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兵部。
戚繼光騎著快馬,來到兵部大堂前。他雙眼赤紅,左手拎著先帝禦賜的龍泉寶劍,右手提著一個包袱。
戚繼光下了馬就要往兵部大堂裏闖。
一個不識趣的親兵卻攔住了戚繼光:“你是什麽人?兵部大堂不得擅入。總要通稟一聲。”
戚繼光本來就滿腹的火氣,他一腳揣在了親兵的小腹上:“去你娘的!”
親兵挨了這一腳,直接躺倒在地。
兵部的守門千戶見狀走了過來,見是戚繼光,他連忙拱手道:“原來是戚大帥!這小子是新調來的,不識得戚大帥,還請您見諒。”
戚繼光張嘴便罵:“郭乾老兒在不在大堂裏?”
守門千戶答道:“在呢。”
戚繼光拎著劍和包袱,怒氣衝天的直接進了兵部大堂。
郭乾正在大堂上喝茶呢。見戚繼光進來了,他驚訝道:“邊軍掌軍大帥無旨不得進京。戚大帥,你怎麽來兵部了?”
戚繼光聞言,冷著個臉,一手將包袱摔到了郭乾麵前,他大喊道:“姓郭的!睜開你的狗眼看看,這就是你替我們邊軍將士采購的棉衣?你知不知道,冬至節一場大雪,光古北口長城就凍死了四十多號弟兄?”
郭乾在名義上始終是戚繼光的上司。戚繼光如此無禮,他麵有慍色:“戚繼光,有事說事。別在兵部大堂撒潑打橫!”
說完,郭乾打開了包袱。包袱裏是一件新棉衣。
郭乾問戚繼光:“這棉衣是新的啊。你看著棉布多瓷實?穿上怎麽能凍死人?”
戚繼光赤紅著雙眼,直接抽出了龍泉劍,走到了郭乾麵前。他用劍挑開了棉衣,新棉布裏裹著的稻草和破棉絮露了出來。
郭乾傻眼了:“怎麽會是這樣?”
戚繼光大怒道:“姓郭的。我知道你是個清官!應該不會跟黑心商人上下齊手,坑害我薊州鎮的將士。我隻問你,是哪個商人做的這些棉衣?告訴我名字,我特娘去砍了他!”
郭乾歎了口氣:“我的戚大帥,那個人,你砍不得!”
戚繼光是一個遇事很冷靜的人。可四十多名袍澤弟兄,沒死在韃靼人的馬刀下,卻死在自己人做的黑心棉衣裏,他心中無限的憤怒已經讓他失去了理智。
戚繼光歇斯底裏的大喊:“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自古就是這個道理!喪了良心的烏龜王八蛋造出這黑心棉衣,害死了我的袍澤,我砍了他合理合法!姓郭的,你快說,到底是誰造的這些黑心棉衣?”
郭乾歎了口氣:“唉,造這批棉衣的,是武清伯李偉啊!我的戚大帥,難道你要殺當今的國丈爺麽?”
戚繼光聞言,手中的龍泉劍“當啷”一聲從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戚繼光始終不是俞大猷那樣的莽夫。他知道,自己能夠在薊、遼、宣實行那些防禦方略,全靠著張居正的支持。而張居正的後台,又是李貴妃。。。
戚繼光近乎絕望的仰天長歎:“天啊!難道我的四十多名弟兄就白死了麽?”
郭乾拍了拍戚繼光的肩膀:“戚大帥,節哀。你要真想替死去的袍澤伸冤,隻能去找一個人。也隻有那個人,敢縷武清伯的虎須。”
戚繼光問:“誰?”
郭乾答道:“賀六。”
兵部跟錦衣衛就隔了一條大街。戚繼光出了兵部大堂,拎著包袱直接進了錦衣衛,找到了賀六。
賀六早就聽說,邵大俠最近與武清伯合作,跟兵部做了一單棉衣生意。他萬萬沒有想到,邵大俠竟如此大膽,用稻草和破棉絮糊弄邊軍的二十多萬將士!
戚繼光久經戰陣,受了重傷都不會哼一聲。可此時,他卻在賀六麵前哀嚎:“凍死的那四十多個弟兄,他們都是戚家軍義烏建軍時的老兵啊!他們隨我南征北戰,沒死在倭寇的倭刀下,沒死在韃靼人的馬刀下,卻死在了大明的國丈爺手裏!嗚嗚,他們死的冤啊!”
