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他所說的話起了作用,還是大家不好意思說話,反正,中午從吃飯到茅篷,幾乎沒有聽到有人說話。
萬師兄是跟我一起吃完回來的,在回茅篷的路上,我兩人幾無交流,眼神對視也少,好像在故意回避什麽。
剛開始不覺得,中午回屋上坐時,記住“莫妄想”三個字,好像入靜比較快。但不過一會,發覺自己突然妄想多了起來,也許是靜極生動的原因,我倒不怎麽著急了。
我有點像個無賴,過一天算一天,這功夫上沒進展,吃飯時還心安理得。打坐完畢,出來時,有一種想說話的衝動,喉嚨非常滋潤,甚至想唱歌。我知道,這差不多算戒斷反應了。
“上午給你們說了兩個規矩,就是不準的意思,大家有點憋屈,好了,下午我發糖果,給大家一個甜頭。人嘛,一個打一個手摸,胡羅卜加大棒,你們就接受了。”
下麵哄然一笑,有些突然。估計不單純是老和尚說話俏皮,更重要的是,幾個小時沒發聲音了,此時找到機會,搞個報複性反彈。我們知道自己笑得誇張,但還是要瞪鼻子上臉,如同孩子們的淘氣。
我們當然知道,他發的不是真正的糖果。
“既然法露師給了任務,要我打個底子,我就給大家打個底子。你們大概都上過學,知道教科書的好處,雖然讀起來沒趣味,但都有用。我今天按教科書的方式講,你們錄音也好,記錄也好,都不如拿心來聽,跟得上我的思路,才算是最好的辦法。”
我們最適應那教科書的講課辦法了,因為我們習慣了。
“我這兩天,要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麽叫四禪八定,許多人書上看了些,也聽別的法師零碎講了些,但都不是出家人,學得不係統,我這兩天,給大家一個整體概念,過後做功夫,自己到哪一步了,好參照。”
給我們一個框架模式,讓我們自己判別,這最好不過了。整體概念,我從來沒聽哪個法師講過。我所接觸的法師們都是應機說法,作用倒是有些作用,但是,對於我來說,我更需要更專業更嚴謹的東西。我想,萬師兄肯定更需要這些。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無漏學。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須持戒。如果連戒律都不願意守持的話,要想解脫是很困難的。持了戒後要修定,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很散亂。散亂的心使我們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觀察世間的真相。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觀察世間的真相,即苦、無常、無我和空,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績來,那是因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還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來修。”
對了,他上午所說的雖然簡單,也屬於戒的範疇,在談笑風生間,他不知出於理論的嚴謹還是長年的習慣,也遵守了這個次序,先說戒,次說定。
“那麽,什麽是禪定呢?禪定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音譯是禪那,意思是靜慮,即是心定下來觀察思維;也就是以所觀的境,令心專注不散,稱為定;觀即是作種種的觀行。禪定包含止和觀,止和觀都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一個人修任何的禪定,一定離不了止和觀,不然的話,他修的禪定會偏向外道。”
如果從漢語字義來看,止是停止,觀是觀察。但佛教中,這兩個字的含義,可是很複雜的。我看過書,對這兩字的解釋,真讓人打頭,我當年看到如此複雜的解釋,放棄了閱讀。
“佛陀說我們這個世間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欲界有種種欲望,且沒有定心;色界和無色界都要依靠定力進入。我們在欲界裏修禪定,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離欲界而進入四禪八定,乃至進入滅盡定。”
以上算是概論了,把基本內容先列出來,也提出了下麵講課的綱,便於我們有心理上的準備。反正,老和尚如今,如同我大學裏的某位老師,雖然他麵前沒教材,但講得穩重。
“我們進入四禪八定之前,必須先修習一些在欲界裏的基本的定,真正來講有欲界定和未來禪兩種。修欲界定先要坐禪,在坐禪的過程中,我們可依心態的不同而分成幾個步驟。”
有點意思了。既然說是欲界定,就是我們這些平凡人的大體安定,這也要分步驟進行嗎?睡覺時無夢的深睡算不算其中一種呢?
