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正版章ec節上》…k
賀六和眼前的這位“建文帝嫡係子孫”了塵和尚以相互沉默對峙著。
良久,賀六開口:“我們先拋開你是不是皇氏宗親不談。先說說通倭的事吧。”
了塵和尚微笑:“簡單。是我指使人綁了林大晟全家,逼他從北京運火銃來江南賣給倭寇的。”
賀六以微笑對之:“你倒是供認不諱。”
了塵和尚道:“我相信錦衣衛的六爺本事不凡,早已經把這些事查清楚了。招與不招沒什麽區別。”
賀六又問:“難道你不怕死麽?”
了塵和尚笑了笑:“怕。可你不敢殺我,更不敢給我用刑。”
老胡在一旁插話道:“照你的意思,因為你自稱建文帝的嫡係子孫,我們就不敢殺或給你用刑?你也太小瞧我們錦衣衛了。且不說你是不是冒充的。即便真是建文帝的嫡係子孫又如何?這都什麽年月了?離靖難之役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六十年了!宗人府的皇親簿子上沒有你的名字,你就不是皇室宗親!你隻是一個通敵叛國的邪教神漢罷了!錦衣衛殺你這樣的人就像碾死一隻螞蟻。”
了塵和尚搖頭:“剛才賀六不是說麽?咱們要先拋開皇室宗親的事不談。你知道什麽是佛國聖水麽?”
老胡捋了捋胡須:“無非是你上哪打了些井水,哄騙那些無知百姓。你這種手段,在那些以斂財自肥的邪教裏並不新鮮。”
了塵和尚大笑:“大錯特錯!忘憂丹與佛國聖水並稱阿修羅教雙寶。其實,忘憂丹是毒藥!佛國聖水是解藥!三天之內,假如那些愚昧婦人喝不上聖水,就都會血湧入腦而亡!”
賀六道:“哦?我怎麽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真話。”
了塵和尚又是一笑:“你剛才看沒看見,這些上了年紀的婦人,臉色都是通紅通紅的?那就是服用了忘憂丹的結果!忘憂丹乃是南洋普陀草煉製的。能讓人全身的氣血上湧至腦。尋常青壯氣血上湧入腦,頂多是頭昏腦脹,並無大礙。可上了年紀的人。。。嗬,三天後你就知道她們會不會死了!”
賀六道:“按你的意思。她們隻能每隔半個月,服用一次你的聖水,才能將氣血散至全身各處?你想讓她們生,她們便能生。想讓她們死,她們就得死?”
了塵和尚道:“正是如此!這解毒的聖水,是我用一種神藥熬製而成的。隻需一小把神藥,熬上那一壇。分給她們喝了,她們就能續半個月的命。”
賀六問:“那神藥是什麽製成的,藏在哪裏,想必你是不會告訴我嘍?”
了塵和尚道:“這是自然的。我告訴了你,還怎麽要挾你?我還想全須全影的離開杭州城呢。”
老胡在一旁說:“你可知道我們錦衣衛的諸般酷刑?別說你一個白胖和尚,就連林大晟那樣鋼筋鐵骨的漢子,在我們的酷刑麵前都招了供!給你上幾樣刑,不怕你不供出解藥在哪兒。”
說完,他又轉頭問賀六:“我現在回總督衙門去,取老十二的緊箍咒?”
了塵和尚道:“我說一件事,說完你們便不敢給我用刑了!”
賀六道:“你說,我聽聽。”
了塵和尚侃侃而談:“常人都以為中原人是經脈氣血之學的老祖宗。他們不知道,我家鄉南洋的那些巫師才是這門學問的集大成者。他們將南洋巫蠱術與中原的經脈氣血之學融會貫通。我早已讓巫師在自己身上下了蠱。我如果想死,隻需暗自在腹中運氣,就能讓蠱蟲鑽心而亡!”