賀六不知道該如何安慰戚繼光。
他對戚繼光說道:“戚大帥,您是邊軍的掌軍大帥。無旨進京是犯忌諱的。這樣吧,你先回薊州鎮去。這件事,我管了!我定會讓罪魁禍首付出代價!”
送走了戚繼光,賀六拎著那件破棉衣,進了宮,找到了馮保。
馮保問:“六哥,你手裏拿著的是什麽?”
賀六將那件棉衣遞給馮保。
馮保看了看:“這是京城裏哪個乞丐穿的棉衣吧?裏麵怎麽都是破棉絮和稻草?”
賀六道:“如果我告訴你,這是今年兵部采購,送給九邊兵士過冬的新棉衣,你信麽?”
馮保聞言驚訝不已:“給九邊兵士過冬用的新棉衣?臥槽!供應棉衣的商人黑了心了吧?”
賀六道:“做這單生意的人,打的是武清伯李偉的名號。你將這件棉衣帶給李貴妃,然後告訴他,錦衣衛賀六求見。”
按照大明的宮製,武將不得擅見後妃。這是怕後妃們給皇帝帶綠帽。不過李貴妃如今執掌後宮,沒人敢在這種事兒上挑她的毛病。
半個時辰後,李貴妃在坤寧宮見了賀六。
李貴妃麵露慍色:“賀六,你說這棉衣是武清伯所製,供應給了九邊將士?武清伯是害死四十多名邊軍兵士的罪魁禍首?”
賀六搖頭:“不!李貴妃。武清伯隻是被人利用。真正的罪魁另有其人。”
李貴妃問:“真正的罪魁是誰?”
賀六道:“此人自稱什麽邵大俠。是個地痞出身的官場掮客。他利用歸醉樓,大肆為官員們行不法情事穿針引線。這一回的棉衣案,便是他蒙騙武清伯,打著武清伯的名號做下的!”
李貴妃皺了皺眉頭:“此人該死!賀六,你要徹查這件事!還武清伯一個清白。”
賀六叩首道:“臣謹遵貴妃娘娘懿旨!”
賀六主動撇清武清伯與棉衣案的關係,是為了讓李貴妃不要阻攔他整治邵大俠。
邵大俠以布衣之身,幹預朝政,已經威脅到了江山社稷的穩固。賀六已經下定了決心將他除掉。
戚繼光騎著快馬,來到兵部大堂前。他雙眼赤紅,左手拎著先帝禦賜的龍泉寶劍,右手提著一個包袱。
戚繼光下了馬就要往兵部大堂裏闖。
一個不識趣的親兵卻攔住了戚繼光:“你是什麽人?兵部大堂不得擅入。總要通稟一聲。”
戚繼光本來就滿腹的火氣,他一腳揣在了親兵的小腹上:“去你娘的!”
親兵挨了這一腳,直接躺倒在地。
兵部的守門千戶見狀走了過來,見是戚繼光,他連忙拱手道:“原來是戚大帥!這小子是新調來的,不識得戚大帥,還請您見諒。”
戚繼光張嘴便罵:“郭乾老兒在不在大堂裏?”
守門千戶答道:“在呢。”
戚繼光拎著劍和包袱,怒氣衝天的直接進了兵部大堂。
郭乾正在大堂上喝茶呢。見戚繼光進來了,他驚訝道:“邊軍掌軍大帥無旨不得進京。戚大帥,你怎麽來兵部了?”
戚繼光聞言,冷著個臉,一手將包袱摔到了郭乾麵前,他大喊道:“姓郭的!睜開你的狗眼看看,這就是你替我們邊軍將士采購的棉衣?你知不知道,冬至節一場大雪,光古北口長城就凍死了四十多號弟兄?”
郭乾在名義上始終是戚繼光的上司。戚繼光如此無禮,他麵有慍色:“戚繼光,有事說事。別在兵部大堂撒潑打橫!”
說完,郭乾打開了包袱。包袱裏是一件新棉衣。
郭乾問戚繼光:“這棉衣是新的啊。你看著棉布多瓷實?穿上怎麽能凍死人?”
戚繼光赤紅著雙眼,直接抽出了龍泉劍,走到了郭乾麵前。他用劍挑開了棉衣,新棉布裏裹著的稻草和破棉絮露了出來。
郭乾傻眼了:“怎麽會是這樣?”
戚繼光大怒道:“姓郭的。我知道你是個清官!應該不會跟黑心商人上下齊手,坑害我薊州鎮的將士。我隻問你,是哪個商人做的這些棉衣?告訴我名字,我特娘去砍了他!”
