嚶, 這章求一毛錢訂,愛看科舉文收藏我專欄啊,還有一本在更的。
俞閱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也不過一會兒, 再醒過來天已經大亮,舍房裏有人正起著,跟著衣服較勁,好像不太習慣自己穿衣服, 想著這個一定是家裏寵的很, 平時都不怎麽自己穿衣服。
哪裏像窮人家的孩子, 有個沒補丁衣服都樂開了花。
俞閱暗想著, 他要好好讀書, 以後也讓自己的孩子過上讓人侍候的日子。
等他洗梳好去吃飯的時候, 都能聽到甲乙丙三級的同窗在背書的聲音。
連吃飯的時候,俞閱都在背三字經。
第一節課, 蔣夫子果然點了俞閱背書:“俞閱, 你來學一下咱們這兩天教授的三字經。”
同窗們全都轉過頭去看俞閱, 也有人一臉慶幸自己沒有被點到。
俞閱站了起來,心下的那些緊張反倒是沒有了, 張口就背:“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蔣夫子聽到他背的很熟,心裏倒是有些驚訝,對於俞閱的感覺好了一些。這個孩子再怎麽調皮不聽勸,還是用了些功的,就是不知道能背滿兩百字還是三百字了。
“……曰黃道,日所躔chán,曰赤道,當中權。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等背過了兩百字,俞閱還在背,蔣夫子心裏的氣消了。能背過這些,背的這麽熟,可見是下了功夫的。學生不論多調皮,隻要肯用功讀書,那就是個好的。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等俞閱背過了三百字還在背時,蔣夫子有些滿意了。嗯,知道他要檢查,是用了功的,還算有畏懼心,這很好,不是個無法無天的,算的好。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等俞閱背過四百字還在背,蔣夫子極外極了,極為滿意的摸了摸下巴。
一般這般大的孩子,用了功的,最多也就背兩百字左右,大一點聰明些了懂事了,就能背三百左右,這已經是最優秀的學生了,沒想到這個俞閱竟然都背過四百字了,竟然還這麽熟。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究。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等俞閱背過六百字還在背,蔣夫子吃驚了:不是吧,這孩子……這孩子到底有多聰明?看他這麽熟的樣子,怕是還能再背兩百字!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
等俞閱背過九百字,蔣夫子已經淡定了。背這麽熟,肯定是以前學過的。有種被騙了的感覺,有些不高興。這哪裏是勤奮,這分明是學會了就不踏實了,虛浮!
“……人遺子,金滿籯ying,我教子,惟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籯:ying,竹籠。)
等一千三百二十六個字背完,滿堂的學生都被驚呆了,全都崇拜的盯著俞閱看。
蔣夫子又板著臉,揚了下下巴,讓俞閱坐下去了。
俞閱可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怕夫子,雖然剛開始上課時還緊張,那不過是他太過期待了,所以才那樣。現在兩天過去了,他適應的很好。
於是就含著期待的問:“夫子,我背的可好?”沒有讀過《三字經》的時候,俞閱並沒有什麽感覺,可是這兩天學了,每背一次,心裏就感慨萬千。
難怪文人有地位,這短短的《三字經》裏,有對孩子的教育,有天文、地理、曆史、倫理和民俗民間傳說,這都納了進去,言簡意賅好上口。這還隻是蒙學,他真不知道真正的經書到底有多好了!
俞閱這一問,蔣夫子對於俞閱原本的那點好感頓時消失了個無影無蹤,覺得這孩子真是個不謙虛的,難怪上課不認真。
怎麽著也都背過了,蔣夫子覺得自己要是批評了,會對其他學生的教導不利,隻是矜持的點了點頭:“嗯,還好。背了很長時間吧?”
哪怕隻是一個很冷淡的肯定,俞閱也極為的高興,眼睛亮了起來,點著頭道:“嗯,背了很長時間!我怕背不過,這兩天除了睡覺其它時間都在背呢!”
蔣夫子淡淡點了下頭,突然頓住了,猛然轉頭:“什麽?你說背了兩天就背過了?”
