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慈用六枚銀針給楊煉驗了屍。
小旗趙平向賀六稟報。他們在下晌來到了宛平縣,打算在悅來客棧打個尖兒再趕路。為了防止有人給楊煉投毒,他還專門派了一個力士在廚房監視廚子做菜。
飯菜上齊後,趙平和其他五個力士坐到楊煉旁邊的一張桌子上,一直盯著。根本不可能有人找機會投毒。
趙慈收起銀針,又在楊煉身上一番摸索,找出了一個小瓷瓶。
趙慈對賀六說:“六哥,楊煉應該是自殺!”
賀六驚訝道:“自殺?何以見得?”
趙慈將那個小瓷瓶擺在桌上,說道:“這楊煉是中了鳩酒毒而死。”
老胡打岔道:“鳩酒?就是戲文裏常提到的鳩酒?”
趙慈點點頭:“鳩酒本身氣味難聞的很。不過它毒性極大,有一滴入腸,便能讓人肝腸寸斷而死。可楊煉喝的這碗粥裏,看上去倒了整整一小瓶鳩酒!那氣味就像是一碗屎!就算是個傻子也不會喝這碗粥。除非——下毒的是楊煉自己,他已經決定了去死!他不是被毒殺,而是服毒自盡。”
賀六心中暗道:楊煉太聰明了!
假如楊煉死在流徙的半途,無論是百姓、官員還是皇上,都會認為是嚴嵩父子下的毒手!
換句話說,楊煉其實是在“陷害”嚴嵩父子!
老胡在一旁道:“楊煉死了,朝廷裏恐怕要出大事兒!”
一天後,永壽宮。
呂芳走進大殿:“啟稟皇上,楊煉死了。”
嘉靖帝正在打坐,聽到這個消息,他猛然睜開了自己的雙眼:“楊煉死了?怎麽死的?”
呂芳道:“錦衣衛的賀六稟報說他是被人下毒暗害的。”
“嘭~咚~”嘉靖帝將手邊的銅磬一把摔出青紗帷帳。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血流漂杵!
嘉靖帝走到呂芳麵前,用無比憤怒的聲音喝到:“難道那些人就容不下一個忠臣麽?!”
嘉靖帝的憤怒,其實不是因為忠臣被毒殺。
上千封奏折眾口一詞的逼迫嘉靖帝殺掉楊煉。嘉靖帝奪了他的官職,廷杖流放,既是對嚴黨官員們的一種妥協,也是對楊煉的一種保護。
朕給你們麵子。罷了楊煉的官,打了他的屁股,流放他去甘肅。你們滿意了吧?別再找朕鬧了。
可楊煉被人毒殺,說明嚴黨沒有接受堂堂一國之君的妥協!
這是在明目張膽的挑戰皇帝的權威!
呂芳不敢亂說話,他跪倒在嘉靖帝的麵前,忙不迭的磕頭。
嘉靖帝冷笑一聲:“好,好的很!朕是大明的天子,想要保一個人的命,竟然還要看那些人的臉色!最後還沒保住!很好!”
對於是否除掉嚴嵩父子,嘉靖帝其實一直舉棋不定。
他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皇帝,也是一個極度自私的皇帝。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百姓在嘉靖帝眼裏隻不過是一個可多可少的數字。
隻要沒人打擾朕修仙,隻要沒人挑戰朕這個皇帝無上的權力。你們在朝廷裏愛怎麽折騰怎麽折騰。
可是楊煉的死讓嘉靖帝猛然發現,嚴嵩的權勢,已經大到足矣讓他的龍椅不穩!
楊煉之死,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嘉靖帝終於下定了決心——是時候除掉嚴嵩父子了!
嚴府。
嚴嵩正在品著一杯香茗。
嚴世藩興高采烈的走進來:“爹,大喜事!楊煉死了!被人毒死了!這王八蛋,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若讓我知道是誰下的手,我定要好好謝謝他。”
嚴嵩聞言後的反應不是高興,而是震驚,他手中的茶盅“啪嚓”一聲掉在了地上,摔的粉粉碎。
“爹,你怎麽了?”嚴世藩一頭霧水的問。
嚴嵩道:“世藩,禍事來了!現在楊煉的屍首在哪裏?”
