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七年,臘月三十。
賀世忠帶著月兒、賀澤貞從寧波府趕回了京城。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賀六終於能跟兒子、孫子、外孫一起,好好吃一頓團圓飯。
賀世忠經過這幾年的曆練,已經成了一個老練的錦衣衛。二十八歲的他,在寧波掌管著六百多耳目,專司對倭情報事。
吃罷了年夜飯,賀六將賀世忠叫進了書房。
賀六問道:“東瀛那邊,有什麽動向?”
賀世忠答道:“豐臣秀吉已經完全統一了東瀛。可東瀛經曆了連年內亂,民不聊生。各地頻頻有百姓揭竿而起,斬木為兵。我想,這對咱大明來說是好事兒。豐臣秀吉忙於平定內亂,養民生息。或許,一時半刻無力入侵朝魚羊。”
賀六搖頭:“世忠,你還是太嫩。你知道,當年蜀漢在三國之中,實力最弱。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諸葛亮為何卻要六出祁山,屢屢北伐?”
te0
賀世忠道:“這還用說?自然是為了實現他的主公劉備,恢複漢室的遺願。”
賀六喝了口茶,笑盈盈的看著自己的兒子:“錯!告訴你吧。轉移國內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外戰!外戰,能讓一盤散沙的同胞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諸葛亮要是不北伐,那蜀漢說不準要出多少陳勝、吳廣呢!”
賀世忠聞言,茅塞頓開:“爹,你的意思是,豐臣秀吉會為了轉嫁國內的重重矛盾,入侵朝魚羊?”
賀六點頭:“一定會的。如果他們得逞,占領了朝魚羊,他們會立刻覬覦我大明遼東!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都是這樣。”
賀世忠問:“爹,我明白。保衛朝魚羊,真正的目的,在於保衛我們大明的土地。”
賀六道:“再者,朝魚羊畢竟是我們的藩屬國。哦,對了,你知道朝魚羊國名的來曆麽?”
賀世忠搖頭:“這我倒是不知道。”
賀六又喝了口茶,給自己的兒子,講述了這樣一段往事。
大明剛剛開國時,北方尚有不少蒙元軍隊。當時的高麗國,效忠於偽元。
洪武二十年,悍將藍玉北伐,從蒙元手中,拿下了遼東,占領了鐵嶺。鐵嶺,當時是蒙元與高麗之間的國界。
高麗感覺受到了明軍的威脅。當時的高麗王辛隅是個不著調的二杆子。他竟然巴巴的派使者去金陵,張口就跟洪武爺要鐵嶺。洪武爺一怒之下,賞了高麗使者二十棍。
高麗王辛隅是個二杆子性格。他自認為受到了侮辱,竟然調集高麗全國的軍隊,在洪武二十一年出征遼東。
當時,高麗全國之兵加起來,不過四萬。其中還有不少老弱病殘。大明的遼東守軍有多少?整整十八萬!這批守軍,可都是經曆過北伐的百戰之師。且,他們還有一代名將藍玉做統帥。
高麗王辛隅,簡直就是腦袋進了糞,竟然拿著雞蛋,去碰石頭。
辛隅腦袋裏裝的都是糞,他手下的將領李成桂卻不糊塗。李成桂知道,高麗軍不是明軍的對手。征伐大明,高麗恐有被滅國的災禍。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發動兵變,囚禁辛隅,建立了李氏王朝。
李成桂稱王後,便派使者去了金陵,向洪武帝稱臣納貢。李成桂在國書中,請求洪武爺給高麗定個新的國名。
史官記載,朱元璋勤政愛民,有通宵達旦處理政務的習慣。看到李成桂的國書時,恰逢黎明時分。雄雞一唱天下白。
洪武帝靈機一動,取朝日鮮明之國的意思,給高麗定下了新的國名:朝魚羊。
洪武帝又下詔:朝魚羊為大明永不征伐之國,大明與朝魚羊以鴨綠江作為邊界。
大哥給了麵子,小弟當然要兜著。得到了洪武帝的國詔,李成桂立馬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宣布朝魚羊尊大明為天朝。第二件事:宣布朝魚羊不得擁有自己的年號,隻使用大明年號。第三件事:宣布今後,誰要做朝魚羊國王,必須先派使臣到大明,得到大明天皇帝的確認和封號。