俞閱不知道蔣夫子的反應怎麽這麽大,隻是點了點頭。
蔣夫子吃驚的微微張開了嘴,一千三百二十六個字隻背了兩天?!那一天豈不是要背六百六十三個字?!
教學這麽多年來,蔣夫子還是第一次見到過這麽厲害的學生!
“你真的兩天之內就將《三字經》背過了?!”蔣夫子迫不及待的問。
有時候人要隨著時間的推移才能慢慢的知道書裏的意思,俞閱現在就是這種情況,夫子讓他換了班,從教《大學》《中庸》的丙丙班換到了教《論語》的丙乙班。
《論語》字數要多一點,背起來就慢了,不過一月還是將《論語》背過了,至於集解裏的東西,還是要背的。
聽說俞閱又換到了丙乙班,苗盛與韋琢都十分吃驚,問了他的情況,知道他每天亮就起,天黑才睡,也不午睡,把覺都放到了晚上,連上茅廁都在想著書背。
這讓兩人心下升起了佩服。
回了家兩人就把這事給他們家裏人說了,苗老爺聽後也有些驚訝:“一個月就背過了《論語》?”真要這樣的話,那俞閱的腦子到底有多聰明?一般的孩子還不是三個月?
“是呀,俞閱可努力了,他走在路上的時候都在背,……”後邊苗盛吧啦吧啦說了很多,韋秀才一聽,心下一動,覺得他可以把兩人調到一個屋子裏去,這樣也能相互受點影響。
那邊韋秀才也起了這樣的心思,第二天都先後找到了學堂裏去。
白夫子一點,有些詫異,還是答應了。
於是,俞閱就和苗盛韋琢成了朋友。
跟俞閱住在一起的好處很明顯。
苗盛跟韋琢本來打算去玩,看到俞閱在用功,不想將來被他超了,也就不出去了玩了,背書練字學習。
連學堂放假的時候他們都在家裏學習,家裏明顯能感覺到他們學習起來更認真了,也不成天想著玩了,一下子像是長大了一些。
這讓苗夫人很是高興,對著苗老爺說:“哎呀,我覺得這錢花的值,不是誰都能讓盛兒努力起來的。”
苗老爺跟著點頭,若是那個俞閱沒有異心,倒是兒子很好的一個朋友了。
苗夫人開心,轉身進屋時就說:“我看我還有一些不用的春衣和舊夏衣,拿去給他也好。”
“那你給我,我明天帶去交給俞老二,省得俞閱多跑一趟。”苗老爺偏過了頭對著苗夫人說。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俞父收到了一包舊衣服,心下驚喜,連忙對著苗老爺道謝,笑的很開心。
天氣熱了現在穿薄一點也沒事了,隻是家裏的那位因為冬天有舊衣服可穿,也枉想著春天有時也有舊衣服可穿,而不是補了再補的補丁衣。
那意思,是讓鐵豆再去人家家裏要呢。
第一次人家給那是人家心好,再去要就不些不知足了,反正冬天都過去了,後邊的日子好說,俞父覺得這樣不好,並不同意。
韓氏說了俞父幾次,幾次都不同意,後來兩人都有些不樂意了,俞父隻好又去哄韓氏說是花點錢給她買件新衣服,被韓氏罵了一頓,說他不好好攢錢給兒子娶媳婦,淨是知道浪費!
後來也就好了,隻是俞父還是跟韓氏講了道理:“我在店裏上工,要是鐵豆去要了,萬一東家不高興了不要我了,這不是太劃不來了嘛!咱們一個月有六百大洋可拿呢!”
