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俗語:狗改不了吃屎。文雅一點的說法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海瑞的《天下第一疏》雖然罵的嘉靖帝仿佛變了一個人——也隻是仿佛而已。嘉靖帝貪財好貨的本性就像是落生時留下的胎記。怎麽可能說變就變呢?
本性這種東西,不但無法改變,而且傳代!嘉靖帝的長孫朱翊鈞年僅三歲,竟然每晚必須抱著一個五十兩的金元寶才能入睡。跟他的皇爺爺一樣,活脫脫一個小財迷。
卯時,司更小太監敲了五更鼓。
京城之中的內閣成員、六部堂官、部院大臣、五軍都督府各掌軍大帥,陸陸續續從承天門進入皇宮。今天,是嘉靖帝二十年來第一次上朝聽政!
賀六這個北鎮撫使本是正四品武官,嘉靖帝當初為顯示對他的恩寵,特加正三品武官。故而他也在上朝的官員們當中站著。
賀六聽到身旁的左軍都督府同知情真意切的對太常寺卿說:“上一回在朝會上見到皇上,還是二十年前。當時我還是個四十來歲的壯年漢子。誰能想到,再在朝會上見到皇上,已經是二十年後。林大人,你瞧,我這頭發都花白了啊!”
眾臣進到承天殿,嘉靖帝沒有穿墨色道袍,而是身穿龍袍,頭戴翼善龍冠坐在龍椅上。
徐階叩首道:“臣,內閣首輔徐階,率在京正三品以上文武官員,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少上了年紀的官員叩首時,已是老淚縱橫!他們沒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還能在朝會上一睹皇上的真容。
嘉靖帝開口道:“今天朝會的第一件事,朕要提拔一個人!眾卿,我給你們吟誦一段詩,你們猜猜這個人是誰。”
徐階拱手道:“微臣等洗耳恭聽。”
嘉靖帝言道:“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雲橫虎落陣,氣抱龍城虹!橫行萬裏外,胡雲百年窮。兵寢星芒落,戰解月輪空!”
大殿下的文官班中,個個都是兩榜進士出身,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他們自然都知道嘉靖帝說的是誰。
徐階侃侃而談:“皇上所吟誦的詩,是唐人竇威的《出塞》。其中冠軍臨瀚海,冠軍,指的是大漢冠軍侯霍去病。氣抱龍城虹,指的是霍去病引兵長驅直入,攻破匈奴聖地龍城,封狼居胥。而橫行萬裏外,則是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舅舅衛青的評價。衛青、霍去病都是漢朝的名將。而我大明名將戚繼光,則有“當世衛、霍”的雅號。臣鬥膽猜想,皇上說的那個人是戚繼光。”
嘉靖帝滿意的點點頭:“戚繼光何在?”
戚繼光如今雖無實職,卻有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的虛銜,故亦在朝會之列。
戚繼光出班跪倒:“末將在!”
嘉靖帝對新任司禮監掌印黃錦說道:“宣旨吧!”
黃錦拿出黃絹布聖旨,開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授戚繼光薊州鎮掛印總兵,總領薊州、遼東、宣府三鎮二十萬兵馬。加授太子少保銜,另加光祿大夫武散階!”
黃錦宣讀的這道聖旨,開頭不是“有上諭”,而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足矣體現出嘉靖帝對戚繼光的器重。薊州、遼東、宣府都是大明的九邊重鎮。且這三鎮最靠近京城。嘉靖帝一口氣將大明九邊中的最重要的三鎮全部交給了戚繼光,更說明他對戚繼光的信任程度。
戚繼光叩首道:“末將領旨謝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徐階帶領眾臣山呼:“吾皇聖明!”
賀六在一旁,真心替戚繼光感到高興。在賀六眼中,戚繼光是忠義雙全的英雄,當世無雙的悍將。如今能夠奔赴北方,抵禦韃靼,正所謂是猛虎出於柙,天高任鳥飛。有戚繼光在,大明邊鎮百姓再也不用受韃靼搶掠之苦了!
黃錦將黃絹聖旨遞到戚繼光手中,又拿起一本黃封子聖旨:“有上諭。升神機營掌軍輔帥傅寒淩為薊州鎮副總兵,協助戚繼光鎮守薊州;俞大猷起複廣西總兵,加授驃騎將軍散階。”
俞大猷不懂巴結上官,前一陣被呂芳尋了條罪名,革了軍職。如今嘉靖帝重新啟用俞大猷,朝臣亦是個個歡喜。
徐階心裏竟然蹦出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話:皇上這是——要學好!雖然晚了點,然而亡羊補牢,晚也不算晚!
