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賀六將兩千兵士分成十隊,其中九隊在島上過篩子一樣的搜索倭寇們居住的竹屋。
賀六高聲道:“弟兄們!這島上的一針一線皆是東南百姓的民脂民膏!記住,不管是刀劍還是鍋碗瓢盆,隻要能值個幾錢銀子的,統統給我搬到福船上!”
九隊人馬分頭去搜倭寇們居住的竹屋,賀六則和李伯風親自帶領一隊,到議事廳搜尋財寶。
按照抄家的老規矩,賀六先在議事廳裏轉了一圈。這座議事廳其實並不大,長約十五丈,寬十丈。
上回在議事廳初見許海,許海一扳動太師椅的扶手,便出現了一間密室。
賀六走到那張太師椅跟前。隻見這椅子的扶手精巧無比,是兩個木楔子楔上去的,可以活動。
賀六用力一扳扶手,隻聽“轟隆”一聲,議事廳的東麵牆壁出現了一道門。
這道門似是鐵門。賀六用力一推,鐵門開了。他和李伯風進到密室內。
密室內的牆壁上,掛滿了倭刀、火銃。卻不見有什麽金銀財寶。
賀六取出地聽、壁上虎,花了整整半個時辰,聽了地皮、刮了牆皮。一寸一寸的搜索這間密室,卻是一無所獲。這密室地上和牆壁上,並無什麽藏銀的暗格。
賀六道:“看來這密室之中,的確沒有金銀。”
李伯風問:“六爺,那咱們去密室外麵搜尋?”
賀六笑了笑:“別著急啊!這牆壁上掛著的三十多口上品倭刀,都是精鋼所製,刀鞘精美。京城之中的不少武將都喜愛收藏倭刀。這些勞什子,能賣個三五千兩銀子。還有這二十幾柄弗朗機火銃,全都是銃膛裹著油的新銃,亦值個一兩千銀子。這兩樣加起來,不就是五千銀子了麽?來啊!統統搬走!”
五六個兵士進到密室,將倭刀、火銃搬出議事廳。
賀六對李伯風說:“抄家便要抄的幹幹淨淨,就像是農人秋收,既要把成捆的麥子搬回糧倉裏,亦要撿拾遺落的麥穗。金銀要全部抄走,鍋碗瓢盆、筆墨紙硯,所有能賣銀子的東西,亦不能放過。”
李伯風拱手道:“受教了,六爺。這間密室已經搜完了。咱們現在該去密室外搜尋了吧。”
賀六點點頭:“嗯,出去吧。”
賀六雙腳剛踏出密室門,便轉回頭:“等等。似乎哪兒不對,我好像聞到了。。。金銀的味道。”
李伯風一頭霧水:“六爺,這金銀還有味道,能聞出來麽?”
賀六笑道:“咱們錦衣衛內有個老前輩,胡三爺。他常說我找銀子的時候,鼻子比狗還靈!”
李伯風陪笑:“六爺真是風趣。可您不是說,這密室裏沒有任何暗格麽?倭刀和火銃也已經搬出去了,哪裏還有什麽值錢的物件?”
賀六又在密室裏轉了一圈。他環顧四周,邊走邊說:“抄家要有耐心。有時候,你覺著你抄幹淨了,其實並不幹淨。”
賀六的目光猛然停留在了門口!
他快步走到門口,仔細的打量著那扇大鐵門。
李伯風詫異:“六爺,您不會是想把這扇鐵門拆下來一並帶走吧?也對,這一扇大鐵門,總有數百斤,要是生鐵,熔了能製不少的菜刀、農具,總能值個十幾兩銀子。”
賀六卻是一笑:“不,這扇鐵門可絕不是十幾兩銀子那麽簡單!來啊!拿一柄鎬頭來!”
一名兵士拿來一柄鎬頭。賀六接過鎬頭,朝著鐵門用力一刨!
“當啷!”
這鐵門並不是渾然一體的。外麵附的竟然是一層鐵皮。鎬頭在鐵皮上拋出一個小洞。小洞裏金黃一片!
賀六指了指那小洞:“看見了沒有?這是一扇名副其實的金門!門的外麵裹著鐵皮,裏麵卻是實打實的金磚砌成!”
賀六將鎬頭遞給李伯風,說了一個字:“刨!”
