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丸いと四角いが仲違い
逆三角形では馴れ馴れしい
直線ならば懐っこい
圓的和四方的關係不太妙
倒三角形的話完全沒在客套
如果是直線又很愛示好
2
善惡的基準,簡直跟暗號沒兩樣——結納阪仲人經常在想,真希望有人能把「好事」和「壞事」整理成一覽表。
要是老實說出這種想法,大概會被人罵「難道你連好事和壞事都區分不了嗎?」然而就算是被這樣斥責,也要等到挨罵了,才會知道「原來這是不能說的」。平心而論,光是隻看到有人被罵,也無法斷定罵人的人就是對的。那些人或許隻是嗓門大了些、主張明確了點——不能說嗓門大的人就是對的,也不能說因為主張很明確就是行善。這些都顯然不足以做為基準。
那麽,什麽才能做為基準?
無論結納阪再怎麽渴望,世上依舊沒有可以解析「好事」與「壞事」的暗號表——「這種事隻要用常識想一下就能做出判斷了吧」的指責,說穿了也隻是基於一定的經驗法則,他還沒有別扭到會想要正麵否定這種思維,但如果再深入地思考下去,這種「常識」與「沒常識」之間的界線,其實還挺吊詭的。
在某個地區是很友好的問候,在別的地方卻代表挑釁——這種事屢見不鮮。即使沒有惡意,所作所為也會被認定是「壞事」。姑且不論到底是行為不好,還是無知不對——隻是,他怎麽也無法克製自己想要對「區分好壞」這件事做個清算的心情。
不,如果是問候或肢體語言、用字遣詞的問題,還可以視為是文化上風土或習俗的差異——但要是這樣就能解釋一切,那麽這一切也不過隻是單純的生活小知識,或者是當做趣味笑話就可以一筆帶過的戲言。
然而,也有不能當做戲言帶過的情況。
倘若是尚未白紙黑字的文化差異,在日本隻要用不置可否的微笑,在歐美則是用攤開雙手、聳聳肩之類的姿勢,就可以不痛不癢地輕輕帶過——但如果是明文規定在法律之中的,又該怎麽辦呢?
法律書。
將「好事」與「壞事」分門別類地條列出來,用以解析善惡的暗號表——換個角度來想,那的確是結納阪所企求的一覽表。可是,當他親自去細讀了六法全書,才知道法律原來可以有無數的解釋空間。
所謂法律本身,幾乎就是被暗號化的文章——同一則條文可以衍生出截然不同、完全相反的解釋。而法學專家們則在法院裏實際進行「哪邊的解釋才正確」的論戰。
的確,如果不預留解釋空間,就會變成不知變通的死規矩兒,但是正因為可以有太多種解釋,要是嚴密地解釋法律,就會產生無人不是犯罪者的矛盾——沒有人這輩子不曾犯過罪——或許這才應該納入常識的範疇。
就算要結納阪不要從字麵上說文解字,應該要好好探索法律之所以為法律的意圖,可是所謂的「意圖」仍讓他感覺是麵目難辨、難以捉摸的——要具體指出症結,不如用譬喻的方式會比較容易理解。以足球為例,世人常說越位之所以要判犯規是因為「很卑鄙、不夠紳士」,但如果越位是種卑鄙的行為,那發動誘使對方越位的越位戰術不就更卑鄙嗎。
這種無視立法意圖地濫用法律——說得直接一點即為「惡用」的情況,其實隨處可見。另一方麵,不合邏輯,甚至是不合理的條文也是不勝枚舉,如果光看其立法意圖,通篇就隻像是基於一場誤會,或是怎麽看都覺得隻是當時政權基於一己之私而訂定的「善惡基準」,也是多不勝數。
所以,法律也是離正義或正道千裏遠的。
充其量就是堆條文——不過是些條列式的文章——法律不見得是用來規範道德不道德的尺規,有時想來做善事,卻被這些規定或慣例擋在麵前,弄得綁手綁腳,也是司空見慣的事。
這麽一來,法律書終究隻不過是一本書,與其說是故事,更像是詩歌之類的——全憑感受者的感性如何解釋。即便如此,若能把法律書全部整理成一本,或許會有無限的解釋,但可能並不會產生無數的矛盾——可是在現實世界裏,法律書卻從來不隻有一本。
同是規範一件事,也有多本的法律書。
光是國內已經如此,放眼海外,還會觸及更龐大的「異文化」。
舉例來說,在日本國內,法律規定不能販售以「英寸」為單位的尺。雖然很想問到底是有何不可,不過單純就法律來看,由於日本采用公製,英寸單位的尺規並不符合公製,放任其流通便是違反法律理念的「壞事」——但同樣的尺,在不采公製而采英製的國家裏,明明到處都買得到。
這還隻是尺規的問題,所以可以說得如此平靜——但這其實並不是如此平靜就可以帶過的事——因為換成手槍,也是完全能夠說得通。
若是在日本國內持有槍械,可不是常識或感性受質疑就能了事——講常識以前,身為持有殺人工具之人,想當然耳地會被視為危險人物吧。然而,在不禁止私人持有槍械的海外各國,持有槍械則是非常天經地義的自衛手段,完全不值得非議——這並不是法律解釋的問題。
舉出手槍這種聳動的例子是過於極端,但要說到這種標準的不一致是哪裏卑鄙,以醫療技術為例會比較容易了解。每個國家都有可以做的手術、不能用的藥物。在國外救人一命的崇高行為,到了國內可能會被處以傷害罪判刑,這種匪夷所思的對比,絕不是隻發生在小說裏的故事。
這是以法律為橫軸在看事情的時候會產生的矛盾與錯位,當然以縱軸來看,「好事」與「壞事」的區別更加曖昧——不僅如此,甚至完全顛倒過來的案例也所在多有。
以前是好事,現在卻變成壞事;現在幾乎難以想像的事,以前卻是稀鬆平常的事——隨著科技的進步,每當出現新的技術之時,人們為了確實管理規範,有時還得製定新的法律來配合。
以前的人近乎執拗地遵守著現在看來已經過時的荒謬法律——而縱使是說不上能做為善惡基準,至少可以做為管理約束標準的現代法律,看在以前的人們眼裏,大概則是做夢也想不到的破天荒吧。
即便這樣,結納阪認為應該還是有垂直貫穿人類史,類似「人情味」的東西能夠成為基準,可以讓他寄予希望。隻可惜就連這點也很難說——畢竟縱觀曆史,有將不人道的奴隸製度視為理所當然的時代,也有把殺人如麻的人視為英雄的時代。
對結納阪而言,被問到「你喜歡哪個戰國武將?」這個問題,跟要回答「你喜歡哪個殺人魔?」實在沒兩樣。以現代的感覺解讀過去,無論是什麽樣的英雄或偉人,都是壞事做盡的大壞蛋。
所謂曆史的教科書,其實會不斷地改寫。
既然如此,他真想知道自己一路所學的曆史究竟是怎麽一回事,隻是單純的記憶力測驗嗎?
回想起來,也有死都不肯改寫的教科書——主要是以數理科的教科書為大宗。有名的例子像是「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的解釋——後來發現其實是從負極流向正極,但是一開始就被定義的那個定義,到現在還是維持原狀。既然電子是從負極流向正極,就表示一開始的定義明顯是錯的,但是之後非但沒訂正,還持續做為「正確的定義」教導後生至今——說是縱軸,其實隻是因為曆史太漫長,所以實在改不了而已吧?
要說數學無論在哪個國家——說得再極端些,無論在哪個行星——都是不變而對錯分明。倒也不盡然。即使答案相同,演算過程也可能天差地別,像是日本的九九乘法和印度的九九乘法就完全不一樣。還有「零的發明」若為真,那麽發明零以前和發明零以
後的數學,應該也可說是完全不同的。
進步代表著變化,而變化有時候可能會否定過去——對錯的規則永遠在流轉。原本以為是這樣,曾幾何時又變得完全不是那樣。而且變動的時間,總是比想像中的還要短。
順帶一提,以教科書來說,結納阪認為國文或許是解釋得最模棱兩可的——因為國文原本就由文章組成,愛怎麽解釋,就怎麽解釋。
大家都會說「試論作者此時的心境」這種題目,即使作者本人來應考也答不出來,可是要因此說作者的答案一定是正確的,也不見得是這麽回事——從作品發表的那一刻起,小說的詮釋權基本上就已經交給讀者了。
那麽不談心情這種起伏不定的玩意,光是嚴謹地看待文字本意呢?不過即便隻是「請寫出詞語解釋」,正確答案與錯誤解答的境界依舊模糊。像是「空穴來風」的意思那樣。
像是「差強人意」的解釋這樣。
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之類。
縱使感歎語文程度低落,站在認為應該把字典視為絕對的立場上,也會碰到同樣都是屬於國語文範疇,同一個詞卻在白話文與古典文學裏有完全不同的意思——例如「風流」、例如「逢迎」,或是明明也說得通,卻要被雞蛋裏挑骨頭地說是「不合文法」的狀況。
當結納阪長大成人,看到書裏寫著「漢字其實不存在正確筆順」的時候,真是打從心底感到震驚。
「要那麽做」、「要這麽做」、「那是錯的」——大人總是自以為是地教導小孩,但是如果其根據說穿了根本沒有依據,隻是一廂情願憑想像的結果,那麽無論是教人的人、還是被教的人都不過是小醜一群,再也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了——不隻是學習,運動也一樣。
結納阪這個年紀的人,都曆經過嚴格的青蛙跳訓練——雖然他也搞不太清楚,聽說現在正掀起一波「疊羅漢體操訓練是否合宜」的議論。
不,不僅僅是現在,其實過去就有這種討論了,隻是終於浮上台麵——就連古代的奴隸製度,當時也有人反對。
想法與解釋——水遠都是多種多樣的。
但是把想法解釋公諸於世這件事本身,又總會受到法律規範而無法盡如人意——不過,原本是要推廣「好事」、規範「壞事」的法律,有時候卻為什麽又變成惡法呢?
殺死一個人是犯罪者,殺死百萬人就是英雄——同樣的道理,拯救一個人是英雄,拯救百萬人卻成了逆賊——嗎?非常有可能。過度的善行與惡無異——一樣會傷害很多人、失去很多東西。
曆史已經證明了這點。
隻是,就算結納阪能講得天花亂墜,或許也隻會被人一句「這種不言而喻的事有必要特地提嗎」而視如敝屣。講什麽橫軸縱軸的,規則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因地製宜,反倒是時代已經變了,規則卻仍然一成不變才麻煩。
結納阪也不是沒有人提醒就不懂事的小孩——然而,正因為是大人了,他才知道,其實還有另外一條軸。
假設橫軸是軸、縱軸是y軸的話,那就是z軸——換句話說,即使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做同一件事,對於善惡的判斷也可能有所不同。
或說是個性,或說是人格特質。
明明是做同樣的事,有些人會被原諒,有些人卻不會被原諒——就像同一篇文章可以讀出好幾種不同的意思那樣,本來理當是不應該的事,卻又被視為理所當然。
這個z軸的問題,比縱軸與橫軸都更讓結納阪傷透腦筋——同樣是殺人,為什麽會根據凶手的「苦衷」及「情狀」而產生不同的判斷呢?隻是,心中雖然懷有這些疑問,卻又同時有著認為「不該一視同仁」的理性,使得他傷透腦筋。同樣的罪行,未成年的刑責卻比較輕——有些國家的監獄甚至不收老人。隻是現實裏也不會有全然「同樣的事」或「同樣的罪行」,所以該掂量的還是要掂量——同樣是做「好事」,做事的人過去做過什麽事也會影響到他的評價,要說是無奈,也真的是無奈——這是沒辦法的事。
縱然想主張「善」與「偽善」並無二致,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偽善還是會受到批評。這麽想來,結納阪漸漸覺得「好事」與「壞事」在本質上,其實還是沒有差別吧——無論是什麽樣的事,都會對某些人來說是「好事」,但同時對某些人而言就是「壞事」。
沒有人能不給別人添麻煩地活下去,相反地,無論是什麽樣的人,隻要活著就會有誰因此得到救贖——也說不定。
或者……
有些人就是要死了才會對人類有所貢獻也說不定——如果認為「正義必勝」的說法太幼稚,那麽主張「勝者為王」也同樣幼稚。
「好事」與「壞事」——其實是同樣的事吧。
借由如此複雜、如此執拗地搬弄道理是非,結納阪仲人終於能夠從自己殺害從小到大的好朋友,同時也是合夥人的緣淵良壽而造成的道德觀糾葛之中,得出「那不是一件壞事」的結論。
殺害好朋友——那算是一件「好事」。他總算好不容易,成功地說服了自己。
3
原本一切都很順利。
由結納阪擔任社長的公司「緣結人」不可能發展得不順利——他們成功揭示了引領時代潮流的嶄新經營模式,現在甚至該說是得意到極點了。
事實上,也的確有很多這方麵的雜誌來采訪他——然而,無論接受過多少次成功者的訪談,結納阪也不曾得意忘形,就算多少助長了他的氣焰,也都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
「緣結人」的業務內容——簡單地說是一種仲介業——大致上的工作是接受客戶「請介紹這種人給我認識」的委托,盡可能協助引見接近其理想的人物。不管客戶要見的是大人物還是特定人士,就算客戶對於想見的人隻有模糊概念,都要使出渾身解數,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就像突觸(注:生物的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肌肉細胞、腺體之間交換訊息的接頭)互聯般,把各種關係串連起來,以公司名稱由來之一的「結緣」為畢生的職誌。
預測到正因為置身於科技日新月異的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接下來會愈來愈重要,因此創辦了所謂的人脈開發公司,也成功了——雖然起初不是被認為和人力派遣公司沒啥差別,就是被當成婚友社的變種,結納阪也曾苦惱於想推廣的業務內容不被他人了解——但這也是因為他自己實在無法用言語好好形容出心中願景所致。
對結納阪而言,那隻不過是一種感覺,隻是區區的直覺——像是如果完全沒有關聯的a公司和b公司的領導人成了朋友,會不會激蕩出什麽新的火花呢?或者是這輩子恐怕無緣同席的純文學作家和搞笑漫畫家,如果能像裁縫機與雨傘在解剖台上不期而遇,進而互相刺激影響的話,會產生出什麽樣的作品呢?再說得極端一點,倘若八竿子打不著的藝人和政治家有緣相遇,這些人際關係都會給他們帶來利益不是嗎?
一開始隻是這種不值一提的妄想。
把平常絕對不會有機會相遇的兩個人兜到一塊兒,到底會產生什麽化學反應呢——對於極端靠感覺過日子的結納阪而言,要合乎邏輯、條理分明地去說明這種類似好奇心的模糊概念,真的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因此,有個不用說明,就能理解他想做什麽的好友實在是他的福氣——果真是出外靠朋友。
那個好朋友就是緣淵良壽。
由結納阪出任社長、緣淵當副社長,兩人成立了公司——如今雖然已經是頗具規模的組織,但一開始就隻有他們兩個人,而「緣結人」這個公司名稱,也是取自雙方的名字。結納阪雖然是名義上的負責人,但是將他那隻能算是靈機一動的想法真正化
為具體的,還是緣淵。
因此,比起合夥人,緣淵更像是他的恩人——要殺死既是友人、也是恩人的緣淵,結納阪心中的矛盾衝突不可謂不深。
這不是完全偏離為人之道的行為嗎?
難道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嗎?
現在不是還能回頭嗎?