封賞完了三位武將,黃錦又宣布了一道聖旨,一口氣罷免了兩個巡撫,三個布政使,三個按察使。這些人全部都是呂芳、陳宏的黨羽。
嘉靖帝開口言道:“諸位愛卿,有事便言。朝會奏對,就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徐階腦海中突然生出個大膽的想法。他開口道:“啟稟皇上。如今國庫空虛。太倉銀庫中,隻剩下十三萬兩壓庫銀。臣想,能否開內。。。”
徐階想說的是:能不能開內承運庫,用皇帝的私房錢填補國庫的虧空。
然而,徐階這個“內”字剛說出口,嘉靖帝就打斷了他:“唉!徐首輔不要說了!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國庫空虛至此,朕有責任哇!自今日起,朕將削減宮中開銷。”
嘉靖帝隻說削減宮中開銷,卻絕口不提內承運庫的事兒。徐階心裏“咯噔”一下,看來皇上還是不願意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用於國事。
一旁的黃錦亦蹙起了眉頭。他掌管內承運庫多年,對於皇上有多少私房銀子,他心知肚明。且不說那些價值連城的古玩玉器、稀世珍寶,單單現銀一項,便有一千三百萬兩銀子!那些銀子在內承運庫中時間太久,有些都已經受潮發了黴!
黃錦心說:皇上啊皇上,這些銀子放在內承運庫裏隻是些醃臢之物。拿出來,卻能換成糧食,賑濟大明的窮苦百姓;換成刀劍銃炮,增強我大明軍隊的實力。您老人家富有四海,要這麽多銀子幹什麽用啊!您自己也花不完啊!
嘉靖帝道:“罷了,無事就散朝吧!”
一眾官員麵麵相覷。他們是有事,可所有的事歸根結底,就倆字——銀子!皇上不肯掏銀子,他們的事兒說了也是白說!
嘉靖帝袍袖一揮:“罷了!散朝吧!”
海瑞的《天下第一疏》雖然罵的嘉靖帝仿佛變了一個人——也隻是仿佛而已。嘉靖帝貪財好貨的本性就像是落生時留下的胎記。怎麽可能說變就變呢?
本性這種東西,不但無法改變,而且傳代!嘉靖帝的長孫朱翊鈞年僅三歲,竟然每晚必須抱著一個五十兩的金元寶才能入睡。跟他的皇爺爺一樣,活脫脫一個小財迷。
卯時,司更小太監敲了五更鼓。
京城之中的內閣成員、六部堂官、部院大臣、五軍都督府各掌軍大帥,陸陸續續從承天門進入皇宮。今天,是嘉靖帝二十年來第一次上朝聽政!
賀六這個北鎮撫使本是正四品武官,嘉靖帝當初為顯示對他的恩寵,特加正三品武官。故而他也在上朝的官員們當中站著。
賀六聽到身旁的左軍都督府同知情真意切的對太常寺卿說:“上一回在朝會上見到皇上,還是二十年前。當時我還是個四十來歲的壯年漢子。誰能想到,再在朝會上見到皇上,已經是二十年後。林大人,你瞧,我這頭發都花白了啊!”
眾臣進到承天殿,嘉靖帝沒有穿墨色道袍,而是身穿龍袍,頭戴翼善龍冠坐在龍椅上。
徐階叩首道:“臣,內閣首輔徐階,率在京正三品以上文武官員,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少上了年紀的官員叩首時,已是老淚縱橫!他們沒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還能在朝會上一睹皇上的真容。
嘉靖帝開口道:“今天朝會的第一件事,朕要提拔一個人!眾卿,我給你們吟誦一段詩,你們猜猜這個人是誰。”
徐階拱手道:“微臣等洗耳恭聽。”
嘉靖帝言道:“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雲橫虎落陣,氣抱龍城虹!橫行萬裏外,胡雲百年窮。兵寢星芒落,戰解月輪空!”
