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虛雲禪寺,我們都以為是講禪法,結果不是,這讓我們都感到意外。
回顧一路上山下山,所有的佛法仿佛都與參禪打坐沒多大關係,都是所謂的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或者因果報應以及鬼神仙佛的事情況。要知道,這座山因迦葉尊者而聞名,因虛老和尚而興盛。這兩者,都是禪宗的代表,這朝聖法會,怎麽沒聽見禪法的東西呢?
進行山門,我與萬師兄首先進去接洽,接待我們的是一個戴眼鏡的和尚,他笑著說,讓大家歇了,歇下來,聽聽一名學僧的開示。
我有點懵,既然叫學僧,怎麽又叫開示呢?
學僧,是指還在修行過程中,並沒功成名就的人吧。開示,一般是指悟道或者具德大師,給後輩們的教育與提醒。是過來人的話,也是指路人的話。
我這個疑問還沒問出來,萬師兄就提前問到:“師父,怎麽這一路走來,沒一個教我們禪法的呢?”
那師父笑笑,眼鏡後麵透出神秘的光,我看出來了,這是一幅變色眼鏡,可以根據外麵光線的強度,自動調節明亮程度與顏色。很時尚啊,這個年輕的師父。
“哪一個,又不是禪法呢?師兄,禪為不言這教,所以言說都是戲論,上根器者方可接引。而這一路的法會,都是為那作準備的啊。”
我們這才稍微明白過來,這一路來,都是上的基礎課,連概論都算不上,最多算是引子或者前言。當然,這些課,對我們這一幫子初入佛門的人來說,比教他打坐參禪,更有意義。所謂對治,就是要根據受眾的情況,開出有療效的藥。
目前世人堅固心重,執持心重,如果不破我執法執,甚至連我執法執都意識不到,那根本沒辦法進入禪堂的。
果然,我們把大眾安頓好後,法鼓請出來,一位年輕的,大約三十來歲的和尚,也戴眼鏡,讀書的大學生樣子。這個樣子,很符合他學僧的稱號。估計世間的文化水平很高吧,想到這時,萬師兄輕聲給我說了句:“虛雲禪寺,變眼鏡禪寺了嗎?”
我扯了扯他的袖子,提示他,不要亂說。
等這所謂學僧一開口,我們就覺得,來得太值了。這簡直就是為我與萬師兄及小胡等人,開的專課。
這位師父是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的,後來的物理學博士,再後來出家當和尚。他簡要地介紹了自己的經曆,就開始了他的講述。
“有人說,破我執難,破法執易。對嗎?對也不對。我從物理學中得到啟示,世界物質現象,本質是空。但這種認識,並不徹底,所以,進入佛門,才真正得到畢竟空的教育,才有今天給大家上這一堂課。僅作交流,不作教導,因為,我還是個學生。”
話裏,有疑問有謙虛有陳述有表達,處處有針對,處處有機鋒。我仿佛看到古書經典上,那些其名的公案妙語,辯論機鋒,這真的是一個可以說服我們的人。說服我們這些學過幾天科學,整天胡思亂想,自以為是的人。
“世界有邊際嗎?沒有邊際嗎?有邊際就有空,沒有邊際,如何確定有呢?”
這一段問題,簡直太對萬師兄的口味了。這種形而上的問答,不正是他擅長的嗎?在這位師父麵前,萬師兄肯定也不敢說話了。隻好老老實實地聽,不敢挪動一下屁股。
在物理學中,我們喜歡細分物質,得到原子電子量子誇克等名稱,它們再往下分,就發現,首先消失的,是物質最重要的特點:沒有質量。這不得不讓人猜測:物質分完就是空性?
