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慈寧宮。
拿了五十萬兩賄銀的馮保,向李太後建議:升張四維為內閣次輔。
馮保話音剛落,萬曆帝便來到慈寧宮給李太後問安:“鈞兒給母後請安!”
自萬曆七年的廢帝風波後,萬曆帝在李太後麵前,不再自稱為“朕”,而是自稱“鈞兒”。
李太後道:“皇上,你來的正好。哀家有兩件事,要征求你的意見。”
萬曆帝道:“母後請說。”
李太後道:“北鎮撫使李黑九告老。臨走之前,他向哀家建議,由賀世忠繼任北鎮撫使一職。”
萬曆帝心中有數。賀世忠是賀六的兒子,賀六是張居正的人,張居正又是李太後的人。李太後自然是偏向於讓賀世忠做北鎮撫使的。李太後已經打定了主意的事,即便他反對也是無用。
萬曆帝開口道:“母後,鈞兒認為,賀世忠有能力充任北鎮撫使一職。且他是鈞兒幼年時的伴讀郎。對鈞兒,對母後都是忠心的。”
李太後點點頭:“嗯,那就這麽定了。皇上一會兒回去就下旨,提升賀世忠為錦衣衛北鎮撫使。”
萬曆帝道:“是,母後。”
李太後又道:“還有一件事。內閣次輔的位子空了快兩年了。皇上覺得誰有能力充任內閣次輔一職?”
萬曆帝裝起了糊塗:“啊,鈞兒愚鈍。這等大事,還是由母後做主吧。”
其實,張鯨昨夜帶著張四維去求馮保,就是萬曆帝授意的!萬曆帝知道張四維早就想取代張居正。他將張四維視作了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
李太後麵露不悅:“皇上都二十了,在政事上,也該有自己的主見了!哀家總不能一直越俎代庖,替皇上做決斷。。。皇上覺得張四維這人如何?是否可以升任次輔,做張先生的得力助手?”
萬曆帝思索片刻後答道:“張四維曾經是高拱的門人。讓他做次輔,恐怕不妥吧?”
萬曆帝心裏想讓張四維做次輔,嘴上卻反對張四維做次輔。這看似矛盾,其實內中大有玄機。
萬曆帝早就揣度明白了李太後的心思:李太後直到今天,還視他為一個孩子。在李太後看來,孩子做出的決斷,就一定是錯的!是錯的,她這個當太後的就要反對!
李太後在萬曆帝眼裏,就像是一頭毛驢。牽著是不會走的,打著還要倒退。
所以,萬曆帝想要提拔誰,就在李太後麵前說誰的壞話。萬曆帝討厭誰,就在李太後麵前說誰的好話。
李太後這個做母親的其實很可悲。如今,她的心思已經被兒子琢磨透了。可以說,她已被自己的兒子玩弄於股掌之上。
萬曆帝話音剛落,李太後便急不可耐的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張四維以前的確是高拱的門人。可那都是十年之前的事兒了!皇上你記住,用人要不拘一格。潘季馴以前也是高拱的門人,這些年,張先生不照樣重用潘季馴麽?在用人上,皇上還是要好好跟張先生學!”
萬曆帝忙不迭的點頭:“母後教訓的事。拔擢次輔之事,鈞兒全憑母後做主。”
李太後道:“那就這樣定了吧。拔擢張四維為內閣次輔。”
萬曆帝的嘴角,浮現出一絲不易被察覺的微笑。
萬曆帝給李太後請完了安,回到永壽宮。
張鯨連忙迎上來,問道:“皇上,那事兒成了麽?”
萬曆帝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頷首。
張鯨喜不自勝:“奴婢恭喜皇上,得了一柄斬殺權奸的利劍!”
萬曆帝意味深長的說道:“嗬,斬殺權奸的利劍?其實,這柄利劍隻是想取權奸而代之,做另一個權奸吧?”
