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弘走了,李玨派人前去送他。
在天下人看來,李玨似乎對劉弘很重視,不但在襄陽城外舉行盛大的送別儀式,更是派了一千人的軍隊從襄陽送到了上庸。
從上庸城再往西北便是武關,武關之後便算是進入了關中的範圍。
武關是關中的南大門,原本便是為了防止來自荊州的威脅。
昔日劉弘鎮守荊州與司馬顒的關係還不錯,武關守備的責任就沒那麽大了。
可現在,打自李玨取代了劉弘成為荊州的主人之後,武關的將軍們就得到了上頭的提醒,讓他們務必要小心來自荊州的威脅。
畢竟,拿下荊州的李玨可是司馬越那邊的人,而司馬越則是司馬顒的敵人。
敵人成了自己的鄰居,那自然是要小心再小心了。
不過,這樣的小心翼翼隻持續了一段時間便被廢止了。
因為郅輔出使荊州成功的消息傳來,讓武關的人大大鬆了一口氣。既然他們都肯和我們達成協議了,那麽他們應該不是我們的敵人吧。
不是敵人,那麽就不需要太過戒備。
武關的人在安逸的環境中待得太久了,卻是不想再過那種日夜防備別人,天天巡邏的生活了。他們隻想著就這麽得過且過的安逸下去,直到地老天荒——郅輔的成功無疑讓他們再次安心了。
如是到了現在,武關的守軍依舊很安逸著。他們並不認為這裏是什麽兵家必爭之地,在群山環繞之中,他們甚至認為戰爭離自己太遙遠了。
武關,在沒人關注的情況下,基本就是一個閉塞的關隘。他險要是險要,但論及其他,就實在太差了——畢竟上庸到武關這條路還是太難走了一點。
安定的生活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一切都有所規矩,一切自然看起來也就那麽無聊。
所以對於武關的人們來說,外來的一切都是一個熱鬧,一件新鮮。
當劉弘帶著李玨撥給他的三百人,連同跟隨自己一起北上的家丁族人一同走向武關的時候,武關上的守軍震驚了。小兵兵慌忙跑著,急切的想要將自己看到的情況報告給自己的將軍知曉,他們跌跌撞撞的跑著,一時間倒顯得有些慌亂。
“什麽……竟然有這麽多人跑來這裏?”留守武關的將領馬瞻瞪起了眼睛。
“你知道他們是誰嗎?”他關切的詢問道:“他們是誰,來這裏是因為什麽!?”
“這個不清楚,隻知道他們人很多。”報訊小兵被問住了,很是錯愕的搖了搖頭。
“不清楚?那還不趕快和我去問清楚!”馬瞻大聲咆哮道,他是在睡夢中被人叫醒的,沒有人惹他,但他肚子裏卻憋了一股子起床氣。他覺得很煩躁,總想找個人嗬斥一番,隻是對於朝夕和自己相對的同袍,他表示自己還是要多加忍耐的。所以他的怒火並沒有發泄出來。
帶著起床的怒火,他邁步走向城頭,來到這裏,他又得到了更新的情報:“對麵的人很多,但不是軍人,至少明白著不是,他們更像是一個家族遷徙的樣子,雖然裏麵的女眷很少。”
“是嗎?那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馬瞻聽到這樣的情況不由自主的鬆了一口氣——“不是敵人就好!”
恐懼心去,好奇心起,他也對此好奇起來。
“這個……我去問問?”他的部下尷尬的摸了摸自己的腦袋。
有什麽樣的將領就有什麽的樣的手下,馬瞻自己不耐俗物,他的手下自然也慵慵懶懶。作為守城的官兵,竟然連守城的必要的盤問都忘記了,這也真是……
馬瞻覺得自己的手下懶得有些過分了,他想大聲嗬斥他們一番,可最終他長了張嘴巴,還是什麽也沒說,因為他突然覺得自己似乎也沒有立場說他們,說道慵懶,他好像比他們過分許多。而且大家都在一起過這麽久了,太過斤斤計較也實在沒啥意思。
所以,這件事還是暫且先算了吧。
“那麽……”馬瞻微微提高了呻吟,然後輕輕的擺了擺手:“算了,這件事情還是我自己來問吧!”
