不對,在吃不飽肚子穿不暖衣服的家裏,誰見了吃的能挪開眼?他奶奶隻拿一點吃的,沒有全拿走真的要比別人家好不知多少了。
俞閱看了一下包袱裏的東西,裏邊女性的棉衣有三件,想來是苗夫人的。讀書人家的夫人,有很多都清高的很,自己的東西寧願扔了燒了也不能別人穿的,苗夫人能將自己不穿的舊衣服給他,心真是很好。
哪怕這衣服舊了不時興了,可對於穿不暖的人來說,幹淨沒補丁的衣服就極好了,更別說這衣服的料子好,比他們這種人家做的新衣服都好看。
成年男性的棉衣有三件,小孩子的衣服就多一些,有整整四件。
都是棉衣,加起來有十件了,還有幾個舊的帽子和通袖,這才包了一大包袱。
俞閱把衣服分了分,給奶奶大伯大娘都挑了一件,留下了自己家裏的。
又拿大碗裝了兩大碗的零嘴,打算等人回來了就給拿過去。
他奶奶是個偏心的,偏心大伯一家,這種偏心,會發生在大半父母身上,哪怕表麵一碗水端平,心裏也會偏向老大家。
這沒什麽可說的,老大將來要養老,其他兒子不養老或者養的少,你偏心別的兒子卻讓老大來養老怎麽成。就俞閱來說,他要是有兩個兒子,他也偏心老大家一點。
所以一點偏心對於俞閱來說沒什麽,偏一點才公平。
他爹這些年病著,家裏本來條件還好,但吃藥吃了很多,他奶可是貼補了很多自己的私房錢進來。
原本一起過日子,錢都是交到奶奶手裏的,算是公中的,他爹看病奶奶也從這裏邊拿了很多出來,大伯家剛開始不滿也沒說什麽,後來花的多了就忍不住了,誰家賺了錢自己家不花最後光是給小叔子吃藥那那女人也受不了啊,最後銀錢上是分開了。
不過真要應急時,也能從大伯那裏借來一點。
所以雖然齊氏偏心一點,大娘吳氏平時臉冷了一點,俞閱心裏也非常感激他們。
分好了,俞閱一手拿衣服一手端碗,把東西拿到了正屋東間裏。
齊氏正坐在床上,周身都是一些碎布頭,可能是想著做些什麽。他們這邊十五之前不動針錢,可這不防礙先把要做的事情計劃好,等到了時候可以直接做。
一見了俞閱進來,齊氏眼睛一亮,手上的動作都停了,盯著俞閱手裏的衣服笑問:“這拿的什麽?”
俞閱笑著把衣服遞過去,又把碗放下,對齊氏說:“今天出去玩,剛好遇到了苗家的老爺,他兒子在學堂裏念書,缺了個書僮,看我靈精,就選了我,於是就……送了這些不穿的衣服給我。”
齊氏滿麵笑容,看到衣服正是自己喜歡的那套香檀色棉衣,拿起來愛惜的摸了又摸,嘴上驚奇道:“這麽好的料子竟然舍得送人,我的乖乖呀,這家裏是不愁吃穿吧!”
俞閱有些心酸,窮人家的日子,不愁吃穿就已經是很好的生活了。最多再妄想積一點錢財,不會妄想再多了,也沒那個見識妄想太多。
“是不愁吃穿呢!我看這身衣服的顏色正好配你,又暖和,全是新棉花做的呢,就給你拿過來了,還有一些零嘴兒,也給你帶了一大碗。”
齊氏原本就想著這是送自己的,一聽真是,東西又是來路正的,更是笑開了花:“好好好,我家鐵豆懂事了,知道孝順了,奶沒白疼你!”
這話也沒說錯,齊氏雖然更疼俞金豆一點,對於俞閱也是疼愛的。
齊氏樂了一陣,問起了書僮的事,俞閱就說:“就是要在學堂裏照顧他家少爺,所以幫我出了束脩。”
“束脩?”這麽文名的詞,齊氏隻是偶爾聽過,一時忘記了,沒有反應過來怎麽回事。
看齊氏沒聽懂,俞閱邊坐上床邊笑著解釋:“就是給縣學堂交的,我要上學堂念書去了。”
“念書?”齊氏吃驚的問,“你能念書?”
隨後,她馬上把這個問題拋開問:“那當書僮有銀錢可拿麽?”
唉,能不能不要關注銀錢?重點是他可以進縣學了!
俞閱也知道這一帶的人都這點見識,家貧,什麽都關注銀錢了,也難怪別人看不起窮人家,事實就是大多窮人家都沒見識也少誌氣。
“沒有錢銀。”俞閱這話一說完,齊氏臉上的笑就淡了一點。
俞閱知道他奶他娘,知道很多婦人都有占便宜的心思,連忙利用這一點道:“可是你看啊,別人家上學堂都要出一兩銀子,我不用出,這等於是白上學堂。”
“一兩銀子?”齊氏吃驚的問,心想念書都要一兩銀子,那他家鐵豆去念書不是占了大便宜?
她人比較現實,不花錢的買賣對她來說就特好,隻是還是有些猶豫。
“奶你看啊,我這是等於不掏錢白學一門手藝,等我在裏邊識了字,會了算術,以後去鋪子裏找個好點的活計,賺的錢不是比種地強多了!你看大舅爺家的二嫂子她哥,不就是因為會算帳識點字在酒樓裏當賬房的?”
上學的錢沒問題,可是吃的東西卻是要從家裏出,而且他一上學以後家裏少了一個勞力,要說服家裏其他人同意,先要說服他奶奶,說服她了大伯那裏也好說話。
齊氏想到侄媳婦她哥聽說賺很多錢,馬上就心動了。
“等我賺了錢,一定好好的孝敬你,給你扯新布做新衣服新鞋子,再買個銀鐲子帶著。”俞閱哄著齊氏高興,說的也是實話。
“喲,銀鐲子我可不敢想喲!”齊氏拍著手,聽得高興,最後點了頭,道:“你學是可以學,不過你這要學幾年?不可能一直念下去吧?”
俞閱經常聽人說十年寒窗苦讀,想著自己怕是也得個十年才行,不過十年太長了,他奶一定不會同意,隻能以後徐徐圖之,道:“也就七八年的事。”他努力一點,七八年也就夠了,夠看出他是不是讀書那塊料了。
“那時間太長了!”齊氏臉一變,教育俞閱:“你爹身體不好,全家都靠著你大伯了,七八年你都十七八了,哪有讓伯父養自己侄子的?你不下地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