轉過頭來,我們用有邊際的概念來試試。有邊際中所指的“邊際”在哪兒呢?正如我們前麵所述,東裏還有東南西北,北裏還有東南西北,這樣分下去,恐怕不能分的那個邊際,隻有靠我們的意識人為地加以規定。
而事實上,一個物質,由於它的總量是一定的,所以它是越分越小,直至達到微塵這樣的極限。而所謂“分不完”的概念,是由於我們人的意識是無限的,隻要我們任意識去無休止地思維,就永遠可分。
但是,事物體積是有限的,它越分越小,直到到達一個不能再分,再分就消失、失蹤的地步。就像佛經上說的“微塵是沒有形狀和顏色的,至少無法用我們現在看到的形狀和顏色來說明。”現在科學家發現的波粒二相性的“波”,其實也不過是個很粗的概念。我們所謂最小“不可分”的概念是指,如果再分,就消失了的狀態。
每一粒微塵都會如此消失,消失之後的狀況是一片虛空,這叫作單空,是最淺的空性。它們明明是如此地空洞無物,但我們的眼裏卻確實存在著一切,這叫緣起性空。總之,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物質就會有分盡的時候,不可能永遠分不完,隻是時間的關係。所謂的分完就是空性。以上是我的第一個發現。
我的第二個發現是:外在的因果是假立的。
普通人都認為實有的因和果是存在的。他們認為:物質肯定是實有的,因為燒火的時候就會冒煙,火就是因,煙就是果;有了火就會冒煙,沒有火就不會起煙。稻種和稻芽的關係也同樣被認為是一種因果關係。如果物質不存在或不是實有的話,這些因果關係怎麽能成立呢?
請問什麽是因果關係?有人在抉擇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時,認為稻種和稻芽是同時存在的,稻種才會對稻芽的生長起作用。就如同手在接觸到一個東西的同時,手和被觸物必須是同時存在的,才可能有接觸的感覺。
其實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站不住腳的。如果因和果同時存在,則因存在時,果也已經有了。那因是用來幹什麽的呢?因的作用應該是讓果從無生為有,若因果同時存在,就喪失了因存在的意義。這就如同左手和右手的關係一樣,因為同時存在,所以不可能互相產生。
還有一種人認為,因是第一刹那,果是第二刹那,前麵的因和後麵的果之間是有先後關係的。有了因之後,再讓這個果生出來,從表麵上看,這比前一種說法好一點,很多人都支持這種觀點。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種說法還是不正確。因存在時,果卻不存在,因又是怎樣讓果生起來的呢?比如,如果豆種豆芽同時存在,豆種可以對豆芽產生作用。但是,豆種存在時,豆芽在哪裏?哪裏也找不到,根本就不存在,因為它現在還沒有產生。
那麽豆種怎樣讓豆芽產生出來的呢?我們無法回答,即使借助於各種儀器,也找不出答案。所以,我們得好好地觀察、思維一下。但是,眾所周知,豆種在適當的溫度、濕度條件下,豆芽確實就產生出來了。
原先這粒種子的內外都沒有這個豆芽的影子,但是因緣和合以後,就是出現了這樣一個豆芽。那它是從哪裏來的呢?我們無法自圓其說。這就是佛教裏講的因緣和合。
但在世俗中,的確存在前因和後果之間沒法溝通的情況,就如同一對父子,在孩子還沒有出生時,父親就已不在人世,他們之間就根本沒有辦法溝通。一個生,一個死,不是同時存在的,但在不觀察的情況下,我們也會承認他們是父子。
同樣,我們肉眼能觀察的宏觀世界或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都存在相同的情況,雖找不出內在的原因,而結果卻這樣產生了,這就是因緣和合。因緣和合後就會產生另外的一些物質或現象,從我們人的角度去解釋,可以說後麵的物質是由前麵的物質產生的,但這是根本就沒有辦法證實的。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科學有辦法證明,但科學也沒有辦法證明,因為科學本身就是很有限的。
眾所周知,在微觀世界裏,物質分得越小,科學就越模棱兩可。現在的量子力學已經被認為是目前物理學研究成果的頂峰了,可是在關鍵問題上還是很模糊,因此,我們認為這還不是最究竟的。
雖然牛頓等很多科學家在他們那個時代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當時被認為是科學領域的巔峰,但是都被後來的理論推翻了。因此,科學也沒有最究竟的辦法來證實這種現象。
隻有佛教理論才可以準確無誤地解釋這一切。龍樹菩薩所闡述的緣起性空的理論,就可以涵蓋世界的一切現象。唯識宗認為,因果關係是阿賴耶識上的有序的種子成熟的現象,並不是外在的物質。
我的第三個發現,這不是我的發明,我隻說發現,因為,從佛陀悟道的那天起,這些結論都已經存在了,我們原來,隻是不相信而已。我的第三個發現是:智慧的根本,也是空性。
前麵說了,萬法為空,因果為空,那麽我們學佛,是追求智慧的成就,我們追求的目標,也是空的。有人就問了,你這求來求去,追求到最後,什麽也沒得到,那不是,從一開始就錯了嗎?
