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萬師兄的幾次經驗說明,我發現這裏麵有許多神奇的地方。對於長期經受科學教育的人來說,要求實證,這是長期養成的習慣。


    但,這與我對佛教的認識有差異。我一直認為,這是關於世界觀與人生觀的東西,更多與哲學有關,而不是搞那些神神道道的東西。


    原來聽到劉大哥說他打坐時出現的現象,我都有點半信半疑。不是不相信劉大哥所說的事實,隻是不相信,出現如此劇烈的生理反應,真的與佛法的修習有關?


    迷信的產生,有時不是因為沒有事實,而是事實與理念無法統一。過去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就是鴿子的舞蹈。鴿子被關在籠子裏,外麵有人每天定時投食。當其中有鴿子在期待食物時,就開始轉圈。結果,真的有食物來了。這種方式啟發了其它鴿子,於是,為了求得食物,它們都開始轉圈。


    其實轉不轉圈,與人投放食物沒什麽關聯。但鴿子不這樣認為,它們認為,是自己的舞蹈引來了食物。這就是迷信。


    假如,萬師兄所說的現象,是一種迷信的話。意思是說,他所說的現象,與佛法最終的目的,並不契合。也說得過去,畢竟他的上師,讓他不要執著於這些現象。


    但是,上師也沒有否定,反而有一種實踐意義上的肯定:路上風光。至少說明,這些現象,也是走在正確的路上的標誌。


    我們三人談話中,錢師兄雖然很感興趣,但始終不置可否。一個精神上有追求的人,總是對這些怪力亂神,不作評價,甚至,故意回避。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我決定找時間試探一下錢師兄的看法。


    “錢師兄,你覺得,萬師兄所說,有道理?”


    “有道理啊?你不覺得嗎?”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本來以為,這個哲學老師,肯定對這些東西,不要說否定,至少要懷疑。


    “難道,這些現象的產生,與佛法最終的空性,不矛盾嗎?”我決定從哲學的角度,與錢師兄探討一下。


    “空有不二嘛,哲學上早就肯定了的。況且,曆史以來,佛法的修為,從小乘來說,就偏重於有。從大乘來說,也有空宗與有宗的區別。隻是方法不同,最終,空有不二,無真無假,本來如此。”


    “怎樣理解呢?”


    “你站在長江邊上時,你會問,這是真水還是假水呢?”


    “不會這樣問。”


    “對了。比如一個學化學的,他心目中的水,應該是蒸餾水或者純淨水,所謂純淨水,還必須是反滲透法出來的水。但是,他到長江所看到的,也不會思考這是真水還是假水。其實,長江的水中,還是有泥沙的,算不上純淨。為什麽,即使有潔癖的人,也不懷疑長江流淌的是水呢?”


    我沒法回答,他所有的設問,都是為了他自己給出答案。這是老師的通病。老師上課時,總愛問:“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麽嗎?”尤其是上新課的時候,學生當然答不上來。結果,就期待老師的答案。這種自問自答,算是教育習慣,錢師兄的習慣很強大。


    “因為水就是水,與泥沙無關。佛教中,有一個比喻。比如我們說洗髒衣服。但是衣服髒嗎?不,衣服就是衣服,與髒東西不是一個東西。衣服如果與髒東西是一個東西,那麽就永遠洗不幹淨。如果不是一個東西,你洗的就不是衣服。你洗的,隻是髒東西。”


    “這個比喻,與你所說的空有,有什麽關係嗎?”


    我不理解,他這個教育的腦回路。


    “不二法門本來如此,根本沒有空有的概念。空是相對於有來說的,沒有有,空也立不起來。”


    這個道理我懂,沒有參照物,無法確定物體的位置和速度。位置與空間有關,速度與時間有關。空間和時間組成宇宙。宇宙沒有了,當然什麽也就無從談起。


    “但是,在我們的意識是,卻是有空有有的。這是我們思維顛倒的最基本特征。如何打破這個觀念,可以從破除空開始,也可以從破除有開始。修行,這都是手段。如果到達,手段也就自然丟棄了。”


    “破除有這個觀念,我倒是可以理解,比如法露師所講的四念處。我看,著重是破除有的。比如觀心觀法,強調一個無字,無常無我。”


    “但是,你注意到沒有,還有兩句話。觀受是苦,觀身不淨。他為什麽不說,觀受無樂,觀身無淨呢?因為,這是從破除有上做文章的。”