“也好!”他副將點點頭,這事情也就這麽算了。
邁著大步來到關隘之上,馬瞻微微探出身子往下麵看了一眼。卻見許多人三三兩兩的端坐在這早春濕潤的泥地上,個個身著布袍,看起來沒有半點軍人的做派——他們的確不像是軍人,這一點可以確定。
那麽,問題來了,他們究竟是誰?
馬瞻疑惑著,他不想自己猜測,便探出頭來張望著城下,大聲喊道:“你們是哪裏的人?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在下劉弘,乃是前任荊州刺史,向欲從襄陽前往長安。”劉弘邁步靠近關城,在離關城大約四十丈的一箭之地停下,喊聲朝城上呐喊。
“什麽前荊州刺史劉弘?”馬瞻驟然聽聞不由得微微一愣,先是有些沒有反應過來,但很快的記憶起來:“這個劉弘不是自己原來的鄰居,現在被李玨從荊州刺史的位置上趕下去的那個嘛!他怎麽會來這裏?”馬瞻不解。
“你不應該在襄陽嗎?”馬瞻放聲詢問。
“我聽說河間王殿下現在很是危急。我自受殿下重托,得享高位,心懷感激,如今陛下有難,我又怎麽能坐視不理?我雖老朽,卻也心懷報國之念,我去長安,就是想和殿下一起共赴國難的。”劉弘高聲說道,一席話,他講得慷慨激昂。
“哎……老大人你真是……”馬瞻張了張嘴巴,真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說劉弘。現在長安的情況誰不知道,但凡有能力的人都想著盡快從長安城裏逃出來。可這個時候,偏偏他劉弘還想去長安,還說出這麽冠冕堂皇的理由:他這究竟是真傻呢?還是真傻呢……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地!
這個道理難道他不知道?馬瞻看了劉弘一眼,卻也不知道劉弘究竟是怎麽想的。
可他終究明白劉弘不可能真是一個傻子。
好吧!人家都這麽冠冕堂皇的說了,那馬瞻也隻能無可奈何的開關放行:畢竟劉弘的官銜比他高,而且劉弘並不是帶軍隊前來。
就這麽幾百近千人的規模,對於擁有數千守軍的武關來說還是有些不夠看的。
看到對方帶著這樣的隊伍,他相信劉弘是真的來投靠司馬顒的。
在天下人看來,李玨似乎對劉弘很重視,不但在襄陽城外舉行盛大的送別儀式,更是派了一千人的軍隊從襄陽送到了上庸。
從上庸城再往西北便是武關,武關之後便算是進入了關中的範圍。
武關是關中的南大門,原本便是為了防止來自荊州的威脅。
昔日劉弘鎮守荊州與司馬顒的關係還不錯,武關守備的責任就沒那麽大了。
可現在,打自李玨取代了劉弘成為荊州的主人之後,武關的將軍們就得到了上頭的提醒,讓他們務必要小心來自荊州的威脅。
畢竟,拿下荊州的李玨可是司馬越那邊的人,而司馬越則是司馬顒的敵人。
敵人成了自己的鄰居,那自然是要小心再小心了。
不過,這樣的小心翼翼隻持續了一段時間便被廢止了。
因為郅輔出使荊州成功的消息傳來,讓武關的人大大鬆了一口氣。既然他們都肯和我們達成協議了,那麽他們應該不是我們的敵人吧。
不是敵人,那麽就不需要太過戒備。
武關的人在安逸的環境中待得太久了,卻是不想再過那種日夜防備別人,天天巡邏的生活了。他們隻想著就這麽得過且過的安逸下去,直到地老天荒——郅輔的成功無疑讓他們再次安心了。
如是到了現在,武關的守軍依舊很安逸著。他們並不認為這裏是什麽兵家必爭之地,在群山環繞之中,他們甚至認為戰爭離自己太遙遠了。
武關,在沒人關注的情況下,基本就是一個閉塞的關隘。他險要是險要,但論及其他,就實在太差了——畢竟上庸到武關這條路還是太難走了一點。
安定的生活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一切都有所規矩,一切自然看起來也就那麽無聊。
所以對於武關的人們來說,外來的一切都是一個熱鬧,一件新鮮。
當劉弘帶著李玨撥給他的三百人,連同跟隨自己一起北上的家丁族人一同走向武關的時候,武關上的守軍震驚了。小兵兵慌忙跑著,急切的想要將自己看到的情況報告給自己的將軍知曉,他們跌跌撞撞的跑著,一時間倒顯得有些慌亂。
“什麽……竟然有這麽多人跑來這裏?”留守武關的將領馬瞻瞪起了眼睛。
“你知道他們是誰嗎?”他關切的詢問道:“他們是誰,來這裏是因為什麽!?”