對的,從根本意義上說,是錯了。但是錯得有道理,我在最後要跟大家解釋,如何理解這個錯,我們為什麽要堅持這個錯。下麵,我具體論證一下,為什麽說智慧的根本也是空性,甚至說,菩提心也是空性。
方便的根本是發菩提心,智慧的根本是空性,具備這兩種修行稱順解脫分,它的結果是達到解脫的境界或得到遍知的境界。順解脫分是消除煩惱障,得到滅諦的境界;是正在走向空性,得到方便的根本是發菩提心,智慧的根本是空性了類似的狀態,因此智慧與空性的結果能達到解脫或遍知的境界。
為了自己得到解脫的發心也會了悟到人無我,會了悟到無自性的法無我,悟到人無我和法無自性的智慧是得到涅槃,或稱孤獨斷證。由於利他的菩提心了悟人無我的見以及法無我為不二的智慧,使不在輪回與涅槃的邊緣是圓滿如來涅槃境界,或稱斷證圓滿成就。兩種狀況共同都稱覺悟,但有所不同。
順解脫分正走在修行的道路上,而不是完全的覺悟,智慧與方便的道路使我們達到一定的證悟,我們正走向解脫,得到淨化的解脫。這兩種狀態中的修法是資糧道,結果是少許的解脫或完全的遍知。差別來自於一種是發心自我解脫,悟到人無我的見和法無自性的智慧,具備這兩種得到孤獨斷證的涅槃,是稍許的淨化。
另一種是發利他的心,見為人我無二、智慧為法我無二,悟到無二的智慧使行者不住輪回與涅槃的邊見,得到圓滿如來涅槃,或稱終極斷證。前者看到人無我,覺得自己一切的行為語言等都是被影響形成的,這一切都是幻象,零散的東西抽象化,抽象化之後去理解,進而變得固有而真切。
這時我們對它的期待與恐懼也同樣被加固,進而對抽象的現象增加執著,增加產生希望與要求。好比我有一幅畫認為很值錢,每天看著覺得有價值,進而產生感情,我很窮了也舍不得賣,如果不得不賣時,定的價錢是基於我對畫的感情、希望和抽象而自我的認識,因此我對它的希望很大,所以失望也會很大。
我們的希望是保護它,不能損失它,不能誹謗它,不能有一點貶低,不能評價出缺點,這是我們給予的包裝。這樣我們給自己極大的空間可以感受失望,很容易受到傷害。不能說“可是”,比如“創意不錯可是工藝不好”,“東西不錯可是沒有市場”。
如果沒有強大的希望和執著,大家可以一起品評,但有了這些,我們從此把自己訓練成很軟弱。我們開始認識到人無我,同時也認識到外在現象無自性,無自性是無實有,無獨立存在,具備了這樣的智慧,這時得到孤獨斷證涅槃。
但這還有一個涅槃的觀點認識,他覺得:“我涅槃了,我淨化了,我悟到了無我”,我們還有更高層次的覺悟,不住輪回與涅槃的邊緣。你怎麽淨化了?你怎麽涅槃了?本身一切就不存在,有什麽可涅槃的?本身一切就是不存在,有什麽可以去淨化的?本身就不存在汙染,從沒有存在過,相對的幹淨也說不上。
為利益他人而發起菩提心,為利他而證大菩提,見為人我無二,智慧為了悟法我無二的智慧,不住邊緣,覺悟圓滿如來涅槃或終極斷證。怎麽悟到這個?