“我們把第一個階段叫做粗心住。開始靜坐的人,心很散亂,越坐雜念越多,控製不了;同時坐得腰酸骨痛,身體不正直,歪來歪去,因為平時我們的身體彎曲慣了;有些人的身體不會歪斜,是因為他用精神去控製,把身體矯正,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順暢;我們得用數息觀、不淨觀、慈悲觀等等方法使心定下來。過了一個時候,身體會慢慢調好,呼吸也漸漸順暢起來,心念也就越來越細幼。這種定稱為粗心住。進入粗心住時,雜念減少。然而,雜念少並不等於定,隻是不再胡思亂想罷了,但是心念還會在六根門頭跑來跑去。”
說了半天,我才曉得,自己努力這麽久,至今才偶爾達到這個粗心住的地步,呼吸細了些,雜念偶爾少了些。這隻是凡夫的境界,還是最初的一步。如同小學一年級,我隻上了一節課的水平,學會了第一個字母。
以後,不敢隨便跟人談佛法了,層次太低,怕人笑話。
“接著下來,繼續努力,你會到達細心住階段。這時候的心念已經很微細,身體不必用心力調正,自動平衡,已經習慣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這就是所謂的持身法。所有有靜坐經驗的人,如果靜坐半個鍾頭、一個鍾頭後身體就很疲倦,那就是還沒進入細心住。在進入細心住時,身體就自動的調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勞。如果繼續坐禪,深入定的話,就能進入真正欲界的禪定:欲界定。”
這裏有個客觀標準,就是打坐的休息效果甚至比睡覺還好,這就很好考核了。對於我自己來說,肯定沒達到。也許,有些老參們,比如錢師兄,大概已經做到了吧?
身體自動平衡,坐久也不疲倦,那就可以不為身體煩惱了,這才給茅篷獨修有一個基本的條件。
“欲界定不好直接說,我把它與平時的細心住相比較,大家在比較中,可以想象這種境界了。平時我們要用心將妄念捉回來,進入欲界定後,不必加以控製,妄念也不會生起,而且心念自動平穩,不必用心力去調整它,此時心任運不動。進入這種定後,就能夠整天坐禪。以上三種定還不能稱為真正的禪定,隻能稱為普通的定。”
這裏有兩個標準,第一個標準,是可以整天坐禪。這可是大功夫。我在了凡四訓裏看到,袁了凡先生在廟裏,可以不動地坐兩個時辰,就讓方丈高看一眼。
整天可以坐禪的境界,可以洞中修仙了吧?
“久而久之,如果你福德深厚、功夫得力,就會達到未來禪的階段,雖然不穩定,但是這也算是個大消息,必將鼓舞你充滿信心。進入欲界定後,繼續修下去,到了某個時候,忽然間你感覺到失去身體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體,感覺到整個身心不見了。這種感受是在靜坐時發生的,而不是打開眼睛來看。有了這種感受之後,身體就不會因失調而生病。因此,一個坐禪的人,若要身體沒病,至少要達到第四步驟,即是進入未來禪。”
這個標準也好掌握,在內心感受上,就是突然失去所有對自身的感覺。在客觀標準上,是不會因失調而生病。
好高妙的境界啊,但是,這種高妙的境界,還在欲界定嗎?難道不神奇嗎?
“但是,有些人靜坐時,心無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為自己的身體不見了,這不叫做未來禪,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裏。若要達到未來禪,必須達到欲界定,即是心不必控製,自動的靜下來;在這之前,必須完成第二步--細心住,就是身體不必調整,自動的平衡,所以我們修習禪定要從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進入。”
這與昏沉的區別,在於,這是按步驟來的,況且是自動的,踏實而清明吧?
