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府與太史府均在鎬京以南,從太史府到太師府有兩條路可行,一條走大路,饒過落霞山,渡旻水,再行片刻便是。另一條是直接走幽靜間穿過落霞穀。若穿落霞穀,申時之前便能到達,不過山穀小路甚為偏僻,常有猛獸出沒,一般若無人結伴同行恐有危險,若走大路相對安全卻要多行半個時辰。伯勉暗道:“據方才門人所言,弧厄應該是半個時辰前從太史俯出發,而弧厄獨行,必走大路。若我走山穀小路,定能在他之前趕到尹府,即便不能,以時間推算,也定能在尹府外候得他出來。”想至此,便策馬直蹦落霞穀而去。
剛行出幽靜間,便入落霞穀,落霞穀又名斧痕,此穀乃東西兩座落霞山的山縫所在,相傳落霞山原本一體,乃上古神獸朱雀鳥的棲息之所,後因刑天從女媧神廟中盜走破天斧,逃到此處,見大山擋路,提斧劈去,落霞山便由此一分為二,這才有了東西兩座落霞山和中間狹長的一條幽穀。
伯勉行到穀底,見穀中樹木極高,兩側山壁狹長筆直,恐怕隻有正午才有陽光能夠照入穀中。此刻雖未過午時,但行至穀底,卻有如星夜一般,四處幽深寂靜,仿佛連風都吹不進穀,更聽不到半點鳥獸的聲音。伯勉心中有些害怕,但已都行至此處了,也隻得硬著頭皮強行穿往幽穀深處行去,隻願馬兒能走得快些,豈知穀底本就沒有路,有的隻是山人采藥劈材時所開的小徑,根本不利於馬行,穀底地勢雖然平坦,卻長滿了半人高的荊棘,馬兒哪裏還行得快,伯勉不盡黯然道:“此路如此陰深僻靜,叫天不應,若要再遇上猛獸出沒,隻怕我跟馬兒都要雙雙魂斷於此了。”
忽聽那白馬一聲長嘶,隨即便立於原地,再不肯前行。伯勉一驚,回過神來朝前望去,隻見前方草地裏橫著一物,通體白色,幽穀中光線昏暗,也看不清楚究竟是什麽?伯勉心中駭然,暗道:“不好,莫非是遇上了白斑老虎,此處如此偏寂,若真遇到老虎就豈不是必死無疑。伯勉暗自叫苦,緊握馬韁,欲掉頭回走。忽仔細一想,又覺著不對,若真有猛虎,馬兒必定受驚,現下馬兒隻是立於原地不動,難道是自己多慮了。
忽聽得那白物伸了個懶腰,竟然開口唱起歌謠來,歌詞道:“從何處來兮,回何處去。前路荊棘兮,強行為逆。緣生緣起兮,皆有天意。逆天違意兮,殃及池魚。”
伯勉這才緩緩疏了口氣,方知前方並非什麽猛虎,而是一個穿白衣的人,於是下馬緩步走了過去,朝那人所在的位置仔細的打量了一番,見一名老者橫臥在草叢當中。那老者滿頭蒼發,雙目微閉,酒糟鼻下白須凝成一屢,滲著濃濃的酒氣,手中還拽著個碩大的酒葫蘆,看樣貌大約七旬有餘。伯勉心中詫異,暗道:此處如此僻靜,這老者為何孤身在此,萬一遇上什麽猛獸、強人,豈不危險。定是附近山裏人家的老者,喝醉了酒,誤入此穀,我且問他住在那裏,送他出穀便是。於是上前問道:“老先生為何孤身在此?方才晚生還以為是何猛獸當道,嚇煞晚生也。”
那老者見有人至,微微坐起身來,笑道:“你問我為何在此?我且問你為何在此?你要到哪裏去啊?”
“我正要去前方鎮上尋一位朋友,此處如此偏僻,了無人跡,恐怕會有危險,老先生住在何處?不如我送你回去吧。”伯勉言道。
那老者哈哈一笑,抱起葫蘆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貪婪的歎了一聲,這才對伯勉道:“方才你說以為我是猛獸,所以害怕,為何知道我是個活人就不怕了?難道猛獸比人還要可怕嗎?”
伯勉心想,猛獸固然可怕,但人心叵測,有時卻比豺狼猛虎更加凶惡,如三賊這等,這許多年命喪其手的忠義亡魂不計其數,確勝過猛獸十倍有餘,這老者看似酒醉,言語卻甚為奇怪,似乎另有一番道理,不盡心中升起一份肅然之意,道:“老先生說的有理,人心叵測,有時確比猛獸可怕得多。”
那老者微微點了點頭,又道:“那便是了,既然如此,老夫在此尚算安全,到是你……”言罷,長歎一聲,搖了搖頭,抱起酒葫蘆又喝了起來。
伯勉見這老者仿佛話外有音,不經問道:“老先生有何指教?不妨直言。”
那老者打了個酒嗝,緩緩的將酒葫蘆放在地上,吃力的站起身來,伯勉見了忙上前攙扶,半晌,那老者才站直了身子,道:“你乃當朝太史,常伴虎狼之中,難道你就不怕?”