    這種有點咬文嚼字的東西,我就不太喜歡接受。我大學時,聽到一個法學教授,總喜歡在講一個東西時,考證這個詞的出處和含義。還有一個語文老師,也喜歡這樣。比如,解釋一個鬼字時,就說這裏麵有一個田字,還有一個兒字,說明鬼是田地下的兒子,因為在田地之下,所以低,因為是兒子,所以賤。再解釋魂字時,他說,這裏有一個雲字,有一個鬼字,說明,魂,是飄在雲上的,也就是天上的鬼。


    毫無道理可言。畢竟,漢字造字,按最權威的理解,也有六書之說。也就是有六種造字的方法,按這種老師的解釋,好像隻有指示這一種造字法了。並且,這不僅沒有科學依據,更重要的是,連自洽的邏輯都沒有。


    看我不太相信的樣子,他接著解釋到:“要知道,破除有,大家容易理解,不容易做到。破除空,大家不容易理解,但反而容易做到。”


    “為什麽呢?”


    “因為我們對有的理解,最初是實執於自我,自我的存在,是我們意識中最重要的基礎意識。如果沒有這個意識,就不成其為人了。”


    我知道,這是弗洛伊德的理論。今天在人文社科領域,如果不懂一點弗洛伊德的東西,好像都不好意思上課一樣。老馬的理論,


    其實更好些。因為,它更容易讓人理解空。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產物。也就是說,你的自我,是社會賦予的。你本身,什麽本質也沒有。


    “我知道,本我、自我、超我嘛。這也可以形容為動物、人、神聖。”


    “對,你也學過心理學。大概差不多。人們意識中對自我的堅固認識,造成了有的觀念。有了自我,就有了對照物,外界的一切都是有了。所以破除有,在觀念上容易理解,因為,隻要把意識顛倒過來就行。但破除空,就不太好理解了。畢竟,這種破除空的方法,不是科學上那種有。”


    “什麽意思?”


    “有自我意識,這是要破除的。但沒有自我意識,也就是把我空了,就一定正確嗎?不一定。”


    他看了看天,說到:“天之外,是什麽都沒有嗎?人在觀念上和實踐上,沒有自我,那不是死人嗎?古人就批駁過,有一種坐枯禪的人。說那是石頭,沒有生命,是永遠無法開悟的。”


    用石頭來比喻這種沒有自我意識的人,可能很巧妙,比死人還要巧妙。因為死人即將不存在,而石頭堅固,看起來,仿佛長生。


    “而坐禪中,如果方法不對,就會產生這種病,坐枯禪。所以,在禪宗裏,有一個話頭。無夢無想時,你在哪裏?如果說,你沒有了,那麽,你的身體明明還在這裏。如果你說你在這裏,那就有想了。怎麽回答都不對,所以,這叫話頭。”


    “那不是語言和邏輯的死胡同嗎?”


    “對,好多話頭,都有這個特點。比如問:狗子有佛性嗎?你生從何來、死向何去?拖死屍的是誰?這些問題,如果你拿思想來猜或者拿邏輯來推,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實踐中,也沒有答案。”


    “那這種問題,既然沒答案,問它幹嘛?”


    “讓你始終在找不到答案的焦慮中集中精力,這隻是一條拴心的繩子,根本不需要你回答。當你心聚一處時,你就進入了某種定境,這才是它的目的。”


    我發現,這就是騙人嘛。但是,我們在世界上,總是從受騙開始的。比如小時候,老師總騙我們,要立遠大的誌向。結果,有幾個實現了的呢?老師,隻不過想激發我們的想象和動力而已。


    “這就是以有達空。以一個固定的話頭,讓你死死抱住這個有,達到最終空的目的。但是,以空出有,這叫無中生有,來破除頑空,你恐怕很少聽說過。”


    我聽他繼續說下去,這不是很少聽說,基本沒聽過。


    “比如玄奘法師,帶回了佛祖舍利,是空是有?”


