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傍晚,黑海城內舉行了全城慶功宴。
說是全城,其實也就是幾千人罷了。
說是慶功宴,但其實,這更像是幾千人一起吃一頓普通的晚餐。
每人一碗白菜湯,湯裏隻有少量的鹽,沒有放油;每人一小碟雞肉燉土豆,碟子很小,隻有兩塊拇指頭大小的雞肉外加三四塊土豆;每人一個饅頭。
所有人的飯菜都是一樣的,雖然隻是最普通的家常便飯,但每個人都能吃飽,而且因為幾千人聚在一起邊吃邊聊,所以氛圍很好,普通的飯菜,卻吃出了不普通的味道。
南知秋跟牛龍等人坐在一塊,楚佑也在,他經過一下午的休息,虛弱的身體明顯恢複了不少。
“南老大,你好不容易回來了,要不要喝點酒?”牛龍啃著饅頭,含糊不清的提議道。
“有酒嗎?”南知秋隨口問道。
牛龍點了點頭:“宮殿裏有幾箱白酒,好像是亞人收集的,我去拿過來。”
說著,牛龍就已是站起身來。
“牛龍,不用拿了,那點酒也不夠大家喝的。”
牛龍為之一愣,並重新坐了下來:“也對啊,要喝大家一起喝,僅僅隻是咱們幾個喝的話,貌似有點不太好。”
吃著吃著,附近突然有人聊起了戰爭話題。
“唉,一眨眼間,戰爭都爆發兩三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啊,我已經有三年沒見過我媳婦了,不知道她是不是還活著,我們可是剛結婚不久啊,娃還沒生呢。”
“哈哈,這老王,又開始惦記他媳婦了。”
“你光棍一條當然不惦記,現在這日子,苦啊,我堂堂七尺男兒都快扛不住了,我媳婦她一個弱女子,可怎麽活啊。”
“老王,別怪我說話不好聽,你媳婦就算還活著,那也是被別人保護著活下來的,沒準啊,她已經是別人媳婦了。”
“你這貨,真是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你就不能說點好聽的。”老王說著,已是低下了頭,眼中有一抹凝重劃過,“就算她成了別人媳婦,隻要她還活著,我就知足了。”
周圍的人紛紛對著他豎起了大拇指:“真有你的,你這絕對堪稱華夏好丈夫了。”
一個中年人突然說道:“說歸說,笑歸笑,份內的責任卻是絕對不能忘,等會吃完飯,咱們再去看看城牆能不能加固一下。”
“說起來,那城牆是亞人讓我們建造的,是為了對付我們華夏人。”
“那又如何?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用城牆對付亞人和帝國人啊。”
“其實我一直都有個疑慮,城牆真的能擋住力大無窮的亞人嗎?”
“能擋一點是一點吧,有總比沒有好,你是沒見過平原地帶百萬亞人大軍奔襲而過的場麵,但是我見過,在平原地帶拉開陣仗跟亞人對衝,無異於自取滅亡。”
立刻有人跟著說道:“我見過那種場麵,當初我在龍淵前輩的率領下,跟血沐天的五百萬亞人大軍幹過一仗,結果,敗得實屬慘烈啊,那些亞人就跟瘋狗一樣,一拳就能砸碎咱們的飛機大炮,天下王者武君揚你們知道吧?隻是一個照麵,就被亞人從天上打了下來,還有仁者王道隊的其他人,以及冰月淩秋隊的那些高手,都被亞人大軍淹沒了啊,那一幕幕,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我們在正麵戰場上,跟敵人的差距太大了。”
南知秋默默地聽著周圍的聊天聲,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楚佑似乎注意到了南知秋的神情變化,已是開口說道:“當初的中原戰場,戰線綿延上千裏,可以說是最慘烈的一戰了,中原各大勢力,以及女帝從臨海帶過來的援兵都死傷慘重,不過,戰敗並不代表所有人都陣亡了,當時的戰線很長,亞人也隻是一路強衝,並沒有刻意去追殺誰,所以,那場戰役中有很多高手都生還了。”
南知秋抬起頭來,拳頭緊緊握起:“如果當時,我也在的話,可能就不會……”
吳用直接開口打斷了南知秋的話:“南老大,這一點你沒必要自責,因為就算你在場,也無法改變那種大局勢,那可是五百萬亞人大軍啊,沒有任何人能擋住他們衝鋒的腳步。”
邱輕語已是說道:“說點開心的吧,我們好不容易打了勝仗,大家都別悶悶不樂了。”
楚佑點了點頭:“對,說點開心的,大家還記得我給你們講過的上江城之戰嗎?刀王洪雨晴單槍匹馬,挑戰當時在上江城坐擁二十萬兵馬的帝國山王,後來,戰鬥餘波驚動了江北大地上三分之一的華夏武者力量,大家沒有接收到任何指示,卻都自告奮勇的殺向了上江城,那一戰,殺得帝國山王抱頭鼠竄,二十萬山軍被打的丟盔棄甲。”
“對,上江城之戰是兩界戰爭爆發以來,我們這方在正麵戰場上打贏的第一場大戰役,那一戰,徹底打出了我們華夏民族的氣勢和威風。”牛龍跟著說道。
南知秋欣慰一笑:“洪雨晴,不愧為江北刀王啊,對了,你們有君揚的消息嗎?他應該也能率領大家打勝仗的吧?”
