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已是八月初至,那偏院尚有一水井,往日飲水倒不成問題。丹引和玉淵在院中揀了些枯樹枝勉強生了火,許良人便倚著門框坐在小矮凳上用破翁熬野菜湯。
“小姐,這也不是辦法。這野菜實在難以充饑。長此以往,隻怕咱們熬不到中秋了。”玉淵隻蹲在台階上依依問那許良人。
許良人聞言,也著實歎了口氣。她們已一連吃了四五日的野菜,豈不講能否充饑。隻怕再過幾日,院中連野菜都要拔沒了。
“丹引啊,咱們屋裏應該還有些餘錢吧?”許良人抬眸向丹引,她記得離了院子時丹引倒是拿出了些銀錢。
丹引聽到銀子,一雙大眼睛蹭亮蹭亮的,神情十分得意:“有的,有的,我收著呢。玉淵姐囑咐過我,要好好收著,哪天出去了或許用的著。”
她才十五歲,性子直又迷糊,完全猜不透許良人的用意,卻是極為妥帖聽話的。
許良人眼中閃過一抹生機,臉上的表情卻是一片欣慰,“我到是有個法子,你那裏還有多少銀錢?”
丹引的眼睛又亮了一分。“還有十塊。”
“小姐,現在銀錢與我們又有何用。且不說我們身處偏院出不去外麵。即便是出去了,買上了千百斤糧食。我等三人隻得日日坐吃山空。便是一座米山也有吃淨的時候。”
那玉淵隻摸著額頭,打斷許良人道。她並不是有意煞風景,卻是她們現在的處境,實在是太過尷尬。
“是呀!我們會不會餓死在這裏。”丹引聽了玉淵的話,也垂下頭,擺弄著衣角,添了幾分喪氣。
“什麽死不死的,怎的說這麽不吉利的話。”那許良人卻巧笑了起來:“我自是有辦法了,不過此事還要丹引去辦才妥帖。”
“我?”丹引隻楞了片刻,往日裏大小事務都是玉淵親辦,直到去年她才從婢子提了大丫鬟。一應事務,禮數她且記不周全,如今怎的去辦大事。
那許良人亦看出了丹引的忌憚,隻舀著菜湯,盈盈笑道:“爬牆的活,可不要你去幹。”許良人向來身子骨弱些,玉淵也是纖纖瘦瘦。隻有丹引,平日最是活奮,踮著小腳走路也風風火火的,直像個活猴子。
“爬牆?咱們偏院的牆怎的也有一丈三高,先別說上不去。便是爬上去了那跳下去也要摔出個好歹。”玉淵擔心的問許良人。
“你且聽我說。”許良人放下勺子,揩了揩額頭上的汗。
“咱們偏院的牆雖高,可要想過,也能過去。一會兒去把咱們衣服都找出來,連起來係成繩子,栓在丹引腰上。再把房裏的桌椅都搬到牆邊,摞起來。讓丹引踩著桌椅爬到牆頭,咱們扯著衣服慢慢給她放下去。等她回來,咱們照樣扯著衣服把她拉上來,她到牆頭,再踩著桌椅下來。”
丹引聽了,倒是個渾不怕的。直高聲道:“我行,便是摔下來也不礙事。”
“瞧你那臭嘴。”玉淵直狠狠地拍了下丹引的手背,又轉向許良人詢問道:“即便是出去買了米糧,便是解了一時之需,卻也不是長久之計。”
那野菜湯在火堆上呲呲的冒著熱氣。丹引見了馬上用棉布墊著破甕,把一鍋菜湯端了下來。
先是操起勺子給許良人盛了一碗,許良人接過菜湯,也不怕燙,直咕咚咕咚的喝了好幾口。
許良人喝了湯,隻覺身上總算有了半絲力氣。才端著碗邊吹著氣,邊對玉淵道:“咱們先拿出二兩銀子買米。其餘的八兩,買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並上好的丘陵半熟宣紙一遝。水彩顏料一套,印泥一盒,刻刀一個。再買兩個大白蘿卜。我自有生錢的辦法。”
那玉淵一聽便明白了過來,許良人原來是想要寫字賣畫。
“小姐,我,我不識哪裏有賣文房四寶的地方。”丹引隻尷尬的用手搓著腿,她自入府以來,隻出過幾次門,亦都是跟著玉淵,她哪裏認得路。
許良人聞言,隻思量片刻。便眯著眼對丹引道:“你拿著銀子去城東‘沈家米鋪’找一個叫周琅生的力巴。他是那家個米鋪的夥計,我從前與他有些相識的舊交情,你把我要的東西告訴他,他自會幫你辦妥。”