做任何事都應該基於常識與良知——他在心中反覆想了無數次,然而結納阪身為靠感覺過日子的人,最後還是服從了自己的直覺。
他像是破解暗號般地破解了「殺人是壞事」這個簡單的命題,甚至還覺得自己的行為是種善行——將其解釋成是被朋友殺害的緣淵不好。
話說回來,從客觀角度來看,也不能說緣淵完全沒有錯——如同沒有不犯錯的人,他也有錯。無論善惡的基準再怎麽模棱兩可,至少緣淵的行為明顯是重大犯罪,就算不是犯罪,也違反「緣結人」的經營方針。一旦被公諸於世,公司就會徹底失去社會信賴,身為社長的結納阪當然也會被拖下水。
為了保護公司,結納阪必須殺死既是友人、也是恩人的緣淵——動手的時候,原本那麽糾結的矛盾衝突居然在瞬間消失得一幹二淨,就像認為殺害緣淵是自己的使命一般,真不可思議。
雖然可以解釋成結納阪事前調整自己心態的嚐試很成功,但換成一般人來判斷,隻會認為他已經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為了隱瞞自己人的罪行,犯下更重的罪——人若非失去理智,是無法用鈍器重擊別人頭部的。
不。
他其實還是失敗了——無論羅織了多少理由,無論下定多麽堅定的決心,他還是有些猶豫。
對殺死朋友這件事感到猶豫。
為了連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創業,在創業之際最不可或缺的連係——即使如今已不再需要,甚至還成了阻礙,難道就要斬斷這層關係嗎——這讓結納阪很猶豫。但是人類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並不會這麽容易改變,況且到了這地步,對於被害人緣淵而言,這股猶豫完全救不了他。
甚至從被害人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猶豫反倒還導致了更殘酷、更悲慘的展開——因為受到心中猶豫的影響,結納阪對緣淵頭部的那一擊,並不足以使他當場斃命。
看到朋友趴在地上,頭部血流如注還在垂死掙紮,結納阪馬上明白自己失敗了——一時之間「應該再來個致命一擊」與「應該馬上叫救護車,當做一切都沒發生過」的想法在心裏勢均力敵,但他很快否決了後者。
用鈍器重擊緣淵頭部的那一刻,緣淵已經不是結納阪的朋友了——這家夥絕不是心胸寬大到會原諒這種事的聖人。他打破的不隻是緣淵的頭,還有他們的友情。事實上,他隻有「殺人未遂」與「殺人」兩種罪狀可以選擇——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就是他無法挽回的結論。
無法回頭的他,做出了無法挽回的結論。既然做出了結論,就應該給那家夥致命一擊,有多快給多快。
應該讓緣淵從瀕臨死亡的痛苦解脫——明明自己就是造成他痛苦的人還真敢說,實在是太自私了——但這卻也是結納阪真心無偽的想法。
他相信,如果能壓抑不想傷害對方的自我,給奄奄一息的合夥人致命一擊,絕對是件「好事」——但直到最後,他還是沒做這件好事。
他眼睜睜看著昔日的友人慢慢地斷氣,直到最後的最後的那一刻——他並沒有「為他送終」這種值得讚揚的心情(就算有,也不值得讚揚,而是自私到了極點),但也不是單純下不了手給他最後一擊。
結納阪之所以沒給他最後一擊,是因為瀕臨死亡的緣淵用自己頭部傷口流出來的鮮血——用自己的手指開始在地板上寫字。
所謂的死前留言。
(呃……)
結納阪看他那樣子——無語了。
即使不愛看推理小說的結納阪,也知道什麽是死前留言——照常理想,身為凶手,絕不可能讓那種東西留下來。
他原本想偽裝成闖空門的強盜幹的好事——不打算多做任何不上不下的手腳,而是想塑造出毫無關係的小偷臨時起意闖進緣淵家,剛好在家的主人慘遭殺害的故事,所以結納阪把重點全都放在消除自己曾經登場的跡象。
也因此,更不能讓緣淵留下任何訊息。就算沒有直接寫出「凶手是結納阪」,一旦被他留下足以暗示這點的文字,轉眼之間就會露餡了。當結納阪發現垂死的過去好友似乎在寫什麽時,當下的心情其實想趕緊置其於死地。
但是。
(嗚……嗚呃……}
他下不了手——他不能下手。
其實,倘若緣淵寫下的是結納阪的名字,或者是露骨地暗示犯人就是他的訊息,結納阪肯定會毫不猶豫地痛下殺手吧——應該會受到原始的自保欲望驅使,將理智及情緒全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結納阪卻沒有這麽做。
因為緣淵用顫抖的手指寫下的,是這樣的一串文字——
「丸いと四角いが仲違い(圓的和四方的關係不太妙)
逆三角形では馴れ馴れしい(倒三角形的話完全沒在客套)
直線ならば懐っこい(如果是直線又很愛示好)」
(……)
昔日的友人寫到這裏,咽下最後一口氣。
根本不用給他致命的一擊。
雖說是使出最後的力氣,這個死前留言也太長了,結納阪甚至擔心起緣淵到底要寫到什麽時候,但當他察覺緣淵並不是在寫下自己的名字之時,卻也沒有任何行動。
動彈不得。
這段宛如暗號般的文字令結納阪動彈不得。
這並不是「辭世之詩」——不是五七五七七那樣的五句絕命詞。
應該沒有人會擅長用手指頭,而且還是沾著鮮血的手指頭來寫下訊息,再加上寫字的緣淵已經奄奄一息,他的字跡隻能用「淩亂」兩字來形容——自己是否真的有看懂那幾個筆劃較多的漢字,結納阪也沒什麽把握。
然而,看起來就是隻寫了這些——但因為隻有這些,所以也看不懂是什麽意思。
即使看得懂文義,也不懂他的用意。
仿佛是在閱讀什麽複雜的法律條文,看不見基準在何處。
為了防止凶手把死前留言擦掉,死者運用暗號留下訊息——這是推理小說裏的基本套路,但是就一個不甚熱情的讀者角度來看,結納阪認為這種故事根本是紙上空談。
因為他覺得不管有沒有轉化成暗號,一旦發現被害人在寫什麽可疑的文字時,凶手為求慎重,一定會把那些字擦掉才對——可是當自己實際麵對這種情況時,他卻無法擦掉寫在地板上的血書。
這當然也蘊含了冷靜的判斷——擔心這種湮滅證據的行為反而會留下新的證據——可是要說的話,這隻是附加的理由。
留在地板上的這段文字,的確可能是指認結納阪的暗號——隻要是人,九成九都會這麽想吧。甚至應該直接這麽認定,做好該做的風險管理。
然而他卻無法不去思考剩下那一分的可能性,搞不好……
(一旦解開暗號,的確可能會出現我的名字。可是,搞不好——)
(搞不好會是我夢寐以求的保險箱密碼——)
保險箱密碼。
那二十五個數字,也直接關係著他殺人的動機。
4
在那之後的發展,則完全沒能照著結納阪想像的劇本來走——雖然有些事幸好不照劇本走而得救,也有些事因此變得非常棘手麻煩。
之所以說得救了,是來自對於罪惡感所作的反思——親手殺死多年的知己,雖然是下定決心隻剩這條路可走、做好
心理準備的犯罪,但是也不難想像,之後應該會遭受極度強烈的後悔折磨。比起早就沒啥聯係的家人更為關係緊密的合夥人——結納阪不認為自己殺了緣淵還能保有正常的感覺,他曾以為自從犯下重罪的那一夜之後,自己將會徹頭徹尾地變了一個人。
然而,結果卻沒什麽變。
很意外地,自己仍然是以前的那個自己——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令他驚訝。直到動手前一刻的內心糾結就像假的一樣,「什麽也沒變」——或許不該把「百思不如一試」這句俗諺套在取人性命的時候,但自己可能在內心深處把「殺人」這個行為,想像得太過於戲劇性也說不定。
事實上,對結納阪而言,「殺人」什麽的行為也隻有在電視上看過,對其會有戲劇化的想像也不難理解,然而,當自己真的殺了人,才發現這隻不過單純是一種行為。
就不過是這麽一回事——吧。
隻是做了自己覺得是好的事、認為是對的事——既然如此,就不可能有絲毫的後悔。
即使殺了人,自己還是自己——也許結納阪原本就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人,根本不需要調整心態。
縱然不管這些,或許是因為比起後悔還有更應該思考的事,才能讓他保有自我也說不定——必須對於緣淵寫下的死前留言進行解析。
說到無法按照劇本來走的失算,變得非常麻煩的就是這件事。最後,
結納阪完全沒去碰死前留言——既沒有擦掉、也沒有塗掉,就這麽離開了緣淵家的客廳——離開了命案現場。
他也沒有寫下或拍下死前留言——以臨死前的留言來說,這段文章是長了點,但也沒有長到背不下來,這樣的話,就不該輕率地留下記錄,免得在日後導致「記錄成為證物」的發展。
無論如何,對於感性的結納阪而言,解析暗號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如果是單純猜謎或腦筋急轉彎就算了,他不認為自己有本事解析暗號。
那,幹脆把這個任務交給專家吧——這是結納阪在當下做出的判斷。
——專家。
身為犯罪者,結納阪決定把這件事交給調查的專家——也就是警方。
就算特地從現場偷走財物,費盡心力偽裝成強盜殺人案,警方也不可能不來找既是緣淵的朋友,又是公司合夥人的結納阪問話——到時再反過來問他們那是在寫什麽就好了。
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連係及關係的結納阪在遇上難題、感覺憑借一己之力無法解決事情的時候,並不會排斥向他人求教——即使對象是對於現在的他而言等同天敵的警方,也並不例外。
不過,這就是他的失算。
真是做夢也想不到的發展——原本他擔心的,頂多隻有「解開暗號發現果然是在指認結納阪」的狀況而已。
這也算是很自然的狀況,當然結納阪也已經想好那時候該怎麽應付——暗號可以有無數的解釋,所以就算無數分之一的解釋出現自己的名字,也能找到借口開脫。
當然這麽做有非常大的風險,但結納阪認為自己想取得的東西,就是值得冒這麽大的險——隻要有一絲能導出那二十五個數字的可能性,他就敢毫不遲疑地把死前留言交給警方判斷。
然而,現實無法盡如人意。
就跟他把殺人想像得太過於戲劇性一樣,盡管結納阪在心中暗笑死前留言不過是空談,但實際上他仍然太重視——太過於重視其存在。
總之,警方對死去的被害人緣淵拚著最後一口氣寫下的死前留言,似乎不怎麽感興趣。
剛開始,結納阪還以為警方是步步為營,才會對於相關人士隱瞞死前留言的存在——像是在偵訊時,刻意隱瞞「隻有凶手才知道的事」那樣。
身為真凶,當然他也曾經設想過這個狀況,可是實際狀況卻並非如此。當他左思右想該怎麽問才能不讓人起疑、不著痕跡地套出警方的話之時——
「對了,結納阪先生。」
來到公司,長相言談都與他那副方形眼鏡極為相稱,自稱鈍磨的警部竟然淡淡地——仿佛隻是順帶一提地挑起這個話題。
「——緣淵先生好像留下了這麽些文字,您有什麽頭緒嗎?」
(我才想問呢……)
結納阪心想,這該不會是在試探自己吧——結果並不是。當他回答「沒有任何頭緒」、「完全搞不懂那是什麽意思」之後,對方居然就輕易撤退了。
「這樣啊。也好,反正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這種認知的落差令他心急如焚,但是在強裝平靜的應訊過程之中,終於也捉摸到了對方的心態——雙方對於「死前留言」的認知似乎天差地別——想來,這也是當然。
如果是在推理小說的世界裏,死前留言通常會被當成決定性的證據,對凶手而言,也是致命的證據。雖說並不是凶手留下的證據,而是被害人留下的——但是如同光憑自白無法定凶手的罪一般,單靠被害人的片麵之詞也無法定凶手的罪。
就算緣淵直接留下「凶手是結納阪」的訊息,當然足以成為呈堂證供,但也不能光憑那樣就判結納阪有罪。
結納阪根本無需去準備什麽「無數分之一」這種膚淺的借口。
而想必是在意識不清、混亂至極的情況下寫的死前留言能具有多大的可信度,實際上也還是個問題。
一個搞不好就是冤案的溫床。
所以警方在搜查時,雖不至於無視那則留言,但似乎也沒怎麽看重——甚至還有點心懷「萬一真有什麽意義,等抓到凶手再問他就好」的感覺。
這也太樂觀了吧——一股宛如是有感於社會之不公不義的不平讓結納阪瞬時怒上心頭,不過若把他個人的問題擺一邊,想想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的確,被八卦節目拿來探討的那些真實案件,裏頭偶爾是會出現類似暗號的玩意,但也從未聽說那是破案的關鍵。
節目中從內行人到外行人各自提出一套看似有模有樣的解釋與分析,最後頂多就是得到一個「沒什麽太大的意思」的結論——「解析暗號就等於掌握住局勢關鍵」這種事,隻會發生在戰爭裏。
可想而知,考量到成本效益,檢調機關不會有那個閑工夫來追查這種「或許真的沒什麽意義,即使有也不足以成為證據」的死前留言。隻是身為無法置身事外的當事人,可是沒辦法看得那麽開地還去計較cp值。
不管結果如何,就算最後會出現自己的名字,他也希望能解開暗號——而光憑這點,也足以證明結納阪絕非「受到推理小說的不良影響才殺人」的犯罪者。畢竟世上肯定沒有哪一本推理小說裏的凶手,會偏偏硬要纏著警方說什麽「我想那個死前留言一定很重要,請務必解開」之類的——雖說鈍磨警部似乎已經完全認定這麽要求的結納阪,一定是個無可救藥的推理迷。
對他而言真是個天大的誤會,而這個誤會,又將結納阪帶向下一個命運的轉折。
先不管那是不是一件幸運的事——
「我知道了啦。既然如此,結納阪先生,我介紹個專家給您認識吧。」
鈍磨警部麵露不耐,這麽對他說。
介紹?
介紹人與人認識,分明是結納阪公司的業務才是。而且——專家?他滿心以為專家就是警察——不過的確,「調查犯罪」與「解析暗號」似是而非,或許該說是完全兩回事。
這樣的話,所謂解析暗號的專家,指的又是什麽人呢?
「是偵探啦。」
至此,鈍磨警部第一次麵露微笑——怎麽?明明是要把燙手山芋整顆扔給別人,這態度怎麽還似乎有點洋洋得意。
「我會把私家偵探掟上
今日子小姐介紹給您。」
5
「您好,我是私家偵探掟上今日子。」
滿頭白發的女性這麽說著,出現在公司的會客室裏。她比想像中還要年輕得多,令結納阪嚇了一大跳。當然,因為從事這行,他過去也見過各式各樣出乎意料的個性人物,還不會笨到用從外表或年紀去判斷別人的能力,但是同樣地,他也很清楚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根據這些經驗運算出來的結果,結納阪對眼前深深一鞠躬的偵探暫時給了一個「無從揣測」的評價——實在摸不透她的底細。
雖然掛在臉上的是溫柔微笑,但卻又難說是平易近人,即使同樣都戴著眼鏡,也跟鈍磨警部不太一樣,並沒因此醞釀出知性的氛圍——反而仿佛是借由戴眼鏡,讓一片堅固的玻璃隔在兩人之間。
配合結納阪「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找偵探來」的要求,偵探穿著灰色的連身運動服,打扮得像是個貨運公司的人來找他。對於她的喬裝打扮,結納阪不得不說句難聽的——穿這種土到爆的運動服,看來還如此時尚是怎樣。
(這就是……)
(這就是——「忘卻偵探」嗎?)