    “應該是有,畢竟有一個東西帶回來了。證明佛祖是真實存在的。”


    “對,畢竟,法師帶回來另外的東西,就是他的法,最重要的瑜珈師地論,屬於大乘有宗,與大乘空中的教育方法,是相當不同的。這在當時,佛教界有過爭論。更何況,有的道教的看到佛教宣揚有論,也覺得可以蹭點熱度,有的甚至說出了佛道同源的話,當然,大師專門對此進行了批駁。從中國宗教史上看,大量帶回的大乘有宗,在中國曆史上,有如此重大的衝突和論點,是非常罕見的。”


    這段故事,在小池與我們的西安旅遊中,都已經說過。現在錢師兄談到這個話題時,我忽然覺得,小池,就是我關於宗教和思想史的老師。


    “這個我聽說過,最開始,法師學習佛教時,都已經很有成就了。但是,他總覺得不究竟,並且,經書有誤的地方很多,所以,他發誓到西天取得真經。原來是偷渡出去的,九死一生,十幾年後,當他再回到長安,受到了隆重的接待,此時已經名滿天下。”


    錢師兄看著我笑到:“果然知音,我可以跟你談論大話題了。莊師兄如此博學,我倒沒有想到。”


    其實,這些所謂的博學,不過是小池閑聊的東西而已。從現在這個情況看,小池的知識豐富及複雜程度,已經早就超過我了。她能夠跟我有故事,不是我有多麽優秀,隻是國內,能夠找到比我好的人不多而已。所以,小池要去國外尋找她理想的世界,去遇見那配得上她的人。


    對於這樣的姑娘,我除了感謝,還能夠有什麽呢?


    “我並沒你所說的那麽厲害,錢師兄,我隻是對曆史的東西了解一些常識而已。”


    “那好,路遇劍客需呈劍,我就不客套了。你知道,他帶回來最重要的經典是大乘有宗的,名叫《瑜珈師地論》,據說是彌勒菩薩從夢中傳下來的。我們姑且不管這些傳說,我們隻說內容。法師寫了一個《八識規矩頌》,想必你也聽說過吧?”


    “聽說過,也試圖看過,看不太懂。”


    “當然,我也不太懂。但是,他傳來的心法,是有宗,這是沒有疑問的。不僅他自己這樣說,當時的佛教界也這麽說。”


    我點點頭,這可以算是定論。要按法師的宗教思想,我不太理解。但按他的傳奇人生,我卻是很是佩服的。不用說他九死一生到西域,就是他到了西域後,在那爛陀寺的經曆,與諸方大師辯論的經曆,就可以青史留名了。


    “但是,以這樣一個偉大人物而言,他的法,估計是太高深了,一生隻有兩個弟子,並且還沒有傳承下來。”


    “這個你也注意到了?對,他的法是高深。但是他的法傳不下來,估計與其宗派有關係。有宗,凡是有的東西,都會毀壞,所以,唐代興盛一段時間後,遇到武宗滅佛,有宗的東西,留下來的就很少了。據說,隻有當時日本僧人來,保留了一些唐密,這是有宗的法脈,但今天,日本人也隻會談空了。”


    “難道,其他地方就沒有流傳嗎?”我覺得,這麽珍貴的東西,當時如此流行,肯定學的人有很多,不會隻因為兩個弟子的失去,一個皇帝的滅


    佛,就此斷絕了吧。


    “日本人,帶走了一部分,現在,稱之為唐密。但是,還有一種流傳,與西藏有關。”


    這讓我興趣大增。要知道,西藏的密教,一般認為,是從尼泊爾或者古印度過來的,結合了本地原始的苯教,形成了法係複雜的源流。


    “真的嗎?我還聽說過呢。”


    “你知道文成公主嗎?你當然知道,是不是?”


    這幾乎是逼問的語氣了。如果我連這個初中曆史的常識都不清楚,還有資格跟他探討嗎?


    我隻是笑笑,我意識到,跟錢師兄討論問題,你簡直可以不說話,也可以不回答。因為,他總是要自問自答的。


    “你翻閱一下西藏佛教的曆史,最興盛的時期,是從鬆讚幹布開始的。為什麽?因為他娶了兩個公主,一個尼泊爾公主,帶來了部分佛教。一個文成公主,更是帶來了大量的東西包括文化。我們曆史上學的,帶的種子,農業技術,紡織技術等,還有大量中原地區的文化經典。更獨特的是,她是一個佛教徒,帶來了僧侶與佛經,而這些僧侶所修法門,大多是大乘有宗,從今天西藏密法來看,很多修法,與當時唐代的大乘有宗有關。”


    “這個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她帶去了釋迦牟尼等身像,如今供奉在大昭寺,是西藏佛教的聖物。”