賀六拍了下手:“妙!最駭人的酷刑,是讓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你隨時都能讓自己死。我自然不敢給你上那些能讓人求死的酷刑。你死倒不要緊,忘憂丹的毒無人能解,那二百多老婦人要統統給你陪葬。”
了塵和尚自信滿滿的說道:“沒錯。賀六,我知道你是錦衣衛的抄家官!我告訴你,那解毒神藥就藏在這間廢棄院落之中!我跟你打個賭如何?兩天之內,你找不到那神藥!到第三天,你要將我釋放。我離開杭州後,會用飛鴿傳訊,告訴你神藥藏在何方。否則,你就等著那二百三十四個老婦人氣血上湧而死吧!”
賀六又一拍手:“太妙了!二百三十四條人命本就不是小事。更何況那些老婦人,都是杭州城內高官、富商的妻、母?你用她們的命威脅我,如果我找不到所謂神藥,就隻能就範,放掉你。”
了塵和尚笑道:“算你聰明。”
賀六道:“下麵,你是不是該說說你的身世了?”
了塵和尚給賀六講述了一個故事:一百六十三年前的一天。一個年輕的皇帝登基,一個地域廣闊的王朝交到了他手中。
他問大臣們:“如何才能讓天下長治久安?”
大臣們冷酷的回答:“廢掉您最尊重的叔叔的兵權,拿回他手裏的封地。”
為了天下蒼生,年輕的皇帝隻得抱著對叔叔的愧疚下旨,收他兵權,奪他封地。
叔叔知道自己放下兵權、封地,一定會被那些大臣們陷害至死。迫不得已,他隻得在北方起兵。
三年後,北方的軍隊攻破了南方的都城。
叔叔在皇宮放了一把大火。
他沒有燒死自己的侄兒。而是把他接到了秦淮河的渡口。
月黑風高。叔侄二人在渡口旁,有這樣一番對話。
叔叔:“你就此南去把。永遠不要再回來。那條船上裝了足夠讓你一生衣食無憂的財物。”
侄子:“四皇叔。我聽你的,永遠不再回來。”
叔叔:“我對不起你。我的父親、你的祖父死前拉著我的手,叮囑我要好好輔佐你。我卻。。。。有些事,不是我能夠左右的。”
侄子:“四皇叔,是我先對不起你。你說的對,有些事,不是我們想左右就左右得了的。”
叔叔握緊了侄子的手:“無論你到天涯海角。我們永遠都是叔侄。”
侄子坐船,從秦淮河出海,漂洋過海,到了南洋。
過了兩年。叔叔似乎有些後悔了。他想要派人去南洋,尋找自己的侄兒,確定他在那裏過的平平安安。
於是他命令一個叫鄭和的人,率領數萬水軍,數百艘碩大的戰船,浩浩蕩蕩去了南洋。一年後,鄭和沒有找到當今萬歲的侄兒。隻是帶回了一些南洋特產,還有一堆前來朝貢的南洋酋長、小國王。
叔叔心有不甘。兩年後,他命鄭和二下西洋。這次的結局,跟第一次一樣。
又數年,叔叔派遣鄭和第三次下西洋。這次的結局,還是跟前兩次一樣。
叔叔無奈,隻得給已經“自焚而死”的侄子,封了個“惠宗”的廟號。
叔叔臨死前,心中依舊懷著對侄子的愧疚。
侄子在南洋某地娶妻生子,開枝散葉。
一百五十年後,滄海桑田。
侄子的後代們,在南洋飽受當地土著欺壓。北方的故國無比強大,隨便派遣兩艘戰船,就能讓南洋的那些漢人們不再受到屈辱。可是故國沒有這麽做。
於是,侄子的後代中有一人,決定返回故國,奪回原本屬於自己先祖的皇位。
聽完這個故事,賀六笑了笑:“你說的‘叔叔’是成祖爺。‘侄子’是建文帝。而建文帝那個返回故國的子孫,就是你,了塵和尚,對麽?這可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呢。”
賀六和眼前的這位“建文帝嫡係子孫”了塵和尚以相互沉默對峙著。
良久,賀六開口:“我們先拋開你是不是皇氏宗親不談。先說說通倭的事吧。”
了塵和尚微笑:“簡單。是我指使人綁了林大晟全家,逼他從北京運火銃來江南賣給倭寇的。”
賀六以微笑對之:“你倒是供認不諱。”
了塵和尚道:“我相信錦衣衛的六爺本事不凡,早已經把這些事查清楚了。招與不招沒什麽區別。”
賀六又問:“難道你不怕死麽?”
