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稀還記得之前,老頭子給我們講關於他們當地四大怪的故事。
那四大怪,隻剩最後一個馬王爺,還沒有對我們訴說。
我心中充滿了好奇。
“老爺子,你之前跟我們講的平城四大怪,最後還差一個馬王爺嘞!那個馬王爺究竟又有什麽神通啊?你可得跟我們好好講講。”
年輕的小夥子也在一旁接茬。
“對,對!老爺子你也真會吊我們的胃口!”
老頭子聞言哈哈一笑,捏了捏自己下巴上的棉白色羊角胡。
“就是那馬王爺最簡單,不過也不能老頭子上來就告訴你們,你們自己也帶好好猜猜,若能猜得到,老頭子敬你們一碗酒,再饒上你們一頓飯可好!”
賭,勢要再贏他一頓飯不可。
“啊!我知道了!馬王爺,不就是三隻眼嘛!”年輕男子笑著說道。
“戲文裏不都是那麽唱的。那魯班建築了趙州橋,並誇下海口,此橋堅固無比。引得眾神仙紛紛來試橋。
那張果老化作一個老翁,挑著一個扁擔過橋。趙州橋竟隻輕輕的晃動了幾下。
趙天君變作農夫抬了幾塊石頭過橋,趙州橋顫顫巍巍,是魯班上前馱著才沒有倒塌。
待兩位神仙顯出真身,那張果老扁擔裏擔著的是日和月。
而那趙天君抬著石頭的是三山五嶽。
張果老誇讚魯班。‘橋建的不錯,就是你這眼神不大好。連泰山都沒認出來。’
魯班自覺丟人,竟有眼不識泰山,恨把自己左眼摳下,扔在了地上。
那馬王爺和牛王爺在此路過。兩人見地上有個發著光的夜明珠,那馬王爺手快,先撿了去。
牛王爺便要來搶,馬王爺一時慌了神兒,隻好把那夜明珠按在了自己的額頭上,就成了三隻眼。”
老頭子聞言搖搖頭。
“講的比戲文裏都好。隻是我問的不是這個馬王爺,這世上還真的從未見過有長三隻眼的人呢!”
“那老爺子你說,這馬王爺究竟是什麽,可也別再吊我們胃口了!大不了我們饒您一頓飯可好!”
我倒是最先認慫,俗話說,這人老精馬老滑。老人家在這人間度過了大半輩子,早已過了天命之年,他的見識遠見豈能是我們這些十幾歲的毛娃子可以匹及的。
老頭子聽了我說的話,哈哈大笑道!
“我說的那個馬王爺呀,也沒什麽特別的。就是臉長,長得像馬。聽說下巴還都兜兜著,有些地包天,一下雨,那雨水能順著長臉流進嘴裏去。”
“哪會有臉長的那麽長的人嘛!”年輕小夥子聽著,不禁翻了個白眼。
我們話正說到此處,那一對中年夫婦看了看我們三清供廟的大堂之內,正中央便是三座六尺多高的三清像。
那夫妻裏的當家男人,一邊盤著左腿,另一隻手摳著自己的腳丫子。擩了擩鼻子向我打探。
“早都聽說你們陰山簿不得了,在這裏學成的弟子一個賽一個的有出息!也不知你們這些天天究竟學的是什麽玩意兒?咋就有那麽神嘞!”
聽了這話,我隻好幫他們詳細講解。
“其實也沒什麽東西,對於陰山簿新入門的弟子,不過也就學習一些基礎的拳腳功夫,識文斷字,然後便是畫符咒,等漸漸學有所成,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專門研究某一特長。
比如說我們茅山門之中有個珎墓司,那裏麵齊聚的全部都是倒鬥盜墓的摸金校尉,總歸個頂個是身手了得!”
老頭子聽了我的話,也認同的點頭。
“這倒頭可是個實打實的良心活,倘若動了一點兒歪心思,隻怕最後會落入萬劫不複之地。
原來也是在我們平城,有個倒鬥的新後生,大名叫董渾。
他們家可謂是成也倒鬥,敗也倒鬥。最後整整一大家子,皆因為這倒鬥二字家破人亡,想來那珎墓司並不是個好幹的活計。”
也不知今天陰山簿的飯堂究竟怎麽了,我們一行人在供廟之中圍坐了這麽久,那飯菜還沒有上桌。
趁著這個時候,我隻好繼續探聽老爺子肚子裏的故事。
我悠悠的問老爺知道。
“那個姓董的一家,究竟為什麽會家破人亡啊?”
