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天朝館中來了一位客人,柳成龍。
白天酒宴之時,賀六悄悄告訴柳成龍,讓他晚上來一趟天朝館。
賀六見到柳成龍,直截了當的問:“柳相,元鈞陷害李舜臣的罪名是什麽?”
柳成龍答道:“元鈞參劾,李舜臣在擔任全羅道水師節度使時,貪汙軍餉。哼,純粹是一派胡言!李舜臣帶兵,向來清如水,且與士兵同甘共苦。怎麽可能貪汙軍餉?”
賀六道:“既然是栽贓,柳相就沒想法子為李舜臣洗脫冤屈麽?”
柳成龍道:“我是想不出辦法來的。因為我們的王上也知道李舜臣是被冤枉的,關押李舜臣,王上也是迫不得已。”
賀六驚訝道:“什麽?你們的國王明知是冤案,還將李舜臣關進大牢?”
柳成龍歎了聲:“唉,尊使有所不知啊。王上關押李舜臣,是跟西人黨妥協的結果。西人黨有著朝魚羊豪族的支持,掌控著兵權。王上在朝堂中,對他們是處處退讓。”
賀六道:“這麽說,你們的國王也不是事事說了算嘍?”
柳成龍點頭:“是啊,我們的王上比誰都艱難!奸黨尾大不掉,他隻能虛與委蛇。”
賀六又問:“柳相,你是朝魚羊的當朝宰輔。你能不能給我透個實底,如果倭奴入侵,朝軍能否抵擋的住。又或者說,能抵擋多長時日?”
柳成龍實話實說:“那要看倭奴派遣多少軍隊入朝了。”
賀六想了想,道:“倭奴侵朝,一定會傾盡一國之兵。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派遣十五萬左右的軍隊。”
柳成龍略一思索,給出了一個讓賀六震驚的答案:“若如此,朝軍最多能抵擋兩個月。”
賀六問:“依據呢?柳相憑什麽斷定朝軍隻能抵擋兩個月?要知道,朝鮮跟大明相比雖小,卻也有方圓千裏、人口數百萬。據元鈞今天說,你們的水軍、步軍加起來有三十萬之眾。”
柳成龍苦笑一聲:“嗬,尊使大人。聽說您在明國執掌錦衣衛多年。天朝錦衣衛神通廣大,知曉世間萬事。難道您不清楚,元鈞口中三十萬大軍,摻了一大半兒的水?”
賀六讓沈惟敬給柳成龍上了茶。賀六做了個請的手勢:“柳相,先喝口茶,咱們坐下慢慢說。”
柳成龍喝了口茶,而後侃侃而談:“在敝國的兵馬總冊上,的確有三十萬大軍。然而,那隻是存在於紙筆間的大軍而已!純屬子虛烏有!三十萬人,被西人黨的武將們吃了一半兒的空額!”
賀六道:“我其實早就知道這事兒。說實話,不光你們朝軍的將領吃空額。我們明軍有些不知檢點的將領,亦愛做這種事兒。可即便吃掉一半兒的空額,你們還有十五萬人馬呢。”
柳成龍道:“敝國兵製,是兩百年前仿照貴國的衛所軍製建立的。軍戶世襲罔替。也就是說,年輕的士兵,可能隻有十幾歲。年老的兵士,可能七八十歲。除去老弱病殘,十五萬大軍中,青壯士兵隻有五萬。”
賀六問:“你們朝魚羊的南部沿海,不是有許多堅固的堡壘麽?如果這五萬人,固守沿海堡壘,與倭軍做殊死搏鬥,也不至於兩個月就丟了整個朝魚羊吧?”
柳成龍答道:“尊使高估敝國的軍隊了!即便這五萬青壯士兵,也絕不是什麽可用之兵!敝國在大明的庇護下,太平了近兩百年。國內並無大的戰端。跟女真人的邊界衝突,也隻是小摩擦。可以說,各級將領養尊處優,早已不知戰,不會戰,不敢戰!”
賀六搖頭道:“唉。這麽說來,你們就隻能指望我們明軍伸出援手了。”
柳成龍在賀六麵前說出了心裏話:“其實,我內心倒是盼著朝軍兵敗如山倒,而後明軍入境,替我們蕩平倭奴。”
賀六又是一陣驚訝:“你盼著你自家的軍隊兵敗?這又是為何?”
柳成龍道:“朝軍掌握在西人黨手中。如果朝軍被倭軍全殲,西人黨在朝堂上就失去了賴以為生的砝碼!我們東人黨便可以掃除元鈞那些西人黨奸臣!橫豎我們是大明的藩屬國。如果朝魚羊淪陷,大明是不會袖手旁觀的。你們遲早會替我們拿回丟失的國土。”
賀六輕笑一聲:“柳相倒是真看得開。罷了吧,我也跟你透個實底。倭奴要真的占了朝魚羊,我們的萬曆大皇帝陛下還真不會不管!”