嚴世藩道:“錦衣衛已經將他的屍首運回了他在京城的宅子裏。”
嚴嵩道:“你立刻帶刑部提牢司全部的密探去楊煉家!千萬不要讓朝中官員以祭拜他為名尋機鬧事!”
嚴世藩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個死了的人而已,父親為何要害怕?
嚴嵩怒道:“還不快去!”
楊宅。
楊煉的屍體已經盛放在了那口十二兩銀子買的柳木薄板棺裏。
楊煉的家小已經去了山東青州,無人給他發喪。
賀六跟老胡商量:“楊大人的父親楊守誠是咱們錦衣衛裏的老前輩。按照錦衣衛的輩分,我是他的同輩弟兄。我看他的喪事,就由我來辦吧。”
老胡點點頭。
二人讓人去買了些紙人紙馬,白布帶子,香燭紙錢,布置好了靈堂。
靈堂設好,整整一上晌卻無人來拜。
賀六苦笑一聲:“楊煉為官二十載,同科,同僚,共事過的上司下屬沒有五百也有三百!現在卻無人來祭奠他,一個忠臣竟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可悲,可歎!”
老胡道:“都說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今滿朝文武都認為是嚴嵩父子毒殺的楊煉。誰來祭拜楊煉,豈不就是跟閣老、小閣老公然為敵?誰會做這個出頭鳥?也隻有咱們這兩個跟嚴嵩、嚴世藩撕破臉的錦衣太保才敢發送棺材裏躺著的這個大忠臣。”
終於,門外響起了一聲通傳:“山東兵備道王世貞,前來祭奠亡靈!”
王世貞走到靈堂門前,從一名力士手裏拿了一根白布帶,拴在了自己的腰上,這叫“掛孝”。隻有死者的至親之人才會這麽做。
王世貞進到靈堂,恭恭敬敬的給楊煉上了三柱香。
賀六道:“王軍台,難為你冒著得罪閣老小閣老的風險來祭拜楊大人。”
王世貞苦笑一聲:“天地之大,已然容不下一個忠臣!得罪嚴嵩、嚴世藩?嗬,是嚴嵩、嚴世藩得罪了普天下所有心懷良知的人!”
這時,門外又響起一聲通傳:“都察院左都禦史楊茗,前來祭奠亡靈!”
楊煉的頂頭上司楊茗是個老學究。自詡朝中清流領袖。這些年,他既不投靠嚴黨,也不投靠閹黨,且跟裕王黨刻意保持著距離。因為他恪守著一條古訓:君子不黨。
他雖然不與奸佞同流合汙,卻也沒有公開與嚴嵩父子為敵的勇氣。
楊煉的死訊傳到楊茗的耳中,他突然猛醒!他對自己的夫人感歎道:“楊僉院參嚴嵩的折子裏說的太對了!自古忠奸不兩立。這麽多年,我一直在躲著嚴黨,不與他們為敵。現在想想,我真是一個膽小如鼠之輩!我不如楊僉院啊!”
老學究楊茗不再沉默!他知道,現在誰去楊煉的靈堂祭拜,誰就是嚴嵩的敵人——他現在要做嚴嵩的敵人!
跟左都禦史楊茗有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靈堂外的通傳一聲又一聲的響起:“大理寺少卿王遠玫,前來祭拜亡靈!”
“戶部雲南清吏司員外郎蔣凱,前來祭拜亡靈!”
“兵部職方司主事唐順之,前來祭拜亡靈!”
“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湯木宇,前來祭拜亡靈!”
。。。。。
朝中那些有良知的官員們,一直畏懼嚴嵩父子的權威,保持著沉默。楊煉的死,讓他們不再沉默。
因為他們知道,再沉默下去,他們終究逃不過跟楊煉一樣的結局!
