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第十三卷《恩科舞弊案》)
入夜,高拱府邸。
高拱和朱希孝坐在後院涼亭之中。二人邊喝酒邊聊。
高拱喝了口酒道:“嗬,張居正最近一連給皇上遞了幾道折子。說來說去就兩個字‘改製’。他哪裏想過,舊的製度或許迂腐、或許不合情理,卻是無數先人智慧的結晶。有時候,存在即合理!改製改製,把大明朝改的亂了套,看他怎麽收拾局麵!”
朱希孝在一旁道:“高閣老,賀六那廝似乎跟張居正走得很近啊。”
高拱點頭:“這是自然!這裏隻有你我二人。有些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告訴你吧,張居正跟李妃。。。嗬,你我心知肚明。李妃把自己親弟弟都調給了賀六差遣,張居正和賀六自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朱希孝道:“難道就任由他們內外勾結,在朝堂上胡鬧?”
高拱抿了口酒:“想要整倒一個人,先要整倒他們的後台。賀六的後台是張居正,張居正的後台又是誰呢?”
朱希孝連忙道:“你是說,李貴妃?”
高拱搖頭:“糊塗。貴妃娘娘是咱們整的倒的麽?我說的是首輔徐階。徐階明麵上在內閣整日給我和張居正活稀泥。實際上卻在暗中支持張居正!他們倆之間的那點貓膩,我怎麽會不知道?徐階那老狐狸不倒台,張居正就倒不了。張居正倒不了,賀六亦倒不了!”
朱希孝連忙道:“徐階為官數十年,門生故舊遍及天下。整倒他,似乎不容易啊。”
高拱笑道:“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什麽叫門生故舊遍及天下?嘉靖朝倒下的幾個首輔,如嚴嵩、夏言、翟鸞、張璁、楊廷和,哪個不是門生故舊遍及天下?大樹倒了,猢猻自然要散!關口在於,要給大樹安一個夠分量的罪名。”
朱希孝道:“高閣老看來是胸有成竹。”
高拱抿了口酒,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對著朱希孝一番交待。
三日後,承天殿朝會。
張居正首先言道:“啟稟皇上,俺答汗派使者來京,與戶部議定好了榷場稅的收取辦法。大明九邊加上寧遠,分設十個通關榷場。其中八個在大明境內,兩個在韃靼境內。我們這邊的榷場稅是十二取一,韃靼那邊則是十五取一。”
隆慶帝想了想,說道:“此法可行。張愛卿,你估算九邊榷場稅每年能收多少?”
張居正道:“啟稟皇上,總在百萬兩以上。每年韃靼入貢,我們回贈的五十萬兩銀子,可以從榷場稅裏出!”
隆慶帝微笑著說:“如此一看,跟俺答汗和議,真是百利而無一害!除了能節省大筆的軍費,每年通過邊關貿易,國庫還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就在此時,高拱出班奏道:“與俺答汗達成和議,全靠皇上的英明決斷,徐閣老、張閣老運籌帷幄,王崇古、戚繼光、李成梁英勇善戰!臣慚愧,當初臣還反對過跟俺答汗和議。今天看,真是大錯而特錯。”
隆慶帝有些奇怪:高拱一向跟張居正勢同水火,今天怎麽向著張居正說話了?
張居正亦有些奇怪:高拱其人,向來是知錯而不改。今天怎麽開口認錯了?
高拱又道:“啟稟皇上。新朝初立,朝廷急需大量的人才輔佐聖主。我大明曆代先皇登基,都是要開恩科取士的!臣建議皇上下旨,於今秋開恩科取士。”
隆慶帝點點頭:“開恩科是好事。徐首輔、李次輔、張愛卿,你們怎麽看?”
高拱所說,合情合理。徐階、李春芳、張居正自然同意。
隆慶帝道:“既然如此。內閣便擬旨吧,今秋開恩科!對於主考官的人選,諸位可有什麽建議?”