“為什麽第四步驟稱為未來禪呢?因為他就要進入真正的禪定了。由於此未來禪尚在欲界,所以又稱為欲界未到地定。所謂真正的禪定,即是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四禪與以下將要介紹的四空處(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合稱為八定。”
過去看佛經,就搞不清楚這些定義究竟是何所指,沒有實踐的際遇,也沒有認識的階梯。老和尚今天,給我們一個理解的階梯,部分解決了我的大問題。
“好,大家不要被初禪這個初字所迷惑,看不起它。以我的觀察,世界上能夠到達此地步的人,萬裏無一,這是很稀有的境界,也是聖果之一,為此,我要好好給大家談及一下。”
反正我看其它經論上也這樣說,這是一個果位,是有成就的意思。雖然這隻是第一步,但是聖位,已經可以作絕大部分人的導師了。
“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後,繼續修出離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原本靜下來的身體,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這種動觸有八種不同的感覺,即冷、暖、動、癢、澀、滑、輕、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覺到身體動起來。這時候,他的心已離欲界,那就要進入初禪了。”
越具體,越有聽頭,這如同講故事,我眼中,仿佛自己就是那個進入初禪的人,身體分別在模擬那些感覺,自動地有些肌肉跳動的樣子。
“有此感覺之前,必須先要靜坐幾天,或是坐禪相當久時間後,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覺到身體不見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體再度動起來,就會產生一種觸的快樂,也就是身心內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寧靜。初禪以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有眼、耳、身、意四識。進入初禪者沒有鼻、舌二識,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麵香、臭等氣味;舌頭也感覺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這時候,他已舍離欲界裏的五欲,不再貪財、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貪、瞋、睡眠、掉悔和疑,這五種煩惱遮蓋住我們的智慧,使我們生起貪、瞋、癡,所以被稱為五蓋。”
這就很具體了,最形象的是,沒有鼻舌二識,那肯定不是因功能障礙引起的。
“初禪有五種特點,稱為五支,即覺、觀、喜、樂、一心。覺:身體接觸外境的感受。此時的知覺是初禪的心態,並非欲界的知覺。觀:內心的觀察。覺與觀也翻譯成尋與伺。它們的差別是:覺是對境比較粗的心念;觀是內心比較細的觀察心念。喜:內心歡喜的感覺。進入初禪者,第一次發現自己已經進入初禪,出了欲界,全無欲界的煩惱,在定中內心很歡喜,那就是喜。樂:身體的五根所感受的快樂。比如:衝涼後身體感受到舒服的感覺;在坐禪時,進入初禪的時候,身體會有很舒服的感覺,那就是樂。所以進入初禪也稱為離生喜樂,意思即是因為出離(欲界)的心生起喜歡與快樂的感覺。”
這些感受如果我能夠擁有一個,就可以驕傲一生了。什麽是糖果,這就是糖果啊。有人說佛家開了個雜貨店,什麽東西都有。
照這樣看,是它能夠提供你所能夠想象的,甚至無法想象的各種快樂,不僅僅是甜。
“如果在未到定中,入定漸漸深入,身心寂靜,沒有身心內外之別,感覺十方一切消融。這樣經過一日或七日,又或者是一月或一年的時間,定心不壞不退,漸漸守護正念定力增長。如同培植樹苗,讓它漸漸增長。從上座到進入未到地定的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純熟。”
無身心內外,消融十方,這是隻有再文字上出現的境界。憑我的想象,總是無法模擬的。看來,這不僅僅是一種心理感受,還有很多客觀好處的。
“待因緣成熟時,就會感覺身心凝住,然後慢慢有東西在萌發,漸漸活動,心對身體的感知又恢複了,但又不是出定之後對身體的感知的那種感覺。而是仿佛身在雲中、影中,如同身在夢幻中的感覺。能感知身體,卻又覺得身體不真實存在。”
此時,我想起過去讀過的一些禪意詩,是不是說的這個事情呢?
“這種發動的感覺又分為三種,有從上而發,有從下而發,又或者是從腰際而發動。慢慢延續到全身。如果是從上而發的,很容易退失;如果是從下而發的,則修行穩固,更容易有所進步。當此感受生起的時候,還是要記著不要執著,隻要保持觀照就好。”
這是辦法,但我沒到這個地步,這個辦法也隻好存而不論,留而不用了。藝多不壓身,或許有一天,我會碰到這樣的境界呢?