為了錢,韓氏不再提衣服的事了。
沒想到,竟然又有舊衣服給他家。
俞父心下感激,又有些惶恐,小心的問:“可是鐵豆向你要了,這樣的話……”
苗老爺手一擺:“沒有,就是知道你家缺我家又剛好不用,就送你了,給你,拿著!”他說著手輕輕一揚,還扔了一個東西給俞父。
俞父連忙接過,入手有些重,打開一看,吃了一驚。
裏邊放了整整的兩串錢,墜手的很,這……
俞閱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也不過一會兒, 再醒過來天已經大亮,舍房裏有人正起著,跟著衣服較勁,好像不太習慣自己穿衣服, 想著這個一定是家裏寵的很, 平時都不怎麽自己穿衣服。
哪裏像窮人家的孩子, 有個沒補丁衣服都樂開了花。
俞閱暗想著, 他要好好讀書, 以後也讓自己的孩子過上讓人侍候的日子。
等他洗梳好去吃飯的時候, 都能聽到甲乙丙三級的同窗在背書的聲音。
連吃飯的時候,俞閱都在背三字經。
第一節課, 蔣夫子果然點了俞閱背書:“俞閱, 你來學一下咱們這兩天教授的三字經。”
同窗們全都轉過頭去看俞閱, 也有人一臉慶幸自己沒有被點到。
俞閱站了起來,心下的那些緊張反倒是沒有了, 張口就背:“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蔣夫子聽到他背的很熟,心裏倒是有些驚訝,對於俞閱的感覺好了一些。這個孩子再怎麽調皮不聽勸,還是用了些功的,就是不知道能背滿兩百字還是三百字了。
“……曰黃道,日所躔chán,曰赤道,當中權。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等背過了兩百字,俞閱還在背,蔣夫子心裏的氣消了。能背過這些,背的這麽熟,可見是下了功夫的。學生不論多調皮,隻要肯用功讀書,那就是個好的。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等俞閱背過了三百字還在背時,蔣夫子有些滿意了。嗯,知道他要檢查,是用了功的,還算有畏懼心,這很好,不是個無法無天的,算的好。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等俞閱背過四百字還在背,蔣夫子極外極了,極為滿意的摸了摸下巴。
一般這般大的孩子,用了功的,最多也就背兩百字左右,大一點聰明些了懂事了,就能背三百左右,這已經是最優秀的學生了,沒想到這個俞閱竟然都背過四百字了,竟然還這麽熟。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究。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等俞閱背過六百字還在背,蔣夫子吃驚了:不是吧,這孩子……這孩子到底有多聰明?看他這麽熟的樣子,怕是還能再背兩百字!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
等俞閱背過九百字,蔣夫子已經淡定了。背這麽熟,肯定是以前學過的。有種被騙了的感覺,有些不高興。這哪裏是勤奮,這分明是學會了就不踏實了,虛浮!
“……人遺子,金滿籯ying,我教子,惟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籯:ying,竹籠。)
等一千三百二十六個字背完,滿堂的學生都被驚呆了,全都崇拜的盯著俞閱看。
蔣夫子又板著臉,揚了下下巴,讓俞閱坐下去了。
俞閱可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怕夫子,雖然剛開始上課時還緊張,那不過是他太過期待了,所以才那樣。現在兩天過去了,他適應的很好。
於是就含著期待的問:“夫子,我背的可好?”沒有讀過《三字經》的時候,俞閱並沒有什麽感覺,可是這兩天學了,每背一次,心裏就感慨萬千。
難怪文人有地位,這短短的《三字經》裏,有對孩子的教育,有天文、地理、曆史、倫理和民俗民間傳說,這都納了進去,言簡意賅好上口。這還隻是蒙學,他真不知道真正的經書到底有多好了!
俞閱這一問,蔣夫子對於俞閱原本的那點好感頓時消失了個無影無蹤,覺得這孩子真是個不謙虛的,難怪上課不認真。
怎麽著也都背過了,蔣夫子覺得自己要是批評了,會對其他學生的教導不利,隻是矜持的點了點頭:“嗯,還好。背了很長時間吧?”
哪怕隻是一個很冷淡的肯定,俞閱也極為的高興,眼睛亮了起來,點著頭道:“嗯,背了很長時間!我怕背不過,這兩天除了睡覺其它時間都在背呢!”
蔣夫子淡淡點了下頭,突然頓住了,猛然轉頭:“什麽?你說背了兩天就背過了?”