“周琅生?他是誰呀!”丹引好奇的問到,連眸子都生著光。
許良人聞言,隻呆呆楞了片刻,才輕聲回道:“一個故人罷了,休要多問。”
玉淵倒是識趣,忙拉著丹引收拾火堆,殘甕。那許良人隻兩眼怔怔的望著前麵的水井,想到現在的窘況,眸子也愈發的恍惚。
到了第二日,丹引拿著銀錢,順著衣服翻了出去。傍晚,丹引才拎著東西趕了回來。
那許良人和玉淵見丹引一人拎了幾十斤的東西回來。直道她不容易,行了大功。
玉淵忙把東西拎回房,又舀了一碗白米,欲生火煮飯。許良人亦把丹引扶回房間,還親自給她奉了一碗水。
這回終於有了米糧,不時玉淵飯已做好,主仆三人已幾日沒吃過糧食,今日見了白米飯,隻覺得香氣撲鼻。剛要動筷,卻聽得院門有聲響。
“我去看看。”那玉淵放下筷子,隻悄悄走到院門,輕輕推開門,卻不見人影,隻有一個雕花紅木食盒放在地上。
玉淵把食盒拎進房間,三人打開來看。隻見裏麵放了一碟牛乳芋頭糕,一碟艾窩窩並一隻烤鵝。
“可以加菜了。”丹引最是開心。
“不知是誰送來的。”玉淵納罕道。
許良人見了,隻覺得陣陣心寒。“我想有可能是娘叫人送來的。”
“你怎麽知道。”丹引問道。玉淵亦疑惑的看著許良人。
許良人把那盤艾窩窩端了出來,指給二人道:“這艾窩窩是用糯米粉、麵粉做外皮,其內包的餡料富有變化,有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藥泥等食材,質地粘軟,口味香甜,色澤雪白,常以紅色山楂糕點綴,美觀、喜慶。因其皮外糝薄粉,上作一凹,故名艾窩窩。
這艾窩窩是清真風味小吃。
曾有詩雲‘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麵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意在形容艾窩窩色澤潔白如霜,質地細膩柔韌,餡心鬆散甜香。
你們可知,這艾窩窩是京都的名小吃,在咱們洛城根本都找不到幾個會做艾窩窩的師傅。
咱們許家,隻有我娘是京都人氏,因為當年遠嫁,才一個人帶著仆人陪嫁從京都趕到了洛城。”
玉淵聞言,也覺的有理。
“那怎麽不送進來呀!”丹引忙端出菜食,先是扯了個鵝腿就往嘴裏塞。這走了一天,她也是累壞了。
許良人亦是疑惑不解,她自詡自己心思縝密,聰慧過人。可是這許家之中,她唯獨看不明白自己的親娘。
不過,既然自己的親娘還惦念著自己這個女兒,有雪中送炭的情義,她自也是盛情難卻。許良人不做多想,也實在受不了腹饑的滋味,隻也撕了塊鵝肉大快朵頤起來。
第二日一早,許良人和玉淵便起了床。許良人讓玉淵鋪了宣紙,研好墨。她們以後的一段時間怕是隻能寄托在這一紙一墨之間了。
“小姐,且要畫些什麽?我看那賣畫的倒不如糊燈籠賺的多。要不讓奴婢編些藤條糊燈籠吧。”
玉淵隻扶著袖子緩緩的研磨,若要她服侍許良人她定是心甘情願。隻是這小姐大抵不過是個女兒家,如此睿智識大體已是不易。怎能單憑畫個畫便可賺金攢銀。
“小姐,這也不是辦法。這野菜實在難以充饑。長此以往,隻怕咱們熬不到中秋了。”玉淵隻蹲在台階上依依問那許良人。
許良人聞言,也著實歎了口氣。她們已一連吃了四五日的野菜,豈不講能否充饑。隻怕再過幾日,院中連野菜都要拔沒了。
“丹引啊,咱們屋裏應該還有些餘錢吧?”許良人抬眸向丹引,她記得離了院子時丹引倒是拿出了些銀錢。
丹引聽到銀子,一雙大眼睛蹭亮蹭亮的,神情十分得意:“有的,有的,我收著呢。玉淵姐囑咐過我,要好好收著,哪天出去了或許用的著。”
她才十五歲,性子直又迷糊,完全猜不透許良人的用意,卻是極為妥帖聽話的。
許良人眼中閃過一抹生機,臉上的表情卻是一片欣慰,“我到是有個法子,你那裏還有多少銀錢?”