“看大家很期待很好奇,我就細說一下,這個初禪,如果在座哪個達到了,我今天講的功德就大了。當這種動觸生起的時候,會有十種功德伴隨而生,一一明了。這十種功德分別是:定力更為穩固,心更為專注;心境覺空;身心明淨;有喜悅生起;有樂境伴隨;善心湧起,不必特別作意,而自然生發;知見明了,不待多做解說自然領悟;沒有業障纏縛,心中沒有悶悶的感覺,有解脫之感;善境界相繼現前。內心調和柔軟。”
我注意到善心湧起這句話,善不僅是成就的原因,可能也是成就的一種結果吧。以上就是動觸生起時伴生的十種功德。
“動觸生起之後,經過一日或者十日,又或者是一月或者四月,乃至一年之後,還會有其他的觸動相繼而發,卻不一定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抵達這一境界時,稱為初禪。關於得初禪相,禪法要解卷上中有詳細的描述,其內容如下:
在修行者以正念嗬止五欲之後,得未到地定。進而感覺身心快樂,身體柔和輕軟,身有光明,心中仿佛明鏡開磨一樣,是透亮的,不複像以前一樣陰暗悶鬱。”
他引經據典,不過是要讓我們分清此時與昏沉的區別,除去了陰暗鬱悶的透亮與平靜,這它的特點。
“這是因為得到初禪相之後,四大漸漸增勝,色界的四大遍滿身體的緣故,身心柔和輕軟,自然離欲遠離一切諸惡不善之行,清淨一心所以生起快樂。”
此時說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總該有把握了吧。
“因為色界造色有光明相,所以修行者見到有微妙無比的光明照徹身體內外,這種見到也是觀照而見,對於過來人來說是可以感受到其變化的,並不是說整個人像燈泡一樣發光,初禪者所發的光不是凡夫肉眼所見的可見光。那種身心透亮的澄澈感也不是世間法可以比擬的,可以說是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所以有些自證的境界不足以對外人說。”
據此看來,如果老和尚沒騙我們的話,他是達到了這個境界的。
“因為同證量的或者是過來者會知道你所經曆的一切境界,但是對於凡夫來說,他們不知道,所以完全是雞同鴨講。你如果和對方說,而對方感受不到,就說你是妄語。所以切記境界萬萬不可對人說,指導你修行的師長除外。”
又一次,對止語這一戒律作了強調。
“更重要的是,修行者在心行上也有所變化。對於以前會生嗔的地方也不會生嗔了;對於以前所喜歡悅意的也不會特別喜歡了;世間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法都不放在心上;信敬慚愧等等善心行加倍增長,對於衣服飲食等等不生貪著之心,隻是以各種善功德為貴,對其他的都不放在心上。為什麽呢?因為得到初禪之人連天上的五欲之樂都不放在心上,何況是這個五濁惡世的種種欲樂呢?所以一直有人問出家人對五欲之樂是否還縈懷,我們隻是微笑不答而已。出家的禪悅之樂,不是世間的五欲之樂可以比擬的。”
這是講道理了,可惜,我聽不太懂,我隻記住了境界。
“那麽初禪之樂又多厲害呢?佛在四分律中為我們說明了得初禪者的心裏感受:修行者得入初禪之後,喜樂遍滿全身,這種喜樂不是那種世間因為某件事情悅意而高興的樂,而是從內心中噴發出來的喜悅,沒錯,是可以用噴發來形容的,這種喜樂是從內中湧出,遍布全身,源源不絕的。就像有人拿器皿裝了可溶於水的粉末,然後將水添加進去之後攪拌均勻,粉末完全融化入水中,沒有一處漏過一樣。修行者得到初禪之時,喜樂遍滿全身,沒有一個地方例外。”
喜樂,這個詞已經講了好幾遍了,有一個詞叫法喜充滿,也與此有關?
“禪悅直接噴發出來,滿溢全身,連周圍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這份喜悅,甚至有些感覺敏銳的人也會受其感染而喜悅不已。當別人問修行者為何高興地時候,他自己也說不出為啥喜樂,整天都樂嗬嗬的。這種喜樂的感覺會維持到座下,甚至延續一日七日至一月不等。如果是從初階一步步修上去的,那這種禪樂維持的會更久一些,除非修行人進而修二禪,這種禪樂才會消失。”
這麽好的境界會消失?那麽更高的二禪,究竟會高到哪裏去了呢?