柳成龍給賀六跪倒:“尊使,我代朝魚羊百姓,謝過天朝的大恩。”
賀六搖頭:“你先別忙謝恩!有件事我要叮囑你,一定要保護好李舜臣。你們朝魚羊能打仗的將軍不多了。李舜臣是悍將,遲早能派大用場。”
柳成龍道:“這個尊使放心!王上將李舜臣關進京畿道司牢廳,其實就是為了保全他的性命!因為京畿道司牢廳,不是西人黨掌控,而是我們東人黨掌控。我們東人黨絕對不會讓李將軍出任何的意外!”
賀六拍了拍巴掌。沈惟敬領著一個人進到了大廳內。
這人四十來歲,名叫蔣夕遠,職位北鎮撫司百戶,乃是錦衣衛中故去的“屍癡”趙慈的徒弟。
賀六道:“柳相,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要提防有人給李舜臣下毒。這人名叫蔣夕遠,是我們大明錦衣衛中人。他精通驗毒,武功也不錯。你想個法子,把他安排進京畿道司牢廳。讓他貼身保護李舜臣的安全。”
柳成龍道:“這沒問題。隻是委屈這位天朝錦衣衛上官,要到敝國小小的京畿道司牢廳做個獄卒了。”
賀六道:“對了,我準備在朝魚羊再待幾個月。”
柳成龍有些為難的說:“這恐怕不太好辦。您是天朝使者,按照慣例,天朝使者給我們的王上饋贈完禮品,半個月內就要回明國。您要是待上幾個月,王上和我們東人黨這邊倒不會有意見,就怕西人黨有非議。”
賀六道:“我代表大明大皇帝陛下來藩屬國,自然要遺風問俗,體察藩屬國的民情,耗費幾個月功夫,又算什麽稀奇事兒?哦,對了,這次我帶來的國禮當中,有一顆名貴的白杏苗。對外,你就宣稱,我要等著白杏苗在朝魚羊生根,再回大明去。我想,西人黨權勢再盛,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趕我這個天朝使者走吧?”
賀六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兒上,柳成龍不好再有異議。
白天酒宴之時,賀六悄悄告訴柳成龍,讓他晚上來一趟天朝館。
賀六見到柳成龍,直截了當的問:“柳相,元鈞陷害李舜臣的罪名是什麽?”
柳成龍答道:“元鈞參劾,李舜臣在擔任全羅道水師節度使時,貪汙軍餉。哼,純粹是一派胡言!李舜臣帶兵,向來清如水,且與士兵同甘共苦。怎麽可能貪汙軍餉?”
賀六道:“既然是栽贓,柳相就沒想法子為李舜臣洗脫冤屈麽?”
柳成龍道:“我是想不出辦法來的。因為我們的王上也知道李舜臣是被冤枉的,關押李舜臣,王上也是迫不得已。”
賀六驚訝道:“什麽?你們的國王明知是冤案,還將李舜臣關進大牢?”
柳成龍歎了聲:“唉,尊使有所不知啊。王上關押李舜臣,是跟西人黨妥協的結果。西人黨有著朝魚羊豪族的支持,掌控著兵權。王上在朝堂中,對他們是處處退讓。”
賀六道:“這麽說,你們的國王也不是事事說了算嘍?”
柳成龍點頭:“是啊,我們的王上比誰都艱難!奸黨尾大不掉,他隻能虛與委蛇。”
賀六又問:“柳相,你是朝魚羊的當朝宰輔。你能不能給我透個實底,如果倭奴入侵,朝軍能否抵擋的住。又或者說,能抵擋多長時日?”
柳成龍實話實說:“那要看倭奴派遣多少軍隊入朝了。”
賀六想了想,道:“倭奴侵朝,一定會傾盡一國之兵。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派遣十五萬左右的軍隊。”
柳成龍略一思索,給出了一個讓賀六震驚的答案:“若如此,朝軍最多能抵擋兩個月。”
賀六問:“依據呢?柳相憑什麽斷定朝軍隻能抵擋兩個月?要知道,朝鮮跟大明相比雖小,卻也有方圓千裏、人口數百萬。據元鈞今天說,你們的水軍、步軍加起來有三十萬之眾。”
柳成龍苦笑一聲:“嗬,尊使大人。聽說您在明國執掌錦衣衛多年。天朝錦衣衛神通廣大,知曉世間萬事。難道您不清楚,元鈞口中三十萬大軍,摻了一大半兒的水?”