起初,對於鈍磨警部介紹私家偵探給他的提議,結納阪是麵露難色的。不管鈍磨警部是基於好意,還是隻想甩掉他這顆燙手山芋——這個建議都讓他興趣缺缺。
即便不是結納阪心裏有鬼,也是如此吧——如果是屬於公家機關的警察也就罷了,對於要讓私家偵探這種民間業者,得知相當於攸關公司命運的機密資訊而心生抗拒,也是身為經營者再自然不過的反應。
「您不用擔心。」鈍磨警部卻向他打包票。「無論是什麽樣的委托,什麽樣的諮詢,今日子小姐都會在當天就把內容都忘掉——今日子小姐可是一個記憶隻能維持一天,絕對會遵守保密協定,如假包換的忘卻偵探。」
真的有這種人嗎?首先,隻能維持一天的記憶,還能從事偵探這一行嗎?結納阪當然不免感到狐疑。然而,他也有透過工作鍛煉出來的調查能力——一查就知道忘卻偵探的確是位名人,隻是他剛好沒聽過而已。
不,結納阪之所以截至目前「剛好沒聽過」這個人,其實也可以說具有某種必然性。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拓展人脈及人際網絡為經營理念是「緣結人」的主義和主張,與她個人經營的置手紙偵探事務所的招牌「保證將工作內容全忘掉」這般等同於「將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緣分用過就丟」的行事風格,可說是完全對立——正好相反。
與其說是油水不溶,不如說是水火不容。
要是沒發生這件事——要是警方沒有居中牽線——忘卻偵探與人脈公司的社長大概永遠都會是兩條平行線吧。
因此,一方麵出於好奇心,另一方麵也基於「說不定經由這份緣分,以後還有機會合作」這種工作上的別有用心,結納阪才會請鈍磨警部把偵探介紹給他——當然最大的目的,還是為了解析副社長留下的暗號。
既然她會忘了在這裏談過什麽,那麽就可以跟她商量些不方便跟鈍磨警部提到的事——就算沒這麽理想,偵探也跟律師一樣,即便吿訴她一些對公司不利的內容,應該也會基於保護委托人的權益,不可能特地去吿發他。
當然,如果是「殺人」則又另當別論,但是與鈍磨警部交手之後,結納阪幾乎已經不擔心解開死前留言可能會出現自己名字的問題——因為死前留言遠比他想像中更不具證據效力。
相較之下,結納阪更希望能快點找到答案——縱使沒有答案,至少也要有個結論。
隻要能搞清楚那不是保險箱密碼,他也可以死心,把這件事放下。
從這個角度來看,忘卻偵探今日子小姐可以說是再理想不過的偵探——因為她還同時保有「最快的偵探」這個稱號。
無論什麽案件都會在一天以內解決——最快的偵探。
也對,因為不管接下什麽委托,她都會在一天以內忘記,也必然無論什麽案件都得當天解決——這個必然性對結納阪來說,真是謝天謝地。
真的有辦法在一天以內,解開結納阪很快就放棄研究的這組「副社長留下的暗號」嗎?仔細想想還挺令人懷疑……
「那麽,事不宜遲,自我介紹就到此為止吧。結納阪先生,可以先讓我拜見那個暗號嗎?」
事實上,今日子小姐果然是迅速果斷——或許因為結納阪是經由警方介紹的,讓她認為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彼此試探。
平白無故被懷疑固然敬謝不敏,但是做賊心虛還被懷疑就更避之唯恐不及,所以這樣的判斷與效率真是求之不得——不過為求謹慎起見,有件事還是得先問清楚。
「呃,今日子小姐,聽說貴公司絕對不會違反保密協定……」
「是的。因為一到明天就會忘記。還請您敞開心胸,暢所欲言吧。」
「……我想多少會提到一點敝公司見不得人的內幕。我已經知道你到了明天就會忘記,但是你能保證在明天以前一定會保密嗎?」
「我不能保證吔——這個嘛,就請您好好享受這一點點的刺激吧。」
她半開玩笑地說道。
不過這麽說,反而讓他覺得可以信任這個人。
「可是請您放心,我是金錢的奴隸。隻要該收下的東西有收到,就會遵守保密義務。」
……這下又讓他覺得此人完全不可信了。不過,想到置手紙偵探事務所比行情高出許多的價碼,可信度先放一邊,這倒是增添幾分真實性。
結納阪下定決心。
他從口袋裏拿出一張照片——那是向鈍磨警部借的現場照片,也是緣淵家客廳的照片。當然,裏頭並沒有緣淵的屍體,隻有其死前寫下的留言。
結納阪原本以為警方不會隨便把這種照片給外人看,沒想到鈍磨警部卻非常幹脆地把照片借給他,可見鈍磨警部打從心底不把這個死前留言當做一回事——或是這個警部對於今日子小姐打從心底信賴有加。
無論如何,這也使得他可以像這樣把自己不敢拍下的死前留言照片交給偵探,所以結納阪感覺局勢站在自己這一邊——隻要今日子小姐接下來能順利解開暗號的話。
「嗯……」
今日子小姐接過照片,拿起來用天花板的日光燈透著光瞧——看她那個樣子,活像是在鑒定照片本身的價值似的。畫質那麽好的照片,用不著湊近湊到都要貼上眼鏡鏡片,也能辨認那些字吧——結納阪心想。但今日子小姐卻仔細端詳到幾乎執拗的地步,不僅變換角度,還翻到背麵,一下用右手拿,一下換成左手拿,不停地檢視照片。
「你、你看出什麽了嗎?我在猜,這是否意味著二十五個數字……」
雖然有些露骨,但結納阪熬不住沉默,像是想要誘導偵探似地說出了這句話。即使一再吿訴自己不會有事,但實際麵臨這種情境時,還是會感到不安,會擔心是否會從暗號裏解析出自己的名字。
不要緊。
隻有被害人的控訴——是毫無意義的。
仿佛詠唱咒文般,他又在心裏念起這句在腦中重複過好幾次的話。
「還給您。」
今日子小姐終於把目光從照片移開——或該說是把照片移出視線之外。她就這麽將照片還給結納阪。雖然感覺她注視著照片良久,但是在拿回照片時,結納阪發現時間隻過了短短十分鍾左右。
才過了十分鍾左右……該不會在這短短十分鍾裏,她已經解開那個暗號了吧?
要是那樣——即便號稱最快,也實在太快了。
「呃,那個……今日子小姐。」
「我想請教您幾個問題。」
今日子小姐豎起手指,仿佛是要阻止忍不住探出身子的結納阪。
「您口中的二十五個數字,是保險箱密碼或是什麽認證碼之類吧?」
真敏銳。
果然誘導得太露骨了嗎——可是,她之所以會問這種問題,莫非也表示那個暗號符合結納阪的期待嗎?
可以的話,他實在不想交代得太清楚,隻是看樣子,似乎不能如他所願——雖然到了明天她就會忘記,但是要把與殺人動機有直接關聯的內幕吿訴偵探,還是令他頗為躊躇。
然而,既不想亮出自己手中的王牌,又想問出暗號的答案,實在也想得太美了。
「你猜得沒錯,是保險箱的密碼——我猜如果緣淵要留給我什麽訊息,或許就會是保險箱密碼,所以才會這樣委托今日子小姐。」
結納阪說到這裏,瞥了會客室的門一眼。
「如果有需要的話,我稍後可以帶你去看……副社長室裏有個大型的保險箱,知道那個密碼的,隻有緣淵一個人而已……啊,不過如果那個暗號是揭露殺害緣淵的可惡凶手是誰,我也認為委托你來很有價值……」
結納阪最後特地補充的一兩句話,可能是聽起來真的太假了,今日子小姐對此毫無反應——算了,比起被當成殺人犯,還是被當成隻考慮公司利益的冷酷企業家比較好一點。
「雖說是保險箱……但裏頭並沒有我家主人對吧?」
「你家主人?」
結納阪愣了一下,一時間不明白她所指為何——大概是指「錢」吧——她可能認為直接說出錢這個字很沒品,但是這種說法其實更加下流。
「如果是因為裏頭有什麽貴重物品拿不出來,隻要叫保險箱業者來把保險箱破壞掉就好了——既然有不能這麽做的隱情,就表示您剛才所提到的貴公司『見不得人的內幕』,就是鎖在保險箱裏的東西吧?至於您的委托,是要我暗地裏把那些東西拿出來嗎?」
「啊,嗯……對的。」
他隻能點頭。
如此肆無忌憚地一語道破別人心中事,與其說是又快又犀利,不如說她實在讓人很不舒服——而若說這些話是她理性思考的結果,更是難以置信。結納阪也屬於直覺型的感性人物,所以他很清楚——這個偵探是靠感覺看穿一切的。她隻是把想到的事全部講出來,就算猜錯也無所謂。要說隨便也挺隨便的——即使是隨便的推理,隻要能借此窺探結納阪的反應就夠了——這才是她的盤算。
原本就沒有掉以輕心的空間,如果在此粗心大意,不管死前留言怎樣,可能都會被這個女人看穿眼前的委托人就是殺人犯,所以結納阪重新繃緊神經,心不甘、情不願地說。
「保險箱裏的東西是名冊。」
心不甘、情不願是他真實的感受,但結納阪刻意地表現得誇張了些——這是低調地想強調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虧心事了。
可能是小心機,但也是必要的小心機——要說粗心大意,竟然把偵探請到公司來就已經夠粗心——但已經來到這裏,也不能再回頭。
「事到如今,不用再說明本公司的業務內容吧?我們是為了搭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提供各種人脈網絡的仲介業——當然也掌握了許多人的聯絡方式,甚至可說本公司最重要的業務,就是想辦法弄到人們的聯絡方式。」
「原來如此。所謂的『名冊』,可以想做是將那些聯絡方式整理下來,類似通訊錄的東西吧?因為是重要的個人隱私,也是企業機密,所以不想讓外人看到或碰到。是這樣嗎?」
如他所料,今日子小姐也似乎並不是真的看穿了一切,問了有點不著邊際的問題——不,也可能是她故意這麽說,借此觀察他的反應。
要疑神疑鬼會沒完沒了——與其坐上勾心鬥角的賭桌,幹脆地亮出手中所有的牌還比較輕鬆。
沒差,反正到了明天,一切都會在忘卻的彼岸。
「緣淵收在保險箱——藏在裏頭的東西,是以非法手段取得的名冊。而我得澄清一下,我是不知情的。」
他不太想講會讓人聽來像是在推諉的說詞,然而這句話也並無虛假——結納阪是真的不知情。
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信賴的副社長的一直以來都用違法——不然也是鑽法律漏洞的方式製作「名冊」,而且還用來協助公司建立關係。
身為領導者,不知情本身就大有問題,結納阪也不認為自己可以佯稱毫無所知,撇清關係——若問這事是好是壞,明明白白就是一件「壞事」。
也因此,他在知道這個事實時相當震驚,並馬上質問合夥人——然而,緣淵卻絲毫不認為這有什麽不妥。
友人似乎完全沒有做「壞事」的自覺——不僅如此,還一副認為這是為了讓公司壯大的「好事」的樣子。緣淵還主張之所以會染指非法行為、瞞著結納阪到現在,全都是為了公司。
都是為了公司。
都是為了你著想。
友人說得振振有詞,但結納阪完全聽不懂——無法解讀他的意思。
緣淵的行為一旦公諸於世,公司無疑會倒閉,而結納阪也得跟著完蛋。他無論如何都想讓緣淵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但他們的討論始終沒有交集。雞同鴨講的程度非比尋常。
相較於認為光是持有那種名冊就很危險,應該要馬上處理掉的結納阪,緣淵堅決不肯吿訴他保險箱的密碼。不僅如此,還繼續籌畫要如何取得更新的名冊——因為已經被結納阪發現了,他也不再遮遮掩掩。甚至還堂而皇之到了幾近挑釁的地步——別說不在乎這件事公諸於世會有什麽後果,或許緣淵根本認為縱使把公司搞垮個一、兩次,也可以重新來過。
若真是如此——彼此的價值觀已然相差十萬八千裏。
不管使出什麽手段,結納阪都想保住在緣淵的協助之下成立的公司——為了掩飾違法,甚至不惜做下犯法的決定。
甚至決定要殺死好友。
……即便如此,自己還是想過要給緣淵機會的。在用鈍器敲破他的頭之前,結納阪先說了句「這是最後一次」,又再問了他一次保險箱密碼。
但緣淵隻是笑笑,不予理會。
大概是沒想到自己會被殺吧——還是寧死也要保住名冊呢?
結果,結納阪的心情終究未能傳達給友人——傳達到的隻有殺意。因為痛下殺手,總算是成功阻止副社長伸手新的違法行為,至於保險箱裏的名冊——違法行為的證據——讓結納阪鑽牛角尖鑽到甚至覺得隻能靠自己打壞保險箱,別無他法。
但緣淵留下了那個暗號。
死前留言。
會不會是緣淵臨死前痛改前非,願意吿訴他密碼了呢?
這是非常自以為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可是因為那個暗號,讓結納阪滿懷希望。
保險箱密碼之類的資訊,本來就不是可以直接寫下來的,更何況就連緣淵也有自覺,以社會常識來判斷,裏頭的名冊根本是違法物品。為了記住那二十五個數字,會想到將其化為暗號,也是極其自然。
至少比起垂死時才臨時想出一個暗號的不自然要來得合理許多——之所以不直接寫下數字,是因為臨死之際的意識陷入混亂,還是想讓不知情的人看了,也不會覺得這個訊息有什麽問題?這些隻能靠想像了。
「我了解狀況了。不過,我不會對緣淵先生的非法行為進行任何善惡的評價。我得說這與我無關——反正到了明天,我就會忘記。」
今日子小姐這麽說。
不曉得她心裏怎麽想。究竟隻是裝出一副基於專業、就事論事的樣子,還是真的什麽感覺都沒有呢?結納阪無從得知。
「無從揣
測」的第一印象如今已逐漸變成「難以捉摸」。
「確認事項到此為止。那麽,接下來就從『暗號到底是什麽』開始,來為您陳述忘卻偵探的推理吧。用最快的速度,絕不拖泥帶水。」
6
「首先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什麽樣的暗號,都是為了被解開而存在的——隻有這個前提,不管發生任何事都不會有變化。這個案例雖然算是死前留言,但是基本上,所有的暗號都是要傳遞某個人的訊息,這點請務必謹記在心。」
被忘卻偵探要求「請務必謹記在心」,實在不曉得該以什麽表情麵對,結納阪隻好露出模棱兩可的微笑。
(訊息……是緣淵要給我的訊息嗎?難道他是想說「公司就交給你了」嗎?還是「接下來輪到你當壞人了」呢……)
「讓我們按部就班地討論吧——解析暗號的手法其之1,假設暗號文本身有其意義的情況。」
「……?會有『沒意義的情況』嗎?」
盡管像這樣基於禮貌試著附和,對於沒有半點推理細胞的結納阪而言,這些講解根本不重要,隻一心希望她趕快揭曉答案。如果能推導出二十五個數字,他隻想知道那個結論——可是,考慮到自己身為委托人的立場,也不能這麽任性。
「有啊,當然有。」今日子小姐給了一個意外但也不意外的回答。「去檢視字麵上的文義到底是有意義,抑或是沒有意義——想像一下諾斯德拉達姆斯的預言就可以了,恐怖的大魔王到底在比喻什麽?安哥爾·摩亞又代表什麽?當時大家不都是這樣在解讀那些文章嗎?」
諾斯德拉達姆斯的預言——她居然搬出這麽古老的東西來,讓結納阪大為傻眼,然而隨即又想到這或許也是忘卻偵探的特性。
知識及經驗無法在腦海中累積,每隔一天就會被重置,就會像這樣隻能盡是拿出懷舊事物做例子嗎——她不受時間這縱軸的影響。
價值觀不連續。
(每天起床都得麵對不同價值觀的世界,會是什麽樣的感覺呢……?到底該怎麽自我調適呢?)
結納阪想著想著搞得腦袋有點打結,但是忘卻偵探本人卻毫不在乎地接著說:「若用這種方式來解析緣淵先生留下的訊息……第一行的『圓的和四方的關係不太妙(丸いと四角いが仲違い)』這句,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化圓為方』對吧?」
化圓為方?那是什麽東西?
總覺得好像聽過,但一下子又想不起來——是學生時代的聯考內容嗎?
「就是限製隻用圓規和尺,卻要畫出相同麵積之圓形和四方形的作圖命題啊!您不知道嗎?這可是希臘的三大難題之一呢。」
「啊,是是,原來是那個啊。」
結納阪下意識地附和著,但實在說不上是真的想起來了。
「因為是三大難題,肯定很困難吧?」
「已經被證明是無解了。」
總之順著她提出了個問題,隻換回冷若冰霜的回答。解不開的命題——這有什麽意義嗎?當數學家們不斷挑戰解不開的命題,最後卻隻得證這些命題無解——「解不開」之時,心裏究竟做何感想呢?緣淵留下的暗號,真的有像樣的解答嗎?結納阪顯得有些淡淡的不安。
「那、那麽第二行和第三行,是代表著另外兩個難題嗎?呃……好像是任意角三等分……和……倍立方的體積問題……是嗎?」
在腦子裏翻箱倒櫃地搜尋記憶之後,結納阪如是說。
「我一開始也以為是這樣。」
但是今日子小姐卻搖搖頭。
「雖然並非和歌五七五七七的五句絕命詞,但是有押韻主題也用圖形一以貫之,看來也像是『有意義的暗號』——就像藏寶圖背麵寫著的『骷髏頭的左眼是什麽意思?』之類的謎語般。然而,第二行的『倒三角形(逆三角形)』還勉強可以解讀為在講任意角三等分問題,可是要把第三行的『直線』拗成立方體,怎麽想都太牽強。」
即使文章沒有意義,但若是等級夠高的暗號,還是可以將文意處理到讓人表麵讀來說得通——今日子小姐這麽說。
驗證式推理嗎……
結納阪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看來要花上點時間才能獲得解答——雖說是最快的偵探,但看樣子並非是因為專挑最短距離來走才會最快。
甚至感覺她似乎是連合乎常理的捷徑都嫌棄——或可說是腳踏實地吧。
「接下來便是解析手法其之2,假設暗號沒有意義的情況。」
「……沒有意義的話,不就也沒有解答了嗎?」
「不會的。如果有段看似沒有意義的文章裏頻繁出現『た』這個字,旁邊又畫著一隻狸貓圖案的話……如何?」(注:狸貓的日文為「たぬき」,「ぬき」音同「抜き」,為「拿掉」之意,所以狸貓圖案是指「把『た』拿掉」)
居然還這麽煞有其事地問「如何」——這麽幼稚的暗號不用這樣問我當然也知道——這跟化圓為方的程度也差太多了。
不過,結納阪也察覺到她的言下之意。
這個偵探是在說,有些暗號的解析模式並不是去解讀表麵上的文意,而是要透過某種像鑰匙般解碼法則,重整文章,方能使其展露出真意。
若要舉一些單純的解讀法,像是「每隔四字取一字」、「隻取文章裏的漢字」之類,或是像《伊勢物語》裏的「燕子花」那種「取每行首字」的藏頭詩應該都是……想到這,結納阪又重新端詳起那張死前留言的照片。
當然,上頭並沒有畫著狸貓的圖案——如果是那麽簡單的暗號,就不用特地找偵探。
「說來在網路技術領域之中,也有用質數做為金鑰,對密碼進行加密的作法呢。」
結納阪裝得一副很懂地這麽說。他雖然是單純想延續話題,卻沒想到今日子小姐隻是一臉茫然——她都知道化圓為方了,不可能不知道質數——那麽無法瞬間與知識做連結的,應該是「網路」和「密碼」吧。
這個人的記憶,到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無法累積的呢——他不經意地想到這一點。
說來,既然記憶無法累積,她要怎麽認知自己是個偵探呢?在記憶無法累積的狀況下,要認知「自己的記憶無法累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吧。
「至於解析手法3,則是字麵上沒有意義,但是能從筆跡或文具看出玄機的情況。」
結納阪剛才心中的疑問,在今日子小姐挽起袖子的同時也真相大白。
她那細致白晰的手臂上,用簽字筆寫著「我是掟上今日子。二十五歲,偵探。置手紙偵探事務所所長。記憶會在每次睡著的時候重置」。
原來如此,借由在自己的身上留下這種親筆寫下的訊息,好讓自己不至於失去自我。
倘若把記憶的消失視為某種死亡,這也是一種死前留言吧。
然而,她的智慧固然令人敬佩,但是這樣的訊息根本稱不上暗號吧?簡直直接到毫無轉折,除了字麵上的意義,也沒有其他了吧。
「倒也不盡然。隻要看筆跡,就能知道我在寫下訊息時處於什麽樣的狀況。筆跡工整,應該就不是在走投無路時匆忙寫下的。若用水性筆書寫,就表示當時手邊大概沒有油性筆……如果『事務所』的字體太小,可能是我對換行位置有些猶豫之類。除了文義以外,手寫文字也是情報的寶庫。」
筆跡鑒定——嗎?