“另外一種是因為過去生因緣成熟,偶得初禪,又或者是親近大修行人,然後在座上把他帶入初禪,不是其踏實自修所得的,那麽最多維持一個月後,該境界就會慢慢退失。所以曹洞宗的雲居道膺禪師曾說過:從天降下則貧窮,從地湧出則富貴。也是有感而發。”
這是沒經努力的偶然際遇,所以會消失,但不會到更高的二禪。消失與消失不同,就像,法師所說的境界,他說的具體事,我們聽起來,像天書。
萬師兄是跟我一起吃完回來的,在回茅篷的路上,我兩人幾無交流,眼神對視也少,好像在故意回避什麽。
剛開始不覺得,中午回屋上坐時,記住“莫妄想”三個字,好像入靜比較快。但不過一會,發覺自己突然妄想多了起來,也許是靜極生動的原因,我倒不怎麽著急了。
我有點像個無賴,過一天算一天,這功夫上沒進展,吃飯時還心安理得。打坐完畢,出來時,有一種想說話的衝動,喉嚨非常滋潤,甚至想唱歌。我知道,這差不多算戒斷反應了。
“上午給你們說了兩個規矩,就是不準的意思,大家有點憋屈,好了,下午我發糖果,給大家一個甜頭。人嘛,一個打一個手摸,胡羅卜加大棒,你們就接受了。”
下麵哄然一笑,有些突然。估計不單純是老和尚說話俏皮,更重要的是,幾個小時沒發聲音了,此時找到機會,搞個報複性反彈。我們知道自己笑得誇張,但還是要瞪鼻子上臉,如同孩子們的淘氣。
我們當然知道,他發的不是真正的糖果。
“既然法露師給了任務,要我打個底子,我就給大家打個底子。你們大概都上過學,知道教科書的好處,雖然讀起來沒趣味,但都有用。我今天按教科書的方式講,你們錄音也好,記錄也好,都不如拿心來聽,跟得上我的思路,才算是最好的辦法。”
我們最適應那教科書的講課辦法了,因為我們習慣了。
“我這兩天,要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麽叫四禪八定,許多人書上看了些,也聽別的法師零碎講了些,但都不是出家人,學得不係統,我這兩天,給大家一個整體概念,過後做功夫,自己到哪一步了,好參照。”
給我們一個框架模式,讓我們自己判別,這最好不過了。整體概念,我從來沒聽哪個法師講過。我所接觸的法師們都是應機說法,作用倒是有些作用,但是,對於我來說,我更需要更專業更嚴謹的東西。我想,萬師兄肯定更需要這些。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無漏學。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須持戒。如果連戒律都不願意守持的話,要想解脫是很困難的。持了戒後要修定,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很散亂。散亂的心使我們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觀察世間的真相。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觀察世間的真相,即苦、無常、無我和空,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績來,那是因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還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來修。”
對了,他上午所說的雖然簡單,也屬於戒的範疇,在談笑風生間,他不知出於理論的嚴謹還是長年的習慣,也遵守了這個次序,先說戒,次說定。
“那麽,什麽是禪定呢?禪定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音譯是禪那,意思是靜慮,即是心定下來觀察思維;也就是以所觀的境,令心專注不散,稱為定;觀即是作種種的觀行。禪定包含止和觀,止和觀都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一個人修任何的禪定,一定離不了止和觀,不然的話,他修的禪定會偏向外道。”
如果從漢語字義來看,止是停止,觀是觀察。但佛教中,這兩個字的含義,可是很複雜的。我看過書,對這兩字的解釋,真讓人打頭,我當年看到如此複雜的解釋,放棄了閱讀。
“佛陀說我們這個世間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欲界有種種欲望,且沒有定心;色界和無色界都要依靠定力進入。我們在欲界裏修禪定,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離欲界而進入四禪八定,乃至進入滅盡定。”
以上算是概論了,把基本內容先列出來,也提出了下麵講課的綱,便於我們有心理上的準備。反正,老和尚如今,如同我大學裏的某位老師,雖然他麵前沒教材,但講得穩重。
“我們進入四禪八定之前,必須先修習一些在欲界裏的基本的定,真正來講有欲界定和未來禪兩種。修欲界定先要坐禪,在坐禪的過程中,我們可依心態的不同而分成幾個步驟。”
有點意思了。既然說是欲界定,就是我們這些平凡人的大體安定,這也要分步驟進行嗎?睡覺時無夢的深睡算不算其中一種呢?