南知秋的這個問題,讓所有人都低下了頭,默不作聲。
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跟南知秋說那件事,畢竟,所有人都知道,南知秋跟武君揚是好兄弟。
眾人的反應讓南知秋感覺到了疑惑和不安。
“你們怎麽了?難道君揚他也犧牲了嗎?”南知秋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沒,武君揚沒有犧牲。”梁夢雨連忙說道。
“那為什麽我一提到君揚,你們就都不說話了?”南知秋說著說著,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隻聽,楚佑已是沉聲說道:“知秋兄弟,有些事情我們不想讓你知道,關於武君揚這個人,其實大家都不太願意提及,就算提起,一般也都是不太好聽的話。”
南知秋的眉頭皺的更深了:“難道是因為,君揚的帝國人身份?”
“你知道這件事?”眾人皆是一愣。
南知秋苦笑了一聲:“看樣子,你們也都知道了,但身份血脈並不代表立場,不是嗎?我們不應該因為他是帝國人,就去懷疑他的正道仁心。”
楚佑歎了口氣:“知秋兄弟,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其實……唉……我就直說吧,武君揚背叛了華夏,他現在已經不再是中原劍聖了,他現在是南皇天冊封的帝國劍王。”
說是全城,其實也就是幾千人罷了。
說是慶功宴,但其實,這更像是幾千人一起吃一頓普通的晚餐。
每人一碗白菜湯,湯裏隻有少量的鹽,沒有放油;每人一小碟雞肉燉土豆,碟子很小,隻有兩塊拇指頭大小的雞肉外加三四塊土豆;每人一個饅頭。
所有人的飯菜都是一樣的,雖然隻是最普通的家常便飯,但每個人都能吃飽,而且因為幾千人聚在一起邊吃邊聊,所以氛圍很好,普通的飯菜,卻吃出了不普通的味道。
南知秋跟牛龍等人坐在一塊,楚佑也在,他經過一下午的休息,虛弱的身體明顯恢複了不少。
“南老大,你好不容易回來了,要不要喝點酒?”牛龍啃著饅頭,含糊不清的提議道。
“有酒嗎?”南知秋隨口問道。
牛龍點了點頭:“宮殿裏有幾箱白酒,好像是亞人收集的,我去拿過來。”
說著,牛龍就已是站起身來。
“牛龍,不用拿了,那點酒也不夠大家喝的。”
牛龍為之一愣,並重新坐了下來:“也對啊,要喝大家一起喝,僅僅隻是咱們幾個喝的話,貌似有點不太好。”
吃著吃著,附近突然有人聊起了戰爭話題。
“唉,一眨眼間,戰爭都爆發兩三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啊,我已經有三年沒見過我媳婦了,不知道她是不是還活著,我們可是剛結婚不久啊,娃還沒生呢。”
“哈哈,這老王,又開始惦記他媳婦了。”
“你光棍一條當然不惦記,現在這日子,苦啊,我堂堂七尺男兒都快扛不住了,我媳婦她一個弱女子,可怎麽活啊。”
“老王,別怪我說話不好聽,你媳婦就算還活著,那也是被別人保護著活下來的,沒準啊,她已經是別人媳婦了。”
“你這貨,真是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你就不能說點好聽的。”老王說著,已是低下了頭,眼中有一抹凝重劃過,“就算她成了別人媳婦,隻要她還活著,我就知足了。”
周圍的人紛紛對著他豎起了大拇指:“真有你的,你這絕對堪稱華夏好丈夫了。”
一個中年人突然說道:“說歸說,笑歸笑,份內的責任卻是絕對不能忘,等會吃完飯,咱們再去看看城牆能不能加固一下。”
“說起來,那城牆是亞人讓我們建造的,是為了對付我們華夏人。”
“那又如何?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用城牆對付亞人和帝國人啊。”
“其實我一直都有個疑慮,城牆真的能擋住力大無窮的亞人嗎?”