高尚的憤怒在沉默之中終於爆發!
小旗趙平向賀六稟報。他們在下晌來到了宛平縣,打算在悅來客棧打個尖兒再趕路。為了防止有人給楊煉投毒,他還專門派了一個力士在廚房監視廚子做菜。
飯菜上齊後,趙平和其他五個力士坐到楊煉旁邊的一張桌子上,一直盯著。根本不可能有人找機會投毒。
趙慈收起銀針,又在楊煉身上一番摸索,找出了一個小瓷瓶。
趙慈對賀六說:“六哥,楊煉應該是自殺!”
賀六驚訝道:“自殺?何以見得?”
趙慈將那個小瓷瓶擺在桌上,說道:“這楊煉是中了鳩酒毒而死。”
老胡打岔道:“鳩酒?就是戲文裏常提到的鳩酒?”
趙慈點點頭:“鳩酒本身氣味難聞的很。不過它毒性極大,有一滴入腸,便能讓人肝腸寸斷而死。可楊煉喝的這碗粥裏,看上去倒了整整一小瓶鳩酒!那氣味就像是一碗屎!就算是個傻子也不會喝這碗粥。除非——下毒的是楊煉自己,他已經決定了去死!他不是被毒殺,而是服毒自盡。”
賀六心中暗道:楊煉太聰明了!
假如楊煉死在流徙的半途,無論是百姓、官員還是皇上,都會認為是嚴嵩父子下的毒手!
換句話說,楊煉其實是在“陷害”嚴嵩父子!
老胡在一旁道:“楊煉死了,朝廷裏恐怕要出大事兒!”
一天後,永壽宮。
呂芳走進大殿:“啟稟皇上,楊煉死了。”
嘉靖帝正在打坐,聽到這個消息,他猛然睜開了自己的雙眼:“楊煉死了?怎麽死的?”
呂芳道:“錦衣衛的賀六稟報說他是被人下毒暗害的。”
“嘭~咚~”嘉靖帝將手邊的銅磬一把摔出青紗帷帳。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血流漂杵!
嘉靖帝走到呂芳麵前,用無比憤怒的聲音喝到:“難道那些人就容不下一個忠臣麽?!”
嘉靖帝的憤怒,其實不是因為忠臣被毒殺。
上千封奏折眾口一詞的逼迫嘉靖帝殺掉楊煉。嘉靖帝奪了他的官職,廷杖流放,既是對嚴黨官員們的一種妥協,也是對楊煉的一種保護。
朕給你們麵子。罷了楊煉的官,打了他的屁股,流放他去甘肅。你們滿意了吧?別再找朕鬧了。
可楊煉被人毒殺,說明嚴黨沒有接受堂堂一國之君的妥協!
這是在明目張膽的挑戰皇帝的權威!
呂芳不敢亂說話,他跪倒在嘉靖帝的麵前,忙不迭的磕頭。
嘉靖帝冷笑一聲:“好,好的很!朕是大明的天子,想要保一個人的命,竟然還要看那些人的臉色!最後還沒保住!很好!”
對於是否除掉嚴嵩父子,嘉靖帝其實一直舉棋不定。
他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皇帝,也是一個極度自私的皇帝。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百姓在嘉靖帝眼裏隻不過是一個可多可少的數字。
隻要沒人打擾朕修仙,隻要沒人挑戰朕這個皇帝無上的權力。你們在朝廷裏愛怎麽折騰怎麽折騰。
可是楊煉的死讓嘉靖帝猛然發現,嚴嵩的權勢,已經大到足矣讓他的龍椅不穩!
楊煉之死,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嘉靖帝終於下定了決心——是時候除掉嚴嵩父子了!
嚴府。
嚴嵩正在品著一杯香茗。
嚴世藩興高采烈的走進來:“爹,大喜事!楊煉死了!被人毒死了!這王八蛋,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若讓我知道是誰下的手,我定要好好謝謝他。”
嚴嵩聞言後的反應不是高興,而是震驚,他手中的茶盅“啪嚓”一聲掉在了地上,摔的粉粉碎。
“爹,你怎麽了?”嚴世藩一頭霧水的問。
嚴嵩道:“世藩,禍事來了!現在楊煉的屍首在哪裏?”