“我們把第一個階段叫做粗心住。開始靜坐的人,心很散亂,越坐雜念越多,控製不了;同時坐得腰酸骨痛,身體不正直,歪來歪去,因為平時我們的身體彎曲慣了;有些人的身體不會歪斜,是因為他用精神去控製,把身體矯正,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順暢;我們得用數息觀、不淨觀、慈悲觀等等方法使心定下來。過了一個時候,身體會慢慢調好,呼吸也漸漸順暢起來,心念也就越來越細幼。這種定稱為粗心住。進入粗心住時,雜念減少。然而,雜念少並不等於定,隻是不再胡思亂想罷了,但是心念還會在六根門頭跑來跑去。”
說了半天,我才曉得,自己努力這麽久,至今才偶爾達到這個粗心住的地步,呼吸細了些,雜念偶爾少了些。這隻是凡夫的境界,還是最初的一步。如同小學一年級,我隻上了一節課的水平,學會了第一個字母。
以後,不敢隨便跟人談佛法了,層次太低,怕人笑話。
“接著下來,繼續努力,你會到達細心住階段。這時候的心念已經很微細,身體不必用心力調正,自動平衡,已經習慣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這就是所謂的持身法。所有有靜坐經驗的人,如果靜坐半個鍾頭、一個鍾頭後身體就很疲倦,那就是還沒進入細心住。在進入細心住時,身體就自動的調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勞。如果繼續坐禪,深入定的話,就能進入真正欲界的禪定:欲界定。”
這裏有個客觀標準,就是打坐的休息效果甚至比睡覺還好,這就很好考核了。對於我自己來說,肯定沒達到。也許,有些老參們,比如錢師兄,大概已經做到了吧?
身體自動平衡,坐久也不疲倦,那就可以不為身體煩惱了,這才給茅篷獨修有一個基本的條件。
“欲界定不好直接說,我把它與平時的細心住相比較,大家在比較中,可以想象這種境界了。平時我們要用心將妄念捉回來,進入欲界定後,不必加以控製,妄念也不會生起,而且心念自動平穩,不必用心力去調整它,此時心任運不動。進入這種定後,就能夠整天坐禪。以上三種定還不能稱為真正的禪定,隻能稱為普通的定。”
這裏有兩個標準,第一個標準,是可以整天坐禪。這可是大功夫。我在了凡四訓裏看到,袁了凡先生在廟裏,可以不動地坐兩個時辰,就讓方丈高看一眼。
整天可以坐禪的境界,可以洞中修仙了吧?
“久而久之,如果你福德深厚、功夫得力,就會達到未來禪的階段,雖然不穩定,但是這也算是個大消息,必將鼓舞你充滿信心。進入欲界定後,繼續修下去,到了某個時候,忽然間你感覺到失去身體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體,感覺到整個身心不見了。這種感受是在靜坐時發生的,而不是打開眼睛來看。有了這種感受之後,身體就不會因失調而生病。因此,一個坐禪的人,若要身體沒病,至少要達到第四步驟,即是進入未來禪。”
這個標準也好掌握,在內心感受上,就是突然失去所有對自身的感覺。在客觀標準上,是不會因失調而生病。
好高妙的境界啊,但是,這種高妙的境界,還在欲界定嗎?難道不神奇嗎?
“但是,有些人靜坐時,心無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為自己的身體不見了,這不叫做未來禪,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裏。若要達到未來禪,必須達到欲界定,即是心不必控製,自動的靜下來;在這之前,必須完成第二步--細心住,就是身體不必調整,自動的平衡,所以我們修習禪定要從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進入。”
這與昏沉的區別,在於,這是按步驟來的,況且是自動的,踏實而清明吧?
