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睡覺前我有一個十二點前起來的心理暗示,等我醒來時,看了看時間,剛好過十一點半。


    人有時候很神奇,一般來說,我們的行動是受意識控製的。人在睡眠中,意識的作用是很模糊的,按弗洛伊德的理論,此時應該是潛意識在起主導作用。


    但是,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驗。當你在睡前想到,什麽時候要醒,一般來說,睡到那時候,你就會自動地醒來。這種意識對睡眠的約束能力,是靠哪個機製起作用的呢?


    等我下樓時,文大姐正把涼菜往桌上端。“你怎麽這麽早就醒了,老劉說,等菜全部炒好後,再上去喊你的。”


    “差不多了,休息得很好,況且,你們幹活,我來睡覺,不踏實呢。”


    “小莊你別見外,都是自家人,你越隨便越好。”文大姐問到:“你早上說,見性師讓你學密法,是嗎?”


    “嗯,我不知道,他究竟是什麽意思。”


    “他是過來人,肯定有他的道理。你也別多想,如果你沒有佛緣,他最開始也不會收你進去,畢竟,我聽說,隻有你一個人是沒有皈依的。”


    “估計是看你的麵子吧?”


    “瞎說。見性師是什麽人?還需要看別人的麵子?他是已經過來的人,自他一體的人,怎麽會做違心的事呢?況且,我有什麽麵子?我一沒見道二沒功德,人家看我什麽?”


    我陷入深思中。此時,劉大哥端著一缽湯走了出來,放在桌子上說到:“要說功德,小莊與妍子做這個助學項目,也算是大功德了。怎麽,小莊,給你的書,還催眠吧?”


    “不是,倒很有看頭。我覺得有收獲,就安心些,所以才睡得著。”


    “你是真的讀書人,一天沒看點新知識,總覺得不踏實。身體吃飽了,心靈也要飽,這才安心睡覺,對不對?”


    “知我者,劉大哥也。”


    文大姐把剩下的幾個菜端了出來,我們開始吃午餐。其實早餐還沒完全消化,所以,午餐我就吃得比較少,速度也比較慢。


    “小莊,那個助學項目,還沒到開學的時候,我們得等些天,等開學前,我們再去一趟,估計差不多,按這個進展,我們還是很有效果的。”文大姐感歎到:“一想到,在這些人改變命運的過程中,有自己勞動所起的作用,真感到人生沒白過。小莊,要不是你們的資金,我也沒這個機會。”


    “文大姐,快別這麽說,要不是你們的基礎與勞動,我這點錢,也起不了大作用。”


    “既然還有些天,這幾天你就好好休息,如果你還看得進去的話。”劉大哥說到:“你今天看了多少了?”


    “我是從最後一部分開始看的。我這個人沒出息,什麽都喜歡先看結果。”


    文大姐想了想,說到:“怪不得見性大師讓你學密法。”


    “什麽意思?”


    “你看,小莊,你的思維與學習習慣,注定了你接收信息的方式。你長期接受現代教育,現代教育所習慣的方式,已經成為你的一部分了。如果你要學佛,也得要找到跟現代教育方式相似的法門,才進入得快,才信心充足。”


    我突然覺得,這裏麵有大學問,趕緊問到:“請大姐明示。”


    她跟劉大哥交換了眼神,然後說到:“飯吃完了,我去洗碗,你跟老劉交流吧,說道理這方麵,老劉擅長些。”


    文大姐開始收拾碗筷,而劉大哥開始了泡茶。當茶已經泡好,他遞給我一杯後,才開始了他的解釋。


    “現代教育體係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分級分步驟實施。比如先學四則運算,再學平方開方。這是一種漸修的辦法,表麵上比禪宗要求的頓悟要慢。但是,每一步就有每一步的考核標準,所以走得穩當,收獲實在。這適合於你這種,需要步步求證的心態習慣。第二個特點,是需要實驗驗證。這就像考試一樣,小學畢業,中學畢業,大學畢業,有個客觀標準。客觀的體驗與實踐,必須標準明確。對不對?”


