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二十年,六月初三。釜山。
@w首、發d:0
倭軍第一軍的一萬八千人作為先頭部隊,強攻釜山登陸。
朝軍方麵,在釜山集結了三萬大軍。由兵曹判書元鈞指揮,守衛釜山。
釜山城外東側的山坡上,賀六騎著馬,擎著西洋千裏眼,準備觀看接下來的一場大戰。他的身邊,沈惟敬帶著一百多名錦衣衛力士,騎在馬上,保護著賀六。
釜山沿海有堡壘二十餘座。這些堡壘都是二百多年前修建的,全都建在地勢險要之地。朝軍主帥元鈞的防禦戰略看起來很穩妥。一萬朝軍分守沿海堡壘,這是第一道防線。
第二道防線,則是兩萬朝軍組成的野戰方陣。一旦堡壘受不住,朝軍將與日軍在平原上進行野戰。
山坡之上,沈惟敬對賀六說道:“六爺,倭軍主力似乎還未到。攻擊平壤的,應該是倭軍的前鋒。看起來人數並不多。”
賀六歎了聲:“就怕元鈞那個草包,連倭軍的前鋒都擋不住。”
海麵上的一艘兵船上,倭軍第一軍軍長小西行長下令道:“靠岸!登陸!攻擊!”
三百多艘大兵船上,放下無數的小舟。倭軍士兵劃著小舟,向著海岸聚攏。與此同時,大兵船上的火炮開始向著朝軍堡壘開炮,掩護倭軍士兵們前進。
剛開了兩輪炮,堡壘中便有無數朝軍跑了出來,抱頭鼠竄。
山坡上的賀六傻眼了:“挨了幾枚炮彈,這群酒囊飯袋就要跑?這還打個屁的仗!”
沈惟敬道:“娘的。那些貪生怕死的朝魚羊官軍,這不是拱手將第一道防線送給了倭軍麽?”
不多時,倭軍在沒有遭受任何抵抗的情況下,順利靠岸。他們結成軍陣,準備與元鈞率領的兩萬朝軍進行野戰。
倭軍的動作很快。幾炷香功夫後,火銃手方陣集結完畢,弓箭手方陣集結完畢,足輕方陣集結完畢。小西行長也下了兵船,到了陸地上指揮野戰。
倭軍埋著整齊的步伐,向著朝軍方陣前進。
接下來的戰鬥,其實並不能稱為一場戰鬥。說成是賽跑更為貼切。
兩萬朝軍還未接敵,便有幾十人四散而逃。而後,幾十人的潰逃,變成了幾百人潰逃。畏敵逃跑的情緒是會傳染的。不多時,幾百人的潰逃變成了幾千人、兩萬人的全軍潰逃!
信誓旦旦要保衛釜山的兵曹判書元鈞一馬當先,跑的比誰都要快!
不得不說,即便是賽跑,平日裏養尊處優的朝軍也跑不過倭軍。賽跑最終又演變成了一場屠殺。倭軍的火銃、弓箭、刀槍,將一個又一個的朝軍送上了西天。
山坡上的賀六掉轉馬頭,命令沈惟敬:“咱們也走罷。沒什麽好看的。跟柳相預料的一樣,兵敗如山倒!”
釜山一戰,小西行長率領的一萬八千名倭軍,全殲防守的三萬朝軍。要知道,朝軍全國可用之兵不過五萬。此一戰,朝軍主力盡損。
倭軍剩餘的十三萬主力尚未登陸,朝魚羊已經是毫無招架之力。
半月之後,漢城景福宮。朝魚羊王李昖焦急的來回踱著步子。
他的麵前,跪著兵敗逃跑的兵曹判書元鈞和一眾西人黨將領。
柳成龍和東人黨的文官們,則站在一旁。賀六作為天朝使者,亦站在柳成龍身邊。
本來,李昖打算嚴懲打了敗仗的元鈞。奈何西人黨的將領們力保他們的首領。朝魚羊僅存的兩萬可戰之兵,全在西人黨手裏把持著。李昖害怕懲處了元鈞,西人黨的將領們會兵變!要知道,他李昖的祖先兩百年前就是靠著兵變做上的國王之位!
東人黨的文官們主張嚴懲元鈞。西人黨的將領力保元鈞。朝堂上形成了對峙。
就在此時,賀六這個天朝使者終於開了腔。他對李昖說道:“國王陛下,我們大明有句話,叫做知恥而後勇!我以為,應該給元判書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柳成龍傻眼了,元鈞也傻眼了!
朝魚羊的朝堂上都知道,天朝使者自入了漢城,就是偏袒東人黨的。怎麽他現在突然為西人黨的首領說起了好話?
賀六話鋒一轉:“不過嘛,國危思良將。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我以為,國王陛下應該釋放李舜臣,讓他官複原職!”