“這個不清楚,隻知道他們人很多。”報訊小兵被問住了,很是錯愕的搖了搖頭。
“不清楚?那還不趕快和我去問清楚!”馬瞻大聲咆哮道,他是在睡夢中被人叫醒的,沒有人惹他,但他肚子裏卻憋了一股子起床氣。他覺得很煩躁,總想找個人嗬斥一番,隻是對於朝夕和自己相對的同袍,他表示自己還是要多加忍耐的。所以他的怒火並沒有發泄出來。
帶著起床的怒火,他邁步走向城頭,來到這裏,他又得到了更新的情報:“對麵的人很多,但不是軍人,至少明白著不是,他們更像是一個家族遷徙的樣子,雖然裏麵的女眷很少。”
“是嗎?那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馬瞻聽到這樣的情況不由自主的鬆了一口氣——“不是敵人就好!”
恐懼心去,好奇心起,他也對此好奇起來。
“這個……我去問問?”他的部下尷尬的摸了摸自己的腦袋。
有什麽樣的將領就有什麽的樣的手下,馬瞻自己不耐俗物,他的手下自然也慵慵懶懶。作為守城的官兵,竟然連守城的必要的盤問都忘記了,這也真是……
馬瞻覺得自己的手下懶得有些過分了,他想大聲嗬斥他們一番,可最終他長了張嘴巴,還是什麽也沒說,因為他突然覺得自己似乎也沒有立場說他們,說道慵懶,他好像比他們過分許多。而且大家都在一起過這麽久了,太過斤斤計較也實在沒啥意思。
所以,這件事還是暫且先算了吧。
“那麽……”馬瞻微微提高了呻吟,然後輕輕的擺了擺手:“算了,這件事情還是我自己來問吧!”
“也好!”他副將點點頭,這事情也就這麽算了。
邁著大步來到關隘之上,馬瞻微微探出身子往下麵看了一眼。卻見許多人三三兩兩的端坐在這早春濕潤的泥地上,個個身著布袍,看起來沒有半點軍人的做派——他們的確不像是軍人,這一點可以確定。
那麽,問題來了,他們究竟是誰?
馬瞻疑惑著,他不想自己猜測,便探出頭來張望著城下,大聲喊道:“你們是哪裏的人?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在下劉弘,乃是前任荊州刺史,向欲從襄陽前往長安。”劉弘邁步靠近關城,在離關城大約四十丈的一箭之地停下,喊聲朝城上呐喊。
“什麽前荊州刺史劉弘?”馬瞻驟然聽聞不由得微微一愣,先是有些沒有反應過來,但很快的記憶起來:“這個劉弘不是自己原來的鄰居,現在被李玨從荊州刺史的位置上趕下去的那個嘛!他怎麽會來這裏?”馬瞻不解。
“你不應該在襄陽嗎?”馬瞻放聲詢問。
“我聽說河間王殿下現在很是危急。我自受殿下重托,得享高位,心懷感激,如今陛下有難,我又怎麽能坐視不理?我雖老朽,卻也心懷報國之念,我去長安,就是想和殿下一起共赴國難的。”劉弘高聲說道,一席話,他講得慷慨激昂。
“哎……老大人你真是……”馬瞻張了張嘴巴,真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說劉弘。現在長安的情況誰不知道,但凡有能力的人都想著盡快從長安城裏逃出來。可這個時候,偏偏他劉弘還想去長安,還說出這麽冠冕堂皇的理由:他這究竟是真傻呢?還是真傻呢……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地!
這個道理難道他不知道?馬瞻看了劉弘一眼,卻也不知道劉弘究竟是怎麽想的。
可他終究明白劉弘不可能真是一個傻子。
好吧!人家都這麽冠冕堂皇的說了,那馬瞻也隻能無可奈何的開關放行:畢竟劉弘的官銜比他高,而且劉弘並不是帶軍隊前來。
就這麽幾百近千人的規模,對於擁有數千守軍的武關來說還是有些不夠看的。
看到對方帶著這樣的隊伍,他相信劉弘是真的來投靠司馬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