    他說得很有道理。如果沒有分級訓練,分專業學習,現代教育和科學體係,就無法建立了。如果沒有實驗驗證,現代科學的可靠性與實用性就失去了。


    “而密教最大的特點,就是分級實施教學。比如初入門時從拚音與阿拉伯數字學起,到大學才有微積分與線性代數。密教中,所有教法都有分級的標準,次序不能亂。在理論上,比如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弟廣論,就相當於把這個分級的次序,列明白了。而實證,卻是直接給你信心與驗證的實踐方法。以身心作實驗,自己能夠直接體會對錯與效果,這也像現代科學中的實驗,可重複驗證的。這些都適合於你。當然,不僅是你,包括現代受過科學訓練的人。”


    這算是明白了見性師的苦心。以我這樣沒有慧根卻受過現代教育,自以為有知識的人,要真正進入佛法的內部,就需要這種從頭做起的教法。


    “那在哪裏去拜師呢?劉大哥,你是學密教的,能不能給引薦一下?”


    “這樣吧,等學校的事情忙完,我們再做這個事情。這幾天,如果你想打點小基礎,可以看看相應的基礎教法,多一些常識,以後入門才好。畢竟,我們本來是漢族人,如果聽到一個說藏語的上師,也學不懂,況且不懂規矩和常識,最開始學起來也難。”


    “那好”我興奮起來,劉大哥,我把你這裏當成學前班了,你先教我一些。


    “我不能叫教,我沒傳法資格,我隻能叫介紹,這個規矩,是很嚴格的。”


    我鄭重地點了點頭。


    “你所掌握的科學與社會知識,估計比我與你文大姐加起來都的時候,也喜歡直接抵達結果。所以,我即使不認為你有所知障,也需要顛覆你原來的認識。隻有破才有立。在密法中,破,是一種高深的學問。所以,我先立一個世界觀的假設,這個假設不一定正確,當然也不是了義的。但這個假設是有意義的,那就是以假破假。”


    我相當不明白了,以假破假,這是什麽意思。我隻知道以真破假,還沒聽說過什麽叫以假破假。


    他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釋到。“自相矛盾這個成語,你聽說過吧?那人聲稱,自己的矛是天下最銳利的,沒有刺不穿的盾。又說,自己的盾是最堅固的,可以抵擋天下所有的矛。你知道,他這兩句話都算是假話。但是,以假破假就產生了,以他的矛刺他的盾,不需要實踐,就可以從邏輯上證明,他說的,是假話,對不對?”


    我點點頭。這種比喻方法,我還是能夠接受的。但是,不是知道他是以哪個假來破哪個假。


    “接受過現代科學教育的人,有一個世界觀,就是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有固定的時間與空間屬性的。這個觀點,影響著你的世界觀吧?”


    當然,這幾乎成了人類社會的共識。況且,圍繞這個觀點建立起來的所有知識,幾乎占據了統治地位。


    “你之所以認為它是真的,因為它可以在理論上自洽。這隻是你以為是真的。假如我提出物質的另外的觀點,也能夠在理論上自洽,與你的認識不同,這就出現一個問題了。”


    對啊,這就出現一個事情的兩個不一樣的結論。它都是自洽的,這違反的邏輯。排他律在此起了作用,就像是伽利略否定大小球不同時落地的證明一樣,問題與結論,都為假。


    “那你提的另一個觀點,是什麽呢?”我準備接受一次世界觀的頭腦風暴。


    “我提出另一個假設,物質並非我們認為的物質,而是一種能量,甚至,它們隻是我們的念頭。”


    這個結論非常驚人,雖然前一個結論說物質是能量,我還勉強能夠接受,畢竟有質能轉換公式在。但要說,物質是念頭,這就有點唯心主義的傾向,難以讓我認同。我且聽聽他是怎麽自圓其說的。


    “現代物理學有一個最偉大的發現,那就是物質就是能量。這也是愛因斯坦對人類所作的最大貢獻,他向我們揭示,物質隻是能量的一種形式。這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由能量所形成,不管是石頭、木頭、桌椅,你、我,包括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都是由能量所形成。”


    這段話我可以接受,畢竟質量不會憑空消失,總是轉化為能量的。原子裂變與衰減,釋放出的巨大能量,我們叫原子彈。


    “我們肉眼所見到的並非真實存在,肉眼看不到的才是真實的存在。說得更明白一點,我們看到房屋、牆壁、身體都不是真實的,它們隻是純粹的能量,由於電子的移動速度非常快,以致我們的肉眼看不出來,因而認為它們是一個實體。”