大殿下的文官班中,個個都是兩榜進士出身,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他們自然都知道嘉靖帝說的是誰。
徐階侃侃而談:“皇上所吟誦的詩,是唐人竇威的《出塞》。其中冠軍臨瀚海,冠軍,指的是大漢冠軍侯霍去病。氣抱龍城虹,指的是霍去病引兵長驅直入,攻破匈奴聖地龍城,封狼居胥。而橫行萬裏外,則是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舅舅衛青的評價。衛青、霍去病都是漢朝的名將。而我大明名將戚繼光,則有“當世衛、霍”的雅號。臣鬥膽猜想,皇上說的那個人是戚繼光。”
嘉靖帝滿意的點點頭:“戚繼光何在?”
戚繼光如今雖無實職,卻有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的虛銜,故亦在朝會之列。
戚繼光出班跪倒:“末將在!”
嘉靖帝對新任司禮監掌印黃錦說道:“宣旨吧!”
黃錦拿出黃絹布聖旨,開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授戚繼光薊州鎮掛印總兵,總領薊州、遼東、宣府三鎮二十萬兵馬。加授太子少保銜,另加光祿大夫武散階!”
黃錦宣讀的這道聖旨,開頭不是“有上諭”,而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足矣體現出嘉靖帝對戚繼光的器重。薊州、遼東、宣府都是大明的九邊重鎮。且這三鎮最靠近京城。嘉靖帝一口氣將大明九邊中的最重要的三鎮全部交給了戚繼光,更說明他對戚繼光的信任程度。
戚繼光叩首道:“末將領旨謝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徐階帶領眾臣山呼:“吾皇聖明!”
賀六在一旁,真心替戚繼光感到高興。在賀六眼中,戚繼光是忠義雙全的英雄,當世無雙的悍將。如今能夠奔赴北方,抵禦韃靼,正所謂是猛虎出於柙,天高任鳥飛。有戚繼光在,大明邊鎮百姓再也不用受韃靼搶掠之苦了!
黃錦將黃絹聖旨遞到戚繼光手中,又拿起一本黃封子聖旨:“有上諭。升神機營掌軍輔帥傅寒淩為薊州鎮副總兵,協助戚繼光鎮守薊州;俞大猷起複廣西總兵,加授驃騎將軍散階。”
俞大猷不懂巴結上官,前一陣被呂芳尋了條罪名,革了軍職。如今嘉靖帝重新啟用俞大猷,朝臣亦是個個歡喜。
徐階心裏竟然蹦出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話:皇上這是——要學好!雖然晚了點,然而亡羊補牢,晚也不算晚!
封賞完了三位武將,黃錦又宣布了一道聖旨,一口氣罷免了兩個巡撫,三個布政使,三個按察使。這些人全部都是呂芳、陳宏的黨羽。
嘉靖帝開口言道:“諸位愛卿,有事便言。朝會奏對,就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徐階腦海中突然生出個大膽的想法。他開口道:“啟稟皇上。如今國庫空虛。太倉銀庫中,隻剩下十三萬兩壓庫銀。臣想,能否開內。。。”
徐階想說的是:能不能開內承運庫,用皇帝的私房錢填補國庫的虧空。
然而,徐階這個“內”字剛說出口,嘉靖帝就打斷了他:“唉!徐首輔不要說了!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國庫空虛至此,朕有責任哇!自今日起,朕將削減宮中開銷。”
嘉靖帝隻說削減宮中開銷,卻絕口不提內承運庫的事兒。徐階心裏“咯噔”一下,看來皇上還是不願意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用於國事。
一旁的黃錦亦蹙起了眉頭。他掌管內承運庫多年,對於皇上有多少私房銀子,他心知肚明。且不說那些價值連城的古玩玉器、稀世珍寶,單單現銀一項,便有一千三百萬兩銀子!那些銀子在內承運庫中時間太久,有些都已經受潮發了黴!
黃錦心說:皇上啊皇上,這些銀子放在內承運庫裏隻是些醃臢之物。拿出來,卻能換成糧食,賑濟大明的窮苦百姓;換成刀劍銃炮,增強我大明軍隊的實力。您老人家富有四海,要這麽多銀子幹什麽用啊!您自己也花不完啊!
嘉靖帝道:“罷了,無事就散朝吧!”
一眾官員麵麵相覷。他們是有事,可所有的事歸根結底,就倆字——銀子!皇上不肯掏銀子,他們的事兒說了也是白說!
嘉靖帝袍袖一揮:“罷了!散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