    “對了,這是文成公主帶來的文化,整個唐代最優秀的佛教精華,都帶去了。不能說這些人,就是開悟的大師,但至少是當時佛教界比較優秀的人才。這些人才,對讓鬆讚幹布信奉佛教,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了人才,還要有條件。當時,鬆讚王朝,正是土噃王朝最興盛的時候。要不然,偉大的唐王朝也不會與之和親,把自己的公主嫁給他。借助政權的力量,加上布道者的優秀,佛法從此,就成為西藏占有主流的意識形態了,過了一段時間後,打敗了當地原來的苯教,成為唯一的宗教了。”


    我不太清楚關於西藏的事。但是,我到過西安的大興善寺,那裏,曾是唐密興盛的地方,那裏,還有東度日本傳法的法師塑像。


    “西藏我沒去過,但是大興善寺,我倒是去過。”


    “今天西藏的密教,幾乎成了顯教,到處都是所謂的活佛,假的多。但也看出,它的興盛。是不是,在古代,西藏就有高僧說過:鐵鳥飛、密教興。這個預言,仿佛今天成真了。”


    的確,這個現象,不僅在雲南看得到,就是在北京的時候,朝陽區的穿紅袍子的,也很多。上一次到成都找賀部長時,就發現這個現象。


    成都繁華富庶,如果你沒注意,你會以為到了江南。天下之州,一揚二益。揚是揚州,益是成都。但是,那一次到成都,除了發現許多藏族的同胞以外,還看到許多穿僧袍的喇嘛,這才發現,這裏離西藏很近,這裏終究是一個西部城市。


    “其實,唐密本身是什麽樣子,在當時的供奉與傳承究竟如何,我們是不知道的。這東西即使流傳到了日本,也經曆了一千多年的演變,早已失去原來的味道了。西藏的情況也一樣,雖然後來大師輩出,但當時在唐代的麵貌,已經看不到多少了,主要是缺乏證據。”


    當然,親傳弟子的失去,是法師最大的痛。


    “當時,法師隻有這兩個傳人,為什麽不多傳些人呢?”


    “他的法太高深,一般人隻能學一些枝節,完全能夠入門的,也隻有那兩個了。況且,密教,本來許多法都是秘密傳授的,所以,公開流傳也不廣。”


    學得難,傳得也難。遇到弟子斷絕,皇帝滅佛,就難以留下來了。難道,這始終成為一個曆史迷案,我們隻能猜測嗎?


    “你去過西安,去過法門寺嗎?”


    當然去過,小池在法門寺關於佛指舍利的講解,成了我今天對法門寺理解的全部知識。那佛指舍利,成了當時政治上,儒佛兩家爭奪正統地位的標的。以至於,不得不做影骨,來保護它。


    法師帶回了珍貴的舍利,也帶來了巨大的文化衝擊。與道教,他批駁佛道同源論。與儒家,他同樣巨大地影響著宮廷,以至於後世的韓愈,為此而罷官。與佛教內部,也有空有之爭。這樣一個百戰百勝的大師,可以說是文化史上,硬懟第一人。他對麵的對手,都是絕世高人。而他卻硬是戰無不勝。


    但這麽硬派的學說,居然失傳了。這是不是符合了易經的理論呢?至剛易折。


    “法門寺塔倒掉,有許多奇跡,從時間上從文物上。當然,當時人們最感興趣的,是佛指舍利,這聖物,不僅是佛都界的聖物,而且,也是中華文明巨大爭論的見證。”


    我同意他的說法,中華文明最偉大的地方,在於能夠具有包容性。佛教是外來文明,但我們不僅能夠接受它,還能夠隻收消化並且改造它,讓它生根發芽,結出我們喜歡的果實來。


    中華文明之所以是今天唯一沒有斷絕的古文明,與這種兼收並蓄的特質,是分不開的。曆史學家把中華文明的起源,說成是多中心整合發展的模式,是有道理的。


    “而第二個偉大發現,我是說法門寺地宮,那就是蔓荼蘿。”


    “什麽意思?”


    “就是供奉方式。如此聖物,作為當時的皇家,也需要用最正規的方式,供奉在地宮裏。這種供奉的方式,就顯示出當時唐代密教的基本特征。這地宮打開之時,當時的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感歎到,原來唐密,是真的存在,是這個樣子的啊。”


    這不僅有學術意義,更重要的是,法師離開我們有一千多年了,他的佛法,一直在書本上,一直在傳說中,一直在各種猜測與推理中。這次,卻因為法門寺地宮的出現,它跟佛祖珍貴的舍利一同出現,這意味著什麽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名隱士的前半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山詩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山詩人並收藏一名隱士的前半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