郭乾歎了口氣:“我的戚大帥,那個人,你砍不得!”
戚繼光是一個遇事很冷靜的人。可四十多名袍澤弟兄,沒死在韃靼人的馬刀下,卻死在自己人做的黑心棉衣裏,他心中無限的憤怒已經讓他失去了理智。
戚繼光歇斯底裏的大喊:“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自古就是這個道理!喪了良心的烏龜王八蛋造出這黑心棉衣,害死了我的袍澤,我砍了他合理合法!姓郭的,你快說,到底是誰造的這些黑心棉衣?”
郭乾歎了口氣:“唉,造這批棉衣的,是武清伯李偉啊!我的戚大帥,難道你要殺當今的國丈爺麽?”
戚繼光聞言,手中的龍泉劍“當啷”一聲從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戚繼光始終不是俞大猷那樣的莽夫。他知道,自己能夠在薊、遼、宣實行那些防禦方略,全靠著張居正的支持。而張居正的後台,又是李貴妃。。。
戚繼光近乎絕望的仰天長歎:“天啊!難道我的四十多名弟兄就白死了麽?”
郭乾拍了拍戚繼光的肩膀:“戚大帥,節哀。你要真想替死去的袍澤伸冤,隻能去找一個人。也隻有那個人,敢縷武清伯的虎須。”
戚繼光問:“誰?”
郭乾答道:“賀六。”
兵部跟錦衣衛就隔了一條大街。戚繼光出了兵部大堂,拎著包袱直接進了錦衣衛,找到了賀六。
賀六早就聽說,邵大俠最近與武清伯合作,跟兵部做了一單棉衣生意。他萬萬沒有想到,邵大俠竟如此大膽,用稻草和破棉絮糊弄邊軍的二十多萬將士!
戚繼光久經戰陣,受了重傷都不會哼一聲。可此時,他卻在賀六麵前哀嚎:“凍死的那四十多個弟兄,他們都是戚家軍義烏建軍時的老兵啊!他們隨我南征北戰,沒死在倭寇的倭刀下,沒死在韃靼人的馬刀下,卻死在了大明的國丈爺手裏!嗚嗚,他們死的冤啊!”
賀六不知道該如何安慰戚繼光。
他對戚繼光說道:“戚大帥,您是邊軍的掌軍大帥。無旨進京是犯忌諱的。這樣吧,你先回薊州鎮去。這件事,我管了!我定會讓罪魁禍首付出代價!”
送走了戚繼光,賀六拎著那件破棉衣,進了宮,找到了馮保。
馮保問:“六哥,你手裏拿著的是什麽?”
賀六將那件棉衣遞給馮保。
馮保看了看:“這是京城裏哪個乞丐穿的棉衣吧?裏麵怎麽都是破棉絮和稻草?”
賀六道:“如果我告訴你,這是今年兵部采購,送給九邊兵士過冬的新棉衣,你信麽?”
馮保聞言驚訝不已:“給九邊兵士過冬用的新棉衣?臥槽!供應棉衣的商人黑了心了吧?”
賀六道:“做這單生意的人,打的是武清伯李偉的名號。你將這件棉衣帶給李貴妃,然後告訴他,錦衣衛賀六求見。”
按照大明的宮製,武將不得擅見後妃。這是怕後妃們給皇帝帶綠帽。不過李貴妃如今執掌後宮,沒人敢在這種事兒上挑她的毛病。
半個時辰後,李貴妃在坤寧宮見了賀六。
李貴妃麵露慍色:“賀六,你說這棉衣是武清伯所製,供應給了九邊將士?武清伯是害死四十多名邊軍兵士的罪魁禍首?”
賀六搖頭:“不!李貴妃。武清伯隻是被人利用。真正的罪魁另有其人。”
李貴妃問:“真正的罪魁是誰?”
賀六道:“此人自稱什麽邵大俠。是個地痞出身的官場掮客。他利用歸醉樓,大肆為官員們行不法情事穿針引線。這一回的棉衣案,便是他蒙騙武清伯,打著武清伯的名號做下的!”
李貴妃皺了皺眉頭:“此人該死!賀六,你要徹查這件事!還武清伯一個清白。”
賀六叩首道:“臣謹遵貴妃娘娘懿旨!”
賀六主動撇清武清伯與棉衣案的關係,是為了讓李貴妃不要阻攔他整治邵大俠。
邵大俠以布衣之身,幹預朝政,已經威脅到了江山社稷的穩固。賀六已經下定了決心將他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