“能擋一點是一點吧,有總比沒有好,你是沒見過平原地帶百萬亞人大軍奔襲而過的場麵,但是我見過,在平原地帶拉開陣仗跟亞人對衝,無異於自取滅亡。”
立刻有人跟著說道:“我見過那種場麵,當初我在龍淵前輩的率領下,跟血沐天的五百萬亞人大軍幹過一仗,結果,敗得實屬慘烈啊,那些亞人就跟瘋狗一樣,一拳就能砸碎咱們的飛機大炮,天下王者武君揚你們知道吧?隻是一個照麵,就被亞人從天上打了下來,還有仁者王道隊的其他人,以及冰月淩秋隊的那些高手,都被亞人大軍淹沒了啊,那一幕幕,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我們在正麵戰場上,跟敵人的差距太大了。”
南知秋默默地聽著周圍的聊天聲,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楚佑似乎注意到了南知秋的神情變化,已是開口說道:“當初的中原戰場,戰線綿延上千裏,可以說是最慘烈的一戰了,中原各大勢力,以及女帝從臨海帶過來的援兵都死傷慘重,不過,戰敗並不代表所有人都陣亡了,當時的戰線很長,亞人也隻是一路強衝,並沒有刻意去追殺誰,所以,那場戰役中有很多高手都生還了。”
南知秋抬起頭來,拳頭緊緊握起:“如果當時,我也在的話,可能就不會……”
吳用直接開口打斷了南知秋的話:“南老大,這一點你沒必要自責,因為就算你在場,也無法改變那種大局勢,那可是五百萬亞人大軍啊,沒有任何人能擋住他們衝鋒的腳步。”
邱輕語已是說道:“說點開心的吧,我們好不容易打了勝仗,大家都別悶悶不樂了。”
楚佑點了點頭:“對,說點開心的,大家還記得我給你們講過的上江城之戰嗎?刀王洪雨晴單槍匹馬,挑戰當時在上江城坐擁二十萬兵馬的帝國山王,後來,戰鬥餘波驚動了江北大地上三分之一的華夏武者力量,大家沒有接收到任何指示,卻都自告奮勇的殺向了上江城,那一戰,殺得帝國山王抱頭鼠竄,二十萬山軍被打的丟盔棄甲。”
“對,上江城之戰是兩界戰爭爆發以來,我們這方在正麵戰場上打贏的第一場大戰役,那一戰,徹底打出了我們華夏民族的氣勢和威風。”牛龍跟著說道。
南知秋欣慰一笑:“洪雨晴,不愧為江北刀王啊,對了,你們有君揚的消息嗎?他應該也能率領大家打勝仗的吧?”
南知秋的這個問題,讓所有人都低下了頭,默不作聲。
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跟南知秋說那件事,畢竟,所有人都知道,南知秋跟武君揚是好兄弟。
眾人的反應讓南知秋感覺到了疑惑和不安。
“你們怎麽了?難道君揚他也犧牲了嗎?”南知秋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沒,武君揚沒有犧牲。”梁夢雨連忙說道。
“那為什麽我一提到君揚,你們就都不說話了?”南知秋說著說著,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隻聽,楚佑已是沉聲說道:“知秋兄弟,有些事情我們不想讓你知道,關於武君揚這個人,其實大家都不太願意提及,就算提起,一般也都是不太好聽的話。”
南知秋的眉頭皺的更深了:“難道是因為,君揚的帝國人身份?”
“你知道這件事?”眾人皆是一愣。
南知秋苦笑了一聲:“看樣子,你們也都知道了,但身份血脈並不代表立場,不是嗎?我們不應該因為他是帝國人,就去懷疑他的正道仁心。”
楚佑歎了口氣:“知秋兄弟,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其實……唉……我就直說吧,武君揚背叛了華夏,他現在已經不再是中原劍聖了,他現在是南皇天冊封的帝國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