在數位科技全盛的時代很容易忘了這件事,先不管字美字醜,隻有從手寫字跡才能看見的資訊是確實存在的。若說是暗號,也的確是暗號。
嗯。
換句話說,因為緣淵的死前留言也是手寫——而且還是用血寫的,所以存在
著讀取這層意義的空間嗎?
要是如此,當時沒拍下照片,隻背下文章就離開現場的結納阪,就成了世間少有的大笨蛋了——不過,就算這樣看著照片,也完全沒有任何靈感,頂多看這留言或許是寫在臨死前,筆跡淩亂覺得有些在意而已。隻是,如果要拿這點來做文章也過分了些。
還是用了拿著像紅色透明墊板之類的遮上去,紅色部分就會消失顯現出真正訊息的那種玩意呢?很難想像遭到殺害的被害人在彌留之際,還能搞這麽複雜的小動作……
「那正是解析手法4,為了解析暗號,必須用到其他實體道具的情況。這樣的話,光是與暗號大眼瞪小眼,也是瞪到地老天荒都解不開。不能隻看著照片,而是得審視包括情境在內的實物才行。」
「咦?是這麽回事嗎!?」
那就傷腦筋了——她該不會現在要去緣淵家的客廳一探究竟吧?即使結納阪是緣淵的合夥人,應該也無法輕易取得進入命案現場的許可……而且他也不想再回到殺死好友的現場。
「為了網羅所有可能性,萬一真有必要的話,也非得這麽做,但是因為結納阪先生已經給了我提示,範圍就一口氣縮小了。」
因為暗號可以有無數的解釋呢——今日子小姐說道。不過結納阪可不記得自己給過她什麽提示。要是他有能耐給得出提示,早就自己找出解答了。
「您不是說了嗎?二十五個數字。」
「哦……」
是那句發自不安的露骨誘導啊——如果她是依據那句話鎖定解答範圍,或許是自己誤導了專家的推理也說不定——結納阪心情複雜。
就跟硬是牽強附會就必定能導出結納阪的名字一樣,故意把文章拆解分割搬來弄去,也不是不能掰出二十五個數字——可是,如果打不開保險箱,就什麽意義也沒有了。
結納阪想要的不是數字,而是名冊。
曾幾何時,他的心情已經來到「為了不讓緣淵白白送死,也必須打開那個保險箱」的境地,實在是愈發自私。
「所以呢?今日子小姐,你的答案是——」
「別急,因為區分解析手法的說明還沒有結束。」
今日子小姐像是要安撫著急的結納阪般說道——這暗號講座還沒完啊?他還以為能講的類型都講了,才正在心中鬆了口氣。
「解析手法5。可能是暗號本身就是錯的,或者是暗號不完整的情況。要解析這種暗號非常吃力——因為命題本身要是有漏洞,一本正經地求解是絕對解不開的。」
「有、有必要討論這種例子嗎?既然構成規則有誤,原本就沒得解釋了不是嗎……」
就像三大難題一樣——「無解」就是解答。
「如果隻是單純弄錯或不完整,當然沒有討論的必要,也沒有探究的餘地,但如果那是編寫者意圖而為的謬誤,當然就應該納入考量吧。不僅是如此,甚至該說這點才是重點。截至目前說明了各式各樣的解析手法,其實早該拿出這一點來討論。」
意圖而為——是指故意的意思嗎?
有這種仿佛刻意找碴的暗號嗎——暗號難道不是為了被解開而存在的嗎?不,倒也不是不可能。不是死前留言,而是死前留難——莫非緣淵借由留下毫無意義、卻又似模似樣的暗號,在九泉底下看著結納阪被耍得團團轉而暗自竊喜嗎?如果是這樣,那真是太沒品了,說不定一切都隻是徒勞無功——結納阪隻是被迫花了一筆不必要的支出。
而這個自稱是金錢奴隸的偵探,即使這暗號真的無從解析,想必也不會打折吧……然而,今日子小姐完全無視如此經營者的盤算,繼續接著說。
「至於為什麽要故意製作這種完成度很低、生不出答案的暗號,則是為了給借由逐一驗證,偶然取得正確答案的人吃閉門羹。」
還真是有如我的天敵呢——她說。
嗯……並不是壞心眼或故意找碴,而是給吃閉門羹嗎?
「換句話說,如果是今時今日的電腦,遇上暗號這種玩意,隻要逐一驗證驗算就能解開吧?即使是用質數來產生密碼的點子,也隻是『需要花時間解開」而不是『解不開』吧?」
姑且先不論忘卻偵探口中的「今時今日」是什麽時候,由於她若無其事地說出這麽一段配合他時間軸的話,讓結納阪大吃一驚——可是在此同時,今日子小姐又補上一句宛如身在舊時代的台詞。
「像是二戰時的暗號,一旦解碼法則流入敵國手中,那後果可也是不堪設想了呢。」
今日子小姐那可以自由自在卷動時間縱軸的思維,讓結納阪不禁覺得此人仿佛視價值觀的變動如無物。
(這個人……會是以什麽做為區分「好事」和「壞事」的準則呢?)
大概是以金錢的多寡吧。
然而向錢看齊,畢竟是個從過去綿延至今的價值觀,而且如果有錢就好說話,在身為經營者的結納阪看來也算是容易駕馭。
「可是,把暗號做得不完整,為何就能防止機械式的全麵解析呢?」
「因為人類能自行調節錯誤、補齊不全,但機械做不到。比如說緣淵先生留下的暗號所指的並不是二十五個數字,而是隻有約一半的數字——您不覺得隻要知道一半,就能猜測出剩下的另一半嗎?」
嗯……以比喻來說十分具體,但也讓人覺得還是有點牽強。明明隻知道一半,怎麽可能猜得出剩下的一半……
「就像要編寫代表《源氏物語》的暗號時,刻意隻寫出指向上半部『源氏』兩字的暗號,借此故布疑陣那樣嗎……?」
結納阪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提出自己的比喻——光說到「源氏」二字,一般人會聯想到平家源氏的源氏。然而真正要指的是紫氏部的文學作品——需解析的不是暗號,而是解答。
可以說是兩段式的暗號。
麵對電腦的逐一驗證時,兩段式密碼認證也似乎是有效的對策——托付於人性這點,著實是手法巧妙。即使解開了暗號,得到的也不是正確解答,而是錯誤的解答——對於結納阪來說,這手法實在太複雜,根本無從著手。
如果緣淵留下的死前留言屬於這種類型,不管是警察還是偵探,他把這件事交給專家的判斷都是正確的。
「那麽,今日子小姐,為了解開暗號的解析手法6……」
「啊,不,解析手法到5就結束了。」
今日子小姐一邊對急著想要切進主題的結納阪這麽說,一邊望向放在櫃子上的時鍾,確認現在時間——隻是聆聽忘卻偵探解釋何謂暗號,就已經過了將近三十分鍾。
如果用來解開暗號的時間還不到十分鍾,光說明就花三倍時間也實在太無奈——但是接下來似乎總算可以聽到結論,這讓結納阪鬆了一口氣——要說是慶幸,也像是想要趕快解脫的心情。
因此他才沒注意到,她其實是很突兀地結束了解析手法分類的說明。
「我從結論開始說。」
如今才從結論開始說也太慢了吧。
「緣淵先生留下的三行詩,指的是十一個數字。」
「十一個數字?不是二十五個嗎?」
「不是,是十一個數字。」
今日子小姐斷言。
看她自信滿滿的態度——這麽說來,剛才那些具體到不行的比喻,果然是因為有現實狀況做為範本。
隻是,居然不是二十五個數字而是十一個……別說是一半了,就連一半也不到。要從十一個數字推導出二十五個數字,怎麽想都太勉強。
那不是什麽不完整的暗號,也不是保險箱的密碼——他不禁懷疑,難不成緣淵寫下的,會是手機的號碼還是什麽的。
「不,我認為是保險箱的密碼喔。當然,不實際試著開開看,也不能確定真相究竟是如何。」
雖然不明白那種自信是打哪裏來的,既然偵探都這麽說了,結納阪想還是就姑且先聽她說說那十一個數字是什麽。
「我推測那首三行詩,原本應該是緣淵先生自己為了記住保險箱密碼而構思的……」
結納阪也這麽認為。如果謎底肯定是數字,那麽反推回來,的確做成暗號是比較容易記住——就像用數字諧音去記住電話號碼一樣。
「……你從剛才就一直說這是三行詩,這真的是詩嗎?如果是的話,就該像是解讀諾斯德拉達姆斯的預言那樣,文章本身就有其意義……」
但這是已經被排除的解析手法1——可是仔細想想,雖然諾斯德拉達姆斯的預言被解讀得超聳動,卻也是一個籃外大空心。
「不,我所說的『詩』並不是這個意思。不過,解析手法1倒也不是全然不能做為解開暗號的線索。」
「……?」
如果不是這個意思,那是什麽意思?結納阪很清楚,認識那麽久的好友並沒有吟詩作對的興趣,正因為如此,他才會第一時間就認為那不是絕命詞,而是暗號……
「不管是二十五個數字,還是十一個數字,隻要知道暗號的答案是數字,就真的沒什麽了不起的呢……可以借我一枝筆嗎?」
因為她這麽要求,結納阪從記事本裏抽出中性筆,今日子小姐用左手接過,取下筆蓋,將緣淵的暗號——三行詩寫在挽起袖子的右手臂上。
與寫在左手臂的訊息相同的筆跡。
比照片中緣淵的筆跡要來得容易辨識多了。
她該不會能左右開弓吧?正當結納阪想著這些雞毛蒜皮的時候,今日子小姐給寫在自己手臂上的那三行詩加了幾條斜線。
「這樣就好懂多了吧?」
「丸(まる)い/と/四角(しかく)い/が/仲違(なかたが)い/
逆三角形(ぎゃくさんかくけい)/では/馴(な)れ馴(な)れしい/
直線(ちょくせん)/ならば/懐(なつ)っこい」
「……?不,我完全看不懂……」
是要依照單字將句子切開嗎?縱然如此,他還是不明白她的用意——
或許變得比較容易閱讀,但是感覺並沒有變得比較容易理解。
「……我剛才之所以用『三行詩』來形容,是因為這是『piem』呀。」
仿佛是為了給反應遲鈍的委托人一個下台階,今日子小姐又追加補充說明了一句。「piem」?什麽跟什麽?難道是「詩(poem)」的其他念法嗎?
不,等一下……piem?pi?
π(pi)?
「咦,所以這個是……圓周率?」
「沒錯。圓周率(piem)。也就是3.14。」
今日子小姐嫣然一笑。
「也就是3.1415926535。」
7
まるい(3)/と(1)/しかくい(4)/が(1)/なかたがい(5)
ぎゃくさんかくけい(9)/では(2)/なれなれしい(6)
ちょくせん(5)/ならば(3)/なつっこい(5)
8
先從詩句裏切割出單字,再將單字裏的漢字發音轉換回平假名,接著計數各單字發音的假名數量……就能得到「31415926535」。
「諧音」算是極為接近的答案——實際上,日本人確實常用這招來記圓周率,把數字諧音整理成類似「山巔一寺一壺酒……」這樣的詩句來背誦。
而在英語圈裏,也聽過利用單字的拚音、字母數來背圓周率的方法——雖然結納阪是第一次聽到「圓周率詩(piem)」這個名詞,但他很快就聯想到,這恐怕就是用於指稱「為了背誦圓周率而寫的文章」的專有名詞吧。
緣淵隻是改用日文來做這件事,說穿了的確沒什麽了不起的。
如此一來,即使拆解出來的數字隻有不到一半的十一位數也足夠了——其實就算隻有一半的一半也很夠了。
即使結納阪記得的圓周率僅到小數點以下四位數,但隻要動手查一下,管他是小數點以下二十四位數還是一百位,馬上就能找到答案。
暗號不用設計得很精巧,隻須讓每個單字發音的假名數量與圓周率的數列相符,大概能看出無法以「巧合」一句帶過的程度就夠了——約略能讓人想起保險箱的密碼是圓周率就行了——真要說的話,一切不過都是在好玩的範圍內,算是赤子之心的產物吧。
「倒也不盡然呢。該說是用心良苦嗎……刻意讓詩停在十一位數,而不是二十五位數的用心,隻能說是太了不起了。再加上……」
「再加上?」
「再加上……沒什麽。」
結納阪不曉得她在打什麽馬虎眼,但是既然答案已經昭然若揭,他也認為小事就不要再計較。
身為實際認識緣淵的人,結納阪覺得今日子小姐對緣淵的評價也實在是過高了些——那家夥隻是單純想不出十一位以後的數字怎麽成詩吧。
「對了,今日子小姐,你知道圓周率的小數點以下第十一位和第十二位的數字嗎?」
「是8和9。」
那就沒錯了。
可說是讓「想不出怎麽成詩」這個假設板上釘釘。
要將八個音和九個音的日文單字自然地連接起來是不可能的任務。
「是呀。實際上,要用日文編寫出圓周率詩是非常困難的。雖說漢字是表意文字,也不是不能再把『丸い』拆開成『丸/い』、把『逆三角形』細分成『逆/三角/形』……但是坦白說,用諧音還比容易記。」
今日子小姐講話毫不留情麵。
「不過,會用『圓的(丸い)』作為第一個單字,應該就是打算做為圓周率的線索才是——這點符合解析手法1。所以說,若是由直覺敏銳的人來看,隻消兩秒就可以解開這個暗號吧。」
兩秒是講得誇張,不過這的確蘊含著提示——但也不能光是在這佩服。而且,這個答案是否正確也還未可知。如果不實際親手把這組密碼輸入保險箱裏看看,仍然無法放心。
正當結納阪這麽想,準備從沙發上站起身時,會客室的門無預警地被打開了——是誰連門都不敲,這麽沒禮貌?回頭一看,竟是鈍磨警部。
知性眼鏡男。
鈍磨警部是緣淵良壽命案的調查主任,也是把忘卻偵探介紹給結納阪的人——然而今天的他,感覺跟以前來問案的他又完全不一樣。
想當然耳,鈍磨警部應該也是依循正當程序、完成參訪手續走進這間會客室的,但是警察卻沒有先約個時間就現身,顯然非比尋常。就連帶鈍磨警部前來的公司職員,也顯然一臉不知所措。
跟在鈍磨警部身後的那群人也都是刑警嗎……?他們的神色看來個個不尋常,至少完全無法讓結納阪感受到友善的氣息。
「是我事先拜托他們來的。」今日子小姐對於警方登場絲毫不為所動,開口說話仍是一派輕鬆。「是我拜托他們,如果我進了貴公司過了三十分鍾之後都沒有主動跟警方聯絡,就請到會客室來找我。」
(……?)
她在說什麽啊——這根本是比暗號還充滿謎團的吿白。什麽跟什麽?所以她剛剛之所以扯那些解析手法其之1呀2的就是遲遲不交代暗號的解答,其實是為了拖延時間嗎?