老爺子仍舊撚了撚自己的棉白山羊胡。然後像我們搖頭晃腦的悠悠道。
“這事兒可說來話長!想當年,這董渾年歲不大,不過十六七歲,可是身手卻是難得的好。但凡是他盯上的穴,就沒有掏不出來的。
此事還要從那董渾的父親說起。
這董渾的父親叫董新田,外號‘鑽地龍’,
想當年可是倒鬥的行家。
尤其會使那一身的本事,頭一樣便是縮骨功。
這董新田本身個子便不高,家裏又窮,整日的三根腸子閑著兩根半的吃不飽飯。渾身也沒長上二兩肉,就像個小號的骷髏架子。
董新田就是為了一口飽飯,機緣巧合,幹上了倒鬥的行當。
那時清政府還沒有倒台,我們平城有個同治年間的舉人,姓黃。
那黃舉人青年中舉,半生仕途坦蕩,晚年稱病,告老還鄉。
但是攜的妻,子,家眷便有二百餘人。
這黃舉人回了平城後,也算富甲一方。
又詩曾雲。“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董新田整日的連碗稀粥都喝不上,餓個半死。黃舉人全家卻是頓頓肉香米熟。
這黃舉人有個小女兒叫黃盼蓮,生的是膘肥體壯,五大三粗。
那黃盼蓮平日裏,最愛吃餃子。隻要是應季的山野菜,和上那肥肉彪子拌成的餡,她一頓能吃二斤。
這黃盼蓮吃餃子還有一個規矩,她隻吃餃子中間,不吃餃子邊。
她也是有自己的一套說辭,她說那餃子邊被人用手捏過,都是臭的,不幹淨。
那剛出鍋的熱餃子,黃盼蓮也不嫌燙,直接用手抓著,什麽也不沾,一口咬掉餃子中間兒的鼓肚,餃子邊扔在一旁,便吃的噴香。
黃家本就不缺吃食,連下人都是兩三日,便能吃頓葷腥的。
這黃盼蓮剩下的餃子邊,自然是沒人會吃,便都被下人,一股腦兒扔在了門外。
每回黃家一有人扔餃子邊出來了,門口便有好些人守著,等著上去搶。要是搶的多些,拿回家,還能熬成一碗疙瘩湯。
也可能是這黃盼蓮多行不義,遭了報應。
這黃盼蓮身子一向壯碩,這一年,不知怎麽了,先是嘴唇邊上生了個膿瘡,那黃盼蓮也沒注意,隻把那仙人掌搗成糊狀,敷在了嘴上。
過了約半個月,那唇邊的膿瘡竟蔓延到了嘴裏。
黃盼蓮一看,這可不好。嘴裏生瘡,臉麵上雖然沒什麽大礙,可是一吃起東西來,便疼的難受。
此時,恰巧有個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停在了黃府門前,說是有神醫偏方,專能治這口舌生瘡之症。
這方說來也簡單,就是幹煎黃連水。
黃連在諸多草藥裏,最是清苦。
可這黃盼蓮嘴裏的膿瘡,越鼓越大。便是喝口涼水,也要痛上個片刻。
這良藥苦口,那郎中既然打個保票,說這幹煎黃連水能治病。
黃盼蓮便索性,豁了出去。每日清晨起床時,皺著眉頭喝上這麽一大碗,這一整日,都跟著神清氣爽,嘴裏也不痛了。
日子短些還好,黃盼蓮還能為了治病堅持著。這日子一長,黃盼蓮可就受不住了。
天天早上喝那麽一大碗苦水,自己遭罪不說。一整天的都沒食欲,就連手指頭都瘦的帶不住金戒指了。
這黃盼蓮便想了個法子,把這黃連曬幹,磨成粉末。和上蜂蜜和香油,團成蜜丸子。自己每天早上,吃上兩丸。
那四大怪,隻剩最後一個馬王爺,還沒有對我們訴說。
我心中充滿了好奇。
“老爺子,你之前跟我們講的平城四大怪,最後還差一個馬王爺嘞!那個馬王爺究竟又有什麽神通啊?你可得跟我們好好講講。”
年輕的小夥子也在一旁接茬。
“對,對!老爺子你也真會吊我們的胃口!”