張鯨聞言色變。他越來越害怕眼前這個年輕的皇帝了!萬曆帝似乎能看透所有人的內心所想。
萬曆帝又道:“今天母後還說了一件事,讓賀世忠做北鎮撫使。”
張鯨道:“啊呀皇上,這可是大大的不妙!如今錦衣衛的南、北鎮撫使,一個是賀六的親信,一個是賀六的兒子。衛權依舊牢牢掌控在賀六手中。皇上要倒張,賀六完全有能力從中作梗!”
萬曆帝躺倒在了龍榻之上,閉著眼睛,枕著自己的雙臂說道:“嗯,賀六若想找死,朕是不會攔著他的。”
錦衣衛衙門。
馮保當著錦衣衛所有百戶以上官員的麵兒,宣讀了拔擢賀世忠為北鎮撫使的聖旨。
宣完了旨意,馮保走到賀世忠麵前說道:“賢侄,你二十歲便被拔擢為北鎮撫使,足見皇上、太後對你的信任!你要好好幹啊,切勿辜負皇恩。”
轉頭,馮保又對賀六說道:“六哥,你二十歲的時候,不過是錦衣衛裏一個小小的查檢百戶。世忠可比你當年有出息多了!”
賀六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自然該比一代強。”
馮保走後,賀六將賀世忠和楊萬叫到了檔房。
今天王八告假,檔房之中空無一人。
賀六叮囑二人道:“你們兩個義兄弟,現在一個是南鎮撫使,一個是北鎮撫使。有道是,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今後,你們要同心同德,風雨同舟!嘉靖年間,南、北鎮撫司不和,導致錦衣衛內耗。我不希望以後發生嘉靖朝那樣的事兒。”
楊萬拱手道:“六爺放心!今後我會全力支持義弟。南鎮撫司的袍澤弟兄,也會唯義弟馬首是瞻。”
賀世忠道:“謝了,義兄。”
三人正說著話,張居正的管家遊七來到了檔房。
遊七道:“六爺,我家老爺請您過府一敘。”
賀六點點頭:“好,我馬上就過去。”
拿了五十萬兩賄銀的馮保,向李太後建議:升張四維為內閣次輔。
馮保話音剛落,萬曆帝便來到慈寧宮給李太後問安:“鈞兒給母後請安!”
自萬曆七年的廢帝風波後,萬曆帝在李太後麵前,不再自稱為“朕”,而是自稱“鈞兒”。
李太後道:“皇上,你來的正好。哀家有兩件事,要征求你的意見。”
萬曆帝道:“母後請說。”
李太後道:“北鎮撫使李黑九告老。臨走之前,他向哀家建議,由賀世忠繼任北鎮撫使一職。”
萬曆帝心中有數。賀世忠是賀六的兒子,賀六是張居正的人,張居正又是李太後的人。李太後自然是偏向於讓賀世忠做北鎮撫使的。李太後已經打定了主意的事,即便他反對也是無用。
萬曆帝開口道:“母後,鈞兒認為,賀世忠有能力充任北鎮撫使一職。且他是鈞兒幼年時的伴讀郎。對鈞兒,對母後都是忠心的。”
李太後點點頭:“嗯,那就這麽定了。皇上一會兒回去就下旨,提升賀世忠為錦衣衛北鎮撫使。”
萬曆帝道:“是,母後。”
李太後又道:“還有一件事。內閣次輔的位子空了快兩年了。皇上覺得誰有能力充任內閣次輔一職?”
萬曆帝裝起了糊塗:“啊,鈞兒愚鈍。這等大事,還是由母後做主吧。”
其實,張鯨昨夜帶著張四維去求馮保,就是萬曆帝授意的!萬曆帝知道張四維早就想取代張居正。他將張四維視作了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
李太後麵露不悅:“皇上都二十了,在政事上,也該有自己的主見了!哀家總不能一直越俎代庖,替皇上做決斷。。。皇上覺得張四維這人如何?是否可以升任次輔,做張先生的得力助手?”