結納阪也覺得以她享有最快偵探的美名,卻九彎十八拐地講個沒完是有點怪怪的……說來她還一直注意著
丸いと四角いが仲違い
逆三角形では馴れ馴れしい
直線ならば懐っこい
圓的和四方的關係不太妙
倒三角形的話完全沒在客套
如果是直線又很愛示好
2
善惡的基準,簡直跟暗號沒兩樣——結納阪仲人經常在想,真希望有人能把「好事」和「壞事」整理成一覽表。
要是老實說出這種想法,大概會被人罵「難道你連好事和壞事都區分不了嗎?」然而就算是被這樣斥責,也要等到挨罵了,才會知道「原來這是不能說的」。平心而論,光是隻看到有人被罵,也無法斷定罵人的人就是對的。那些人或許隻是嗓門大了些、主張明確了點——不能說嗓門大的人就是對的,也不能說因為主張很明確就是行善。這些都顯然不足以做為基準。
那麽,什麽才能做為基準?
無論結納阪再怎麽渴望,世上依舊沒有可以解析「好事」與「壞事」的暗號表——「這種事隻要用常識想一下就能做出判斷了吧」的指責,說穿了也隻是基於一定的經驗法則,他還沒有別扭到會想要正麵否定這種思維,但如果再深入地思考下去,這種「常識」與「沒常識」之間的界線,其實還挺吊詭的。
在某個地區是很友好的問候,在別的地方卻代表挑釁——這種事屢見不鮮。即使沒有惡意,所作所為也會被認定是「壞事」。姑且不論到底是行為不好,還是無知不對——隻是,他怎麽也無法克製自己想要對「區分好壞」這件事做個清算的心情。
不,如果是問候或肢體語言、用字遣詞的問題,還可以視為是文化上風土或習俗的差異——但要是這樣就能解釋一切,那麽這一切也不過隻是單純的生活小知識,或者是當做趣味笑話就可以一筆帶過的戲言。
然而,也有不能當做戲言帶過的情況。
倘若是尚未白紙黑字的文化差異,在日本隻要用不置可否的微笑,在歐美則是用攤開雙手、聳聳肩之類的姿勢,就可以不痛不癢地輕輕帶過——但如果是明文規定在法律之中的,又該怎麽辦呢?
法律書。
將「好事」與「壞事」分門別類地條列出來,用以解析善惡的暗號表——換個角度來想,那的確是結納阪所企求的一覽表。可是,當他親自去細讀了六法全書,才知道法律原來可以有無數的解釋空間。
所謂法律本身,幾乎就是被暗號化的文章——同一則條文可以衍生出截然不同、完全相反的解釋。而法學專家們則在法院裏實際進行「哪邊的解釋才正確」的論戰。
的確,如果不預留解釋空間,就會變成不知變通的死規矩兒,但是正因為可以有太多種解釋,要是嚴密地解釋法律,就會產生無人不是犯罪者的矛盾——沒有人這輩子不曾犯過罪——或許這才應該納入常識的範疇。
就算要結納阪不要從字麵上說文解字,應該要好好探索法律之所以為法律的意圖,可是所謂的「意圖」仍讓他感覺是麵目難辨、難以捉摸的——要具體指出症結,不如用譬喻的方式會比較容易理解。以足球為例,世人常說越位之所以要判犯規是因為「很卑鄙、不夠紳士」,但如果越位是種卑鄙的行為,那發動誘使對方越位的越位戰術不就更卑鄙嗎。
這種無視立法意圖地濫用法律——說得直接一點即為「惡用」的情況,其實隨處可見。另一方麵,不合邏輯,甚至是不合理的條文也是不勝枚舉,如果光看其立法意圖,通篇就隻像是基於一場誤會,或是怎麽看都覺得隻是當時政權基於一己之私而訂定的「善惡基準」,也是多不勝數。
所以,法律也是離正義或正道千裏遠的。
充其量就是堆條文——不過是些條列式的文章——法律不見得是用來規範道德不道德的尺規,有時想來做善事,卻被這些規定或慣例擋在麵前,弄得綁手綁腳,也是司空見慣的事。
這麽一來,法律書終究隻不過是一本書,與其說是故事,更像是詩歌之類的——全憑感受者的感性如何解釋。即便如此,若能把法律書全部整理成一本,或許會有無限的解釋,但可能並不會產生無數的矛盾——可是在現實世界裏,法律書卻從來不隻有一本。
同是規範一件事,也有多本的法律書。
光是國內已經如此,放眼海外,還會觸及更龐大的「異文化」。
舉例來說,在日本國內,法律規定不能販售以「英寸」為單位的尺。雖然很想問到底是有何不可,不過單純就法律來看,由於日本采用公製,英寸單位的尺規並不符合公製,放任其流通便是違反法律理念的「壞事」——但同樣的尺,在不采公製而采英製的國家裏,明明到處都買得到。
這還隻是尺規的問題,所以可以說得如此平靜——但這其實並不是如此平靜就可以帶過的事——因為換成手槍,也是完全能夠說得通。
若是在日本國內持有槍械,可不是常識或感性受質疑就能了事——講常識以前,身為持有殺人工具之人,想當然耳地會被視為危險人物吧。然而,在不禁止私人持有槍械的海外各國,持有槍械則是非常天經地義的自衛手段,完全不值得非議——這並不是法律解釋的問題。
舉出手槍這種聳動的例子是過於極端,但要說到這種標準的不一致是哪裏卑鄙,以醫療技術為例會比較容易了解。每個國家都有可以做的手術、不能用的藥物。在國外救人一命的崇高行為,到了國內可能會被處以傷害罪判刑,這種匪夷所思的對比,絕不是隻發生在小說裏的故事。
這是以法律為橫軸在看事情的時候會產生的矛盾與錯位,當然以縱軸來看,「好事」與「壞事」的區別更加曖昧——不僅如此,甚至完全顛倒過來的案例也所在多有。
以前是好事,現在卻變成壞事;現在幾乎難以想像的事,以前卻是稀鬆平常的事——隨著科技的進步,每當出現新的技術之時,人們為了確實管理規範,有時還得製定新的法律來配合。
以前的人近乎執拗地遵守著現在看來已經過時的荒謬法律——而縱使是說不上能做為善惡基準,至少可以做為管理約束標準的現代法律,看在以前的人們眼裏,大概則是做夢也想不到的破天荒吧。
即便這樣,結納阪認為應該還是有垂直貫穿人類史,類似「人情味」的東西能夠成為基準,可以讓他寄予希望。隻可惜就連這點也很難說——畢竟縱觀曆史,有將不人道的奴隸製度視為理所當然的時代,也有把殺人如麻的人視為英雄的時代。
對結納阪而言,被問到「你喜歡哪個戰國武將?」這個問題,跟要回答「你喜歡哪個殺人魔?」實在沒兩樣。以現代的感覺解讀過去,無論是什麽樣的英雄或偉人,都是壞事做盡的大壞蛋。
所謂曆史的教科書,其實會不斷地改寫。
既然如此,他真想知道自己一路所學的曆史究竟是怎麽一回事,隻是單純的記憶力測驗嗎?
回想起來,也有死都不肯改寫的教科書——主要是以數理科的教科書為大宗。有名的例子像是「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的解釋——後來發現其實是從負極流向正極,但是一開始就被定義的那個定義,到現在還是維持原狀。既然電子是從負極流向正極,就表示一開始的定義明顯是錯的,但是之後非但沒訂正,還持續做為「正確的定義」教導後生至今——說是縱軸,其實隻是因為曆史太漫長,所以實在改不了而已吧?
要說數學無論在哪個國家——說得再極端些,無論在哪個行星——都是不變而對錯分明。倒也不盡然。即使答案相同,演算過程也可能天差地別,像是日本的九九乘法和印度的九九乘法就完全不一樣。還有「零的發明」若為真,那麽發明零以前和發明零以
後的數學,應該也可說是完全不同的。
進步代表著變化,而變化有時候可能會否定過去——對錯的規則永遠在流轉。原本以為是這樣,曾幾何時又變得完全不是那樣。而且變動的時間,總是比想像中的還要短。
順帶一提,以教科書來說,結納阪認為國文或許是解釋得最模棱兩可的——因為國文原本就由文章組成,愛怎麽解釋,就怎麽解釋。
大家都會說「試論作者此時的心境」這種題目,即使作者本人來應考也答不出來,可是要因此說作者的答案一定是正確的,也不見得是這麽回事——從作品發表的那一刻起,小說的詮釋權基本上就已經交給讀者了。
那麽不談心情這種起伏不定的玩意,光是嚴謹地看待文字本意呢?不過即便隻是「請寫出詞語解釋」,正確答案與錯誤解答的境界依舊模糊。像是「空穴來風」的意思那樣。
像是「差強人意」的解釋這樣。
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之類。
縱使感歎語文程度低落,站在認為應該把字典視為絕對的立場上,也會碰到同樣都是屬於國語文範疇,同一個詞卻在白話文與古典文學裏有完全不同的意思——例如「風流」、例如「逢迎」,或是明明也說得通,卻要被雞蛋裏挑骨頭地說是「不合文法」的狀況。
當結納阪長大成人,看到書裏寫著「漢字其實不存在正確筆順」的時候,真是打從心底感到震驚。
「要那麽做」、「要這麽做」、「那是錯的」——大人總是自以為是地教導小孩,但是如果其根據說穿了根本沒有依據,隻是一廂情願憑想像的結果,那麽無論是教人的人、還是被教的人都不過是小醜一群,再也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了——不隻是學習,運動也一樣。
結納阪這個年紀的人,都曆經過嚴格的青蛙跳訓練——雖然他也搞不太清楚,聽說現在正掀起一波「疊羅漢體操訓練是否合宜」的議論。
不,不僅僅是現在,其實過去就有這種討論了,隻是終於浮上台麵——就連古代的奴隸製度,當時也有人反對。
想法與解釋——水遠都是多種多樣的。
但是把想法解釋公諸於世這件事本身,又總會受到法律規範而無法盡如人意——不過,原本是要推廣「好事」、規範「壞事」的法律,有時候卻為什麽又變成惡法呢?
殺死一個人是犯罪者,殺死百萬人就是英雄——同樣的道理,拯救一個人是英雄,拯救百萬人卻成了逆賊——嗎?非常有可能。過度的善行與惡無異——一樣會傷害很多人、失去很多東西。
曆史已經證明了這點。
隻是,就算結納阪能講得天花亂墜,或許也隻會被人一句「這種不言而喻的事有必要特地提嗎」而視如敝屣。講什麽橫軸縱軸的,規則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因地製宜,反倒是時代已經變了,規則卻仍然一成不變才麻煩。
結納阪也不是沒有人提醒就不懂事的小孩——然而,正因為是大人了,他才知道,其實還有另外一條軸。
假設橫軸是軸、縱軸是y軸的話,那就是z軸——換句話說,即使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做同一件事,對於善惡的判斷也可能有所不同。
或說是個性,或說是人格特質。
明明是做同樣的事,有些人會被原諒,有些人卻不會被原諒——就像同一篇文章可以讀出好幾種不同的意思那樣,本來理當是不應該的事,卻又被視為理所當然。
這個z軸的問題,比縱軸與橫軸都更讓結納阪傷透腦筋——同樣是殺人,為什麽會根據凶手的「苦衷」及「情狀」而產生不同的判斷呢?隻是,心中雖然懷有這些疑問,卻又同時有著認為「不該一視同仁」的理性,使得他傷透腦筋。同樣的罪行,未成年的刑責卻比較輕——有些國家的監獄甚至不收老人。隻是現實裏也不會有全然「同樣的事」或「同樣的罪行」,所以該掂量的還是要掂量——同樣是做「好事」,做事的人過去做過什麽事也會影響到他的評價,要說是無奈,也真的是無奈——這是沒辦法的事。
縱然想主張「善」與「偽善」並無二致,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偽善還是會受到批評。這麽想來,結納阪漸漸覺得「好事」與「壞事」在本質上,其實還是沒有差別吧——無論是什麽樣的事,都會對某些人來說是「好事」,但同時對某些人而言就是「壞事」。
沒有人能不給別人添麻煩地活下去,相反地,無論是什麽樣的人,隻要活著就會有誰因此得到救贖——也說不定。
或者……
有些人就是要死了才會對人類有所貢獻也說不定——如果認為「正義必勝」的說法太幼稚,那麽主張「勝者為王」也同樣幼稚。
「好事」與「壞事」——其實是同樣的事吧。
借由如此複雜、如此執拗地搬弄道理是非,結納阪仲人終於能夠從自己殺害從小到大的好朋友,同時也是合夥人的緣淵良壽而造成的道德觀糾葛之中,得出「那不是一件壞事」的結論。
殺害好朋友——那算是一件「好事」。他總算好不容易,成功地說服了自己。
3
原本一切都很順利。
由結納阪擔任社長的公司「緣結人」不可能發展得不順利——他們成功揭示了引領時代潮流的嶄新經營模式,現在甚至該說是得意到極點了。
事實上,也的確有很多這方麵的雜誌來采訪他——然而,無論接受過多少次成功者的訪談,結納阪也不曾得意忘形,就算多少助長了他的氣焰,也都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
「緣結人」的業務內容——簡單地說是一種仲介業——大致上的工作是接受客戶「請介紹這種人給我認識」的委托,盡可能協助引見接近其理想的人物。不管客戶要見的是大人物還是特定人士,就算客戶對於想見的人隻有模糊概念,都要使出渾身解數,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就像突觸(注:生物的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肌肉細胞、腺體之間交換訊息的接頭)互聯般,把各種關係串連起來,以公司名稱由來之一的「結緣」為畢生的職誌。
預測到正因為置身於科技日新月異的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接下來會愈來愈重要,因此創辦了所謂的人脈開發公司,也成功了——雖然起初不是被認為和人力派遣公司沒啥差別,就是被當成婚友社的變種,結納阪也曾苦惱於想推廣的業務內容不被他人了解——但這也是因為他自己實在無法用言語好好形容出心中願景所致。
對結納阪而言,那隻不過是一種感覺,隻是區區的直覺——像是如果完全沒有關聯的a公司和b公司的領導人成了朋友,會不會激蕩出什麽新的火花呢?或者是這輩子恐怕無緣同席的純文學作家和搞笑漫畫家,如果能像裁縫機與雨傘在解剖台上不期而遇,進而互相刺激影響的話,會產生出什麽樣的作品呢?再說得極端一點,倘若八竿子打不著的藝人和政治家有緣相遇,這些人際關係都會給他們帶來利益不是嗎?
一開始隻是這種不值一提的妄想。
把平常絕對不會有機會相遇的兩個人兜到一塊兒,到底會產生什麽化學反應呢——對於極端靠感覺過日子的結納阪而言,要合乎邏輯、條理分明地去說明這種類似好奇心的模糊概念,真的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因此,有個不用說明,就能理解他想做什麽的好友實在是他的福氣——果真是出外靠朋友。
那個好朋友就是緣淵良壽。
由結納阪出任社長、緣淵當副社長,兩人成立了公司——如今雖然已經是頗具規模的組織,但一開始就隻有他們兩個人,而「緣結人」這個公司名稱,也是取自雙方的名字。結納阪雖然是名義上的負責人,但是將他那隻能算是靈機一動的想法真正化
為具體的,還是緣淵。
因此,比起合夥人,緣淵更像是他的恩人——要殺死既是友人、也是恩人的緣淵,結納阪心中的矛盾衝突不可謂不深。
這不是完全偏離為人之道的行為嗎?
難道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嗎?
現在不是還能回頭嗎?
