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拱手道:“剛才在內閣值房,臣聽錦衣衛的賀鎮撫使說,海瑞在上書前就買好了棺材。他明知會觸怒皇上,還敢如此大逆不道,用心何其歹毒!”
嘉靖帝又是一聲冷笑:“嗬,歹毒?歹毒在何處?言明!”
徐階深吸了一口氣。他已經下定了決心,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保住海瑞這個國士!
徐階道:“此人的目的十分明確,隻求激怒陛下,然後以死求名而已!皇上如果殺了他,就會正中他的圈套!”
四十年的官宦生涯,已讓徐階將“整人”和“保人”的手段練到了爐火純青。
嘉靖帝果然上了徐階的套。他開口言道:“他想做比幹,可惜朕不是紂王!海瑞現在何處?”
陳宏道:“啟稟皇上,東廠已經將他拘押!隻要皇上下令,奴婢定將這侮辱君父的亂臣賊子碎屍萬段!”
嘉靖帝怒道:“碎屍萬段?難道你想讓朕做紂王麽?將海瑞關到北鎮撫司詔獄去!”
海瑞關在東廠必死無疑。關到北鎮撫司詔獄,尚能存一線生機。
嘉靖帝又道:“海瑞隻是個小小的戶部主事!上折子辱罵朕,定然是有人指使!查!呂芳、陳宏、賀六,你們三個去給我查到底誰是海瑞的後台!查不出來,提頭來見!”
徐階指了指手中的“賀表”,道:“啟稟皇上,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留著不妥。臣請求將其燒掉。”
嘉靖帝陰晴不定的說道:“這是海瑞辱罵君父的證據!難道徐首輔急著要毀滅證據麽?”
徐階跪倒在地:“臣不敢!”
嘉靖帝命道:“既然你不願意讀這折子裏的內容。那就將折子給眾人傳閱吧。”
眾臣傳閱完了海瑞的《天下第一疏》,嘉靖帝問:“你們以為如何?”
徐階道:“一派胡言而已!”
眾臣紛紛點頭稱是:“對對,一派胡言。”
賀六站在大殿之中,再次想到了楊煉給他講的那個故事:滿朝文武畏懼莒君的權勢,誰也不敢指明莒君其實是一個一絲不掛光著身子的昏君!
嘉靖帝道:“那海瑞在折子裏說的有理有據,有模有樣。不像是一派胡言吧?又或許,他說的話,正是你們心中所想?”
眾臣“嘩啦啦”的齊齊跪倒。
呂芳道:“皇上禦極四十五年,開創嘉靖盛世!如今四海升平,我大明成為了古往今來第一強盛的皇朝!這全靠皇上的英明睿智、聖明決斷!故而,海瑞是一派胡言!皇上切莫為一個以死求名的小人氣壞了身子!”
徐階道:“呂公公所言極是。”
眾臣紛紛表明態度:“皇上英明睿智,是古往今來第一聖明的君主!”
賀六雖然裝著張開了嘴,卻始終沒有將“聖明”二字說出口。
他想起了自己的錦衣衛袍澤——徐七徐胖子。
徐胖子曾是錦衣衛中的第一貪吃之人。每頓飯離了肉活不了。可他年前去良鄉縣監督賑災,親眼看到了“易子而食”;親眼看著一個五歲小女娃的屍體變成了鍋裏的一堆肉後。他就改吃了素。不但吃素,還每日念佛,祈求佛祖能夠庇佑天下蒼生。
庇佑天下蒼生的,不應該是什麽虛無縹緲的西天佛祖,而應該是一國之君!
可眼前的當今皇上整日沉迷修仙問道,何曾真正庇佑過天下蒼生?聖明?如果當今皇上聖明,那三皇五帝到如今,華夏就沒出過一個昏君了!
嘉靖帝道:“還是那句話!海瑞如此膽大包天,一定是有後台的!呂芳、陳宏、賀六,你們一定要仔仔細細的給朕查!揪出後台,朕定要嚴懲!罷了,朕累了。你們都退下吧。”
呂芳拱手道:“啟稟皇上,今天是喬遷新宮的好日子。您切勿因為一個小人,擾了喬遷的雅興。”
嘉靖帝一揮袍袖:“唉。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朕已經在永壽宮住了二十年,算了,不搬了!”