賀六這是在建議東、西兩黨做一個交易。你們西人黨不要再咬著李舜臣不放。作為交換,東人黨也不再對元鈞落井下石!
賀六轉頭看了看領議政柳成龍。
柳成龍開口道:“王上,我同意天朝使者的觀點!要給元判書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讓他以待罪之身收攏潰兵,加強漢城防務。同時,王上應恢複李舜臣全羅道水師節度使的職位。”
西人黨的將領們默不作聲,算是默認了這場交易。
李昖道:“好吧!朕就再給元判書一個機會!另外,立即釋放李舜臣,命他重新擔任全羅道水師節度使!”
東人黨、西人黨雙方,破天荒的同時高呼“王上英明!”
李昖又道:“倭軍兵鋒犀利,漢城已經不安全了,將王城北遷至平壤!”
賀六心中暗罵:“朝軍的士兵們怕死,朝軍的統帥元鈞怕死,李昖你這個做國王的,和他們一樣怕死!”
元鈞高呼一聲:“王上英明!漢城無險可守!我們應該退至漢城,靜待天朝的援軍!”
李昖問賀六:“尊使,貴國的援軍大概什麽時候到?”
賀六答道:“我已將朝魚羊境內的戰況,飛馬傳遞回了京城。我們明軍出不出兵,何時出兵,要看我們皇上的決斷。”
李昖一聽這話急眼了:“天朝要是不出兵,朝魚羊恐怕要滅國了!”
賀六道:“國王陛下,我剛才已經說了,一切要看我們皇上的決斷。你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依靠手中的殘兵,與倭軍周旋,為明軍入朝爭取時間!”
景福宮的會議結束後,賀六跟柳成龍來到京畿道司牢廳,接李舜臣出獄。
牢房之中,柳成龍宣讀了王命。他的身後,站著兩個隨從。一名隨從手上,托著全羅道水師節度使的官服。另一名隨從手上,則拿著李舜臣的家傳配刀。
李舜臣換上了官服,佩上了刀,立時從一個披頭散發的囚犯,變成了一身英氣的悍將!
賀六看著李舜臣那張堅毅的臉,心中讚歎道:“李舜臣,上將軍也!”
李舜臣在柳成龍和賀六的陪同下,走出了牢房。他抬頭看了一眼天。
猛虎出於柙,一段傳奇就此開始!
@w首、發d:0
倭軍第一軍的一萬八千人作為先頭部隊,強攻釜山登陸。
朝軍方麵,在釜山集結了三萬大軍。由兵曹判書元鈞指揮,守衛釜山。
釜山城外東側的山坡上,賀六騎著馬,擎著西洋千裏眼,準備觀看接下來的一場大戰。他的身邊,沈惟敬帶著一百多名錦衣衛力士,騎在馬上,保護著賀六。
釜山沿海有堡壘二十餘座。這些堡壘都是二百多年前修建的,全都建在地勢險要之地。朝軍主帥元鈞的防禦戰略看起來很穩妥。一萬朝軍分守沿海堡壘,這是第一道防線。
第二道防線,則是兩萬朝軍組成的野戰方陣。一旦堡壘受不住,朝軍將與日軍在平原上進行野戰。
山坡之上,沈惟敬對賀六說道:“六爺,倭軍主力似乎還未到。攻擊平壤的,應該是倭軍的前鋒。看起來人數並不多。”
賀六歎了聲:“就怕元鈞那個草包,連倭軍的前鋒都擋不住。”
海麵上的一艘兵船上,倭軍第一軍軍長小西行長下令道:“靠岸!登陸!攻擊!”
三百多艘大兵船上,放下無數的小舟。倭軍士兵劃著小舟,向著海岸聚攏。與此同時,大兵船上的火炮開始向著朝軍堡壘開炮,掩護倭軍士兵們前進。
剛開了兩輪炮,堡壘中便有無數朝軍跑了出來,抱頭鼠竄。
山坡上的賀六傻眼了:“挨了幾枚炮彈,這群酒囊飯袋就要跑?這還打個屁的仗!”
沈惟敬道:“娘的。那些貪生怕死的朝魚羊官軍,這不是拱手將第一道防線送給了倭軍麽?”
不多時,倭軍在沒有遭受任何抵抗的情況下,順利靠岸。他們結成軍陣,準備與元鈞率領的兩萬朝軍進行野戰。
倭軍的動作很快。幾炷香功夫後,火銃手方陣集結完畢,弓箭手方陣集結完畢,足輕方陣集結完畢。小西行長也下了兵船,到了陸地上指揮野戰。
倭軍埋著整齊的步伐,向著朝軍方陣前進。
接下來的戰鬥,其實並不能稱為一場戰鬥。說成是賽跑更為貼切。
兩萬朝軍還未接敵,便有幾十人四散而逃。而後,幾十人的潰逃,變成了幾百人潰逃。畏敵逃跑的情緒是會傳染的。不多時,幾百人的潰逃變成了幾千人、兩萬人的全軍潰逃!