前提是利他的菩提心,為利他人而覺悟,為利他人而達大菩提。發心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由於這種發心,他的智慧更完美,他的見可以看得更遠,他的智慧可以掌握到更有效的方法,有遠見和更多的方法。
因為他有利益他人的發心,他的經驗和境界更高一點,他能理解別人,他真正悟到人無我和法無我這一切。不然很難悟到法無我,外在的現象是無自性、無真實、和合而形成的,很難悟到,很難認識到。
我認識到這些觀點後,看到別人已經很努力了,可他的行為方式和說話不讓人喜歡,會為他著急、同情他;沒有認識到的人,隻會覺得對方可惡,專門和我作對,不好好工作,說話也顛三倒四的。
兩者不同了,前者更全麵地去看,後者更直觀的去看;前者能理解外在的一切現象,後者不能理解。好比一個人特別認真要做好一件事,我正好是他的朋友,因此我能理解他;另外一個人不是他的朋友,就會懷疑他,而且不理解,不會認識到他已經很努力了而且真的想做成事。
兩者的看法會有非常大的差別,朋友能理解你,不了解者則把你看得很愚蠢、很可惡,這與了悟與否的差別很類似。說明大菩提心是多麽重要,是多麽寬闊的基礎,它需要很多的經驗和認識,後者對世界的認識有了足夠的經驗,前者沒有這些,總想為自己快樂而去尋找快樂,一直相信我努力走下去總有一天我會快樂的;後者相信有很多方法,不一定盲目認為可以,或不認為盲目追求就可以。
一直走下去可以快樂,這有根據嗎?有沒有問過先驅呢?有沒有看過先驅的曆史呢?有誰是盲目走下去而得到快樂的嗎?後者則看得很全麵,我們有很多方法,我們需要勇氣,轉頭的時候不要怕失去很多,有可能這樣路才會更長遠。
小乘的孤獨斷證與大乘的終極斷證是由於不同的見和不同的發心所產生的差別。小乘的見沒有更廣,發心沒有更好的基礎,因此不能有更好的果。
好了,我說了這麽多,讓大家在這個虛老和尚的道場,聽我的心得,實在不好意思。我距離虛老和尚的智慧,差得不止十萬八千裏,很產羞愧,占用他的道場誤導大家。但是,大家要明白,虛老和尚是在幹什麽?
他在佛教中最重要的傳承和貢獻,不僅僅是這座山這座廟,而是用他漫長一生的努力,給我們後輩示現了,什麽叫做真智慧,真菩提心。這就是真大乘,真菩薩。
當基本上要講完了,此時,大眾中有居士站起來,問到:“師父,你剛開始說的,要解答那個問題,你怎麽沒答呢?”
“哈哈,終於有人責備我了,你是我的菩薩。如果我是具德高僧,你那就是請法。我是個學僧,菩薩責備我,是我的福分。”
這一套謙詞,大有來曆,雖然我不懂它全部的含義,但知道,在過去的經典中,類似這種說法,很有講究。
“我前麵說過,如果我們追求的目標也是空的,那我們還在追求什麽呢?這個問題我提出來,如果大眾中,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就不耽誤大家時間與精力,如果大眾有興趣,我也簡單講一下體會。”
下麵的人踴躍舉手或者說話的,表示很想聽他把這個話題講下去。
對於我來說,這個問題隻具有哲學上的意義。因為我並不糾結於它,我讀愣嚴經時,就思考過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是聖者悟道後才能夠做的事,我並不想自己得到文字語言上的答案。
但是,這個問題是非常難以回答的。我想聽聽,這個高智商的人,是如何應對這類問題的。
“這個問題,我無法給出標準答案。因為按禪宗的規矩,但有言說,俱無實義。但是,我以自己的體會,可以稍打比方。比如,智慧是什麽,這個問題想好了,回答就明白了。比如一個因白內障眼瞎的人,他身邊有一堆金子,但他沒看到,還以為自己很窮,天天出去討飯吃。有一天,一個醫生,治好了他的白內障,這就叫開了他的智慧,他看得見了。”
這個比喻,大家都懂,也與我所理解的佛法,是不矛盾的。
“開了智慧,他才懂得,原來,自己是如此富有,黃金就在家裏,完全不用焦慮,不用討飯,完全可以自給自足。那麽問題來了,智慧是黃金嗎?智慧什麽都不是?”
下麵的討論就有點亂了,因為怎麽回答都無法確認智慧在這種情況下,究竟是什麽。
“智慧是他本來就有的,他隻是有病,把病治好了,智慧就起作用了。智慧本身不是黃金,因為黃金也是開始就有的,隻要能夠看見,就知道它就在自己家裏。所以,這智慧,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他看到了黃金,就是財富,他有歇腳處,因為他看到了家門。”
這段說話,他給大家合什,然後對菩薩頂禮之後,就結束了法會。
我覺得,他的比喻比較巧妙,而且從大家會後的議論來看,他這個課,是大家討論最熱烈,理解最正確的一課。
大家普遍接受了這種觀點:我本菩提,因為自尋煩惱與無明,沒有發現自身寶藏而已。
這是大信心!