“為什麽第四步驟稱為未來禪呢?因為他就要進入真正的禪定了。由於此未來禪尚在欲界,所以又稱為欲界未到地定。所謂真正的禪定,即是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四禪與以下將要介紹的四空處(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合稱為八定。”
過去看佛經,就搞不清楚這些定義究竟是何所指,沒有實踐的際遇,也沒有認識的階梯。老和尚今天,給我們一個理解的階梯,部分解決了我的大問題。
“好,大家不要被初禪這個初字所迷惑,看不起它。以我的觀察,世界上能夠到達此地步的人,萬裏無一,這是很稀有的境界,也是聖果之一,為此,我要好好給大家談及一下。”
反正我看其它經論上也這樣說,這是一個果位,是有成就的意思。雖然這隻是第一步,但是聖位,已經可以作絕大部分人的導師了。
“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後,繼續修出離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原本靜下來的身體,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這種動觸有八種不同的感覺,即冷、暖、動、癢、澀、滑、輕、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覺到身體動起來。這時候,他的心已離欲界,那就要進入初禪了。”
越具體,越有聽頭,這如同講故事,我眼中,仿佛自己就是那個進入初禪的人,身體分別在模擬那些感覺,自動地有些肌肉跳動的樣子。
“有此感覺之前,必須先要靜坐幾天,或是坐禪相當久時間後,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覺到身體不見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體再度動起來,就會產生一種觸的快樂,也就是身心內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寧靜。初禪以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有眼、耳、身、意四識。進入初禪者沒有鼻、舌二識,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麵香、臭等氣味;舌頭也感覺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這時候,他已舍離欲界裏的五欲,不再貪財、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貪、瞋、睡眠、掉悔和疑,這五種煩惱遮蓋住我們的智慧,使我們生起貪、瞋、癡,所以被稱為五蓋。”
這就很具體了,最形象的是,沒有鼻舌二識,那肯定不是因功能障礙引起的。
“初禪有五種特點,稱為五支,即覺、觀、喜、樂、一心。覺:身體接觸外境的感受。此時的知覺是初禪的心態,並非欲界的知覺。觀:內心的觀察。覺與觀也翻譯成尋與伺。它們的差別是:覺是對境比較粗的心念;觀是內心比較細的觀察心念。喜:內心歡喜的感覺。進入初禪者,第一次發現自己已經進入初禪,出了欲界,全無欲界的煩惱,在定中內心很歡喜,那就是喜。樂:身體的五根所感受的快樂。比如:衝涼後身體感受到舒服的感覺;在坐禪時,進入初禪的時候,身體會有很舒服的感覺,那就是樂。所以進入初禪也稱為離生喜樂,意思即是因為出離(欲界)的心生起喜歡與快樂的感覺。”
這些感受如果我能夠擁有一個,就可以驕傲一生了。什麽是糖果,這就是糖果啊。有人說佛家開了個雜貨店,什麽東西都有。
照這樣看,是它能夠提供你所能夠想象的,甚至無法想象的各種快樂,不僅僅是甜。
“如果在未到定中,入定漸漸深入,身心寂靜,沒有身心內外之別,感覺十方一切消融。這樣經過一日或七日,又或者是一月或一年的時間,定心不壞不退,漸漸守護正念定力增長。如同培植樹苗,讓它漸漸增長。從上座到進入未到地定的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純熟。”
無身心內外,消融十方,這是隻有再文字上出現的境界。憑我的想象,總是無法模擬的。看來,這不僅僅是一種心理感受,還有很多客觀好處的。
“待因緣成熟時,就會感覺身心凝住,然後慢慢有東西在萌發,漸漸活動,心對身體的感知又恢複了,但又不是出定之後對身體的感知的那種感覺。而是仿佛身在雲中、影中,如同身在夢幻中的感覺。能感知身體,卻又覺得身體不真實存在。”
此時,我想起過去讀過的一些禪意詩,是不是說的這個事情呢?
“這種發動的感覺又分為三種,有從上而發,有從下而發,又或者是從腰際而發動。慢慢延續到全身。如果是從上而發的,很容易退失;如果是從下而發的,則修行穩固,更容易有所進步。當此感受生起的時候,還是要記著不要執著,隻要保持觀照就好。”
這是辦法,但我沒到這個地步,這個辦法也隻好存而不論,留而不用了。藝多不壓身,或許有一天,我會碰到這樣的境界呢?