俞閱不知道蔣夫子的反應怎麽這麽大,隻是點了點頭。
蔣夫子吃驚的微微張開了嘴,一千三百二十六個字隻背了兩天?!那一天豈不是要背六百六十三個字?!
教學這麽多年來,蔣夫子還是第一次見到過這麽厲害的學生!
“你真的兩天之內就將《三字經》背過了?!”蔣夫子迫不及待的問。
有時候人要隨著時間的推移才能慢慢的知道書裏的意思,俞閱現在就是這種情況,夫子讓他換了班,從教《大學》《中庸》的丙丙班換到了教《論語》的丙乙班。
《論語》字數要多一點,背起來就慢了,不過一月還是將《論語》背過了,至於集解裏的東西,還是要背的。
聽說俞閱又換到了丙乙班,苗盛與韋琢都十分吃驚,問了他的情況,知道他每天亮就起,天黑才睡,也不午睡,把覺都放到了晚上,連上茅廁都在想著書背。
這讓兩人心下升起了佩服。
回了家兩人就把這事給他們家裏人說了,苗老爺聽後也有些驚訝:“一個月就背過了《論語》?”真要這樣的話,那俞閱的腦子到底有多聰明?一般的孩子還不是三個月?
“是呀,俞閱可努力了,他走在路上的時候都在背,……”後邊苗盛吧啦吧啦說了很多,韋秀才一聽,心下一動,覺得他可以把兩人調到一個屋子裏去,這樣也能相互受點影響。
那邊韋秀才也起了這樣的心思,第二天都先後找到了學堂裏去。
白夫子一點,有些詫異,還是答應了。
於是,俞閱就和苗盛韋琢成了朋友。
跟俞閱住在一起的好處很明顯。
苗盛跟韋琢本來打算去玩,看到俞閱在用功,不想將來被他超了,也就不出去了玩了,背書練字學習。
連學堂放假的時候他們都在家裏學習,家裏明顯能感覺到他們學習起來更認真了,也不成天想著玩了,一下子像是長大了一些。
這讓苗夫人很是高興,對著苗老爺說:“哎呀,我覺得這錢花的值,不是誰都能讓盛兒努力起來的。”
苗老爺跟著點頭,若是那個俞閱沒有異心,倒是兒子很好的一個朋友了。
苗夫人開心,轉身進屋時就說:“我看我還有一些不用的春衣和舊夏衣,拿去給他也好。”
“那你給我,我明天帶去交給俞老二,省得俞閱多跑一趟。”苗老爺偏過了頭對著苗夫人說。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俞父收到了一包舊衣服,心下驚喜,連忙對著苗老爺道謝,笑的很開心。
天氣熱了現在穿薄一點也沒事了,隻是家裏的那位因為冬天有舊衣服可穿,也枉想著春天有時也有舊衣服可穿,而不是補了再補的補丁衣。
那意思,是讓鐵豆再去人家家裏要呢。
第一次人家給那是人家心好,再去要就不些不知足了,反正冬天都過去了,後邊的日子好說,俞父覺得這樣不好,並不同意。
韓氏說了俞父幾次,幾次都不同意,後來兩人都有些不樂意了,俞父隻好又去哄韓氏說是花點錢給她買件新衣服,被韓氏罵了一頓,說他不好好攢錢給兒子娶媳婦,淨是知道浪費!
後來也就好了,隻是俞父還是跟韓氏講了道理:“我在店裏上工,要是鐵豆去要了,萬一東家不高興了不要我了,這不是太劃不來了嘛!咱們一個月有六百大洋可拿呢!”
為了錢,韓氏不再提衣服的事了。
沒想到,竟然又有舊衣服給他家。
俞父心下感激,又有些惶恐,小心的問:“可是鐵豆向你要了,這樣的話……”
苗老爺手一擺:“沒有,就是知道你家缺我家又剛好不用,就送你了,給你,拿著!”他說著手輕輕一揚,還扔了一個東西給俞父。
俞父連忙接過,入手有些重,打開一看,吃了一驚。
裏邊放了整整的兩串錢,墜手的很,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