丹引的眼睛又亮了一分。“還有十塊。”
“小姐,現在銀錢與我們又有何用。且不說我們身處偏院出不去外麵。即便是出去了,買上了千百斤糧食。我等三人隻得日日坐吃山空。便是一座米山也有吃淨的時候。”
那玉淵隻摸著額頭,打斷許良人道。她並不是有意煞風景,卻是她們現在的處境,實在是太過尷尬。
“是呀!我們會不會餓死在這裏。”丹引聽了玉淵的話,也垂下頭,擺弄著衣角,添了幾分喪氣。
“什麽死不死的,怎的說這麽不吉利的話。”那許良人卻巧笑了起來:“我自是有辦法了,不過此事還要丹引去辦才妥帖。”
“我?”丹引隻楞了片刻,往日裏大小事務都是玉淵親辦,直到去年她才從婢子提了大丫鬟。一應事務,禮數她且記不周全,如今怎的去辦大事。
那許良人亦看出了丹引的忌憚,隻舀著菜湯,盈盈笑道:“爬牆的活,可不要你去幹。”許良人向來身子骨弱些,玉淵也是纖纖瘦瘦。隻有丹引,平日最是活奮,踮著小腳走路也風風火火的,直像個活猴子。
“爬牆?咱們偏院的牆怎的也有一丈三高,先別說上不去。便是爬上去了那跳下去也要摔出個好歹。”玉淵擔心的問許良人。
“你且聽我說。”許良人放下勺子,揩了揩額頭上的汗。
“咱們偏院的牆雖高,可要想過,也能過去。一會兒去把咱們衣服都找出來,連起來係成繩子,栓在丹引腰上。再把房裏的桌椅都搬到牆邊,摞起來。讓丹引踩著桌椅爬到牆頭,咱們扯著衣服慢慢給她放下去。等她回來,咱們照樣扯著衣服把她拉上來,她到牆頭,再踩著桌椅下來。”
丹引聽了,倒是個渾不怕的。直高聲道:“我行,便是摔下來也不礙事。”
“瞧你那臭嘴。”玉淵直狠狠地拍了下丹引的手背,又轉向許良人詢問道:“即便是出去買了米糧,便是解了一時之需,卻也不是長久之計。”
那野菜湯在火堆上呲呲的冒著熱氣。丹引見了馬上用棉布墊著破甕,把一鍋菜湯端了下來。
先是操起勺子給許良人盛了一碗,許良人接過菜湯,也不怕燙,直咕咚咕咚的喝了好幾口。
許良人喝了湯,隻覺身上總算有了半絲力氣。才端著碗邊吹著氣,邊對玉淵道:“咱們先拿出二兩銀子買米。其餘的八兩,買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並上好的丘陵半熟宣紙一遝。水彩顏料一套,印泥一盒,刻刀一個。再買兩個大白蘿卜。我自有生錢的辦法。”
那玉淵一聽便明白了過來,許良人原來是想要寫字賣畫。
“小姐,我,我不識哪裏有賣文房四寶的地方。”丹引隻尷尬的用手搓著腿,她自入府以來,隻出過幾次門,亦都是跟著玉淵,她哪裏認得路。
許良人聞言,隻思量片刻。便眯著眼對丹引道:“你拿著銀子去城東‘沈家米鋪’找一個叫周琅生的力巴。他是那家個米鋪的夥計,我從前與他有些相識的舊交情,你把我要的東西告訴他,他自會幫你辦妥。”
“周琅生?他是誰呀!”丹引好奇的問到,連眸子都生著光。
許良人聞言,隻呆呆楞了片刻,才輕聲回道:“一個故人罷了,休要多問。”