做任何事都應該基於常識與良知——他在心中反覆想了無數次,然而結納阪身為靠感覺過日子的人,最後還是服從了自己的直覺。
他像是破解暗號般地破解了「殺人是壞事」這個簡單的命題,甚至還覺得自己的行為是種善行——將其解釋成是被朋友殺害的緣淵不好。
話說回來,從客觀角度來看,也不能說緣淵完全沒有錯——如同沒有不犯錯的人,他也有錯。無論善惡的基準再怎麽模棱兩可,至少緣淵的行為明顯是重大犯罪,就算不是犯罪,也違反「緣結人」的經營方針。一旦被公諸於世,公司就會徹底失去社會信賴,身為社長的結納阪當然也會被拖下水。
為了保護公司,結納阪必須殺死既是友人、也是恩人的緣淵——動手的時候,原本那麽糾結的矛盾衝突居然在瞬間消失得一幹二淨,就像認為殺害緣淵是自己的使命一般,真不可思議。
雖然可以解釋成結納阪事前調整自己心態的嚐試很成功,但換成一般人來判斷,隻會認為他已經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為了隱瞞自己人的罪行,犯下更重的罪——人若非失去理智,是無法用鈍器重擊別人頭部的。
不。
他其實還是失敗了——無論羅織了多少理由,無論下定多麽堅定的決心,他還是有些猶豫。
對殺死朋友這件事感到猶豫。
為了連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創業,在創業之際最不可或缺的連係——即使如今已不再需要,甚至還成了阻礙,難道就要斬斷這層關係嗎——這讓結納阪很猶豫。但是人類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並不會這麽容易改變,況且到了這地步,對於被害人緣淵而言,這股猶豫完全救不了他。
甚至從被害人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猶豫反倒還導致了更殘酷、更悲慘的展開——因為受到心中猶豫的影響,結納阪對緣淵頭部的那一擊,並不足以使他當場斃命。
看到朋友趴在地上,頭部血流如注還在垂死掙紮,結納阪馬上明白自己失敗了——一時之間「應該再來個致命一擊」與「應該馬上叫救護車,當做一切都沒發生過」的想法在心裏勢均力敵,但他很快否決了後者。
用鈍器重擊緣淵頭部的那一刻,緣淵已經不是結納阪的朋友了——這家夥絕不是心胸寬大到會原諒這種事的聖人。他打破的不隻是緣淵的頭,還有他們的友情。事實上,他隻有「殺人未遂」與「殺人」兩種罪狀可以選擇——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就是他無法挽回的結論。
無法回頭的他,做出了無法挽回的結論。既然做出了結論,就應該給那家夥致命一擊,有多快給多快。
應該讓緣淵從瀕臨死亡的痛苦解脫——明明自己就是造成他痛苦的人還真敢說,實在是太自私了——但這卻也是結納阪真心無偽的想法。
他相信,如果能壓抑不想傷害對方的自我,給奄奄一息的合夥人致命一擊,絕對是件「好事」——但直到最後,他還是沒做這件好事。
他眼睜睜看著昔日的友人慢慢地斷氣,直到最後的最後的那一刻——他並沒有「為他送終」這種值得讚揚的心情(就算有,也不值得讚揚,而是自私到了極點),但也不是單純下不了手給他最後一擊。
結納阪之所以沒給他最後一擊,是因為瀕臨死亡的緣淵用自己頭部傷口流出來的鮮血——用自己的手指開始在地板上寫字。
所謂的死前留言。
(呃……)
結納阪看他那樣子——無語了。
即使不愛看推理小說的結納阪,也知道什麽是死前留言——照常理想,身為凶手,絕不可能讓那種東西留下來。
他原本想偽裝成闖空門的強盜幹的好事——不打算多做任何不上不下的手腳,而是想塑造出毫無關係的小偷臨時起意闖進緣淵家,剛好在家的主人慘遭殺害的故事,所以結納阪把重點全都放在消除自己曾經登場的跡象。
也因此,更不能讓緣淵留下任何訊息。就算沒有直接寫出「凶手是結納阪」,一旦被他留下足以暗示這點的文字,轉眼之間就會露餡了。當結納阪發現垂死的過去好友似乎在寫什麽時,當下的心情其實想趕緊置其於死地。
但是。
(嗚……嗚呃……}
他下不了手——他不能下手。
其實,倘若緣淵寫下的是結納阪的名字,或者是露骨地暗示犯人就是他的訊息,結納阪肯定會毫不猶豫地痛下殺手吧——應該會受到原始的自保欲望驅使,將理智及情緒全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結納阪卻沒有這麽做。
因為緣淵用顫抖的手指寫下的,是這樣的一串文字——
「丸いと四角いが仲違い(圓的和四方的關係不太妙)
逆三角形では馴れ馴れしい(倒三角形的話完全沒在客套)
直線ならば懐っこい(如果是直線又很愛示好)」
(……)
昔日的友人寫到這裏,咽下最後一口氣。
根本不用給他致命的一擊。
雖說是使出最後的力氣,這個死前留言也太長了,結納阪甚至擔心起緣淵到底要寫到什麽時候,但當他察覺緣淵並不是在寫下自己的名字之時,卻也沒有任何行動。
動彈不得。
這段宛如暗號般的文字令結納阪動彈不得。
這並不是「辭世之詩」——不是五七五七七那樣的五句絕命詞。
應該沒有人會擅長用手指頭,而且還是沾著鮮血的手指頭來寫下訊息,再加上寫字的緣淵已經奄奄一息,他的字跡隻能用「淩亂」兩字來形容——自己是否真的有看懂那幾個筆劃較多的漢字,結納阪也沒什麽把握。
然而,看起來就是隻寫了這些——但因為隻有這些,所以也看不懂是什麽意思。
即使看得懂文義,也不懂他的用意。
仿佛是在閱讀什麽複雜的法律條文,看不見基準在何處。
為了防止凶手把死前留言擦掉,死者運用暗號留下訊息——這是推理小說裏的基本套路,但是就一個不甚熱情的讀者角度來看,結納阪認為這種故事根本是紙上空談。
因為他覺得不管有沒有轉化成暗號,一旦發現被害人在寫什麽可疑的文字時,凶手為求慎重,一定會把那些字擦掉才對——可是當自己實際麵對這種情況時,他卻無法擦掉寫在地板上的血書。
這當然也蘊含了冷靜的判斷——擔心這種湮滅證據的行為反而會留下新的證據——可是要說的話,這隻是附加的理由。
留在地板上的這段文字,的確可能是指認結納阪的暗號——隻要是人,九成九都會這麽想吧。甚至應該直接這麽認定,做好該做的風險管理。
然而他卻無法不去思考剩下那一分的可能性,搞不好……
(一旦解開暗號,的確可能會出現我的名字。可是,搞不好——)
(搞不好會是我夢寐以求的保險箱密碼——)
保險箱密碼。
那二十五個數字,也直接關係著他殺人的動機。
4
在那之後的發展,則完全沒能照著結納阪想像的劇本來走——雖然有些事幸好不照劇本走而得救,也有些事因此變得非常棘手麻煩。
之所以說得救了,是來自對於罪惡感所作的反思——親手殺死多年的知己,雖然是下定決心隻剩這條路可走、做好
心理準備的犯罪,但是也不難想像,之後應該會遭受極度強烈的後悔折磨。比起早就沒啥聯係的家人更為關係緊密的合夥人——結納阪不認為自己殺了緣淵還能保有正常的感覺,他曾以為自從犯下重罪的那一夜之後,自己將會徹頭徹尾地變了一個人。
然而,結果卻沒什麽變。
很意外地,自己仍然是以前的那個自己——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令他驚訝。直到動手前一刻的內心糾結就像假的一樣,「什麽也沒變」——或許不該把「百思不如一試」這句俗諺套在取人性命的時候,但自己可能在內心深處把「殺人」這個行為,想像得太過於戲劇性也說不定。
事實上,對結納阪而言,「殺人」什麽的行為也隻有在電視上看過,對其會有戲劇化的想像也不難理解,然而,當自己真的殺了人,才發現這隻不過單純是一種行為。
就不過是這麽一回事——吧。
隻是做了自己覺得是好的事、認為是對的事——既然如此,就不可能有絲毫的後悔。
即使殺了人,自己還是自己——也許結納阪原本就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人,根本不需要調整心態。
縱然不管這些,或許是因為比起後悔還有更應該思考的事,才能讓他保有自我也說不定——必須對於緣淵寫下的死前留言進行解析。
說到無法按照劇本來走的失算,變得非常麻煩的就是這件事。最後,
結納阪完全沒去碰死前留言——既沒有擦掉、也沒有塗掉,就這麽離開了緣淵家的客廳——離開了命案現場。
他也沒有寫下或拍下死前留言——以臨死前的留言來說,這段文章是長了點,但也沒有長到背不下來,這樣的話,就不該輕率地留下記錄,免得在日後導致「記錄成為證物」的發展。
無論如何,對於感性的結納阪而言,解析暗號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如果是單純猜謎或腦筋急轉彎就算了,他不認為自己有本事解析暗號。
那,幹脆把這個任務交給專家吧——這是結納阪在當下做出的判斷。
——專家。
身為犯罪者,結納阪決定把這件事交給調查的專家——也就是警方。
就算特地從現場偷走財物,費盡心力偽裝成強盜殺人案,警方也不可能不來找既是緣淵的朋友,又是公司合夥人的結納阪問話——到時再反過來問他們那是在寫什麽就好了。
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連係及關係的結納阪在遇上難題、感覺憑借一己之力無法解決事情的時候,並不會排斥向他人求教——即使對象是對於現在的他而言等同天敵的警方,也並不例外。
不過,這就是他的失算。
真是做夢也想不到的發展——原本他擔心的,頂多隻有「解開暗號發現果然是在指認結納阪」的狀況而已。
這也算是很自然的狀況,當然結納阪也已經想好那時候該怎麽應付——暗號可以有無數的解釋,所以就算無數分之一的解釋出現自己的名字,也能找到借口開脫。
當然這麽做有非常大的風險,但結納阪認為自己想取得的東西,就是值得冒這麽大的險——隻要有一絲能導出那二十五個數字的可能性,他就敢毫不遲疑地把死前留言交給警方判斷。
然而,現實無法盡如人意。
就跟他把殺人想像得太過於戲劇性一樣,盡管結納阪在心中暗笑死前留言不過是空談,但實際上他仍然太重視——太過於重視其存在。
總之,警方對死去的被害人緣淵拚著最後一口氣寫下的死前留言,似乎不怎麽感興趣。
剛開始,結納阪還以為警方是步步為營,才會對於相關人士隱瞞死前留言的存在——像是在偵訊時,刻意隱瞞「隻有凶手才知道的事」那樣。
身為真凶,當然他也曾經設想過這個狀況,可是實際狀況卻並非如此。當他左思右想該怎麽問才能不讓人起疑、不著痕跡地套出警方的話之時——
「對了,結納阪先生。」
來到公司,長相言談都與他那副方形眼鏡極為相稱,自稱鈍磨的警部竟然淡淡地——仿佛隻是順帶一提地挑起這個話題。
「——緣淵先生好像留下了這麽些文字,您有什麽頭緒嗎?」
(我才想問呢……)
結納阪心想,這該不會是在試探自己吧——結果並不是。當他回答「沒有任何頭緒」、「完全搞不懂那是什麽意思」之後,對方居然就輕易撤退了。
「這樣啊。也好,反正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這種認知的落差令他心急如焚,但是在強裝平靜的應訊過程之中,終於也捉摸到了對方的心態——雙方對於「死前留言」的認知似乎天差地別——想來,這也是當然。
如果是在推理小說的世界裏,死前留言通常會被當成決定性的證據,對凶手而言,也是致命的證據。雖說並不是凶手留下的證據,而是被害人留下的——但是如同光憑自白無法定凶手的罪一般,單靠被害人的片麵之詞也無法定凶手的罪。
就算緣淵直接留下「凶手是結納阪」的訊息,當然足以成為呈堂證供,但也不能光憑那樣就判結納阪有罪。
結納阪根本無需去準備什麽「無數分之一」這種膚淺的借口。
而想必是在意識不清、混亂至極的情況下寫的死前留言能具有多大的可信度,實際上也還是個問題。
一個搞不好就是冤案的溫床。
所以警方在搜查時,雖不至於無視那則留言,但似乎也沒怎麽看重——甚至還有點心懷「萬一真有什麽意義,等抓到凶手再問他就好」的感覺。
這也太樂觀了吧——一股宛如是有感於社會之不公不義的不平讓結納阪瞬時怒上心頭,不過若把他個人的問題擺一邊,想想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的確,被八卦節目拿來探討的那些真實案件,裏頭偶爾是會出現類似暗號的玩意,但也從未聽說那是破案的關鍵。
節目中從內行人到外行人各自提出一套看似有模有樣的解釋與分析,最後頂多就是得到一個「沒什麽太大的意思」的結論——「解析暗號就等於掌握住局勢關鍵」這種事,隻會發生在戰爭裏。
可想而知,考量到成本效益,檢調機關不會有那個閑工夫來追查這種「或許真的沒什麽意義,即使有也不足以成為證據」的死前留言。隻是身為無法置身事外的當事人,可是沒辦法看得那麽開地還去計較cp值。
不管結果如何,就算最後會出現自己的名字,他也希望能解開暗號——而光憑這點,也足以證明結納阪絕非「受到推理小說的不良影響才殺人」的犯罪者。畢竟世上肯定沒有哪一本推理小說裏的凶手,會偏偏硬要纏著警方說什麽「我想那個死前留言一定很重要,請務必解開」之類的——雖說鈍磨警部似乎已經完全認定這麽要求的結納阪,一定是個無可救藥的推理迷。
對他而言真是個天大的誤會,而這個誤會,又將結納阪帶向下一個命運的轉折。
先不管那是不是一件幸運的事——
「我知道了啦。既然如此,結納阪先生,我介紹個專家給您認識吧。」
鈍磨警部麵露不耐,這麽對他說。
介紹?
介紹人與人認識,分明是結納阪公司的業務才是。而且——專家?他滿心以為專家就是警察——不過的確,「調查犯罪」與「解析暗號」似是而非,或許該說是完全兩回事。
這樣的話,所謂解析暗號的專家,指的又是什麽人呢?
「是偵探啦。」
至此,鈍磨警部第一次麵露微笑——怎麽?明明是要把燙手山芋整顆扔給別人,這態度怎麽還似乎有點洋洋得意。
「我會把私家偵探掟上
今日子小姐介紹給您。」
5
「您好,我是私家偵探掟上今日子。」
滿頭白發的女性這麽說著,出現在公司的會客室裏。她比想像中還要年輕得多,令結納阪嚇了一大跳。當然,因為從事這行,他過去也見過各式各樣出乎意料的個性人物,還不會笨到用從外表或年紀去判斷別人的能力,但是同樣地,他也很清楚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根據這些經驗運算出來的結果,結納阪對眼前深深一鞠躬的偵探暫時給了一個「無從揣測」的評價——實在摸不透她的底細。
雖然掛在臉上的是溫柔微笑,但卻又難說是平易近人,即使同樣都戴著眼鏡,也跟鈍磨警部不太一樣,並沒因此醞釀出知性的氛圍——反而仿佛是借由戴眼鏡,讓一片堅固的玻璃隔在兩人之間。
配合結納阪「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找偵探來」的要求,偵探穿著灰色的連身運動服,打扮得像是個貨運公司的人來找他。對於她的喬裝打扮,結納阪不得不說句難聽的——穿這種土到爆的運動服,看來還如此時尚是怎樣。
(這就是……)
(這就是——「忘卻偵探」嗎?)