高拱道:“皇上初登大寶,要彰顯對天下讀書人的重視!以往的科甲主考,往往是翰林院掌院學士或國子監祭酒擔任。臣以為,此次恩科,應該由內閣首輔做主考!吏部尚書楊博老大人德高望重,應該擔任副主考。”
大明官場中人,人人樂得做科甲考官。錦衣衛中有引路師傅一說,官場之中則有座師之說。
譬如張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點他入圍金榜的考官正是時任國子監祭酒的徐階。徐階就算是張居正的老師。
官場之中,誰不想多幾個有才學的門生?有時候,門生的多寡,等於在官場中勢力的大小。
故而官場中人,每逢科甲,都擠破了腦袋爭做考官。
張居正心想,高拱今天是怎麽了?好似太陽打西邊出來。不但肯定了與韃靼人的和議,還舉薦與他不睦的徐首輔做恩科主考。
不過徐階德高望重,由他做主考是眾望所歸的事情。張居正自然不會反對高拱的提議,他說道:“啟稟皇上,臣附議。”
李春芳、陳以勤、郭樸三人亦道:“臣附議。”
隆慶帝道:“嗯,既然如此,便由徐階擔任恩科主考。楊博擔任副主考。翰林院、國子監、錦衣衛各自派人擔任閱卷官、巡考官。”
錦衣衛中人,大多是沒怎麽讀過書的老粗。曆年科舉,讓錦衣衛的人充作巡考官,無非是讓他們監督是否有舞弊情事發生。
隆慶帝聖旨已下,眾臣山呼“萬歲聖明。”
下了朝,高拱邊走邊對徐階說道:“徐首輔此次擔任主考,必能為朝廷選拔一批青年才俊。”
徐階笑道:“皇上對我信任有加。我自然不會辜負皇上的期望。隻是我本來想讓高閣老你做副主考的。怎奈你卻舉薦了楊老尚書。”
高拱道:“楊老尚書本就擔任過四次武舉的主考官,有選拔人才的經驗。這一回開恩科,他定能輔佐好徐首輔。”
徐階是混跡官場四十多年的老狐狸。他有著敏銳的直覺。他隱約感到,高拱今天這麽殷勤,似乎包藏著禍心。
入夜,高拱府邸。
高拱和朱希孝坐在後院涼亭之中。二人邊喝酒邊聊。
高拱喝了口酒道:“嗬,張居正最近一連給皇上遞了幾道折子。說來說去就兩個字‘改製’。他哪裏想過,舊的製度或許迂腐、或許不合情理,卻是無數先人智慧的結晶。有時候,存在即合理!改製改製,把大明朝改的亂了套,看他怎麽收拾局麵!”
朱希孝在一旁道:“高閣老,賀六那廝似乎跟張居正走得很近啊。”
高拱點頭:“這是自然!這裏隻有你我二人。有些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告訴你吧,張居正跟李妃。。。嗬,你我心知肚明。李妃把自己親弟弟都調給了賀六差遣,張居正和賀六自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朱希孝道:“難道就任由他們內外勾結,在朝堂上胡鬧?”
高拱抿了口酒:“想要整倒一個人,先要整倒他們的後台。賀六的後台是張居正,張居正的後台又是誰呢?”
朱希孝連忙道:“你是說,李貴妃?”
高拱搖頭:“糊塗。貴妃娘娘是咱們整的倒的麽?我說的是首輔徐階。徐階明麵上在內閣整日給我和張居正活稀泥。實際上卻在暗中支持張居正!他們倆之間的那點貓膩,我怎麽會不知道?徐階那老狐狸不倒台,張居正就倒不了。張居正倒不了,賀六亦倒不了!”
朱希孝連忙道:“徐階為官數十年,門生故舊遍及天下。整倒他,似乎不容易啊。”
高拱笑道:“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什麽叫門生故舊遍及天下?嘉靖朝倒下的幾個首輔,如嚴嵩、夏言、翟鸞、張璁、楊廷和,哪個不是門生故舊遍及天下?大樹倒了,猢猻自然要散!關口在於,要給大樹安一個夠分量的罪名。”
朱希孝道:“高閣老看來是胸有成竹。”
高拱抿了口酒,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對著朱希孝一番交待。
三日後,承天殿朝會。
張居正首先言道:“啟稟皇上,俺答汗派使者來京,與戶部議定好了榷場稅的收取辦法。大明九邊加上寧遠,分設十個通關榷場。其中八個在大明境內,兩個在韃靼境內。我們這邊的榷場稅是十二取一,韃靼那邊則是十五取一。”
隆慶帝想了想,說道:“此法可行。張愛卿,你估算九邊榷場稅每年能收多少?”
