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少陽道:“這怎麽說來著?”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這座墓是元朝以前的,那自然跟趙禥沒關係,如果是明朝或者大清的墓,那也不可能……隻有在元朝時期,趙家還算是前朝正統,那些南宋的遺臣才會想到複國,到了大明,蒙古人已經被漢人趕走了,還要宋朝的皇室血脈有什麽用?”
宋曉宇也點了一盞油燈,照著那個缺口說道:“這個洞是哪來的?”
妙心環顧著洞穴四周,說道,“我懷疑外麵這個洞穴,是山體變化產生的,之後可能有老鼠或穿山甲一類的東西,感覺到裏麵涼爽,在這裏打洞,將墓道打穿……”
毛小方一聽,忍不住插嘴說道:“穿山甲能打出這麽大一個洞?”
妙心白了他一眼道:“聽我說完,古墓之下,陰陽二氣分隔,隻要不接觸陽氣,就算是有邪物,也是在沉睡之中,不會驚蟄而變。但這裏有了個洞,雖然陰氣外泄,但陽氣也會進入,裏麵的僵屍一類的邪物,感受到陽氣的縮在,蘇醒之後,會一直尋找源頭,很可能是找到這裏之後,想要吸取更多的陽氣,所以把這個洞給扒得更大了。”
雖然是猜測,但是在場幾個人都覺得這分析得合情合理。
妙心從盧曉清手中拿過三色蓮花燈,蹲在那個墓道上的小洞旁邊,從包裏拿出毛筆,蘸了某種藥粉,在洞穴最下方的墓磚上塗抹了幾下,原本青灰色的墓磚,在火光的照耀下立刻泛起了一層黑色,然後揮發散去。
“這是屍氣,沒錯了,不久之前,肯定有僵屍從這裏爬出來過。”
葉少陽跟毛小方對視了一眼,都是暗暗吸了口氣,雖說以他們的身份,對僵屍之類的沒什麽怕的,不過這裏畢竟是古墓,是僵屍的地盤,誰知道下麵有多少僵屍?是什麽等級的僵屍?因此現在找到了下麵確定有僵屍的證據,兩人還是有點緊張的。
“好,有僵屍就好!”陳曉宇摩拳擦掌,“我們幾個今天要大開殺戒,就怕僵屍太少。”
“放心,不管有多少僵屍,我全讓給你來對付。”葉少陽說道,心裏暗想,但願到時候你還能保持這種不怕死的勁頭。
妙心沒讓大家先進去,而是摸出一張黃裱紙,折成紙鶴的形狀,用朱砂筆點睛之後,鬆開手,對著紙鶴吹了口氣,念道:“地行無果,陰陽明證,見陽而沉,見陰而返,去吧。”
紙鶴撲騰了一下翅膀,順著洞口飛了進去。
葉少陽明白她這一手作法的動機,伸手在洞**試了試,說道:“空穴不來風,這裏有風,那就說明下麵是有氧氣的,應該沒問題。”
說完之後,葉少陽轉頭看去,發現幾個人都在用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正不知道怎麽回事,妙心說道:“你剛說什麽,陽氣?這裏怎麽會有陽氣?”