信誓旦旦要保衛釜山的兵曹判書元鈞一馬當先,跑的比誰都要快!
不得不說,即便是賽跑,平日裏養尊處優的朝軍也跑不過倭軍。賽跑最終又演變成了一場屠殺。倭軍的火銃、弓箭、刀槍,將一個又一個的朝軍送上了西天。
山坡上的賀六掉轉馬頭,命令沈惟敬:“咱們也走罷。沒什麽好看的。跟柳相預料的一樣,兵敗如山倒!”
釜山一戰,小西行長率領的一萬八千名倭軍,全殲防守的三萬朝軍。要知道,朝軍全國可用之兵不過五萬。此一戰,朝軍主力盡損。
倭軍剩餘的十三萬主力尚未登陸,朝魚羊已經是毫無招架之力。
半月之後,漢城景福宮。朝魚羊王李昖焦急的來回踱著步子。
他的麵前,跪著兵敗逃跑的兵曹判書元鈞和一眾西人黨將領。
柳成龍和東人黨的文官們,則站在一旁。賀六作為天朝使者,亦站在柳成龍身邊。
本來,李昖打算嚴懲打了敗仗的元鈞。奈何西人黨的將領們力保他們的首領。朝魚羊僅存的兩萬可戰之兵,全在西人黨手裏把持著。李昖害怕懲處了元鈞,西人黨的將領們會兵變!要知道,他李昖的祖先兩百年前就是靠著兵變做上的國王之位!
東人黨的文官們主張嚴懲元鈞。西人黨的將領力保元鈞。朝堂上形成了對峙。
就在此時,賀六這個天朝使者終於開了腔。他對李昖說道:“國王陛下,我們大明有句話,叫做知恥而後勇!我以為,應該給元判書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柳成龍傻眼了,元鈞也傻眼了!
朝魚羊的朝堂上都知道,天朝使者自入了漢城,就是偏袒東人黨的。怎麽他現在突然為西人黨的首領說起了好話?
賀六話鋒一轉:“不過嘛,國危思良將。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我以為,國王陛下應該釋放李舜臣,讓他官複原職!”
賀六這是在建議東、西兩黨做一個交易。你們西人黨不要再咬著李舜臣不放。作為交換,東人黨也不再對元鈞落井下石!
賀六轉頭看了看領議政柳成龍。
柳成龍開口道:“王上,我同意天朝使者的觀點!要給元判書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讓他以待罪之身收攏潰兵,加強漢城防務。同時,王上應恢複李舜臣全羅道水師節度使的職位。”
西人黨的將領們默不作聲,算是默認了這場交易。
李昖道:“好吧!朕就再給元判書一個機會!另外,立即釋放李舜臣,命他重新擔任全羅道水師節度使!”
東人黨、西人黨雙方,破天荒的同時高呼“王上英明!”
李昖又道:“倭軍兵鋒犀利,漢城已經不安全了,將王城北遷至平壤!”
賀六心中暗罵:“朝軍的士兵們怕死,朝軍的統帥元鈞怕死,李昖你這個做國王的,和他們一樣怕死!”
元鈞高呼一聲:“王上英明!漢城無險可守!我們應該退至漢城,靜待天朝的援軍!”
李昖問賀六:“尊使,貴國的援軍大概什麽時候到?”
賀六答道:“我已將朝魚羊境內的戰況,飛馬傳遞回了京城。我們明軍出不出兵,何時出兵,要看我們皇上的決斷。”
李昖一聽這話急眼了:“天朝要是不出兵,朝魚羊恐怕要滅國了!”
賀六道:“國王陛下,我剛才已經說了,一切要看我們皇上的決斷。你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依靠手中的殘兵,與倭軍周旋,為明軍入朝爭取時間!”
景福宮的會議結束後,賀六跟柳成龍來到京畿道司牢廳,接李舜臣出獄。
牢房之中,柳成龍宣讀了王命。他的身後,站著兩個隨從。一名隨從手上,托著全羅道水師節度使的官服。另一名隨從手上,則拿著李舜臣的家傳配刀。
李舜臣換上了官服,佩上了刀,立時從一個披頭散發的囚犯,變成了一身英氣的悍將!
賀六看著李舜臣那張堅毅的臉,心中讚歎道:“李舜臣,上將軍也!”
李舜臣在柳成龍和賀六的陪同下,走出了牢房。他抬頭看了一眼天。
猛虎出於柙,一段傳奇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