老頭子聞言哈哈一笑,捏了捏自己下巴上的棉白色羊角胡。
“就是那馬王爺最簡單,不過也不能老頭子上來就告訴你們,你們自己也帶好好猜猜,若能猜得到,老頭子敬你們一碗酒,再饒上你們一頓飯可好!”
賭,勢要再贏他一頓飯不可。
“啊!我知道了!馬王爺,不就是三隻眼嘛!”年輕男子笑著說道。
“戲文裏不都是那麽唱的。那魯班建築了趙州橋,並誇下海口,此橋堅固無比。引得眾神仙紛紛來試橋。
那張果老化作一個老翁,挑著一個扁擔過橋。趙州橋竟隻輕輕的晃動了幾下。
趙天君變作農夫抬了幾塊石頭過橋,趙州橋顫顫巍巍,是魯班上前馱著才沒有倒塌。
待兩位神仙顯出真身,那張果老扁擔裏擔著的是日和月。
而那趙天君抬著石頭的是三山五嶽。
張果老誇讚魯班。‘橋建的不錯,就是你這眼神不大好。連泰山都沒認出來。’
魯班自覺丟人,竟有眼不識泰山,恨把自己左眼摳下,扔在了地上。
那馬王爺和牛王爺在此路過。兩人見地上有個發著光的夜明珠,那馬王爺手快,先撿了去。
牛王爺便要來搶,馬王爺一時慌了神兒,隻好把那夜明珠按在了自己的額頭上,就成了三隻眼。”
老頭子聞言搖搖頭。
“講的比戲文裏都好。隻是我問的不是這個馬王爺,這世上還真的從未見過有長三隻眼的人呢!”
“那老爺子你說,這馬王爺究竟是什麽,可也別再吊我們胃口了!大不了我們饒您一頓飯可好!”
我倒是最先認慫,俗話說,這人老精馬老滑。老人家在這人間度過了大半輩子,早已過了天命之年,他的見識遠見豈能是我們這些十幾歲的毛娃子可以匹及的。
老頭子聽了我說的話,哈哈大笑道!
“我說的那個馬王爺呀,也沒什麽特別的。就是臉長,長得像馬。聽說下巴還都兜兜著,有些地包天,一下雨,那雨水能順著長臉流進嘴裏去。”
“哪會有臉長的那麽長的人嘛!”年輕小夥子聽著,不禁翻了個白眼。
我們話正說到此處,那一對中年夫婦看了看我們三清供廟的大堂之內,正中央便是三座六尺多高的三清像。
那夫妻裏的當家男人,一邊盤著左腿,另一隻手摳著自己的腳丫子。擩了擩鼻子向我打探。
“早都聽說你們陰山簿不得了,在這裏學成的弟子一個賽一個的有出息!也不知你們這些天天究竟學的是什麽玩意兒?咋就有那麽神嘞!”
聽了這話,我隻好幫他們詳細講解。
“其實也沒什麽東西,對於陰山簿新入門的弟子,不過也就學習一些基礎的拳腳功夫,識文斷字,然後便是畫符咒,等漸漸學有所成,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專門研究某一特長。
比如說我們茅山門之中有個珎墓司,那裏麵齊聚的全部都是倒鬥盜墓的摸金校尉,總歸個頂個是身手了得!”
老頭子聽了我的話,也認同的點頭。
“這倒頭可是個實打實的良心活,倘若動了一點兒歪心思,隻怕最後會落入萬劫不複之地。
原來也是在我們平城,有個倒鬥的新後生,大名叫董渾。
他們家可謂是成也倒鬥,敗也倒鬥。最後整整一大家子,皆因為這倒鬥二字家破人亡,想來那珎墓司並不是個好幹的活計。”
也不知今天陰山簿的飯堂究竟怎麽了,我們一行人在供廟之中圍坐了這麽久,那飯菜還沒有上桌。
趁著這個時候,我隻好繼續探聽老爺子肚子裏的故事。
我悠悠的問老爺知道。
“那個姓董的一家,究竟為什麽會家破人亡啊?”