李伯風往手上吐了口吐沫,揮動鎬頭狠狠砸向鐵門。
一柱香功夫後,“鐵門”外裹著的鐵皮被刨出了一個大洞。
隻見兩層鐵皮之間,嚴嚴實實的碼放著層層疊疊的金磚。
李伯風通過那個大洞,將金磚一塊又一塊的掏出,碼放在地上。他累的滿頭大汗,終於掏空了鐵皮夾層中的金磚。
這些金磚俱是一百兩一塊。一清點,共有六十塊,共計六千兩黃金,折銀六萬兩!
賀六笑罵道:“特娘的,這人啊,生來就會藏東西!許海這個海賊巨盜藏金銀的手段,不亞於那些大貪官!”
李伯風搬了六十塊金磚,累得氣喘籲籲:“六爺,今天我算是見識了您老抄家的高明手段!”
賀六道:“我這個北鎮撫使,現在還兼著查檢千戶的職位呢。抄家是我祖傳的手藝。伯風,我暫且把話放在這兒。我如今隻有一個女兒。你嫂子已然有了七個月的身孕。若這回生的還是女兒,這錦衣衛抄家官兒的手藝未免要失傳。你要願意,今後我可以把抄家的手藝傳授給你!”
賀六說這話,其實是在籠絡李伯風。
尋常店鋪裏的老板,總愛對夥計說:“我兒女不孝,這盤生意交給他們,未免要敗落。你是能幹事的人,我死之後,我這盤生意遲早要交給你打理。”
其實,這隻是老板誘使夥計拚命幹活的一個詭計。夥計再親,能親的過人家老板的親生兒女麽?
這就好比在一頭驢的腦袋頂上掛一隻蘿卜,驢為了吃到蘿卜,隻能拚命拉車往前走。
賀六這個錦衣衛北鎮撫使,現在耍的是跟尋常店鋪老板同樣的手段。他要對李伯風顯示出器重之意。這樣,李伯風今後才能死心塌地的為他賣命。
賀六認識李伯風才多少天?怎麽可能將自己吃飯的手藝教給他?貓兒把上樹的本事教給老虎,說不定哪天就會被老虎吃掉!這些年,賀六飽經風雨,他養成了一個習慣:對一個人再信任,也要有個限度。
李伯風聞言,大喜過望,連忙拱手:“多謝六爺栽培!”
賀六笑了笑:“錯,不是我栽培你,而是朝廷栽培你!”
賀六命人將六十塊金磚搬到議事廳外。他又拿出地聽,開始在大廳裏聽地皮。
賀六高聲道:“弟兄們!這島上的一針一線皆是東南百姓的民脂民膏!記住,不管是刀劍還是鍋碗瓢盆,隻要能值個幾錢銀子的,統統給我搬到福船上!”
九隊人馬分頭去搜倭寇們居住的竹屋,賀六則和李伯風親自帶領一隊,到議事廳搜尋財寶。
按照抄家的老規矩,賀六先在議事廳裏轉了一圈。這座議事廳其實並不大,長約十五丈,寬十丈。
上回在議事廳初見許海,許海一扳動太師椅的扶手,便出現了一間密室。
賀六走到那張太師椅跟前。隻見這椅子的扶手精巧無比,是兩個木楔子楔上去的,可以活動。
賀六用力一扳扶手,隻聽“轟隆”一聲,議事廳的東麵牆壁出現了一道門。
這道門似是鐵門。賀六用力一推,鐵門開了。他和李伯風進到密室內。
密室內的牆壁上,掛滿了倭刀、火銃。卻不見有什麽金銀財寶。
賀六取出地聽、壁上虎,花了整整半個時辰,聽了地皮、刮了牆皮。一寸一寸的搜索這間密室,卻是一無所獲。這密室地上和牆壁上,並無什麽藏銀的暗格。
賀六道:“看來這密室之中,的確沒有金銀。”
李伯風問:“六爺,那咱們去密室外麵搜尋?”
賀六笑了笑:“別著急啊!這牆壁上掛著的三十多口上品倭刀,都是精鋼所製,刀鞘精美。京城之中的不少武將都喜愛收藏倭刀。這些勞什子,能賣個三五千兩銀子。還有這二十幾柄弗朗機火銃,全都是銃膛裹著油的新銃,亦值個一兩千銀子。這兩樣加起來,不就是五千銀子了麽?來啊!統統搬走!”