賀六讓沈惟敬給柳成龍上了茶。賀六做了個請的手勢:“柳相,先喝口茶,咱們坐下慢慢說。”
柳成龍喝了口茶,而後侃侃而談:“在敝國的兵馬總冊上,的確有三十萬大軍。然而,那隻是存在於紙筆間的大軍而已!純屬子虛烏有!三十萬人,被西人黨的武將們吃了一半兒的空額!”
賀六道:“我其實早就知道這事兒。說實話,不光你們朝軍的將領吃空額。我們明軍有些不知檢點的將領,亦愛做這種事兒。可即便吃掉一半兒的空額,你們還有十五萬人馬呢。”
柳成龍道:“敝國兵製,是兩百年前仿照貴國的衛所軍製建立的。軍戶世襲罔替。也就是說,年輕的士兵,可能隻有十幾歲。年老的兵士,可能七八十歲。除去老弱病殘,十五萬大軍中,青壯士兵隻有五萬。”
賀六問:“你們朝魚羊的南部沿海,不是有許多堅固的堡壘麽?如果這五萬人,固守沿海堡壘,與倭軍做殊死搏鬥,也不至於兩個月就丟了整個朝魚羊吧?”
柳成龍答道:“尊使高估敝國的軍隊了!即便這五萬青壯士兵,也絕不是什麽可用之兵!敝國在大明的庇護下,太平了近兩百年。國內並無大的戰端。跟女真人的邊界衝突,也隻是小摩擦。可以說,各級將領養尊處優,早已不知戰,不會戰,不敢戰!”
賀六搖頭道:“唉。這麽說來,你們就隻能指望我們明軍伸出援手了。”
柳成龍在賀六麵前說出了心裏話:“其實,我內心倒是盼著朝軍兵敗如山倒,而後明軍入境,替我們蕩平倭奴。”
賀六又是一陣驚訝:“你盼著你自家的軍隊兵敗?這又是為何?”
柳成龍道:“朝軍掌握在西人黨手中。如果朝軍被倭軍全殲,西人黨在朝堂上就失去了賴以為生的砝碼!我們東人黨便可以掃除元鈞那些西人黨奸臣!橫豎我們是大明的藩屬國。如果朝魚羊淪陷,大明是不會袖手旁觀的。你們遲早會替我們拿回丟失的國土。”
賀六輕笑一聲:“柳相倒是真看得開。罷了吧,我也跟你透個實底。倭奴要真的占了朝魚羊,我們的萬曆大皇帝陛下還真不會不管!”
柳成龍給賀六跪倒:“尊使,我代朝魚羊百姓,謝過天朝的大恩。”
賀六搖頭:“你先別忙謝恩!有件事我要叮囑你,一定要保護好李舜臣。你們朝魚羊能打仗的將軍不多了。李舜臣是悍將,遲早能派大用場。”
柳成龍道:“這個尊使放心!王上將李舜臣關進京畿道司牢廳,其實就是為了保全他的性命!因為京畿道司牢廳,不是西人黨掌控,而是我們東人黨掌控。我們東人黨絕對不會讓李將軍出任何的意外!”
賀六拍了拍巴掌。沈惟敬領著一個人進到了大廳內。
這人四十來歲,名叫蔣夕遠,職位北鎮撫司百戶,乃是錦衣衛中故去的“屍癡”趙慈的徒弟。
賀六道:“柳相,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要提防有人給李舜臣下毒。這人名叫蔣夕遠,是我們大明錦衣衛中人。他精通驗毒,武功也不錯。你想個法子,把他安排進京畿道司牢廳。讓他貼身保護李舜臣的安全。”
柳成龍道:“這沒問題。隻是委屈這位天朝錦衣衛上官,要到敝國小小的京畿道司牢廳做個獄卒了。”
賀六道:“對了,我準備在朝魚羊再待幾個月。”
柳成龍有些為難的說:“這恐怕不太好辦。您是天朝使者,按照慣例,天朝使者給我們的王上饋贈完禮品,半個月內就要回明國。您要是待上幾個月,王上和我們東人黨這邊倒不會有意見,就怕西人黨有非議。”
賀六道:“我代表大明大皇帝陛下來藩屬國,自然要遺風問俗,體察藩屬國的民情,耗費幾個月功夫,又算什麽稀奇事兒?哦,對了,這次我帶來的國禮當中,有一顆名貴的白杏苗。對外,你就宣稱,我要等著白杏苗在朝魚羊生根,再回大明去。我想,西人黨權勢再盛,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趕我這個天朝使者走吧?”
賀六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兒上,柳成龍不好再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