    一個原子中,最大的空間是電子的空間。電子與電子之間的空隙,遠遠大於實物存在的空間。所以,物質中最大的體積是空的,有的部分所占極少。這個,在理論上,也說得過去。


    “物理學家研究了三百年,想找出物質的本質,當他們探索得愈深,就愈感到迷惑,他們簡直無法相信,在物質的裏麵竟然什麽都沒有,物質的本質並非物質,而是能量。你的身體看起來好像是由固體物質所構成,而這些固體物質可以分解成分子和原子,但根據量子物理學,每一個原子的內部有百分之99﹒9999是空的,以閃電般的速度穿梭在這些空間中的次原子,其實是一束束振動的能量。這些能量並不是隨便任意振動,振動其實就是攜帶訊息,整個訊息場會把訊息傳送到宇宙量子場創造物質世界我們所看到的實相。”


    此時的劉大哥,儼然成了一名大學物理老師了。一個沒學好物理學的廚師是當不好一名優秀的佛教徒的。


    “愛丁頓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說:我們總是認為物質是東西,但現在它不是東西了;現在,物質比起東西而言更像是念頭。念頭,沒錯,物質是來自念頭,是來自我們的思想。如果不是先有飛機的念頭,科技是無法創造出飛機的;如果不是先有寫這本書的念頭,這本書也不會呈現在你的眼前。”


    感知即存在,這話哲學上雖然被批駁過。但也不否認,不被我們認識的東西,在我們主觀上,也不存在。


    “如果你剖析一張畫,你會發現它是由畫布和一些顏料所組成,但一幅畫之所以變成美麗的圖畫,並非來自畫布和顏料等物質的總合,它是來自繪者,是來自繪圖者的念頭。如果沒有那個想法,也就不可能有那幅畫。把一塊方糖放在瓦斯上燃燒,隻會產生火光、熱和油膩的碳塊,可是如果把它吃進肚子,卻能創造出許多事物,為什麽?是的,是因為思想,思想把糖所提供的能量變成了梵穀的名畫、台北的一零一大樓、肖邦的波蘭舞曲和米爾頓的敘事詩失樂園,這些都是思想的結果;思想創造物質,這本書的寫作也是來自思想,也是來自一個念頭,至於對於你有什麽影響,也要看你的思想。”


    按他這種說法,那我也可以說,我生活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來自思想,以及思想所創造的結果。我的肉體、骨頭與肌肉可被還原為百分之七十的水份以及沒有多大價值的化學物質。然而,我的思想卻使你成為你!


    我突然意識到,這難道不是笛卡爾所謂“我思故我在”嘛。我們雖然批駁過他是唯心的,但我們不得不尊重他,畢竟人家除了是哲學家,還發明了坐標係,成為解析幾何的奠基人。


    “我們的每個思想和意念都負荷著不可思議的能量,這些能量會透過各種形式實踐自己。你的思想會創造出疾病,也能治好疾病;你的思想能讓你陷入痛苦,也能讓你離苦得樂。思想創造出善與惡、美與醜、成功與失敗、富有與貧窮、天堂與地獄你生命經驗的種種,通通都是你的思想所創造的。”


    思想與能量在這裏轉換了,盡管我還沒理清這裏麵的數值關係。


    “所謂一念一世界。我們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我們外在所看到的一切,正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呈現。英國詩人米爾頓在失樂園有句名言:心是居其位,隻在一念間;天堂變地獄,地獄變天堂。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小小的念頭,你的任何起心動念都可能改變整個世界。”


    對麵坐的這個廚師,難道年輕時,還是一名文藝青年?