此話一出,伯勉暗自吃了一驚,瞪大了眼望著那老者,心道:“我與這老先生素未謀麵,他怎會識得我的身份?”忽又聽那老者道:“你隻身行這落霞幽穀去那尹太師府上,若是真能遇上個豺狼猛虎的,將你吃了那也罷,免得日後鑄成大錯,害人害己,殃及後人啊……”言止於此,又是一聲長歎。
伯勉更是不解,忙問道:“老先生此話何意?為何我會害人害己?為何又會殃及後人?在下不解,還請指教。”
“你可有子嗣?”老者問道。
“在下尚未婚配,何來子嗣?”伯勉道。
“你以後定有子嗣,老夫素能算得前後三百年天下運勢,卻因你太史之子……唉……天意,天意啊……”話至於此,那老者盡連聲唉歎,似乎心事重重,又似乎躊躇未決,隻聽得伯勉一頭霧水。忽又聽那老者道:“天下蒼生是福是禍,隻在此子一念之間。”言畢,也不再理會伯勉,自行朝幽穀深處行去。
伯勉心下茫然,暗自思量這老者的言語,待他回過神來,已不見那老者蹤跡。隻聽幽穀深處傳來那老者悠長的話音:“周室已衰,太史若予天下蒼生為謀,萬不可與妖靈為伴,切記……”
伯勉越聽越奇,喊了幾聲“老先生!”哪裏還有應答,幽穀中除了自己的回音以外再也沒有任何聲響,靜得仿佛連呼吸聲、心跳聲都能聽得清晰。伯勉暗想,這老者所言太也奇怪,難道我的命運和天下蒼生有何聯係?為何要我切不可與妖靈為伴,心下不解,又想到方才耽誤了這許多時間,恐怕弧厄早已到太師府了,哪裏還有心思多想,正欲上馬繼續前行,忽見地上閃過一陣白霧,伯勉定睛一看,見方才那老者放在地上的酒葫蘆不知何時已變成了一顆珠子。伯勉心下好奇,將那珠子拾在手中,見珠子周身通體透明,裏邊仿佛有霧氣流動,十分漂亮。伯勉不暇多想,將珠子收入懷中,便即翻身上了馬,繼續朝太師府行去。
剛行出幽靜間,便入落霞穀,落霞穀又名斧痕,此穀乃東西兩座落霞山的山縫所在,相傳落霞山原本一體,乃上古神獸朱雀鳥的棲息之所,後因刑天從女媧神廟中盜走破天斧,逃到此處,見大山擋路,提斧劈去,落霞山便由此一分為二,這才有了東西兩座落霞山和中間狹長的一條幽穀。
伯勉行到穀底,見穀中樹木極高,兩側山壁狹長筆直,恐怕隻有正午才有陽光能夠照入穀中。此刻雖未過午時,但行至穀底,卻有如星夜一般,四處幽深寂靜,仿佛連風都吹不進穀,更聽不到半點鳥獸的聲音。伯勉心中有些害怕,但已都行至此處了,也隻得硬著頭皮強行穿往幽穀深處行去,隻願馬兒能走得快些,豈知穀底本就沒有路,有的隻是山人采藥劈材時所開的小徑,根本不利於馬行,穀底地勢雖然平坦,卻長滿了半人高的荊棘,馬兒哪裏還行得快,伯勉不盡黯然道:“此路如此陰深僻靜,叫天不應,若要再遇上猛獸出沒,隻怕我跟馬兒都要雙雙魂斷於此了。”
忽聽那白馬一聲長嘶,隨即便立於原地,再不肯前行。伯勉一驚,回過神來朝前望去,隻見前方草地裏橫著一物,通體白色,幽穀中光線昏暗,也看不清楚究竟是什麽?伯勉心中駭然,暗道:“不好,莫非是遇上了白斑老虎,此處如此偏寂,若真遇到老虎就豈不是必死無疑。伯勉暗自叫苦,緊握馬韁,欲掉頭回走。忽仔細一想,又覺著不對,若真有猛虎,馬兒必定受驚,現下馬兒隻是立於原地不動,難道是自己多慮了。
忽聽得那白物伸了個懶腰,竟然開口唱起歌謠來,歌詞道:“從何處來兮,回何處去。前路荊棘兮,強行為逆。緣生緣起兮,皆有天意。逆天違意兮,殃及池魚。”
伯勉這才緩緩疏了口氣,方知前方並非什麽猛虎,而是一個穿白衣的人,於是下馬緩步走了過去,朝那人所在的位置仔細的打量了一番,見一名老者橫臥在草叢當中。那老者滿頭蒼發,雙目微閉,酒糟鼻下白須凝成一屢,滲著濃濃的酒氣,手中還拽著個碩大的酒葫蘆,看樣貌大約七旬有餘。伯勉心中詫異,暗道:此處如此僻靜,這老者為何孤身在此,萬一遇上什麽猛獸、強人,豈不危險。定是附近山裏人家的老者,喝醉了酒,誤入此穀,我且問他住在那裏,送他出穀便是。於是上前問道:“老先生為何孤身在此?方才晚生還以為是何猛獸當道,嚇煞晚生也。”
那老者見有人至,微微坐起身來,笑道:“你問我為何在此?我且問你為何在此?你要到哪裏去啊?”