回顧一路上山下山,所有的佛法仿佛都與參禪打坐沒多大關係,都是所謂的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或者因果報應以及鬼神仙佛的事情況。要知道,這座山因迦葉尊者而聞名,因虛老和尚而興盛。這兩者,都是禪宗的代表,這朝聖法會,怎麽沒聽見禪法的東西呢?
進行山門,我與萬師兄首先進去接洽,接待我們的是一個戴眼鏡的和尚,他笑著說,讓大家歇了,歇下來,聽聽一名學僧的開示。
我有點懵,既然叫學僧,怎麽又叫開示呢?
學僧,是指還在修行過程中,並沒功成名就的人吧。開示,一般是指悟道或者具德大師,給後輩們的教育與提醒。是過來人的話,也是指路人的話。
我這個疑問還沒問出來,萬師兄就提前問到:“師父,怎麽這一路走來,沒一個教我們禪法的呢?”
那師父笑笑,眼鏡後麵透出神秘的光,我看出來了,這是一幅變色眼鏡,可以根據外麵光線的強度,自動調節明亮程度與顏色。很時尚啊,這個年輕的師父。
“哪一個,又不是禪法呢?師兄,禪為不言這教,所以言說都是戲論,上根器者方可接引。而這一路的法會,都是為那作準備的啊。”
我們這才稍微明白過來,這一路來,都是上的基礎課,連概論都算不上,最多算是引子或者前言。當然,這些課,對我們這一幫子初入佛門的人來說,比教他打坐參禪,更有意義。所謂對治,就是要根據受眾的情況,開出有療效的藥。
目前世人堅固心重,執持心重,如果不破我執法執,甚至連我執法執都意識不到,那根本沒辦法進入禪堂的。
果然,我們把大眾安頓好後,法鼓請出來,一位年輕的,大約三十來歲的和尚,也戴眼鏡,讀書的大學生樣子。這個樣子,很符合他學僧的稱號。估計世間的文化水平很高吧,想到這時,萬師兄輕聲給我說了句:“虛雲禪寺,變眼鏡禪寺了嗎?”
我扯了扯他的袖子,提示他,不要亂說。
等這所謂學僧一開口,我們就覺得,來得太值了。這簡直就是為我與萬師兄及小胡等人,開的專課。
這位師父是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的,後來的物理學博士,再後來出家當和尚。他簡要地介紹了自己的經曆,就開始了他的講述。
“有人說,破我執難,破法執易。對嗎?對也不對。我從物理學中得到啟示,世界物質現象,本質是空。但這種認識,並不徹底,所以,進入佛門,才真正得到畢竟空的教育,才有今天給大家上這一堂課。僅作交流,不作教導,因為,我還是個學生。”
話裏,有疑問有謙虛有陳述有表達,處處有針對,處處有機鋒。我仿佛看到古書經典上,那些其名的公案妙語,辯論機鋒,這真的是一個可以說服我們的人。說服我們這些學過幾天科學,整天胡思亂想,自以為是的人。
“世界有邊際嗎?沒有邊際嗎?有邊際就有空,沒有邊際,如何確定有呢?”
這一段問題,簡直太對萬師兄的口味了。這種形而上的問答,不正是他擅長的嗎?在這位師父麵前,萬師兄肯定也不敢說話了。隻好老老實實地聽,不敢挪動一下屁股。
在物理學中,我們喜歡細分物質,得到原子電子量子誇克等名稱,它們再往下分,就發現,首先消失的,是物質最重要的特點:沒有質量。這不得不讓人猜測:物質分完就是空性?
