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六陪著戚繼光視察完了長城防務。戚繼光盛情邀請賀六到他的後帳用晚飯。
在戚繼光的後帳中,賀六見到了戚夫人。
戚夫人穿著一身粗布棉袍,正在後帳裏擀麵皮。賀六遠遠望去,心忖: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個普通的農家婦呢。誰能想到,眼前這個農家婦是大明的一品威烈夫人,先帝還禦賜過她繡春刀?
戚夫人見來了客人,用一塊破布擦了擦手上的麵,來到賀六麵前,行了個萬福禮,道:“見過賀六爺。”
賀六連忙道:“戚夫人的禮我可承受不起!”
戚繼光在一旁問:“咱們晚上吃什麽?”
戚夫人答道:“吃麵片兒。六爺來了,我去加幾個菜。”
戚繼光點頭道:“倉房裏還有一壇子杏花村,是楊博老部堂去年巡邊時送給我的。你去拿來,晚上我跟賀六爺喝兩杯。”
戚夫人走後,賀六問戚繼光:“你膽子怎麽突然大了起來?敢像使喚丫頭一樣使喚戚夫人了?”
戚繼光笑了笑:“她是個好女人,除了在內室之中脾氣大,在人前一向還是很給我麵子的。”
戚夫人準備在桌上擺好了晚飯後,道:“六爺,你跟元敬好好喝兩杯。我先告退。”
賀六連忙挽留:“戚夫人一起用吧。”
戚夫人搖搖頭:“女人是上不得台麵的。”說完她端著一碗麵片兒,回了自己的房間。
賀六問戚繼光:“戚祚國、戚安國、戚昌國、戚報國、戚興國五位公子,現被戚帥安置在何處?”
戚繼光道:“都在老家山東登州呢。蒙祖蔭獲得武職不算本事!我打算讓他們走武舉這條路從軍。”
賀六感慨道:“十七年前,你以登州衛世襲指揮僉事的身份,跟一群白衣舉子一同赴京考武舉。恰逢庚戍之變,俺答汗兵臨京城之下。你主動請求上城頭與韃靼血戰。那時你還不算他的對手。誰能想到,十七年後,當年的那個德勝門城頭的小將戚繼光,如今已是掌薊、遼、宣三鎮二十萬大軍的大帥爺、俺答汗最強大的對手。”
戚繼光苦笑一聲:“六爺真以為薊、遼、宣有二十萬大軍?”
賀六聞言愕然:“兵部的《天下兵馬冊》裏,寫著薊、遼、宣有二十萬邊軍啊!”
戚繼光道:“六爺,實話告訴你吧,二十萬大軍隻是名冊上的數字。我手裏,隻有十一萬兵馬。其中薊鎮兵五萬,遼東兵三萬,宣府兵三萬。”
賀六大駭:“戚大帥難道是在吃空餉?”
戚繼光點點頭:“沒錯。戚某人的確是在吃空餉。隻不過,所有的空餉沒有落到我戚繼光自己的腰包。六爺有所不知,兵部的邊軍單兵供給銀,一百多年來都沒有變過。一百年前,三錢銀子能打一口軍刀。現在呢?起碼四兩銀子。一個邊軍普通兵士,從鴛鴦戰袍、戰笠、腰刀、長槍。。。再加上吃喝拉撒,每年需要三十兩銀子以上。兵部卻隻撥給每人每年十三兩六錢銀子。我還要打製戰車、給弟兄們裝配新式火器。裏裏外外,都是要銀子的!”
戚繼光訴了一陣苦,又道:“好在九邊將領吃空餉已是見怪不怪的事兒。我接任的時候,兵部名冊上寫著三鎮兵馬二十萬。我正好將錯就錯,每年從朝廷領二十萬人的軍餉,以兩個兵士的軍餉,養一個兵士。打了這麽多年仗,我有一個心得。打仗打仗,歸根結底,打的就是銀子。”
賀六感慨道:“都以為戚將軍是縱橫沙場的英雄。誰能想到,戰場上的大英雄私下裏還需要處理這麽多亂七八糟的事情。”
戚繼光道:“沒有辦法啊。誰讓我是掌薊、遼、宣三鎮的掛印大帥呢?每天眼睛一睜,十一萬弟兄的吃喝拉撒睡,全要我去想辦法。一邊要讓弟兄們有充足的供給,一邊還要防著韃靼人。好在我的上司,薊遼總督王崇古大人是個通情理的人,從不在空額的事兒上找我的麻煩。”
二人有一搭無一搭的聊著天。李黑九突然推門進來。
李黑九朝著賀六一拱手:“六爺,那三個人果然有問題。我帶著幾個弟兄跟著他們進了薊州城,他們竟直接轉頭,對我說要見錦衣衛的賀六爺!”