起初,對於鈍磨警部介紹私家偵探給他的提議,結納阪是麵露難色的。不管鈍磨警部是基於好意,還是隻想甩掉他這顆燙手山芋——這個建議都讓他興趣缺缺。
即便不是結納阪心裏有鬼,也是如此吧——如果是屬於公家機關的警察也就罷了,對於要讓私家偵探這種民間業者,得知相當於攸關公司命運的機密資訊而心生抗拒,也是身為經營者再自然不過的反應。
「您不用擔心。」鈍磨警部卻向他打包票。「無論是什麽樣的委托,什麽樣的諮詢,今日子小姐都會在當天就把內容都忘掉——今日子小姐可是一個記憶隻能維持一天,絕對會遵守保密協定,如假包換的忘卻偵探。」
真的有這種人嗎?首先,隻能維持一天的記憶,還能從事偵探這一行嗎?結納阪當然不免感到狐疑。然而,他也有透過工作鍛煉出來的調查能力——一查就知道忘卻偵探的確是位名人,隻是他剛好沒聽過而已。
不,結納阪之所以截至目前「剛好沒聽過」這個人,其實也可以說具有某種必然性。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拓展人脈及人際網絡為經營理念是「緣結人」的主義和主張,與她個人經營的置手紙偵探事務所的招牌「保證將工作內容全忘掉」這般等同於「將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緣分用過就丟」的行事風格,可說是完全對立——正好相反。
與其說是油水不溶,不如說是水火不容。
要是沒發生這件事——要是警方沒有居中牽線——忘卻偵探與人脈公司的社長大概永遠都會是兩條平行線吧。
因此,一方麵出於好奇心,另一方麵也基於「說不定經由這份緣分,以後還有機會合作」這種工作上的別有用心,結納阪才會請鈍磨警部把偵探介紹給他——當然最大的目的,還是為了解析副社長留下的暗號。
既然她會忘了在這裏談過什麽,那麽就可以跟她商量些不方便跟鈍磨警部提到的事——就算沒這麽理想,偵探也跟律師一樣,即便吿訴她一些對公司不利的內容,應該也會基於保護委托人的權益,不可能特地去吿發他。
當然,如果是「殺人」則又另當別論,但是與鈍磨警部交手之後,結納阪幾乎已經不擔心解開死前留言可能會出現自己名字的問題——因為死前留言遠比他想像中更不具證據效力。
相較之下,結納阪更希望能快點找到答案——縱使沒有答案,至少也要有個結論。
隻要能搞清楚那不是保險箱密碼,他也可以死心,把這件事放下。
從這個角度來看,忘卻偵探今日子小姐可以說是再理想不過的偵探——因為她還同時保有「最快的偵探」這個稱號。
無論什麽案件都會在一天以內解決——最快的偵探。
也對,因為不管接下什麽委托,她都會在一天以內忘記,也必然無論什麽案件都得當天解決——這個必然性對結納阪來說,真是謝天謝地。
真的有辦法在一天以內,解開結納阪很快就放棄研究的這組「副社長留下的暗號」嗎?仔細想想還挺令人懷疑……
「那麽,事不宜遲,自我介紹就到此為止吧。結納阪先生,可以先讓我拜見那個暗號嗎?」
事實上,今日子小姐果然是迅速果斷——或許因為結納阪是經由警方介紹的,讓她認為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彼此試探。
平白無故被懷疑固然敬謝不敏,但是做賊心虛還被懷疑就更避之唯恐不及,所以這樣的判斷與效率真是求之不得——不過為求謹慎起見,有件事還是得先問清楚。
「呃,今日子小姐,聽說貴公司絕對不會違反保密協定……」
「是的。因為一到明天就會忘記。還請您敞開心胸,暢所欲言吧。」
「……我想多少會提到一點敝公司見不得人的內幕。我已經知道你到了明天就會忘記,但是你能保證在明天以前一定會保密嗎?」
「我不能保證吔——這個嘛,就請您好好享受這一點點的刺激吧。」
她半開玩笑地說道。
不過這麽說,反而讓他覺得可以信任這個人。
「可是請您放心,我是金錢的奴隸。隻要該收下的東西有收到,就會遵守保密義務。」
……這下又讓他覺得此人完全不可信了。不過,想到置手紙偵探事務所比行情高出許多的價碼,可信度先放一邊,這倒是增添幾分真實性。
結納阪下定決心。
他從口袋裏拿出一張照片——那是向鈍磨警部借的現場照片,也是緣淵家客廳的照片。當然,裏頭並沒有緣淵的屍體,隻有其死前寫下的留言。
結納阪原本以為警方不會隨便把這種照片給外人看,沒想到鈍磨警部卻非常幹脆地把照片借給他,可見鈍磨警部打從心底不把這個死前留言當做一回事——或是這個警部對於今日子小姐打從心底信賴有加。
無論如何,這也使得他可以像這樣把自己不敢拍下的死前留言照片交給偵探,所以結納阪感覺局勢站在自己這一邊——隻要今日子小姐接下來能順利解開暗號的話。
「嗯……」
今日子小姐接過照片,拿起來用天花板的日光燈透著光瞧——看她那個樣子,活像是在鑒定照片本身的價值似的。畫質那麽好的照片,用不著湊近湊到都要貼上眼鏡鏡片,也能辨認那些字吧——結納阪心想。但今日子小姐卻仔細端詳到幾乎執拗的地步,不僅變換角度,還翻到背麵,一下用右手拿,一下換成左手拿,不停地檢視照片。
「你、你看出什麽了嗎?我在猜,這是否意味著二十五個數字……」
雖然有些露骨,但結納阪熬不住沉默,像是想要誘導偵探似地說出了這句話。即使一再吿訴自己不會有事,但實際麵臨這種情境時,還是會感到不安,會擔心是否會從暗號裏解析出自己的名字。
不要緊。
隻有被害人的控訴——是毫無意義的。
仿佛詠唱咒文般,他又在心裏念起這句在腦中重複過好幾次的話。
「還給您。」
今日子小姐終於把目光從照片移開——或該說是把照片移出視線之外。她就這麽將照片還給結納阪。雖然感覺她注視著照片良久,但是在拿回照片時,結納阪發現時間隻過了短短十分鍾左右。
才過了十分鍾左右……該不會在這短短十分鍾裏,她已經解開那個暗號了吧?
要是那樣——即便號稱最快,也實在太快了。
「呃,那個……今日子小姐。」
「我想請教您幾個問題。」
今日子小姐豎起手指,仿佛是要阻止忍不住探出身子的結納阪。
「您口中的二十五個數字,是保險箱密碼或是什麽認證碼之類吧?」
真敏銳。
果然誘導得太露骨了嗎——可是,她之所以會問這種問題,莫非也表示那個暗號符合結納阪的期待嗎?
可以的話,他實在不想交代得太清楚,隻是看樣子,似乎不能如他所願——雖然到了明天她就會忘記,但是要把與殺人動機有直接關聯的內幕吿訴偵探,還是令他頗為躊躇。
然而,既不想亮出自己手中的王牌,又想問出暗號的答案,實在也想得太美了。
「你猜得沒錯,是保險箱的密碼——我猜如果緣淵要留給我什麽訊息,或許就會是保險箱密碼,所以才會這樣委托今日子小姐。」
結納阪說到這裏,瞥了會客室的門一眼。
「如果有需要的話,我稍後可以帶你去看……副社長室裏有個大型的保險箱,知道那個密碼的,隻有緣淵一個人而已……啊,不過如果那個暗號是揭露殺害緣淵的可惡凶手是誰,我也認為委托你來很有價值……」
結納阪最後特地補充的一兩句話,可能是聽起來真的太假了,今日子小姐對此毫無反應——算了,比起被當成殺人犯,還是被當成隻考慮公司利益的冷酷企業家比較好一點。
「雖說是保險箱……但裏頭並沒有我家主人對吧?」
「你家主人?」
結納阪愣了一下,一時間不明白她所指為何——大概是指「錢」吧——她可能認為直接說出錢這個字很沒品,但是這種說法其實更加下流。
「如果是因為裏頭有什麽貴重物品拿不出來,隻要叫保險箱業者來把保險箱破壞掉就好了——既然有不能這麽做的隱情,就表示您剛才所提到的貴公司『見不得人的內幕』,就是鎖在保險箱裏的東西吧?至於您的委托,是要我暗地裏把那些東西拿出來嗎?」
「啊,嗯……對的。」
他隻能點頭。
如此肆無忌憚地一語道破別人心中事,與其說是又快又犀利,不如說她實在讓人很不舒服——而若說這些話是她理性思考的結果,更是難以置信。結納阪也屬於直覺型的感性人物,所以他很清楚——這個偵探是靠感覺看穿一切的。她隻是把想到的事全部講出來,就算猜錯也無所謂。要說隨便也挺隨便的——即使是隨便的推理,隻要能借此窺探結納阪的反應就夠了——這才是她的盤算。
原本就沒有掉以輕心的空間,如果在此粗心大意,不管死前留言怎樣,可能都會被這個女人看穿眼前的委托人就是殺人犯,所以結納阪重新繃緊神經,心不甘、情不願地說。
「保險箱裏的東西是名冊。」
心不甘、情不願是他真實的感受,但結納阪刻意地表現得誇張了些——這是低調地想強調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虧心事了。
可能是小心機,但也是必要的小心機——要說粗心大意,竟然把偵探請到公司來就已經夠粗心——但已經來到這裏,也不能再回頭。
「事到如今,不用再說明本公司的業務內容吧?我們是為了搭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提供各種人脈網絡的仲介業——當然也掌握了許多人的聯絡方式,甚至可說本公司最重要的業務,就是想辦法弄到人們的聯絡方式。」
「原來如此。所謂的『名冊』,可以想做是將那些聯絡方式整理下來,類似通訊錄的東西吧?因為是重要的個人隱私,也是企業機密,所以不想讓外人看到或碰到。是這樣嗎?」
如他所料,今日子小姐也似乎並不是真的看穿了一切,問了有點不著邊際的問題——不,也可能是她故意這麽說,借此觀察他的反應。
要疑神疑鬼會沒完沒了——與其坐上勾心鬥角的賭桌,幹脆地亮出手中所有的牌還比較輕鬆。
沒差,反正到了明天,一切都會在忘卻的彼岸。
「緣淵收在保險箱——藏在裏頭的東西,是以非法手段取得的名冊。而我得澄清一下,我是不知情的。」
他不太想講會讓人聽來像是在推諉的說詞,然而這句話也並無虛假——結納阪是真的不知情。
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信賴的副社長的一直以來都用違法——不然也是鑽法律漏洞的方式製作「名冊」,而且還用來協助公司建立關係。
身為領導者,不知情本身就大有問題,結納阪也不認為自己可以佯稱毫無所知,撇清關係——若問這事是好是壞,明明白白就是一件「壞事」。
也因此,他在知道這個事實時相當震驚,並馬上質問合夥人——然而,緣淵卻絲毫不認為這有什麽不妥。
友人似乎完全沒有做「壞事」的自覺——不僅如此,還一副認為這是為了讓公司壯大的「好事」的樣子。緣淵還主張之所以會染指非法行為、瞞著結納阪到現在,全都是為了公司。
都是為了公司。
都是為了你著想。
友人說得振振有詞,但結納阪完全聽不懂——無法解讀他的意思。
緣淵的行為一旦公諸於世,公司無疑會倒閉,而結納阪也得跟著完蛋。他無論如何都想讓緣淵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但他們的討論始終沒有交集。雞同鴨講的程度非比尋常。
相較於認為光是持有那種名冊就很危險,應該要馬上處理掉的結納阪,緣淵堅決不肯吿訴他保險箱的密碼。不僅如此,還繼續籌畫要如何取得更新的名冊——因為已經被結納阪發現了,他也不再遮遮掩掩。甚至還堂而皇之到了幾近挑釁的地步——別說不在乎這件事公諸於世會有什麽後果,或許緣淵根本認為縱使把公司搞垮個一、兩次,也可以重新來過。
若真是如此——彼此的價值觀已然相差十萬八千裏。
不管使出什麽手段,結納阪都想保住在緣淵的協助之下成立的公司——為了掩飾違法,甚至不惜做下犯法的決定。
甚至決定要殺死好友。
……即便如此,自己還是想過要給緣淵機會的。在用鈍器敲破他的頭之前,結納阪先說了句「這是最後一次」,又再問了他一次保險箱密碼。
但緣淵隻是笑笑,不予理會。
大概是沒想到自己會被殺吧——還是寧死也要保住名冊呢?
結果,結納阪的心情終究未能傳達給友人——傳達到的隻有殺意。因為痛下殺手,總算是成功阻止副社長伸手新的違法行為,至於保險箱裏的名冊——違法行為的證據——讓結納阪鑽牛角尖鑽到甚至覺得隻能靠自己打壞保險箱,別無他法。
但緣淵留下了那個暗號。
死前留言。
會不會是緣淵臨死前痛改前非,願意吿訴他密碼了呢?
這是非常自以為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可是因為那個暗號,讓結納阪滿懷希望。
保險箱密碼之類的資訊,本來就不是可以直接寫下來的,更何況就連緣淵也有自覺,以社會常識來判斷,裏頭的名冊根本是違法物品。為了記住那二十五個數字,會想到將其化為暗號,也是極其自然。
至少比起垂死時才臨時想出一個暗號的不自然要來得合理許多——之所以不直接寫下數字,是因為臨死之際的意識陷入混亂,還是想讓不知情的人看了,也不會覺得這個訊息有什麽問題?這些隻能靠想像了。
「我了解狀況了。不過,我不會對緣淵先生的非法行為進行任何善惡的評價。我得說這與我無關——反正到了明天,我就會忘記。」
今日子小姐這麽說。
不曉得她心裏怎麽想。究竟隻是裝出一副基於專業、就事論事的樣子,還是真的什麽感覺都沒有呢?結納阪無從得知。
「無從揣
測」的第一印象如今已逐漸變成「難以捉摸」。
「確認事項到此為止。那麽,接下來就從『暗號到底是什麽』開始,來為您陳述忘卻偵探的推理吧。用最快的速度,絕不拖泥帶水。」
6
「首先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什麽樣的暗號,都是為了被解開而存在的——隻有這個前提,不管發生任何事都不會有變化。這個案例雖然算是死前留言,但是基本上,所有的暗號都是要傳遞某個人的訊息,這點請務必謹記在心。」
被忘卻偵探要求「請務必謹記在心」,實在不曉得該以什麽表情麵對,結納阪隻好露出模棱兩可的微笑。
(訊息……是緣淵要給我的訊息嗎?難道他是想說「公司就交給你了」嗎?還是「接下來輪到你當壞人了」呢……)
「讓我們按部就班地討論吧——解析暗號的手法其之1,假設暗號文本身有其意義的情況。」
「……?會有『沒意義的情況』嗎?」
盡管像這樣基於禮貌試著附和,對於沒有半點推理細胞的結納阪而言,這些講解根本不重要,隻一心希望她趕快揭曉答案。如果能推導出二十五個數字,他隻想知道那個結論——可是,考慮到自己身為委托人的立場,也不能這麽任性。
「有啊,當然有。」今日子小姐給了一個意外但也不意外的回答。「去檢視字麵上的文義到底是有意義,抑或是沒有意義——想像一下諾斯德拉達姆斯的預言就可以了,恐怖的大魔王到底在比喻什麽?安哥爾·摩亞又代表什麽?當時大家不都是這樣在解讀那些文章嗎?」
諾斯德拉達姆斯的預言——她居然搬出這麽古老的東西來,讓結納阪大為傻眼,然而隨即又想到這或許也是忘卻偵探的特性。
知識及經驗無法在腦海中累積,每隔一天就會被重置,就會像這樣隻能盡是拿出懷舊事物做例子嗎——她不受時間這縱軸的影響。
價值觀不連續。
(每天起床都得麵對不同價值觀的世界,會是什麽樣的感覺呢……?到底該怎麽自我調適呢?)
結納阪想著想著搞得腦袋有點打結,但是忘卻偵探本人卻毫不在乎地接著說:「若用這種方式來解析緣淵先生留下的訊息……第一行的『圓的和四方的關係不太妙(丸いと四角いが仲違い)』這句,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化圓為方』對吧?」
化圓為方?那是什麽東西?
總覺得好像聽過,但一下子又想不起來——是學生時代的聯考內容嗎?
「就是限製隻用圓規和尺,卻要畫出相同麵積之圓形和四方形的作圖命題啊!您不知道嗎?這可是希臘的三大難題之一呢。」
「啊,是是,原來是那個啊。」
結納阪下意識地附和著,但實在說不上是真的想起來了。
「因為是三大難題,肯定很困難吧?」
「已經被證明是無解了。」
總之順著她提出了個問題,隻換回冷若冰霜的回答。解不開的命題——這有什麽意義嗎?當數學家們不斷挑戰解不開的命題,最後卻隻得證這些命題無解——「解不開」之時,心裏究竟做何感想呢?緣淵留下的暗號,真的有像樣的解答嗎?結納阪顯得有些淡淡的不安。
「那、那麽第二行和第三行,是代表著另外兩個難題嗎?呃……好像是任意角三等分……和……倍立方的體積問題……是嗎?」
在腦子裏翻箱倒櫃地搜尋記憶之後,結納阪如是說。
「我一開始也以為是這樣。」
但是今日子小姐卻搖搖頭。
「雖然並非和歌五七五七七的五句絕命詞,但是有押韻主題也用圖形一以貫之,看來也像是『有意義的暗號』——就像藏寶圖背麵寫著的『骷髏頭的左眼是什麽意思?』之類的謎語般。然而,第二行的『倒三角形(逆三角形)』還勉強可以解讀為在講任意角三等分問題,可是要把第三行的『直線』拗成立方體,怎麽想都太牽強。」
即使文章沒有意義,但若是等級夠高的暗號,還是可以將文意處理到讓人表麵讀來說得通——今日子小姐這麽說。
驗證式推理嗎……
結納阪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看來要花上點時間才能獲得解答——雖說是最快的偵探,但看樣子並非是因為專挑最短距離來走才會最快。
甚至感覺她似乎是連合乎常理的捷徑都嫌棄——或可說是腳踏實地吧。
「接下來便是解析手法其之2,假設暗號沒有意義的情況。」
「……沒有意義的話,不就也沒有解答了嗎?」
「不會的。如果有段看似沒有意義的文章裏頻繁出現『た』這個字,旁邊又畫著一隻狸貓圖案的話……如何?」(注:狸貓的日文為「たぬき」,「ぬき」音同「抜き」,為「拿掉」之意,所以狸貓圖案是指「把『た』拿掉」)
居然還這麽煞有其事地問「如何」——這麽幼稚的暗號不用這樣問我當然也知道——這跟化圓為方的程度也差太多了。
不過,結納阪也察覺到她的言下之意。
這個偵探是在說,有些暗號的解析模式並不是去解讀表麵上的文意,而是要透過某種像鑰匙般解碼法則,重整文章,方能使其展露出真意。
若要舉一些單純的解讀法,像是「每隔四字取一字」、「隻取文章裏的漢字」之類,或是像《伊勢物語》裏的「燕子花」那種「取每行首字」的藏頭詩應該都是……想到這,結納阪又重新端詳起那張死前留言的照片。
當然,上頭並沒有畫著狸貓的圖案——如果是那麽簡單的暗號,就不用特地找偵探。
「說來在網路技術領域之中,也有用質數做為金鑰,對密碼進行加密的作法呢。」
結納阪裝得一副很懂地這麽說。他雖然是單純想延續話題,卻沒想到今日子小姐隻是一臉茫然——她都知道化圓為方了,不可能不知道質數——那麽無法瞬間與知識做連結的,應該是「網路」和「密碼」吧。
這個人的記憶,到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無法累積的呢——他不經意地想到這一點。
說來,既然記憶無法累積,她要怎麽認知自己是個偵探呢?在記憶無法累積的狀況下,要認知「自己的記憶無法累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吧。
「至於解析手法3,則是字麵上沒有意義,但是能從筆跡或文具看出玄機的情況。」
結納阪剛才心中的疑問,在今日子小姐挽起袖子的同時也真相大白。
她那細致白晰的手臂上,用簽字筆寫著「我是掟上今日子。二十五歲,偵探。置手紙偵探事務所所長。記憶會在每次睡著的時候重置」。
原來如此,借由在自己的身上留下這種親筆寫下的訊息,好讓自己不至於失去自我。
倘若把記憶的消失視為某種死亡,這也是一種死前留言吧。
然而,她的智慧固然令人敬佩,但是這樣的訊息根本稱不上暗號吧?簡直直接到毫無轉折,除了字麵上的意義,也沒有其他了吧。
「倒也不盡然。隻要看筆跡,就能知道我在寫下訊息時處於什麽樣的狀況。筆跡工整,應該就不是在走投無路時匆忙寫下的。若用水性筆書寫,就表示當時手邊大概沒有油性筆……如果『事務所』的字體太小,可能是我對換行位置有些猶豫之類。除了文義以外,手寫文字也是情報的寶庫。」
筆跡鑒定——嗎?