殿下跪著的張居正聞言心中暗道:海瑞罵的真對啊!皇上一時興起,就讓戶部、工部籌集白銀二百萬兩、民夫六千修建萬壽宮。好容易修好,說不去住就不去住了!早知如此,還修那萬壽宮幹什麽,直接就能省下兩百萬國帑!如果內閣年前有這二百萬兩銀子應急,那場大雪災北直隸也不至於凍餓死數萬百姓!
殿中眾臣聽聞皇上不遷宮,心中的想法都跟張居正差不多。
海瑞所說:“天下官員、百姓,不值陛下久矣。”說的是事實。
眾臣退出永壽宮大殿,正要各自散朝回家。
徐階卻高喊一聲:“誰也不準走!都到西苑內閣值房去,寫辯罪折子,寫明自己跟海瑞沒有半分關係!”
一眾官員紛紛跟著徐階去了西苑值房。
賀六則趕緊找到東廠指揮使劉大,辦案犯海瑞的交接。他怕日久生變,陳宏那廝說不準會在東廠對海瑞暗下毒手。
司禮監值房。
陳宏和呂芳對坐著。
陳宏一臉陰笑:“恭喜幹爹,賀喜幹爹。咱們司禮監的機會來了!”
呂芳道:“喜從何來?”
陳宏道:“皇上讓我和幹爹查海瑞的後台。嗬,據我所知,海瑞當初是裕王的門人譚綸舉薦到浙江淳安做知縣的!他在戶部的直屬上司趙貞吉又是徐階的學生——海瑞實打實是裕王那邊的人。誰指使他上的這道折子,不就不言自明了嘛?”
呂芳驚訝道:“你的意思是。。。動裕王?”
陳宏點點頭:“幹爹,您想啊。這兩年咱們掌權之後,早就跟徐、高、張跟裕王結下了無數的梁子!真要是裕王順利繼位,咱們能有好果子吃麽?好在咱們大明朝不止皇子可以繼位。如若裕王犯下了謀反大罪,嘿嘿,咱們再擁戴一個年少懵懂的儲君。那即便皇上駕鶴西遊,咱們的榮華富貴也可以長保!”
呂芳知道,陳宏說的是事實。裕王繼位之日,便是他呂芳權位不保之時。
呂芳仔細思考一番,而後開口道:“那。。。就按你的意思去辦吧。”
呂芳忽略了一件事。當初嚴嵩父子之所以倒台,就是因為他們陷害裕王私自調兵!
嘉靖帝又是一聲冷笑:“嗬,歹毒?歹毒在何處?言明!”
徐階深吸了一口氣。他已經下定了決心,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保住海瑞這個國士!
徐階道:“此人的目的十分明確,隻求激怒陛下,然後以死求名而已!皇上如果殺了他,就會正中他的圈套!”
四十年的官宦生涯,已讓徐階將“整人”和“保人”的手段練到了爐火純青。
嘉靖帝果然上了徐階的套。他開口言道:“他想做比幹,可惜朕不是紂王!海瑞現在何處?”
陳宏道:“啟稟皇上,東廠已經將他拘押!隻要皇上下令,奴婢定將這侮辱君父的亂臣賊子碎屍萬段!”
嘉靖帝怒道:“碎屍萬段?難道你想讓朕做紂王麽?將海瑞關到北鎮撫司詔獄去!”
海瑞關在東廠必死無疑。關到北鎮撫司詔獄,尚能存一線生機。
嘉靖帝又道:“海瑞隻是個小小的戶部主事!上折子辱罵朕,定然是有人指使!查!呂芳、陳宏、賀六,你們三個去給我查到底誰是海瑞的後台!查不出來,提頭來見!”
徐階指了指手中的“賀表”,道:“啟稟皇上,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留著不妥。臣請求將其燒掉。”
嘉靖帝陰晴不定的說道:“這是海瑞辱罵君父的證據!難道徐首輔急著要毀滅證據麽?”
徐階跪倒在地:“臣不敢!”
嘉靖帝命道:“既然你不願意讀這折子裏的內容。那就將折子給眾人傳閱吧。”
眾臣傳閱完了海瑞的《天下第一疏》,嘉靖帝問:“你們以為如何?”
徐階道:“一派胡言而已!”
眾臣紛紛點頭稱是:“對對,一派胡言。”
賀六站在大殿之中,再次想到了楊煉給他講的那個故事:滿朝文武畏懼莒君的權勢,誰也不敢指明莒君其實是一個一絲不掛光著身子的昏君!