賀六奇道:“什麽?難道說這三個韃靼人的探子想要學把漢那吉,投降朝廷?”
李黑九搖頭:“六爺,他們好像還真不是韃靼探子!而是東廠派駐薊州二十多年的番役!”
賀六起身,對戚繼光道:“戚帥,這頓飯我是無福消受了。我去會會那三個人去。”
賀六跟著李黑九,來到薊州城的一個小院裏。小院當中,站著五名錦衣力士,還有上晌在長城根兒下麵瞎溜達的那三個“遊民”。
年長的遊民見到賀六,叩拜道:“屬下東緝事廠正七品番役林大柱,見過錦衣衛六爺!這兩個是我的弟弟林二柱、林三柱,他們都是東廠的正九品役丁。”
賀六道:“你們是東廠的人啊。我聽李黑九說,你們要投靠我?”
林大柱拱手道:“是,六爺。我們三個是被東廠遺忘了的人!自嘉靖二十五年,時任東廠督公呂芳將我們派到薊州來,我們已經整整二十一年沒回過京城了!”
賀六驚訝:“錦衣衛和東廠,都有對內監察百官、對外刺探敵國軍情兩個職責。像你們這種駐紮邊鎮刺探草原蠻族軍情的東廠番役,據我所知應該是在邊鎮待三年便升一級,調回京城。”
林大柱苦笑道:“當初我們弟兄三個,因為一些小事,惹了督公呂芳不快。他借口讓我們來薊州打探韃靼軍情,實際上是將我們發配到了邊關險地!二十一年來,東廠沒有給我們發過一兩銀子的餉錢。不怕您笑話,我們在薊州隻得以賣豆腐為生!後來呂芳倒了,我們聽說陳宏、黃錦、劉大三位督公前後掌過東廠,可他們從未派人來找過我們。想來,呂芳早就已經將我們弟兄三人在東廠的名冊上除名了!”
在戚繼光的後帳中,賀六見到了戚夫人。
戚夫人穿著一身粗布棉袍,正在後帳裏擀麵皮。賀六遠遠望去,心忖: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個普通的農家婦呢。誰能想到,眼前這個農家婦是大明的一品威烈夫人,先帝還禦賜過她繡春刀?
戚夫人見來了客人,用一塊破布擦了擦手上的麵,來到賀六麵前,行了個萬福禮,道:“見過賀六爺。”
賀六連忙道:“戚夫人的禮我可承受不起!”
戚繼光在一旁問:“咱們晚上吃什麽?”
戚夫人答道:“吃麵片兒。六爺來了,我去加幾個菜。”
戚繼光點頭道:“倉房裏還有一壇子杏花村,是楊博老部堂去年巡邊時送給我的。你去拿來,晚上我跟賀六爺喝兩杯。”
戚夫人走後,賀六問戚繼光:“你膽子怎麽突然大了起來?敢像使喚丫頭一樣使喚戚夫人了?”
戚繼光笑了笑:“她是個好女人,除了在內室之中脾氣大,在人前一向還是很給我麵子的。”
戚夫人準備在桌上擺好了晚飯後,道:“六爺,你跟元敬好好喝兩杯。我先告退。”
賀六連忙挽留:“戚夫人一起用吧。”
戚夫人搖搖頭:“女人是上不得台麵的。”說完她端著一碗麵片兒,回了自己的房間。
賀六問戚繼光:“戚祚國、戚安國、戚昌國、戚報國、戚興國五位公子,現被戚帥安置在何處?”
戚繼光道:“都在老家山東登州呢。蒙祖蔭獲得武職不算本事!我打算讓他們走武舉這條路從軍。”
賀六感慨道:“十七年前,你以登州衛世襲指揮僉事的身份,跟一群白衣舉子一同赴京考武舉。恰逢庚戍之變,俺答汗兵臨京城之下。你主動請求上城頭與韃靼血戰。那時你還不算他的對手。誰能想到,十七年後,當年的那個德勝門城頭的小將戚繼光,如今已是掌薊、遼、宣三鎮二十萬大軍的大帥爺、俺答汗最強大的對手。”
戚繼光苦笑一聲:“六爺真以為薊、遼、宣有二十萬大軍?”