了塵和尚笑了笑:“怕。可你不敢殺我,更不敢給我用刑。”
老胡在一旁插話道:“照你的意思,因為你自稱建文帝的嫡係子孫,我們就不敢殺或給你用刑?你也太小瞧我們錦衣衛了。且不說你是不是冒充的。即便真是建文帝的嫡係子孫又如何?這都什麽年月了?離靖難之役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六十年了!宗人府的皇親簿子上沒有你的名字,你就不是皇室宗親!你隻是一個通敵叛國的邪教神漢罷了!錦衣衛殺你這樣的人就像碾死一隻螞蟻。”
了塵和尚搖頭:“剛才賀六不是說麽?咱們要先拋開皇室宗親的事不談。你知道什麽是佛國聖水麽?”
老胡捋了捋胡須:“無非是你上哪打了些井水,哄騙那些無知百姓。你這種手段,在那些以斂財自肥的邪教裏並不新鮮。”
了塵和尚大笑:“大錯特錯!忘憂丹與佛國聖水並稱阿修羅教雙寶。其實,忘憂丹是毒藥!佛國聖水是解藥!三天之內,假如那些愚昧婦人喝不上聖水,就都會血湧入腦而亡!”
賀六道:“哦?我怎麽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真話。”
了塵和尚又是一笑:“你剛才看沒看見,這些上了年紀的婦人,臉色都是通紅通紅的?那就是服用了忘憂丹的結果!忘憂丹乃是南洋普陀草煉製的。能讓人全身的氣血上湧至腦。尋常青壯氣血上湧入腦,頂多是頭昏腦脹,並無大礙。可上了年紀的人。。。嗬,三天後你就知道她們會不會死了!”
賀六道:“按你的意思。她們隻能每隔半個月,服用一次你的聖水,才能將氣血散至全身各處?你想讓她們生,她們便能生。想讓她們死,她們就得死?”
了塵和尚道:“正是如此!這解毒的聖水,是我用一種神藥熬製而成的。隻需一小把神藥,熬上那一壇。分給她們喝了,她們就能續半個月的命。”
賀六問:“那神藥是什麽製成的,藏在哪裏,想必你是不會告訴我嘍?”
了塵和尚道:“這是自然的。我告訴了你,還怎麽要挾你?我還想全須全影的離開杭州城呢。”
老胡在一旁說:“你可知道我們錦衣衛的諸般酷刑?別說你一個白胖和尚,就連林大晟那樣鋼筋鐵骨的漢子,在我們的酷刑麵前都招了供!給你上幾樣刑,不怕你不供出解藥在哪兒。”
說完,他又轉頭問賀六:“我現在回總督衙門去,取老十二的緊箍咒?”
了塵和尚道:“我說一件事,說完你們便不敢給我用刑了!”
賀六道:“你說,我聽聽。”
了塵和尚侃侃而談:“常人都以為中原人是經脈氣血之學的老祖宗。他們不知道,我家鄉南洋的那些巫師才是這門學問的集大成者。他們將南洋巫蠱術與中原的經脈氣血之學融會貫通。我早已讓巫師在自己身上下了蠱。我如果想死,隻需暗自在腹中運氣,就能讓蠱蟲鑽心而亡!”