轉過頭來,我們用有邊際的概念來試試。有邊際中所指的“邊際”在哪兒呢?正如我們前麵所述,東裏還有東南西北,北裏還有東南西北,這樣分下去,恐怕不能分的那個邊際,隻有靠我們的意識人為地加以規定。
而事實上,一個物質,由於它的總量是一定的,所以它是越分越小,直至達到微塵這樣的極限。而所謂“分不完”的概念,是由於我們人的意識是無限的,隻要我們任意識去無休止地思維,就永遠可分。
但是,事物體積是有限的,它越分越小,直到到達一個不能再分,再分就消失、失蹤的地步。就像佛經上說的“微塵是沒有形狀和顏色的,至少無法用我們現在看到的形狀和顏色來說明。”現在科學家發現的波粒二相性的“波”,其實也不過是個很粗的概念。我們所謂最小“不可分”的概念是指,如果再分,就消失了的狀態。
每一粒微塵都會如此消失,消失之後的狀況是一片虛空,這叫作單空,是最淺的空性。它們明明是如此地空洞無物,但我們的眼裏卻確實存在著一切,這叫緣起性空。總之,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物質就會有分盡的時候,不可能永遠分不完,隻是時間的關係。所謂的分完就是空性。以上是我的第一個發現。
我的第二個發現是:外在的因果是假立的。
普通人都認為實有的因和果是存在的。他們認為:物質肯定是實有的,因為燒火的時候就會冒煙,火就是因,煙就是果;有了火就會冒煙,沒有火就不會起煙。稻種和稻芽的關係也同樣被認為是一種因果關係。如果物質不存在或不是實有的話,這些因果關係怎麽能成立呢?
請問什麽是因果關係?有人在抉擇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時,認為稻種和稻芽是同時存在的,稻種才會對稻芽的生長起作用。就如同手在接觸到一個東西的同時,手和被觸物必須是同時存在的,才可能有接觸的感覺。
其實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站不住腳的。如果因和果同時存在,則因存在時,果也已經有了。那因是用來幹什麽的呢?因的作用應該是讓果從無生為有,若因果同時存在,就喪失了因存在的意義。這就如同左手和右手的關係一樣,因為同時存在,所以不可能互相產生。
還有一種人認為,因是第一刹那,果是第二刹那,前麵的因和後麵的果之間是有先後關係的。有了因之後,再讓這個果生出來,從表麵上看,這比前一種說法好一點,很多人都支持這種觀點。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種說法還是不正確。因存在時,果卻不存在,因又是怎樣讓果生起來的呢?比如,如果豆種豆芽同時存在,豆種可以對豆芽產生作用。但是,豆種存在時,豆芽在哪裏?哪裏也找不到,根本就不存在,因為它現在還沒有產生。
那麽豆種怎樣讓豆芽產生出來的呢?我們無法回答,即使借助於各種儀器,也找不出答案。所以,我們得好好地觀察、思維一下。但是,眾所周知,豆種在適當的溫度、濕度條件下,豆芽確實就產生出來了。
原先這粒種子的內外都沒有這個豆芽的影子,但是因緣和合以後,就是出現了這樣一個豆芽。那它是從哪裏來的呢?我們無法自圓其說。這就是佛教裏講的因緣和合。
但在世俗中,的確存在前因和後果之間沒法溝通的情況,就如同一對父子,在孩子還沒有出生時,父親就已不在人世,他們之間就根本沒有辦法溝通。一個生,一個死,不是同時存在的,但在不觀察的情況下,我們也會承認他們是父子。
同樣,我們肉眼能觀察的宏觀世界或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都存在相同的情況,雖找不出內在的原因,而結果卻這樣產生了,這就是因緣和合。因緣和合後就會產生另外的一些物質或現象,從我們人的角度去解釋,可以說後麵的物質是由前麵的物質產生的,但這是根本就沒有辦法證實的。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科學有辦法證明,但科學也沒有辦法證明,因為科學本身就是很有限的。
眾所周知,在微觀世界裏,物質分得越小,科學就越模棱兩可。現在的量子力學已經被認為是目前物理學研究成果的頂峰了,可是在關鍵問題上還是很模糊,因此,我們認為這還不是最究竟的。
雖然牛頓等很多科學家在他們那個時代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當時被認為是科學領域的巔峰,但是都被後來的理論推翻了。因此,科學也沒有最究竟的辦法來證實這種現象。
隻有佛教理論才可以準確無誤地解釋這一切。龍樹菩薩所闡述的緣起性空的理論,就可以涵蓋世界的一切現象。唯識宗認為,因果關係是阿賴耶識上的有序的種子成熟的現象,並不是外在的物質。
我的第三個發現,這不是我的發明,我隻說發現,因為,從佛陀悟道的那天起,這些結論都已經存在了,我們原來,隻是不相信而已。我的第三個發現是:智慧的根本,也是空性。
前麵說了,萬法為空,因果為空,那麽我們學佛,是追求智慧的成就,我們追求的目標,也是空的。有人就問了,你這求來求去,追求到最後,什麽也沒得到,那不是,從一開始就錯了嗎?