“呃……”葉少陽總算知道怎麽回事了,拍了拍腦門,說道:“我說的不是陽氣,是……氧氣。人就是因為吸收了空氣中的氧氣,才能存活。”
這個時代,現代科學還沒普及,至少在華夏,還沒有“氧氣”的概念,葉少陽隻好給他們普及了一下。
梧桐道:“你這是哪裏聽來的?我怎麽沒聽說過。”
“這……”葉少陽不知道怎麽解釋。
“是他自己編的唄,故作驚人之語。”陳曉宇不失時機地對葉少陽諷刺道。
葉少陽解釋不清楚,幹脆就不解釋。陳曉宇還當他是被自己逼問的無話可說,更加得意,諷刺了葉少陽幾句。
等了有一炷香的時間,那隻被妙心作法驅使的紙鶴又從洞穴裏飛了出來,但是撲騰了幾下翅膀,立刻就萎縮下去,渾身變黑,變成了一堆枯紙……
妙心震驚,道:“下麵有陰巢,而且陰氣極重,不是好兆頭。”
陳曉宇不以為意地說道:“怕什麽,兵來將擋,就算是有屍王在裏頭,憑我們幾個也沒什麽好怕的。”
妙心盯著化作一團爛紙的紙鶴殘骸說道:“話雖如此,還是要小心為上,你們切記,跟在我的後麵,少陽子,你來掌燈吧。”
葉少陽知道她潛意識裏覺得自己最沒用,所以讓自己幹這個活,笑了笑,從盧曉清手接過了三色蓮花燈。毛小方望著燈,跟葉少陽打趣了一句:“少陽子,這時候要是有你說的‘手電’,肯定比這燈好用多了吧。”
葉少陽道:“那當然。”
“什麽電?法器麽?”妙心問道。
“咳咳,不是不是,咱們繼續。”葉少陽幹咳了兩聲,用三色蓮花燈給她照亮。
妙心摸出三炷香,點燃之後,讓葉少陽捏著,告訴他時刻注意,如果香滅了,一定要告訴她,然後大夥就要立刻退出來。
葉少陽立刻就知道了這麽做的原因,跟靈異無關,其實是最簡單的科學原理:所謂人點燭,鬼吹燈,在下墓的時候,盜墓賊都要點一支蠟燭放在墓穴裏,一旦蠟燭滅了,以為是鬼魂作祟,就要立刻退走。
其實蠟燭滅了,隻是因為古墓裏缺乏氧氣……不過那是真到了墓穴深處,不用走動的時候,才方便用蠟燭來檢測氧氣,在墓道裏行進,一般都是越來越深,很可能走著走著就沒氧氣了,但拿著蠟燭不方便走動,所以用香,香火如果滅了,自然也是因為缺氧。過去的人雖然不知道火燃燒的原理,但是在實踐之中也總結出了這樣的原則。
至於三色蓮花燈,因為用的不是燈油,就算沒有空氣,這要有陰氣,一樣可以燃燒,所以不具備檢測的作用。
妙心拿出一隻羅盤,撥弄了幾下,第一個順著洞穴爬了進去,然後葉少陽跟上,用三色蓮花燈照過去,是一條長長的墓道,修得很整齊,兩邊都是一眼看不到頭。
等人都進去之後,大夥開始研究往哪邊走。妙心提議往風吹來的方向走,風隻能從低處吹向高處,下麵,自然就是墓穴深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這座墓是元朝以前的,那自然跟趙禥沒關係,如果是明朝或者大清的墓,那也不可能……隻有在元朝時期,趙家還算是前朝正統,那些南宋的遺臣才會想到複國,到了大明,蒙古人已經被漢人趕走了,還要宋朝的皇室血脈有什麽用?”
宋曉宇也點了一盞油燈,照著那個缺口說道:“這個洞是哪來的?”
妙心環顧著洞穴四周,說道,“我懷疑外麵這個洞穴,是山體變化產生的,之後可能有老鼠或穿山甲一類的東西,感覺到裏麵涼爽,在這裏打洞,將墓道打穿……”
毛小方一聽,忍不住插嘴說道:“穿山甲能打出這麽大一個洞?”
妙心白了他一眼道:“聽我說完,古墓之下,陰陽二氣分隔,隻要不接觸陽氣,就算是有邪物,也是在沉睡之中,不會驚蟄而變。但這裏有了個洞,雖然陰氣外泄,但陽氣也會進入,裏麵的僵屍一類的邪物,感受到陽氣的縮在,蘇醒之後,會一直尋找源頭,很可能是找到這裏之後,想要吸取更多的陽氣,所以把這個洞給扒得更大了。”
雖然是猜測,但是在場幾個人都覺得這分析得合情合理。
妙心從盧曉清手中拿過三色蓮花燈,蹲在那個墓道上的小洞旁邊,從包裏拿出毛筆,蘸了某種藥粉,在洞穴最下方的墓磚上塗抹了幾下,原本青灰色的墓磚,在火光的照耀下立刻泛起了一層黑色,然後揮發散去。
“這是屍氣,沒錯了,不久之前,肯定有僵屍從這裏爬出來過。”
葉少陽跟毛小方對視了一眼,都是暗暗吸了口氣,雖說以他們的身份,對僵屍之類的沒什麽怕的,不過這裏畢竟是古墓,是僵屍的地盤,誰知道下麵有多少僵屍?是什麽等級的僵屍?因此現在找到了下麵確定有僵屍的證據,兩人還是有點緊張的。
“好,有僵屍就好!”陳曉宇摩拳擦掌,“我們幾個今天要大開殺戒,就怕僵屍太少。”
“放心,不管有多少僵屍,我全讓給你來對付。”葉少陽說道,心裏暗想,但願到時候你還能保持這種不怕死的勁頭。
妙心沒讓大家先進去,而是摸出一張黃裱紙,折成紙鶴的形狀,用朱砂筆點睛之後,鬆開手,對著紙鶴吹了口氣,念道:“地行無果,陰陽明證,見陽而沉,見陰而返,去吧。”
紙鶴撲騰了一下翅膀,順著洞口飛了進去。
葉少陽明白她這一手作法的動機,伸手在洞**試了試,說道:“空穴不來風,這裏有風,那就說明下麵是有氧氣的,應該沒問題。”
說完之後,葉少陽轉頭看去,發現幾個人都在用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正不知道怎麽回事,妙心說道:“你剛說什麽,陽氣?這裏怎麽會有陽氣?”