賀六拍了下手:“妙!最駭人的酷刑,是讓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你隨時都能讓自己死。我自然不敢給你上那些能讓人求死的酷刑。你死倒不要緊,忘憂丹的毒無人能解,那二百多老婦人要統統給你陪葬。”
了塵和尚自信滿滿的說道:“沒錯。賀六,我知道你是錦衣衛的抄家官!我告訴你,那解毒神藥就藏在這間廢棄院落之中!我跟你打個賭如何?兩天之內,你找不到那神藥!到第三天,你要將我釋放。我離開杭州後,會用飛鴿傳訊,告訴你神藥藏在何方。否則,你就等著那二百三十四個老婦人氣血上湧而死吧!”
賀六又一拍手:“太妙了!二百三十四條人命本就不是小事。更何況那些老婦人,都是杭州城內高官、富商的妻、母?你用她們的命威脅我,如果我找不到所謂神藥,就隻能就範,放掉你。”
了塵和尚笑道:“算你聰明。”
賀六道:“下麵,你是不是該說說你的身世了?”
了塵和尚給賀六講述了一個故事:一百六十三年前的一天。一個年輕的皇帝登基,一個地域廣闊的王朝交到了他手中。
他問大臣們:“如何才能讓天下長治久安?”
大臣們冷酷的回答:“廢掉您最尊重的叔叔的兵權,拿回他手裏的封地。”
為了天下蒼生,年輕的皇帝隻得抱著對叔叔的愧疚下旨,收他兵權,奪他封地。
叔叔知道自己放下兵權、封地,一定會被那些大臣們陷害至死。迫不得已,他隻得在北方起兵。
三年後,北方的軍隊攻破了南方的都城。
叔叔在皇宮放了一把大火。
他沒有燒死自己的侄兒。而是把他接到了秦淮河的渡口。
月黑風高。叔侄二人在渡口旁,有這樣一番對話。
叔叔:“你就此南去把。永遠不要再回來。那條船上裝了足夠讓你一生衣食無憂的財物。”
侄子:“四皇叔。我聽你的,永遠不再回來。”
叔叔:“我對不起你。我的父親、你的祖父死前拉著我的手,叮囑我要好好輔佐你。我卻。。。。有些事,不是我能夠左右的。”
侄子:“四皇叔,是我先對不起你。你說的對,有些事,不是我們想左右就左右得了的。”
叔叔握緊了侄子的手:“無論你到天涯海角。我們永遠都是叔侄。”
侄子坐船,從秦淮河出海,漂洋過海,到了南洋。
過了兩年。叔叔似乎有些後悔了。他想要派人去南洋,尋找自己的侄兒,確定他在那裏過的平平安安。
於是他命令一個叫鄭和的人,率領數萬水軍,數百艘碩大的戰船,浩浩蕩蕩去了南洋。一年後,鄭和沒有找到當今萬歲的侄兒。隻是帶回了一些南洋特產,還有一堆前來朝貢的南洋酋長、小國王。
叔叔心有不甘。兩年後,他命鄭和二下西洋。這次的結局,跟第一次一樣。
又數年,叔叔派遣鄭和第三次下西洋。這次的結局,還是跟前兩次一樣。
叔叔無奈,隻得給已經“自焚而死”的侄子,封了個“惠宗”的廟號。
叔叔臨死前,心中依舊懷著對侄子的愧疚。
侄子在南洋某地娶妻生子,開枝散葉。
一百五十年後,滄海桑田。
侄子的後代們,在南洋飽受當地土著欺壓。北方的故國無比強大,隨便派遣兩艘戰船,就能讓南洋的那些漢人們不再受到屈辱。可是故國沒有這麽做。
於是,侄子的後代中有一人,決定返回故國,奪回原本屬於自己先祖的皇位。
聽完這個故事,賀六笑了笑:“你說的‘叔叔’是成祖爺。‘侄子’是建文帝。而建文帝那個返回故國的子孫,就是你,了塵和尚,對麽?這可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