嚴世藩道:“錦衣衛已經將他的屍首運回了他在京城的宅子裏。”
嚴嵩道:“你立刻帶刑部提牢司全部的密探去楊煉家!千萬不要讓朝中官員以祭拜他為名尋機鬧事!”
嚴世藩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個死了的人而已,父親為何要害怕?
嚴嵩怒道:“還不快去!”
楊宅。
楊煉的屍體已經盛放在了那口十二兩銀子買的柳木薄板棺裏。
楊煉的家小已經去了山東青州,無人給他發喪。
賀六跟老胡商量:“楊大人的父親楊守誠是咱們錦衣衛裏的老前輩。按照錦衣衛的輩分,我是他的同輩弟兄。我看他的喪事,就由我來辦吧。”
老胡點點頭。
二人讓人去買了些紙人紙馬,白布帶子,香燭紙錢,布置好了靈堂。
靈堂設好,整整一上晌卻無人來拜。
賀六苦笑一聲:“楊煉為官二十載,同科,同僚,共事過的上司下屬沒有五百也有三百!現在卻無人來祭奠他,一個忠臣竟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可悲,可歎!”
老胡道:“都說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今滿朝文武都認為是嚴嵩父子毒殺的楊煉。誰來祭拜楊煉,豈不就是跟閣老、小閣老公然為敵?誰會做這個出頭鳥?也隻有咱們這兩個跟嚴嵩、嚴世藩撕破臉的錦衣太保才敢發送棺材裏躺著的這個大忠臣。”
終於,門外響起了一聲通傳:“山東兵備道王世貞,前來祭奠亡靈!”
王世貞走到靈堂門前,從一名力士手裏拿了一根白布帶,拴在了自己的腰上,這叫“掛孝”。隻有死者的至親之人才會這麽做。
王世貞進到靈堂,恭恭敬敬的給楊煉上了三柱香。
賀六道:“王軍台,難為你冒著得罪閣老小閣老的風險來祭拜楊大人。”
王世貞苦笑一聲:“天地之大,已然容不下一個忠臣!得罪嚴嵩、嚴世藩?嗬,是嚴嵩、嚴世藩得罪了普天下所有心懷良知的人!”
這時,門外又響起一聲通傳:“都察院左都禦史楊茗,前來祭奠亡靈!”
楊煉的頂頭上司楊茗是個老學究。自詡朝中清流領袖。這些年,他既不投靠嚴黨,也不投靠閹黨,且跟裕王黨刻意保持著距離。因為他恪守著一條古訓:君子不黨。
他雖然不與奸佞同流合汙,卻也沒有公開與嚴嵩父子為敵的勇氣。
楊煉的死訊傳到楊茗的耳中,他突然猛醒!他對自己的夫人感歎道:“楊僉院參嚴嵩的折子裏說的太對了!自古忠奸不兩立。這麽多年,我一直在躲著嚴黨,不與他們為敵。現在想想,我真是一個膽小如鼠之輩!我不如楊僉院啊!”
老學究楊茗不再沉默!他知道,現在誰去楊煉的靈堂祭拜,誰就是嚴嵩的敵人——他現在要做嚴嵩的敵人!
跟左都禦史楊茗有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靈堂外的通傳一聲又一聲的響起:“大理寺少卿王遠玫,前來祭拜亡靈!”
“戶部雲南清吏司員外郎蔣凱,前來祭拜亡靈!”
“兵部職方司主事唐順之,前來祭拜亡靈!”
“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湯木宇,前來祭拜亡靈!”
。。。。。
朝中那些有良知的官員們,一直畏懼嚴嵩父子的權威,保持著沉默。楊煉的死,讓他們不再沉默。
因為他們知道,再沉默下去,他們終究逃不過跟楊煉一樣的結局!
高尚的憤怒在沉默之中終於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