賀六聞言愕然:“兵部的《天下兵馬冊》裏,寫著薊、遼、宣有二十萬邊軍啊!”
戚繼光道:“六爺,實話告訴你吧,二十萬大軍隻是名冊上的數字。我手裏,隻有十一萬兵馬。其中薊鎮兵五萬,遼東兵三萬,宣府兵三萬。”
賀六大駭:“戚大帥難道是在吃空餉?”
戚繼光點點頭:“沒錯。戚某人的確是在吃空餉。隻不過,所有的空餉沒有落到我戚繼光自己的腰包。六爺有所不知,兵部的邊軍單兵供給銀,一百多年來都沒有變過。一百年前,三錢銀子能打一口軍刀。現在呢?起碼四兩銀子。一個邊軍普通兵士,從鴛鴦戰袍、戰笠、腰刀、長槍。。。再加上吃喝拉撒,每年需要三十兩銀子以上。兵部卻隻撥給每人每年十三兩六錢銀子。我還要打製戰車、給弟兄們裝配新式火器。裏裏外外,都是要銀子的!”
戚繼光訴了一陣苦,又道:“好在九邊將領吃空餉已是見怪不怪的事兒。我接任的時候,兵部名冊上寫著三鎮兵馬二十萬。我正好將錯就錯,每年從朝廷領二十萬人的軍餉,以兩個兵士的軍餉,養一個兵士。打了這麽多年仗,我有一個心得。打仗打仗,歸根結底,打的就是銀子。”
賀六感慨道:“都以為戚將軍是縱橫沙場的英雄。誰能想到,戰場上的大英雄私下裏還需要處理這麽多亂七八糟的事情。”
戚繼光道:“沒有辦法啊。誰讓我是掌薊、遼、宣三鎮的掛印大帥呢?每天眼睛一睜,十一萬弟兄的吃喝拉撒睡,全要我去想辦法。一邊要讓弟兄們有充足的供給,一邊還要防著韃靼人。好在我的上司,薊遼總督王崇古大人是個通情理的人,從不在空額的事兒上找我的麻煩。”
二人有一搭無一搭的聊著天。李黑九突然推門進來。
李黑九朝著賀六一拱手:“六爺,那三個人果然有問題。我帶著幾個弟兄跟著他們進了薊州城,他們竟直接轉頭,對我說要見錦衣衛的賀六爺!”
賀六奇道:“什麽?難道說這三個韃靼人的探子想要學把漢那吉,投降朝廷?”
李黑九搖頭:“六爺,他們好像還真不是韃靼探子!而是東廠派駐薊州二十多年的番役!”
賀六起身,對戚繼光道:“戚帥,這頓飯我是無福消受了。我去會會那三個人去。”
賀六跟著李黑九,來到薊州城的一個小院裏。小院當中,站著五名錦衣力士,還有上晌在長城根兒下麵瞎溜達的那三個“遊民”。
年長的遊民見到賀六,叩拜道:“屬下東緝事廠正七品番役林大柱,見過錦衣衛六爺!這兩個是我的弟弟林二柱、林三柱,他們都是東廠的正九品役丁。”
賀六道:“你們是東廠的人啊。我聽李黑九說,你們要投靠我?”
林大柱拱手道:“是,六爺。我們三個是被東廠遺忘了的人!自嘉靖二十五年,時任東廠督公呂芳將我們派到薊州來,我們已經整整二十一年沒回過京城了!”
賀六驚訝:“錦衣衛和東廠,都有對內監察百官、對外刺探敵國軍情兩個職責。像你們這種駐紮邊鎮刺探草原蠻族軍情的東廠番役,據我所知應該是在邊鎮待三年便升一級,調回京城。”
林大柱苦笑道:“當初我們弟兄三個,因為一些小事,惹了督公呂芳不快。他借口讓我們來薊州打探韃靼軍情,實際上是將我們發配到了邊關險地!二十一年來,東廠沒有給我們發過一兩銀子的餉錢。不怕您笑話,我們在薊州隻得以賣豆腐為生!後來呂芳倒了,我們聽說陳宏、黃錦、劉大三位督公前後掌過東廠,可他們從未派人來找過我們。想來,呂芳早就已經將我們弟兄三人在東廠的名冊上除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