大明對朝魚羊的影響,不僅僅是軍事上、政事上的,更是文化上的。
朝魚羊王的王袍,其實就是大明的親王服。朝魚羊官員的官服,亦是大明的官服。
華夏的四書五經,流入朝魚羊。朝魚羊的讀書人,以能夠讀懂大明四書五經為傲。
華夏的醫道,亦傳入朝魚羊。成化、弘治年間,一個朝魚羊女人花了二十年時間,苦心鑽研華夏醫道,終得大成,成為了朝魚羊曆史上第一位女禦醫。這女人的名字叫:大長今。
大長今當年在朝魚羊的地位,就像是李時珍如今在大明的地位。
總之,大明跟朝魚羊的關係,就像是有錢的大表哥和貧窮的小表弟。雖然貧富懸殊,可始終是親戚,且姑表親,親上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賀六講完這一切,喝了口茶,又對賀世忠說道:“堂堂天朝,泱泱上邦。保護弱小的鄰國,本就是我們的責任。”
賀世忠驚歎道:“爹,這些事兒,您老怎麽這樣清楚?我記得,您老平日裏也不怎麽看書啊。”
賀六笑罵道:“你小子在罵你爹我不學無術是麽?唉,告訴你吧,這些事兒,都是我在遼東充軍時,徐文長徐先生講給我聽的。”
賀六在嘉靖年間就結識了徐文長。徐文長這個聰明絕頂的人,既像是賀六的老朋友,又像是他的老師。
賀世忠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對了,爹。吳惟忠老將軍,自請降職,回到浙江擔任寧紹台參將,以戚家軍當年的練兵之法,編練新軍。據我所知,這支新軍,已經堪用。浙江的老百姓,稱其為‘新戚家軍’。”
賀六歎道:“戚大帥不愧為嘉、隆、萬三朝的第一名將!他雖在兩年前去世,可他在大明軍中、民間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啊。吳惟忠是最後的戚家軍老將。他帶的兵,冠上戚家軍的名頭,倒也是名副其實的。待到朝魚羊有事,他手裏的新戚家軍,絕對能派上大用場!”
賀世忠歎了口氣:“唉,吳老將軍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廉頗雖老,卻依舊是老虎,尚能怒吼!”
賀世忠帶著月兒、賀澤貞從寧波府趕回了京城。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賀六終於能跟兒子、孫子、外孫一起,好好吃一頓團圓飯。
賀世忠經過這幾年的曆練,已經成了一個老練的錦衣衛。二十八歲的他,在寧波掌管著六百多耳目,專司對倭情報事。
吃罷了年夜飯,賀六將賀世忠叫進了書房。
賀六問道:“東瀛那邊,有什麽動向?”
賀世忠答道:“豐臣秀吉已經完全統一了東瀛。可東瀛經曆了連年內亂,民不聊生。各地頻頻有百姓揭竿而起,斬木為兵。我想,這對咱大明來說是好事兒。豐臣秀吉忙於平定內亂,養民生息。或許,一時半刻無力入侵朝魚羊。”
賀六搖頭:“世忠,你還是太嫩。你知道,當年蜀漢在三國之中,實力最弱。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諸葛亮為何卻要六出祁山,屢屢北伐?”
te0
賀世忠道:“這還用說?自然是為了實現他的主公劉備,恢複漢室的遺願。”
賀六喝了口茶,笑盈盈的看著自己的兒子:“錯!告訴你吧。轉移國內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外戰!外戰,能讓一盤散沙的同胞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諸葛亮要是不北伐,那蜀漢說不準要出多少陳勝、吳廣呢!”
賀世忠聞言,茅塞頓開:“爹,你的意思是,豐臣秀吉會為了轉嫁國內的重重矛盾,入侵朝魚羊?”
賀六點頭:“一定會的。如果他們得逞,占領了朝魚羊,他們會立刻覬覦我大明遼東!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都是這樣。”
賀世忠問:“爹,我明白。保衛朝魚羊,真正的目的,在於保衛我們大明的土地。”
賀六道:“再者,朝魚羊畢竟是我們的藩屬國。哦,對了,你知道朝魚羊國名的來曆麽?”