嘉靖帝道:“那海瑞在折子裏說的有理有據,有模有樣。不像是一派胡言吧?又或許,他說的話,正是你們心中所想?”
眾臣“嘩啦啦”的齊齊跪倒。
呂芳道:“皇上禦極四十五年,開創嘉靖盛世!如今四海升平,我大明成為了古往今來第一強盛的皇朝!這全靠皇上的英明睿智、聖明決斷!故而,海瑞是一派胡言!皇上切莫為一個以死求名的小人氣壞了身子!”
徐階道:“呂公公所言極是。”
眾臣紛紛表明態度:“皇上英明睿智,是古往今來第一聖明的君主!”
賀六雖然裝著張開了嘴,卻始終沒有將“聖明”二字說出口。
他想起了自己的錦衣衛袍澤——徐七徐胖子。
徐胖子曾是錦衣衛中的第一貪吃之人。每頓飯離了肉活不了。可他年前去良鄉縣監督賑災,親眼看到了“易子而食”;親眼看著一個五歲小女娃的屍體變成了鍋裏的一堆肉後。他就改吃了素。不但吃素,還每日念佛,祈求佛祖能夠庇佑天下蒼生。
庇佑天下蒼生的,不應該是什麽虛無縹緲的西天佛祖,而應該是一國之君!
可眼前的當今皇上整日沉迷修仙問道,何曾真正庇佑過天下蒼生?聖明?如果當今皇上聖明,那三皇五帝到如今,華夏就沒出過一個昏君了!
嘉靖帝道:“還是那句話!海瑞如此膽大包天,一定是有後台的!呂芳、陳宏、賀六,你們一定要仔仔細細的給朕查!揪出後台,朕定要嚴懲!罷了,朕累了。你們都退下吧。”
呂芳拱手道:“啟稟皇上,今天是喬遷新宮的好日子。您切勿因為一個小人,擾了喬遷的雅興。”
嘉靖帝一揮袍袖:“唉。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朕已經在永壽宮住了二十年,算了,不搬了!”
殿下跪著的張居正聞言心中暗道:海瑞罵的真對啊!皇上一時興起,就讓戶部、工部籌集白銀二百萬兩、民夫六千修建萬壽宮。好容易修好,說不去住就不去住了!早知如此,還修那萬壽宮幹什麽,直接就能省下兩百萬國帑!如果內閣年前有這二百萬兩銀子應急,那場大雪災北直隸也不至於凍餓死數萬百姓!
殿中眾臣聽聞皇上不遷宮,心中的想法都跟張居正差不多。
海瑞所說:“天下官員、百姓,不值陛下久矣。”說的是事實。
眾臣退出永壽宮大殿,正要各自散朝回家。
徐階卻高喊一聲:“誰也不準走!都到西苑內閣值房去,寫辯罪折子,寫明自己跟海瑞沒有半分關係!”
一眾官員紛紛跟著徐階去了西苑值房。
賀六則趕緊找到東廠指揮使劉大,辦案犯海瑞的交接。他怕日久生變,陳宏那廝說不準會在東廠對海瑞暗下毒手。
司禮監值房。
陳宏和呂芳對坐著。
陳宏一臉陰笑:“恭喜幹爹,賀喜幹爹。咱們司禮監的機會來了!”
呂芳道:“喜從何來?”
陳宏道:“皇上讓我和幹爹查海瑞的後台。嗬,據我所知,海瑞當初是裕王的門人譚綸舉薦到浙江淳安做知縣的!他在戶部的直屬上司趙貞吉又是徐階的學生——海瑞實打實是裕王那邊的人。誰指使他上的這道折子,不就不言自明了嘛?”
呂芳驚訝道:“你的意思是。。。動裕王?”
陳宏點點頭:“幹爹,您想啊。這兩年咱們掌權之後,早就跟徐、高、張跟裕王結下了無數的梁子!真要是裕王順利繼位,咱們能有好果子吃麽?好在咱們大明朝不止皇子可以繼位。如若裕王犯下了謀反大罪,嘿嘿,咱們再擁戴一個年少懵懂的儲君。那即便皇上駕鶴西遊,咱們的榮華富貴也可以長保!”
呂芳知道,陳宏說的是事實。裕王繼位之日,便是他呂芳權位不保之時。
呂芳仔細思考一番,而後開口道:“那。。。就按你的意思去辦吧。”
呂芳忽略了一件事。當初嚴嵩父子之所以倒台,就是因為他們陷害裕王私自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