對的,從根本意義上說,是錯了。但是錯得有道理,我在最後要跟大家解釋,如何理解這個錯,我們為什麽要堅持這個錯。下麵,我具體論證一下,為什麽說智慧的根本也是空性,甚至說,菩提心也是空性。
方便的根本是發菩提心,智慧的根本是空性,具備這兩種修行稱順解脫分,它的結果是達到解脫的境界或得到遍知的境界。順解脫分是消除煩惱障,得到滅諦的境界;是正在走向空性,得到方便的根本是發菩提心,智慧的根本是空性了類似的狀態,因此智慧與空性的結果能達到解脫或遍知的境界。
為了自己得到解脫的發心也會了悟到人無我,會了悟到無自性的法無我,悟到人無我和法無自性的智慧是得到涅槃,或稱孤獨斷證。由於利他的菩提心了悟人無我的見以及法無我為不二的智慧,使不在輪回與涅槃的邊緣是圓滿如來涅槃境界,或稱斷證圓滿成就。兩種狀況共同都稱覺悟,但有所不同。
順解脫分正走在修行的道路上,而不是完全的覺悟,智慧與方便的道路使我們達到一定的證悟,我們正走向解脫,得到淨化的解脫。這兩種狀態中的修法是資糧道,結果是少許的解脫或完全的遍知。差別來自於一種是發心自我解脫,悟到人無我的見和法無自性的智慧,具備這兩種得到孤獨斷證的涅槃,是稍許的淨化。
另一種是發利他的心,見為人我無二、智慧為法我無二,悟到無二的智慧使行者不住輪回與涅槃的邊見,得到圓滿如來涅槃,或稱終極斷證。前者看到人無我,覺得自己一切的行為語言等都是被影響形成的,這一切都是幻象,零散的東西抽象化,抽象化之後去理解,進而變得固有而真切。
這時我們對它的期待與恐懼也同樣被加固,進而對抽象的現象增加執著,增加產生希望與要求。好比我有一幅畫認為很值錢,每天看著覺得有價值,進而產生感情,我很窮了也舍不得賣,如果不得不賣時,定的價錢是基於我對畫的感情、希望和抽象而自我的認識,因此我對它的希望很大,所以失望也會很大。
我們的希望是保護它,不能損失它,不能誹謗它,不能有一點貶低,不能評價出缺點,這是我們給予的包裝。這樣我們給自己極大的空間可以感受失望,很容易受到傷害。不能說“可是”,比如“創意不錯可是工藝不好”,“東西不錯可是沒有市場”。
如果沒有強大的希望和執著,大家可以一起品評,但有了這些,我們從此把自己訓練成很軟弱。我們開始認識到人無我,同時也認識到外在現象無自性,無自性是無實有,無獨立存在,具備了這樣的智慧,這時得到孤獨斷證涅槃。
但這還有一個涅槃的觀點認識,他覺得:“我涅槃了,我淨化了,我悟到了無我”,我們還有更高層次的覺悟,不住輪回與涅槃的邊緣。你怎麽淨化了?你怎麽涅槃了?本身一切就不存在,有什麽可涅槃的?本身一切就是不存在,有什麽可以去淨化的?本身就不存在汙染,從沒有存在過,相對的幹淨也說不上。
為利益他人而發起菩提心,為利他而證大菩提,見為人我無二,智慧為了悟法我無二的智慧,不住邊緣,覺悟圓滿如來涅槃或終極斷證。怎麽悟到這個?