賀世忠搖頭:“這我倒是不知道。”
賀六又喝了口茶,給自己的兒子,講述了這樣一段往事。
大明剛剛開國時,北方尚有不少蒙元軍隊。當時的高麗國,效忠於偽元。
洪武二十年,悍將藍玉北伐,從蒙元手中,拿下了遼東,占領了鐵嶺。鐵嶺,當時是蒙元與高麗之間的國界。
高麗感覺受到了明軍的威脅。當時的高麗王辛隅是個不著調的二杆子。他竟然巴巴的派使者去金陵,張口就跟洪武爺要鐵嶺。洪武爺一怒之下,賞了高麗使者二十棍。
高麗王辛隅是個二杆子性格。他自認為受到了侮辱,竟然調集高麗全國的軍隊,在洪武二十一年出征遼東。
當時,高麗全國之兵加起來,不過四萬。其中還有不少老弱病殘。大明的遼東守軍有多少?整整十八萬!這批守軍,可都是經曆過北伐的百戰之師。且,他們還有一代名將藍玉做統帥。
高麗王辛隅,簡直就是腦袋進了糞,竟然拿著雞蛋,去碰石頭。
辛隅腦袋裏裝的都是糞,他手下的將領李成桂卻不糊塗。李成桂知道,高麗軍不是明軍的對手。征伐大明,高麗恐有被滅國的災禍。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發動兵變,囚禁辛隅,建立了李氏王朝。
李成桂稱王後,便派使者去了金陵,向洪武帝稱臣納貢。李成桂在國書中,請求洪武爺給高麗定個新的國名。
史官記載,朱元璋勤政愛民,有通宵達旦處理政務的習慣。看到李成桂的國書時,恰逢黎明時分。雄雞一唱天下白。
洪武帝靈機一動,取朝日鮮明之國的意思,給高麗定下了新的國名:朝魚羊。
洪武帝又下詔:朝魚羊為大明永不征伐之國,大明與朝魚羊以鴨綠江作為邊界。
大哥給了麵子,小弟當然要兜著。得到了洪武帝的國詔,李成桂立馬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宣布朝魚羊尊大明為天朝。第二件事:宣布朝魚羊不得擁有自己的年號,隻使用大明年號。第三件事:宣布今後,誰要做朝魚羊國王,必須先派使臣到大明,得到大明天皇帝的確認和封號。
大明對朝魚羊的影響,不僅僅是軍事上、政事上的,更是文化上的。
朝魚羊王的王袍,其實就是大明的親王服。朝魚羊官員的官服,亦是大明的官服。
華夏的四書五經,流入朝魚羊。朝魚羊的讀書人,以能夠讀懂大明四書五經為傲。
華夏的醫道,亦傳入朝魚羊。成化、弘治年間,一個朝魚羊女人花了二十年時間,苦心鑽研華夏醫道,終得大成,成為了朝魚羊曆史上第一位女禦醫。這女人的名字叫:大長今。
大長今當年在朝魚羊的地位,就像是李時珍如今在大明的地位。
總之,大明跟朝魚羊的關係,就像是有錢的大表哥和貧窮的小表弟。雖然貧富懸殊,可始終是親戚,且姑表親,親上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賀六講完這一切,喝了口茶,又對賀世忠說道:“堂堂天朝,泱泱上邦。保護弱小的鄰國,本就是我們的責任。”
賀世忠驚歎道:“爹,這些事兒,您老怎麽這樣清楚?我記得,您老平日裏也不怎麽看書啊。”
賀六笑罵道:“你小子在罵你爹我不學無術是麽?唉,告訴你吧,這些事兒,都是我在遼東充軍時,徐文長徐先生講給我聽的。”
賀六在嘉靖年間就結識了徐文長。徐文長這個聰明絕頂的人,既像是賀六的老朋友,又像是他的老師。
賀世忠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對了,爹。吳惟忠老將軍,自請降職,回到浙江擔任寧紹台參將,以戚家軍當年的練兵之法,編練新軍。據我所知,這支新軍,已經堪用。浙江的老百姓,稱其為‘新戚家軍’。”
賀六歎道:“戚大帥不愧為嘉、隆、萬三朝的第一名將!他雖在兩年前去世,可他在大明軍中、民間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啊。吳惟忠是最後的戚家軍老將。他帶的兵,冠上戚家軍的名頭,倒也是名副其實的。待到朝魚羊有事,他手裏的新戚家軍,絕對能派上大用場!”
賀世忠歎了口氣:“唉,吳老將軍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廉頗雖老,卻依舊是老虎,尚能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