“呃……”葉少陽總算知道怎麽回事了,拍了拍腦門,說道:“我說的不是陽氣,是……氧氣。人就是因為吸收了空氣中的氧氣,才能存活。”
這個時代,現代科學還沒普及,至少在華夏,還沒有“氧氣”的概念,葉少陽隻好給他們普及了一下。
梧桐道:“你這是哪裏聽來的?我怎麽沒聽說過。”
“這……”葉少陽不知道怎麽解釋。
“是他自己編的唄,故作驚人之語。”陳曉宇不失時機地對葉少陽諷刺道。
葉少陽解釋不清楚,幹脆就不解釋。陳曉宇還當他是被自己逼問的無話可說,更加得意,諷刺了葉少陽幾句。
等了有一炷香的時間,那隻被妙心作法驅使的紙鶴又從洞穴裏飛了出來,但是撲騰了幾下翅膀,立刻就萎縮下去,渾身變黑,變成了一堆枯紙……
妙心震驚,道:“下麵有陰巢,而且陰氣極重,不是好兆頭。”
陳曉宇不以為意地說道:“怕什麽,兵來將擋,就算是有屍王在裏頭,憑我們幾個也沒什麽好怕的。”
妙心盯著化作一團爛紙的紙鶴殘骸說道:“話雖如此,還是要小心為上,你們切記,跟在我的後麵,少陽子,你來掌燈吧。”
葉少陽知道她潛意識裏覺得自己最沒用,所以讓自己幹這個活,笑了笑,從盧曉清手接過了三色蓮花燈。毛小方望著燈,跟葉少陽打趣了一句:“少陽子,這時候要是有你說的‘手電’,肯定比這燈好用多了吧。”
葉少陽道:“那當然。”
“什麽電?法器麽?”妙心問道。
“咳咳,不是不是,咱們繼續。”葉少陽幹咳了兩聲,用三色蓮花燈給她照亮。
妙心摸出三炷香,點燃之後,讓葉少陽捏著,告訴他時刻注意,如果香滅了,一定要告訴她,然後大夥就要立刻退出來。
葉少陽立刻就知道了這麽做的原因,跟靈異無關,其實是最簡單的科學原理:所謂人點燭,鬼吹燈,在下墓的時候,盜墓賊都要點一支蠟燭放在墓穴裏,一旦蠟燭滅了,以為是鬼魂作祟,就要立刻退走。
其實蠟燭滅了,隻是因為古墓裏缺乏氧氣……不過那是真到了墓穴深處,不用走動的時候,才方便用蠟燭來檢測氧氣,在墓道裏行進,一般都是越來越深,很可能走著走著就沒氧氣了,但拿著蠟燭不方便走動,所以用香,香火如果滅了,自然也是因為缺氧。過去的人雖然不知道火燃燒的原理,但是在實踐之中也總結出了這樣的原則。
至於三色蓮花燈,因為用的不是燈油,就算沒有空氣,這要有陰氣,一樣可以燃燒,所以不具備檢測的作用。
妙心拿出一隻羅盤,撥弄了幾下,第一個順著洞穴爬了進去,然後葉少陽跟上,用三色蓮花燈照過去,是一條長長的墓道,修得很整齊,兩邊都是一眼看不到頭。
等人都進去之後,大夥開始研究往哪邊走。妙心提議往風吹來的方向走,風隻能從低處吹向高處,下麵,自然就是墓穴深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