萬曆帝思索片刻後答道:“張四維曾經是高拱的門人。讓他做次輔,恐怕不妥吧?”
萬曆帝心裏想讓張四維做次輔,嘴上卻反對張四維做次輔。這看似矛盾,其實內中大有玄機。
萬曆帝早就揣度明白了李太後的心思:李太後直到今天,還視他為一個孩子。在李太後看來,孩子做出的決斷,就一定是錯的!是錯的,她這個當太後的就要反對!
李太後在萬曆帝眼裏,就像是一頭毛驢。牽著是不會走的,打著還要倒退。
所以,萬曆帝想要提拔誰,就在李太後麵前說誰的壞話。萬曆帝討厭誰,就在李太後麵前說誰的好話。
李太後這個做母親的其實很可悲。如今,她的心思已經被兒子琢磨透了。可以說,她已被自己的兒子玩弄於股掌之上。
萬曆帝話音剛落,李太後便急不可耐的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張四維以前的確是高拱的門人。可那都是十年之前的事兒了!皇上你記住,用人要不拘一格。潘季馴以前也是高拱的門人,這些年,張先生不照樣重用潘季馴麽?在用人上,皇上還是要好好跟張先生學!”
萬曆帝忙不迭的點頭:“母後教訓的事。拔擢次輔之事,鈞兒全憑母後做主。”
李太後道:“那就這樣定了吧。拔擢張四維為內閣次輔。”
萬曆帝的嘴角,浮現出一絲不易被察覺的微笑。
萬曆帝給李太後請完了安,回到永壽宮。
張鯨連忙迎上來,問道:“皇上,那事兒成了麽?”
萬曆帝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頷首。
張鯨喜不自勝:“奴婢恭喜皇上,得了一柄斬殺權奸的利劍!”
萬曆帝意味深長的說道:“嗬,斬殺權奸的利劍?其實,這柄利劍隻是想取權奸而代之,做另一個權奸吧?”
張鯨聞言色變。他越來越害怕眼前這個年輕的皇帝了!萬曆帝似乎能看透所有人的內心所想。
萬曆帝又道:“今天母後還說了一件事,讓賀世忠做北鎮撫使。”
張鯨道:“啊呀皇上,這可是大大的不妙!如今錦衣衛的南、北鎮撫使,一個是賀六的親信,一個是賀六的兒子。衛權依舊牢牢掌控在賀六手中。皇上要倒張,賀六完全有能力從中作梗!”
萬曆帝躺倒在了龍榻之上,閉著眼睛,枕著自己的雙臂說道:“嗯,賀六若想找死,朕是不會攔著他的。”
錦衣衛衙門。
馮保當著錦衣衛所有百戶以上官員的麵兒,宣讀了拔擢賀世忠為北鎮撫使的聖旨。
宣完了旨意,馮保走到賀世忠麵前說道:“賢侄,你二十歲便被拔擢為北鎮撫使,足見皇上、太後對你的信任!你要好好幹啊,切勿辜負皇恩。”
轉頭,馮保又對賀六說道:“六哥,你二十歲的時候,不過是錦衣衛裏一個小小的查檢百戶。世忠可比你當年有出息多了!”
賀六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自然該比一代強。”
馮保走後,賀六將賀世忠和楊萬叫到了檔房。
今天王八告假,檔房之中空無一人。
賀六叮囑二人道:“你們兩個義兄弟,現在一個是南鎮撫使,一個是北鎮撫使。有道是,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今後,你們要同心同德,風雨同舟!嘉靖年間,南、北鎮撫司不和,導致錦衣衛內耗。我不希望以後發生嘉靖朝那樣的事兒。”
楊萬拱手道:“六爺放心!今後我會全力支持義弟。南鎮撫司的袍澤弟兄,也會唯義弟馬首是瞻。”
賀世忠道:“謝了,義兄。”
三人正說著話,張居正的管家遊七來到了檔房。
遊七道:“六爺,我家老爺請您過府一敘。”
賀六點點頭:“好,我馬上就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