    “現代物理學家說在微小的原子裏存有巨大的能量。原子是這麽的小,小到連顯微鏡都看不到,它隻是一個推論,但它卻改變了整個世界,日本長崎、廣島就是被原子能量所摧毀的。正如同原子能擁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你的思想能量也是一樣,相似的能量會吸引相似的能量,形成類似的能量團。當這些類似的團在宇宙中彼此穿梭、碰觸,慢慢的聚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物質,形成了我們的世界,這即是思想形成物質的原理。”


    遲早要說到原子彈,我是這早就預料到的。


    “每一個思想,即使隻是小小的念頭,也會變成一個東西,而每一樣東西在一開始的時候也隻是一個想法,也隻是來自一個小小的念頭。勿以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不要輕忽你的惡念,說:我隻是無聊亂想,我隻是說說而已,我想應該沒什麽關係。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火花,也可能燒掉整座森林。不要小看你的善念,說:那隻是一件小事,不算什麽。即使是小水滴,最後都可以注滿整個大池子。人們為善、為惡,都在一念之間,變好、變壞,其實就在一個小小的念頭上。”


    中國古代儒家,慎獨慎微,每日三省吾身,是不是也是按這個道理來的?


    “不要忽視小惡;火花盡管再小,都會燒掉像山那麽高的幹草堆;不要忽視小善,以為它們沒有什麽用;即使是小水滴,最後都可以注滿大容器。生活是由小事所組成的,沒什麽大事,但小事累積起來就成了大事。單單一個小小的善念也許看起來沒什麽,但光是那個念頭即是大大的福報。單單一個小小的動作也許看起來沒什麽,但光是那個行動即是大大的善行。”


    這種由小見大,再歸結為道德感的東西,有些太正經了,我聽到後,想起了當年的指導員。


    “思想具有能量,語言是有聲的思想,所以語言具有很強振波。當我們說一些不中聽、不吉祥的話時,常會聽到人們說:快閉上你的烏鴉嘴!因為當負能量的語言一出,你已經在發出振波,更明白說,你是在吸引同頻道的事件上門,這也就是為什麽烏鴉嘴會特別靈驗。”


    我不知道好事不靈壞事靈的人,他們說話怎麽會有如此效果。但是球王貝利的靈驗程度,卻有如神助。


    “尤其是忿怒和怨恨時所說的話,那些話都帶有很強的能量,再透過負向的振波,結果往往讓人意想不到。你一定也聽說過,某些人因為一時氣憤,說出了重話,後來真的發生嚴重的後果。這種事情在醫院的急診室履見不鮮,比方夫妻吵架,然後妻子氣憤的對先生罵道:你去死啦!結果先生真的就死了;父親氣呼呼地對孩子叫罵著:有本事你就永遠不要回來!結果孩子真的因為一場意外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這種事情,經常發生,有時候氣話壞話所產生的破壞作用,主要是通過影響受眾心理狀態而產生的,需要一個載體來轉換。


    “有人或許會問:我隻是說說而已,又不是真的,有什麽關係?如果有人告訴你,說你最近身體的那些異常現象很像是癌症,你會怎麽樣?也許他也隻是說說而已,但他的話對你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嗎?”


    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這事還得慎重。


    “我在麗江有個朋友姓吳,幾個星期來,老吳感到胸部不適、咳嗽,而且有點呼吸困難,吃藥也無多大改變,隨即住進大醫院接受檢查。結果診斷出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惡性腫瘤,醫師預測他隻剩下一、兩個月的壽命。這個悲慘、可怕、難以接受的壞消息,震撼了老吳和他的家人。得到癌症兩天後,老吳便開始惡化。他感到非常虛弱,體重迅速下降。他開始無法離床,家人都認為,能夠度過這個星期已屬幸運。沒想到醫院打來一通電話。一個帶著歉意的聲音告訴老吳的太太,老吳根本沒得到癌症!那個很窘的聲音解釋說,是醫院報告弄混了。獲知實情之後,老吳在二十四小時內立即離床。他的食欲恢複,疼痛也消失,而且行動自如。他的衰弱完全不見,留下的隻是剛開始的症狀:咳嗽與呼吸困難。”


    今天的醫療實踐中,有些病人,的確是被診斷結果嚇死的。如果按正常規律,他本來還可以多活幾年。我們平時,醫生告誡病人家屬要保密,也是這個原因。那些亂說話的人,有點不負責任。你說“我隻是說說而已”,就像說“我隻是放顆炸彈而已”一樣。你說有沒有關係?言語甚至比真實的情況影響更大。


    美國思想家文學家埃默森曾經說過:“用刀解剖關鍵性的字,它會流血。”足見語言是有生命的,它具備了創造和毀損的能力。詩人安琪洛也談到過言語的力量。她說,言辭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彈,射入肉眼所不能見的生命領域。我們雖看不見言辭,它們卻成為一種能量,充滿在房間、家庭、環境和我們心裏。她相信,身邊的言辭會滲透我們的生命。


    此時,劉大哥突然問到:“你覺得,我對物質世界的理解,能不能在邏輯上自洽?”