張居正道:“啟稟皇上,總在百萬兩以上。每年韃靼入貢,我們回贈的五十萬兩銀子,可以從榷場稅裏出!”
隆慶帝微笑著說:“如此一看,跟俺答汗和議,真是百利而無一害!除了能節省大筆的軍費,每年通過邊關貿易,國庫還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就在此時,高拱出班奏道:“與俺答汗達成和議,全靠皇上的英明決斷,徐閣老、張閣老運籌帷幄,王崇古、戚繼光、李成梁英勇善戰!臣慚愧,當初臣還反對過跟俺答汗和議。今天看,真是大錯而特錯。”
隆慶帝有些奇怪:高拱一向跟張居正勢同水火,今天怎麽向著張居正說話了?
張居正亦有些奇怪:高拱其人,向來是知錯而不改。今天怎麽開口認錯了?
高拱又道:“啟稟皇上。新朝初立,朝廷急需大量的人才輔佐聖主。我大明曆代先皇登基,都是要開恩科取士的!臣建議皇上下旨,於今秋開恩科取士。”
隆慶帝點點頭:“開恩科是好事。徐首輔、李次輔、張愛卿,你們怎麽看?”
高拱所說,合情合理。徐階、李春芳、張居正自然同意。
隆慶帝道:“既然如此。內閣便擬旨吧,今秋開恩科!對於主考官的人選,諸位可有什麽建議?”
高拱道:“皇上初登大寶,要彰顯對天下讀書人的重視!以往的科甲主考,往往是翰林院掌院學士或國子監祭酒擔任。臣以為,此次恩科,應該由內閣首輔做主考!吏部尚書楊博老大人德高望重,應該擔任副主考。”
大明官場中人,人人樂得做科甲考官。錦衣衛中有引路師傅一說,官場之中則有座師之說。
譬如張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點他入圍金榜的考官正是時任國子監祭酒的徐階。徐階就算是張居正的老師。
官場之中,誰不想多幾個有才學的門生?有時候,門生的多寡,等於在官場中勢力的大小。
故而官場中人,每逢科甲,都擠破了腦袋爭做考官。
張居正心想,高拱今天是怎麽了?好似太陽打西邊出來。不但肯定了與韃靼人的和議,還舉薦與他不睦的徐首輔做恩科主考。
不過徐階德高望重,由他做主考是眾望所歸的事情。張居正自然不會反對高拱的提議,他說道:“啟稟皇上,臣附議。”
李春芳、陳以勤、郭樸三人亦道:“臣附議。”
隆慶帝道:“嗯,既然如此,便由徐階擔任恩科主考。楊博擔任副主考。翰林院、國子監、錦衣衛各自派人擔任閱卷官、巡考官。”
錦衣衛中人,大多是沒怎麽讀過書的老粗。曆年科舉,讓錦衣衛的人充作巡考官,無非是讓他們監督是否有舞弊情事發生。
隆慶帝聖旨已下,眾臣山呼“萬歲聖明。”
下了朝,高拱邊走邊對徐階說道:“徐首輔此次擔任主考,必能為朝廷選拔一批青年才俊。”
徐階笑道:“皇上對我信任有加。我自然不會辜負皇上的期望。隻是我本來想讓高閣老你做副主考的。怎奈你卻舉薦了楊老尚書。”
高拱道:“楊老尚書本就擔任過四次武舉的主考官,有選拔人才的經驗。這一回開恩科,他定能輔佐好徐首輔。”
徐階是混跡官場四十多年的老狐狸。他有著敏銳的直覺。他隱約感到,高拱今天這麽殷勤,似乎包藏著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