玉淵倒是識趣,忙拉著丹引收拾火堆,殘甕。那許良人隻兩眼怔怔的望著前麵的水井,想到現在的窘況,眸子也愈發的恍惚。
到了第二日,丹引拿著銀錢,順著衣服翻了出去。傍晚,丹引才拎著東西趕了回來。
那許良人和玉淵見丹引一人拎了幾十斤的東西回來。直道她不容易,行了大功。
玉淵忙把東西拎回房,又舀了一碗白米,欲生火煮飯。許良人亦把丹引扶回房間,還親自給她奉了一碗水。
這回終於有了米糧,不時玉淵飯已做好,主仆三人已幾日沒吃過糧食,今日見了白米飯,隻覺得香氣撲鼻。剛要動筷,卻聽得院門有聲響。
“我去看看。”那玉淵放下筷子,隻悄悄走到院門,輕輕推開門,卻不見人影,隻有一個雕花紅木食盒放在地上。
玉淵把食盒拎進房間,三人打開來看。隻見裏麵放了一碟牛乳芋頭糕,一碟艾窩窩並一隻烤鵝。
“可以加菜了。”丹引最是開心。
“不知是誰送來的。”玉淵納罕道。
許良人見了,隻覺得陣陣心寒。“我想有可能是娘叫人送來的。”
“你怎麽知道。”丹引問道。玉淵亦疑惑的看著許良人。
許良人把那盤艾窩窩端了出來,指給二人道:“這艾窩窩是用糯米粉、麵粉做外皮,其內包的餡料富有變化,有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藥泥等食材,質地粘軟,口味香甜,色澤雪白,常以紅色山楂糕點綴,美觀、喜慶。因其皮外糝薄粉,上作一凹,故名艾窩窩。
這艾窩窩是清真風味小吃。
曾有詩雲‘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麵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意在形容艾窩窩色澤潔白如霜,質地細膩柔韌,餡心鬆散甜香。
你們可知,這艾窩窩是京都的名小吃,在咱們洛城根本都找不到幾個會做艾窩窩的師傅。
咱們許家,隻有我娘是京都人氏,因為當年遠嫁,才一個人帶著仆人陪嫁從京都趕到了洛城。”
玉淵聞言,也覺的有理。
“那怎麽不送進來呀!”丹引忙端出菜食,先是扯了個鵝腿就往嘴裏塞。這走了一天,她也是累壞了。
許良人亦是疑惑不解,她自詡自己心思縝密,聰慧過人。可是這許家之中,她唯獨看不明白自己的親娘。
不過,既然自己的親娘還惦念著自己這個女兒,有雪中送炭的情義,她自也是盛情難卻。許良人不做多想,也實在受不了腹饑的滋味,隻也撕了塊鵝肉大快朵頤起來。
第二日一早,許良人和玉淵便起了床。許良人讓玉淵鋪了宣紙,研好墨。她們以後的一段時間怕是隻能寄托在這一紙一墨之間了。
“小姐,且要畫些什麽?我看那賣畫的倒不如糊燈籠賺的多。要不讓奴婢編些藤條糊燈籠吧。”
玉淵隻扶著袖子緩緩的研磨,若要她服侍許良人她定是心甘情願。隻是這小姐大抵不過是個女兒家,如此睿智識大體已是不易。怎能單憑畫個畫便可賺金攢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