前提是利他的菩提心,為利他人而覺悟,為利他人而達大菩提。發心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由於這種發心,他的智慧更完美,他的見可以看得更遠,他的智慧可以掌握到更有效的方法,有遠見和更多的方法。
因為他有利益他人的發心,他的經驗和境界更高一點,他能理解別人,他真正悟到人無我和法無我這一切。不然很難悟到法無我,外在的現象是無自性、無真實、和合而形成的,很難悟到,很難認識到。
我認識到這些觀點後,看到別人已經很努力了,可他的行為方式和說話不讓人喜歡,會為他著急、同情他;沒有認識到的人,隻會覺得對方可惡,專門和我作對,不好好工作,說話也顛三倒四的。
兩者不同了,前者更全麵地去看,後者更直觀的去看;前者能理解外在的一切現象,後者不能理解。好比一個人特別認真要做好一件事,我正好是他的朋友,因此我能理解他;另外一個人不是他的朋友,就會懷疑他,而且不理解,不會認識到他已經很努力了而且真的想做成事。
兩者的看法會有非常大的差別,朋友能理解你,不了解者則把你看得很愚蠢、很可惡,這與了悟與否的差別很類似。說明大菩提心是多麽重要,是多麽寬闊的基礎,它需要很多的經驗和認識,後者對世界的認識有了足夠的經驗,前者沒有這些,總想為自己快樂而去尋找快樂,一直相信我努力走下去總有一天我會快樂的;後者相信有很多方法,不一定盲目認為可以,或不認為盲目追求就可以。
一直走下去可以快樂,這有根據嗎?有沒有問過先驅呢?有沒有看過先驅的曆史呢?有誰是盲目走下去而得到快樂的嗎?後者則看得很全麵,我們有很多方法,我們需要勇氣,轉頭的時候不要怕失去很多,有可能這樣路才會更長遠。
小乘的孤獨斷證與大乘的終極斷證是由於不同的見和不同的發心所產生的差別。小乘的見沒有更廣,發心沒有更好的基礎,因此不能有更好的果。
好了,我說了這麽多,讓大家在這個虛老和尚的道場,聽我的心得,實在不好意思。我距離虛老和尚的智慧,差得不止十萬八千裏,很產羞愧,占用他的道場誤導大家。但是,大家要明白,虛老和尚是在幹什麽?
他在佛教中最重要的傳承和貢獻,不僅僅是這座山這座廟,而是用他漫長一生的努力,給我們後輩示現了,什麽叫做真智慧,真菩提心。這就是真大乘,真菩薩。
當基本上要講完了,此時,大眾中有居士站起來,問到:“師父,你剛開始說的,要解答那個問題,你怎麽沒答呢?”
“哈哈,終於有人責備我了,你是我的菩薩。如果我是具德高僧,你那就是請法。我是個學僧,菩薩責備我,是我的福分。”
這一套謙詞,大有來曆,雖然我不懂它全部的含義,但知道,在過去的經典中,類似這種說法,很有講究。
“我前麵說過,如果我們追求的目標也是空的,那我們還在追求什麽呢?這個問題我提出來,如果大眾中,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就不耽誤大家時間與精力,如果大眾有興趣,我也簡單講一下體會。”
下麵的人踴躍舉手或者說話的,表示很想聽他把這個話題講下去。
對於我來說,這個問題隻具有哲學上的意義。因為我並不糾結於它,我讀愣嚴經時,就思考過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是聖者悟道後才能夠做的事,我並不想自己得到文字語言上的答案。
但是,這個問題是非常難以回答的。我想聽聽,這個高智商的人,是如何應對這類問題的。
“這個問題,我無法給出標準答案。因為按禪宗的規矩,但有言說,俱無實義。但是,我以自己的體會,可以稍打比方。比如,智慧是什麽,這個問題想好了,回答就明白了。比如一個因白內障眼瞎的人,他身邊有一堆金子,但他沒看到,還以為自己很窮,天天出去討飯吃。有一天,一個醫生,治好了他的白內障,這就叫開了他的智慧,他看得見了。”
這個比喻,大家都懂,也與我所理解的佛法,是不矛盾的。
“開了智慧,他才懂得,原來,自己是如此富有,黃金就在家裏,完全不用焦慮,不用討飯,完全可以自給自足。那麽問題來了,智慧是黃金嗎?智慧什麽都不是?”
下麵的討論就有點亂了,因為怎麽回答都無法確認智慧在這種情況下,究竟是什麽。
“智慧是他本來就有的,他隻是有病,把病治好了,智慧就起作用了。智慧本身不是黃金,因為黃金也是開始就有的,隻要能夠看見,就知道它就在自己家裏。所以,這智慧,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他看到了黃金,就是財富,他有歇腳處,因為他看到了家門。”
這段說話,他給大家合什,然後對菩薩頂禮之後,就結束了法會。
我覺得,他的比喻比較巧妙,而且從大家會後的議論來看,他這個課,是大家討論最熱烈,理解最正確的一課。
大家普遍接受了這種觀點:我本菩提,因為自尋煩惱與無明,沒有發現自身寶藏而已。
這是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