在數位科技全盛的時代很容易忘了這件事,先不管字美字醜,隻有從手寫字跡才能看見的資訊是確實存在的。若說是暗號,也的確是暗號。
嗯。
換句話說,因為緣淵的死前留言也是手寫——而且還是用血寫的,所以存在
著讀取這層意義的空間嗎?
要是如此,當時沒拍下照片,隻背下文章就離開現場的結納阪,就成了世間少有的大笨蛋了——不過,就算這樣看著照片,也完全沒有任何靈感,頂多看這留言或許是寫在臨死前,筆跡淩亂覺得有些在意而已。隻是,如果要拿這點來做文章也過分了些。
還是用了拿著像紅色透明墊板之類的遮上去,紅色部分就會消失顯現出真正訊息的那種玩意呢?很難想像遭到殺害的被害人在彌留之際,還能搞這麽複雜的小動作……
「那正是解析手法4,為了解析暗號,必須用到其他實體道具的情況。這樣的話,光是與暗號大眼瞪小眼,也是瞪到地老天荒都解不開。不能隻看著照片,而是得審視包括情境在內的實物才行。」
「咦?是這麽回事嗎!?」
那就傷腦筋了——她該不會現在要去緣淵家的客廳一探究竟吧?即使結納阪是緣淵的合夥人,應該也無法輕易取得進入命案現場的許可……而且他也不想再回到殺死好友的現場。
「為了網羅所有可能性,萬一真有必要的話,也非得這麽做,但是因為結納阪先生已經給了我提示,範圍就一口氣縮小了。」
因為暗號可以有無數的解釋呢——今日子小姐說道。不過結納阪可不記得自己給過她什麽提示。要是他有能耐給得出提示,早就自己找出解答了。
「您不是說了嗎?二十五個數字。」
「哦……」
是那句發自不安的露骨誘導啊——如果她是依據那句話鎖定解答範圍,或許是自己誤導了專家的推理也說不定——結納阪心情複雜。
就跟硬是牽強附會就必定能導出結納阪的名字一樣,故意把文章拆解分割搬來弄去,也不是不能掰出二十五個數字——可是,如果打不開保險箱,就什麽意義也沒有了。
結納阪想要的不是數字,而是名冊。
曾幾何時,他的心情已經來到「為了不讓緣淵白白送死,也必須打開那個保險箱」的境地,實在是愈發自私。
「所以呢?今日子小姐,你的答案是——」
「別急,因為區分解析手法的說明還沒有結束。」
今日子小姐像是要安撫著急的結納阪般說道——這暗號講座還沒完啊?他還以為能講的類型都講了,才正在心中鬆了口氣。
「解析手法5。可能是暗號本身就是錯的,或者是暗號不完整的情況。要解析這種暗號非常吃力——因為命題本身要是有漏洞,一本正經地求解是絕對解不開的。」
「有、有必要討論這種例子嗎?既然構成規則有誤,原本就沒得解釋了不是嗎……」
就像三大難題一樣——「無解」就是解答。
「如果隻是單純弄錯或不完整,當然沒有討論的必要,也沒有探究的餘地,但如果那是編寫者意圖而為的謬誤,當然就應該納入考量吧。不僅是如此,甚至該說這點才是重點。截至目前說明了各式各樣的解析手法,其實早該拿出這一點來討論。」
意圖而為——是指故意的意思嗎?
有這種仿佛刻意找碴的暗號嗎——暗號難道不是為了被解開而存在的嗎?不,倒也不是不可能。不是死前留言,而是死前留難——莫非緣淵借由留下毫無意義、卻又似模似樣的暗號,在九泉底下看著結納阪被耍得團團轉而暗自竊喜嗎?如果是這樣,那真是太沒品了,說不定一切都隻是徒勞無功——結納阪隻是被迫花了一筆不必要的支出。
而這個自稱是金錢奴隸的偵探,即使這暗號真的無從解析,想必也不會打折吧……然而,今日子小姐完全無視如此經營者的盤算,繼續接著說。
「至於為什麽要故意製作這種完成度很低、生不出答案的暗號,則是為了給借由逐一驗證,偶然取得正確答案的人吃閉門羹。」
還真是有如我的天敵呢——她說。
嗯……並不是壞心眼或故意找碴,而是給吃閉門羹嗎?
「換句話說,如果是今時今日的電腦,遇上暗號這種玩意,隻要逐一驗證驗算就能解開吧?即使是用質數來產生密碼的點子,也隻是『需要花時間解開」而不是『解不開』吧?」
姑且先不論忘卻偵探口中的「今時今日」是什麽時候,由於她若無其事地說出這麽一段配合他時間軸的話,讓結納阪大吃一驚——可是在此同時,今日子小姐又補上一句宛如身在舊時代的台詞。
「像是二戰時的暗號,一旦解碼法則流入敵國手中,那後果可也是不堪設想了呢。」
今日子小姐那可以自由自在卷動時間縱軸的思維,讓結納阪不禁覺得此人仿佛視價值觀的變動如無物。
(這個人……會是以什麽做為區分「好事」和「壞事」的準則呢?)
大概是以金錢的多寡吧。
然而向錢看齊,畢竟是個從過去綿延至今的價值觀,而且如果有錢就好說話,在身為經營者的結納阪看來也算是容易駕馭。
「可是,把暗號做得不完整,為何就能防止機械式的全麵解析呢?」
「因為人類能自行調節錯誤、補齊不全,但機械做不到。比如說緣淵先生留下的暗號所指的並不是二十五個數字,而是隻有約一半的數字——您不覺得隻要知道一半,就能猜測出剩下的另一半嗎?」
嗯……以比喻來說十分具體,但也讓人覺得還是有點牽強。明明隻知道一半,怎麽可能猜得出剩下的一半……
「就像要編寫代表《源氏物語》的暗號時,刻意隻寫出指向上半部『源氏』兩字的暗號,借此故布疑陣那樣嗎……?」
結納阪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提出自己的比喻——光說到「源氏」二字,一般人會聯想到平家源氏的源氏。然而真正要指的是紫氏部的文學作品——需解析的不是暗號,而是解答。
可以說是兩段式的暗號。
麵對電腦的逐一驗證時,兩段式密碼認證也似乎是有效的對策——托付於人性這點,著實是手法巧妙。即使解開了暗號,得到的也不是正確解答,而是錯誤的解答——對於結納阪來說,這手法實在太複雜,根本無從著手。
如果緣淵留下的死前留言屬於這種類型,不管是警察還是偵探,他把這件事交給專家的判斷都是正確的。
「那麽,今日子小姐,為了解開暗號的解析手法6……」
「啊,不,解析手法到5就結束了。」
今日子小姐一邊對急著想要切進主題的結納阪這麽說,一邊望向放在櫃子上的時鍾,確認現在時間——隻是聆聽忘卻偵探解釋何謂暗號,就已經過了將近三十分鍾。
如果用來解開暗號的時間還不到十分鍾,光說明就花三倍時間也實在太無奈——但是接下來似乎總算可以聽到結論,這讓結納阪鬆了一口氣——要說是慶幸,也像是想要趕快解脫的心情。
因此他才沒注意到,她其實是很突兀地結束了解析手法分類的說明。
「我從結論開始說。」
如今才從結論開始說也太慢了吧。
「緣淵先生留下的三行詩,指的是十一個數字。」
「十一個數字?不是二十五個嗎?」
「不是,是十一個數字。」
今日子小姐斷言。
看她自信滿滿的態度——這麽說來,剛才那些具體到不行的比喻,果然是因為有現實狀況做為範本。
隻是,居然不是二十五個數字而是十一個……別說是一半了,就連一半也不到。要從十一個數字推導出二十五個數字,怎麽想都太勉強。
那不是什麽不完整的暗號,也不是保險箱的密碼——他不禁懷疑,難不成緣淵寫下的,會是手機的號碼還是什麽的。
「不,我認為是保險箱的密碼喔。當然,不實際試著開開看,也不能確定真相究竟是如何。」
雖然不明白那種自信是打哪裏來的,既然偵探都這麽說了,結納阪想還是就姑且先聽她說說那十一個數字是什麽。
「我推測那首三行詩,原本應該是緣淵先生自己為了記住保險箱密碼而構思的……」
結納阪也這麽認為。如果謎底肯定是數字,那麽反推回來,的確做成暗號是比較容易記住——就像用數字諧音去記住電話號碼一樣。
「……你從剛才就一直說這是三行詩,這真的是詩嗎?如果是的話,就該像是解讀諾斯德拉達姆斯的預言那樣,文章本身就有其意義……」
但這是已經被排除的解析手法1——可是仔細想想,雖然諾斯德拉達姆斯的預言被解讀得超聳動,卻也是一個籃外大空心。
「不,我所說的『詩』並不是這個意思。不過,解析手法1倒也不是全然不能做為解開暗號的線索。」
「……?」
如果不是這個意思,那是什麽意思?結納阪很清楚,認識那麽久的好友並沒有吟詩作對的興趣,正因為如此,他才會第一時間就認為那不是絕命詞,而是暗號……
「不管是二十五個數字,還是十一個數字,隻要知道暗號的答案是數字,就真的沒什麽了不起的呢……可以借我一枝筆嗎?」
因為她這麽要求,結納阪從記事本裏抽出中性筆,今日子小姐用左手接過,取下筆蓋,將緣淵的暗號——三行詩寫在挽起袖子的右手臂上。
與寫在左手臂的訊息相同的筆跡。
比照片中緣淵的筆跡要來得容易辨識多了。
她該不會能左右開弓吧?正當結納阪想著這些雞毛蒜皮的時候,今日子小姐給寫在自己手臂上的那三行詩加了幾條斜線。
「這樣就好懂多了吧?」
「丸(まる)い/と/四角(しかく)い/が/仲違(なかたが)い/
逆三角形(ぎゃくさんかくけい)/では/馴(な)れ馴(な)れしい/
直線(ちょくせん)/ならば/懐(なつ)っこい」
「……?不,我完全看不懂……」
是要依照單字將句子切開嗎?縱然如此,他還是不明白她的用意——
或許變得比較容易閱讀,但是感覺並沒有變得比較容易理解。
「……我剛才之所以用『三行詩』來形容,是因為這是『piem』呀。」
仿佛是為了給反應遲鈍的委托人一個下台階,今日子小姐又追加補充說明了一句。「piem」?什麽跟什麽?難道是「詩(poem)」的其他念法嗎?
不,等一下……piem?pi?
π(pi)?
「咦,所以這個是……圓周率?」
「沒錯。圓周率(piem)。也就是3.14。」
今日子小姐嫣然一笑。
「也就是3.1415926535。」
7
まるい(3)/と(1)/しかくい(4)/が(1)/なかたがい(5)
ぎゃくさんかくけい(9)/では(2)/なれなれしい(6)
ちょくせん(5)/ならば(3)/なつっこい(5)
8
先從詩句裏切割出單字,再將單字裏的漢字發音轉換回平假名,接著計數各單字發音的假名數量……就能得到「31415926535」。
「諧音」算是極為接近的答案——實際上,日本人確實常用這招來記圓周率,把數字諧音整理成類似「山巔一寺一壺酒……」這樣的詩句來背誦。
而在英語圈裏,也聽過利用單字的拚音、字母數來背圓周率的方法——雖然結納阪是第一次聽到「圓周率詩(piem)」這個名詞,但他很快就聯想到,這恐怕就是用於指稱「為了背誦圓周率而寫的文章」的專有名詞吧。
緣淵隻是改用日文來做這件事,說穿了的確沒什麽了不起的。
如此一來,即使拆解出來的數字隻有不到一半的十一位數也足夠了——其實就算隻有一半的一半也很夠了。
即使結納阪記得的圓周率僅到小數點以下四位數,但隻要動手查一下,管他是小數點以下二十四位數還是一百位,馬上就能找到答案。
暗號不用設計得很精巧,隻須讓每個單字發音的假名數量與圓周率的數列相符,大概能看出無法以「巧合」一句帶過的程度就夠了——約略能讓人想起保險箱的密碼是圓周率就行了——真要說的話,一切不過都是在好玩的範圍內,算是赤子之心的產物吧。
「倒也不盡然呢。該說是用心良苦嗎……刻意讓詩停在十一位數,而不是二十五位數的用心,隻能說是太了不起了。再加上……」
「再加上?」
「再加上……沒什麽。」
結納阪不曉得她在打什麽馬虎眼,但是既然答案已經昭然若揭,他也認為小事就不要再計較。
身為實際認識緣淵的人,結納阪覺得今日子小姐對緣淵的評價也實在是過高了些——那家夥隻是單純想不出十一位以後的數字怎麽成詩吧。
「對了,今日子小姐,你知道圓周率的小數點以下第十一位和第十二位的數字嗎?」
「是8和9。」
那就沒錯了。
可說是讓「想不出怎麽成詩」這個假設板上釘釘。
要將八個音和九個音的日文單字自然地連接起來是不可能的任務。
「是呀。實際上,要用日文編寫出圓周率詩是非常困難的。雖說漢字是表意文字,也不是不能再把『丸い』拆開成『丸/い』、把『逆三角形』細分成『逆/三角/形』……但是坦白說,用諧音還比容易記。」
今日子小姐講話毫不留情麵。
「不過,會用『圓的(丸い)』作為第一個單字,應該就是打算做為圓周率的線索才是——這點符合解析手法1。所以說,若是由直覺敏銳的人來看,隻消兩秒就可以解開這個暗號吧。」
兩秒是講得誇張,不過這的確蘊含著提示——但也不能光是在這佩服。而且,這個答案是否正確也還未可知。如果不實際親手把這組密碼輸入保險箱裏看看,仍然無法放心。
正當結納阪這麽想,準備從沙發上站起身時,會客室的門無預警地被打開了——是誰連門都不敲,這麽沒禮貌?回頭一看,竟是鈍磨警部。
知性眼鏡男。
鈍磨警部是緣淵良壽命案的調查主任,也是把忘卻偵探介紹給結納阪的人——然而今天的他,感覺跟以前來問案的他又完全不一樣。
想當然耳,鈍磨警部應該也是依循正當程序、完成參訪手續走進這間會客室的,但是警察卻沒有先約個時間就現身,顯然非比尋常。就連帶鈍磨警部前來的公司職員,也顯然一臉不知所措。
跟在鈍磨警部身後的那群人也都是刑警嗎……?他們的神色看來個個不尋常,至少完全無法讓結納阪感受到友善的氣息。
「是我事先拜托他們來的。」今日子小姐對於警方登場絲毫不為所動,開口說話仍是一派輕鬆。「是我拜托他們,如果我進了貴公司過了三十分鍾之後都沒有主動跟警方聯絡,就請到會客室來找我。」
(……?)
她在說什麽啊——這根本是比暗號還充滿謎團的吿白。什麽跟什麽?所以她剛剛之所以扯那些解析手法其之1呀2的就是遲遲不交代暗號的解答,其實是為了拖延時間嗎?
結納阪也覺得以她享有最快偵探的美名,卻九彎十八拐地講個沒完是有點怪怪的……說來她還一直注意著