“我正要去前方鎮上尋一位朋友,此處如此偏僻,了無人跡,恐怕會有危險,老先生住在何處?不如我送你回去吧。”伯勉言道。
那老者哈哈一笑,抱起葫蘆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貪婪的歎了一聲,這才對伯勉道:“方才你說以為我是猛獸,所以害怕,為何知道我是個活人就不怕了?難道猛獸比人還要可怕嗎?”
伯勉心想,猛獸固然可怕,但人心叵測,有時卻比豺狼猛虎更加凶惡,如三賊這等,這許多年命喪其手的忠義亡魂不計其數,確勝過猛獸十倍有餘,這老者看似酒醉,言語卻甚為奇怪,似乎另有一番道理,不盡心中升起一份肅然之意,道:“老先生說的有理,人心叵測,有時確比猛獸可怕得多。”
那老者微微點了點頭,又道:“那便是了,既然如此,老夫在此尚算安全,到是你……”言罷,長歎一聲,搖了搖頭,抱起酒葫蘆又喝了起來。
伯勉見這老者仿佛話外有音,不經問道:“老先生有何指教?不妨直言。”
那老者打了個酒嗝,緩緩的將酒葫蘆放在地上,吃力的站起身來,伯勉見了忙上前攙扶,半晌,那老者才站直了身子,道:“你乃當朝太史,常伴虎狼之中,難道你就不怕?”
此話一出,伯勉暗自吃了一驚,瞪大了眼望著那老者,心道:“我與這老先生素未謀麵,他怎會識得我的身份?”忽又聽那老者道:“你隻身行這落霞幽穀去那尹太師府上,若是真能遇上個豺狼猛虎的,將你吃了那也罷,免得日後鑄成大錯,害人害己,殃及後人啊……”言止於此,又是一聲長歎。
伯勉更是不解,忙問道:“老先生此話何意?為何我會害人害己?為何又會殃及後人?在下不解,還請指教。”
“你可有子嗣?”老者問道。
“在下尚未婚配,何來子嗣?”伯勉道。
“你以後定有子嗣,老夫素能算得前後三百年天下運勢,卻因你太史之子……唉……天意,天意啊……”話至於此,那老者盡連聲唉歎,似乎心事重重,又似乎躊躇未決,隻聽得伯勉一頭霧水。忽又聽那老者道:“天下蒼生是福是禍,隻在此子一念之間。”言畢,也不再理會伯勉,自行朝幽穀深處行去。
伯勉心下茫然,暗自思量這老者的言語,待他回過神來,已不見那老者蹤跡。隻聽幽穀深處傳來那老者悠長的話音:“周室已衰,太史若予天下蒼生為謀,萬不可與妖靈為伴,切記……”
伯勉越聽越奇,喊了幾聲“老先生!”哪裏還有應答,幽穀中除了自己的回音以外再也沒有任何聲響,靜得仿佛連呼吸聲、心跳聲都能聽得清晰。伯勉暗想,這老者所言太也奇怪,難道我的命運和天下蒼生有何聯係?為何要我切不可與妖靈為伴,心下不解,又想到方才耽誤了這許多時間,恐怕弧厄早已到太師府了,哪裏還有心思多想,正欲上馬繼續前行,忽見地上閃過一陣白霧,伯勉定睛一看,見方才那老者放在地上的酒葫蘆不知何時已變成了一顆珠子。伯勉心下好奇,將那珠子拾在手中,見珠子周身通體透明,裏邊仿佛有霧氣流動,十分漂亮。伯勉不暇多想,將珠子收入懷中,便即翻身上了馬,繼續朝太師府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