    “說得我都有點相信了,不管它是不是真的,反正很有道理的樣子。”


    “那麽,兩個道理是相反的,都聽起來有理。該怎麽理解?哪個對哪個錯?”


    對啊,排他律注定了,這兩個道理如果都成立,那就真的無法判斷了。我隻好說到:“那就隻有實踐來證實了。”


    “對,像你這種深受近代科技知識影響的人來說,最需要的不是什麽高大上的理論,而是實踐。而密教每一步都與身心實踐相連,所以,適合你。”


    “那我該怎麽起頭呢?也就是說,我應該先幹什麽?”


    “如果你要打基礎,我建議你,先從嗑大頭開始。這是密教中最基礎的動作,但也有深奧的道理。”


    “願聞其詳。”


    “很多人問,磕頭為什麽有功德呢?這是有原理依據的,這些都是佛陀的智慧看見的。有什麽樣的原理呢?人的身體和心態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身體的狀況直接影響心理狀態。身體虛弱的,就會煩躁、分別念多、易生氣;身體強壯的,會很容易生起貪欲心;身體肥胖的,會非常貪睡、愚癡心增上。佛陀用智慧觀察的時候,人的身體狀況和心態、氣脈都看的清清楚楚。所謂的氣就是心的動態,心和氣是一體的,如果身體哪個部位的氣不通暢,心態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說到這裏時,劉大哥站了起來,對我一邊說,一邊比劃身體的部位。


    “我們身體的中間有一個中脈,中脈直通到梵穴,中脈端口的大小直接影響人的智慧。中脈端口開的越大,智慧越大、記憶力越好、理解能力越強;開的小,各方麵的能力都較差;如果特別小,就像傻瓜一樣。一般旁生沒有這個口,都是關閉的,所以它們特別笨。人的頭是向上的,旁生的頭是向前的,地獄餓鬼的頭都是向下的。聰明還是愚笨,和頭上的脈開不開有非常大的關係,這些佛陀全部看得一清二楚。”


    我在他的指引下,重新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相應部位,想象到了幾個脈的大致形象。


    “我們都是業障深重的眾生,該開的智慧脈不開,不該開的脈都開了。如果對輪回生起厭煩心,對眾生生起菩提心,這些脈就都不一樣了。科學說如果我們大腦某個部位的脈斷了,眼睛就看不見了,耳朵也聾了,和這個說法有點相似。”


    這與中醫的理論有相似的地方,氣脈不通,是所以疾病的根源。


    “密乘講了很多脈的作用,極密的續部裏講:人的心在心間,心在各種脈裏麵流動的時候,會生起分別念。煩惱心態生起的時候,密續稱業氣;智慧、慈悲、出離心、信心生起的時候,稱智慧氣。這兩種不同的氣在哪裏流動呢?在脈裏流動,我們修寶瓶氣的目的就是為了打開這些脈結。脈風明點的修法就是因為知道了這些秘密,所以利用身體的某些動作、氣的關要,逼迫關閉煩惱氣走行的脈,讓智慧氣的脈全部打開,脈風明點的修法是這樣修的。”


    這裏說到寶瓶氣,我好像在哪裏見過這個名詞,劉大哥沒過多解釋,我也不追問了。


    磕頭,也有開脈的功效。我們的菩提心脈堵的特別嚴重,出離心的脈更是如此,現在通過磕頭的方法將這些脈打開,脈開了,出離心、菩提心自然就有了。


    “表麵看來,磕頭之所以有功德是因為對佛有信心,因為磕頭特別累呀,忍受這樣的苦行所以有功德。其實,這是膚淺的說法,真正的密意在於:做這些動作的時候,佛陀以智慧的眼睛看見智慧氣的脈開了、業障氣的脈關閉了,所以磕頭具有功德的原理在這個地方。一般漢地人都是上過學的,對原理上麵比較喜歡聽,所以我們講一下它的原理。”