老爺子仍舊撚了撚自己的棉白山羊胡。然後像我們搖頭晃腦的悠悠道。
“這事兒可說來話長!想當年,這董渾年歲不大,不過十六七歲,可是身手卻是難得的好。但凡是他盯上的穴,就沒有掏不出來的。
此事還要從那董渾的父親說起。
這董渾的父親叫董新田,外號‘鑽地龍’,
想當年可是倒鬥的行家。
尤其會使那一身的本事,頭一樣便是縮骨功。
這董新田本身個子便不高,家裏又窮,整日的三根腸子閑著兩根半的吃不飽飯。渾身也沒長上二兩肉,就像個小號的骷髏架子。
董新田就是為了一口飽飯,機緣巧合,幹上了倒鬥的行當。
那時清政府還沒有倒台,我們平城有個同治年間的舉人,姓黃。
那黃舉人青年中舉,半生仕途坦蕩,晚年稱病,告老還鄉。
但是攜的妻,子,家眷便有二百餘人。
這黃舉人回了平城後,也算富甲一方。
又詩曾雲。“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董新田整日的連碗稀粥都喝不上,餓個半死。黃舉人全家卻是頓頓肉香米熟。
這黃舉人有個小女兒叫黃盼蓮,生的是膘肥體壯,五大三粗。
那黃盼蓮平日裏,最愛吃餃子。隻要是應季的山野菜,和上那肥肉彪子拌成的餡,她一頓能吃二斤。
這黃盼蓮吃餃子還有一個規矩,她隻吃餃子中間,不吃餃子邊。
她也是有自己的一套說辭,她說那餃子邊被人用手捏過,都是臭的,不幹淨。
那剛出鍋的熱餃子,黃盼蓮也不嫌燙,直接用手抓著,什麽也不沾,一口咬掉餃子中間兒的鼓肚,餃子邊扔在一旁,便吃的噴香。
黃家本就不缺吃食,連下人都是兩三日,便能吃頓葷腥的。
這黃盼蓮剩下的餃子邊,自然是沒人會吃,便都被下人,一股腦兒扔在了門外。
每回黃家一有人扔餃子邊出來了,門口便有好些人守著,等著上去搶。要是搶的多些,拿回家,還能熬成一碗疙瘩湯。
也可能是這黃盼蓮多行不義,遭了報應。
這黃盼蓮身子一向壯碩,這一年,不知怎麽了,先是嘴唇邊上生了個膿瘡,那黃盼蓮也沒注意,隻把那仙人掌搗成糊狀,敷在了嘴上。
過了約半個月,那唇邊的膿瘡竟蔓延到了嘴裏。
黃盼蓮一看,這可不好。嘴裏生瘡,臉麵上雖然沒什麽大礙,可是一吃起東西來,便疼的難受。
此時,恰巧有個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停在了黃府門前,說是有神醫偏方,專能治這口舌生瘡之症。
這方說來也簡單,就是幹煎黃連水。
黃連在諸多草藥裏,最是清苦。
可這黃盼蓮嘴裏的膿瘡,越鼓越大。便是喝口涼水,也要痛上個片刻。
這良藥苦口,那郎中既然打個保票,說這幹煎黃連水能治病。
黃盼蓮便索性,豁了出去。每日清晨起床時,皺著眉頭喝上這麽一大碗,這一整日,都跟著神清氣爽,嘴裏也不痛了。
日子短些還好,黃盼蓮還能為了治病堅持著。這日子一長,黃盼蓮可就受不住了。
天天早上喝那麽一大碗苦水,自己遭罪不說。一整天的都沒食欲,就連手指頭都瘦的帶不住金戒指了。
這黃盼蓮便想了個法子,把這黃連曬幹,磨成粉末。和上蜂蜜和香油,團成蜜丸子。自己每天早上,吃上兩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