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承天殿早朝。


    張居正出班道:“啟稟皇上!河南巡撫奏報,六月二十三,河南全省普降甘霖!今年河南不會再出現旱災!更不會出現秋荒!這是皇上敬天愛民的福報!”


    萬曆帝滿麵春光的說道:“不!這不是朕的功勞!張先生執掌內閣,一心為民,一飯三吐哺!是張先生的苦心,感動了上天才對!”


    群臣跪倒,齊齊高呼:“皇上聖明!張先生睿智!大明江山永固!”


    賀六雖然亦在武將班中隨聲附和,心裏卻想起了當年跟老胡學的一個詞兒:捧殺。


    群臣的馬屁拍完。張居正繼續說道:“韃靼部汗妃三娘子,派使者帶著禮物前來京城。如今俺答汗老邁。韃靼部諸事,皆為三娘子決斷。三娘子這樣做,是想跟我們大明維持和平!”


    萬曆帝道:“這是大好事!西洋傳教士利瑪竇,前一陣子教了朕一句他們那邊的名言:沒有好的戰爭,和壞的和平。既然三娘子向大明示好求和,咱們就該以禮相待。命禮部。。。”


    萬曆帝剛說完“命禮部”這三個字,便馬上改口:“啊,不知張先生是怎麽想的?”


    張居正道:“應該命禮部派出專人接待三娘子的使者!”


    萬曆帝忙不迭的點頭:“張先生說的極是!就依你的意思辦!命禮部派出專人,好生接待三娘子派來的使者!”


    張居正再道:“工部尚書潘季馴,已在山東監督完成了京杭運河山東段的疏汛工程。潘尚書說,此工程完工後,運河山東段沿岸,三十年內將再無水災之患!”


    萬曆帝一連說了三個好:“好!好!好!”


    張居正笑著說道:“潘尚書治水數十載,有大功勞於朝廷。有大恩惠於百姓。臣建議皇上,封潘尚書為太子少傅。”


    萬曆帝點點頭:“張先生說的是!潘季勳從嘉靖朝就開始治水!功勞卓著!當初張先生力薦他做工部尚書,真是睿智之舉!張先生實乃識人、用人的典範!就依張先生所言,封他為太子少傅。”


    張居正一連稟報了七八件事。件件都是好消息。自從大明開始推行新政以來,國運蒸蒸日上,處處風調雨順。今年更是如此。


    萬曆帝忽然問道:“對了張先生,您的長子張敬修,有秀才功名在身?此刻他正在湖北參加鄉試吧?”


    張居正不知道萬曆帝為何忽然問他兒子的事。他道:“啟稟皇上,是的。”


    萬曆帝道:“朕自作主張,擬了一道旨意。請張先生不要見怪!特旨:張敬修今年無論能否在湖北鄉試中舉,明年都可以參加京城會試!”


    大明有製,參加會試的學子,必須有舉人功名,或國子監監生身份。張居正身為首輔,讓兒子進國子監不過是跟下麵的人打聲招呼的事兒。可他為了避嫌,一直沒讓兒子進國子監。


    如果今年張敬修在湖北鄉試落地,憑著特旨參加明年的京城會試。那他將成為大明朝第一個參加會試的秀才!這道旨意,足矣顯示萬曆帝對張家的破格恩賞!


    張居正倒是沒有推脫,他叩首道:“臣代犬子,謝過皇上恩典。”


    萬曆帝又感慨道:“朕年幼時,有兩個伴讀。一個是賀世忠,一個是袁可立。如今,袁可立已為南京應天府府丞,賀世忠已為錦衣衛百戶。想起幼年時的君臣之誼,朕時常感慨萬千。賀六。”


    賀六出班道:“臣在!”


    萬曆帝道:“朕聽聞賀世忠月底便要完婚?”


    賀六答道:“是的皇上。犬子月底便要與國子監徐司業家的千金成親。”


    萬曆帝道:“張先生常教導朕要恭行簡約。朕就不賜給賀世忠賞金、賞銀這些俗物了!朕特賞賀世忠錦衣衛副千戶銜,權當朕給他的新婚賀禮!”


    萬曆帝說的情真意切,賀六自然不能駁了君父的麵子,他跪倒叩首道:“臣代犬子,謝皇上恩典!”


    萬曆帝再道:“馮大伴。”


    在龍椅旁侍立的馮保拱手道:“奴婢在。”


    萬曆帝道:“馮大伴自朕一落生,便伴隨在朕身邊,照顧朕的飲食起居。十七年光陰,他對朕可謂是忠心耿耿!賞馮大伴兒‘六德太監’號,以彰其功!”


    自成祖以來,得寵的太監往往能得到皇帝的“賞號”,如當年鄭和就被成祖爺賞號“三寶太監”。


    馮保感動的痛哭流涕,他跪倒道:“奴婢謝皇上恩典!”


    萬曆帝的確有著與年齡不相稱的高超手腕。他現在最恨的人,就是張居正、馮保、賀六。如今,他卻大加封賞三人。無非是在給這三人灌迷魂湯。


    下了朝,萬曆帝直奔慈寧宮給李太後請安。


    李太後道:“皇上,早朝散了?”


    萬曆帝點點頭:“散了呢,母後。”


    馮保拿起一個蘋果,削好了,放在一個玉盤中,想要奉給李太後。


    萬曆帝卻接過玉盤,親手將蘋果奉給李太後。


    李太後吃了片兒蘋果,問:“早朝都說了些什麽事?”


    萬曆帝道:“張先生上稟了政事八樁。朕都一一按照張先生的意思,下了旨意。”


    李太後滿意的點點頭:“這就對了!張先生是無雙國士。他做的決斷,一定是對的!皇上都應該讚同。”


    萬曆帝忙不迭的在李太後麵前誇讚起張居正來:“是啊母後。朕最近時常想,如果大明沒有張先生會是如何。唉,越想越害怕!要是沒有張先生,朕真不知道該如何擔起兩京一十三省的這副重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鎮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胖的可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胖的可樂並收藏錦衣鎮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