    看樣子,這是要傳授具體的動作與修法了,我也站了起來,跟著他的動作模仿起來。


    “當然,排九節佛風,這兩個閉上(大拇指按住無名指根部),還有大腿根部、腋下這兩個地方都閉上,做金剛跏趺坐,這樣做的時候,業障的氣全部關斷,然後非常用力的排九次氣,不讓業氣往其它地方走,逼迫它從鼻子裏出來,出來就沒有了嘛,辦法是這樣的。九節佛風有其殊勝的關要,我們根本不知道秘密在這個地方。”


    這雖然是所謂的可以公開的共法,但對於我來說,一切都那麽新鮮。


    “磕頭的動作需要標準,不能自己創造,這樣才具有功效。關於開脈,密乘有自己的說法,中間我們有四輪或者五輪三脈,五輪三脈當中有很多的脈結。從肚臍下麵兩個脈結開始,到頭頂共有二十個結。臍下開兩個結,我們進入資糧道,再上麵開兩個結進入加行道,再上麵開一個結,見道,再上麵開一個結,修道,這些都是一個一個增上。”


    這個什麽道理,我不太懂。劉大哥也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作了解釋。


    “這是什麽原理,為什麽脈會這麽障礙?如果你是一位通達密宗的人,就會覺得非常有道理。我們的心識是什麽?心識是如來藏,因為外麵的障礙,中陰身的時候,心識和父精母血融合在一起,變成現在這個身體,迷亂的身體依靠它,同時,智慧的如來藏也是在那裏,但如來藏絕對不能依靠有漏的身體,它依靠殊勝的光脈,有漏身體的脈在外麵,如來藏可以說是在裏麵。”


    如來藏,這個名稱在漢傳佛教的經典裏,也經常被提及,它的含義與功用,我也不太懂。


    “如來藏,其實就是一種智慧的部分,身體障礙的原因,它受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它的功能發揮不出來。佛陀知道這個原理,讓我們做各種各樣的動作,還有氣的關要,使不通的地方都讓它通暢。所謂的通,就是智慧可以發出來。當然這些脈結用儀器肯定是看不到的。”


    中國的經絡學說,儀器與解剖也看不到,但是的確有用。當年朱先生的那個文物,至今,曆曆在目。


    “那這些脈到底有沒有?實際上有也不是,沒有也不是,有無都不能說。這樣觀想的話,它就有,不觀想的時候沒有。有的話,氣脈的作用也是真有,現在的肉體變成了智慧的身體——虹身、大遷轉身,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辦法。現在我們雖然不太知道,也可以說不太需要知道,目前還不到時候,但是原理就是這樣的。所以磕頭有非常大的功效,不但身體健康上麵有效果,如果是脈通了,出離心、菩提心、智慧這些都開了。以上是按照藏醫和佛陀續部講的。”


    好幾個專業名詞了,在搞不懂時,劉大哥不解釋我也不問。畢竟,自己的認識水平不高,接觸時間短,他說到哪裏我就聽到哪裏了。


    “治病要找到病根,藏醫和密續一致認為,眾生疾病產生的根源都是來自貪嗔癡三毒。所有的寒病都是貪欲心引起的,所有的熱病都是嗔恨心引起的,貪心嗔心的根本在愚癡心上麵,如果把這三個消除了,所有的病就徹底好了。現在西醫也發現,患者康複狀況和心態有著極大的關係。所以貪心和嗔心減少了,我們的身體絕對是健康的,如果徹底沒有了,我們就會像佛陀一樣,沒有任何疾病。”


    這與佛教經典理論相符合,所謂人生所有病,歸根結底,都來源於三毒。


    “因為磕頭可以通脈,脈通氣就通,氣通能夠控製明點,能控製明點的話,永遠不會衰老,這些我們都是能夠做到的,想不想做是個人的事了。我們不需要尋找其他健身的辦法,這是最好的辦法,其他的辦法說不好還有副作用呢!佛陀是遍知,他想出的辦法絕對不會有副作用。”


    等文大姐再次出來的時候,劉大哥結束了教導。我也知道,他們下午要出去有事,我就上樓了,先練習一下,該如何磕大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名隱士的前半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山詩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山詩人並收藏一名隱士的前半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