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深秋。秋風蕭瑟,黃葉隨風飄散。


    京城西郊,道路兩側的楊樹,葉子早已經落盡。道路上,鋪滿了厚厚的一層黃葉。


    一人、一馬、一仆,緩緩走在鋪滿落葉的官道上。


    騎在馬上的,是大明的太子少保,楊博!他的仆人挑著兩籮筐書,跟在馬後。


    萬曆帝賜給他的白銀萬兩,已被他捐給了京城書院之中的貧寒學子們。


    為官四十二載,卸任之時,財產僅有老馬一匹,舊書兩筐。楊博,堪稱廉吏、能臣、賢臣!


    楊博為了免去同僚相送的種種繁文縟節,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偷偷帶著仆人,騎著他的老馬出了京,直奔老家山西。


    騎在馬上的楊博,忽然想起四十二年前,他就是走這條路,上京參加會試的。


    往事如煙,伴風飄零!


    楊博,字惟約。正德初年生於山西蒲州。嘉靖八年中進士,早年隨首輔翟鑾巡視九邊,頗受翟鑾賞識。其後在兵部受到張瓚、毛伯溫兩位兵部尚書的器重。


    嘉靖二十五年,任右僉都禦史。後巡撫甘肅,興屯田、修水渠、築屯堡,使百姓安居樂業,境內肅然。


    又任兵部右侍郎,經略薊州、保定軍務。兩次擊退蒙古首領把都兒、打來孫的進宮,累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


    嘉靖三十五年,受命總督宣府、大同軍務,造偏籍、修守備,屢受嘉獎。其後調任薊遼總督,回朝再任兵部尚書。深受嘉靖帝倚重。


    隆慶帝即位,亦信任楊博有加。左遷吏部尚書。


    隆末萬初,楊博告病回鄉。萬曆二年,在家中患病去世。朝廷追贈其為太子太傅,諡號襄毅。


    楊博,堪稱一代名臣,功耀千秋,彪炳史冊!


    楊博對仆人說:“咱們山西老家是個好地方啊!清徐的醋、杏花村的酒,還有香噴噴的刀削麵。”


    仆人答道:“老爺,我長這麽大,還沒吃過咱山西老家的刀削麵呢!”


    楊博笑道:“是啊。你爹十六歲當我的書童,一路伺候我上京。四十多年了,他從未領你回過山西。你爹死了,今後你就跟著我,在山西老家呆著吧!我保你天天都能吃上香噴噴的刀削麵!”


    仆人吞了吞口水:“老爺,快別說了。都把我說餓了!”


    就在此時,前方出現了一輛馬車。


    馬車前站著一個人,正是錦衣衛北鎮撫使賀六。


    賀六拱手道:“楊老部堂,老六在此等候你好久了!咱們相識一場,你出京返鄉,我總要來給你敬一杯送行酒!”


    楊博下馬,拱手道:“老六,我為了不讓人送行,專門像做賊一樣悄悄的出了京。你怎麽知道我會走這條路離京?”


    賀六笑道:“楊老部堂怎麽忘了?我們錦衣衛是幹什麽的?天上的事兒錦衣衛知道一半兒,地上的事兒,我們全知道!”


    楊博打起了哈哈:“也對。你這個錦衣衛頭子賀瘋狗,想知道我何時離京,實在是太方便了。隨便派幾個耳目盯住我就是。”


    賀六從馬車上拿出一個酒壺,倒上兩杯酒。


    賀六雙手奉酒:“楊老部堂,此去山西,路途遙遠,您一路多加保重!”


    楊博道:“葉落歸根,幸甚至哉!我會保重的!我還要活著回老家蒲州,吃香噴噴的刀削麵呢。”


    二人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賀六又道:“大同副總兵傅寒淩是我的故交。今後楊老部堂在山西地麵有什麽事兒,可以去找他。”


    楊博笑道:“得了吧老六!這事兒可不用你操心。不是我楊博倚老賣老。別說是大同副總兵了,如今的大同總兵、大同巡撫,都是我以前下屬的下屬!我想,除了馮保,沒人敢找我老楊博的茬兒!”


    賀六道:“馮保要是敢對楊老部堂這樣的功勳老臣不利,我第一個饒不了他!我想皇上、太後、張先生亦饒不了他!”


    楊博道:“罷了,即便你送楊老頭兒我一千裏,亦是終須有一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再會,老六!”


    說完,楊博上了老馬,領著書童,緩緩向西而行。


    賀六目送著楊博蒼老的背影遠去。他自言道:“楊老部堂,一路走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鎮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胖的可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胖的可樂並收藏錦衣鎮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