“看大家很期待很好奇,我就細說一下,這個初禪,如果在座哪個達到了,我今天講的功德就大了。當這種動觸生起的時候,會有十種功德伴隨而生,一一明了。這十種功德分別是:定力更為穩固,心更為專注;心境覺空;身心明淨;有喜悅生起;有樂境伴隨;善心湧起,不必特別作意,而自然生發;知見明了,不待多做解說自然領悟;沒有業障纏縛,心中沒有悶悶的感覺,有解脫之感;善境界相繼現前。內心調和柔軟。”
我注意到善心湧起這句話,善不僅是成就的原因,可能也是成就的一種結果吧。以上就是動觸生起時伴生的十種功德。
“動觸生起之後,經過一日或者十日,又或者是一月或者四月,乃至一年之後,還會有其他的觸動相繼而發,卻不一定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抵達這一境界時,稱為初禪。關於得初禪相,禪法要解卷上中有詳細的描述,其內容如下:
在修行者以正念嗬止五欲之後,得未到地定。進而感覺身心快樂,身體柔和輕軟,身有光明,心中仿佛明鏡開磨一樣,是透亮的,不複像以前一樣陰暗悶鬱。”
他引經據典,不過是要讓我們分清此時與昏沉的區別,除去了陰暗鬱悶的透亮與平靜,這它的特點。
“這是因為得到初禪相之後,四大漸漸增勝,色界的四大遍滿身體的緣故,身心柔和輕軟,自然離欲遠離一切諸惡不善之行,清淨一心所以生起快樂。”
此時說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總該有把握了吧。
“因為色界造色有光明相,所以修行者見到有微妙無比的光明照徹身體內外,這種見到也是觀照而見,對於過來人來說是可以感受到其變化的,並不是說整個人像燈泡一樣發光,初禪者所發的光不是凡夫肉眼所見的可見光。那種身心透亮的澄澈感也不是世間法可以比擬的,可以說是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所以有些自證的境界不足以對外人說。”
據此看來,如果老和尚沒騙我們的話,他是達到了這個境界的。
“因為同證量的或者是過來者會知道你所經曆的一切境界,但是對於凡夫來說,他們不知道,所以完全是雞同鴨講。你如果和對方說,而對方感受不到,就說你是妄語。所以切記境界萬萬不可對人說,指導你修行的師長除外。”
又一次,對止語這一戒律作了強調。
“更重要的是,修行者在心行上也有所變化。對於以前會生嗔的地方也不會生嗔了;對於以前所喜歡悅意的也不會特別喜歡了;世間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法都不放在心上;信敬慚愧等等善心行加倍增長,對於衣服飲食等等不生貪著之心,隻是以各種善功德為貴,對其他的都不放在心上。為什麽呢?因為得到初禪之人連天上的五欲之樂都不放在心上,何況是這個五濁惡世的種種欲樂呢?所以一直有人問出家人對五欲之樂是否還縈懷,我們隻是微笑不答而已。出家的禪悅之樂,不是世間的五欲之樂可以比擬的。”
這是講道理了,可惜,我聽不太懂,我隻記住了境界。
“那麽初禪之樂又多厲害呢?佛在四分律中為我們說明了得初禪者的心裏感受:修行者得入初禪之後,喜樂遍滿全身,這種喜樂不是那種世間因為某件事情悅意而高興的樂,而是從內心中噴發出來的喜悅,沒錯,是可以用噴發來形容的,這種喜樂是從內中湧出,遍布全身,源源不絕的。就像有人拿器皿裝了可溶於水的粉末,然後將水添加進去之後攪拌均勻,粉末完全融化入水中,沒有一處漏過一樣。修行者得到初禪之時,喜樂遍滿全身,沒有一個地方例外。”
喜樂,這個詞已經講了好幾遍了,有一個詞叫法喜充滿,也與此有關?
“禪悅直接噴發出來,滿溢全身,連周圍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這份喜悅,甚至有些感覺敏銳的人也會受其感染而喜悅不已。當別人問修行者為何高興地時候,他自己也說不出為啥喜樂,整天都樂嗬嗬的。這種喜樂的感覺會維持到座下,甚至延續一日七日至一月不等。如果是從初階一步步修上去的,那這種禪樂維持的會更久一些,除非修行人進而修二禪,這種禪樂才會消失。”
這麽好的境界會消失?那麽更高的二禪,究竟會高到哪裏去了呢?
“另外一種是因為過去生因緣成熟,偶得初禪,又或者是親近大修行人,然後在座上把他帶入初禪,不是其踏實自修所得的,那麽最多維持一個月後,該境界就會慢慢退失。所以曹洞宗的雲居道膺禪師曾說過:從天降下則貧窮,從地湧出則富貴。也是有感而發。”
這是沒經努力的偶然際遇,所以會消失,但不會到更高的二禪。消失與消失不同,就像,法師所說的境界,他說的具體事,我們聽起來,像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