五六個兵士進到密室,將倭刀、火銃搬出議事廳。
賀六對李伯風說:“抄家便要抄的幹幹淨淨,就像是農人秋收,既要把成捆的麥子搬回糧倉裏,亦要撿拾遺落的麥穗。金銀要全部抄走,鍋碗瓢盆、筆墨紙硯,所有能賣銀子的東西,亦不能放過。”
李伯風拱手道:“受教了,六爺。這間密室已經搜完了。咱們現在該去密室外搜尋了吧。”
賀六點點頭:“嗯,出去吧。”
賀六雙腳剛踏出密室門,便轉回頭:“等等。似乎哪兒不對,我好像聞到了。。。金銀的味道。”
李伯風一頭霧水:“六爺,這金銀還有味道,能聞出來麽?”
賀六笑道:“咱們錦衣衛內有個老前輩,胡三爺。他常說我找銀子的時候,鼻子比狗還靈!”
李伯風陪笑:“六爺真是風趣。可您不是說,這密室裏沒有任何暗格麽?倭刀和火銃也已經搬出去了,哪裏還有什麽值錢的物件?”
賀六又在密室裏轉了一圈。他環顧四周,邊走邊說:“抄家要有耐心。有時候,你覺著你抄幹淨了,其實並不幹淨。”
賀六的目光猛然停留在了門口!
他快步走到門口,仔細的打量著那扇大鐵門。
李伯風詫異:“六爺,您不會是想把這扇鐵門拆下來一並帶走吧?也對,這一扇大鐵門,總有數百斤,要是生鐵,熔了能製不少的菜刀、農具,總能值個十幾兩銀子。”
賀六卻是一笑:“不,這扇鐵門可絕不是十幾兩銀子那麽簡單!來啊!拿一柄鎬頭來!”
一名兵士拿來一柄鎬頭。賀六接過鎬頭,朝著鐵門用力一刨!
“當啷!”
這鐵門並不是渾然一體的。外麵附的竟然是一層鐵皮。鎬頭在鐵皮上拋出一個小洞。小洞裏金黃一片!
賀六指了指那小洞:“看見了沒有?這是一扇名副其實的金門!門的外麵裹著鐵皮,裏麵卻是實打實的金磚砌成!”
賀六將鎬頭遞給李伯風,說了一個字:“刨!”
李伯風往手上吐了口吐沫,揮動鎬頭狠狠砸向鐵門。
一柱香功夫後,“鐵門”外裹著的鐵皮被刨出了一個大洞。
隻見兩層鐵皮之間,嚴嚴實實的碼放著層層疊疊的金磚。
李伯風通過那個大洞,將金磚一塊又一塊的掏出,碼放在地上。他累的滿頭大汗,終於掏空了鐵皮夾層中的金磚。
這些金磚俱是一百兩一塊。一清點,共有六十塊,共計六千兩黃金,折銀六萬兩!
賀六笑罵道:“特娘的,這人啊,生來就會藏東西!許海這個海賊巨盜藏金銀的手段,不亞於那些大貪官!”
李伯風搬了六十塊金磚,累得氣喘籲籲:“六爺,今天我算是見識了您老抄家的高明手段!”
賀六道:“我這個北鎮撫使,現在還兼著查檢千戶的職位呢。抄家是我祖傳的手藝。伯風,我暫且把話放在這兒。我如今隻有一個女兒。你嫂子已然有了七個月的身孕。若這回生的還是女兒,這錦衣衛抄家官兒的手藝未免要失傳。你要願意,今後我可以把抄家的手藝傳授給你!”
賀六說這話,其實是在籠絡李伯風。
尋常店鋪裏的老板,總愛對夥計說:“我兒女不孝,這盤生意交給他們,未免要敗落。你是能幹事的人,我死之後,我這盤生意遲早要交給你打理。”
其實,這隻是老板誘使夥計拚命幹活的一個詭計。夥計再親,能親的過人家老板的親生兒女麽?
這就好比在一頭驢的腦袋頂上掛一隻蘿卜,驢為了吃到蘿卜,隻能拚命拉車往前走。
賀六這個錦衣衛北鎮撫使,現在耍的是跟尋常店鋪老板同樣的手段。他要對李伯風顯示出器重之意。這樣,李伯風今後才能死心塌地的為他賣命。
賀六認識李伯風才多少天?怎麽可能將自己吃飯的手藝教給他?貓兒把上樹的本事教給老虎,說不定哪天就會被老虎吃掉!這些年,賀六飽經風雨,他養成了一個習慣:對一個人再信任,也要有個限度。
李伯風聞言,大喜過望,連忙拱手:“多謝六爺栽培!”
賀六笑了笑:“錯,不是我栽培你,而是朝廷栽培你!”
賀六命人將六十塊金磚搬到議事廳外。他又拿出地聽,開始在大廳裏聽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